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無量壽經》三誓偈說: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無量壽經》說法藏菩薩在發下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發了「重誓願」,四句一行,共十一行偈文,以這重誓,解除眾生的疑慮。此重誓願又名「三誓偈」,此十一行中,三誓偈只是前三行,這三行統攝四十八願的綱要,由於這三誓偈的重要性,故後八行跟隨於前面的三行都叫做三誓偈。
四十八願中,每願都有「不取正覺」之誓約,今又重說,理由有四:
一、為顯示「統攝諸願」:四十八願甚廣,約之即是因地願行與果上名號,今以此三誓偈統攝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願之綱要。
二、為顯示「超世大願」:四十八願雖皆大悲,未明示彌陀獨有、不共諸佛之超世無上誓願,故今言「我建超世願」。
三、為顯示「他力迴向」:四十八願未顯他力迴向之義,故今言「大施主」「為眾開法藏」等,示往生正因,皆由彌陀他力迴向。
四、為顯示「本願稱名」:四十八願中攝生願有三,真假並列,為正直捨方便,故今言「名聲超十方」,以示彌陀迴向本願名號,令十方眾生知念佛為往生正因。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第一首偈是為了顯示「超世大願」。
「超世」,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皆超勝二百一十億諸佛之本願,是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之精華。
「願」,總指四十八願,別指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以第十八願統攝諸願。
「等覺」,等正覺,即成佛。四十八願不成就,雖成佛亦不取。
第一偈直接顯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都超越二百一十億諸佛的本願,即是超越十方諸佛,是諸佛之所無。如「光明成就文」說:「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光明既然,餘德亦爾。故《彌陀偈經》說「發願踰諸佛」。
四十八願雖然都是出自彌陀大悲誓約,然而並未明白顯示乃「超世無上」之本願,是彌陀獨有,不共諸佛。因為四十八願若就一一願分開來看,於諸佛誓願中亦非沒有,而看不出阿彌陀佛獨有殊勝之處。所以在這三誓偈首先就說「我建超世願」,顯示四十八願看來與諸佛誓願並無差別,而實際上其深意是大不相同的「超世之大願」,是不共諸佛的誓願。
因為阿彌陀佛的願是要救度十方眾生,所以阿彌陀佛說他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亦即:不僅要使聖者能往生極樂世界,也要使凡夫能同時往生極樂世界;不僅善人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也要讓惡人、罪人往生極樂世界;不只天界眾生、人道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即使是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甚至阿鼻地獄的眾生,也都要讓他們往生極樂世界。這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因此叫作「超世願」。
不僅如此,還要讓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就像黑暗遇到光明,當下轉暗為明——這麼快速的時間就能成佛,所以叫作「超世願」。如果不是這樣,阿彌陀佛的願就和十方諸佛的願差不多,沒有什麼特別超越的地方。但是,阿彌陀佛說他的願是「超世願」,所以這一段文顯示出阿彌陀佛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十方諸佛有的,阿彌陀佛也有;阿彌陀佛有的,十方諸佛不一定有。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第二首偈是為了顯示「他力救度」。
「無量劫」,指成佛以後、盡未來際無量劫之時間。非唯當時,末法萬年之後,猶獨留此經,以廣度眾生。
「施主」,財法無畏三施。四十八願中第二十四願供具,第三十八願衣服,第十八願念佛,第四十六願聞法。如本偈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如下文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諸貧苦」,通財法二貧。如《法華經》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永明大師《宗鏡錄》卷九十五解釋《觀佛三昧經》之「貧窮薄福」說「一切眾生以無法財名為貧窮」。結合這些引文可以看出,佛教所說的貧窮是指那些不具足成佛資材的人。
如此看來,阿彌陀佛於因位時誓言,要在成佛後的無量劫間成為濟度諸貧苦的大施主,是為了救度那些於無始以來因不具足成佛之法財而常沉淪與生死界中、為苦惱所纏縛的眾生;阿彌陀佛施予其法財,使此等眾生得脫苦惱之深淵,往生涅槃常樂之淨土。
無始以來常沉沒於生死之苦界、為罪業所纏縛之眾生,依憑自身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解脫的,因此可以說這種眾生是完全不具備解脫能力的。而想要使這種不具備解脫能力的眾生也能夠獲救、而且是簡單易行的方法,便唯有依靠外力之施予此一途。如此便不難發現,「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是在彰顯他力迴向之意。
因為在阿彌陀佛因位所發之誓願中便已存有要將法財施予眾生之意涵,故而在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之後才會再發重誓,誓言要將功德法財施予眾生。
