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於淨宗書院「法義班」課程開示(四)
接續第三堂課,我們繼續研討講義內容:
(講義文)
以通途教理而言,報土是菩薩往生的淨土,而凡夫也能夠往生,完全是依託彌陀之本願力,此即所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通途」是聖道門的意思,這是印光法師的用語,《印光大師文鈔》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通途法門」和「特別法門」。「通途法門」意即龍樹菩薩所講的「難行道」,曇鸞大師所講的「自力」,道綽大師所講的「聖道門」。「特別法門」就是龍樹菩薩所講的「易行道」,曇鸞大師所講的「他力」,道綽大師所講的「淨土門」。所以,「通途」就是自力、難行的「聖道門」;「特別法門」是他力、易行的「淨土門」。
「以通途教理而言,報土是菩薩往生的淨土」,以聖道門而言,報土唯有菩薩才能往生,當然這裡的菩薩是指法身菩薩。法身菩薩有分「地前」和「地上」,「地前」是指初地以前,也就是從「十住」、「十行」到「十迴向」這三十位階的法身菩薩,他們還沒有登地;「地上」就是進入初地的登地菩薩,從「初地」到「十地」,最後還有「等覺」。所以,就菩薩來講,從「初住」到「等覺」就有四十一個位階,聖道門認為報土是唯有這四十一個階位菩薩才能往生的淨土,而這當中又有粗與妙的差別。登地以上的菩薩所往生的淨土比較殊勝,地前三十階位的菩薩則往生到較粗劣的淨土。但不管是高妙或粗劣,聖道法門判定報土唯有法身菩薩才能往生,即使聲聞、緣覺都不可能進入,更何況是凡夫?可是彌陀淨土並非如此。
阿彌陀佛的淨土是酬報他四十八大願所成就的報土,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就有提到「十方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眾生,所謂「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因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為十方眾生而發、而成就的,因此他成佛所成就的高妙報土,就能夠使十方眾生依靠他的願力而都往生。阿彌陀佛所發的願如果沒有成就,當然不可能成佛,也談不上「願力」,但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既然成佛,有佛身就有佛土,自然就能使十方眾生依他的佛力到他的佛土,這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凡夫依靠本願的稱名,就能夠依託本願的力量,而進入彌陀的報土,這是非常明確的道理。講義有一個小圖表:
(講義文)
任何一件事情要完成都有其「方法」和「目的」,做事情不僅要有方法,也要講求方法,更要明白目的。如果不曉得這件事情的目的,或不知道這個目的的重要性和意義,他所做的就缺乏價值。同樣的,生而為人也有人生之目的,要達到目的,必須要尋找方法。如果知道目的卻沒有方法,也無法到達目的;如果有方法,但這個方法不是簡易、可以當生成就的,也難以達到目的。所以「目的」、「方法」同樣的重要。如果生而為人卻不懂的人生的目的,自然也不會去尋找達到目的的方法,這樣就失去生而為人的價值與意義了。
淨土法門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報土」;方法非常簡易可行,就是「本願稱名」,人人可修,人人可證,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亦即所謂的萬人修萬人去。稱名,不管男、女、老、少、智、愚、賢、不肖都做得到,而「稱名」本身就是依靠彌陀的本願力,現生蒙受彌陀光明護佑,臨終復蒙彌陀現身來迎。所以,只要我們依「本願稱名」,往生就已經決定了。
(講義文)
以上皆是彰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淨宗根本義。凡大師之論釋,皆為闡明此義。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是我們這個法門最根本、最核心的教理,談淨土宗教義,如果方法上沒有談到最簡易的「本願稱名」,往生之淨土不是進入「報土」,那麼,這樣的教義就不是純粹的淨土宗。之所以不純粹,是因為不了解善導大師的論釋,沒有依據善導大師的教理。「凡大師之論釋,皆為闡明此義」,善導大師著作《觀經四帖疏》的目的就是為了「破邪顯正」,所謂邪並不是邪惡的意思,而是指偏差,沒有談到「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或是不認為凡夫依本願稱名可以進入報土。善導大師為了導正這種偏差的觀念,特別著作《觀經四帖疏》,乃至其他的「四部五卷」,都是為了闡明「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淨宗根本義。
隋唐時期,當代有名的慧遠大師、智者大師、嘉祥大師,他們都曾註解《無量壽經》及《觀經》,可是他們對淨土根本經典的註解在根本核心上是有偏差的。之所以會有偏差,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依據《無量壽經》的教理,也沒有體會彌陀為十方聖凡善惡眾生發願的根本意趣,而是立於個人修學的本宗立場來解釋淨土根本經典,因為這樣的偏差,導致很多修淨土法門的人退心。為了導正這種偏差,不只善導大師寫《觀經四帖疏》糾正,善導大師的師父道綽大師在《安樂集》也曾針對那些錯誤而加以導正。
由此可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個教理對我們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是不能模糊、不可稍被曲解的。也唯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這個法門才可以稱為是「勝、易」的法門。一個修淨土法門的人,如果不了解、信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不僅現生(平生)對往生沒有把握,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兆載永劫所修的菩薩無量德行,所費的苦心豈不是被大打折扣了?
