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宗道法師文章
top

宗道法師文章

法義

  1. 修行有五種障礙的我們,佛為何不捨棄?
  2. 隔行如隔山
  3. 《淨土三經》概說(下)
  4. 《淨土三經》概說(中)
  5. 《淨土三經》概說(上)
  6. 關於「機法二種深信」的一個譬喻
  7. 勿以世法論佛法
  8. 說信願

文章

  1. 一個圖形引發的思考:人生的圓心是念佛
  2. 蛇入竹筒自然直
  3. 若心果真為眾生
  4. 木桌與世界
  5. 凡事為對方設想
  6. 怎樣才能庇佑子孫?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7. 人類「崇拜心理」之我見
  8. 達則兼善不渝,窮則自得無悶
  9. 痛的短語
  10. 得到=想得到更多
  11. 念佛行者應如何思維
  12. 人生最珍貴的相遇:遇見阿彌陀佛
  13. 一幅圖讓你看清人生的真相
  14. 念佛人如何敦倫盡分
  15. 這個世界的真實名字叫「娑婆」
  16. 世間,乃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
  17. 受教與發心
  18. 淨土宗是所有末法人最後的希望
  19. 孤悲之路,幸有佛陪
  20. 我們能夠依止善導大師教法,是十分幸運的
  21. 念佛愈多,愈能體會到這顆念佛心的多彩與光明
  22. 我,選擇活在南無阿彌陀佛裡
  23. 相信因果是佛弟子之根本
  24. 漫漫西歸路,是佛背著我負重前行
  25. 知見混亂的年代,誰才是你的善知識?
  26. 宇宙第一犟——萬牛莫挽的念佛人
  27. 你有多大膽,才敢懷疑佛的話!
  28. 心中種下牛頭檀,香氣普熏三千界
  29. 彌陀興旺 而我衰亡
  30. 「知止」而成佛
  31. 佛教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32. 把青春獻給佛教
  33. 且以微心入淨土
  34. 法照大師現身教道士念佛
  35. 勸人念佛勿說教
  36. 法照大師現身教道士念佛
  37. 念佛往生,直了成佛!
  38. 六條秘訣
  39. 一則古老故事告訴你:人有至誠,必有奇蹟
  40. 心無掛礙 則無恐怖
  41. 所有快樂抵不過一根針刺
  42. 法性之都——西方極樂世界
  43. 享受被人遺忘的時光
  44. 一定不要「一定」
  45. 從安樂窩到安樂國
  46. 佛的陪伴,是我們對母親最長情的告白
  47. 學習應主動
  48. 給人希望
  49. 極樂世界 天天過年
  50. 等乾
  51.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52. 習靜與獨處
  53. 極樂世界不能談戀愛,還稱得上「極樂」嗎?
  54. 度盡劫波兄弟在,蓮池一笑泯恩仇
  55. 如果有一台能拍攝心念的高像素相機
  56. 穩穩的幸福
  57. 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58. 學佛應理性
  59. 漫談念佛攝心
  60. 忙,但不要丟了悠閒的心
  61. 念佛自然五福臨門
  62. 漏福之心洞
  63. 阿彌陀佛與我們到底啥關係
  64. 苦惱來襲,請服「二常二因」藥
  65. 臘八節裡憶佛恩
  66. 我對謙卑的體會
  67. 三種師
  68. 待人有道 不疑而已
  69. 談讀書
  70. 弟子如何事師?
  71. 顛倒因果
  72. 聞一蓮友與淨宗法師的對話有感
  73. 賞畫有感
  74. 勇敢的皈依
  75. 也說逃避
  76. 新年對聯解讀
  77. 聖道轉歸淨土的奇緣
  78. 妄念一則
  79. 小動作 大成就
  80. 養老院見聞記
  81. 念佛人的交友觀
  82. 念佛與做人
  83. 說話的藝術
  84. 快樂的四重境界
  85. 為何唯說念佛
  86. 彌陀眼中妙好人
  87. 佛經句句不欺人
  88. 文人學佛之慎
  89. 住持大柄在德與惠
  90. 輪迴路上念佛好
  91. 元旦祝福話彌陀
  92. 極樂好
  93. 宣城地下湧出了彌陀大潮
  94. 我的學佛經歷

