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觀無量壽經》大意
《觀經》是淨土三經裡最具有情節性、畫面感的,也是最有戲劇化的。前面故事部分,如果拍成話劇、電影、舞台劇,一定很精彩。
(一)發起因緣
折指因緣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頻婆娑羅王,他有一個兒子叫阿闍世。阿闍世王子前世是一個山中修行的仙人,而且修得很有成就。頻婆娑羅王和韋提希夫人到了四十多歲,都還沒生孩子,擔心王位沒人繼承,就很著急,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用。
後來,有一個算命的對頻婆娑羅王說:「有一個仙人在山中修行,將來會投胎做你的兒子,可以繼承你的王位,但是還要等三年。」頻婆娑羅王很著急,讓這個仙人馬上投胎做兒子,就派兵去脅迫仙人,仙人一開始肯定不答應。還有三年壽命,憑什麼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頻婆娑羅王就強命他,方法很簡單。你不是不願意結束自己生命嗎?我就把你結束了,死了自然就會投胎,投胎自然就會來我這啊。他就下了這個命令,結果士兵把這個仙人殺了。仙人在被殺之前說了一句話,「你今天以心口殺我,我將來還要以心口來殺你」。心口就是沒有親自拿刀殺他,是間接下命令,口下命令,心中起殺意。
仙人就死了,死了之後果真投胎到韋提希夫人處,十月懷胎就生了。生下來之後,他們就有點擔心了,擔心當初的誓言會成真,萬一這小孩到時候真的對我們有損,怎麼辦呢?又不能生下來就掐死,被人傳出去不好。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從天井把小孩放下去,小孩從高空往下掉,必死無疑。這樣就能對外說這小孩不小心死的,不是有意要殺掉他的。但生的那一天並沒有傷及性命,只是小手指折壞了,後來叫「折指太子」。
禁父緣
頻婆娑羅王、韋提希夫人還是很呵護他,既然生下來了,就好好養著他,將來還要繼承王位。阿闍世王子就長大了,大概二十多歲了,有一天提婆達多來了。提婆達多是一個什麼人物呢?在佛門裡專門與佛作對,佛說什麼,他偏不什麼。他是佛的堂兄弟,也在佛座下出家,出家之後,嫉妒佛有那麼多人擁護,收那麼多供養。經上說提婆達多長得很莊嚴,佛有三十二相,他也有三十相,和佛長得差不多,長得很好。不然他也沒那麼大力量,分裂教團。
提婆達多就是和佛勢不兩立。有一次,他找到阿闍世王子,那個場景挺有意思的。他變成一個小人這麼高,爬到阿闍世王子的膝蓋上跳各種舞,挺好玩的,像小玩具,會動的玩具,小孩肯定喜歡玩了。阿闍世王子就各種玩弄他,吐口水放他嘴裡,提婆達多就嚥了。
阿闍世王子就問:「你是誰啊?」提婆達多就變成正常人的形狀,就說了各種因緣,「你不知道,當初你的父母是要害你的」——就把前因後果全告訴阿闍世王子。阿闍世王子非常生氣,提婆達多就挑唆:「我們把頻婆娑羅王殺了,我把佛幹掉,你做新王,我做新佛。」阿闍世王子被說動了,當下把他父親頻婆娑羅王關到七重囚牢,也不給他吃,也不給他喝,明顯就是要讓他死。
韋提希夫人每天去探視,她不希望自己丈夫死,就在自己身上塗蜂蜜,又在身上戴的瓔珞,瓔珞就像女生戴的小飾品,很多是有空隙的,就在裡邊倒上葡萄漿。進去之後就把身上的蜂蜜刮出來給頻婆娑羅王吃,再把葡萄漿倒出來給頻婆娑羅王喝,每天有吃有喝;釋迦牟尼佛派弟子給頻婆娑羅王授八關齋戒,還給他講佛法。
吃得好,喝得好,精神又享受,結果容貌顏容比進去之前還好了!估計還長胖了幾斤。
禁母緣
有一天阿闍世王子問守門的人,他不是問「我父王死了嗎?」而是問「大王還活著嗎?」他馬上就要繼承王位了,不能說直接的話。然後士兵說:「沒死,國太夫人每天都送東西。釋迦牟尼佛派的弟子就像鷹一樣,每天穿過牢門,擋不住他們,每天給他講佛法。」
阿闍世很生氣,尤其聽到士兵說他母親給他父親送吃的喝的,就更生氣,講了一句話「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拔起劍就要把他母親殺掉。這時候就有兩個大臣——耆婆、月光,阻止阿闍世王子。這兩個人很會說話,說:「古來為了爭取王位,兒子殺掉父王有一萬八千(很多很多),但是從來沒聽說過,有大王無道害母的。」母親又不跟你爭王位,怎麼要殺掉自己的母親呢?他們還說:「你要是敢這麼做,我們倆就不幹了,辭職了。」阿闍世聽了很害怕,就沒殺掉他母親。沒有殺掉,但是把她關到牢房裡,不讓她出來,韋提希夫人當然就悲傷了,很憂惱。
厭苦緣
想到她丈夫沒人送吃的喝的,那必死無疑,關她的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更受不了,就在牢房裡大哭,想起佛來了,希望佛能夠派弟子來看望她。
佛那時正在講《法華經》,聽到韋提希夫人在喊他的名字,就從此處隱沒,從彼處出,在牢房裡出現了。韋提希夫人一看釋迦牟尼佛來了,嚎啕大哭,舉身自嚎,自斷瓔珞,把身上叮叮噹噹的東西全都揪下來了,匍匐在佛的腳前。原文是這麼形容的: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她哭訴:「我怎麼這麼倒霉呢?我有什麼罪呢?我怎麼生這麼一個逆子呢?我這樣也就罷了,佛這麼大的威德,怎麼就攤上這麼一個親戚呢!」人不信因果的時候就會這樣。
欣淨緣
