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宗道法師文章
top

宗道法師文章

法義

  1. 修行有五種障礙的我們,佛為何不捨棄?
  2. 隔行如隔山
  3. 《淨土三經》概說(下)
  4. 《淨土三經》概說(中)
  5. 《淨土三經》概說(上)
  6. 關於「機法二種深信」的一個譬喻
  7. 勿以世法論佛法
  8. 說信願

文章

  1. 念佛人四給七凡
  2. 網路時代隨感
  3. 一個圖形引發的思考:人生的圓心是念佛
  4. 蛇入竹筒自然直
  5. 若心果真為眾生
  6. 木桌與世界
  7. 凡事為對方設想
  8. 怎樣才能庇佑子孫?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9. 人類「崇拜心理」之我見
  10. 達則兼善不渝,窮則自得無悶
  11. 痛的短語
  12. 得到=想得到更多
  13. 念佛行者應如何思維
  14. 人生最珍貴的相遇:遇見阿彌陀佛
  15. 一幅圖讓你看清人生的真相
  16. 念佛人如何敦倫盡分
  17. 這個世界的真實名字叫「娑婆」
  18. 世間,乃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
  19. 受教與發心
  20. 淨土宗是所有末法人最後的希望
  21. 孤悲之路,幸有佛陪
  22. 我們能夠依止善導大師教法,是十分幸運的
  23. 念佛愈多,愈能體會到這顆念佛心的多彩與光明
  24. 我,選擇活在南無阿彌陀佛裡
  25. 相信因果是佛弟子之根本
  26. 漫漫西歸路,是佛背著我負重前行
  27. 知見混亂的年代,誰才是你的善知識?
  28. 宇宙第一犟——萬牛莫挽的念佛人
  29. 你有多大膽,才敢懷疑佛的話!
  30. 心中種下牛頭檀,香氣普熏三千界
  31. 彌陀興旺 而我衰亡
  32. 「知止」而成佛
  33. 佛教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34. 把青春獻給佛教
  35. 且以微心入淨土
  36. 勸人念佛勿說教
  37. 法照大師現身教道士念佛
  38. 念佛往生,直了成佛!
  39. 六條秘訣
  40. 一則古老故事告訴你:人有至誠,必有奇蹟
  41. 心無掛礙 則無恐怖
  42. 所有快樂抵不過一根針刺
  43. 法性之都——西方極樂世界
  44. 享受被人遺忘的時光
  45. 一定不要「一定」
  46. 從安樂窩到安樂國
  47. 佛的陪伴,是我們對母親最長情的告白
  48. 學習應主動
  49. 給人希望
  50. 極樂世界 天天過年
  51. 等乾
  52.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53. 習靜與獨處
  54. 極樂世界不能談戀愛,還稱得上「極樂」嗎?
  55. 度盡劫波兄弟在,蓮池一笑泯恩仇
  56. 如果有一台能拍攝心念的高像素相機
  57. 穩穩的幸福
  58. 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59. 學佛應理性
  60. 漫談念佛攝心
  61. 忙,但不要丟了悠閒的心
  62. 念佛自然五福臨門
  63. 漏福之心洞
  64. 阿彌陀佛與我們到底啥關係
  65. 苦惱來襲,請服「二常二因」藥
  66. 臘八節裡憶佛恩
  67. 我對謙卑的體會
  68. 三種師
  69. 待人有道 不疑而已
  70. 談讀書
  71. 弟子如何事師?
  72. 顛倒因果
  73. 聞一蓮友與淨宗法師的對話有感
  74. 賞畫有感
  75. 勇敢的皈依
  76. 也說逃避
  77. 新年對聯解讀
  78. 聖道轉歸淨土的奇緣
  79. 妄念一則
  80. 小動作 大成就
  81. 養老院見聞記
  82. 念佛人的交友觀
  83. 念佛與做人
  84. 說話的藝術
  85. 快樂的四重境界
  86. 為何唯說念佛
  87. 彌陀眼中妙好人
  88. 佛經句句不欺人
  89. 文人學佛之慎
  90. 住持大柄在德與惠
  91. 輪迴路上念佛好
  92. 元旦祝福話彌陀
  93. 極樂好
  94. 宣城地下湧出了彌陀大潮
  95. 我的學佛經歷

