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無量壽經》大意(七)

──慧淨法師2017年3月12日講於台南佛一法會(第十五次)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第十五次的佛一,最近幾次的佛一,都是以《無量壽經》中五段核心的經文來顯明《無量壽經》的大意。哪五段經文呢?第一段是「如來出世本懷文」,第二段是「第十八願願文」,第三段是「第十八願成就文」,第四段是「《無量壽經》流通文」,第五段是「特留此經之文」。

  上次法會已經講到了「第十八願成就文」。第十八願成就文是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解釋。佛對佛的解釋是最正確,也是最有權威的。

  現在,我們以恭敬之心,共同將「第十八願願文」,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念一遍:

(第十八願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願文共三十六字,第十八願成就文共四十字;第十八願和成就文的文字可說是兩兩相對,意思當然也是兩相一致的。

  上一次是講解到「至心迴向,願生彼國」,也就是說「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的本身是包含著「至心迴向,願生彼國」的意念在裡面。所以,無論是當時的一念也好,「至心迴向,願生彼國」也好,都是同時性的,只不過就文字的展現以及解釋上,有前和後的次第而已,同一個念頭、同一個時間,是沒有前沒有後的。也就是說,我們念佛,念念當中都包含迴向之心,都是向著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兩句非常好,非常殊勝,令我們感激、感恩,讓我們有信心、有安心、有歡喜。「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即」字有兩種涵義:一種是「即時即」,一種是「異時即」。

  我們先就前後文來了解。這段文的意思是說,我們凡夫眾生(「諸有眾生」就是指凡夫)聽到十方諸佛讚歎「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要以名號度盡一切眾生,使任何人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在尚未往生的時候,就預先擁有了極樂世界菩薩的身分了。聽到這樣的道理及名號的含義,就產生願生極樂世界的心,因此就歡喜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這句名號是萬德洪名,具足往生極樂以及成佛的功德在裡面,而且,我們的心就是「至心迴向」「願生彼國」的,這樣當下就已得到往生的身分。若當下這口氣斷了,他當下就往生極樂世界;如果還有一日的時間,或者七日、一年、十年、幾十年的時間,他繼續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未來也一樣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說,上述各種情況,雖活在世間的時間長短不同,但將來都百分之百必定會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涵義。

  所以就時間上來說,念佛當下就得到往生的身分,已具備了往生的資格。因此,這個「即」就是「即時即」。意思是說,念佛者若是「信受彌陀救度,專念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當下就已經具足往生的身分、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能量了。

  這個念佛人,若是臨終之機,將要斷氣的時候,他當下念佛,當下就往生極樂世界;若是平生的根機,現在人還健康,因為也已得到往生的身分,不管他什麼時候命終,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即得往生」的涵義。就好像按電燈的開關,開關一按,不用經過一秒,或者一分、一時、一日,電燈當下就亮。

  如果是「異時即」就不是當下。譬如說「坐船即過海」,雖然坐船就能過海,但並不是當下坐當下就到,它是有時間性的,可能要經過幾個鐘頭,甚至幾日才會到。意思是說,雖然坐船會到達對岸,但在時間上仍有快慢的差別。所以如果是「異時即」,這個念佛人就要等到臨終正念念佛,看到佛來迎接的時候,他才會安心、才肯定會往生極樂世界。

  其實不管是專修念佛也好,或者是雜行迴向極樂世界也好,只要他願生極樂世界的心不變,「願生彌陀淨土」的心是真實、決定性的,不論專修、雜修都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決定性是在當下,不是在未來,除非平生「願生彌陀淨土」的心不太肯定、猶豫不決,這樣就不是「即時即」,是「異時即」,因為要到臨終的時候才知道心是否肯定、沒有進退、沒有改變。

  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成正覺,因此,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就解釋為「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因為,對一個「願生彼國」「乃至十念」「乃至一念」的眾生是決定往生的,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這個決定往生是在當下,不是在未來,因此,以第十八願來說,「即得往生」的「即」是指當下,是「即時即」。

  所以,當我們聲聲稱念這句名號的時候,聲聲句句都具足往生,不是等到臨終的時候才具足往生的,不是等到臨終正念的時候念這句名號,阿彌陀佛才示現,才感覺往生有分,那個時候才開始得到安心,並不是這樣。阿彌陀佛的救度是,即使我們臨終躺在病床上,身有病痛無法念佛,但是當下也是大安心的。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永遠都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之中,不會因為身心病苦念不出佛號,就不安、懷疑、著急,就不會這樣。因為,在這以前我們已經聽聞到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已經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有信心、沒有懷疑,所以不可能在臨終身有病痛,沒有辦法念佛就驚慌不安,不會這樣。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解釋的「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的意思。

  假使「聞其名號」但是不了解這個道理,這樣就是「聞不具足」,也就是聽不完整、聽不正確、不完全了解;假若「聞具足」,也就是正確的聽聞,完全的聽聞的話,就會有信心,而且沒有懷疑。

  所以「聞」有分「聞具足」和「聞不具足」。「聞具足」是「聞」和「信」在一起的,聽到就起相信之心、沒有懷疑,是「聞信一體」的;若是「聞不具足」,就會產生懷疑,就不是「聞信一體」。

  前面提到,釋迦牟尼佛解釋只要念佛願生,當下就得到往生的身分,所以叫做「平生業成」。雖然經文上並沒有「平生業成」這四字,但是有這個涵義。

  因此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這裡所說的「十念」,就是十念業成;也就是說,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之中,往生之業已經成就。

  曇鸞大師所說的「經言十念」的《經》,就是指《無量壽經》之中第十八願所說的「乃至十念」,以及《觀無量壽經》所說的「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不論十念或者十聲,並非表示只有念十句而已,是表示往生的業因在當下已經成就,往生之業成辦,已經決定往生的身分了。

  所以,這十念是顯明往生成就的意思,並不是說固定在十念裡;如果固定在十念,少一念,只念九念,就不能往生,那念十一念,多一念,也是多餘的,並不是這樣;是涵蓋著往生的身分道理在裡面,不是在數目上。所以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成就文說「乃至一念」,十念也好,一念也好,是顯明往生的業因已經成就,已經得到往生的功德,已經是往生的身分,這個人決定往生極樂世界,決定離開六道輪迴。

  這種涵義,就好像證得阿羅漢果的阿羅漢所說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我生已盡」,就是說他生死輪迴的苦已經斷盡了,不會再生死輪迴了。

  「梵行已立」,因為他清淨持戒,清淨修行已經成功了。

  「所作已辦」,他所修行的已經圓滿,已經斷除了貪、瞋、癡的煩惱,已經業盡情空,解脫生死輪迴,進入不生不滅、永恆存在的生命境界。

  「不受後有」,不會再受到未來無窮盡生生世世的輪迴之苦。

  我們凡夫眾生根機下劣、煩惱熾盛、業障深重,就好像善導大師警策我們的,要自覺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罪惡生死凡夫和阿羅漢根本無法相比,但是因為我們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就不會再受六道的輪迴,將來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也和阿羅漢一樣「不受後有」;而且我們的身分及資格,也就是將來的境界,是遠遠超越過阿羅漢的。

