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慧淨法師2020年10月26日台南彌陀寺淨土研習班開示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淨土教理研習班」主要是學習探討深入淨土宗純正的教理,是以教理為主,是比較屬於學術性、學問性、學理上的。但是,佛教是以實踐為目的,不以研究為目的,所以就不只是停留在學術上。「淨土宗宗風」有說「不純學術而信仰化」,目的就在於信仰,在於起行;起行,也就是實踐。

  不過,所謂「理明信深」,如果對道理不瞭解的話,對大部份人來說,要產生信仰的心是不可能的,往往是若信若疑。在此情境下,因為沒有徹底的信心、完整的信心,是不可能徹底去實踐的。

  因此,凡是有志於專修淨土法門者,如果年紀還輕 ,有時間的話,務必對淨土的教理要有所瞭解,甚至深入瞭解。只要能夠正確的瞭解,必定有完整的信心,而自自然然,不假藉勉強的,就會打從內心願生念佛、憶佛念佛,一輩子相續不斷。如果年紀大的蓮友,光陰無多,那就一向專稱佛名,等待將來阿彌陀佛的來迎。

  一個念佛人,首先心要儘量保持平靜,平靜、平靜、再平靜,不管遇到任何境緣,順緣也好,逆緣也好,內心都要保持平靜。這不只是修學淨土法門的人該如此,凡是學佛的人,乃至於一般沒有學佛而修身養性的人,不論何時、何處、何緣,內心也都要儘量保持平靜。

  人有生老病死,這些過程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即使是念佛人也是一樣。我們現在身體還好,念佛很自在,可是老邁的時候,尤其將近臨終的時候,有的或許病苦纏身,那時候要怎麼辦呢?依然還是保持內心的平靜、平靜、再平靜,就不易被病苦牽纏;在平靜念佛當中,病苦就會減輕;在平靜念佛當中,等待彌陀來迎。

  所以就是平靜念佛,平靜等佛,等待彌陀。如果因為病苦或人事而心中煩躁的話,病苦就會加劇 ,因為身心是相互影響的。心如果平靜,面貌就比較慈祥柔和;心如果平靜,四周的磁場也會比較穩定而不混亂。

  所以,無論是對修身養性的人,或是對學佛的人,或是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平靜」都是很重要的。

  現在進入主題。今天要和大家研討的講題是「彌陀淨土的特性—–超」,這一篇的內容都是引用淨土宗正依經典,也就是《無量壽經》體系的經典,後面也兼而引用善導大師的幾段法語。這一些經文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核心,而且是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時,從內心所流露出來的一種悲願。所以這一些經文,句句字字都可說是法藏菩薩心血的吐露,可說每一個字都很珍貴,字字都在放光,綻放著淨土燦爛的光明。所以,希望大家儘量把這一些經文耳熟能詳的記在腦海中,儘管剛開始對此經文中的意思尚不能徹底瞭解,但沒關係,就好像將種子播下了田地,即使不能馬上發芽,可是在土壤當中醞育,自然會催發它發芽的。

  同樣的,經文是佛心的流露,真理的境界,將這些種子播種在我們的八識田中,自然就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發酵—–也就是這一些經文會在我們的腦海中不斷醞釀而生起智慧,產生信心,消除業障。

  所以,經文背在腦海中會消業障、增智慧、起信心,就會引發我們去實踐。

  彌陀淨土的特性—–

《莊嚴經》說: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大經》說: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莊嚴經》說:

  有一苾蒭名曰作法,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大經》說: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又說: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又說: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彌陀偈經》說:發願踰諸佛。

一、佛身超諸佛

《大阿彌陀經》說:

  令我後作佛時,於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中最尊。

又說:洞視、徹聽、飛行,十倍勝於諸佛。

又說:智慧、說經、行道,十倍勝於諸佛。

又說:頂中光明,絕勝諸佛。

又說: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

又說: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平等覺經》說:光明勝於諸佛之明,百億萬倍。

《大經》說: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無量光佛、無邊光佛……超日月光佛。

 

二、佛土超諸土

《如來會》說:

  彼二十一俱胝佛剎,法處比丘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大經》說: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又說: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又說:

  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又說: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又說: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又說: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

《往生禮讚》說: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觀經》說:

  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觀經疏》說:

  十方佛國,並悉精華;若比極樂莊嚴,全非比況。
  問曰:十方諸佛斷惑無殊,行畢果圓,亦應無二;何以一種淨土,即有斯優劣也?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優之與劣,非凡惑所知。
隱顯隨機,望存化益。或可故隱彼為優,獨顯西方為勝。

《往生禮讚》說:

  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小乘佛教的核心是什麼呢?是解脫,斷除煩惱。也就是說,勤修戒定慧,斷除貪瞋癡,脫離六道輪迴,這個就是小乘的目標。

  大乘佛教的核心是什麼呢?是慈悲。大乘之大在於不只求自己解脫,也要十方眾生一起解脫。既然如此,就必須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之前,就要具備「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涵蓋在慈悲當中。

  慈悲,一般的概念就是愛心。慈也好,悲也好,就是愛心,甚至是博愛的心。但是佛教講的慈悲不止是這樣而已,博愛固然很廣大,不容易,但是佛教的慈悲有深一層、而且契應真如實相的那一種內涵。

  所以「慈悲」歸納起來有三個定義:

  (一)佛的慈悲,就是「無緣慈」。不擇對象,不講條件,叫「無緣慈」。也就是所謂的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目的在於「拔苦與樂」—–拔除一切眾生六道輪迴之苦,給予涅槃成佛之樂。這就是佛的慈悲 。

  (二)菩薩的慈悲,叫「法緣慈」。「法」就是空性的意思,菩薩體會空性,因此看待所有眾生就沒有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沒有彼此的對待,所以能夠冤親平等,自他一如。這是菩薩的慈悲。