然後又說:「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我現在不喜歡這個世界了,你給我找一個好地方。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這個地方沒好人!眼睛所見都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人。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希望我未來永遠不要看到惡人,聽不到惡聲。
整部《觀經》就是從這開始,這前面都是緣起,如果不是這樣,就沒有《觀經》。所以《觀經》的對機眾是韋提希夫人,她對釋迦牟尼佛說,希望去一個無憂惱的地方,好的地方。
佛就在頭上放光,像放立體電影一樣,把所有好的國土示現給韋提希夫人看,韋提希夫人就相中了西方極樂世界。
(二)定散二善
世尊就告訴她,怎麼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前面講了三福,後面又講了十三定觀,又講了九品。在九品中,下下品的時候講到念佛。他是綿裡藏針,把念佛放到了很多的行法裡,一步一步把念佛的功德烘托出來。
前面講定觀、散善,都是很有能力修行的人才能達到的,到後面愈來愈沒有修行,愈來愈是惡眾生、罪業眾生。這個時候把念佛推出來,來反證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
整部《觀經》的風格,用兩個字形容——委曲。當然也很委屈,釋迦牟尼佛確實是很委屈,他不能像講《阿彌陀經》那麼直接,因為那時候已經快滅度了,來不及委屈。但是講《觀經》的時候,不能和盤托出,只能委曲來說,山路十八彎繞了不知道多少彎。
就好像要去找人借錢,但不好意思說,就先東拉西扯,聊點家常,套近乎,全都是不相關的話,最後臨走了,「哎呀,最近手頭有點緊……」——後面半句還讓對方接。
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我們要看懂《觀經》,一定要看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開淨土宗,就是為《觀經》註釋、開顯的。
(三)唯說念佛
善導大師在解釋《觀經》結尾的地方,講了一句話,「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迥異於之前的祖師,之前很多大德都解釋《觀經》,智者大師、淨影慧遠等,唯獨善導大師講出這麼一句話來,石破天驚的。
前面講了很多定善的利益、散善的利益——「定散兩門之益」。可是真的去探究釋迦牟尼佛或者是阿彌陀佛的本意,「望佛本願」,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他的本意是要眾生稱名,而不是求定觀,也不是求散觀。
經名是《觀無量壽佛經》,一般人很容易想到是教人怎麼去觀的——觀想、觀像。但善導大師說不是,佛的本意不是讓人去觀,而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是一般人絕對不敢說的話,也是絕對不敢信的話。
我有一個同學,時不時就給我發內容、打電話。他說:「師父,你最近修《觀經》,修得怎麼樣了?看見什麼了嗎?下次你們辦『觀想班』的時候,我也想去觀觀,驗證觀佛三昧!」我就給他講,這實際上不是讓我們觀的,是讓我們稱名的,念佛的。他就是聽不進,就喜歡觀。他說:「我在家沒事也去觀,日想觀,太陽落山的時候,就看著太陽一點點落;水想觀,就看著水面,想像它變成冰,變成冰之後又變成地面,然後地面上有樹,有樓閣,空中有菩薩……」我說:「你搞不好,會走火入魔啊!」沒辦法,他就喜歡觀。
那種觀法其實是很不容易的,那個觀的境界修成之後,出入西方極樂世界就像出入咱們書屋一樣,說進就進,說出就出,想在極樂世界就在極樂世界,想在娑婆世界就在娑婆世界。一般人絕對不行。
當然,我們的祖師善導大師確實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證了觀佛三昧,所以在《往生禮讚》《法事讚》裡面的一些偈子,講到極樂世界那種景觀,就好像他去過一樣,很生動。當然,善導大師確實去過,極樂世界就是他的家,他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四)要弘二門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名、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門、弘願,也就是「要弘二門判」。
在善導大師之前,有「難易二道判」,有「聖淨二門判」,但是沒有「要弘二門判」,要弘二門等於是在淨土法門內又細判了兩部分。
什麼叫要門呢?《觀經疏》言:「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佛教的修行,無非兩種:
一種是靠靜定來修持,比如打坐、持咒,或者觀想、觀像等,各種入定的方法,包括天台宗的止觀。這些都是定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息慮凝心,「慮」就是思慮,人的妄想煩惱,讓這顆散亂的心凝住,凝在一點。
