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經常說念佛以無義為義、無樣為樣、無相為相,或者無色為色(白木念佛),祖師之所以這麼說,都是告訴我們要還愚念佛,不要在自身上去造作。
法然上人說,念佛以無樣為樣,唯思往生一定而口稱名號之外,無別樣也。
念佛沒有一定的規矩,也沒有一定的樣子、一定的標準。就口稱名號,心思往生一定,這就是念佛的宗旨。至於說心淨或不淨、定或不定,那是個人根機不一樣。但對往生來講,只論念佛,跟個人根性毫無關係。
所以法然上人說本願念佛是獨立不插助,也就是說念佛上不要加個人的東西,不能搞插助,所謂插助,就是在念佛往生這件事情上認為還要插助智慧、持戒、道心、慈悲等等。那不插助,就是善人即以善人念佛,惡人即以惡人念佛,唯以天生本性而念佛之人,謂之念佛不插助。
所以不要在念佛上插助其他,就以我們的天性去念佛就好,所以古德說:「鶴腳長,鴨腳短,就這樣救度。」
莊子有一句話意義跟這個相近說:「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也。」
這裏莊子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斷鶴續鳧」這個成語的來源,講的是有個多事之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鴨子和白鶴在水裏啄食嬉戲。他發現鶴腿長,野鴨的腿很短。於是就故作姿態,把野鴨的腿接長,鶴腿截短,結果搞得它們都不能走路了。所以我們念佛隨順我們的天性去念就好,不然最後反而失去往生的大利。
念佛法門是佛因緣法,是常住之法,非聖道自因緣法,故無需自我的造作,故善導大師說,不問罪福、不問時節久近、不問時處諸緣。源信和尚說:「莫厭妄念多。」元照律師說,念佛不簡愚智、不擇豪賤、不論久近、不選善惡。法照大師說:「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一遍上人說:「不論淨穢,不論善惡,不論信疑;總之,不可論心之是非,凡夫之心,善惡共迷,不可作為出離之要道,唯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也。」
祖師一直告訴我們,不問、莫厭、不簡、不擇、不選、不論,就是以機之無義去稱名,不要在自己身上找往生的條件,名號它自彰其義,天親菩薩說如彼(稱名)名義,任由名號去操作,做一個蟪蛄不識春秋,伊蟲不知朱陽之節的念佛人。
天臺智者大師在《妙法蓮華經文句》釋陀羅尼品中有一則譬喻可以用來說明機之無義去念佛,名號自然有滅罪生善的功能:「譬如微賤,從此國逃彼國,訛稱王子,彼國以公主妻之,多瞋難事。有一明人從其國來,主往說之,其人語主,若當瞋時說偈,偈云:『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麁(粗)食是常事,何勞復作瞋。』說是偈時默然,瞋歇後不復瞋,是主及一切人但聞斯偈,皆不知意。」
就好像有一個國家的賤民,從自己的國家逃至他國,偽稱自己是自己國家的王子。這個國王就把自己的女兒公主嫁給他作妻子。可是這個假王子時不時就會瞋怒,有一天這個假王子因用膳無肉就起了大瞋恨心,導致身邊的人都很害怕。正好本國有一個商人來到這個國家,見到了這個假王子,他知道這個王子是自己國家賤人冒充的。於是他就教宮人說,王子在嗔怒,你就誦一文。王子聽了心自休,就授給宮人一首偈頌:「無親遊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常事,何勞復作瞋。」
有一次王子瞋怒的時候,宮人就誦了這首偈頌。王子立刻止怒心休。
這則譬喻中佛如商人,偽王子如惡業天魔等,此一偈如名號。行人雖不知意(無義),而誦自有滅罪生善之力,如王子止怒心休。以彼思之: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知其義者稱之能滅罪生善,不知其義者稱之亦能滅罪生善。信心稱念者能滅罪生善,信心不慇切者亦能滅罪生善。這個宮人不知此偈之義,頌此偈即有功能,我們念佛亦然,要如這個宮人無義之義的去念佛。
如下品下生這個人,口業稱佛,雖然有口業,可是單從這種口業本身來講,在下品下生那種情勢下,如同夢中囈語一般,無意識地跟隨善知識依樣畫葫蘆地稱名念佛,並非出自自己清醒、有意識、有判別能力的出口稱念。因此,既是「失念」(失去意業的功能),自然也失去口業的功能,所以說三業無功。
雖有一聲一聲的口稱彌陀佛名,發出這種聲音,但是就像醉人答語、夢人說話、鸚鵡學舌、山谷回響,能說他有什麼功用嗎?
但就是這樣無義為義的念佛,三業無功的口稱,地獄眾火滅了,往生到極樂世界。還怕不虔誠,他連怕不虔誠的思想都沒有,就像小動物念佛,它能有虔誠等等的想法嗎?它沒有,它跟念,就這樣往生。下品下生他就是躺那裡稀裏糊塗地念,他都往生,還有誰念佛不往生?這叫完全佛力、絕對他力、名號獨運、稱名獨達。
法然上人說:「還愚癡,生極樂。」
老子有一句話說:「能如嬰兒乎?」我們念佛人,最後要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因為嬰兒的狀態是見素抱樸、抱樸守一的狀態,他沒有其他自我的想法,他餓了只會哭,這種狀態就是無義之樸的狀態,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幼稚赤子,要做一個幼稚無識的嬰兒。阿彌陀佛,以大悲故,攝萬德醍醐果德,為六字名號淨乳,令六道幼稚赤子去含乳。我們這些幼稚無識的嬰兒,自自然然的去飲此彌陀名號大乘平等一味的乳水,漸長養法身,最終往生無量壽國。如《涅槃經》說:「飲我法乳,長養法身。」
正如《念佛鏡》所說:
念佛喻如孩子哭聲,父母聞之,急來相救。饑即與食,寒即與衣,熱即與涼。是父母力,非是子能。
念佛之人,亦復如是。唯知念佛,佛大慈悲,尋聲即救。所有罪業佛與滅卻,所有病患佛與差卻,所有諸障佛與拂卻,猶如父母養子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