  (三)一般凡夫的慈悲,也就是「眾生緣慈」。眾生緣,講眾生所能理解的條件的慈悲,這一種慈悲就是一般所講的愛,或者是博愛。也就是說,眾生因為還有我執,會覺得這是我的身體、我的父母、我的兒女、兄弟、我的家人,所以我會疼愛他,為他們設想;這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會對他們關注協助。如果是外人就比較疏遠,可有可無。眾生緣慈就會有親疏,甚至恩怨這一些對待的觀念。對我有恩,我就愛他,對我無恩,甚至是仇人,就恨他。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就是凡夫。

  所以凡夫的慈悲(眾生緣慈)其實是很勉強的,談不上愛心,因為會因境遇不同而反復無常,會變化。如果是菩薩以上的法緣慈或無緣慈,那就絕對不會變化了。

  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慈悲,慈悲的目的是使所有一切眾生都成佛—–不管菩薩也好,羅漢也好,或者六道生死的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都要讓他成佛。這個就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跟目的。如果學大乘佛教不瞭解這個內涵,沒有這樣的心,那不是真正在學大乘,甚至也談不上小乘的。

  這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眾生的惑業苦太強太重了。但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跟目的,卻都顯現在阿彌陀佛—–淨土宗阿彌陀佛願力的根本特性中。所以,大乘佛教的精神在哪裡?就在於阿彌陀佛,在於淨土宗這個法門;緣此,可以說阿彌陀佛涵蓋整個大乘佛教,乃至於代表整個大乘佛教。

  歐美的文化就是基督教的文化,基督教只講耶和華,把耶和華拿掉,就沒有基督教,沒有天主教,也沒有歐美的文化。以佛教來說,大乘佛教也好,淨土宗也好,如果把阿彌陀佛拿掉,固然沒有淨土宗了,同時也沒有了圓滿的大乘佛教特色。為什麼?因為唯有阿彌陀佛的願力能夠達到大乘佛教所講的慈悲跟目的—–也就是悲愍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成佛。

  阿彌陀佛願力的根本特質,是有別於十方諸佛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為了使十方眾生快速成佛,因此發願要使自己成佛後能夠超勝十方諸佛,所成就的淨土能夠超勝十方諸佛的淨土,所以在標題就註明「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學淨土法門首先要理解,阿彌陀佛有他超越十方諸佛、十方淨土的特性,他不是等同於十方諸佛、十方淨土,因此他的法跟一般的法是不一樣的。

  彌陀的願力,能夠讓我們這種煩惱熾盛、業力深重、有心修行可是無力修行的苦惱凡夫,以這樣苦苦惱惱、原原本本的樣貌,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快速成佛。這都源於阿彌陀佛願力的特殊性超越了十方諸佛。

  如果以十方諸佛或佛教其他法門,是沒辦法讓我們這樣苦惱罪惡的凡夫離開六道,往生極樂,快速成佛的。十方諸佛他救不起的眾生,阿彌陀佛能夠救得起;反之,阿彌陀佛能夠救得起的眾生,十方諸佛未必能夠救得起。因為阿彌陀佛有其超越諸佛的地方。

  首先,引用的經文是《莊嚴經》。《莊嚴經》完整的經名叫做《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是《無量壽經》體系的一種。《無量壽經》目前存留下來的有五個版本,我們最常用的版本叫做《佛說無量壽經》,其他的四種版本,有漢朝跟三國時代所翻譯的《大阿彌陀經》以及《平等覺經》;再來是唐朝時代所翻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簡稱《無量壽如來會》或者是《如來會》;再來就是《莊嚴經》,《莊嚴經》是宋朝時代所翻譯的。

  這五本經典都屬於《無量壽經》的系統,是同樣的內涵,所謂同部異譯。也就是說,同樣都在講阿彌陀佛發願成佛的因果,以及十方眾生往生極樂淨土的因果。只是因為翻譯的時代、翻譯的人、翻譯的文字不一樣而已,但內容都是在指同一件事情。雖然文字不一樣,但都應該彼此融會貫通,才能完整的瞭解阿彌陀佛跟極樂世界以及淨土法門。

  (講義文)

     《莊嚴經》說: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為什麼會引用這一段經文呢?因為學習淨土宗首先要瞭解阿彌陀佛這一尊佛來歷的殊勝跟偉大。

  我們所瞭解的阿彌陀佛,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於十劫之前。就像《阿彌陀經》中所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又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當然,這是一種「指方立相」,讓我們眾生有一個方向,有一個形相可以依靠。但從本地來講的話,阿彌陀佛是久遠實成的佛。

  也就是說,在久遠之前—–到底多久之前呢? 沒辦法以時間來講,沒辦法用十劫、百劫或萬劫、三大阿僧祇劫、無量阿僧祇劫來講。在比這個更早之前,阿彌陀佛就已經成佛了,只是悲心無盡,為了要廣度眾生,因此一次再一次的示現:示現為比丘發願修行、示現在哪個地方成佛。這一段經文就是在點出這一點。

  《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是在世自在王佛面前才開始發願,是在十劫之前成佛的。但《莊嚴經》說,阿彌陀佛是本來已經成佛,但為了救度眾生,因此屢次發願成佛,屢次示現人間,而現在是示現在西方的極樂世界。這個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就有顯示出來。

  〈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一開始就說: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這裡所講的「十二如來」,如果與《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十二光佛的佛名來比對的話是一樣的,可見是同一個人,所以〈圓通章〉所講的「十二如來」就是阿彌陀佛。由此可知,在恆河沙劫以前阿彌陀佛就已經成佛了,不是成佛以來於今十劫而已。

  這十二光佛,第一個光就是無量光,最後一個光是超日月光。

  十二光佛完整名稱是「無量光佛 、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智慧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無稱光佛、不斷光佛、難思議光佛、超日月光佛」,這十二光佛跟《楞嚴經.圓通章》十二光佛比對,就曉得是同一尊佛。

  如果再從《法華經》來看的話,是怎麼樣的呢?《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其中第七品,也就是「化城喻品」裡面就說到,在三千塵點劫以前,阿彌陀佛就已經成佛了。