另一種,散善的「散」是不需要靠定功來修持,以我們當下散亂的心,就可以去做的。目的就是廢惡修善。
要門就是把定善、散善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什麼叫迴向?就是希望把這些功德,一種定行產生的功德,一種散行產生的功德,用來換取往生。憑自己修的定善、散善的功德,求得往生。「迴斯二行,求願往生」,這個就是「要門」。
弘願門,就是「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用了幾個很關鍵的詞,「莫不」「皆」「阿彌陀佛」「大願」。本質來說,就是全他力。要門在這裡顯示的是自他二力,淨土法門之外所有的法門,都是全自力,全仗自力。
要門,其實「要」還有「重要」的意思,一般人不能夠從全自力進入到全他力。那怎麼辦?中間設個橋樑,通過一半相信佛有力量能救度我們,但是不全信,「也得需要自己出點力吧」,定善或者散善的力量,然後來求往生極樂世界。
打個比方,就像乘船,本來老老實實坐船上就能夠很安全地渡過大海,可是不相信船有這個力量,但也不完全懷疑,自己也靠一點,就弄個繩子,在大船邊上綁一個小船,然後在小船上用槳使勁劃——自己劃,大船也帶著走,這樣感覺保險。要門就是這麼一種心態。
說念佛靠佛力往生,也相信是有佛的力量,但是,自己也得做一點,得修清淨心,得好好持戒,或者做點善事,或者得有點功夫,念佛得念到什麼功夫,再加上佛的力量,這樣就往生了。這是中國傳統差不多一千年來,對淨土法門的普遍認識,為什麼?都不知道在要門之外還有弘願門,不知道完完全全、徹底仰靠阿彌陀佛的力量。老老實實坐在船上就可以了,坐在船上睡一覺都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船上,不小心跑到船上了,喝醉酒了,被人扛到船上了,睡一覺,起來了,到了,這樣都行。
從唐朝以後,基本就是這種趨勢,所以才有了種種的說法,念佛不念到功夫成片可能不行,總之就會在凡夫這邊提出各種條件,要達到這麼一個條件才能往生。這個條件有可能是來自定善,有可能來自散善。總之就是要有條件——其實是沒有條件的。
慧淨上人有個經典的比喻。一個房地產商,建了一座大樓,要送給你。但你不敢接受,「能有這種好事?不會被騙吧?」房地產商就顧慮到你這種想法,知道你不會相信,就說「現在不送你了,賣給你,一百萬」,開的價你大致能夠著,其實本心是送給你的,顧慮你才開的這個價,拿走吧。就怕賺不到一百萬,很多人就死在這上面,他以為可以達到什麼功夫,其實達不到,陳曉旭不就是個典型嗎?她達不到那個,設了一個門檻,但她跨不過去,其實沒有門檻,自設障礙。
比如飛機上的蒼蠅,蒼蠅在飛機艙上使勁飛,以為都是自己的力量,一日一夜就飛過十萬八千里,其實是飛機帶著它飛,牠誤認為是自己翅膀硬。
我們以為往生就是憑著自己努力來的,其實不是,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就好像飛機一樣,完全是憑著飛機的力量。
(五)下品下生
看一下《觀經》下下品: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下品下生是一個五逆十惡的人,在佛教裡看,五逆十惡的人就是最惡最惡的人,我們說這個人好惡,其實都不算什麼,五逆十惡的人那才是真的惡。這樣的人在未來世要在阿鼻地獄裡面,千生萬死,萬死千生,那是最苦、劇苦、極苦。
「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這樣的人還沒到下一世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凶險的相,看到地獄火在燒。這時候遇到善知識安慰他,「你雖然做了這麼多惡事,但是有一尊佛永遠不捨棄你,叫阿彌陀佛,你只要稱他的名,就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這個人他的心已經全亂了,腦子已經來不及去思維,沒有這個精力了。「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人在那個時候又恐懼、又慌亂、又迷亂,能聽懂人講話就不錯了,善友就說了麼一句話,「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果你不能在腦子裡去思維,你口稱就行,大聲地喊出來就行。
這個人「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念了十聲,每一念每一念都滅無量的罪業,當下地獄的火就沒有了,金蓮花就出現了,「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剎那間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屬於萬分驚險的情況下。
實際上是以下下品之機,來顯示上上法。就好像一個醫生很厲害,一般人都救不了的人,必死無疑的病,結果他給治好了,那說明這個醫生厲害、高明。這個法高,以下下機來顯上上法。
這樣的惡人都能往生,何況我等沒那麼惡。當然,也是這一世沒那麼惡,前世也可能曾經這麼惡過。以惡攝善,舉一個最惡的人,來攝受所有的善類凡夫。連惡人都能救,何況善人。
