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一代時教中,大小乘佛法的最主要根本區別,在於發菩提心之有無。菩提心的全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稱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心」等名稱。「菩提心」即是覺悟要成佛度生的心,亦即是「佛心」,是成佛的種子;凡夫修學佛法要成佛,最初必須先發菩提心,成為凡夫菩薩;發菩提心即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願,亦即是所謂的發「四弘誓願」,簡稱「發心」。
發菩提心的重要性與殊勝功德,可從下列的經論釋略知一二。例如: 《八十華嚴經》(卷五十八) 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而善導大師於《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亦先勸眾發願,各發無上心,願入彌陀界。省庵大師於《勸發菩提心文》亦云: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而發菩提心的殊勝功德,龍樹菩薩於《釋菩提心論》有言及:「已知菩提心,大乘殊勝法,應勤加觀修,生起菩提心。為求自他利,三界無餘法,若離菩提心,佛亦無餘法。僅生菩提心,所得諸福聚,若是有形色,虛空亦難量。若人能觀修,剎那菩提心,此之福德聚,無有能勝者。」
聖道門各宗對菩提心的分類,發心的因緣,修學菩提心的次第等,各有其相關經論與祖釋的見解與教授。淨土宗是中國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依相關的淨土經論釋而言,彌陀淨土門教法,要攝受救度的對象,是上至等覺,下迄五逆、十惡、破戒與三惡道的十方眾生;不論往生淨土前,有發心的或是還沒有發心的,都平等普遍攝受。而往生淨土之前沒有發菩提心者,往生之後,緣彌陀本願力加持,自然會發菩提心。就所知相關的淨土經論釋,略說淨土宗的發菩提心於下文。
淨土經論釋言及往生淨土前,有發菩提心的意涵:
《無量壽經》(卷下)於三輩往生者,皆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而《觀經》的「淨業三福」之「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與「九品眾生」經文之中,亦言及上輩三品是發菩提心的眾生;此二經提到發菩提心,是大乘教「總安心」之本意;今約教本意,勸勵堪能發心的人應發菩提心。
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解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者的「發菩提心」云:「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淨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 」又言,要作願與眾生往生安樂佛國,是因為「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 道隱法師的《無量壽經甄解》(卷十四) 亦云:「『菩提心』者,諸宗各別,其意不同。淨土宗意者,以願生淨土謂之菩提心也。」
淨土宗以「願生心」作為菩提心的根本意涵,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發得起的。
釋尊於《觀經》「上品上生」經文,提到「具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者,必生彼國。」此「三心」就是念佛人於具足機法兩種深信,而一向專念佛名的「真實願生心」,又稱「別安心」,即是有別於聖道門的「淨土門菩提心」。
釋尊於無問自說的《阿彌陀經》中,殷勤三勸眾生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藕益大師於《彌陀要解》解釋為:「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而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散善義)對「上品下生」之「但發無上道心」解釋「發菩提心」亦云:「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此義第三福(行福)中已明竟。」
可見:聖道門與淨土門的發菩提心,皆是為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而發菩提心願,去行六度萬行。兩者不同之處,若依良忠法師於《觀經疏傳通記》(卷第一)的看法:聖道門的菩提心,是於穢土中發願,自力於穢土中立行,故難行。而淨土菩提心,是在穢土發菩提心願,緣佛願力而行在淨土,故易行也。
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亦提到淨土門的「菩提心」,言及修易行的「五念門(禮拜、讚嘆、作願、觀察、迴向門)」,仗佛願力,「巧方便迴向」能成就淨土門的「菩提心」,願生定得往生,速疾成佛度生。淨宗法師於《往生論要義》開示易行道的「淨土門菩提心」義,言:「天親菩薩在《往生論》長行解釋迴向門時,作出了具體的規範,以『修五念門行,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即是淨土門之菩提心、菩薩行。因為『巧方便迴向』、『離菩提障』、『順菩提門』,成就『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智者大師於《淨土十疑論》(第十疑)的「欣願行」,也有引用《往生論註》的「發菩提心」釋文,與《往生論》遠離三種菩提障,得三種順菩提門之論文。
淨土經論釋言及往生淨土前,沒有發菩提心的意涵:
《觀經》的「九品眾生」經文之中,言及中三輩三品,中上品、中中品是小乘根機凡夫,沒有發菩提心;中下品是世俗善根凡夫,也沒有發菩提心;而下輩三品都是造惡眾生,亦沒有發菩提心,他們都是往生之後才發起菩提心。
例如:善導大師於《般舟讚》所云:「中品下生凡夫等,孝養父母行人信,臨終遇值善知識,為說極樂彌陀願,聞說合掌迴心向,乘念即到寶池中,百寶蓮華臺上座,七七日後寶華開,華開見佛塵沙眾,一劫已後證無生,無生即是阿羅漢,羅漢迴心向大乘,一發已去小心滅,直至菩提無有退,是故天親作論說,二乘心種永無生,故言大乘善根界,畢竟永絕譏嫌過,大小凡夫平等攝,且避六道三塗難。」
又,善導大師於《觀經四帖疏》(散善義)亦云:「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瞋,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障重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而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卷下)對「五念門」的「作願門」與「觀察門」之論述,也有提到:「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中略)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又言:「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
可知彌陀淨土法門要攝受救度的十方眾生,雖因為生平遇緣有異,但是不論往生淨土前,有發心的或是還沒有發心的,只要念佛願生,緣佛慈悲願力攝受,皆能往生極樂淨土。亦即是有無發菩提心,不是彌陀本願攝受念佛眾生,往生淨土的必要條件。而往生淨土之前沒有發菩提心者,往生之後,緣彌陀本願力加持,自然會止求二乘心,發起願成佛度生的無上菩提心。
小結
菩提心是修學大乘佛法的根本綱要,易行道的淨土法門雖也可發菩提心,只是淨土宗的發菩提心,是以「願生心」作為菩提心的根本意涵,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發得起的。我們生死凡夫修學易行道的念佛法門,其終極目標,是要仗佛願力,往生極樂淨土,得不退成佛度生之大利。因此,學佛念佛要能安心起行,決定往生,可依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所說「安心、起行、作業」的教誡來落實;可先發「淨土門菩提心」以立願,隨時檢驗自己是否具足「真實的願生心」;最重要的,是要「一向專念彌陀佛名」以立行,畢命為期,誓不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