  內容是說,在三千塵點劫之前有一位國王,國王有十六位王子,後來這位國王出家了,十六位王子也跟著出家;國王成佛了,這十六位王子也同時成佛了。在這十六位王子當中,在西方成佛的叫作阿彌陀佛,另一位成佛的就是現在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說,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塵點劫之前就已經成佛了。

  在《梵網經》當中,釋迦牟尼佛也說,已來回娑婆世界八千次。也就是說,二千五百年前示現的釋迦牟尼佛,並不是第一次示現在我們娑婆世界,而是示現以來是已經第八千次了。可見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的,一次再一次的示現,目的就是為了救度十方過去現在未來的無量無邊的眾生。

  由其他的經典來看的話,阿彌陀佛是所謂「久遠實成」的佛。「久遠實成」是淨土宗一個特有的名稱,意思是在久遠以前就已經成佛了。

  《無量壽經》所講的五十三佛,也就是說最初有錠光佛出現在世間,度脫了無量眾生之後就滅度了;每一尊佛、每一尊佛,總共有五十三尊,都是這樣的度脫了眾生之後滅度。到了最後,第五十四尊佛就是世自在王佛,也叫作世饒王佛,阿彌陀佛就是在世自在王佛的時候現出家相發願成佛的。那《無量壽經》講這麼多的佛,無非也是在顯示阿彌陀佛是一尊很早就已經成佛的古佛,因為悲心無盡,屢次示現,所以又在世自在王佛前,再示現為法藏菩薩發願修行、成佛、度生。

  《無量壽經》是說在五十三位佛之後,而《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是說世自在王佛是在五十三位佛之前,這一前一後,無非都是在於顯示阿彌陀佛很早就已經成佛,是因為悲心無盡,為了救度三世十方無邊的眾生,才屢次示現,屢次發願。所以經典當中列出了這五十幾尊佛,而不是簡略的列出一位或二位,是有其意義的。因為背後有在顯示阿彌陀佛悲心無盡,不是這一次才示現發願修行成佛度生,是從曠劫以來就已經如此了。經文是有這一種含義。

  這裡講「彼佛如來」,「如」是什麼意思?「來」是什麼意思呢?「如」在佛教名詞來講就是「真如實相、 第一義空」,真如的意思,也就是空性、般若的意思。「來」就是「示現」,顯現來這個地方,比如示現在娑婆世界,或顯現在極樂世界,這個叫作「來」。只有佛才能夠「如來」,從真理示現。因此他所講的,都是真理的語言,也就是說,他所做的、所講的,都離不開真如。

  真如用現在哲學名詞來講,就是真理,也就是本體界,顯現出來的話,就是現象界。我們眾生不是如來,不是從真如而來的。請問大家,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我們今生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所謂「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我們生從業而來,所謂「惑業苦」。惑,就是無明、貪瞋癡;業,就是造作善業惡業;苦,就是在六道裡面輪迴,造罪造業,受苦受難。

  六道苦海無邊,六道輪迴都是苦,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我們在三界六道輪迴受苦報,是從業而來的,所造的業往往是惡業比善業多。善業就是五戒十善,能夠出生在欲界天,若加上禪定或者四禪八定,就會出生在色界天或無色界天;今生我們能夠生而為人,往往是累積著下品的五戒,或某一種得生而為人的善業,才能有這樣的果報。

  我們眾生由於有貪瞋癡,因此所累積的是惡業比善業還多,即使有善業,那種善業也不是清淨的,是有漏的、有為的,所以不是清淨的善,是顛倒的善、虛假的善—–其實更多的是惡。審視這樣的事實,我們來生要再得到人身是很不容易的,往往都是墮落三惡道的多。為什麼?最簡單的一個證據:如果從小到大沒有吃素的話,桌上這一塊肉是哪裡來的?是對方的生命來的。我們吃牠,將來就要還牠,怎麼還?當然也是披毛戴角還。那如果再加上其他惡事的話,就墮若餓鬼道或地獄道。

  「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來」有一個地方,「去」也有一個目標。從屏東到台南,從台南到台北,都有來有去,但是佛雖然示現到東方的娑婆或西方的極樂,對佛來講卻無所謂來去。因為空間(東西南北上下)是我們凡夫的業力所呈現,是凡夫的妄見,佛的境界是沒有空間的。沒有空間的話,等於時刻都是在當下,都是在這裡。

  這樣說來,阿彌陀佛在哪裡?在我們的面前,他沒有離開我們。不是像我們一樣,必須從屏東到台南,或是從家裡來彌陀寺。凡夫才有這個距離與方向等觀念,這些對佛來講是沒有的。

  所以我們只要起心念佛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起心動念阿彌陀佛就進入了我們的內心,因為佛是無來無去,時刻都與我們同在的。

  「非過現未來」,不是過去現在未來。意思就是沒有過去的時間,沒有現在的時間,也沒有未來的時間,也就是超越時間。

  佛永恆存在,所以他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同時也沒有萬物的觀念—–沒有你我他這一些觀念,也沒有所謂日月星辰 、山河大地這一些觀念;因此佛看我們眾生都如同他自己,沒有分別。不像我們眾生,分別我你他,這個是我爸媽,這個是我兒女‥‥‥,佛沒有這些分別。佛都把眾生看成是他自己,所謂「冤親平等,自他一體」。不過,這還是從文字上來解說的,實際上是一體性的—–佛跟我們,我們跟佛,都是一體性的。

  當然,《華嚴經》有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是眾生的心、佛的心都是一樣的,可是這是從因來講,不是從果的境界來講的。

  佛已經到佛的境界,所以他把眾生視同他自己,因此對我們就不會有所選擇,不管聖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他都一視同仁,跟我們同體、同感、同受、同苦、同樂。

  我們如果能夠理解這個道理的話,信佛就容易了,念佛就很自然。

  當然,那是屬於法身的境界。法身是什麼呢?法身是我們眾生真正、本來的面目。

  法身沒有貪瞋癡,沒有妄想雜念,因此他沒有輪迴,沒有形相,沒有聲音;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沒辦法接觸,也沒辦法互動而感應道交。所以法身是在一種法性理體的境界,跟眾生是了無關係的。雖然眾生都有法身的佛性,可是還沒有成佛的話,眾生就是眾生,佛就是佛。由於法身不能跟眾生互動,那要怎麼救度眾生呢?那就是「示現」。