能夠信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教理,就會被彌陀的願行所感動而心生崇仰,從而對這個法門感到非常殊勝、難得,深覺是千生叵遇、萬劫難逢!同時也會了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以「芬陀利華」來讚歎念佛人,因為凡夫只要依本願稱名,就平生業成、往生決定,命終之時蒙彌陀來迎,當下直入報土,可說非常殊勝、難得可貴之至!
(講義文)
又,大師對第十八願(本願)有非常簡明扼要,立論堅確不移,語出警悟十方,句句顯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的解釋。即《觀念法門》三十二字「本願釋」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以及《往生禮讚》以四十八字解釋本願及成就文(四十八字願成釋)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願成釋」可謂淨宗宗憲,放之四海皆準,俟之百代不惑。依此,百即百生、千即千生;捨此,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重要性有非常簡單明白的解釋。在《觀念法門》中,善導大師以三十二個字來解釋「本願」,在《往生禮讚》中則以四十八個字來解釋「本願」以及「本願成就文」。這兩段法語都很簡短、明朗,讓人一目瞭然,容易掌握、憶持。「立論堅確不移」每一字、每一句都難以更動,而且非常清楚,沒有模稜兩可。「語出警悟十方」這兩段法語讓我們一看就領悟,當下了解原來第十八願是在說:只要願生極樂,專稱佛名,便能乘上彌陀的願力而決定往生,必定往生!
善導大師這兩段解釋的法語,每一字、每一句都在顯現阿彌陀佛主動、平等、無條件救度十方眾生的悲心,每一字、每一句都閃耀著阿彌陀佛的光明,使我們疑惑消除,並曉得簡單易持的方法。如果將第十八願解釋得很高深、玄妙,令人高不可攀,難以理解,這樣就失去了佛的悲心,也使得第十八願的道理隱晦不明。
「此『四十八字願成釋』可謂淨宗宗憲」,這四十八字可說是我們淨土宗的憲法。一個國家的法律條文儘管很多,可是都不可違背國家的根本憲法或與憲法相牴觸,同樣的,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可說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根本憲法,任何的解釋如果跟這兩段法語不同,就不是正確的,就是不可依循的!這兩段解釋,在空間上,放諸四海皆準;在時間上,即使經過百代,也萬古如新,可以讓人受持無誤。有關這兩段法語和第十八願原文,我特別做一張對照的表格:
善導大師的解釋和第十八願原文,字句上幾乎都差不多,有幾句完全一樣,有更動的地方,是稍加增減幾個字,而使得經文的教理更清楚的顯示。
第一、二句「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觀念法門》和《往生禮讚》皆為「若我成佛,十方眾生」,意思完全一樣。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觀念法門》同樣是八個字,可是略掉了「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改為「願生我國」,同時加上「稱我名字」;在《往生禮讚》就直接以「稱我名號」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有關這樣的解釋,法然上人在〈淨土隨聞記〉用問答的方式說明善導大師為什麼做這樣的解釋(《法然上人全集》500頁):「或人問曰:『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意思是說,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四十八字中,前面的二十四個字是解釋第十八願,願文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三心就是安心的意思,可是善導大師為什麼略掉這八個字沒有解釋,而直接以「稱我名號」來代替呢?
