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門」與「弘願」是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提出的一對名詞。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正如《觀經四帖疏》言:「楷定古今」「諸佛證定」「一句一字,不可加減」。因此,隨著善導大師五部九卷著作的回歸,淨土宗行人逐漸把目光都投注到了善導大師的身上,研習大師淨土思想的人越來越多;但在這一過程中,卻偶聞時人對大師一脈的思想有不同的理解。今末學本著對法不對人的態度,不揣淺陋,試就大師「要門與弘願」之「門」提出幾點淺見。不當之處或許有刺人耳目之嫌,還懇諸位大德善知識海涵包容。
「門」之一字,有多種義。略舉幾種:第一,宗教、學術思想上的派別。如淨土法門、特別法門、念佛法門等。第二,類別、門類。如道綽大師將一代佛教判為聖道與淨土二門。第三,門戶、門徑。如房門為入房之門。以下就門的第二、第三義,對要門與弘願之「門」略作解釋。
一、從「門」的類別、門類之義,看要門與弘願
門有類別、門類之義。佛教各宗各派的祖師,為建立其一宗一派,根據形式、內容、意義等,對佛陀一生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進行判別、解釋,而形成分類教說之體系,此即教相判釋(簡稱教判)。一個成熟和完整意義的宗派須具備宗派名稱、教相判釋、正依經典、法脈相承等幾大基本要素,而教判可以說是佛教宗派最突出的一個特色之一。善導大師在淨土法門內提出的「要門與弘願」,是淨土宗教判上的一對概念。既然屬教判,有類別、門類之義,故可說要門與弘願二門。
淨土宗之教判,首當龍樹菩薩提出的難易二道,繼有曇鸞大師的自他二力,道綽大師的聖淨二門,至善導大師,承上師教,開出二藏二教與要門弘願之判。善導大師集淨土宗之大成,正式開創了淨土宗。
觀以上幾位淨土宗祖師之教判,因站的角度不同,用詞略有不同,但法義卻是一脈相承的。
先試舉道綽大師的聖淨二門之文,或許從中我們可以對祖師判教之意義及淨土宗義探知一二。
道綽大師《安樂集》言: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經》(卷五五意)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是故《大經》(第十八願之意)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聖道一種,今時難證。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這是道綽大師將一代佛教判為聖道與淨土二門,目的為幫助修行者捨聖道歸淨土,指引一條快速成就的康莊大道。需要注意一點的是,道綽大師在「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之後,直接引用《大經》第十八願的取意文,從前後語句的緊密次第可以探知,道綽大師直指淨土法門的根本思想為第十八願的念佛往生。
善導大師親蒙道綽大師瀉瓶之教,對淨土法門的根本思想自然瞭然於胸。但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第一卷《玄義分》七門料簡的第一門料簡序題門處,又提出了要門與弘願這對概念。原文如下: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同時,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第四卷《散善義》流通分,總結而言: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然眾生障重」這一段,意同道綽大師上文所言,聖道門修行對凡夫來說是不可通入的,是關閉的。如果直依聖淨二門思想,末世凡夫當捨聖道直接進入念佛的淨土門。但像韋提希夫人這種具有「思惟、正受」自力觀念的眾生而言,難以當下直接進入易行難信的念佛法門,故釋尊巧順機情,廣開定散二善之要門。《觀無量壽經》中,釋尊應韋提之請,先教以定善十三觀;後又為無力修行定善的散亂凡夫,自開散善三福九品;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眾生,定散二善全無力修持,故世尊廣開方便之門,在下品文中開說了非定非散的念佛法門。如此步步後退,將韋提希夫人從自力引導到佛力(此指釋迦牟尼佛威神力。《觀經疏》言:「夫人總領所現,感荷佛恩。」),再從佛力引導到願力,亦即從方便之要門漸漸進入真實之弘願。
將善導大師的要門弘願之判,與道綽大師的聖淨二門相比,善導大師好似在聖道門與淨土門中間鋪設了一個「要門」的台階,通過這個台階,聖道修行者或執自力觀念者便可輕鬆轉入到淨土要門,而進入淨土要門之後,再往前一跨,就進入到真實的淨土弘願門內。
此是大師將淨土教作要門與弘願之判的高明之處,目的是接引更廣大的眾生,所謂「廣開淨土門」。通過這樣步步的引導,層層的深入,好似編織了淨土的一張大網,鋪展到每一位眾生面前,然後再逐漸收網,最後將眾生一個不漏地救到淨土。可以窺見,「要門與弘願」之教判,背後有著甚深廣大的內涵。
二、從「門」的門戶、門徑之義,看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深徹佛意。大師的著作,文意力透紙背,同時遣詞亦非常講究,所謂「一句一字,不可加減」。關於「要門」之「要」字,應出自《觀無量壽經》後面的經文: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大師對此釋言: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從經文來看,阿難問佛,此法之要,云何受持?世尊答以「持無量壽佛名」。可見,「要」指的就是持名念佛。
如房門為入房之門,「要門」即入要(念佛)之門,即定散二善是進入弘願念佛的一道門徑。
相對弘願念佛而言,此要門之門徑,是有條件的,如修定修散、回斯二行求願往生、具足三心;是方便的,當廢捨的,就像通過房門是要進入房內,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房門口。要門是一個入口,不應一直停留在要門,而是通過要門進入弘願;要門的利益在於指向弘願,要門最終的得益也在於弘願。如大師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稱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而弘願,本身是即念佛,已在念佛門內,如大師《般舟讚》言:「念佛即是涅槃門」,故大師立此要門弘願教判時,與「要門」相對應的,就用了「弘願」,而沒用「弘願門」。
總之,大師的思想非常磅礡,我們粗淺而簡略地可以得知,大師的要門與弘願乃是對淨土門的一個細判,目的是對相應根機的眾生攝入淨土門;要門是方便,弘願是真實;弘願廣大,包含要門,而要門無法包含弘願,譬如法滅時代,要門全無,那時的眾生只能依弘願而「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善導大師的著作,其簡單的文字背後,實蘊含著層層無盡的甚深意味在當中。孟子言:「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我們研習善導大師的思想,要去體會文字背後的意義,不應只執於文字表面,如看原著用「弘願」二字,沒用「弘願門」三字,便生硬地否認要弘二門判,否認弘願門,倘若這樣就是死於句下,離大師思想就南轅北轍了。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現今五濁惡世、末法時代,眾生根機普遍淺陋,想要全面深入把握善導大師的思想,就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自身努力努力就能達到的。這一方面需要宿世深厚的善根,需要與大師有某種天然深厚的緣份,另一方面也需要長年累月一門深入潛心地研習,以及善知識的扶持等等。如我之下劣愚人,自審根機不成,當捨棄自我心中愚見,聽從過來明眼善知識的教導,亦能信眼開明,往生成辦,歡喜踴躍。其中法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雖愚而無有憾矣。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