  我們雖然現在有貪、瞋、癡,但是並不障礙往生,因為不是靠我們自己降伏或者斷除貪、瞋、癡的煩惱,完全是靠著阿彌陀佛的佛力,一到極樂世界,我們的貪、瞋、癡就即刻轉為清淨的佛心。

  所以,這完全不是因為我們的力量,都是阿彌陀佛的力量,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所以他的願,願願都已成就;我們只要念佛,蒙受著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追根究本,它的根源在哪裡?都在阿彌陀佛那裡,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對我們布施的功德,全都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恩賜。所以,淨土法門是本於阿彌陀佛的意願、恩救。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不退轉」的梵語是「阿鞞跋致」,譯成中文叫做「不退轉」,也叫做「正定聚」。《阿彌陀經》有一句經文就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也就是說,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不管任何眾生他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都進入「阿鞞跋致」,也就是「不退轉」的境界。

  以聖道門來說,「不退轉」有三種;若以淨土門來說,只有一種而已,就是不從佛的境界退轉下來。所以「阿鞞跋致」就是成佛「不退轉」的意思。

  也就是說,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我們到極樂世界都能夠成佛,不可能又退轉為菩薩或者聲聞、緣覺,當然更不可能又退轉而輪迴六道。所以「住不退轉」就是安住在佛的境界,不會再退轉為比佛還低的階次。

  「一生補處」也是佛的身分,但因為阿彌陀佛已經在極樂世界成佛,其他的大菩薩雖然有成佛的資格,也必須要等待現在的佛退位涅槃才繼承佛位,或者去沒有佛的地方示現成佛。

  「不退轉」也叫做「正定聚」,「聚」就是類、群類的意思。

  「聚」有三種涵義: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正定聚」,就是說決定永遠不會從佛的境界退轉下來。

  「邪定聚」,這個「邪」並不是邪惡的意思,而是和正定聚相對比的,意思是說決定流轉叫做「邪定聚」,就是永遠在六道輪迴。

  正定聚是決定不退轉,決定成佛;邪定聚是決定輪迴,不能成佛。意思就是說,正定聚是學佛有成就的;邪定聚或者根本就沒有學佛,或者學佛沒有成就,因此繼續在六道輪迴。

  「不定聚」,則是隨緣不定,或者得到前進不退轉,或者會退轉,這叫做不定聚。

  所以若就六道生死輪迴的凡夫來說,就是邪定聚;若是就一般的修行人來說,就是不定聚。也就是說,一般的修行人若有不退的緣,就得到不退轉;若沒有遇到不退的緣,照樣會退轉。

  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正定聚。為什麼?因為只要往生極樂世界,不論聖人也好、凡夫也好,都同樣進入佛的境界、進入涅槃。所以,極樂世界只有正定聚,沒有其他,沒有二、沒有三,因為往生極樂世界者全部都是不退轉,這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詮釋。

  這種道理,蘊含於經文之中,很清楚、明白,但若根機不足,就看不出這種道理。我們淨土宗的祖師,比如說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或者曇鸞、道綽、善導大師等,他們了解這個道理,在他們的著作之中,就清清楚楚的說明出來。

  比如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

經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經》言」是指哪一部經呢?當然不離開淨土三經。比如《無量壽經》中,我們現在所研討的「第十八願成就文」,以及《阿彌陀經》都有說到極樂世界清淨安樂及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救度,若有人聽到這麼好的真理,心生歡喜嚮往,因此「剋念願生」,這樣都能夠往生,而且當下就進入正定聚。「剋」就是決定,決定願生極樂世界。

  曇鸞大師另外有一段法語說: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業繫,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意思是說,我們凡夫的本質就是煩惱,因為煩惱成就才成為凡夫,這樣的煩惱凡夫本來只能在六道輪迴,不可能往生佛的淨土;但是,也有這種煩惱凡夫可以往生淨土,那就是念佛,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不再繼續受到三界六道這條繩子所綁。這樣的凡夫煩惱的繩子並沒有斷,但是他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將來能夠進入涅槃的境界,所以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像這樣的道理,這樣的現象,以我們凡夫眾生來說,怎麼可能思考得來呢?

  曇鸞大師這段法語主要是在說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可以使煩惱的眾生在煩惱還沒有斷除的當下,也能夠往生他的淨土。論佛的淨土,不但凡夫不能往生,即使阿羅漢,乃至小聖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階位的菩薩)也不能往生,要大聖的菩薩(初地到十地的菩薩)才能夠往生。初地以上,地地分破無明證法身,而我們凡夫不但無明一絲絲都沒有斷除,連塵沙惑、思惑、見惑也沒有降伏與斷除,這樣也能夠往生,而且所往生的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麼殊勝的淨土,這樣的道理實在是不可思議!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段經文主要在顯明只要念佛,當下就能得到往生的身分,而且進入不退轉的階位。說明一個願往生、不退轉的念佛人,現在雖然還未往生極樂,但已經預先擁有了不退轉的身分,不但是「平生業成」,而且是「現生不退」。

  善導大師說:

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從因中來講果,既然「無有退轉」,豈不就是必定往生?也就是正定聚?所以從決定不退轉來說,我們現在就都已經得到不退轉的身分了。由此可知,「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只不過二句八個字,但是不論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說,或是對念佛人來說,是非常有特色的。

  一般的法門若沒有斷除煩惱就不能離開輪迴,如果沒有進入初地以上,也是不可能不退轉的;而我們煩惱也沒有斷除,現在還在娑婆世界,卻不但能夠離開輪迴,而且就已經得到不退轉的身分。所以淨土宗這個法門,真的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是超越任何宗派、任何法門、任何修行的。因此曇鸞大師就說「焉可思議」。

  當然,這也是依據經文而說的。「第十八願成就文」的前面就說「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有什麼樣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呢?就是可以使我們凡夫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未斷除煩惱的情形之下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在未往生極樂世界以前,就已經是不退轉的身分。

  第十八願成就文中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背後還有另一種意思,就是為念佛人授記,亦即授記念佛人未來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並且現在已具有不退轉的身分;現在雖還沒離開輪迴,尚未往生極樂世界,就已經得到了決定往生與不退轉,這就是佛為我們授記。

  本來佛都是只為證果的聖者授記,授記未來多久、在什麼地方成佛度眾生。時間還未到,就預先為他記錄、說明、肯定下來,這就是佛的授記。我們沒有能力斷除煩惱還在六道輪迴,但是現在佛就為我們授記決定往生極樂界,從現在開始不會再受六道的輪迴,而且是進入「阿鞞跋致」不退轉的身分,這同樣也是佛的授記。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個經文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非常肯定,沒有半點的模稜兩可,是非常清楚的授記。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佛所說的就是真理,真理是永不改變的,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任何情形之下都是不會改變的。所以這句「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對我們來說,非常可貴、非常殊勝、稀有難得,凡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人,都已經受到釋迦牟尼佛的授記,這樣的人一定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就已經得到不退轉的身分。

