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为体与名号为体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於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净土宗圣教集》第231页)
这段话说净土三部经「以佛名号为经体」。
1.实相为体
天台大师说「一切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这几乎是佛教的通识,但是这里说「佛名号为体」。当然,这两者也不矛盾,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是至极实相之法。
不过我们要了解,为什麽大乘经是「实相为体」呢?因为佛所讲的经典,和世间的学问完全不一样。《金刚经》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陀所说的经典,都是从他的大觉实相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他所说的文文句句,都是实相的流现,都是从实相法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大乘经典「一法印」,也就是「实相印」,都是从实相心中所流露,也是来诠解实相的,所以大乘经典都以实相为体。
「实相为体」有对破作用,对破什麽呢?很多人以为佛教经典和世间书籍差不多,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本《无量寿经》,或者《金刚经》,放在这里,它是实相为体,实相为体就永远坚固不坏,所以昙鸾大师解释说「可常行於世」。因为实相能破一切虚妄相,它是真如实相,是真理本身的存在,坚固不可破坏。
一部佛经,虽然它是用文字印刷的相来表达,但是它所指向的内容是真实究竟的。
世间的文艺作品,种种思想、学说,也是一本本书,但它们是以什麽为体呢?虚妄为体,想像为体。比如从事艺术的,写了很多关於艺术审美的文章,也有它的一套理论和规则,在世间法的层面上有它的作用。
但是,如果在佛经的层面,从佛陀所讲的真实究竟、真如实相的角度来看,当然就是虚妄的,它不可能透达实相,也根本不懂什麽叫实相,它就是自己的一种想像。
这个字为什麽这麽写?这幅画为什麽这麽画?内行人辨得出来,大老粗一看,也不好意思说不好,人家都说好,也只好说「嗯,很有艺术美感」,这都是人心的一种想像。
我们就说科学吧,科学也是虚妄为体。不过,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否认世间法在它的领域所起的作用。为什麽说虚妄呢?在这个世界的发明,时空一换,根本就不起作用。我们在这里讲的光速,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到极乐世界统统作废。我们在这里比较大小、长短,到了三界以外佛菩萨的世界,完全不是这个概念,当然就是虚妄的。
所以,世间的一切学说都不能究竟坚固。
大乘经以实相为体,它的作用就是破除虚妄、显明清白,让我们契入真实实相之法,破除一切梦幻泡影。《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没有真实的作用。
2.名号为体
那麽「名号为体」呢?
「名号为体」是在实相为体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申明它的作用。
「实相为体」,实相本身并不能让我们开悟,但是名号却有这个作用。就是说,「实相为体」有破除虚妄的作用,但是需要我们证悟实相,才起到破除虚妄的作用。当然,证悟实相很难。
「名号为体」,能扫除难行的障碍,所以它是在实相为体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名号本来就是究竟圆满的实相,示现成我们可以听闻、可以执持、可以口称的一句名号,扫除自力难行的障碍。自力要证悟实相很难,道绰大师说「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实相我们没办法思维理解,所谓「起心即错,动念即乖」,这样就很难。现在成为名号,这样就使难行变为易行,这也是「名号为体」的优胜所在。
3.实相为体与名号为体的同异
下面说明「实相为体」和「名号为体」的同异。
同,就是大体是同的。名号也是真实实相,在《往生论注》中有两处说到。《往生论》说「真实功德相」;在《往生论注》中,昙鸾大师解释为「实相身」、「为物身」。本身来讲,大体是一致的,这是同。
异,不同的地方。对经文究竟是「实相为体」还是「名号为体」的不同判释,构成了诸宗修行和净土修行的分水岭。底下列了十二点的异处。
第一,显明圣道、净土法门的不同。
圣道法门要自己证悟实相,净土法门就是称念弥陀名号。从「由体起用」来讲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分水岭。昙鸾大师讲的话都成了後世的标准。
第二,果地和因地的不同。
名号是实相,它是法藏菩萨成佛之後的果地实相,究竟圆满。一般讲的实相,当然通含从因到果。
