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鸞大師在解釋難行道時,說到有「五難」,其中,第一難就「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很多外道,尤其是附佛外道,迷惑性比較大,大致一看,講的跟佛教好像差不多,因為很多也是勸人向善的,也能解決生活、身心的一些實際問題。畢竟不是佛法,往往會讓人在知見上產生迷惑,不知道真實的佛法。
這對應了五濁中的見濁,知見上的濁亂。見濁在末法時代尤其嚴重。當今時代,社會、經濟都在飛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卻很空虛,對信仰的需要也很大,很多「附佛外道」就滿足了這種需求。
一. 寧可破戒,不可破見
因此,在佛學路上,知見特別重要。知見像眼睛,行持像足,有眼睛,有腿,才能目足雙運,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眼睛壞了,腳就會亂走。
「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正確的知見。
有什麼樣的知見,就會有什麼樣的行持。就算行持達不到十分,只做到一兩分,甚至有點偏頗,只要知見正確,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有句話叫「寧可破戒,不可破見」。因為破戒,經過懺悔,知錯就改,知見正確,就能保證最終到達目的地。但是知見錯了,就算在行持上做得再好,都沒有用,反而會有危險,就像很認真將車開向懸崖。
二.真善知識,有正知見
在這個時代,什麼叫善知識呢?不一定外表做得很精進的,就是善知識。八正道裡也有一種叫「正精進」,但不是所有的精進都對,有些人修行非常努力,但是南轅北轍了,他使勁跑,跑得越快,離目標越遠。
這個時代的善知識,能把佛教正確的理路,講得清楚明白,聽的人能聽懂,能用得上,這就是善知識。先不論這個人行持如何,先看他的知見。
如果有一個人,平日煩煩惱惱,就是普通人的樣子,但他能告訴你,這個世界有生死輪迴,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成佛,徹底出離六道,這就是善知識。
有句話叫「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怎麼才能判定是不是邪師說法呢?
大概有三點:第一,對照經典;第二,對照祖師;第三,對照事實。如果講法的跟經典、祖典、事實吻合,就沒問題;如果不吻合,他的知見就不純、不正。
拿這三點衡量,比較穩妥。
經,是佛說的,是肯定不會錯。祖師,傳承佛語,有親證體悟,自然不會出錯。事實,本身最能說明問題,事實勝過各種雄辯。很多人說:「念佛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往生呢?」我們去助念,或者身邊發生的事,就會發現,一個人平時從來沒念過佛,就臨終的時候念了幾聲,就能安詳地往生,甚至有種種瑞相。
有智慧的人,應該從這三點去分辨。
三.老實念佛,簡單相信
真正的佛教,真正的正法,是很平實、很平和的。現在的人都比較膚淺,容易受騙;而且最可怕的是,一旦先入為主就很難改變了。
曇鸞大師在一千四百年前就這樣講了,不是我們這個時代,才會碰到的問題。現在的信仰市場確實很亂,眾生很可憐,不知道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分辨不清楚,也沒人教我們分辨。
如果,我們無法分辨,
那就老實念佛吧!
讓名號做我們的生命,
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
每天活在阿彌陀佛的生命裡,
不去分別計較,
就這樣簡單地生活,
簡單地相信。
相信念佛就能往生,
無論誰說念佛不能往生,
也不改變念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