善導大師是彌陀示現,一代高僧,當然不會輕率解釋經文,而且應該最能理解阿彌陀佛的願心,因此善導大師做這樣的解釋,必然有他的深意,可是深意到底是什麼呢?法然上人回答:「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善導大師是為了顯示:只要眾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領解,自然就具足三心了。為了顯示這種道理,所以才略掉「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沒有解釋,而加上「稱我名字」。
經過法然上人這樣的說明,我們就更加了解,「至心信樂」是信什麼呢?是信「稱名必定往生」。一個修習淨土的人本來就願生極樂世界,在願生極樂世界中,他相信什麼呢?相信「稱名必定往生」;既然顯示稱名就必定往生,豈不是信就在裡面了。
所謂「安心」,就是信心的意思。一個人有信心才能安心,如果沒有信心,絕無安心可言。信心來自對事理明確的了解,若對事理沒有明確的了解就談不上信,所謂「理明信深」,道理愈通達透徹,信心就愈堅固不移。我們這個法門當然要具足「信、願、行」,可是「信」是信什麼?信的內涵、道理是什麼?是信「願生極樂,專稱佛名,就必定往生極樂」。所以,這個「信」不是空洞的,不是自我產生的,是有客觀必然的內涵的,這個客觀必然就是「願生 → 稱名必生」。所以我們願生極樂,只要稱名,能夠這樣的理解,依教奉行,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專稱佛名,聲聲句句、心心念念就都具足信願行了。
當然,如果尚未了解這個道理,就必須聽聞、閱讀有關這個法門的教理,須得確實了解之後,才能夠終身不渝的信受奉行,不會半途而廢。可是一旦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什麼是信?什麼是願?什麼是行?就不需要再常常的思惟,此後只要專一稱名,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行住坐臥、時處諸緣,不論動靜閒忙,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先前的理解、信受都是前方便,最後就像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觀念法門》和《往生禮讚》同樣解釋為「下至十聲」。所以「十念」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稱名念佛,「乃至十念」就是「下至十聲」的稱名念佛,沒有另外或其他高深複雜的解釋。這種解釋簡單明瞭,而且斬釘截鐵、鏗鏘有力,毫不模糊,讓我們一看就懂。
所以,淨土法門是最高深又最平常的法門。為什麼是「最高深的法門」?這個法門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所成就的,佛是佛中之王,土是十方世界第一的國土,他的境界只有佛才能夠彼此互相理解,聲聞緣覺菩薩都無法推測其萬一,所以經典上說「唯佛獨明了,二乘非所測」。可以說,阿彌陀佛的願是十方諸佛的願當中的最高峰,行又是超越十方諸佛最廣大之行。我們凡夫,不可能了解佛的境界,所以也無需費心想去了解佛高深的境界,只要很平常地、很平凡地、很平實地、很平淡地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可以了,這是人人都能做得到,人人都能修得起的,所以說這個法門既高深又平常。
像這樣簡單、明了、扼要的解釋,在歷代淨土祖師當中,唯有淨土宗的大成者,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才有如此精闢的闡明。這兩段文,字字句句都是如珠如玉,都在閃耀佛光。
第十八願「若不生者」四個字,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解釋為「乘我願力,若不生者」,加了「乘我願力」四個字;《往生禮讚》沒有更動。解釋為「乘我願力」,是把背後的原因說出來,之所以我們凡夫能夠往生,是因為稱名的本身,就是自然的在依靠彌陀的願力,稱名能夠往生的背後是因為有彌陀的願力,所以善導大師才在這裡解釋為「乘我願力」。
凡是要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沒有不依靠阿彌陀佛願力的,我們專稱彌陀佛名固然是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即使是走向雜修雜行,期以六度萬行迴向往生的眾生,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願力,他們再怎麼的迴向也不能往生,因為因果不吻合。雖然六度萬行並不是進入彌陀高妙報土的正因,可是由於他們有迴向之心,以此為因,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作為他們的緣,因緣和合,使他們也得以達到往生極樂世界的果。所以不管專稱佛名(正定業),或是雜修雜行也好,他們的往生都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差別是,專稱佛名完全相應於第十八願,自然進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報身、報土的境界;如果是雜修雜行而迴向,就未必能進入這樣的境界。
