凡夫出离之佛
佛说生死即涅盘,众生听到之後,现在生死即涅盘了吗?佛虽然这麽说,但我们还是怕死。「既然生死即涅盘,活着是涅盘,死了也是涅盘,生死都是空中幻花,都无所谓了」,这都是口头上说的,心中不相应。圣道门的修行不是那麽容易的,很多人都是口头上说说,都不相应的。
对於这样的众生,要怎麽解救他?怎麽让他从无穷劫的轮回中跳脱出来?这就有赖於阿弥陀佛的超世别愿。
《念佛金言录》有三偈说明通途佛身:
自性常住法身,如如常住之佛,无迷亦无悟故,知不知皆无益。(通途法身)
万行圆备报身,理智冥合之佛,无境亦无智故,心念口称无益。(通途报身)
断恶修善应身,随缘治病之佛,十恶五逆罪人,无缘出离无益。(通途应身)
这就是佛的三种身:法身、报身和应化身。但是,以圣道门通途的三身佛来度化众生,对我们来讲都没有用。
为什麽没有用呢?先讲法身佛。法身佛是「自性常住法身」的佛,自性清净,本来如此,叫「如如常住之佛」。诸佛出不出世,一切万法本来如是,这叫法身。不管有没有佛,本来都是这样,一切万法本来寂灭。一切万法本来真理如实的状态,这就是法身。
法身和迷悟没有关系,你迷了,它仍然是法身。我们不懂得万法不生不灭,难道万法就有生灭了吗?它还是不生不灭。就算我们悟到了,也没有增加什麽,所以说「无迷亦无悟故」。
法身超越迷悟的境界,知道或不知道,都没有用,「知不知皆无益」。因为知与不知都是众生的起心动念。而真正的法身是如如常住,不是起心动念,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起心动念,就远远地离开了。所以,知道法身、不知道法身,都没有用。
对於这样低劣的众生,法身无相的道理完全不对他的根机,叫「无益」。
报身佛能救度我们吗?「万行圆备报身」,「圆」是圆满,「备」是周备。报身佛是菩萨因地发愿,万行圆满之後,果报庄严成为报身佛。
报身佛是什麽样的佛呢?「理智冥合之佛」。「理」是真如之理,真理之境,是所觉之理;「智」是能觉之智。成佛了就是觉悟,觉悟有能觉与所觉,能觉就是智慧,所觉就是真理。但是,如果佛还有能所的话,就不是成佛。
所谓「理智冥合」,就是所觉之理和能觉之智是一体的。「冥」是秘密,人不知鬼不觉,但是冥合在一起,这叫「理智冥合之佛」。
下面说「无境亦无智故」。在理智冥合的状态中,不能分出境和智的差别,因为它们是一体的。对我们来讲就有所谓境和智:
境是「所」──所观之境。
智是「能」──能观之智。
境是理,智就是智。
所以,对於这样的佛,我们心念、口称没有利益。因为我们起心动念,用口来称,用心来念,都有能和所的关系──有能念的心,有所念的对境。但是,我们所念的对境是报身佛,这就没办法,他是理智冥合,我们的心念不上,口称之後也滑过去了,所以这对我们没有利益。
真正能得利益的是证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他自己能契悟理智冥合的境界,才能和佛同气相应,气分相投。
报身佛,我们不要说和他同气相应,我们见都见不着,只是知道名字而已。其他十方净土存在的佛都是报身的形式,我们念他们的名号没有用,这个道理必然如此。当然,不是绝对没有用,还有一些增福灭罪的功能,但是不能让我们脱离妄念轮回之境,增加一点福报还是可以的。
应身佛,像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这叫应身。应身佛是应什麽呢?「应」是「感应」的「应」,是「答应」的「应」,他是应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情形而来的。
他显现的状态叫作「断恶修善」。法身佛没有什麽修不修的,是如如常住;报身佛是万行圆备;应身佛要显现和我们众生一样,在这种状态中能契合众生,能度众生,所以叫作「断恶修善」,佛断恶修善,也教众生断恶修善,因为众生有恶。
断恶修善要「随缘治病」,就是通途的三学六度,比如「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断见惑,断思惑,证初果、二果……,这叫「随缘治病之佛」。
如果有悭贪的病,佛就劝行布施,除灭悭贪;但是仅仅除悭吝还不够,再教以持戒;可是在持戒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违逆的境界,那就教修忍辱;忍辱也有忍不过去的,所以教修精进;可是精进也很难,那就要有禅定,有禅定,心调柔,就可以精进不懈;单是这样还不够,还要开发般若智慧,这样才可以断除一切烦恼,不被种种业障束缚。这都叫作「随缘治病」。
如果是相应的根机,是上根利智,或许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声闻果、缘觉果、菩萨无生法忍等,得三乘的圣果。
但是,像我们这些下劣的根机,十恶五逆造罪之人,贪瞋痴烦恼具足,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所谓「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们依据应身佛教导的「断恶修善」来随缘治病的话,永远不能出离六道轮回,所以叫「无缘出离无益」。
那麽,被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遗漏的众生,被一切诸佛通途教化、三身化度遗漏的众生,要怎麽办?必须等弥陀的因地本愿,等弥陀报身佛,才能展开救度。
前面说了通途的法身、报身和应身,诸佛的三身对我们来说没有利益。这样的话,我们这样的众生就被一切诸佛所遗漏。这是从教理上说明为什麽我们旷劫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样的众生必须倚赖弥陀的别意本愿,才能得到救度。
名号酬因报身,凡夫出离之佛,十方众生之愿,故无一人漏过。
阿弥陀佛也有法、报、化三身,但阿弥陀佛不是以他的法、报、化三身同於诸佛的通途功用来救度众生的。
如果和诸佛通途的功用一样的话,还是前面三句话:法身是「如如常住之佛,知不知皆无益」,报身是「理智冥合之佛,心念口称无益」,应身是「随缘治病之佛,无缘出离无益」。
可是,为什麽阿弥陀佛的报身能救度我们呢?原因是「名号酬因报身」。阿弥陀佛的报身固然有同於诸佛「理智冥合、万行圆备」的功德,但他同时显现为名号,这是酬报因地的本愿。
如果以诸佛的报身来说,报身是报身,名号是名号。因为报身是「理智冥合」,所以不管怎样心念、口称都没有利益。可是,阿弥陀佛这尊佛,他的名号、他的报身之所以不一样,就是因为他有因地的本愿。他因地的本愿,是把十方一切众生的出离往生作为他成就万行圆备报佛的前提条件,而誓愿说「十方众生称念我成佛时的名号,若不来生我的清净报土,则我誓不成佛」。所以,这样的大愿没有一个众生可以漏过,他才成为「凡夫出离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