诸宗的修行,都从证悟实相开始,然後分分无明破,分分实相满,是从因向果、从低向高的。念佛法门不一样,是直接从上往下倒灌的,从果向因。所以,果地实相和因中所修,在功能力用方面差别就很大。
第三,自力他力。
名号为体,充分显明是他力。我们也不懂什麽是实相,也开悟不了,但没关系,名号给你,这就是实相。像《金刚经》也是实相为体,可是我们靠自力修行,难以契入实相,这就是自力他力的区别。
第四,难行和易行。
实相为体,上面引用道绰大师的话,说明我们直接契入是很难的。如果是名号为体,就很容易了,我们直接称念弥陀名号,当下就进入实相。这一点可能我们很难理解。
我们称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实相。能破一切无明,能满一切志愿。
实相,在圣道法门的修行当中是很了不起的。比如禅宗,必须大彻大悟才能见到实相,然後悟後起修,不然都是在摸索当中。
我们就这样张嘴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哪有大彻大悟啊?若论作诗作偈、悟境表达,我们都不懂。但是随便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实相,而且是究竟圆满的实相,这就不得了。
比如我们出门坐飞机,坐飞机的乘客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发动机的构造吗?一点也不了解。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他们很了解飞机,但是他们发明的飞机和我们现在的飞机来比,就不是一个档次,因为当初的飞机还是很低级的,现在都是喷气式,空客、波音。我们作为乘客,虽然不了解导航、雷达、空气动力学,但是我们已经在使用这个实相,这个实相已经成为一个成果,让我们直接去享受,所以我们所得到的完全不一样。
如果还在读空气动力学,读很多书,但是飞机没有造出来,那麽,他懂那麽多道理有什麽用呢?和我们坐上飞机的人能比吗?
我们现在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坐上实相的航班了。我们虽然不懂,但是它的作用、功效,和自力开悟的人完全不一样。开悟的人就像读书的人一样,道理懂得很多,但是还没有圆满,因为还在实验当中,没有成为一个实相,那就不能相比。我们乘托阿弥陀佛的愿力,虽然不懂这麽多,但是开口就已经超过自力修行的人好多倍了。
第五,有相无相。
「实相为体」要求什麽呢?要求我们在修行当中就要破虚妄相,无相才可以契入实相。我们能做到无相吗?能做到无相的话,化妆品就卖不出去了。你看化妆品,还有整容,生意都好得很,谁不着相啊?
名号为体不需要无相。名号为体就是有一个相,由有相导入无相。我们现在有相没关系,只要抓住这句名号,将来就会证入实相。
「实相无相无不相」,实相没有一个固定的相,但是也可以成就一切的相。「相好庄严即法身」,在极乐世界,一切相都是实相的显现。
第六,破我执与转我执。
如果以实相为体,在修行当中,就一定要破我执。没有破我执,无法契入实相,实相和我执是势不两立的。一开口还有「我」,我来我去,我的儿、我的房、我的钱、我的面子……实相没有这些。我们这样的凡夫众生,如何能够破我执呢?对这样执着的众生,你要破它,它顽强抵抗。
来到净土宗,不用破,转一下就行。我们执着世间五欲,转过来,向往净土,执着名号。它是一个善巧转换的法门,很简单,我们都做得到。
第七,悟入和信入。
如果是实相为体,就要以悟来契入,叫悟入;如果是名号为体,就可以信入。当下信,当下就是我们的,不必开多大的悟,这就是难信之法,和有没有开悟没关系。但也可以讲,信了就是悟了,悟得再多,「千悟万悟悟不到,就是一句佛名号」,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总之,「名号为体」是以信为契入点。
第八,单一和双重。
实相为体是比较单一的,就是实相身,仅是实相这一方面,但是实相本身不能让我们自动开悟。名号为体就不一样了。名号有两种作用,既是「实相」的,同时又是「为物」的,所以它有双重的作用。「为物」,为了众生而显现这样的名号,就能够启发、缘起众生。
佛教是讲缘起的。比如桌子、板凳都是实相,「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都是实相。凡夫没有证悟实相,头上碰个大包,就气得要命,除非一下开悟了;但是没有,还在气。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吃饭的时候还挑三拣四,「太咸了,饭里还有沙子」!沙子是实相啊,那你还在发脾气。不仅没有让你悟到实相,还让你起贪瞋痴烦恼。它虽然本体是实相,却没有为物的作用。但是六字名号就不一样,只要称念它,不懂没关系,自然心就清净,心就平伏,就有智慧,自自然然佛就来迎接,不知不觉就成了佛,它有为物的作用。这是讲「名号为体」。
第九,长时与一念。
「实相为体」需要我们多劫修行,累积善根,等善根福德累积够了,触境逢缘就开悟了,这不知道需要累积多长时间的善根福报。「名号为体」呢?一念信入就是我们的。
不过话讲回来,能相信这句名号,也确实是缘分。经中说这是「故菩萨,非凡人」。不是说他本身有多麽大的证悟,是说他和佛之间的缘分特别深厚,不然信不来,确实信不来!
