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宗道法師文章
top

宗道法師文章

法義

  1. 修行有五種障礙的我們,佛為何不捨棄?
  2. 隔行如隔山
  3. 《淨土三經》概說(下)
  4. 《淨土三經》概說(中)
  5. 《淨土三經》概說(上)
  6. 關於「機法二種深信」的一個譬喻
  7. 勿以世法論佛法
  8. 說信願

文章

  1. 念佛人四給七凡
  2. 網路時代隨感
  3. 一個圖形引發的思考:人生的圓心是念佛
  4. 蛇入竹筒自然直
  5. 若心果真為眾生
  6. 木桌與世界
  7. 凡事為對方設想
  8. 怎樣才能庇佑子孫?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9. 人類「崇拜心理」之我見
  10. 達則兼善不渝,窮則自得無悶
  11. 痛的短語
  12. 得到=想得到更多
  13. 念佛行者應如何思維
  14. 人生最珍貴的相遇:遇見阿彌陀佛
  15. 一幅圖讓你看清人生的真相
  16. 念佛人如何敦倫盡分
  17. 這個世界的真實名字叫「娑婆」
  18. 世間,乃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
  19. 受教與發心
  20. 淨土宗是所有末法人最後的希望
  21. 孤悲之路,幸有佛陪
  22. 我們能夠依止善導大師教法,是十分幸運的
  23. 念佛愈多,愈能體會到這顆念佛心的多彩與光明
  24. 我,選擇活在南無阿彌陀佛裡
  25. 相信因果是佛弟子之根本
  26. 漫漫西歸路,是佛背著我負重前行
  27. 知見混亂的年代,誰才是你的善知識?
  28. 宇宙第一犟——萬牛莫挽的念佛人
  29. 你有多大膽,才敢懷疑佛的話!
  30. 心中種下牛頭檀,香氣普熏三千界
  31. 彌陀興旺 而我衰亡
  32. 「知止」而成佛
  33. 佛教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34. 把青春獻給佛教
  35. 且以微心入淨土
  36. 勸人念佛勿說教
  37. 法照大師現身教道士念佛
  38. 念佛往生,直了成佛!
  39. 六條秘訣
  40. 一則古老故事告訴你:人有至誠,必有奇蹟
  41. 心無掛礙 則無恐怖
  42. 所有快樂抵不過一根針刺
  43. 法性之都——西方極樂世界
  44. 享受被人遺忘的時光
  45. 一定不要「一定」
  46. 從安樂窩到安樂國
  47. 佛的陪伴,是我們對母親最長情的告白
  48. 學習應主動
  49. 給人希望
  50. 極樂世界 天天過年
  51. 等乾
  52.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53. 習靜與獨處
  54. 極樂世界不能談戀愛,還稱得上「極樂」嗎?
  55. 度盡劫波兄弟在,蓮池一笑泯恩仇
  56. 如果有一台能拍攝心念的高像素相機
  57. 穩穩的幸福
  58. 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59. 學佛應理性
  60. 漫談念佛攝心
  61. 忙,但不要丟了悠閒的心
  62. 念佛自然五福臨門
  63. 漏福之心洞
  64. 阿彌陀佛與我們到底啥關係
  65. 苦惱來襲,請服「二常二因」藥
  66. 臘八節裡憶佛恩
  67. 我對謙卑的體會
  68. 三種師
  69. 待人有道 不疑而已
  70. 談讀書
  71. 弟子如何事師?
  72. 顛倒因果
  73. 聞一蓮友與淨宗法師的對話有感
  74. 賞畫有感
  75. 勇敢的皈依
  76. 也說逃避
  77. 新年對聯解讀
  78. 聖道轉歸淨土的奇緣
  79. 妄念一則
  80. 小動作 大成就
  81. 養老院見聞記
  82. 念佛人的交友觀
  83. 念佛與做人
  84. 說話的藝術
  85. 快樂的四重境界
  86. 為何唯說念佛
  87. 彌陀眼中妙好人
  88. 佛經句句不欺人
  89. 文人學佛之慎
  90. 住持大柄在德與惠
  91. 輪迴路上念佛好
  92. 元旦祝福話彌陀
  93. 極樂好
  94. 宣城地下湧出了彌陀大潮
  95. 我的學佛經歷

問答

  1. 凡夫如何破食色我執?
  2. 念佛了,用怎樣的心走後面的路?
  3. 念佛與改命(中英對照)
  4. 一文遍覆因疫而困者
  5. 謙卑是自信心中折射出來的光芒
  6. 如果念佛不能達成世俗願望當如何思惟?
  7. 極樂是報引證
  8. 網絡問答(三)
  9. 網絡問答(二)
  10. 網絡問答(一)