問答

  1. 凡夫如何破食色我執?
  2. 念佛了,用怎樣的心走後面的路?
  3. 念佛與改命(中英對照)
  4. 一文遍覆因疫而困者
  5. 謙卑是自信心中折射出來的光芒
  6. 如果念佛不能達成世俗願望當如何思惟?
  7. 極樂是報引證
  8. 網絡問答(三)
  9. 網絡問答(二)
  10. 網絡問答(一)

法師簡介

  1. 宗道法師簡介

《淨土三經》概說(下)

 

二、《觀無量壽經》大意

  《觀經》是淨土三經裡最具有情節性、畫面感的,也是最有戲劇化的。前面故事部分,如果拍成話劇、電影、舞台劇,一定很精彩。

(一)發起因緣

折指因緣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頻婆娑羅王,他有一個兒子叫阿闍世。阿闍世王子前世是一個山中修行的仙人,而且修得很有成就。頻婆娑羅王和韋提希夫人到了四十多歲,都還沒生孩子,擔心王位沒人繼承,就很著急,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用。

  後來,有一個算命的對頻婆娑羅王說:「有一個仙人在山中修行,將來會投胎做你的兒子,可以繼承你的王位,但是還要等三年。」頻婆娑羅王很著急,讓這個仙人馬上投胎做兒子,就派兵去脅迫仙人,仙人一開始肯定不答應。還有三年壽命,憑什麼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頻婆娑羅王就強命他,方法很簡單。你不是不願意結束自己生命嗎?我就把你結束了,死了自然就會投胎,投胎自然就會來我這啊。他就下了這個命令,結果士兵把這個仙人殺了。仙人在被殺之前說了一句話,「你今天以心口殺我,我將來還要以心口來殺你」。心口就是沒有親自拿刀殺他,是間接下命令,口下命令,心中起殺意。

  仙人就死了,死了之後果真投胎到韋提希夫人處,十月懷胎就生了。生下來之後,他們就有點擔心了,擔心當初的誓言會成真,萬一這小孩到時候真的對我們有損,怎麼辦呢?又不能生下來就掐死,被人傳出去不好。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從天井把小孩放下去,小孩從高空往下掉,必死無疑。這樣就能對外說這小孩不小心死的,不是有意要殺掉他的。但生的那一天並沒有傷及性命,只是小手指折壞了,後來叫「折指太子」。

禁父緣

  頻婆娑羅王、韋提希夫人還是很呵護他,既然生下來了,就好好養著他,將來還要繼承王位。阿闍世王子就長大了,大概二十多歲了,有一天提婆達多來了。提婆達多是一個什麼人物呢?在佛門裡專門與佛作對,佛說什麼,他偏不什麼。他是佛的堂兄弟,也在佛座下出家,出家之後,嫉妒佛有那麼多人擁護,收那麼多供養。經上說提婆達多長得很莊嚴,佛有三十二相,他也有三十相,和佛長得差不多,長得很好。不然他也沒那麼大力量,分裂教團。

  提婆達多就是和佛勢不兩立。有一次,他找到阿闍世王子,那個場景挺有意思的。他變成一個小人這麼高,爬到阿闍世王子的膝蓋上跳各種舞,挺好玩的,像小玩具,會動的玩具,小孩肯定喜歡玩了。阿闍世王子就各種玩弄他,吐口水放他嘴裡,提婆達多就嚥了。

  阿闍世王子就問:「你是誰啊?」提婆達多就變成正常人的形狀,就說了各種因緣,「你不知道,當初你的父母是要害你的」——就把前因後果全告訴阿闍世王子。阿闍世王子非常生氣,提婆達多就挑唆:「我們把頻婆娑羅王殺了,我把佛幹掉,你做新王,我做新佛。」阿闍世王子被說動了,當下把他父親頻婆娑羅王關到七重囚牢,也不給他吃,也不給他喝,明顯就是要讓他死。

