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道场中的人事烦恼(上)
南无阿弥陀佛,今晚座谈的题目是:如何应对道场中的人事烦恼。写了一篇简单的条文,很简单,大家都看得懂。我也不按这个讲了,就跟大家随便说说。
我本人出家也将近二十年了,住过道场,也建立了自己的道场,也观察过别的道场和其他念佛的团体,看到一些道场、团体往往被人事烦恼所纠缠,成为一个问题。
那麽个人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怎麽办呢?当然不快乐也不能安住。在团体中,就会产生负面的效果。我们大家在座的会不会也有这方面的困扰?
一般遇到人事烦恼,心里就很不快乐,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责怪这个道场怎麽这样啊!一般人都不会反观自己,认为都是人家的错,认为整个道场都不好。人遇到事情,他往往就觉得,是谁对他不好,甚至有时候战火蔓延,觉得别人都对他不好。如果领导再说句话,就觉得领导也袒护别人,这个团体没法待了——「我抱着一腔热情来。你看,这里一点也不公正!」这就是缺乏回光反照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他需要人家来赞成他说「对方就是不好」,他就觉得自己正确,快活了,高兴了。如果人家来说:「要看对方也有长处啊,我们自己反省一下哪里有什麽不足。」这话他不愿意听,首先怪罪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过错。
第二种,就是有一种人,他也知道自己不对,但是他不知道怎麽应对:「我知道我不对,可是改正不了,那我走吧。」采取三十六计最上一计——一走了之的办法,这样在团体中也待不住。
这第二种要比第一种好一些。第一种人有很大的破坏力:他在道场里像个泥鳅一样到处窜,专找那些跟他「志同道合」、同样见解的人,如此这个团体会分裂、分化;再一个,他在团体里会到处讲,讲许多话,因为感到不平啊,觉得自己正确,这麽受不白之冤,人家对他不理解,他就有不平的情绪;另外呢,他告别团体之後也不是心平气和、公正客观的,他在外面也会说:「那个地方看着很清静,其实不咋地,我待了三五年,我还不知道吗?!」他这样的话一讲,人家一听就觉得:对对对,他在那待那麽长时间,说的话想必是不错的。这个杀伤力特别大,而且他也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过错。第二种情况好一些,出去之後他不会乱讲,因为他知道是自己有所不足。
所以我们佛门里讲,知见特别重要。「宁可破戒,不可破见」,破戒是自己做不到,他对戒律有违反,但是他在知见上是正确的。我们念佛人,作为佛弟子,首先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观念与知见,那就是:只要起了烦恼,就一定是自己的错,绝对不是人家的错误,这样就百分之百没有问题。
我们心里起烦恼了,不愉快了,这个过错在哪里——在自己身上!肯定是自己错了。我们是怎麽错的,有没有能力改,那是另外一回事。首先要知道是自己错了,没错你怎麽会在那烦恼,睡不着觉呢?如果你真的跟真理到一起了,圣人无梦,圣人没有睡不着觉的,正确就是得理啊,内心很坦荡,和真理合一,怎麽会睡不着觉呢?怎麽会高血压,怎麽会起烦恼呢?怎麽会跟人家过不去?所以,首先要肯定是自己的错。
佛门里说: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因为不会有任何人造成你的痛苦。我们所谓的烦恼、痛苦,本质都是自己造成的,是我们自己所感召的。因为我们喜欢找是非,所以就有人家评论我们的是非;因为我们老是冤枉人,所以人家也老是冤枉我们。你种什麽因,才得什麽果,绝对不会是人家造成的。「就是他造成我这麽痛苦」——如果有这种观点,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至少不是一个持正知正见的佛教徒。