  因為法身雖然沒有形相,看不到、聽不到、抓不到,可是他能夠示現為報身,或示現為化身,然後有一個形體、一個內涵來讓我們看,讓我們理解;然後他能有悲心、願力、功能能夠救度我們,能夠感動我們,讓我們啟信,信受他的救度,來念他的名號,憶佛、念佛。因此必須要經由示現才能接引渡化眾生。

  現在,阿彌陀佛就是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這種道理,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已清楚解說,比如下述幾段法語說得非常地好。曇鸞大師說:

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又說:

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 一而不可同。

  又說:

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故能無不相,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也。

  曇鸞大師講的這幾段法語,我曾經在《第十八願講話》中解釋過,有時間大家可以看一下。由於時間的關係,現在就不再解釋了。

  接下來引用《大經》,也就是《無量壽經》的經文。

  (講義文)

《大經》說: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這裡是說,五十三位如來教化眾生,先後滅度了之後,第五十四位就是世自在王佛,也叫作世饒王佛。那個時候,有一個國王「棄國捐王,行作沙門」,後面的經文又有說「棄國捐王,絕去財色。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

  「棄國捐王」是不容易的。「國」,就是他的國家,「王 」,就是這個國家的國王。當上了國王,可以享受世間所有的欲望。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一個國家的財產資源都是國王的,國王名位最高,權位也是最尊崇的,吃穿用度是山珍海味、綾羅綢緞,財、色、名、利更不用說。如果因此而貪圖五欲──財色名食睡的話,就陷著於地獄五條根之中,現世雖為國王,下世就要墮落地獄,所謂抱銅柱、躺鐵釘,受地獄之火的燃燒。

  假設這一位國王視民如子,把老百姓看作是他的兒子,所謂「如保赤子」,把老百姓看作是他的嬰兒來疼惜他、呵護他、愛護他、養育他,也就是為國為民謀福利,一心一意為老百姓設想的話,這樣的國王就是仁王,他的下輩子至少可以出生當轉輪聖王或忉利天王。

  要利益百姓,當然最好就是要當國王,安邦定國。但當國王不容易,至少要能夠當上宰相;如不能當宰相,也要當醫生;醫生可以治療眾生的病。這個都是以愛心為出發,要利益大眾的。可以說都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國王固然可以利益百姓,也只能利益百姓這一輩子的衣食育樂沒有憂慮而已,這一些百姓死了之後,如果到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去的話,有悲心、愛心的國王會不會悲痛?當然也是會為他們悲痛的。

  因此當國王不如當法王,法王就是佛。佛能夠說法度眾生,讓眾生瞭解人世間有善惡報應,未來有三世因果的六道輪迴。所以人生的目的首先就要著眼在能夠解脫六道輪迴,這樣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才能夠吃得下飯、睡得著覺。不然的話,想到明天是我的無常,可是神識迷惘、四顧茫茫,沒有目標,不曉得要到哪裡去?這樣,今天吃得下飯?睡得著覺嗎?所以必須解決死,才能夠好好的活。

  所以,所謂人生的幸福,或者幸福指數,人生要能夠真正得到安樂,一定必須先要解決生死輪迴這個問題才有可能。那安樂的法門就是淨土法門。

  國王就是著眼於要度眾生脫離六道輪迴,所以就絕去財色名食睡,出家了。「行作沙門」,沙門的生活極其簡單,所謂極簡的生活。為什麼呢?所謂「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當然現在的沙門(比丘、修行人)已不可能那樣生活了,雖然不可能,但要體會此中精神──既然是修行人,應以道為重,所謂「君子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不以身外的物質為重。因此凡身外之物都不應該留的,除非是為了莊嚴道場 ,否則寺院道場都不應該留一些無用的裝飾品。如果是自己的地方,除了經書 、衣物、簡單的飲食之外,一概都不留。就是過「極簡生活」。

  《無量壽經》就說: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人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因此就要過一種沒有掛累的生活。因為一切物質無非都是我們修行的障礙,為什麼?你要照顧這一些、愛惜這一些,心就被這一些綁住了。所以出家人就儘量過極簡、節約、簡單的生活。

  現代也有強調「斷捨離」,這三個字是就生活來講的。

  「斷」,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捨」,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

  「離」,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一般家裡不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女眾,衣服永遠都不夠,衣櫥一個又一個,其他東西也是一樣。明明不需要可是卻買回來擁有,這無非是貪心,所以就捨離這個貪心,離開對不需要東西的執著,凡是用不到的,一概布施出去給需要的人。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極簡生活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修行人能滿足於基本生活所需,便可專心辦道。所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希望我們學佛念佛的人都能夠知足知止,把有餘之物來捐獻給需要的人。

  「號曰法藏」,這位國王出家了,他的法號叫作法藏,稱法藏比丘,或者是法藏菩薩,在《莊嚴經》翻譯為「作法比丘」,《如來會》翻譯為「法處比丘」。

  「法藏」這兩個字的翻譯比較好,因為佛法具有無量無邊的寶藏,如大海一般都含藏在他身上,他本身就是一個大倉庫,這大倉庫所貯存的無非是解脫之法,所以「法藏」這兩個字很有意義。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兩句八個字非常的好,很令人喜歡。有關「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莊嚴經》用六句來翻譯、讚歎說:「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什麼都是第一的。

  其實如要一一列舉出他的第一,是列舉不盡的,總之就是歸結為這六大項來讚歎他。

  那《如來會》怎麼翻譯呢?《如來會》說:「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福智殊勝,人相端嚴。

  不過《無量壽經》比較簡潔,以「高才勇哲,與世超異」兩句八個字就含括了。其實《無量壽經》五本譯本中,很多地方雖然不一定有「超」這個字,但都有超越的內涵。這一張講義所引用的經文都是有「超」這一個中文字,「超」顯示什麼呢?