第十八願所講的「不取正覺」,《觀念法門》和《往生禮讚》都一樣是「不取正覺」。
在這些解釋中,最讓我們有所啟發的是第十八願最後面二句八字──「唯除五逆,毀謗正法」。在《觀念法門》、《往生禮讚》乃至善導大師其他有關解釋第十八願的法語當中,統統沒有解釋這兩句,似乎顯示沒有這兩句話的問題存在。表示,十方眾生本來就包含五逆謗法的眾生,不管五逆、謗法,只要他回心轉意,願生稱名,同樣平等地往生。
「依此,百即百生、千即千生;捨此,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這兩段法語是引用自善導大師《往生禮讚》(479-480頁):「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所謂「念念相續」是「念念不捨」的意思。一個願生極樂世界,信受彌陀本願救度的念佛人,他從今之後就是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念念不捨,不必雜修雜行假藉其他法門。我們「念念不捨」,阿彌陀佛「攝取不捨」,我們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們,彼此不相捨離。能夠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也可說是千即千生,萬即萬生,真的是萬人修萬人去。
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人,當然是一旦願生就終身願生;如果說現在願生,將來不願生,就不是「至心」的「欲生我國」。至心欲生我國,必定是畢命為期的,不會突然又轉念將來要上天堂,或者將來要再度為人,成為高僧,一聞千悟,得百千陀羅尼,大弘法化,廣度眾生,即使這樣的念頭也不可以有。因為這些都不如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自己的三界六道輪迴脫離了,就超凡入聖了,而且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不求自得,同時與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光明、無量壽命,跟阿彌陀佛一樣的慈悲智慧、神通願力,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以四十八大願廣度眾生。
所以往生極樂是多麼的重要、殊勝!一個念念相續,畢命為期的人,可說是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千即千生。如果捨去了這麼簡易又殊勝的法門,善導大師就非常為他擔憂而且感嘆的說:「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也就是說,依本願之稱名決定往生,不依本願之稱名,就不一定決定往生。
(講義文)
日本淨土宗之開祖,智慧第一、勢至應現之法然上人,極口讚仰此釋而言:
法然上人是八百年前日本的一位高僧,在法然上人之前,日本也有很多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乃至一般信眾都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可是都是以各自宗門的教理來解釋淨土,並沒有專宗專弘的淨土法門。直到法然上人,才完全依據善導大師的思想建立淨土宗,組織淨土宗的教理。所以,法然上人就是日本淨土宗的開祖,其他底下傳承的祖師稱為列祖。法然上人被當時很多高僧大德讚歡為「猶如文殊,智慧第一」,又是「勢至應現」,當時各宗各派的高僧大德少出其右。有關法然上人是大勢至菩薩所應現的根據,可以參考《法然上人全集》有關傳記內容這一部份的敘述。以「智慧第一、勢至應現」的法然上人來讚歡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可說非常的適合、恰當。也唯有法然上人才能夠作這樣的讚歎。法然上人「極口讚仰此釋」,此釋就是「四十八字願成釋」,而言:
(講義文)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這段法語可說非常的可貴,讓我們曉得這四十八字的重要性。這段法語是在《法然上人全集》六一九頁。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是說這四十八個字應該常常的稱念,使牢記在腦海中,不要離開我們的眼睛,常浮現在心中。將這一段文牢固的放在腦海中,等同將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悲心與這個法門殊勝容易的宗旨,悉皆凝記在我們的腦海中。當一個人不曉得往生的方法,對往生缺乏信心時,他只要把這四十八個字背在心中,領納在懷,自然就能夠起信受之心,而獲得法喜。