当然确实要承认,认错是比较痛苦的。承认自己不对,一般人没有这种勇气,也不愿意这样承认。可是我们既然学佛,就是要用佛的知见,来端正自己的知见,来建立正确的知见。至於能不能改正,改正到什麽程度,那是第二步。有了正确的知见之後,我们绝对会不断进步的!我们每一次心里起了情绪、烦恼,马上想到:「我错了!」,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渐渐改变。抱着这样的知见,来看祖师大德的开示,看佛的经教语录,看善知识对我们的讲解、开示以及一些同参道友对我们的安慰开导,都会入心,不会产生对立,这样心境就会提高了。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
就我个人来讲呢,也可能我这个人在这方面「老油条」一点,反正是老油条了,已经在油锅里炸得焦了,无所谓了,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我的个性也强势一点,很可能把对方给冲撞了自己都没感觉到,这麽多年,可能有不少人被我无形中打回去了,自己还不知道。今天就在此,当着你们大众的面,对你们中间过去伤到的人和没有伤的人一道忏悔,因为我个人在这方面感觉比较迟钝。
另外呢,也是因为自己发了一点小小的愿心。人有了愿心以後,就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再会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产生什麽烦恼。因为这个愿心是佛法所引导的愿心,我们就站到了比较高的立场上。就像登山,你顺着这个山道走,路上有很多棘荆丛林,那些刺一定会挂着你的衣服,因为你在那里面走嘛;如果你坐飞机走,它再怎麽样也不会挂着你。这是什麽意思呢?你的心如果在一定的高度,那麽这些具体的、小小的人事纠纷就不会障碍你,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它对你完全没有障碍。
我们了解弥陀的慈悲,弘扬这个法门,弘扬弥陀的救度,我们做点点滴滴的事,是给阿弥陀佛做的。在这个立场上,你怎麽会降下来说:「某某人讲这个话,就是他对我不好。」不会有这种想法。所以我觉得,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我们的立场要高,心量要宽,愿心要大。我们找准要点——我们是为弥陀做事,一切看弥陀的脸色,一切听弥陀的声音,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感念弥陀的恩德!这是站在佛这一方面。
那麽站在众生这一方面呢,和佛那一面也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得到了佛法的利益,就要利益众生,就要把好处给众生。众生是我们的历劫父母——如果有这样的心念贯彻在我们的心中,那跟人家发生了矛盾,我们就会不好意思,本来都要给人家好处的,怎麽会去与之计较呢?这样自然不会跟人有矛盾、冲突,不会认为都是别人不好,也就不会跟人产生对立。
当然,这也是要我们深入法义。慈悲心要广大,也是要一步步地来。上人在这一方面就非常淳和,他时刻把众生放在前面。我们果然能视众生如儿女,如父母,本来就要给别人好处了,给人讲一两句也就无所谓了。比如说,两人抢凳子,就要吵起来了,他一想:「哎呀!我正是准备给人让凳子的,还让你开口讲,太不好意思了!因为你是我父母,我本来就要把凳子给你坐,你不提醒,我都忘记了。」他本来就想把凳子让给人家坐,那人家说出来了,那不刚好吗?我想,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这样,那就自然不会有人事纠纷烦恼了。
其实在宗风俗谛里面,任何一条去贯彻落实,也都是相通的。如果我们站不到这样的高度,比如说有一个广大的愿心,可能有些人还提不到这个高度,那怎麽办呢?我们还有一个方法,可以讲是诀窍——那就是不计较。
「不计较」这三个字啊,是非常妙的。我第一次听上人说:「多一分计较,就多一分苦恼;少一分计较,就多一分自在。」我听了特别受用。一切的苦恼从计较而生,特别是人和人之间打交道,你不计较,他怎麽讲都可以,不就行了吗?
