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韋提希夫人於苦海中尋覓解脫之光
在遙遠的古代印度,有一位尊貴的夫人,名曰韋提希,她的存在宛如濁世中的一朵孤高清絕的蓮花,傲然綻放於歷史的洪流之中,又似那哀愁而溫柔的月色,靜靜地傾灑在塵世這片浩瀚無垠的苦海之上,為迷途的旅人帶來一絲慰藉。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以細膩入微的筆觸,生動地描繪了韋提希夫人由對娑婆世界無盡苦難的深深厭倦,轉而渴望求生極樂世界的曲折心路歷程。這幅淒美絕倫的心靈畫卷,彷彿將我們帶入夫人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她對娑婆世界苦難的痛徹心扉,以及對極樂世界美好的無限憧憬。
在閱讀這些文字之時,我們宛如穿越了時空,親眼見證了韋提希夫人在茫茫苦海中奮力掙扎,她的心靈之火逐漸燃起,對極樂世界的渴望猶如璀璨燈火,不僅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也溫柔地撫慰了我們每一個在困境中踟躕的凡夫俗子:
言「舉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內心感結,怨苦難堪,是以從坐踴身而立,從立踴身投地。此乃嘆恨處深,更不事禮拜威儀也。——《觀經疏・序分義》
「舉身投地」——此四字猶如一幅淒美絕倫的畫卷,悄然在眼前鋪陳開來。韋提希夫人,她的內心世界滿載著無盡的哀傷與鬱結,那份怨苦之深沉,超越了言語所能描繪的極限。她再也無法承受這世間層出不窮的苦痛與折磨,於是,她猛然挺身而起,繼而又奮力投身大地,這一舉動,是對悲慘命運最深切的悲歎,是對無盡苦難最直接而強烈地控訴。在這一刻,所有的禮拜威儀、繁文縟節,在她心中都已化為烏有,只因那刻骨銘心的痛苦,早已讓她忘卻了世間的一切束縛與規範。
言「號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轉佛前,悶絕號哭。——《觀經疏・序分義》
「號泣向佛」——這四個字宛若一曲哀婉動人的樂章,輕輕迴盪在我們的心田,激起層層漣漪。韋提希夫人,她那婉轉低回的啼哭聲,如同秋日林間最後一片落葉,在淒風中無助地飄零,滿載著無盡的絕望與哀傷。那聲音,如泣如訴,穿透了時空的界限,直擊人心最柔軟之處。而她的淚水,猶如斷了線的珍珠,一滴滴灑落在塵埃之中,每一滴都凝聚著她深沉的苦楚與無盡的哀傷,是最為真摯的情感流露,讓人不覺心生憐憫。
言「白佛」以下,此明夫人婉轉涕哭,量久少惺。——《觀經疏・序分義》
當韋提希夫人終於勉強遏制住了那如潮水般奔湧的淚水,她的雙手緊緊交握,彷彿在尋找著內心最後一絲力量的支撐。緩緩地,她抬起了那雙飽含哀愁的眼眸,視線穿越眼前的迷霧,定格在了莊嚴而慈悲的釋尊身上。
她開始「白佛」,聲音雖輕柔,卻在這寂靜的空間中顯得格外清晰。那嗓音裡,雖仍殘留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如同雨後初晴時空氣中殘留的水汽,卻已無法掩蓋其下透露出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決絕與堅定。
在這一刻,韋提希夫人的心靈彷彿經歷了一場洗禮,她頓悟了生命的真諦——在這個娑婆世界中,苦難如影隨形,無處不在,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天神,還是卑微如塵土的生靈,都在六道輪迴的巨輪下,無一倖免地在這無盡的苦海中浮沉、掙扎。
韋提希夫人深刻體會到了眾生皆苦,而這份體悟,讓她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昇華。她的眼神中,既有對過往苦難的釋懷,也有對未來希望的堅守,那是一種超越了個人悲喜,對生命本質深刻理解後的寧靜與堅韌。
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觀經疏・序分義》
韋提希夫人曾聽聞佛陀教誨,知曉有一片淨土,那裡無生無滅,是超脫輪迴的彼岸。這份認知,如同暗夜中的一束光芒,照亮了她心中的迷茫與絕望。於是,她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股強烈地嚮往,渴望能夠捨棄這污濁不堪的肉身,去追求那永恆的喜樂之境。
這份決心,猶如破曉之際初露的晨曦,雖起始微弱,卻蘊含著不可動搖的堅定,它毅然決然地照亮了韋提希夫人前行的征途,使她在茫茫苦難之中瞥見了希望的曙光,那是一抹穿透陰霾、引領方向的溫暖光芒。這份力量與勇氣,不僅支撐著她跨越重重困境,更穿越時空的界限,讓未來的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那份對美好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力量。