阿彌陀佛本願成就,成就了三件事情:第一,成就了南無阿彌陀佛本身,也就是這一句彌陀名號;第二,成就了我們所要去的極樂世界,也可以說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而成就,是我們的;第三,成就了救度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功能、資糧。所以阿彌陀佛成就本願就是成就:佛身(正報)、極樂(依報)、名號(我們往生的功德)這三件事情。
我們生生世世以來欠十方眾生的債非常多,遍滿宇宙,我們要離開娑婆世界這些債要如何償還呢?只要專稱彌陀名號,這一句彌陀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是足讓我們償還一切業債的。《觀經》說:「稱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善導大師也說:「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我們從娑婆到極樂世界,資糧功德在哪裡?同樣在這句萬德洪名的南無阿彌陀佛。只要我們專一稱念,就必定往生極樂,彌陀名號是我們往生的資糧,往生的大利無上功德。《大經》說:「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往生極樂之後,快速成就佛果,功德在哪裡?也在這一句萬德洪名的南無阿彌陀佛,
因為阿彌陀佛是為了成就我們離苦得樂、超凡入聖,成就我們的必定往生、快速成佛,而五劫思惟四十八大願,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的。
這些願行、目的、功能,都在六字洪名當中,因此成就本願,就是成就了佛身、成就了淨土、成就了名號。因此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十劫以來都一直以他的佛眼觀看十方世界,有誰在念他的名號;以佛耳二十四小時徹耳傾聽,有哪個世界、哪個地方、哪個眾生在稱念他的名號。彌陀十劫成佛以來,他的佛眼遍滿十方,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的眼睛,他的佛耳通徹十方法界,沒有一個地方的聲音是阿彌陀佛所不聞不知的。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任何世界、任何地方、任何眾生,只要起心動念,一稱一念南無阿彌陀佛,當下阿彌陀佛都聽到、都看到、都知道,即時應聲而現。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這兩段法語很可貴、很殊勝,給我們絕對的希望。
「攝取光明,不捨其身」就是《觀經》所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作用是什麼?在於攝取十方世界的念佛眾生。不管這個念佛人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在家、出家、智慧、愚癡、有學問、沒學問、有修行、沒修行,只要他專一念佛,念念不捨,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永遠攝取不捨。也因為有阿彌陀佛攝取不捨的光明,使得念佛人平生業成──還沒有臨終,但往生的功業已經成就,往生已經決定,因為阿彌陀佛是光明攝取不捨的。如果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有捨離的時候,我們的往生豈不是就沒有確定性?故知:念佛人,阿彌陀佛永遠都看著他,照顧著他,時間一到就接引他到極樂世界。
「臨終來迎,無有空過」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所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跟「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兩段經文即是我們平生業成、決定往生的經證與保證。
光明可以說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因為佛證悟了不生不滅的涅槃,在他的佛性當中是只有慈悲智慧,沒有貪瞋癡、妄想雜念,慈悲智慧的外相就是光明救度眾生,所以說光明就是阿彌陀佛,經典上也說「光明名號」。
這一句彌陀名號是光明名號,因為彌陀之身是光明之身,我們念佛人時時刻刻都在彌陀的「無量光明中」;一旦往生,就進入彌陀的「無量光明土」,如《大經》所說:「至無量光明土」。念佛人,都在阿彌陀佛的身心之內,都在阿彌陀佛的懷抱之中;阿彌陀佛的功德充滿在他的身心之內,阿彌陀佛的光明環繞在他的身心四周。我曾經寫兩句話:「彌陀功德充滿我身內外,彌陀光明環照我身四周。彌陀在我身心內,我在彌陀光明中,佛入我心我入佛,我與彌陀一體融」。也在《書信集》提到「彌陀的光明永遠攝取不捨,彌陀的功德納入我心,彌陀的光明攝護我身;我在彌陀光明中,彌陀在我信念內;我入佛心,佛入我心,如火燒木,一體不離;我與彌陀共起臥,我與彌陀鎮相隨。」
一個念佛人在阿彌陀佛的保護當中,就像嬰兒受到慈母的照顧。當嬰兒出生,還不會坐,也不會站,除了把他放在搖籃,就是懷抱在手中、胸前,母親是這樣的養育他、照顧他,即使他在地面遊戲,母親的視線也都時刻不離地觀照著他,深怕他碰到危險物品,或者是陷入坑洞,這個就是慈母之心。同樣的,念佛人等同是彌陀的嬰兒,阿彌陀佛的佛身充滿整個大宇宙的光明,是永遠不可能捨離他的,阿彌陀佛永遠看著我、照顧著我,時間一到就迎接我到極樂世界繼承他的佛位。