我小时候听到母亲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影响真的是一辈子的,现在才知道是《增广贤文》里面的一句话。她说:「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就是说,如果有人来到你的面前来说是非,说张家长、李家短,说谁好、谁不好,这个人就是搞是非的人,我们就不要听他的。
如果我们心中有不平,出去到处讲是非,是不是也是是非人呢?我们要是被别人说是搞是非的人,心中都不服气,但其实要做到没有是非,还是不容易的。可以讲,我们或多或少都是是非人。心中没有是非的人,听到是非,在他心中自然就消音了!他的心是一个消音器,是非一来到他这就吸收掉了,他绝对不可能再去转播的。
佛陀成佛的时候,魔王来考验、干扰佛陀。魔就对佛陀放射毒箭。这些箭一靠近释迦摩尼佛都变成了莲花,纷纷坠落。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故事。其实这个是必然的,不是故事。这是佛陀的威德、慈悲,自然产生的感应。
不要讲佛陀,就是一些德行非常好的修行人,像上人,不管听到诽谤、侮辱的话,还是恭敬的话,他的心始终是慈爱的,是怜悯对方的。别人的话不可能伤害到他,他只会善意地理解、体贴对方,来化解问题。有毒的信息来了之後,就如同变成朵朵莲花坠落下来,这是必然的。一般人就吸收了,中箭了,拔不出来了,因为他没有这种慈爱的心量。所以,魔王不可能伤害到佛陀,就像光一样——黑暗扑过来,光自然就把它化解了。如果你有一颗慈爱、柔软、利益众生的心,对方不管怎麽样来,你都能够把他化掉。
如果我们化不掉,最起码能空得掉,过去了就完了;如果空不掉,就要躲得掉。如果化不掉,又空不掉,还躲不掉,对方来一句批评的语言,你马上顶回去,这是自己充当靶子。这样你来我往,无穷无尽,是非就没完没了,没办法收拾了。
所以这个「不计较」非常非常的好!俗话说:「三天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只要你不计较,谁拿你也没办法。
好计较的人,如果有人跟你结了仇,他想让你跳就能让你跳,想让你笑就能让你笑,你就成了他手上的一个木偶,你还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他说一句话,马上你就要计较了,就要蹦了,要跳了,你不就是木偶吗?这样的人就是没有主见。
不计较就是听到什麽话都不计较。为什麽不计较呢?因为说话的是别人,他有权说话,舌头长在人家嘴里,还能要人家不开口吗?这是最起码的。现在讲言论自由,他要怎麽讲话,这是他的事,他怎麽讲都行。他不过是用了你的名字,讲了一句话而已,他要讲就讲吧——这样你就不计较了。
有个公案,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唐朝布袋和尚念偈道:「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就是说,你要骂我,我跟着你一道骂;你要打我一拳,我自己躺到地上;你要吐我唾沫,我让它自己乾,我也省了事,他也少烦恼。我掏一个洗手巾擦一下,我还多费事,他还起烦恼,这就是不计较。
「不计较」是在团体里面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最佳妙方。很多人在团体里住着伤痕累累,这是别人的原因吗?有的人会认为是别人的原因,其实站在佛法立场上,都是自己的原因。那麽用什麽办法可以保护自己呢?就是不计较,任对方怎麽说,「哈哈」一笑了之。
在我们这个团体里面,有很多人是不计较的。不计较,人就过得自在。谁说什麽,你浅浅一笑,不计较,事情不就过去了吗。要心宽,心一宽你就不计较了,心宽天地宽,天地有多宽就看你心有多宽。
人在团体当中生存要有招数,也就是人际交往的招数,有主动与被动的招数。不计较是被动的,是躲过去;主动的招数就是利他,这是主动出击,主动地去利益别人。可能我们还难以做利他的事,那你一片春风就好了,最起码是不计较。
