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跟佛相应?
经常有人说「我念佛怎麽跟佛相应啊?」怎麽相应呢?一念信心,这就相应了。如果说「佛发四十八愿,我也要发四十八愿」,那恰恰不相应。就好像我们在大海边,别人造好了一艘大愿船,说「你上船,我载你过海」,你只要一步登上这艘船,不就跟船相应了吗?如果你说「那不行,你这艘船是发四十八愿造的,我另外也去发一个愿来造船」,那就不相应了。你什麽时候能造成呢?法藏比丘经过五劫思惟发四十八愿,又经过兆载永劫修行,造成了六字名号的大愿船开来,说「你只要相信,只要念佛,一步跨上去就行」,这就叫「相应」,这就叫与佛心相应。而不是自己在那里骄慢,扭捏作态。
不了解弥陀的愿心,想说好话,但说出来的都不是好话。比如你说「我要发四十八愿」,按说这是好话,但是不具备机法深信,一说出来,就好像吃了一个发霉的花生米一样,要赶紧把它吐掉。以前,如果我们不了解弥陀的本愿,听别人说「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我也发四十八愿」,我们都很羡慕他;如果了解了弥陀的本愿,你就知道这属於一种开玩笑的话。
法藏比丘经过五劫思惟,我们在这里是五分钟的热度,一看经文四十八愿,「我也发四十八愿!我再补一条,发四十九愿」,这叫什麽发愿?兆载永劫的修行更谈不上,我们是彻头彻尾的常没凡夫。法藏比丘发愿,那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我建超世愿」。我们今天在这里讲发四十八愿,有点像浮夸风,像「放卫星」,别人说「我亩产一千斤」,你说「我一万斤」,完全是搞虚假数字。
说到底,我们要明信佛智,不要骄慢、虚骄,不要有虚假、扭捏作态、矫饰之心。善导大师说「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就是外显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不实之心,这样不好。
摘自《楷定记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