  韋提希夫人每天去探視,她不希望自己丈夫死,就在自己身上塗蜂蜜,又在身上戴的瓔珞,瓔珞就像女生戴的小飾品,很多是有空隙的,就在裡邊倒上葡萄漿。進去之後就把身上的蜂蜜刮出來給頻婆娑羅王吃,再把葡萄漿倒出來給頻婆娑羅王喝,每天有吃有喝;釋迦牟尼佛派弟子給頻婆娑羅王授八關齋戒,還給他講佛法。

  吃得好,喝得好,精神又享受,結果容貌顏容比進去之前還好了!估計還長胖了幾斤。

禁母緣

  有一天阿闍世王子問守門的人,他不是問「我父王死了嗎?」而是問「大王還活著嗎?」他馬上就要繼承王位了,不能說直接的話。然後士兵說:「沒死,國太夫人每天都送東西。釋迦牟尼佛派的弟子就像鷹一樣,每天穿過牢門,擋不住他們,每天給他講佛法。」

  阿闍世很生氣,尤其聽到士兵說他母親給他父親送吃的喝的,就更生氣,講了一句話「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拔起劍就要把他母親殺掉。這時候就有兩個大臣——耆婆、月光,阻止阿闍世王子。這兩個人很會說話,說:「古來為了爭取王位,兒子殺掉父王有一萬八千(很多很多),但是從來沒聽說過,有大王無道害母的。」母親又不跟你爭王位,怎麼要殺掉自己的母親呢?他們還說:「你要是敢這麼做,我們倆就不幹了,辭職了。」阿闍世聽了很害怕,就沒殺掉他母親。沒有殺掉,但是把她關到牢房裡,不讓她出來,韋提希夫人當然就悲傷了,很憂惱。

厭苦緣

  想到她丈夫沒人送吃的喝的,那必死無疑,關她的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更受不了,就在牢房裡大哭,想起佛來了,希望佛能夠派弟子來看望她。

  佛那時正在講《法華經》,聽到韋提希夫人在喊他的名字,就從此處隱沒,從彼處出,在牢房裡出現了。韋提希夫人一看釋迦牟尼佛來了,嚎啕大哭,舉身自嚎,自斷瓔珞,把身上叮叮噹噹的東西全都揪下來了,匍匐在佛的腳前。原文是這麼形容的: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瓔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她哭訴:「我怎麼這麼倒霉呢?我有什麼罪呢?我怎麼生這麼一個逆子呢?我這樣也就罷了,佛這麼大的威德,怎麼就攤上這麼一個親戚呢!」人不信因果的時候就會這樣。

欣淨緣

  然後又說:「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我現在不喜歡這個世界了,你給我找一個好地方。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這個地方沒好人!眼睛所見都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人。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希望我未來永遠不要看到惡人,聽不到惡聲。

  整部《觀經》就是從這開始,這前面都是緣起,如果不是這樣,就沒有《觀經》。所以《觀經》的對機眾是韋提希夫人,她對釋迦牟尼佛說,希望去一個無憂惱的地方,好的地方。

  佛就在頭上放光,像放立體電影一樣,把所有好的國土示現給韋提希夫人看,韋提希夫人就相中了西方極樂世界。

(二)定散二善

  世尊就告訴她,怎麼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前面講了三福,後面又講了十三定觀,又講了九品。在九品中,下下品的時候講到念佛。他是綿裡藏針,把念佛放到了很多的行法裡,一步一步把念佛的功德烘托出來。

  前面講定觀、散善,都是很有能力修行的人才能達到的,到後面愈來愈沒有修行,愈來愈是惡眾生、罪業眾生。這個時候把念佛推出來,來反證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

  整部《觀經》的風格,用兩個字形容——委曲。當然也很委屈,釋迦牟尼佛確實是很委屈,他不能像講《阿彌陀經》那麼直接,因為那時候已經快滅度了,來不及委屈。但是講《觀經》的時候,不能和盤托出,只能委曲來說,山路十八彎繞了不知道多少彎。

