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2013年吧,慧淨上人來到悟真寺,在齋堂前面小樹林下的石凳上,一幫年輕僧人圍坐在上人周圍,請益佛法。
上人當時講的別的話記不太清楚了,但當時有一句話卻記得非常清楚,上人說:作為一個團體中上位之人,當家師或執事,想要有效攝受底下的人,需要做到兩個字:一個是德,一個是惠。德是一個人的道德,是讓眾人信服的基本條件,但光有德還不夠,有時還要給對方以惠,德惠並施,才能讓周圍人恆久傾服歸附。當時我聽了甚覺有理,故而一直銘記在心。
後來我讀《禪林寶訓》,偶然發現原來這一說法並非上人的創見,古德早有此開示。
這段話是出自臨濟宗五祖法演禪師給弟子佛眼禪師寫的信,原話是:「住持大柄,在惠與德。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敬。德而罔惠,則人不懷……故善住持者,養德以行惠,宣惠以持德;德而能養則不屈,惠而能行則有恩。由是德與惠相蓄,惠與德互行,如此則德不用修,而敬同佛祖,惠不勞費,而懷如父母。斯則湖海有志於道者,孰不來歸?住持將傳道德,興教化,不明斯要,而莫之得也。」
不得不感歎古德的智慧,這樣的理念即使用在今天的現代管理學上也絕不過時。
德在內,惠在外;德無形,惠有形;德為本,惠為枝;德統攝於惠,惠顯跡於德。有德之人,不惠於人,則人難以感懷恩德;有德之人若施之以惠,即使是很小的惠利,也會令底下人感恩戴德,願終生追隨不止,甘效犬馬之勞。
不由讓人想起星雲大師講過的一段故事。
過去有一位女學生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唸書,有一天她跟大師說:「院長,我要去看白雪溜冰團的表演。」還說:「如果不給我看,我一生都會遺憾。」大師聽了之後想:這實在很麻煩,做為院長,怎麼能夠只承諾一個學生去看溜冰團的表演,其他的學生又該怎麼看呢?但是如果不准許,她一生都要感到遺憾。大師很有魄力,也很有愛心與智慧,想了一會兒,果斷拿了二百塊錢,告訴她說:你替我做一件事,幫我到高雄買一些文具,剩餘的錢隨你花用,十點鐘以前回來就好。這位女生感恩戴德而去,她也沒有因為看一場溜冰而逐漸荒廢學業,但對大師一定是終生追隨無悔。從我們接觸的佛光山靠近核心的信徒們身上可以看到,他們對大師的恩德感懷之心溢於言表,這必定與大師懂得德惠並施有關。
然而,也有無德之惠,這樣的惠最是害人。有人身居高位,而濫施小惠,其目的並非為整個團體通盤考慮,僅為自己私利或一部分利益而籠絡人心,這樣的無德之惠,勾人求利之心,破壞團體和合,甚至導致團體將以利結營,人與人以利相交,結果利盡必散,彼此留傷,古人即有所謂的「小惠妨大義」之語。此誠為甚不理智之舉,當慎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