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宗道法師文章
top

宗道法師文章

法義

  1. 修行有五種障礙的我們,佛為何不捨棄?
  2. 隔行如隔山
  3. 《淨土三經》概說(下)
  4. 《淨土三經》概說(中)
  5. 《淨土三經》概說(上)
  6. 關於「機法二種深信」的一個譬喻
  7. 勿以世法論佛法
  8. 說信願

文章

  1. 念佛人四給七凡
  2. 網路時代隨感
  3. 一個圖形引發的思考:人生的圓心是念佛
  4. 蛇入竹筒自然直
  5. 若心果真為眾生
  6. 木桌與世界
  7. 凡事為對方設想
  8. 怎樣才能庇佑子孫?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9. 人類「崇拜心理」之我見
  10. 達則兼善不渝,窮則自得無悶
  11. 痛的短語
  12. 得到=想得到更多
  13. 念佛行者應如何思維
  14. 人生最珍貴的相遇:遇見阿彌陀佛
  15. 一幅圖讓你看清人生的真相
  16. 念佛人如何敦倫盡分
  17. 這個世界的真實名字叫「娑婆」
  18. 世間,乃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
  19. 受教與發心
  20. 淨土宗是所有末法人最後的希望
  21. 孤悲之路,幸有佛陪
  22. 我們能夠依止善導大師教法,是十分幸運的
  23. 念佛愈多,愈能體會到這顆念佛心的多彩與光明
  24. 我,選擇活在南無阿彌陀佛裡
  25. 相信因果是佛弟子之根本
  26. 漫漫西歸路,是佛背著我負重前行
  27. 知見混亂的年代,誰才是你的善知識?
  28. 宇宙第一犟——萬牛莫挽的念佛人
  29. 你有多大膽,才敢懷疑佛的話!
  30. 心中種下牛頭檀,香氣普熏三千界
  31. 彌陀興旺 而我衰亡
  32. 「知止」而成佛
  33. 佛教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34. 把青春獻給佛教
  35. 且以微心入淨土
  36. 勸人念佛勿說教
  37. 法照大師現身教道士念佛
  38. 念佛往生,直了成佛!
  39. 六條秘訣
  40. 一則古老故事告訴你:人有至誠,必有奇蹟
  41. 心無掛礙 則無恐怖
  42. 所有快樂抵不過一根針刺
  43. 法性之都——西方極樂世界
  44. 享受被人遺忘的時光
  45. 一定不要「一定」
  46. 從安樂窩到安樂國
  47. 佛的陪伴,是我們對母親最長情的告白
  48. 學習應主動
  49. 給人希望
  50. 極樂世界 天天過年
  51. 等乾
  52.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53. 習靜與獨處
  54. 極樂世界不能談戀愛,還稱得上「極樂」嗎?
  55. 度盡劫波兄弟在,蓮池一笑泯恩仇
  56. 如果有一台能拍攝心念的高像素相機
  57. 穩穩的幸福
  58. 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59. 學佛應理性
  60. 漫談念佛攝心
  61. 忙,但不要丟了悠閒的心
  62. 念佛自然五福臨門
  63. 漏福之心洞
  64. 阿彌陀佛與我們到底啥關係
  65. 苦惱來襲,請服「二常二因」藥
  66. 臘八節裡憶佛恩
  67. 我對謙卑的體會
  68. 三種師
  69. 待人有道 不疑而已
  70. 談讀書
  71. 弟子如何事師?
  72. 顛倒因果
  73. 聞一蓮友與淨宗法師的對話有感
  74. 賞畫有感
  75. 勇敢的皈依
  76. 也說逃避
  77. 新年對聯解讀
  78. 聖道轉歸淨土的奇緣
  79. 妄念一則
  80. 小動作 大成就
  81. 養老院見聞記
  82. 念佛人的交友觀
  83. 念佛與做人
  84. 說話的藝術
  85. 快樂的四重境界
  86. 為何唯說念佛
  87. 彌陀眼中妙好人
  88. 佛經句句不欺人
  89. 文人學佛之慎
  90. 住持大柄在德與惠
  91. 輪迴路上念佛好
  92. 元旦祝福話彌陀
  93. 極樂好
  94. 宣城地下湧出了彌陀大潮
  95. 我的學佛經歷