善導大師在「二河白道喻」也有相同的說明:「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終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我能護汝」,就是攝取不捨,使我們念佛人不會墮落水火的地獄,一直到臨終接引往生極樂。既無水火之難,也無其他世間的種種難,所以念佛人自然能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趨吉避凶的。另一段相關法語,就是《往生禮讚》所講的:「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所以阿彌陀佛的存在就是為了引導十方眾生來念佛,一旦他是一個念佛人了,阿彌陀佛就永遠的攝取不捨。所以阿彌陀佛:「看著我、護著我、迎接我」。
(講義文)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這一段「四十八字願成誓」,可以說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眼睛、肝心、精神。對一個人來講,沒有眼睛就不曉得方向、目標,茫無所見。對我們學佛人來講,必須對法門有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就難以到達目標。這一段文是整個四十八願的核心、精神、宗旨,猶如一個人的肝心,是最重要的,所以是四十八願的根本願,有了這四十八個字的解釋,使得第十八願有了精神,活躍起來,閃耀出光明,照亮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能掌握四十八願的核心。有一句話說:「如因日光照,還見於日輪」,如果沒有太陽的光明照亮我們的眼睛,即使我們有眼睛也看不到太陽;有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個字的解釋,放出他的光明,使我們依循這個光明看清第十八願的意義。所以這段文是四十八願的眼睛、肝心、精神、核心、宗旨。
(講義文)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善導大師以這四十八個字作為四十八願的解釋,顯示出四十八願的眼目,四十八願的宗旨,四十八願的生命;因此結為四十八個字,這是有他的用意的。
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有的人稱名是求福報,或病痛減少,或世事順遂,不一定有願生極樂世界之心,《往生禮讚》只講「稱我名號」,會不會令人忽略了「願生心」?另一個問題是,每個國家語言都不同,對名號的的念法就不同,在《感應錄》也有一則感應故事是稱「蓮霧芋圓豆腐」而化解災難的事例,像這樣的情形,這要如何解釋?
答:這「四十八字願成誓」分為兩段,前一段是第十八願願文的解釋,後一段是成就文的解釋。願文的解釋,說「稱我名號」而沒有說「願生極樂」,為什麼?因為他是就「方法」上來講。「願生極樂」的方法就是「稱名」,對於修習我們這個法門的人,一看就知道原來願生極樂只要「稱名」,所以法然上人就說「略而不釋」,為了讓人了解「願生極樂只要稱名」的道理,所以「略而不釋」。
就第十八願來講,「欲生我國」是站在佛方來講的,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們,建設極樂世界要接引我們,目的就是要我們往生淨土,所以他的願文裡面當然有呼喚,說「欲生我國」。在我們凡夫來講,看到他的願文就曉得要「願生彼國」,願生彼國方法在哪裡呢?願文說「乃至十念」,所以善導大師就直接解釋為「稱我名號」的念佛,而不是其他的十念。這讓我們曉得,只要稱名就必定往生,這樣信與願都在裡面了。
當然,如果他不是一個願生極樂世界的人,他再怎樣的了解這個道理,也不是願生極樂的行者。如果生死心不切,無常觀不深,或者無常觀深,可是罪惡觀不深,他也不會求往生的。同時,「四十八字願成誓」前後文都是互相呼應的,後面兩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是提示,要往生只要稱念,稱念就必定往生的。如果一個人,他稱名念佛不是為了往生而是另有目的,當然就會朝向他自設的目標前進,就不一定會往生。
為什麼沒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蓮霧芋圓豆腐」同樣獲得功德,甚至照樣能夠往生呢?剛剛有講,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這就顯示阿彌陀佛的功德無量、神通無邊,六字名號的功德到底有多少,神通到底有多廣?範圍到底到哪裡?可以說算不來、數不盡,廣大無邊際,沒有一個範圍,即使念錯,乃至只是剛起一個念頭還沒有念,阿彌陀佛就都已經知道了。我在〈念佛感應按語〉就說:「口雖未言,佛已先知;音雖不合,佛解其意」,彌陀名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因此我們儘管信受奉行,否則頂多世智辯聰,以我們的知見要去思惟、推測佛的不可思議功德,哪有可能呢?