《大經》說:「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天人,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雜譬喻經》也說:「積大誓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先與其物救其肉身,再與其法救其法身。
《大經》流通分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此文在於說明聞信阿彌陀佛名號而歡喜踴躍之人,在其心生歡喜之當下便獲得大利益,獲得大利益便等於獲得無上功德。而眾生之所以在聞信阿彌陀佛名號而心生歡喜之當下便可以獲得無上功德,這完全是佛之迴向所使然。
天親菩薩據此於《往生論》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說明凡值遇佛本願力之人,在其值遇之當下便已滿足功德大寶海。
彌陀所發大願所修大行,從因至果,皆迴施眾生。願行成就,可以救度無福慧眾生,如《大經》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所以阿彌陀佛不只是無量劫以來,同時也是無量劫的未來,都要成為一個大布施的主人,永遠以超世願的功德來賜予眾生、救度眾生。
是什麼樣的大施主呢?就是要「普濟諸貧苦」。這裡的「諸貧苦」,不是說沒有錢、沒飯吃才叫貧苦,不是的,是指六道的眾生沒有智慧,所以貧;因為沒有智慧,就會在六道中輪迴,所以苦,因此是指六道苦海。阿彌陀佛要布施給三界六道中沒有智慧而受輪迴之苦的眾生,讓他們離開六道之苦,脫離三界火宅。阿彌陀佛要做這樣的「大施主」。
我們就是貧苦的眾生,阿彌陀佛成為大施主,要普遍濟度眾生,把他的功德法財布施給我們。若不這樣的話,他不成佛。所以,他成佛的目的,就是把功德給我們。我們滿身都荷載著阿彌陀佛成佛的功德。
阿彌陀佛是布施者,我們是受施者。阿彌陀佛成佛的功德,全給眾生。第二偈正顯明「救度」,是佛力、他力的救度。所以這首偈子也在於顯示他力,他力是指阿彌陀佛一佛的力量,凡是往生到彌陀淨土的眾生,完全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
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所完成的「法藏」,這個法藏就是六字名號。阿彌陀佛以「大施主」的身分將功德(六字名號)布施給我們,使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便能離開六道輪迴之「苦」,離開不能成佛之「貧」。顯示往生彌陀淨土之因果,完全都是阿彌陀佛他力迴向給我們的。
第二偈說明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完成的超越十方諸佛的佛身,其本身及其功德、目的,是為了救度「諸貧苦」的眾生,也就是貧苦無智慧,常在六道輪迴的眾生—–就是我們。
如果僅就四十八願而言,他力救度與他力迴向之義並不明顯,所以更在此偈中,表明「為大施主」、「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的他力迴向與慈悲救度的願心,顯示往生淨土之因,完全都是阿彌陀佛他力迴向的救度。此救度之經證,唐譯「救度之法王」之語,直顯無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第三首偈是為了顯示「名號度生」。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他成佛的時候,他的佛名叫作「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他要以名號度眾生,因此要使這句佛號遍滿十方世界;如果有一個世界、一個地方沒有這句佛號流布,或還有人沒有聽到,他就不成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攝生願有三,真假並列,為了正直捨方便,故第三偈說「名聲超十方」,以顯示彌陀迴向本願名號,令十方眾生知道第十八願是本願中的根本願,是本願王,唯有第十八願之念佛才是往生正因。
這三偈,第一偈是發願,第二偈是回施眾生無量德行,第三偈是將第一偈的願與第二偈的行縮為一句名號。願行結晶即是名號,以彌陀名號總攝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與無量德行。名號由願行而完成,願行由名號而彰顯,名號包含彌陀願行,三誓唯一名號,所以彌陀名號,稱為萬德洪名。
第三偈也點出第一偈、第二偈的功德與功能,都成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都在這句名號之中,並且要將此名號傳遍十方世界,使十方眾生同稱佛名,同生淨土,同證佛果,同度眾生。
雖名號能度十方眾生,若不超聞十方,何能度十方眾生?故發第十七願之後,又在此重誓超十方。兩者有何不同?第十七願但諸佛稱揚,此文稱揚之力,名聞十方,此是其異。超有二義:
一、超遠,名聲聞遍十方世界之意。德小故其所聞亦狹,德廣大故名聞十方。
二、超勝,名德超勝十方諸佛之意。普濟諸貧苦,使至無上道,諸佛所無故。又,諸經所讚,多在彌陀。世間稱佛,彌陀唯多。
故此三誓偈大意:第一偈顯示四十八願是超世願,且必定滿足。第二偈顯示以此超世本願普施眾生,並示他力救度之義。第三偈,願行結一名號,此名德超諸佛,此名聲超十方。以此名號廣度眾生,如《莊嚴經》譯言:「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說: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這段法語的意思是說,一切善惡凡夫之所以能夠往生彌陀淨土,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這「大願、大業、大力」正是指「三誓偈」的內容,以表格顯示:
《大經》三誓偈:
可知,《無量壽經》在說阿彌陀佛的本願念佛。因此,淨土宗是彌陀名號救度眾生的法門,也唯有彌陀超世的智慧慈悲願力,才能度盡十方眾生,滿足諸佛的本懷,究竟彰顯諸佛的智慧慈悲與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