  釋迦牟尼佛為念佛人授記的經文,在淨土三經中有幾個地方,在《無量壽經》除了這段「第十八願成就文」之外,「成就偈」也是為我們授記,「第十八願成就偈」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在《無量壽經》結論的地方,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這段文叫做「《大經》流通文」,也叫做「念佛流通文」,這段文也是為念佛人授記:

佛告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踊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又說: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以上是《大經》的經文。

  在《觀無量壽經》有一句經文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這段經文也是為念佛人授記,授記念佛必定往生、必定成佛,現在已經「現生不退」。

  又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這段經文,也是為念佛人授記。

  在《阿彌陀經》說: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這也是預先授記。又說: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這段文也是預先為念佛人授記。

  又說: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這段「願生不退」的經文,也是釋迦牟尼佛預先為念佛人授記,必定離開輪迴,必定往生成佛。

  淨土宗的特色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就是依據上面所引用的這些經文,在文字上作簡要的說明,這種說明其實在淨土宗祖師的著作中,處處都有顯示。

  念佛人現生不退轉,若以譬喻來說明,就好像種子種下後成長為果,既然已成為果,要再恢復成種子,就不可能了。也好像米已經煮成飯,不可能再恢復成為原來的米了。意思就是說,念佛人已經是「不退轉」的身分,不可能又成為原來的輪迴的凡夫。也譬如說「木已成炭」,木頭已經燒為木炭,要再恢復原來的木頭,也不可能了。又好像豆子已經磨成粉,要再恢復原來的豆子,也是不可能的。又好像蛋已經孵化成雞,要再恢復原來,也是不可能的。又好像子彈,已經打出,要再回轉回來槍管裡面,同樣是不可能的。

  古人就有一個譬喻說「如箭既離弦,直無回轉勢」,箭已經射出去,不可能又回到弓上。意思就是說,我們若是願生極樂世界之心肯定不變,這樣就已經不是凡夫,已經是聖者之儔,不可能再回復凡夫的身分。以上是藉由譬喻來說明「不退轉」的內涵與肯定性,來堅固我們念佛的信心。

  我們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相信不懷疑,接受不拒絕,願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已經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所以這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經文是非常可貴的。

  有一首偈說:

願生極樂,專稱佛名,心決定時,淨土蓮花,現其色相;
譬如須達,將造祇園,心決定時,欲界諸天,現其宮殿。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說,我們若願生極樂世界,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願生之心是決定的、不退轉的,這樣,極樂世界就有我們的蓮花,而且這朵蓮花有我們的名字,也有我們的影像;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拿著這朵蓮花來迎接我們。

  「譬如須達,將造祇園,心決定時,欲界諸天,現其宮殿。」這有一段典故。

  舍衛國有一位宰相叫做須達長者,「須達」是印度話,翻譯作華語就是「給孤獨」,「給」就是供給、布施的意思,「孤獨」是鰥寡孤獨、沒有依靠的老人、小孩或是貧窮缺錢的人。也就是說,這位須達長者很富有,也很慈善,凡是看到孤單的老人,孤苦沒有依靠的小孩,或者貧窮沒錢的人,他都主動救濟,使對方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甚至幫忙他使他接受教育,所以人都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

  有一天,這位宰相聽過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後,非常感動敬仰,就恭敬邀請釋迦牟尼佛到舍衛國來講經說法,度化這個國家的老百姓。釋迦牟尼佛當時就答應,而且跟他說,你先回到你的舍衛國,找一個可以講經說法的地方。

  須達長者回到舍衛國後,很高興的到處尋找適當的地方。因為這是要給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地方,而且釋迦牟尼佛的跟隨者往往都有一千多位,所謂「千二百五十人俱」,都是修行人。因此,理想的地方除了場地要夠寬廣之外,必須同時兼具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平常沒有蚊蟲,又有很豐富的芬多精,而且肅靜、不吵雜,也不離城市太遠,使大眾來聽經可以方便等之條件。這種理想的地方本來就不易找,找來找去就只有祇陀太子的花園最適合,不僅場所寬,樹木也多,雖離都市不遠,卻沒有都市的憒鬧。不過,這個地方是太子的,太子他有的是錢,這麼好的地方他怎麼肯賣呢?若不動一下腦筋,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位須達長者就親自去拜見祇陀太子,他首先讚歎釋迦牟尼佛是一位世間的覺者,他多麼慈悲祥和,智慧是多麼深廣博大,多麼能夠講經說法度眾生,讚歎之後才說:因為要請佛來這裡講經,必須要有一個好的環境,祇陀太子您的花園是不二選擇,是最理想的地方,請祇陀太子能夠成全這件美事,完成這個功德。

  祇陀太子心想:這是我的地方,你竟然敢開口要我讓渡,這哪有可能呢?不過對方又是堂堂的當朝宰相,也不能得罪到他,這樣要如何呢?因此就設一個很為難的條件,想讓對方能夠知難而退。什麼條件呢?他就說,「可以啊!這個地方是很難得,你若可以將黃金鋪滿祇園,我就將這個地方給你。」希望須達長者可以知難而退。但是沒想到須達長者聽到祇陀太子的條件,很高興就答應下來。回到自己的府邸,打開倉庫,將他所有的金條、金片全都搬出來,沒有幾天,就將祇陀太子的花園地面全都鋪上了金光閃閃的黃金。

  祇陀太子看了,非常感歎,敬佩須達長者有這麼大的發心,而且內心也對釋迦牟尼佛產生了敬仰,能使宰相願意做這麼大的付出與發心的人,肯定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祇陀太子也很有慧根,他就對須達長者說:「這樣吧!這個花園我們一起來做功德。」須達長者就說:「我已經依約定滿地鋪了黃金,這個花園應該屬於我的了。」祇陀太子就說:「你雖然已用黃金鋪滿了園地,但是樹木你鋪不到,依然是我的,所以你奉獻花園,我奉獻樹木,我們共同做功德。」。

  須達長者一聽也有道理,而且也歡喜祇陀太子能夠肯定這件好事,共同來護持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個地方才叫做「祇樹給孤獨園」,祇陀太子所布施的樹,以及給孤獨長者布施的園。

  精舍的藍圖設計好,要開始建築了,佛陀囑付舍利弗來做監工,當須達長者和舍利弗拉繩丈量地面的時候,舍利弗不知不覺內心歡喜就笑了出來。這時,須達長者覺得奇怪,就問:「尊者,你這麼高興,是在笑什麼?」

  舍利弗才說:「你發一個心,要建設祇園精舍,都還沒有蓋,才開始丈量而已,但是你的果報已經示現,欲界天每一層都有你的宮殿,你將來所得的果報,所出世的天界已經成就。」舍利弗就藉著神通示現給須達長者親自看他將來所要住的莊嚴清淨的宮殿。

  這個時候,須達長者就問舍利弗說:「六界天中哪一個天較安樂、較殊勝?」舍利弗尊者就說:「六界天之中,下三界(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五欲的心較重;若是上二界(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較驕慢,又較放逸;其中第四天,就是兜率天,較知足、較無欲,而且有一生補處的菩薩在那個地方講經說法,所以在兜率天都能夠聽聞經法,這個地方最理想。」。