這四十八個字前一段只談到「稱我名號」,沒有像《觀念法門》的提出「願生我國」,但是同樣顯現出「願生我國」的內涵。因為阿彌陀佛的成佛本來就是為了眾生,所以說「若我成佛,十方眾生」,下面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在這幾段經文法語裡面,就顯現出阿彌陀佛願我們往生,而我們領受這個法門的人也是接受彌陀的呼喚而願生極樂世界的。善導大師是一位祖師,他做這樣的解釋必然有他的深意,我們只要直心的領解、信受,就不會有其他的疑問。
把「南無阿彌陀佛」念成「蓮霧芋圓豆腐」同樣達到效果,就像修持大悲咒,有的老人家對梵音沒辦法聽清楚,像第一句「南無喝囉怛那」,有的老人家就唸成「南無騎牛騎馬」(台語),但照樣得到感應。在密宗裡面,大家最知道的一句咒語就是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有一個故事:一個老婦人長年累月念:「嗡嘛呢叭咪牛」。一個修行有道的和尚路過,遠處一看滿屋放光,認為此處肯定有高人。就進屋拜見,原來是一個不識字的老婦人長年念「六字大明咒」,並且還把「吽」念成了「牛」。和尚就好心糾正了婦人的錯誤。等他出去回頭再看老婦人的房子卻什麼光也沒有看到。原來老婦人聽了和尚的話十分懊悔,認為自己長年念錯了咒語,多年的修行白修了,心有疑惑,心神專一不了了,就沒了感應。和尚也是有道之人,知道了其中緣由,就進屋告訴老婦人是他自己記錯了,老婦人念的才是完全正確,不必疑惑懊悔,可按以往所唸的音繼續持念。等他出門再看,這位老婦人的房子又大放光明。
所以重點是在當下的起心動念,內心的虔誠很重要。這類的典故很多,今晚無暇多說。
問:剛才上人有談到,一旦願生就會終身都願生,如果沒辦法終身願生,就表示他至心信樂的心是不穩定的。可是法然上人在書上說,彌陀名號具足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不管信與不信,有沒有疑心,只要一直稱名就會具足信心。這樣似乎有矛盾,這兩點應該怎麼統合?
答:其實是不論信不信,但稱必生,信就在裡面了。只要他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名號,就必定往生。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要你照這個方法去做,就達到那樣的目的,因為方法正確,就必定到達目的。
第十八願所講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願生稱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願生極樂,你要真正的專稱彌陀名號,所以才說要「至心信樂」。要「至心欲生我國」,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於內心,真正從內心產生的。我打從內心真正的相信有彌陀,而且相信彌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極樂,極樂是我的歸宿,而我也真的願生極樂,有這種相信是真正的相信,就不會半途而廢。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專念彌陀名號,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之外,我不會雜修雜行,即使有其他善事功德也不會以這個來作為往生的資助。
因為第十八願是彌陀所發的願,所以必須要完整的信、願、行都交待。在我們凡夫這邊的領解,則方法巧妙各有不同。像一遍上人講,不論淨穢、善惡、信疑,稱念就必定往生,他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同樣是在啟發我們的信心。所以祖師的闡釋、法語,目的都是要啟發我們對「稱念必生」的信心,只是角度不一樣而已。
正當我們推想東推想西、做方方面面的考量、甚至思惟高深玄妙的道理,無法掌握信的內涵時,祖師們就說,不管你信不信,稱念都必定往生。這樣當下就能啟發信心而使人安心。而且,彌陀的救度也真的是如此,彌陀要救度誰?是要救度願生稱名的人,當領受這個道理時,豈不是信就在裡面了。所以,信不是在信的本身,信也不是我們自己產生或到哪裡尋找,「稱名必生」本身就是信。所以善導大師「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兩句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可說是杲日麗天,朗照宇宙,非常的清楚明朗。
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麼呢?信下面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彌陀現在既然已取正覺,那麼凡是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我們要這樣的相信。
問:一個初學的人,如果他沒有辦法一聽就當下百分之百的信,是不是先以信順的態度來稱念名號?