第十,渐成与速成。
「实相为体」,圣道门成佛,要契入实相,修行是有阶位的,渐次成就,一分一分地破除无明,一分一分地证满实相。
「名号为体」呢?它是究竟圆满的实相,所以不存在一分一分地破、一分一分地除、一分一分地满。《往生论》就说「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快速成佛。正因为是名号为体,才有这样的作用。
第十一,摄机不同。
「实相为体」只摄受上等根机的众生,下等根机就没办法了,悟不了。
「名号为体」三根普被,上到等觉菩萨,下到逆谤阐提,都可以仰靠名号往生西方成佛,它是广大无碍的。即使是等觉菩萨,还能超过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究竟圆满的功德吗?所以,等觉菩萨也要仰仗名号往生成佛;我们再卑劣,仍然可以口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真正是其大无外。
第十二,平等与差降。
「实相为体」,实相本身倒无所谓,都是真实相;但是在行者的修行当中会显出差降,有证悟深的,有证悟浅的。
「名号为体」就是平等,没有差降。因为你也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也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全靠佛,我也全靠佛。我们打过很多比喻,就像坐飞机一样,你是飞机发明专家,你坐在上面也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还是靠飞机;我什麽也不懂,也是靠飞机,靠的一样,效果都是一样的,因为飞机是一个圆满的成品。
再比如苹果手机,它是贾伯斯发明的,贾伯斯本人也是用指头拨一拨,我们也是用指头拨一拨,大家用起来不是一样吗?用起来是平等的。
如果要靠自己,靠自己走路,靠自己研究,靠自力修行,靠自己开悟,那当然就有很大差别,就显出种种不同。
作这番解释,是要我们了解昙鸾大师对净土三经作这样的解释,是有丰富的理论基础。这对我们实际的修行者来说,在安心的层面,会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和鼓舞;在修行的层面,能给我们实际的指导。
如果直接解释为「实相为体」,那还要绕很多弯子,但不解释又不行。「名号为体」,在修行当中一定是以称名作为正修的,所谓「依体起用」。名号为体,一定是称名,因为「用」和「体」要归在一起。只要称名,就符合了名号为体,和这部经的功能、作用,和原来的设计完全吻合。如果实相为体,悟入实相以後,这部经的作用才能彰显出来;悟入之前,只是修修福报、消消业障。
就像烧火,用木柴和用液化气,虽然都是烧火,但它们的体是不一样的。烧木柴必须先引火,非常麻烦;但如果烧液化气,一拧开关就打着了,作用也不一样。
「明经体」,大家听不懂也没关系,因为我们是使用者,我们只要多称名,老老实实称名,体的作用自然就在当中。如果我们要弘法,就要了解这个法门的框架和理论。
就像一般人住房子,房子用的是几号钢筋,我们也不管它,用水泥抹起来都一样。但是,建房子的人一定要考虑它的结构,这个体一定要坚固,如果他不讲究,那能行吗?如果这栋房子很便宜,用的都是粗劣的钢筋,「体」当然就不行。「体」很坚固,房子才会结实。
一部经,祖师来解释,当然要把「体」圆满地显示出来,我们才放心,「这是很坚固的」。
(摘录自《往生论注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