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常去善導書屋參加活動的蓮友,今天發微信給我說:你們的存在本身,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種希望。
這位蓮友之前並沒有建立佛教信仰。多年來始終糾結於工作與生存、努力與掙扎之間。後來常常來書屋,常常參加活動,漸漸地佛法在她心中紮了根,而且漸漸知道了世界上還有一尊愛著她的阿彌陀佛。於是,她開始嘗試用佛教的視角審視過去,整理思緒,規劃未來,終於覺得一切豁然開朗,心中坦然自在。所以,當她今天說這句話時,我確信她是由衷而發的。
《淨土宗宗風》十條中有一條: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每次聽到讀到這四句話,我心中都會溫柔地悸動一下,覺得今生若能做這樣一個人,那就真太好了!沒想到,今天果真會被人這麼評價。我還是平生頭一次被人如此評價,既覺得慚愧莫名,甚至是羞赧,又覺得充滿榮耀而心中踏實,同時還覺得總算功不唐捐。
一己的存在,竟能成為對方的希望所在,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多麼神奇的事啊!
人生最痛苦的,不一定是當下所經受的精神或肉體的煎熬或打擊,一個人喪失了生活甚至是生存的希望,才是最最痛苦的。正如西方一位哲人說的: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剎那間變成一片黑暗。只要心中存有希望,當下再苦再痛,也變得可以忍受;若心中沒有希望,即使錦衣玉食,事事順意,也無異於行屍走肉。
希望對人是如此的重要,然而只一件事就足足可證明這世界是痛苦的存在的是:一切生命,走到盡頭,即是一切希望破滅、粉碎得一乾二淨的時候,任何人皆沒有任何僥倖與妥協之路,如同英國文學家哈茲坦特說的:「死亡是最大的禍害,因為它斷絕了希望。」
好在有佛。
「人天長夜,宇宙黮黯,誰啟以光明?」這裡的光明就是指眾生希望的光明,而佛陀正是點燃這盞希望聖火的人,尤其彌陀救度的光明從釋迦佛口中射向眾生的心田,眾生超越死亡的希望之門,便大大地敞開,無數前賢借此跨越輪迴,超越生死,到達永恆的極樂。
人世間還有比「不死」更大的希望嗎?一旦得到此「不死」的希望,成佛的希望,人生的幕布便將徹底地改變,黮黯變成光明,不安變成大安,恐懼變成歡喜。
按照常理,能夠給無望之人希望的人,第一要有愛心,第二還要有能力,比如孩子眼中,父親代表希望;病人眼中,醫生代表希望;學生眼中,老師是希望;迷路的人們,嚮導代表希望;迷惘之人,智者代表希望……父親、醫生、老師、嚮導、智者都代表了愛心和能力。
可是自我認真審視一番,我既無足夠的愛心,也絲毫沒有體力、技能乃至智慧上的能力,如何能給人半點希望呢?
思來想去,若說唯一些許能夠給予對方希望的資本,或許唯有一件事吧——我的心中住著一尊阿彌陀佛。
如同陽光照在一片污濁的鏡片上,隨著鏡片向四方轉動,陽光也隨之反射而轉射四方。阿彌陀佛充滿希望的光明藉著我這一具醜陋而骯髒不堪的軀體與心靈,將他的光照到了我和與我有緣的一切人的身上,人們由此感受到了佛的光明。對方不僅對佛心存感激,也順便將我——這一片小小的鏡片——也作為感激的對象了。
此刻,佛心慰藉,人心歡喜,人心歡喜,佛心暢達。此時,人與人、人與佛、佛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不可言說,美好難以名狀。若非親歷,絕難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