  須達長者一聽就說:「如果這樣,我將來要往生兜率天。」他這句話一說完的當下,其他各天的宮殿就都消失了,只有兜率天的宮殿存在。

  這段典故顯示,雖然只是剛起一念真實的善心,但是當下就已經得到那個果報;雖然工程還未開始進行,善事功德也還沒有完成、圓滿,不過他的果報就已經顯現了,可以說就是「因中有果」。

  本來因和果中間應有時間上的距離,也有空間與本質上的距離,但是,因為發心是真實的,所以當下的果報就預先成就。

  同樣的,念佛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心念一浮起,決定不變,這樣極樂世界就有我們的蓮花,就有我們的名字,就有我們的身影在那裡。這就是說明我們現在已經得到正定聚的身分了。

  印光大師也有一段法語和這個內容很相同:

祇園始經營,天界宮殿已現。
佛念才發起,淨土蓮花即生。

  也就是說,祇園精舍才開始要建設的時候,須達長者在天界的宮殿已經出現。那我們念佛,願往生的念頭才發起而已,淨土的蓮花當下就已經出現了,這同樣是「因中有果」。

  淨土法門就是「因中有果」的法門,所以往往也以蓮花來譬喻淨土宗。蓮花有一個特色就是「花果同時」,花一開時果就出現,這也表示因果是同時性的。

  印光大師另有一段法語說明現生得正定聚的譬喻:

能於此法,深生信心,則雖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
喻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

  這個譬喻很貼切。不管任何人,只要我們對這個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法門有很深的信心,又不改變(如果信心浮淺就好像一枝草,風一吹,草就會動搖而改變方向),雖然煩惱沒有斷,輪迴未出,但是身分已經勝過阿羅漢。好比太子剛出世,雖然還沒長大,也還沒有學問,也沒有成就,對國家也還沒有任何的貢獻,但是他的高貴,他的身分,已經超越宰相之上了。為什麼?因為他是國王的兒子、未來的國王。

  印光大師還有一段法語,也解釋得很簡捷:

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

  「惑業」就是貪、瞋、癡。貪、瞋、癡還未斷除,但是預先得到一生補處的資格;就在我們幾十年的此生之中,已經圓滿菩提了。「菩提」就是「佛果」的意思,已經圓滿成就佛的功德。所以說淨土法門是一生圓滿、當生成就的法門,非常簡單,非常殊勝,所謂「至簡易、至直捷、至圓頓」,相當難得。

  反之,若是通途法門,進入一生補處的階位,就要降伏煩惱,斷除見惑、斷除思惑、塵沙惑,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開始,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進入初地到了七地,接下來是八地到十地,才能進入等覺一生補處的階位。

  論時間,要三大阿僧祇劫以上;論過程,要斷除四十一品無明,經過五十一個階層,可以說時間很長久,而且功夫要很高超。但是我們既沒有降伏煩惱的功夫,也沒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五十一個階位的艱苦修行,卻也能夠在今生短短幾十年就圓滿、成就菩提,所以印光大師在這裡說「即此一生,圓滿菩提」,菩提之果已經在我們這一生之中圓滿成就。這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

  有一句法語說「心行相續,業成不退」,意思就是說,願往生之心與念佛之行相續不間斷,這樣往生、成佛之業就已經成就不退轉了。淨土法門的容易和殊勝於此可見一斑。

  人生是無常的,隨時會離開人間,而且生死是輪迴的,並不是死了以後未來世還永遠都可以再度做人,且能永遠都能繼續學佛。我們來世再度投生人道做人是很不容易的,往往都墮入三惡道。我們光檢討今生口中所吃的肉就有多少?這些都是要還的;要如何來還?若不是墮入地獄或者餓鬼,就是轉入畜生道償還。這輕鬆嗎?不輕鬆,很痛苦。因為是痛苦,所以是很嚴重的事情,因此叫做「生死事大」。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目的在哪裡?就是說明這件生死大事,並說出解決的方法,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的目的。

  所以講經說法,若沒有講到生死事大的內涵,沒有講出解決生死大事的方法,這樣就是沒有將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本懷講出,是很可惜的,甚而若說錯,就會誤導眾生。

  生死是大事,我們長久以來學佛的心不變,求道的心隨著年歲的增長,也更加堅定,所以願生心和信受淨土法門的心也只有愈加深重不退轉。就好像剛才所說的,箭已經射出去了,不可能再回轉。雖說人生無常,心情難免進進退退,不過想到生死是大事,比任何世間的事還重大,甚至更加嚴重,面對這件生死輪迴的解決,是不可以進進退退的,因此只可隨著歲月的增長不斷加深,所以是不可能退轉的。

  世間的五欲、榮華富貴是無常的,對我們來說可有可無,如果一生有得吃、有得穿、有地方住,這樣就已經滿足了;世間任何大事都可以商量,只有解決生死輪迴與往生極樂世界這件大事,是不可商量,不可妥協的。

  淨土法門有「當機眾」與「結緣眾」。

  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是就「當機眾」來說的。凡是契合第十八願所說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念佛人,他的願生心堅決,念佛專一,這樣的念佛人就是「當機眾」,這樣的人,他現在已經得到往生的身分(即得往生),而且現生就「住不退轉」,他臨終的時候,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若不是這樣的根機,則叫做「結緣眾」。也就是他雖然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知道極樂世界,也浮出了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但這個心並不堅決,念佛也不專一,所以今生並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不過,他已經和阿彌陀佛結了緣,阿彌陀佛也沒有放棄,必定要使他或者後世、或者後後世,讓他很快就往生極樂世界,這類的眾生叫做「結緣眾」。

  所以,「當機眾」是對機的,契合第十八願的;「結緣眾」則不是對機,因為不契合第十八願,但是阿彌陀佛並不放棄,將來也要使他往生。所以在四十八願中的第二十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
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就是說,這類的眾生已經「植諸德本」,植下了種子,只是結果要等待未來。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地方,只要有結過緣,阿彌陀佛就不放棄,會藉這個緣,不久的未來將他救度到極樂世界。因此,第二十願也叫做「三生果遂願」,或叫做「繫念定生願」。這個願,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就用一個譬喻說「吞鉤之魚,在水不久」,全文是:

吞鉤之魚,雖復遊戲池中,當知出在不久。

  魚已經上鉤,不可能會再游去別的地方,在水裡也不久了,總是會很快就被人拉上岸來。若不是上鉤之魚,牠在水裡還會上上下下,來來去去,到處游走。

  這是一種譬喻,譬喻和阿彌陀佛結過緣的眾生,無論如何,待在六道苦海也不會太久了,總有一世會讓阿彌陀佛救到極樂世界,這是屬於第二十願。總之,雖同是被救度者,但有「當機眾」和「結緣眾」的差別。

  這樣說起來,我們今生可以成為「當機眾」都是因為過去世和阿彌陀佛結過緣,是因為過去是「結緣眾」,現在才能夠成為「當機眾」。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光明一直在幫我們調熟,使我們可以早一世成熟,成為「當機眾」。就好像日光照著果樹,樹上的水果本來是綠色的,因為還沒成熟,如果強將它摘下來也不能吃,經過日光的調熟,慢慢變黃、轉紅,時間到了,成熟了,自動就會掉下來,這時候也才能吃。