言「願我未來」以下,此明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歎?——《觀經疏・序分義》
「願我未來」——夫人的言辭間,流淌著不可動搖的堅定與決絕。她的心靈,已然在苦難的洗禮中徹底覺醒,對這娑婆世界的無盡苦難,她抱以深深的厭惡與摒棄,而心中那份對無為樂境的嚮往,卻如同明燈,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韋提希夫人內心深處,懷揣著一個永恆的渴望——歸於那常樂我淨的彼岸世界,那裡是心靈得以安息的理想之境。
然而,她也深刻地意識到,那片無為之境並非觸手可及,它如同遙掛天際的星辰,需以無盡的修行方能企及。同樣地,這個充滿苦惱與紛擾的娑婆世界,亦非輕易就可逃離的牢籠,它的糾葛與束縛,深深植根於每一個眾生的心靈之中。
韋提希夫人深知,要實現心中的願望,除非她能將自己的決心鍛造得如同金剛一般堅韌不拔,誓要徹底斬斷生死輪迴的枷鎖;除非她能親身依止慈悲無上、智慧無邊的佛陀,以佛的法力為舟,以佛的慈悲為帆,方能穿越苦海,抵達彼岸。否則,那源自心底、綿延不絕的歎息之聲,將如同夢魘般伴隨她此後的每一個日日夜夜。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惡人」者,此明如闍王、調達,殺父破僧,及惡聲等,願亦不聞不見。但闍王既是親生之子,上於父母起於殺心,何況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簡親疏,總皆頓捨。——《觀經疏・序分義》
「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遇惡人」——這字字句句,都是韋提希夫人內心深處的懇切祈願。她所期盼的,是遠離世間一切如闍王、調達那般,行徑惡劣、殺父破僧之徒,以及那些刺耳之聲、駭人之事,願自己今後不復耳聞,不再目睹。
想那闍王,身為親子,卻對生身父母起了弒殺之心,其行徑之惡,令人髮指。試想,連至親骨肉尚可殘忍相待,又何況是對那些關係疏遠之人呢?豈不更是肆無忌憚,任意加害?
面對這世間的惡行,韋提希夫人並未被個人的情感左右其公正的判斷,她的心懷超越了親疏有別的狹隘界限。在她的內心深處,不存在偏袒與偏見。於是,她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捨棄之路,不論是曾給予她溫暖與陪伴的親近之人,還是那些疏離的關係,乃至是善緣與惡緣的交織,她都以一種超凡脫俗的勇氣,一併捨棄,不再執著。
二、我們正置身於苦難交織的塵世洪流之中
誠然,韋提希夫人,她的存在猶如一面清澈透亮的明鏡,不偏不倚地映照出我們每一個凡夫俗子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輪廓,讓我們無法迴避,也無法掩飾。她所承受的無盡苦難,就如同漫漫長夜中那刺骨的寒風,無聲無息卻又鋒利無比,輕而易舉地穿透了我們每一個脆弱生命的防線,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宿命枷鎖的沉重與牢固。在這個世界上,無人能逃脫這宿命枷鎖的束縛,無人能在苦難的洪流中找到一片真正的安寧之地。
因為我們,正置身於這片廣袤無垠、充滿苦難的天地之間,被無盡的煩惱緊緊纏繞,彷彿被無情地拋入了一片深不見底、波濤洶湧的苦海。我們在這苦海中奮力掙扎,卻始終難以觸及那解脫的彼岸。
言「此濁惡處」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間,亦是眾生依報處,亦名眾生所依處也。——《觀經疏・序分義》
所謂「此濁惡處」,實則是直接點破了這塵世間的無盡苦難與深沉污濁,同時也是對器世間——眾生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的深刻揭示。它是眾生因果報應、業力所感的顯現。
在這片浩瀚無垠、廣闊無邊的天地之間,每一個生命都無一例外地深切感受到了週遭的污濁與苦難。那些初看之下璀璨奪目、繁花似錦的景象,在仔細凝視之下,卻漸漸失去了它們原有的光輝與意義,轉而呈現出一片荒涼冷漠、了無生趣的蒼涼之態。在這個被苦難籠罩的世界裡,溫暖與希望彷彿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夢想,難以在現實的縫隙中尋覓到哪怕一絲一毫的蹤跡。
言「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陰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會苦,總名八苦也。此五濁、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無者,常逼惱之。——《觀經疏・序分義》