答:對!就是先接受。善知識所傳的教理儘管我們理解不來,尚有疑惑,還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可是如果能先接受,再一步一步的去理解,這樣也可以。因為每個人的根機不同,除非宿世薰習深厚,他這輩子才能一聽就信受,否則總會有疑問的地方。那怎麼辦呢?先接受,再逐步的去理解。這樣的話,真正理解到哪裡,信就到哪裡了。「理明信深」就是這個意思。
法要入心,隨個人根機不同,但總在於多聞薰習,自自然然就能逐步的深入我們的阿賴耶識,所以佛教很強調「多聞薰習」。儒家也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會的,我們就一百次,人家十次就會的,我們就一千次。一次再一次,多次的、不斷的、長久的去薰習,終有一天就會徹入、通達。
我們出版的這一套書都有把這個法門最根本的經典、最有權威的祖師傳承、最重要的法語都清楚明白的列出來了,只要大家用心閱讀,應該是可以讓人確信的。如果還不能百分之百的確信,就將這些佛說祖語背誦起來,多多吟詠思惟,這樣終會徹入的。
問:只要我們願意依教奉行,真正至心信樂的心是會真正生起的,也就是說,就人來講,不論是用什麼方法,最後是要讓自己達到信心入髓、願生極樂而稱名的地步。以前《感應錄》有一則鸚鵡念佛往生的故事,那鸚鵡是不是也有至心信樂之心呢?是不是因為人太複雜,所以才必須要去多聞薰習,讓自己一向專稱?而動物比較單純,只要牠願意稱名,就已經在光明的攝受之中了?
答:鸚鵡念佛往生是「事證」,證明「理」──「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理。也證明我們這個法門是絕對他力,完全他力,不靠自力。這隻鸚鵡有什麼智慧?有什麼修行功德?牠只是會學人之語,而且慣性的常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所以死了也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這句彌陀名號的力量,自自然然的引導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眾生稱念是自然的能夠往生的,是不加以造作、勉強,不必假藉其他功能方法的。
至於人,因為有種種分別、計量、籌劃,所以第十八願才說你要相信,你要願生我國。如果不這樣講,有的人不曉得要願生極樂,只想到念佛有很大的功德,我下輩子生而為人,或要如何、如何……,就因為人有這些分別、選擇,好惡的取捨,所以就必須要引導他願生極樂,告訴他稱念就必定往生。對畜牲來講,他們沒有那些分別、取捨,牠如果能慣性的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名號功能自然牽引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願力自然。
宇宙中有三種自然:第一種是「業力自然」,我們眾生,即使不勉強也隨著他的重業,到臨終的時候隨重業而投胎轉世。譬如在生時殺了一個人,或者做了一件大善事,即使臨終時他不再殺人,不再做善事,可是在他一生當中,如果那一個業(善業或惡業)最大,殺人的就墮落地獄,善業的人就上生天堂或出生為人享受五福的福報,這就是業力的自然。第二種是「虛空自然」,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都是很自然的,不會出錯,也不用勉強,自自然然的。第三種是「願力自然」,願力自然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第十八願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既已成正覺,所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就是第十八願自自然然的一種力量。
自然,就是天性,不必勉強、造作的,所以我們念佛必定往生。對我們來講,我們本來就是願生極樂的,是找不到方法,現在知道只要稱念就必定往生,這給我們帶來莫大的希望、莫大的安心、莫大的法喜。如果要五戒才能往生,要入定才能往生,要明心見性開發智慧才能夠往生,這樣我們永遠絕望。所以對人來講,要先勸勉、引導厭穢欣淨;對畜牲來講,雖然牠沒有智慧,不過牠也沒貪跟瞋的取捨,所以只要能讓他慣性的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就會隨著彌陀名號的功能,以絕對的他力、完全的他力而往生極樂世界。
除了鸚鵡的事證之外,另有一個事證,就是古時候在斯里蘭卡附近的一個小島,有很多人捕魚,只要他們念阿彌陀佛,捕的魚就愈多,魚肉就愈好吃,所以他們就慣性的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結果死後自然往生彌陀淨土了。他們也不曉得有善惡報應、三世輪迴,也沒有將來要怎樣,也談不上信,也談不上願;只是貪捕魚多、味道美,但也因此就自然地隨這句彌陀名號的功能而往生彌陀淨土。就好像從南部開車上了高速公路,只要方向正確的往這一條路前進,時間一到就會到台北。如果有所選擇的,要在中部轉向,只要一轉方向,有可能就會開到其他的道路上去了,因為不同的方向而到達不同的目的。
時間已晚,今天上課就談到這裡。第一份「講義」的講解也到此結束。
南無阿彌陀佛
(講於2006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