以少攝多,他念佛只念了十聲,那何況我們平生都在念,每天都在念,還念了這麼多,更能夠往生了。
以前的人解釋《觀經》的時候,對下下品一個是鄙視,一個是不在意,會很輕易就說過去了,不會把它當成一個重點,其實這正是這部經最精華的地方。一般人也不屑於下下品,就想要上上品往生,下下品多低啊,要力爭上游。我們是希望下下品足矣。
慧淨上人就根據下品下生這兩百多字,講了《無條件的救度》,有很多很微密的意思,這裡只是說了一個梗概,在《無條件的救度》裡,上人概括出三十條內容。上人講法的風格就是從一點往外散發,像打井,認準一個點,就使勁往深處挖,打出水來還不行,還要往裡打,出甘泉才行,最好打到海底,其實愈到深處,自然就廣了。
三、《阿彌陀經》大義
《小經》就是《阿彌陀經》,就是淨土三經最後一部。一共是一千八百多字,淨土三經裡最短的一部,當然也是最普及的一部,在佛門裡面,去寺院也好,或去哪兒也好,早晚課幾乎都有這部經,有條件最好能背下來。
《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文辭非常優美,簡練、生動,特別有文采。
整部經的核心在哪呢?就是: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全經的核心、心臟就在這。
前面花了很大的筆墨,都是在講極樂世界依正二報莊嚴,「七重欄楯、七重羅網」,「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也是和《無量壽經》用意一樣,吸引眾生欣慕極樂,發願往生的。
但是如何能去呢?往生的方法,就是剛才這一段。若一日乃至若七日稱名,一心不亂,這樣的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這與《大經》《觀經》是一以貫之的,三經是完全貫通的。
比如罪非常重的人,或下品下生的人,在那種情況下,只念了十聲佛,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是因為有《阿彌陀經》作證的。《阿彌陀經》就說這樣的人若一日、若七日念佛,他就屬於若一日。這還只是一種大概的說法,其實包括「若一念、若七念」,或者「若七年」都在裡面了,只是要表達相續稱名。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是因為阿彌陀佛因中發了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就有這樣的願望:只要眾生稱我名號,都能往生我的極樂世界。這又是跟第十八願呼應上了。所以,三經完全能夠串起來看的。
《淨土宗概論》就講到三經的關係:
《大經》重在說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因願果德,眾生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大經》是在講淨土法門的原理在哪,為什麼念佛就能往生,是因為有這些原理在。
《觀經》的側重:
《觀經》重在說明往生的機類,即定散二機、善惡九品,普皆往生有分,使人欣慕: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攝機,但說在《觀經》。
《觀經》著重是在講往生機類,也就是什麼人能往生,前面的原理如果展開在事相上,適用於哪些人?就像藥是哪些人來吃呢?《觀經》重點是在說明這個問題,定散二機、善惡九品。總之,是說明人人往生有分,使人欣慕。換句話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一類眾生在這個大網之外,一網打盡。
《小經》側重:
《小經》重在說明往生的方法與勝益,即凡夫專稱佛名,往生極樂報土涅槃界,位齊補處: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方法與利益,但說在《小經》。
《小經》因為是在釋迦牟尼佛快要臨涅槃的時候說的,這等於像交代遺囑一樣。
經中反覆出現「舍利弗……」,就像一個老父親快去世了,把兒子叫到床前,不斷地叮囑,生怕他聽漏了,或者聽不清楚,不斷地稱他的名字,「你要聽清楚,你不要漏了這些話」,就像老父親臨終前的心情。
但是,舍利弗沒有回一聲,就一直在聽。而且這部經是沒有發問的環節的,是佛不請自說的。《大經》是阿難發問,《觀經》是韋提希夫人把釋迦牟尼佛請來。但是《阿彌陀經》前面介紹這麼多的人,然後直接就是「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是用的「告」這個詞,告訴,在沒有人問的情況下直接告訴。而且舍利弗在佛的所有弟子中智慧第一,佛選了最有智慧的弟子做他的對告眾,說明這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法門,至高無上,是非常高勝的法門。
總之,如果一個人想要選擇一部經典來信受奉持,《阿彌陀經》是最合適的,文字簡短,文詞優美,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五分鐘差不多就能夠讀完了。(完)
講於2017年11月 善導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