問答

  1. 凡夫如何破食色我執?
  2. 念佛了,用怎樣的心走後面的路?
  3. 念佛與改命(中英對照)
  4. 一文遍覆因疫而困者
  5. 謙卑是自信心中折射出來的光芒
  6. 如果念佛不能達成世俗願望當如何思惟?
  7. 極樂是報引證
  8. 網絡問答(三)
  9. 網絡問答(二)
  10. 網絡問答(一)

法師簡介

  1. 宗道法師簡介

漫漫西歸路,是佛背著我負重前行

  《無量壽經》中講到與會菩薩的第十八德,「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這叫「荷負重擔德」。這是重點,這些句子很耀眼,好像會發光一樣,讓我們眼前一亮、內心一震,很感動。另外,雖然這些文字表面是說這些與會菩薩的德,但其實也是在說法藏比丘的德,這些與會的菩薩是這樣,阿彌陀佛也是一樣,「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學聖道門,讀到這些經典,可能是鞭策自己的,「看,菩薩要『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那我也要『荷負群生,為之重擔』」,是這種心態。我們學淨土門,讀的時候是借這些話來體會佛心,「『荷負群生,為之重擔』的是佛,不是我,我做不到這樣,但是我可以體會阿彌陀佛的佛心」。

  「為諸庶類」,「庶」的篆文寫法就像人在屋下,本義泛指一切平民、普通人。李大釗有一篇文章叫《庶民的勝利》,就是大眾的勝利。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誰作庶類的不請之友?是佛菩薩。「庶類」是底層的平民,這麼尊貴的佛菩薩居然主動來做我們庶類的朋友,這顯示淨土法門有三個特點,主動、平等、無條件。

  誰主動?佛主動。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寫信給法藏比丘:「您發願的時候考慮一下我,我喜歡抽煙,把我考慮進去」,另一個人說「我喜歡殺魚、吃肉,你也考慮一下我」。我們沒有打電話、發郵件拜託法藏比丘,沒有一個人做過這樣的事,我們那時候還在造罪造業、六道輪迴,但是法藏比丘已經主動為我們發願了,他是主動的。

  「不請之友」,不需要請,他主動就來了。所以,我們還無知無覺,還在六道輪迴的無明大被裡呼呼大睡的時候,法藏比丘就已經為我們發願了。就像一個小孩還在母親肚子裡,父母就已經開始籌劃、計劃了,「我們要為孩子賺多少錢」,甚至專門給孩子辦了一張銀行卡,把所有的錢提前存進去,等孩子將來上學、結婚的時候用。甚至孩子生孩子的錢,也給他準備好了,可是這時候孩子還在母胎裡,還沒出生呢,孩子也沒有要求,都是父母主動的。法藏比丘也一樣。

  同時又是平等的。在人和人的各種關係裡,只有朋友的關係是平等的。像父子、夫婦、兄弟、君臣、上司下屬,多半都有點不平等。唯有朋友之間,真的是平等的關係。所以,這裡用了「不請之友」,而沒有用「不請之爹」「不請之媽」。

  其實,這個「不請之友」讓我們特別感動,「佛那麼尊貴的身分,居然降下來,主動做我的朋友,我何德何能,我只會造罪造業,怎麼會有佛這樣的朋友呢?」

  佛不光做我們的朋友,還「荷負群生,為之重擔」,把我們背起來,我們都在佛的背上。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荷」跟「擔」意思不一樣,在背為「荷」,在肩為「擔」。「荷」是背起來,背在背上。說實在的,這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安心,我們念佛人的幸福感就從這裡來。我們小時候是在母親的懷裡、父親的背上長大,為什麼?因為我們年幼,沒有力量,甚至還不會走路,需要父親母親把我們抱起來、背起來。我們眾生面對六道輪迴,也像小孩一樣,完全沒有力量,所以需要佛菩薩荷負我們,背著我們,「為之重擔」。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這八個字顯示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不是修行的法門。我們年紀小,走不了路,頭腦還很稚嫩,需要父親把我們背起來。「荷負群生」,把所有眾生都背起來,這不就是救度嗎?如果淨土法門要靠自己修行,那就不是這樣表達了,應該說「你不會走路,佛教你走路,教會了,你就慢慢走吧;等你學會走了,再教你飛,慢慢出六道……」。