法師簡介

  1. 宗道法師簡介

網路時代隨感

  有一次在青島一家素食餐廳就餐,這家餐廳很特別,每個人吃的菜品的種類、數量是一模一樣的,上菜的次序也是一樣的(不是通常那種幾個人點幾個菜,一下子上齊,各自夾自己喜歡吃的菜),前面的菜不吃完,不會上下一道菜(當然每種菜的量都很小,十幾道菜吃完才有吃飽的感覺)。

  這種方式不但最大程度上杜絕了浪費,而且體現出設計者非常高明的用意苦心和善巧方便。他試圖要以這種方式,來讓食客們認真專注地品嚐每一道菜,保持絕對地心無旁騖,念念只在當下這一碟菜,藉此而得當下這盤菜的全味。

  我當時吃除了覺得新鮮,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回北京後,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發覺經常會回味起當時吃的每一道菜來。我不算是一個吃貨,平時吃穿都很不在意,但這樣的反應竟然發生在我身上,還是覺得很特別。甚至到今天過去五六年了,這些菜的味道好像還歷歷在舌。

  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幾年間也有因緣去吃過多次「大餐」,但現在回憶起來,這些所謂的「大餐」,竟然連一道菜的味道、形色都沒有印象,只記得吃的時候,常常是茫茫然舉箸空中,猶豫不決,不知該往哪個方向夾,似乎每個菜都朝你招手,吃著碗裡的、看著盤裡的,實在是貫穿始終的一種常態心理。其結果就是,一個菜的味道都沒能吃入心。

  《中庸》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老百姓天天吃東西,但很少有人真能嚐到食物的本味。此話原意當然不是專說吃東西的,但說的似乎也完全是個事實。諸多因素中,障礙我們嚐到食物本味的,就有這種散亂無束、不能專注吧?

  下面這則公案恐怕已然被雞湯書傳濫了,但其中說的道理卻是沒錯的。

  有人問禪師:「修行需要下什麼功夫嗎?」禪師說:「餓了就吃飯,睏了就睡覺。」那人又問:「一般人都是如此,難道師父的修為就是這樣嗎?」禪師答道:「有的人該吃飯時不肯好好吃飯,偏是思慮萬千;該睡覺時不安心睡覺,偏是千般計較。我和他們不同,吃飯只是吃飯,睡覺只是睡覺。」

  其實何止吃飯,任何事物與心接觸的過程中,心靈想要從中得到營養,乃至產生愉悅,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專注,而營造這種專注的心理條件便是「少」。

  所以《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少」,才能專注,專注才能「得」。「多」便讓人多散亂、多游移,進而讓人多昏昧、多歧惑。《列子》說「大道多歧路而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亦是此意。僧粲大師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亦有此意。道綽大師《安樂集》云「境寬則心昧,境狹則意專」,故而古來很多行者會選擇在一段時間裡,作意自處於一個「境狹」的空間裡排除一切紛擾、專門用功──閉關修行。這讓我不由地想到「三昧」這個詞,一般人知道這個詞,恐怕還是源於《西遊記》裡紅孩兒的三昧真火。「三昧」是「三摩地」的簡稱,善導大師解釋云:「言『三昧』者,亦是西國語,此翻名為『定』。由前三業無間,心至所感,即佛境現前;正境現時,即身心內悅,故名為『樂』。」「三昧」華文按字面則可譯為「正受」,「正」則「受」。而《說文解字》中釋「正」為「止於一」,所謂「止一」,無疑便是專注了,專注於一境,使其功夫加深到某一程度,則心靈本具的殊妙感受與超凡能力便豁然而現。

  這覺受裡就包括了種種的禪悅,如善導大師《觀經疏》中謂「身心內外,融液不可思議」,也包括了種種特異的能力,比如大師的念佛放光,迥超凡人的悟境,高深的智慧……難怪紅孩兒的三昧真火,除了觀音,無人能破,連孫悟空都能給燒死。

  以上的話,倒不是鼓勵人去做這種三昧功夫,只是眾生心靈世界的原理如斯,人人皆然,萬古不變,從中或許可以讓我們領悟出生活中如何用心才能多喜樂,少煩惱。

 

  專注讓人智慧歡喜,奈何人性顛倒,在「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楞嚴經》)的過程中,喜多而不喜少,喜雜而不喜淳,喜亂而不喜一,這如同說喜愚癡而不喜智慧,喜煩惱而不喜歡喜了。凡夫真個一意背道,求樂向苦!