  如果以一般佛教來講,我們判別為兩種:「聖道門」跟「淨土門」。差別在哪裡?「聖道門」靠自己的力量比較多,他是困難重重的,所以是自力難行道;「淨土門」完全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悲願之力,所以是他力,而且是容易的,我們凡夫眾生能夠做得到,能夠今生解脫,來生成佛的。

  就如講義中善導大師所講的: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為什麼我們只要張開嘴巴念念佛,或憶佛念佛,就能夠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因為那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顯現成這一句名號,叫萬德洪名讓所有善惡凡夫只要稱念,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他的力量有這樣自然的功能,所以也叫作「願力自然」。所謂「自然」就是他自自然然有這樣的功能性存在,不用勉強,不用造作,也勉強不來,造作不來,抵抗不來,沒辦法阻擋的。因此我們念佛就自然能夠往生,這完全不是我們眾生的功夫或功德,完全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他的力量就有這樣的一股沒辦法阻擋,自自然然的這一種功能性存在。這就是淨土門的特色—–超。

  如果是聖道門自力難行道的話,都有一個同樣的通軌,不管是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禪宗、密宗、律宗,都同樣有一個軌則,就像火車必須行走軌道,如果不行走軌道就沒辦法前進,甚至就會發生車禍。那是什麼軌則呢?—–「勤修戒定慧,斷除貪瞋癡」。由於勤修戒定慧,成就圓滿的話,才能夠斷除貪瞋癡,斷除貪瞋癡就能夠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淨土法門之外的任何法門,都必須要依靠這一條軌道。

  做人不管有學佛、沒學佛,都要儘量持戒,乃至持戒清淨不犯戒,因為持戒就像是地基,是最基本的;戒的上面還有定,還有慧。具足了戒的清淨,心才能夠寂靜、不散亂,於當中才能顯發智慧,這樣的話就能夠斷除貪瞋癡的煩惱,這是聖道法門的通軌。

  那另外有一個超越這個軌則的法門就是淨土宗,他力易行道。

  「勤修戒定慧」,如果沒有勤修的話,就不曉得戒定慧是容易或不容易。勤修之後才曉得,我們不止沒有慧,定也定不來,乃至於戒也是修的不圓滿。先談五戒就好,五戒學不圓滿、行不圓滿,修不來;五戒修不來的話,就沒有定、沒有慧,這樣貪瞋癡還在,就永遠在六道生死輪迴。那怎麼辦?下一輩子肯定會墮落三惡道的;下下輩子即使能夠幸而再度生而為人,再度聽聞佛法,乃至出家,甚至一聞千悟,可是戒定慧不容易修,因此想斷貪瞋癡就很困難,而且難以保證能夠生生世世都生而為人、都出家學佛,這是沒辦法保證的。

  即使五戒圓滿了,十善具足了,也有禪定了,戒定都具足了,但是沒有慧,沒有斷除煩惱,而出生在欲界天,享受欲界的福報,或者是出生在色界天、無色界天,雖然壽命長至八萬四千大劫,可是壽命一盡,就會隨著他過去所造三惡道的業而墮落到三惡道,所以經典上就說: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所以,六道輪迴如果沒有解脫的話,都是很可怕的,再怎麼修行都沒有保障。因此既然生而為人,遇到佛法,就必須善於利用這一輩子找到能夠解脫的法門。這個解脫的法門就在淨土宗,就在阿彌陀佛本身。

  阿彌陀佛本身有超越戒定慧的功能,能夠讓我們在還沒有斷除貪瞋癡,原原本本還是凡夫的情況下脫離六道輪迴,乃至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這個就是在於他具有「超」的特性。同時也由於有阿彌陀佛的「超」,所以才能圓滿大乘佛教。

  一開始我們就講到,大乘佛教的核心是慈悲,目的使一切眾生都成佛。佛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就是不講條件的愛心,「同體大悲」是彼此一體的感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目的就是拔苦與樂,拔什麼苦?給什麼樂呢?拔除兩種生死的苦—–「分段生死」跟「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就是六道輪迴,一段一段的生命現象。現在我們生而為人,下輩子到地獄或餓鬼畜生,或到天上,一段一段分開的、生死的。即使離開六道輪迴,還有「變易生死」,這兩個生死如果沒有除盡的話,就不能達到究竟的樂。所以拔苦就是拔除眾生這兩種苦—–「分段生死」的苦以及「變易生死」的苦。

  「樂」,給他什麼樂呢?阿羅漢的樂?不是!菩薩的樂?不是!因為那都不是真正究竟的樂。真正究竟的樂只有一個,就是涅槃之樂,不生不滅的樂,也就是成佛的樂。

  我們自省,連戒都持不圓滿了,連六道輪迴都不能脫離了,怎麼能達到成佛之樂呢?

  那佛教之中,到底有哪一個法門能夠真正達到佛教所講的「拔苦與樂」呢?只有阿彌陀佛救度這一個法門。淨土法門是講救度的,不是要我們去修這個、修那個、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不是的。因為是講救度,所以任何人,有能力也好,沒有能力也好,只要接受他的救度,只要接受,就圓滿得到救度了。 阿彌陀佛就是有這種超踰十方諸佛、十方淨土、十方法門的功德與功能。

  「高才勇哲」,「才」是指天賦,生下來就具有的天賦能力與稟性,所謂天資穎異。「才」如果概略來講,有三種:才能、才智、才德。就是包括能力方面,或智慧方面,或德行方面。那這裡說「高才」,他的才能、才智、才德到底有多高呢?下面說「與世超異」。所以是高超、超高,超高世間,乃至於出世間。這樣的「高」沒有一個高度可以形容了。

  下面所講的「與世」 是指世間以及出世間,「與世超異」即是高超世間也高超出世間。世間就是五戒十善,或者國王,或者是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醫學家,這一些世間上的;或者是大修行者,他還沒有解脫,還沒有離開世間,所謂「高才」就是超越這一些。

  乃至於出世間的阿羅漢,或者是三賢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比這一些超越,乃至也超越十地的菩薩。所以說「與世超異」。