  就好像要去找人借錢,但不好意思說,就先東拉西扯,聊點家常,套近乎,全都是不相關的話,最後臨走了,「哎呀,最近手頭有點緊……」——後面半句還讓對方接。

  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我們要看懂《觀經》,一定要看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開淨土宗,就是為《觀經》註釋、開顯的。

(三)唯說念佛

  善導大師在解釋《觀經》結尾的地方,講了一句話,「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迥異於之前的祖師,之前很多大德都解釋《觀經》,智者大師、淨影慧遠等,唯獨善導大師講出這麼一句話來,石破天驚的。

  前面講了很多定善的利益、散善的利益——「定散兩門之益」。可是真的去探究釋迦牟尼佛或者是阿彌陀佛的本意,「望佛本願」,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他的本意是要眾生稱名,而不是求定觀,也不是求散觀。

  經名是《觀無量壽佛經》,一般人很容易想到是教人怎麼去觀的——觀想、觀像。但善導大師說不是,佛的本意不是讓人去觀,而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是一般人絕對不敢說的話,也是絕對不敢信的話。

  我有一個同學,時不時就給我發內容、打電話。他說:「師父,你最近修《觀經》,修得怎麼樣了?看見什麼了嗎?下次你們辦『觀想班』的時候,我也想去觀觀,驗證觀佛三昧!」我就給他講,這實際上不是讓我們觀的,是讓我們稱名的,念佛的。他就是聽不進,就喜歡觀。他說:「我在家沒事也去觀,日想觀,太陽落山的時候,就看著太陽一點點落;水想觀,就看著水面,想像它變成冰,變成冰之後又變成地面,然後地面上有樹,有樓閣,空中有菩薩……」我說:「你搞不好,會走火入魔啊!」沒辦法,他就喜歡觀。

  那種觀法其實是很不容易的,那個觀的境界修成之後,出入西方極樂世界就像出入咱們書屋一樣,說進就進,說出就出,想在極樂世界就在極樂世界,想在娑婆世界就在娑婆世界。一般人絕對不行。

  當然,我們的祖師善導大師確實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證了觀佛三昧,所以在《往生禮讚》《法事讚》裡面的一些偈子,講到極樂世界那種景觀,就好像他去過一樣,很生動。當然,善導大師確實去過,極樂世界就是他的家,他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四)要弘二門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名、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要門、弘願,也就是「要弘二門判」。

  在善導大師之前,有「難易二道判」,有「聖淨二門判」,但是沒有「要弘二門判」,要弘二門等於是在淨土法門內又細判了兩部分。

  什麼叫要門呢?《觀經疏》言:「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佛教的修行,無非兩種:

  一種是靠靜定來修持,比如打坐、持咒,或者觀想、觀像等,各種入定的方法,包括天台宗的止觀。這些都是定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息慮凝心,「慮」就是思慮,人的妄想煩惱,讓這顆散亂的心凝住,凝在一點。

  另一種,散善的「散」是不需要靠定功來修持,以我們當下散亂的心,就可以去做的。目的就是廢惡修善。

  要門就是把定善、散善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什麼叫迴向?就是希望把這些功德,一種定行產生的功德,一種散行產生的功德,用來換取往生。憑自己修的定善、散善的功德,求得往生。「迴斯二行,求願往生」,這個就是「要門」。

  弘願門,就是「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這用了幾個很關鍵的詞,「莫不」「皆」「阿彌陀佛」「大願」。本質來說,就是全他力。要門在這裡顯示的是自他二力,淨土法門之外所有的法門,都是全自力,全仗自力。

  要門,其實「要」還有「重要」的意思,一般人不能夠從全自力進入到全他力。那怎麼辦?中間設個橋樑,通過一半相信佛有力量能救度我們,但是不全信,「也得需要自己出點力吧」,定善或者散善的力量,然後來求往生極樂世界。