談及「五苦所逼」,實乃人生旅途中的沉重篇章。在佛教所言的八苦之中,特取生、老、病、死、以及愛別離此五者,冠以「五苦」之名,深刻描繪了人生旅途中的種種不幸與苦難。
而若再添三苦,便構成了完整的八苦之圖:一是五陰盛苦,即色受想行識五蘊熾盛,使人沉淪;二是求不得苦,心中所願,往往難以如願以償,留下無盡遺憾;三是怨憎會苦,與冤家對頭不期而遇,心生怨懟,難以釋懷。這八苦,如同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緊緊束縛著每一個在塵世中掙扎的生靈。
五濁、五苦、八苦,這些名詞背後,隱藏的是六道眾生共同的苦難與掙扎。無論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還是地獄,無一能倖免於這無盡的苦海。它們如影隨形,常伴左右,不斷逼迫、騷擾著每一個生靈,讓人無處可逃,無處可躲。
三、阿彌陀佛慈悲降世,救苦濟難
這塵世,宛如一幅精心雕琢過的苦難畫卷,每一道筆觸、每一抹色彩,都深深烙印著無盡的哀傷與無奈,彷彿在低聲訴說著那些被歲月風塵所掩蓋的往事。
我們孤獨地行走在這畫卷之中,親身感受著歲月的冷酷與人生的無常,彷彿置身於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波逐流,無從把握。
苦惱如影隨形,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無盡的迷茫與掙扎中,急切地尋求那一縷微弱卻充滿希望的光芒,以期照亮我們的前行之路。
就在這苦難深重的娑婆世界裡,阿彌陀佛如同一位慈愛的父親,帶著無盡的慈悲與智慧,翩然而至。他的到來,是為了拯救我們於水深火熱之中,為我們指明一條通往極樂世界的康莊大道。這條道路,正是救苦的淨土法門,它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心中的黑暗,引領我們走出苦難的泥潭,邁向那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彼岸。
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觀經疏・定善義》
娑婆世界,這片廣袤而苦難深重的疆域,實乃雜惡並存、苦海茫茫之所。眾生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居住,卻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八苦之火的煎熬——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這八苦之火熊熊燃燒,交相煎迫,稍有不慎,便會使人陷入違逆之境,心力交瘁,無處可逃。
在這片苦難之地,虛偽的親暱與含笑背後,往往潛藏著狡詐與陰謀,如同暗流湧動,令人防不勝防。而六賊——眼、耳、鼻、舌、身、意,更是如影隨形,時刻相伴,它們以種種誘惑,陷人於無盡的貪慾、嗔怒、愚癡之中,使我們難以自拔,沉淪苦海。
而三惡道的熊熊烈焰,如同幽靈般緊緊尾隨在每一個生靈之後,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一種令人窒息的威脅。那烈焰彷彿張著巨口,隨時準備在轉瞬間將我們吞噬,讓我們墜入那萬劫不復、永無出頭之日的深淵之中。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倘若不是阿彌陀佛毅然決然地踏上征程,去拯救那些深陷苦難泥沼、無法自拔的眾生,我們又何談掙脫那沉重如山的業力枷鎖,何以避免沉淪於無盡的苦海之中?正是源自於內心深處那份對眾生深切的悲憫,促使著阿彌陀佛當機立斷,不容任何遲疑與拖延。
阿彌陀佛不能再僅僅端坐於蓮花寶座之上,靜靜地觀察世間的紛擾與變遷,而是需要挺身而出,主動出擊。阿彌陀佛要緊緊抓住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運用他那無邊無際的智慧與深廣無垠的慈悲,去指引那些迷失方向的眾生,去拯救那些在苦難中苦苦掙扎的靈魂。
善導大師的這段文字,滿載著深情厚意,每一句話都彷彿滲透著淚水,深情而真切地刻畫了娑婆世界那無盡的苦難與迫在眉睫的危機。它不僅展現了眾生在苦難中的掙扎與無助,更凸顯了阿彌陀佛為拯救我們而毅然決然、毫不遲疑的英勇行動。這不僅僅是對深陷苦難中的眾生發出的一份深情呼喚,更是對阿彌陀佛那偉大救度精神的一首崇高頌歌。
在這段文字中,我們彷彿能夠感受到阿彌陀佛那慈悲為懷、救度眾生的堅定決心,以及他為我們所付出的一切艱辛與努力。這份深情與付出,讓我們深受感動,也讓我們更加堅信,在阿彌陀佛的拯救下,我們一定能夠逃離苦難,走向光明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