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八高僧简介
龙树菩萨
西元三世纪顷,南印度人,誉称「八宗共祖」;撰《易行品》判释尊一代教为「难易二道」,指归弥陀本愿之称名,喻如水上乘船,易行安乐。
《易行品》五要文
一、「难易二道判」之文: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二、「称名念佛,此身不退」之文: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三、「本愿称名,现生不退」之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四、「本愿称名,现生不退」之偈: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五、「信疑得失」之偈:
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天亲菩萨
西元四五世纪顷,北印度人,誉称「千部论师」;总摄净土三经义理,造《往生论》,宣说一心之愿,五念之行,往生安乐,速得菩提。
《往生论》四要偈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昙鸾大师
西元四七六至五四二,南北朝时代山西雁门人,时誉「神鸾」;双承龙树、天亲法脉,造《往生论注》,揭示《往生论》奥义,以「自他二力」,释难易二道,显明弥陀本愿、他力速得之旨。
《往生论注》五要文
一、「难易二道、自他二力」之文:
难行道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二、「一切凡夫,皆得往生」之文:
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三、「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文: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四、「不断得证」之文: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
五、「他力速得」之文: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用证义意。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愚哉!後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道绰大师
西元五六二至六四五,隋唐时代山西汶水人;私淑昙鸾大师,撰《安乐集》,判「圣净二门」,顺时应机,劝归净土。
《安乐集》一要文
「圣净二门判」之文: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为二?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善导大师
西元六一三至六八一,唐代山东临淄人,中国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世称「弥陀化身」;为道绰大师面授弟子,撰《观经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等「五部九卷」,楷定古今,完备净宗教门及行仪;以弥陀本愿称名,为往生净土正定之业。由兹,净土一宗卓然独立,称名一行腾耀古今。
一、「要弘二门判」之文
二、正定业之文
三、「要弘废立」之文
四、四十八字本愿释之文
莲池大师
名袾宏,西元一五三二至一六一二,明代杭州仁和人,净土宗第八祖;针对时弊,力主净土,痛斥狂禅。《阿弥陀经疏钞》是其净土思想的代表作。
法语摘要
一、「名号万德」之文:
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於福,福已备矣。
二、「持名最胜」之文:
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
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
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余。
越三只於一念,齐诸圣於片言。
蕅益大师
名智旭,西元一五九九至一六五五,明代吴县木渎人,净土宗第九祖;综合禅教律而会归净土,《阿弥陀经要解》是其净土思想的代表作。
法语摘要
一、「持名胜易」之文:
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
二、「持名同佛」之文: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三、「凡夫成佛」之文:
凡夫例登补处,超尽四十一因位,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方是极乐净宗。
四、「平生业成」之文:
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印光大师
名圣量,西元一八六二至一九四○,陕西合阳人,净土宗第十三祖;一生专修专弘净土,以一代佛法有「通别二门」,信愿念佛,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为特别法门,亦即善导大师所谓「别意弘愿」。有《印光法师文钞》风行於世。
法语摘要
一、「法门不同」之文: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二、「全是佛力」之文: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死。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三、「念佛必生」之文:
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者因圆果满,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