  打個比方,就像乘船,本來老老實實坐船上就能夠很安全地渡過大海,可是不相信船有這個力量,但也不完全懷疑,自己也靠一點,就弄個繩子,在大船邊上綁一個小船,然後在小船上用槳使勁劃——自己劃,大船也帶著走,這樣感覺保險。要門就是這麼一種心態。

  說念佛靠佛力往生,也相信是有佛的力量,但是,自己也得做一點,得修清淨心,得好好持戒,或者做點善事,或者得有點功夫,念佛得念到什麼功夫,再加上佛的力量,這樣就往生了。這是中國傳統差不多一千年來,對淨土法門的普遍認識,為什麼?都不知道在要門之外還有弘願門,不知道完完全全、徹底仰靠阿彌陀佛的力量。老老實實坐在船上就可以了,坐在船上睡一覺都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船上,不小心跑到船上了,喝醉酒了,被人扛到船上了,睡一覺,起來了,到了,這樣都行。

  從唐朝以後,基本就是這種趨勢,所以才有了種種的說法,念佛不念到功夫成片可能不行,總之就會在凡夫這邊提出各種條件,要達到這麼一個條件才能往生。這個條件有可能是來自定善,有可能來自散善。總之就是要有條件——其實是沒有條件的。

  慧淨上人有個經典的比喻。一個房地產商,建了一座大樓,要送給你。但你不敢接受,「能有這種好事?不會被騙吧?」房地產商就顧慮到你這種想法,知道你不會相信,就說「現在不送你了,賣給你,一百萬」,開的價你大致能夠著,其實本心是送給你的,顧慮你才開的這個價,拿走吧。就怕賺不到一百萬,很多人就死在這上面,他以為可以達到什麼功夫,其實達不到,陳曉旭不就是個典型嗎?她達不到那個,設了一個門檻,但她跨不過去,其實沒有門檻,自設障礙。

  比如飛機上的蒼蠅,蒼蠅在飛機艙上使勁飛,以為都是自己的力量,一日一夜就飛過十萬八千里,其實是飛機帶著它飛,牠誤認為是自己翅膀硬。

  我們以為往生就是憑著自己努力來的,其實不是,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就好像飛機一樣,完全是憑著飛機的力量。

(五)下品下生

  看一下《觀經》下下品: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下品下生是一個五逆十惡的人,在佛教裡看,五逆十惡的人就是最惡最惡的人,我們說這個人好惡,其實都不算什麼,五逆十惡的人那才是真的惡。這樣的人在未來世要在阿鼻地獄裡面,千生萬死,萬死千生,那是最苦、劇苦、極苦。

  「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這樣的人還沒到下一世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凶險的相,看到地獄火在燒。這時候遇到善知識安慰他,「你雖然做了這麼多惡事,但是有一尊佛永遠不捨棄你,叫阿彌陀佛,你只要稱他的名,就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這個人他的心已經全亂了,腦子已經來不及去思維,沒有這個精力了。「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人在那個時候又恐懼、又慌亂、又迷亂,能聽懂人講話就不錯了,善友就說了麼一句話,「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果你不能在腦子裡去思維,你口稱就行,大聲地喊出來就行。

  這個人「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念了十聲,每一念每一念都滅無量的罪業,當下地獄的火就沒有了,金蓮花就出現了,「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剎那間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屬於萬分驚險的情況下。

  實際上是以下下品之機,來顯示上上法。就好像一個醫生很厲害,一般人都救不了的人,必死無疑的病,結果他給治好了,那說明這個醫生厲害、高明。這個法高,以下下機來顯上上法。

  這樣的惡人都能往生,何況我等沒那麼惡。當然,也是這一世沒那麼惡,前世也可能曾經這麼惡過。以惡攝善,舉一個最惡的人,來攝受所有的善類凡夫。連惡人都能救,何況善人。

  以少攝多,他念佛只念了十聲,那何況我們平生都在念,每天都在念,還念了這麼多,更能夠往生了。

  以前的人解釋《觀經》的時候,對下下品一個是鄙視,一個是不在意,會很輕易就說過去了,不會把它當成一個重點,其實這正是這部經最精華的地方。一般人也不屑於下下品,就想要上上品往生,下下品多低啊,要力爭上游。我們是希望下下品足矣。