  我們宿世以來就是受到阿彌陀佛光明的照耀,今生今世根機成熟而成為「當機眾」,由照耀的光明之境轉入攝取的光明之境,受到阿彌陀佛攝取不捨,所以今生今世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第十八願的「當機眾」。

  第十八願只有說念佛,念佛很簡單,人人都做得到,因此成為「當機眾」是容易的;雖然第十九願也是「當機眾」,但是第十九願較困難。因為第十九願說「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然後才「至心發願,欲生我國」。畢竟真正能如實發菩提心的修行者很少,就修諸功德來說,自古以來也沒有幾個人能修得起。所以雖然十八願、十九願都屬「當機眾」,不過第十八願較容易,所以度化的眾生自然較多、較普遍;而且第十八願也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

  若是了解這個道理,就應該專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決定今生要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只是結緣,等待來生,或者某一世才要往生極樂世界。因為生死輪迴之苦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是不可商量的事情,是不能猶豫不決、進進退退的。

  古人有一句話說:

除卻生死真大事,其餘皆是可商量。

  意思是說,除了生死輪迴是真正嚴重的大事以外,世間上無所謂真正的大事。

  世間就是功名富貴、家庭的安樂、事業的發展、交際應酬,這說起來不算什麼大事。因為世間的榮華富貴幾十年就過去了,一切都如同過眼雲煙一般,而未來世的生生世世輪迴卻是無窮無盡的,不是只有幾十年而已。況且輪迴的過程就是一個「苦」字,因為它的本質就是「苦」,豈不就是嚴重的大事呢?因此這件嚴重的大事,是不可商量的,一定要解決。也就是說,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不可有絲毫的苟且的,也不可因循業習妥協。了解這個道理,自然就會成為「當機眾」。

  解釋「第十八願成就文」的同時,我們也來解釋「第十八願成就偈」。「第十八願的成就偈」同樣也是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解釋。偈文有四句,一句有五個字,總共二十字: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其佛本願力」,釋迦牟尼佛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來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所以才說「其佛」,「其佛」就是指阿彌陀佛。「本願力」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也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因此他因地所發的願已經成就了,已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說「其佛本願力」。

  他這個「本願力」有什麼力量、功德、功能呢?釋迦牟尼佛解釋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只要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佛名,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樣人人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一個都不會漏掉,所以說「皆悉到彼國」。

  當然,所謂「聞名」並不是掉以輕心,右耳聽左耳出。就如前面所說的,「聞」是包含「信」在裡面,也就是「聞具足」。

  聽到阿彌陀佛救度的內容,就「欲往生」,為什麼呢?阿彌陀佛千求萬求,求我們要讓他救度,求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十劫以來一直如此,那我們願意接受了嗎?若不願意,阿彌陀佛也無可奈何;若願意,這樣就滿阿彌陀佛的願,就和阿彌陀佛的願相應──阿彌陀佛的願和我們的願,我們的願和阿彌陀佛的願,就願願相應,感應道交,就和阿彌陀佛一體不二。所以我們說「願生、欲往生」,不是求,也不是願望的願,是願意的願。

  願望和願意有什麼不同呢?有很大的不同,有天差地別的不同。

  我們學佛就是要成佛,但是學佛的人這麼多,成佛的有幾個?自古以來,自力修行者就好像牛毛那麼的多,但是真能成就者就好像麟角。所以雖有那個成佛的願望,卻不一定能夠達成,因為,他因地的功行若沒有具足圓滿,就無法得到那個願望的果報。

  唯有淨土法門不是靠我們的願望去追求,而是看我們願意嗎?答應嗎?心中答應,口中念佛,這樣自然就能夠往生成佛。

  所以,淨土法門不是我們求往生的法門,是阿彌陀佛求我們讓他救到極樂世界的法門,是我們被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

  大家想想,十劫以來我們都在輪迴,我們從來不曾有一世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十劫以來,生生世世都是阿彌陀佛在求我們,可惜由於機緣未到,我們仍一直在六道之中,還好,現在機緣已經到了,怎麼說呢?我們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遇到佛法,雖然釋迦牟尼佛涅槃已經二千五百餘年了,但是他說的法現在還存在,尤其是遇「佛本願力」,遇到阿彌陀佛本願的救度功德力,所以只要「聞名欲往生」就都可以「到彼國」。

  釋迦牟尼佛又進一步解釋說「自致不退轉」,自自然然就成為不退轉的菩薩。「自」就是天性自然、自自然然的。既是天然、自自然然,就不是我們凡夫、人為的造作。譬如一年四季,春天過了就是夏天,夏天過了就是秋天,秋天過了就是冬天,這是自然的,不是經過人為的力量或用種種科技來使它成為春夏秋冬;同樣的,我們只要欲往生極樂世界,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在今生今世就得到不退轉的身分。

  所以釋迦牟尼佛這首偈「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的解釋,如畫龍點晴,給我們很大的信心,讓我們感激,安心又歡喜,知道這個法門這麼容易又殊勝,只要「聞名欲往生」就「皆悉到彼國」,而且自自然然進入不退轉的菩薩的階層,不用藉著其他的功德力用,毫無勉強,是自自然然的。所以淨土法門是自然往生成佛的法門,釋迦牟尼佛已說得明明白白,經典上白紙黑字也寫得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模糊。

  若論「自然」,歸納起來有三種:一種就是願力自然,一種是業力自然,一種是虛空自然。

  願力自然,是指什麼人的願力呢?不是指我們凡夫的願力,是指阿彌陀佛的願力。凡夫的願都很浮淺,沒有力量。那阿彌陀佛有什麼願力呢?阿彌陀佛有經過五劫的時間思考出四十八大願,再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去累積菩薩萬行,才完成了這個願,使這個願有了功德力,使念佛的人自自然然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自然。只要符合阿彌陀佛的願,就自自然然隨這個願的運轉而往生極樂世界,這是願力自然。

  業力自然,是指我們凡夫。我們凡夫都有罪業,我們一生之中起心動念的業、開口說話的業、身體動作行為的業,以善和惡來比較的話,是惡多善少,就好像《地藏經》所說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我們死後,就自自然然隨著今生今世乃至生生世世的業去投胎轉世。不是上帝創造或者安排,或者審判,而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做的安排,自己的業在審判自己。如果這個業應該墮入三惡道,我們想不墮入,也是不可能,因為已經有那個業,業已經定下來了;除非迴心轉意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藉由阿彌陀佛的強大力量轉我們眾生的業,使我們不墮入三惡道,甚至脫離六道,往生極樂世界。

  「業力甚大」,大到什麼地步?像《地藏經》說的「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因為他有一股自然的力量。因此不要以為起心動念沒有人知道,或者說出去的話已經過去了,或者造作的行為也過去不存在了,其實它依然存在。存在什麼地方呢?就存在於法界之中,那一股無形的力量,會使得時間一到,自然就會引起那個相應的果報。

  有一首偈就說: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又說: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這都就在說善惡因果的報應。以上說的是眾生業力的自然。