如果说平辈的之间计较,还情有可原,因为他们都是工作同事。这就看谁聪明了——不计较的人很聪明,计较的人当然不聪明,自己伤害了自己。还有做执事的,做领导的,做当家的,做师父的,就更不能计较了。就像做父母的会跟孩子计较吗?父母只有一片心要照顾他,不仅不计较,还要去安慰他。所以做当家的不容易,当家的不能计较,他一计较,他的身分就失掉了。人家说:「哎呀,你当家的怎麽能跟我计较?我可以计较你,你就不应该计较我。」那当家的只好说:「对对对,是应该这样的。」这样他得到的好处是心量扩大,福报增长了。好像也有「坏处」,就是他没有资格计较,什麽事情都要吞下去。
我们这些执事们、法师们、老参们,我们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心甘情愿地做扫把、畚箕和垃圾桶。因为道场里面人事比较多,作为工作人员,或者历练还不够,或者年龄小,他站在自己这个高度和角度,考虑问题有一定局限性,他就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和牢骚,这些就好像是团体里面的垃圾。
道场如果不扫会很脏,房间都要打扫,那麽身体也要打扫。我听说身体里有类细胞是专门清除体内垃圾的,不然的话,身体就会很脏;老了就不行了,体内的环卫工人——清理体内垃圾的细胞们老了,干不动了,能量不足了,所以老年斑就出来了。团体也需要有清洁工。
信众也要体谅师父、执事和当家,他们就是扫垃圾的,什麽话他们都要听着,他们得有量。如果他也到处发牢骚,那就乱套了,怎麽还能成为一个团体呢?那就家不像家,道场不像道场了。弟子有什麽话,要去跟师父讲,往往是情绪不好的时候,来讲牢骚话,埋怨话。高兴的时候他哪里会来讲,蹦蹦跳跳玩去了。那麽当家师就要发挥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了,就在这听,听他心里的声音;不仅要听,而且也要教会大家打扫内心的垃圾,这也是一个基本功。
当然,扫垃圾扫得再乾净,也不如保持卫生乾净,保持卫生才比较好。我们每一个人保持卫生有多大的难度呢?我们每一个人修行也好,在团体里相处也好,都是很笨的,我们能做多少工作?但都觉得自己很能干。仔细这麽一想啊,其实是连扫地的都不如,就是连基本的卫生习惯都没养成。什麽卫生习惯?就是不随便制造垃圾,不随便乱丢垃圾。这些连孩子都知道,不要随便把纸到处乱丢。我们很多成年人,却连这个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我所讲的是心灵垃圾——稍微有一点不愉快,就到处去讲,这等於是把垃圾到处丢。你告诉了谁,就是把垃圾丢到谁的心地上。你丢给我没关系,目前在悟真寺这个地方,我就是大垃圾桶,尽管往这丢,我就尽管收,这是我的工作,是我的职责,没关系。如果你到别的地方丢,你丢一块 ,别人再给你加一块。就是说,你丢完之後,没有好的结果,不是说你丢完之後心里就舒服了,就像回向一样——回向给别人,自己还留着这些负面的语言、情绪。这些个负面的情绪、语言,比瘟疫还有杀伤力,比什麽病菌传播对我们还要有伤害。
所以我们不要养成乱丢垃圾的习惯。最好是不要制造垃圾,然後不要乱丢垃圾。所谓乱丢就是跟别人讲不高兴,不满意,甩脸色,摔盘子,讲一些负面的话,闹情绪。如果在悟真寺这个范围,我天天闹情绪,一个个全部杀伤,没有一个能漏掉——「哎呀!师父怎麽搞的,怎麽回事?」,这多紧张。你们一紧张,对我就有反馈,那能好吗?好不了。
我们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就应该把阳光、乐观向上的情绪带给大家。有些成员多少有点不足,要及时给予安慰、疏导。所以有句话说:「主妇的微笑是家庭的光明。」主妇就是一个家里面做主的,就是家庭的妈妈,她有笑容,整个家里面就有光明。这句话讲得非常生动、形象。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是这个部门的「主妇」,我也算是「主妇」之一,宗报法师也是「主妇」,带殿堂的宗圆法师也是「主妇」,发行部等各个部门的也都有「主妇」。如果我们都有一个和蔼、温暖、有笑意的面孔,就能带来光明;如果整天吊着一个苦瓜脸,那就阴了,就像如果阳光明媚,我们就说是好天;如果天很阴,雾气沉沉的,当然就不好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