  人類先是極盡機巧之能事,創造出過剩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物質世界(蘇格拉底被學生拉去逛市場,回來時即說:「這次逛街,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那麼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又過了兩千多年,不需要的物質又該氾濫到什麼程度了呢?),現在又創造出讓人炫目到眼花撩亂的資訊世界。

  今天的資訊如同洪流一樣沖擄著所有人,任誰都無力阻擋,任誰都讓你應接不暇。不過幾年時間,我的農民父母(七十多歲了),過去連電視遙控都用不太好,如今都學會了網上購物,刷快手抖音,並滑動著滿是粗糙皺紋的手在螢幕上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不得不說,人類的專注力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而專注力下降,也代表著智慧的下降、創造力的下降,乃至愉悅感、滿足感的下降。反之,一整個時代的人,浮躁感上升,膚淺低俗氾濫,抑鬱感加重,價值感闕無,空虛感到處彌漫。

  由於獲取資訊的方式太過簡便,而且資訊五花八門,絕大多數時間人們都在獲取與自己生活和工作沒有益處的資訊,以為是拓展知識面,實際就是在不斷地獵奇,腦子裡裝滿了這些亂七八糟的資訊,以為接收到很多資訊,卻不知道被同質的資訊包裹得嚴嚴實實(大資料經過計算不斷推送人們感興趣的內容),讓人比過去更加閉塞,研究者稱其為「資訊繭房」。

  現代人腦子被無用資訊塞得滿滿的,不知道人心虛則明,實則昧(離卦為火,對應人心,下、上為爻陽實,中爻為陰虛),愈虛愈明,愈實愈昧。嚴重者甚至患上「資訊超載症」:血壓升高、情緒低落,或精力不足、認知能力下降,最終影響人的決策能力、很難集中注意力……以致網路上有人高呼:資訊超載就是對大腦的摧殘!

  《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精神內守,實在是一個人身體最佳的狀態;反過來,精神不能內守,被欲望縛走東西,被資訊牽著到處跑,神不寧靜,不能守藏,這是對身體最有害的。

 

  想想,古代物質貧乏,交通閉塞,資訊不暢,從世俗生活角度看似乎頗不方便,可是從修行角度以及從精神領域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彼時任何一部典籍到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國,普通人能夠比較容易得到書籍是北宋後的事情),人們必然會珍如拱璧,日夜奉讀。而任何一部經典,假使不付出足夠的精力去反覆吟讀諷詠,熟記在心,是不可能有深入的瞭解與體悟的。善導大師初出家數年間,在明勝法師的指導下只研讀《法華經》和《維摩詰經》,道綽大師四十八歲前專注於《涅槃經》,曇鸞大師則專注於「四論」,古大德傾盡一生專注一經者,比比皆是。今天任何經典到手都太容易了,容易得,等閒看,讀兩頁,隨手一丟,換下一本,只是滿足一下當下的好奇心,並無力也無心去深入研讀。古代高僧林立,今天卻寥寥無幾。

  又比如,我們今天面對古人書法、畫作、雕塑乃至傢俱器物等,驚異其精湛的藝術造詣,慨歎無法企及,所乏者豈是技術?是專注力,而專注力才是一切創造力、一切才能的來源。他們數年間,甚至傾盡一生精力來完成一件作品,而我們今天看視頻超過三分鐘,幾乎都不耐煩看下去了(曾經一位北京的大學生創業者跟我說,他一年也讀不了一頁紙質文字,因為習慣於看視頻,文字實在讀不下去),請問散亂到如此地步的人靠什麼產生創造力呢?不必說產生創造力了,能夠欣賞古人創造物的審美能力恐怕都已經耗失殆盡了。

 

  《楞嚴經》裡有這麼一段文: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阿難見佛光射來向左,即轉頭向左,見佛光射來向右,即轉頭向右,這段文真是意味深長而又生動無比地展現了娑婆凡夫每日「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大乘起信論》)的生存狀態。善導大師謂「眾生散動,識劇猿猴,心遍六塵,無由暫息」,道綽大師謂「凡夫心如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何曾停息」。我們在今天的資訊狂潮中,亂光迷眼,心麻神木,能否望向那不動的「見性」呢?能否專注於不動的「見性」呢?若不能,至少不要丟了口裡的「南無阿彌陀佛」吧!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