  虛空自然,虛空之中自自然然有循環,如剛才說的,春夏秋冬四季這是自然性的,不是上帝安排造作,也不是人為使它有春夏秋冬的。當然有春夏秋冬是就某些地區來說,有些地方是沒有冬天的,那也是一種自然。若進一步探究,虛空自然的來源是哪裡呢?是在眾生業力的自然。所以,我們若沒有這樣的業,宇宙虛空自然就沒有那種現象。

  為什麼?佛法說「三界唯心所造」,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眾生共同的心力所形成的,這樣的道理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經說出。現代科學發達才證明釋迦牟尼佛真的是一位覺者,所說的話是真理,這個宇宙確確實實,是眾生的共業所形成的。

  以上也是在說明「自致不退轉」。我們若是念佛,自自然然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就現生不退轉。這個自然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自然,並不是我們凡夫的業力自然,我們的業力只有是墮入三惡道而已,只是繼續輪迴六道輪迴而已,沒有脫出輪迴的力量。

  這首「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破地獄偈」,這有一個典故。

  唐朝時代有一位出家修行人叫做玄通律師,他是一位學戒律的人。這位律師到處行腳參訪,有一天去一間寺院掛單過夜,那一晚他所住的房間隔壁有人在誦經,所誦的經文就有這首「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他可以說宿善已經成熟,聽到這句偈文非常有感覺,就跟隨念著念了二、三遍。

  之後,他就沒有再念這首偈,而且時間一久,也已經忘記了。後來,因為他犯了戒,死去的時候到了閻羅王的地方,閻羅王拿起驚堂木往桌上一拍,就向他問說:「你出世在佛法傳播的地方,若有學過什麼法門,現在就請你登台為我們宣講。」

  閻羅王這麼說了,玄通律師就不得不上台了,他一方面上台,一方面回想一生在陽間所學的,有什麼樣的法門?可是這時怎麼想也都想不起來,已經全部忘光了,就只有這首偈還記得起,他就順口念這首偈「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偈一念完,閻羅王當下就起身向他敬禮說:「唉呀!這首偈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總功德的偈文,憑著這樣的功德,你可以免除地獄的果報,可以再回去陽間繼續修行。」

  所以這首偈文,就是阿彌陀佛總功德之文,可以使墮入地獄的人離開地獄,因此叫做「破地獄偈」。

  玄通律師他一生所學的法,墮入地獄的時候全都記不起來,卻只有這首偈記得,而且又念得這麼完整,這豈不是背後有阿彌陀佛的加持?因為他既已聽到這首偈,就是和阿彌陀佛結了緣,所以阿彌陀佛就不放棄。

  玄通律師是一位學戒、持戒的修行者,但最後也是會犯戒,何況一般的學佛者?由這件典故,我們知道學佛、修行是不容易的。

  在座一定有受過五戒和菩薩戒的蓮友,我們可以靜靜的思考、檢討:自受戒到現在,到底持戒是清淨或不清淨?假若不清淨會有什麼後果?檢討之後我們就會自覺:我就是凡夫,是罪惡生死凡夫,必須要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對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會答應,自然就會有這種覺醒;這樣就會進入到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之中,坐著阿彌陀佛的本願船,成為當機眾,接受到釋迦牟尼佛的授記──已得「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件典故,讓我們有這種啟示。

  可能有人會想:這樣要好好將這首偈記在心中,等到將來若墮入地獄和閻羅王見面的時候,可以將這首偈念出來,讓閻羅王又判我們回陽間。(眾笑)其實不用,為什麼呢?大家既然已信受淨土法門,是不會經過閻羅王殿的;若是還要到閻羅王殿,這樣豈不是太危險了!

  念佛人是要讓閻羅王來恭敬,不是準備若墮入地獄要如何來應付。我們現在既已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已經不是娑婆世界輪迴的苦惱眾生,已經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所以不只是護法龍天保護我們、讚歎我們,而且十方諸佛也來圍繞著我們、保護我們、讚歎我們,就好像《阿彌陀經》所說的「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所以,根本不要怕又會輪迴,墮入三惡道、墮入地獄。如果說要應付,這個時候就要應付,等墮落時要應付就已經來不及了。那現在要如何應付呢?很簡單──「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這樣就是應付輪迴、應付地獄、應付閻羅王最簡單的方法了。

  其實,阿彌陀佛的總功德就在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中,所以不一定要將這首「破地獄偈」記在腦中,因為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即使學問高深,知識豐富,到了臨終的時候,一生所學大部分都忘記了,記得來的就只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大家還是老老實實的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更加可以破地獄。玄通律師是在地獄念這首偈使他離開地獄,如果當時他在地獄中直接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僅他自己能離開地獄,更能藉之往生極樂淨土,同時也會救度地獄的眾生一齊離苦。這也有一段典故,這件故事是發生在古代的印度。

  古代印度有一位婆羅門,婆羅門是當時印度的一種階層的人士。照說婆羅門也還是屬修行者一類,應該有學問才對,但是這位婆羅門卻很愚痴,不過他的太太則很聰明,而且是學佛念佛的人。

  這個婆羅門愚痴而且又愛殺生、吃肉,他的太太勸他學佛念佛,他總是說:「唉!我沒有智慧,了解不來,念不來。」但是這個婆羅門對他的太太非常疼愛,因此他太太就藉這種機緣對他說:「我們每晚要睡覺前就先來念佛,念完再去休息。」又說:「我要你和我學佛,你都不答應,那麼你所要求我的,我又怎麼能夠答應呢?夫妻就好像比翼鳥,要同心、同願、同行才對。」所以這個婆羅門就和他的太太,每晚在睡前都敲引磬念佛。

  三年之後,這個愚癡的婆羅門死了,因為造惡業的緣故,所以墮入地獄。地獄的鬼卒拿著鐵棒、鐵條要敲打地獄鬼魂的時候,無意中敲到油鍋的鍋邊,「鏗」的一聲,好像引磬的聲音,婆羅門一聽到這個聲音,不知不覺間就自然念出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一念出來,附近的鬼魂一聽到,當下就離開地獄,往生極樂世界。那個時候驚動到閻羅王了,閻羅王就放他回陽間。婆羅門回到陽間之後,就將這件事講給大家聽,大家都非常驚異、讚歎念佛不可思議,所以,當地人很多人就開始念佛。

  這個婆羅門返回到陽間之後,就將自己的經歷託人寫成一首偈,自己也常誦念:

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才稱彌陀名,猛火為清涼。

  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陽間造了種種的罪業而墮入地獄,這時若有人在地獄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聽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地獄的猛火,甚至刀山、劍樹、油鍋,這些種種的痛苦刑罰,當下就變為清涼的景象,而且當下就離開地獄,甚至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可以打破地獄,使地獄眾生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是第十八願的核心道理,第十八願所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只要念佛都可以往生,甚至使地獄的眾生也離開地獄,往生極樂世界。

  在《無量壽經》中就有這樣的經證:

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就是說,在地獄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地獄種種的極苦、劇苦,當下消除,壽終就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剛剛那首偈語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地獄的眾生單單聽到這句名號,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力量呢?因為佛的境界是:「名」就是「體」,也就是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阿彌陀佛的本體。