  「高才勇哲」「勇」,以文字上來解釋的話就是「勇敢、勇猛、堅固、不動、不退」,或者是指果斷力。「哲」就是智慧,能夠明辨因果事理,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什麼有意義,什麼沒有意義,這都是要靠智慧。

  「勇哲」也可以說有智慧,同時也具有果斷力,能夠一往直前,毫不猶豫,毫不退怯,毫不退轉,毫不退墮。這個就要靠智慧與果斷才能一往直前。智慧能夠看得清楚,但是若沒有果斷,就會優柔寡斷不敢去做;有果斷沒有智慧,那就變成是剛愎自用。所以我們要完成一件事情,要成就一件大事業,要有智慧,同時也要有果斷力。

  法藏菩薩的「高才勇哲」就是這樣,所以他能志趣遠大,能廣發四十八大願,最後能夠救度所有眾生,這就在於他一開始天賦就已經是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了。當然從因地來講,他是示現而來的,不可能不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他一出生本來就已是與世超異了。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也可以說是從他的本性上來講的。才德過人叫作「高才」,意志非常強而不弱叫作「勇」,內心非常地清明有智慧叫作「哲」。這一種德行天下無二,故言「與世超異」。

  「勇」,也可以說是能夠勝自己,也能夠勝他人,這個叫作「勇」。如果不能勝過自己,被貪瞋癡所綁,被物欲所駕馭,貪圖五欲,就被物所累了。如果不能勝他—–當然這個勝他不是好強、好勝,是勝外界的魔障,不受魔障,不受他人所阻擋,能夠一往直前。「哲」,就是能夠破除任何的邪知邪見。所以高才勇哲也是超異。

  《莊嚴經》用六句來翻譯:

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信解第一」,有解必有信,信從解來。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那麼深奧,實在不容易瞭解,但是法藏菩薩能夠舉一反三,或聞一知十,或一聞千悟,當下聽,當下領悟,當下就相信了。我們就不能夠那樣,常常是聽也聽不明白。 

  「明記第一」,所謂一目十行或過目不忘。現在這種人很少了,幾乎是超能力。幾十年前有一則報導,俄國有一個小女孩,每一分鐘能看四十萬個字,所以一本書幾百頁,幾十萬字,她幾分鐘就看完了。這種人物可說是特類,當初的法藏菩薩就有這個能力。以《大藏經》來講。他不用幾天就看完了,而且「明記不忘」,同時「信解第一」。

  「修行第一」,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有智慧又果敢,無慮無怯,說做就做,不會猶豫。

  「精進第一」,《無量壽經》法藏菩薩的讚佛偈,最後一行就說:

假使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意思就是說,我法藏即使到地獄代替眾生,讓地獄的眾生離開地獄到安樂的地方去享受,我也忍耐不會退轉。法藏菩薩一開始就抱著這種心願,因此只要念佛的人將來即使會墮落地獄,法藏菩薩也會以他的功德把我們從地獄贖出來了,而且贖出六道輪迴到極樂世界。

  「智慧第一」,所謂智慧就是破我執、破法執,證悟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大乘第一」,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捨己利人,以人為念」,別人第一,自己第二,自己有東西,別人先用。這個就是「大乘」。學大乘法門如果沒有這樣的存心跟作為,就不是學大乘了。

  這樣,我們檢討一下:我們的存款多不多?是要繳納貸款,還是儲蓄呢?如果過多儲蓄的話就不合乎大乘的精神囉。因為身旁還有遊民,還有負債累累的,沒有房屋住,沒有物質使用,沒有錢生活的……,那學大乘的人要怎麼樣?──以他為先,以人為念。容易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因為難捨也要能捨、難忍也要能忍啊,很難啊。我們是學習大乘的佛弟子,但是,我們做得到嗎?做不到。那怎麼辦呢?慚愧、懺悔,先念佛到極樂世界再回來吧。

  不過,其實我們不用過多的儲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有餘的儘量奉獻布施出去。須知世上苦人多,我們要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胸中常懷悲愍心。

  視天下之老者為父母,長者為兄姐,少者為弟妹,幼者為兒女,愛敬、疼惜、呵護。

  願有飯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屋大家住,有事大家做,有錢大家用;更願大家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工作、有錢用。

  我們只要基本生活可以了,就知足常樂,就很幸福,幸福指數就第一了。有吃、有穿、有住、有醫療,這樣就可以了,額外的身外之物統統布施出去,不要留。因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怎麼能夠眼睜睜看著他人貧苦而無動於衷呢?

  (講義文)

《大經》說: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還沒有規劃四十八願的時候,法藏菩薩已經超發了無上殊勝的願。什麼無上殊勝的願呢?首先,法藏菩薩請世自在王佛把全法界的佛國土顯現給他看,他要從中去選擇最清淨、最微妙、最殊勝、最莊嚴、最真善美的來作為他將來的淨土,使十方眾生一旦到了這個淨土,不用費力跟時間就能夠快速成佛。

  所以,世自在王佛就顯現了二百一十億諸佛的國土給法藏菩薩看,法藏菩薩當下就選擇這二百一十億當中的精華,同時又超越他。這叫「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經文說:「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法藏菩薩能夠超發、超越這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的願,是用五劫的時間去思惟、規劃的。

  (講義文)

《如來會》說:
彼二十一俱胝佛剎,法處比丘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如來會》就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俱胝」是印度話,中文的意思是千萬億的意思,「彼二十一俱胝」也就是《無量壽經》所講的二百一十億的意思。

  「佛剎」,就是佛的國土;「法處比丘」,就是法藏比丘;「所攝佛國」,這個「攝」就是選擇的意思。

  二十一俱胝佛剎就是二百一十億的佛國,表示是全法界,十方恆沙佛的國土。

  法藏菩薩所選擇、收納、收攝的淨土,遠遠超過這一些國土。所以這也顯示法藏菩薩的「超」。

  為什麼要超越這一些國土呢?只有一個目的—–要讓我們眾生超越、超快成佛;不必經過時間,不必經過階位,越過去、跳過去、橫跨過去、橫超過去。這個就是「超」。

  又說:

  (講義文)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又說:

  (講義文)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這兩首偈語出於《無量壽經》的「重誓願」。「重誓願」是什麼?是法藏菩薩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又另外再度發了一個願,所以叫作「重誓願」。

  「重誓願」的內容都是用偈文表達,總共有十一行的偈文,每一行都是四句,每一句都是五個字。

  第一行就是這裡所講的「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第二行是「我於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第三行就是講義所寫的「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重誓偈」的重點,就在這三行,所以也叫作「三誓偈」,以這三首偈來涵蓋所有的重誓偈。法藏菩薩為什麼還要再度發這個誓願呢?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為了「統攝」,把四十八願統攝起來。因為四十八個願很廣泛,而且很磅礡、廣大,不好理解,如果把它扼要歸納的話,就容易記住重點。

  第二個原因,顯示這四十八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

  第一行就說「我建超世願」,法藏菩薩他自己說,我法藏要建超世願,內涵就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四十八大願。「必至無上道」,我如果不圓滿這超世願,達到無上道的話,我就誓不成等覺。這四十八願如果不圓滿的話,我就不成佛。

  這裡的「等覺」也翻譯為「正覺」,兩個意思是相同的。一般講「等覺」有二個內涵的,一個是指等覺菩薩,也就是菩薩最高位,四十一個階位的等覺菩薩;另一個是指佛,因為佛的境界都平等,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這裡的「等」就是「平等覺」,就是「佛」的意思。

  這第一首偈子首先顯示,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願都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自己要必至無上道,也要讓十方眾生到了極樂世界都跟他一樣無量光、無量壽,否則他永不成佛。這是第一首顯示超越的偈。

  第二首偈,在講義上我沒有引用。就是剛才所念的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第二首偈在顯示四十八願的特點。

  也就是說,四十八願的所有功德不是法藏菩薩要自己擁有的,他是要給十方眾生的。好像父親所賺的財富,不是父親自己要用的,都是要留給兒女的,是為兒女而辛勞的。

  偈文首先說「我於無量劫」,我在無量劫的未來,不止是十劫之間而已。無量劫的未來,那無量劫我們就有希望啦,如果只有十劫的話 ,我們可能沒有希望了,因為十劫可能快過了。但是法藏菩薩在無量劫的未來都要成為一個大施主,這個大,大到沒有一個範圍,只要任何人需要,任何人都可以擁有,都可以領受 。

  「普濟諸貧苦」,普遍的救濟,也就是救度的意思。「諸貧苦」,所有貧苦的眾生。「貧苦」有兩種,一種是這一輩子物質上的貧乏,比如沒有錢,所以貧;心中憂愁,以及種種人事困擾,所以苦。另一種是指法身慧命上的,沒有佛智,所以貧;不能離開輪迴,在輪迴當中,所以苦。法藏菩薩說,他要「普濟諸貧苦」,也就是說,我們只要今生稱念他的名號,就能夠離開貧苦。也就是說能夠遇到貴人相助,至少讓我們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同時阿彌陀佛會讓我們離開現生的苦惱,所謂「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念佛的人,今生蒙受彌陀光明的護佑,能夠離開諸貧苦;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持蓮花親自來接引,讓我們下輩子離開六道輪迴之苦,到了極樂世界獲得成佛涅槃之樂,真正的達到佛教的拔苦與樂,這都是經文上所講的,也就是這一首偈子所顯明的四十八願的功能。

  四十八願所完成的功德都是要給我們眾生的,這也顯示淨土法門是他力的法門。為什麼?我們能夠離開六道,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功德,一點一滴都不是我們的功德。因為我們沒有力量,我們只有造業、造罪的力量,我們只有業力,沒有功德、沒有功力、沒有功夫。那這樣怎麼能夠離開六道輪迴?力量哪裡來?力量完全來自於阿彌陀佛。所以這第二首偈也是在顯示淨土法門是完全他力的特色。

  眾生之所以離開輪迴,之所以能夠往生成佛,完全來自於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當中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經典上說「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能夠起死回生,使不能的轉為能,這就是不可思議;最高的不可思議就是使不能離開輪迴的離開輪迴,不能成佛的快速成佛,這就是不可思議。

  第三首偈,就是講義所引用的「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超世願也好,因地發願的功德也好,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的功德也好,以及果上成佛的功德──因地的功德、果地的功德、所有四十八願的功德,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功德,統統收納,成為這一句名號,所以這一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所有功德的結晶。

  好像金融卡,雖然只是一張卡,而且這一張卡不是一般的金融卡,是中央銀行的錢都存在這張卡;不只中央銀行,是全世界;不只全世界,是全法界,全法界的功德都在這一張金融卡中。這一張金融卡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好像倉庫,所有法界的功德都安全存放在裡面,所以阿彌陀佛也被稱為「法界藏身」。十方法界諸佛的功德統統在裡面,因此只要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等同於稱念十方諸佛;我們到彌陀淨土,等同於往生十方淨土;我們見阿彌陀佛,等同於見十方諸佛,等同於供養十方諸佛。乃至我們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光、無量壽,所以,不止是念十方佛、見十方佛、供養十方佛而已。

  阿彌陀佛把所有的功德容納成為一句名號,這一句名號是要給我們的,因此要讓我們能夠聽得到、能夠理解,否則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對我們來說就沒有用,跟我們就沒有關係了。所以一定要讓我們能夠聽得到、接收得到。因此他就說「名聲超十方」,要超越十方世界、十方眾生都能夠聽到。「究竟有不聞」,假使有一個眾生聽不到,那他就不成佛。

  那要讓他的名聲到達十方世界、十方國土的十方眾生,法藏菩薩必須請十方諸佛  都一起來讚歎他的名號、宣揚他的名號,甚至以身作則稱念他的名號來給十方眾生做榜樣。所以法藏菩薩四十八個大願當中,其中第十七願就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意思就是說,我不成佛便罷,我如果成佛的話,要自然的使十方世界的十方諸佛  統統來讚歎弘揚我的名號,甚至他們也來稱念我的名號,當眾生的榜樣。

  由於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所以四十八個願每一願都已經成就了。釋迦牟尼佛怎麼解釋第十七願所成就的內容呢?在《無量壽經》下卷的地方,釋迦牟尼佛一開始就說: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恆河沙數諸佛如來」就是十方諸佛的意思,「皆共讚歎」,十方諸佛都不約而同的、主動的、歡喜的來讚歎「無量壽佛」。

  「無量壽」是中文的翻譯,印度話梵語叫作「阿彌陀佛」。「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有多不可思議呢?能夠使未斷煩惱的凡夫,乃至十惡五逆的罪人也能夠脫離三惡道,遠離六道,不再於六道中輪迴,進而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這一種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就是法藏菩薩要達到這個目的。所以這裡說名聲要「超十方」。

  這「三誓偈」的內涵是什麼呢?