問答

  1. 凡夫如何破食色我執?
  2. 念佛了,用怎樣的心走後面的路?
  3. 念佛與改命(中英對照)
  4. 一文遍覆因疫而困者
  5. 謙卑是自信心中折射出來的光芒
  6. 如果念佛不能達成世俗願望當如何思惟?
  7. 極樂是報引證
  8. 網絡問答(三)
  9. 網絡問答(二)
  10. 網絡問答(一)

法師簡介

  1. 宗道法師簡介

學佛應理性

  • 上人說,念佛人要理性、平和。
  • 不理性的人,一定難平和;不平和之人,也一定缺乏理性。
  • 人不理性,才會起情緒,面對阻力困境,瞋忿鬱悶、憂愁怨惱,心中不能通達之故也,若曉因緣之理,無常之理,苦空之理,便不會如此。
  • 人不理性,才會自動放棄獨立判斷與獨立思考之能力,盲目衝動,遇事跟風,人云亦云。
  • 不理性、不平和,不獨特指情緒失控等,盲目從眾,跟風因循,狂熱偏執,自大傲慢,非理交流等,統屬於不理性、不平和之範疇。
  • 佛教是真理,是娑婆世界最大的理性之所在。佛是真理的顯現者,是慈悲與理性之極致。學佛反而棄絕理性,任由宗教情緒氾濫,方法路線一定有誤。
  • 非是植根於理性之信仰必難持久。
  • 理性不足者易被人利用,做出白痴也做不出的事情。十字軍東征時,羅馬教皇為發動戰爭煽動人心,揚言:參與戰鬥之信徒皆蒙上帝救贖,狂熱失智之信徒紛紛入伍,當人人佩戴十字架的大軍殺進耶路撒冷城,面對無辜的市民,舉刀屠城之時,滿城地上鮮血沒過戰馬的膝蓋,這樣的戰爭竟然持續200年之久!如此人類歷史上罕見之慘絕人寰之事,竟是在上帝的「愛」的名義下為之,若其信徒稍有理智,何能輕易相信教皇如此無稽之談?
  • 從理性精神的喪失,到盲從崇拜,再到狂熱失智,其實並沒有多遠的距離。
  • 佛教有史以來都很和平,除了慈悲包容之精神,和其強調理性之精神有關。
  • 佛教向來禁得起任何人的質疑與推敲,也從不畏懼外道的詰難,史上佛教與外道的辯論很多,多數皆以外道徒眾折服而歸入佛教為結果。
  • 一個缺乏獨立思考精神的佛教徒在佛教造詣上也一定很難走向精深。真理,有時不是聽話兩個字就可以的,有些話,不只是拿出一個簡單的態度就可以。要想聽懂善知識所有的話,反而更多時候需要獨立思考,仔細推敲,使善知識所說法轉為自己的血液骨髓裡的東西。
  • 聖道門極智慧了生死,淨土門還愚痴而生極樂,因此便推論出聖道門需理性,淨土門不須理性。實大錯也!此是就絕對真理立場而言,若在凡夫操作層面,擱聖道門,入淨土門;拋諸雜行,選歸正行;傍於助業,選正定業,無不是理性之抉擇;念佛人,一向專念,不為諸雜緣亂動,更是專復專稱名之理深植內心所能致者。
  • 非從理性入淨土門者有之,往生者亦有之,然此類人有共同點,即其人非理性,亦非非理性,也即看起來沒那麼理性,但也沒有那麼濃重的凡夫情緒,接近八哥之狀,此即所謂「上智與下愚」之「下愚」之輩也。可惜多數人既非上智,也非下愚,中根之人最麻煩,非理即情,心思活躍,性多遷變,若不提倡如理信受,絕難一向專念到底。
  • 善導大師若因循故舊,便不會挑戰智者、吉藏、慧遠這樣的佛教權威,詰難往古,斥諸大師思想中淨土之邪見,顯明淨土宗正意,楷定古今。
  • 佛教,尤其淨土宗,絕思絕義,二乘叵測,唯佛明了,唯信能入。雖如此,卻不成為讓人棄絕理性的理由,念佛人應盡人道眾生理性之所能達之極致,古云:理明則信深,得不然乎?
  • 理不明則信難深,異學異解、別解別行之風稍一吹,淨土信仰之樹便連根拔起。淨土宗之大門,盲目者易進,盲目者也易出。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