  阿彌陀佛本身是涅槃的境界,是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的真理境界;由於這句名號和阿彌陀佛的無量壽、無量光的本體是「一體不二」的,所以,這句名號同樣有阿彌陀佛無量光明的威神力量在裡面。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也叫做有聲音的光明。意思就是說,雖然名號就是光明,但是光明本身並沒有聲音,可是這句名號卻是有聲音,可以念出來聽得到,可以寫出來看得到,可以做佛牌來掛在胸前;所以,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沒有聲音的名號。

  總之,阿彌陀佛的光明和阿彌陀佛的名號是一體的,致使在地獄之中只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火焰化作紅蓮」,使地獄的眾生頓時可以坐著蓮花進入極樂世界。這就譬如黑暗若是遇到光明,黑暗當下就消除,當下就變成光明的境界。

  這句名號不只是阿彌陀佛的本身,也是極樂世界的本身。因為就佛的境界來說,不僅名體不二,依報、正報也是一體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本身屬於正報,所住的極樂世界屬於依報,正報的身體和所居住的環境依報,是一體的,不分開的,沒有差別的。

  我們凡夫在這個世間,正報的身體和所住的依報環境卻是各自分開的,不是一體的,是互相有隔閡不能自由。譬如,房間如果沒有門,四周都是牆壁,這樣就無法出入,這是我們凡夫業力的障礙;但是,佛的境界是融通無礙的,正報的身體和所住環境的依報是融合一體,不相阻礙。

  《華嚴經》中提到四種法界: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佛的境界就是事理無礙以及事事無礙的境界,因此萬物對他來說都是一體性的,是相即相入、融合一體的。

  總之,只要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使聞名念佛的人,離開地獄、離開六道,自自然然進入極樂世界,這就是阿彌陀佛名號的功能。我們既然已聽到、知道阿彌陀佛救度的道理,此後就專一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就自自然然往生極樂世界。

  就好像水,水的功能本來就可以止渴,也可以潤濕東西;若是火,火的功能本來就是燒東西,這是火的自性,本來就是這樣,你要說叫它不要燒,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我們嘴中說不要燒,心中思維不要燒,火一定還是會繼續燒,因為這是它自然的本性與功能。同樣的道理,我們既然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除非我們自己不想要往生,不然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是不可能的。

  阿彌陀佛的救度,對我們眾生來說,我們只要心中領受、口中答應,則必然會表現在念佛,如此「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就是隨順著阿彌陀佛的救度,自然必定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因為這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是阿彌陀佛本願力量的自然功能作用。我們只要依照著做,無形中就已經進入阿彌陀佛的願海之中了。

  所以,我們往生的功德力量不在我們本身,完全是在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的功德已經成就,是現成的,而且是從十劫以前就開始完全迴向給我們十方眾生,因此十方眾生不論是什麼人,只要念佛願生,將來就必定往生,而且現在就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這就是「第十八願成就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涵意。

  接下來講《無量壽經》大意第四段經文。第四段的經文是在《無量壽經》結論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將稱念彌陀名號的淨土法門來咐囑彌勒菩薩。現在請大家合掌,我們一起來恭誦一遍:

佛告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段的經文若是包含前面的「佛告彌勒」四個字,總共是三十六字,若單就主要的經文來說,也就是從「其有得聞」開始,總共八句,一句四字,則總共三十二字。

現在分四點來解釋這段經文:

第一,名稱。就名稱來解釋;

第二,大意。就大意來解釋;

第三,依文解釋。依文字的意思來解釋;

第四,顯明深理。顯出這段文背後真實的意義。

  第一,名稱。以各種角度來看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會有好幾種名稱,可以說是「咐囑彌勒文」,因為是佛陀交代彌勒菩薩的;也可以說是「大經流通文」,因為出自《無量壽經》最後流通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交代彌勒菩薩,要將《無量壽經》的大意、核心要旨流傳下去;也可以說是「念佛利益文」,因為這段流通文完全是在說第十八願念佛無上利益的經文;也可以說是「念佛流通文」,因為是流通念佛,不流通雜修雜行。

  釋迦牟尼佛咐囑彌勒菩薩,有二種的涵義:

  一,是為了要使念佛法門代代相傳,使這個法門永不斷絕,常住這個世間,救度任何時間的眾生。

  二,因為這個法門是諸佛出世的本懷,彌勒菩薩是將來會在娑婆世界下生成佛的菩薩,因此將這個諸佛的本懷傳承給彌勒菩薩。

  這段文也分為兩門:一個是相對門,一個是絕對門。這兩門是就解釋上來說的。

  「相對門」的意思是說,念佛和其他的法門比較,唯有說念佛一門的大利無上功德,來顯示出其他法門是小利有上的功德。這就是相對性、比較性來看。

  「絕對門」的意思是說,整部《無量壽經》也有講到其他的法門,但是,最後釋迦牟尼佛卻單單只交代彌勒菩薩流通念佛,並沒有咐囑其他的法門,顯示出念佛法門利益遠超其他法門,其他法門不能比,故不與其他法門比較,而直接以念佛咐囑彌勒菩薩。

  第二,大意。這段文的大意在說什麼呢?簡要來說就是,無論任何人,只要「歡喜踴躍」來念這句名號,他當下就得到最大的利益,具足了無上的功德。所謂「無上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因為沒有比佛更上的了。我們若是念佛,這樣佛的功德就和我們一體不二,這種「無上功德」和念佛的人永遠相隨在一起、不相離開,這是就大意來說。

  第三,依文解釋。依據經文,一字、一字,或者一句、一句來解釋,先消文,然後才顯明它背後的道理。

  「佛告彌勒」,佛當然是指釋迦牟尼佛,彌勒菩薩就是當來下生成佛的彌勒菩薩,現在住在兜率天。

  這段文是釋迦牟尼佛咐囑彌勒菩薩的,「咐囑」就是交代的意思,因為彌勒菩薩是將來下生人間成佛的菩薩,所以將這個法交代下一位佛流通到未來世。佛出世的目的就是要講經說法,要救度眾生,要如何達成救度眾生呢?唯有這個法門才能夠普遍救度眾生,才能夠達成諸佛出現世間的目的,所以這段文稱為「咐囑文」或「大經咐囑文」。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其」是指十方眾生,十方眾生之中有聖人、有凡夫,有善人、有惡人,任何人只要能夠聽到這句名號,他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當機眾。「聞」就是耳朵聽到,心中了解相信,所以「聞」就是「信」。這背後也是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眾生要相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要相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救度,要願生極樂世界,有這樣的涵義在。

  「得聞彼佛名號」,就是指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相信、沒有懷疑,也就是「信受彌陀救度」的意思。阿彌陀佛的名號,和阿彌陀佛的本身是一體不二的,所以這句名號是具足著阿彌陀佛本身所有的萬德在裡面,因此這句名號才叫做萬德洪名。這句萬德洪名可以救度十方眾生往生彌陀淨土,進而可以使十方眾生在彌陀淨土直接成佛。