  基督教有一個故事,一個人到了天國,回望自己的一生,發現上帝確實很愛他,從出生就跟著他,在他的人生路上,除了他的腳印,還有另外一對腳印跟著,始終陪伴著他,他與神同在。但是後來發現,有幾段路上只有一對腳印:他二十歲的時候經歷了失戀,很痛苦,只有一對腳印;三十歲的時候,他被炒魷魚,很痛苦,也是一對腳印;五十歲的時候,他的孩子死了,是最痛苦的時候,又變成一對腳印。他有點生氣,就質問上帝:「為什麼我最痛苦的時候,你捨我而去,讓我一個人獨自承受?」上帝回答說:「孩子,你不知道,只有一對腳印的時候,那是我的腳印,而你在我背上,我背著你走。」

  這個故事很好,很能說明問題。而佛教得換一種講法,是我們從頭到尾一直都在佛的背上,路上只有佛的大腳印,我們從沒在地上走過。我們在佛的背上笑啊、唱啊、跳啊,怎樣都行,突然拉屎、撒尿了也行,我們小時候都幹過這樣的事,父母都沒有怪我們,何況是佛呢?

  有人說「不要總說造罪造業佛也來接,我們念佛了,就不要造罪造業了」。其實,我們不懂什麼叫造罪造業,誰敢說自己念佛了就不造罪造業了?甚至有時候還造更大的罪業,難道佛就不救度我們了嗎?就像小孩在父親背上拉尿一樣,只要我們不離開佛的背,佛就始終荷負我們。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什麼叫「重擔」?這個擔子有多重?《華嚴經》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們每個人無始劫來造的業,如果有形體的話,整個虛空都裝不下。這麼多罪業,佛都要替我們背,替我們償還。而且,佛要救的不是一個眾生,是所有眾生,十方眾生生生世世的罪業,都要佛一肩來挑,這是多重啊!所以,阿彌陀佛的修行時間最長,兆載永劫一直修行,就是替我們背負罪業,這真的是「重擔」。

  有兩句話叫「眾生全解脫,罪業全歸我」,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心態,「你們全解脫,罪業我一個人背,一個人挑」。怎麼背?比如我們曾經殺過一隻雞,這個罪業是有重量的,殺業越重,罪業也越重。能消除罪業的只有功德,功德和業障不能並存,業障就像黑暗,功德就像光明,光來暗去,有光就沒有黑暗,有功德就沒有罪障,所以功德能消罪障。

  學淨土宗,功德是我們自己修的嗎?阿彌陀佛為什麼要花兆載永劫的時間不斷修行?因為他要積攢足夠的功德迴向給我們,淨土法門的迴向是這樣的內涵。

  比如,我們殺雞的罪業有26克,阿彌陀佛修持了2600克功德迴向給我們,我們的罪業就消了,我們這26克的重擔就被佛背了。我們每個人都有罪業,阿彌陀佛通通要迴向。我們生生世世的罪業不只是殺雞,殺盜淫妄我們都做過。我們生生世世的所有業障,都要靠阿彌陀佛把他兆載永劫修行的功德通通迴向給我們。所以,這個重擔之所以重,就是因為他要背負一切眾生無始劫所造的一切罪業。

  我們不要以凡夫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去看佛,阿彌陀佛五劫思惟之前,曾經去過二百一十億國土,也就是去一切國土考察,每個眾生造了多少業,他通通知道,沒有他不知道的。佛是用天眼看到的,佛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通通具足,佛有五眼六通,所以他通通知道。每個人善根萌發的早晚,善根的多少薄厚,都不一樣,但是佛通通知道,沒有他不知道的。

  站在我們這邊來看,雞是真的雞,刀也是真的刀,流血也是真的流血;可是阿彌陀佛已經證得空性,跳出輪迴的大夢,他有實相的針,他知道這些都是虛幻的,眾生的罪業不管多大,本質都是空的。一實能破萬虛,虛的東西再大,碰到實的東西都會煙消雲散,等於沒有。

  這句佛號是實相法,就像針一樣,雖然我們無始劫來的長寢大夢如此長,但是只要碰到實相,就會醒過來。所以,好就好在罪業本身不實,是虛的,如夢如幻。

  當然,話說回來,佛要為我們消除罪業,他的修行是真修,不是假的,捨頭目腦髓。我們說過,大地都為釋迦牟尼佛作證,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是釋迦牟尼佛為了度眾生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佛的血把大地都染成紅色了,所以要真修。釋迦牟尼佛是這樣,阿彌陀佛更是這樣。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如果我們真能理解、相信,就能進入淨土法門,未來的生活就一片光明美好。

 

本文摘自書屋講座《無量壽經大意》第6

釋宗道講於2020年1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