  慧淨上人就根據下品下生這兩百多字,講了《無條件的救度》,有很多很微密的意思,這裡只是說了一個梗概,在《無條件的救度》裡,上人概括出三十條內容。上人講法的風格就是從一點往外散發,像打井,認準一個點,就使勁往深處挖,打出水來還不行,還要往裡打,出甘泉才行,最好打到海底,其實愈到深處,自然就廣了。

三、《阿彌陀經》大義

  《小經》就是《阿彌陀經》,就是淨土三經最後一部。一共是一千八百多字,淨土三經裡最短的一部,當然也是最普及的一部,在佛門裡面,去寺院也好,或去哪兒也好,早晚課幾乎都有這部經,有條件最好能背下來。

  《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文辭非常優美,簡練、生動,特別有文采。

  整部經的核心在哪呢?就是: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全經的核心、心臟就在這。

  前面花了很大的筆墨,都是在講極樂世界依正二報莊嚴,「七重欄楯、七重羅網」,「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也是和《無量壽經》用意一樣,吸引眾生欣慕極樂,發願往生的。

  但是如何能去呢?往生的方法,就是剛才這一段。若一日乃至若七日稱名,一心不亂,這樣的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這與《大經》《觀經》是一以貫之的,三經是完全貫通的。

  比如罪非常重的人,或下品下生的人,在那種情況下,只念了十聲佛,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是因為有《阿彌陀經》作證的。《阿彌陀經》就說這樣的人若一日、若七日念佛,他就屬於若一日。這還只是一種大概的說法,其實包括「若一念、若七念」,或者「若七年」都在裡面了,只是要表達相續稱名。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是因為阿彌陀佛因中發了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其中第十八願,就有這樣的願望:只要眾生稱我名號,都能往生我的極樂世界。這又是跟第十八願呼應上了。所以,三經完全能夠串起來看的。

  《淨土宗概論》就講到三經的關係:

  《大經》重在說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因願果德,眾生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大經》是在講淨土法門的原理在哪,為什麼念佛就能往生,是因為有這些原理在。

  《觀經》的側重:

  《觀經》重在說明往生的機類,即定散二機、善惡九品,普皆往生有分,使人欣慕: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攝機,但說在《觀經》。

  《觀經》著重是在講往生機類,也就是什麼人能往生,前面的原理如果展開在事相上,適用於哪些人?就像藥是哪些人來吃呢?《觀經》重點是在說明這個問題,定散二機、善惡九品。總之,是說明人人往生有分,使人欣慕。換句話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一類眾生在這個大網之外,一網打盡。

  《小經》側重:

  《小經》重在說明往生的方法與勝益,即凡夫專稱佛名,往生極樂報土涅槃界,位齊補處: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方法與利益,但說在《小經》。

  《小經》因為是在釋迦牟尼佛快要臨涅槃的時候說的,這等於像交代遺囑一樣。

  經中反覆出現「舍利弗……」,就像一個老父親快去世了,把兒子叫到床前,不斷地叮囑,生怕他聽漏了,或者聽不清楚,不斷地稱他的名字,「你要聽清楚,你不要漏了這些話」,就像老父親臨終前的心情。

  但是,舍利弗沒有回一聲,就一直在聽。而且這部經是沒有發問的環節的,是佛不請自說的。《大經》是阿難發問,《觀經》是韋提希夫人把釋迦牟尼佛請來。但是《阿彌陀經》前面介紹這麼多的人,然後直接就是「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是用的「告」這個詞,告訴,在沒有人問的情況下直接告訴。而且舍利弗在佛的所有弟子中智慧第一,佛選了最有智慧的弟子做他的對告眾,說明這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法門,至高無上,是非常高勝的法門。

  總之,如果一個人想要選擇一部經典來信受奉持,《阿彌陀經》是最合適的,文字簡短,文詞優美,不會佔用太多時間,五分鐘差不多就能夠讀完了。(完)

 

講於2017年11月  善導書屋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