  「彼佛名號」也是「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聞其名號」;「聞其名號」和《無量壽經》「胎化段」的經文所說的「明信佛智」是一樣的。聽到這句名號,信受這句名號,就等於是信受著阿彌陀佛的佛智。我們眾生沒有辦法了解佛的智慧,因為我們並沒有證悟到佛性,因此我們只有信受、不懷疑。直捷的說,「明信佛智」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深奧的道理,只要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是「明信佛智」。

  阿彌陀佛的本願名號也是十方諸佛所讚歎的名號,第十七願成就文說: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聽到十方諸佛所讚歎的這句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名號,聽到不懷疑,這樣自然就和這句名號的法體感應道交,這樣的心理狀態就是真實的信心,這叫做「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可以度我們出離生死輪迴,若聽到、相信,心中自然就歡喜。歡喜是一種心理狀態,內心的歡喜表現於身體,就有踴躍的行為。「踴躍」是什麼意思呢?「踴」就是踴於天,「躍」就是躍於地,這是形容歡喜到了極點,非常慶樂的狀態。因為聽到這個救度的法門,對往生有望,對脫離輪迴有望,那種內心的感受和外顯的現象,釋迦牟尼佛用「歡喜踴躍」來做形容說明。

  當然,這個「歡喜踴躍」是因為逢緣觸境才表現在言行上,不可能說日日夜夜、時時刻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這樣「歡喜踴躍」,這是不可能的。念佛人逢緣觸境,「歡喜踴躍」念佛的時候,就自然會發自內心、表現在外。在那個時候,他是盡情盡性、盡心盡力「歡喜踴躍」的念佛。因為是出自內心,盡我們對佛救度的感恩、歡喜的感情,流露出我們的本性,所以,念佛的時候,聲音就很響亮,這就是盡情盡性、盡心盡力,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這裡所形容的「歡喜踴躍」了。

  所以在這裡所說的「其有得聞」的「聞」,不是突然間聽到這句名號而已,是聽到這句名號以後,有一種「悲喜交集」的心理狀態,因此才會有「歡喜踴躍」的顯現。

  「乃至一念」,這個「一念」是指,乃至臨終一念也可以得到往生成佛的大利益。「乃至」就是「下至」,「包容一多」之語,顯示稱名遍數不定的意思,是一種包含性的,包含一念、包含多念、包含臨終的念佛、包含平生的念佛。所以「乃至一念」就他本身來說,是顯示只要念佛,不論數目,有時間就念佛,凡是修持就專一念佛,以念佛為修持,這叫做「遍數無定」,念多少?念多久?不固定。這樣說來,這「一念」就是相續念佛的意思。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知」,念佛容易,利益功德殊勝,可說超情離見,難以相信,如能相信而念佛,可說稀有難得,因而特別以「當知」提醒彌勒菩薩,也是提醒十方眾生,廣泛引起注意。「此人」,信心念佛之人,如淨土宗宗旨所說。

  這個念佛的人已經得到涅槃的利益。因為在佛法之中,在法界之內,最大的利益就是涅槃的利益,就是成佛的境界。

  極樂世界是無為無漏的阿彌陀佛果報的報土,是超越品位階級的,念佛既然可以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就可以進入「一生補處」,因此釋迦牟尼佛才讚歎說得到這個大利。這是從究竟上來說的。

  若從道理上來說,念佛不僅是自利、利他都包含在裡面,而且是現在的利益、當來的利益也包含在裡面;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可以到十方世界救度眾生的利益也都在裡面。所以雖然是在因地講念佛,但是果地所有的功德也沒有離開念佛,因為有因地的念佛,才有果地種種的功能力用。

  因此,念佛所得的利益是不可思議的廣大,這樣的利益與《無量壽經》「發起序」中「如來出世本懷文」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是同樣意思。這個真實之利在哪裡呢?在念佛,念佛就可以得到大利,這個大利就是真實之利,就是成佛的利益。

  這句「踴躍念佛,為得大利」和《無量壽經》「流通分」所說的「生疑惑者,為失大利」,兩句的經文是互相對應的。

  「踴躍念佛,為得大利」,若是「生疑惑者,為失大利」;也就是說,信受的人就會踴躍念佛,這樣就會得到往生成佛的大利益,但若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懷疑的人,就失去大利。

  「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則是」這二字是顯明念佛功德的自然性。什麼自然性呢?只要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雖然不知道此中理趣,或者沒有去追求相關道理,還是自自然然就有大利無上的廣大利益,所以用「則是」來表達。

  「具足」,具足就是圓滿,沒有缺少。佛所有的功德,念佛的人全都得到、全都領取,圓圓滿滿沒有半點缺少,這叫做「具足」。具足什麼?具足「無上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也就是說一念之間就可以具足、圓滿成佛的功德。

  有了這段文,我們就知道念佛是佛教「大乘」,也叫做「一乘」;在教理上來說是「圓頓至極」的法門,很圓滿、具足包含佛所有的功德,就功能與時間上來說,很快速、很容易,當下就已經得到。

  第四,顯明深理。這段「念佛流通文」或稱「彌勒咐囑文」,釋迦牟尼佛要表達的涵義,在這裡分為十點來解釋。

(一)來意。也就是說,這段文放在這個地方,有什麼順序的涵義;

(二)特呼彌勒。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特別呼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來給他交代;

(三)一念所指。這段文所說的「乃至一念」,這個一念是指什麼樣的一念呢?

(四)這裡所說的大利,是和小利相對;

(五)這裡所說的無上,是和有上相對;

(六)顯明念念都具足無上功德;

(七)顯明念念不捨;

(八)顯明要專一念佛;

(九)舉少況多。就是舉出數目少的,來譬喻數目多的;

(十)深信不謗。要我們都深心相信,不要懷疑甚至不要毀謗。

  第一點,來意。在《無量壽經》「正宗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對當時的大眾說念佛往生的法門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既然有這麼大的利益,就應該要一代一代弘揚流傳,不使它斷絕,並且可以使十方世界、十方眾生普遍都能夠聽到,以之利益十方眾生。因此到了「流通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就特別將這個道理、這個法門咐囑彌勒菩薩,要他將這個念佛的法門流通到未來世,利益未來世的一切眾生。這是這段文在這個地方的涵義,這就是「來意」。

  (二)特呼彌勒,特別呼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這段文一開始就說「佛告彌勒」,這四字含著一種慎重、殷重、鄭重的心情,也就是說,這樣的大利、無上功德的法門,對十方眾生非常重要,可說是眾生解脫成佛的唯一希望,也是十方諸佛的本懷,所以對佛來說也是非常重要。

  這個法門是眾生解脫唯一的希望,這麼重要的法門,等覺菩薩的彌勒不一定知道,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特別呼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跟他說:彌勒啊!你要知道,如果若有人聽聞到「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歡喜踴躍」來念這句名號,你就應該要知道,這個人已經得到大利無上的功德。

  釋迦牟尼佛為了將這句彌陀的名號流通到未來世,也就是流通到像法時代、末法時代,乃至滅法的時代,到彌勒菩薩「龍華三會」下生成佛的時代,都要使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使這個念佛的法門一直流傳下去,所以經文一開始就說「佛告彌勒」,有這種慎重、殷重、鄭重的涵義在裡面。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其他的,下一次佛一再繼續。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