  首先,表明他的四十八願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

  再來,表明四十八願所有的功德都要給眾生的。

  最後,表明這一些功德怎麼給呢?濃縮在一句名號,讓我們來相信、來稱念,所謂「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

  這三首偈就顯明這樣的意涵,以這三首偈來統攝四十八個大願。

  (講義文)

《彌陀偈經》說:發願踰諸佛。

  《彌陀偈經》很短,都是偈文,比較沒有人弘揚。經文說,阿彌陀佛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是怎麼樣的超越呢?

  (講義文)

一、佛身超諸佛

  概括阿彌陀佛的「超越」來說。就「願」來講,願超諸佛願;就「佛」來講,佛超十方佛;就「國土」來講,國超十方國;就「法」來講,法超八萬法,這一句名號涵蓋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功能,同時又超越,所以一法超八萬法;就「機」來講,機超十方眾,十方眾生都涵蓋在裡面了。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惡人,都包含在裡面。

  這就是阿彌陀佛超的地方,至於具體內容,我們看經文。

  (講義文)

《大阿彌陀經》說:
令我後作佛時,於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中最尊。

  「八方上下」就是十方,意思是說,我將來不成佛便罷,若我成佛必是要成為十方諸佛中最尊的。用「尊」來顯示第一,不是第一,是唯一!就好像一個國家,國王最尊,宰相、文官武將都在其之下。法藏菩薩為什麼口氣那麼大?他目的是什麼呢?因為要救度十方諸佛不能救度的眾生。《悲華經》就說:

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
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娑婆世界的眾生由於貪瞋癡比較強盛,業力比較重,所以一千四佛摒棄我們、離開我們。這一千四佛是代表十方諸佛,十方諸佛無法救度我們;要救度我們這麼業力強大、煩惱深重的眾生,一定要比這些佛更超越才行。所以法藏菩薩發願成佛,而且超十方諸佛,原因目的就都在這裡。

  (講義文)

又說:洞視、徹聽、飛行,十倍勝於諸佛。

  「洞視」就是天眼通,就是佛眼;「徹聽」就是天耳通,就是佛耳;「飛行」就是神足通。總括就是六通的意思。所以這裡所講的「洞視、徹聽、飛行」代表「三明六通」。

  法藏菩薩說,他不成佛便罷,他將來成佛,必須三明六通各方面都超越十方諸佛十倍以上,不然他不成佛。

  (講義文)

又說:智慧、說經、行道,十倍勝於諸佛。

  「智慧」就是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其實講到智慧,只有一沒有二,沒有所謂的勝不勝、超不超,但顯示在救度眾生就不一樣。「說經」講經說法,「行道」就是廣度眾生。這些都要十倍勝於諸佛

  (講義文)

又說:頂中光明,絕勝諸佛。

  身上的光明不用講,即使頭頂上的圓光也要絕勝諸佛。這個「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絕對、超絕。如果不是「絕」,就是相對,相對還可以比較,如果是絕對的話就不能比較,不能比第一或第二,是絕對、唯一、獨一、獨尊的。這就是「絕勝」。

  前面這四段經文,是法藏菩薩還沒有成佛的時候,他發露的願心。他現在成佛了,到底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是怎樣一尊佛呢?我們來看釋迦牟尼佛是怎樣的解釋與讚歎。

  (講義文)

又說: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

又說: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平等覺經》說:光明勝於諸佛之明,百億萬倍。

  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阿彌陀佛的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而且諸佛光明皆所不能及。是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極尊。

  (講義文)

《大經》說: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無量光佛、無邊光佛、……超日月光佛。

  「光明」是般若智慧的外相,光明我們看得到、感受得到,為什麼?因為光明有亮度、有溫暖,我們感受得到。但是我們煩惱凡夫,因為被煩惱障礙,所以看不到佛光;不過只要我們念佛,身上就會放光,全身就會溫暖,我們的內心也就會謙卑、柔和,這個就是光明的功能作用。

  佛的慈悲是從智慧流露出來的,所以智慧是本體,慈悲是他顯現出來的外用;有多大的慈悲,就要看他是怎麼樣的光明。法藏菩薩發願的時候已經表明,他的光明要勝於諸佛,他的三明六通、他的智慧、說經、行道也要十倍勝於諸佛。因此他成佛了,當然就是最尊、第一、無比。

  而且釋迦牟尼佛更以最高的、無比的、崇高的來讚歎說「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光明代表一切,光明是諸佛中之王,是諸佛中之尊,而且是極尊,顯現阿彌陀佛的超勝。

  我們常常聽到「佛佛道同,光光無礙」,也就是說,佛位平等沒有高低,那為什麼這裡說阿彌陀佛最尊、第一、無比?是佛中王、是光中極尊?釋迦牟尼佛解釋說,成佛雖然平等,但由於因地發願不一樣,因此成佛的時候,境界跟度眾生之方便與能力就有所不同。所以原因就是在發願不一樣的關係。因此十方諸佛經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了,可是阿彌陀佛的誓願這麼深廣、高大,所以他三大阿僧祇劫還成不了佛。《無量壽經》就說「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是經過兆載永劫才成佛的。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節講到這裡。這一張講義請大家帶回去溫習。

  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