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即是善男子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这是把一个念佛人赞叹到无以复加。所以,《阿弥陀经》说「善男子、善女人」,那是实至名归,念佛人不就是「善男子」吗?是「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
佛眼中的善恶跟我们眼中的不一样。人讲的是站在凡夫的立场,比如行五戒十善,这是善人;如果佛说人天善法也用这个标准,那就是站在人伦道德这个立场来说的。可是,佛法毕竟高於一般人伦道德这个基本层次,是以解脱成佛为目标。所以,如果以这个为标准,念佛就是善人,纵有千般恶,念佛也能改恶为善;即使修五戒十善,如果不念佛,这是五恶趣,也算恶人。
佛眼中的价值观判断、善恶标准,跟凡人完全不一样。因为念佛能到西方成佛,这是一切善里最究竟圆满、彻底清净的。世间善法不出轮回,仍然在三界火宅当中,怎麽能谈得上善呢?仍然没有离开贪瞋痴、我执、邪见。
《观经》前面说了定善,说了散善,说了念佛,但是最後赞叹的时候,没有赞叹定善,没有赞叹散善,只赞叹念佛人,称其为「人中芬陀利华」,说这样的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他的好朋友,是他的亲兄弟,这样的人一定会成佛,一定生诸佛之家,所以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杂善没法相比。
用这条文就很明显地显示《观经》的指向在哪里,《观经》说定散二善,定善、散善是指归专修念佛的,赞叹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华」,所以是以定散作为对照、比衬。所谓「红花要绿叶来扶持」,定散在《观经》当中就是绿叶,红花就是念佛,所以後来说念佛人是「好华、稀有华、上上华、妙好华……」。
摘自《法然上人全集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