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廣袤無邊的佛法世界中,有一道光,既溫暖又璀璨,那便是《阿彌陀經》所展現的無限慈悲之光。《阿彌陀經》以那最為細膩溫婉的筆觸,緩緩鋪陳開一幅關於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的壯麗畫卷: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東方…上方)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阿彌陀經》
在這寧靜莊嚴、洋溢著神聖氛圍的佛法殿堂中,釋迦牟尼佛以溫柔而又深沉的法音,輕輕呼喚著舍利弗的名字,為他揭示了一個通往極樂世界的深邃奧秘。
釋迦牟尼佛緩緩言道:「那些善男子與善女子,一旦有幸聽聞阿彌陀佛那莊嚴神聖的名號,若能緊緊把握這份殊勝的機緣,虔誠地持守,無論是一日、兩日的短暫修行,還是三日、四日,乃至五日、六日的不懈努力,甚至長至七日之久,他們的心始終堅定不移,毫不動搖。這樣的善男子與善女子,在生命即將圓滿,步入下一段旅程之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將親自顯現在他們面前,慈悲接引。到那時,他們將徹底擺脫心中的迷茫與顛倒,以一顆平靜而堅定的心,大步邁向那廣闊無垠、充滿喜悅與安寧的極樂淨土。」
緊接著,一幅震撼心靈、引人無限感慨的壯觀畫面徐徐展開:無數如恆河沙粒般不可計數的諸佛,在他們各自莊嚴宏偉的國度裡,展現出了遼闊無際的舌相,猶如一道道絢麗的彩虹,遍灑在整個浩瀚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
諸佛以他們最真摯、最堅定的聲音,向芸芸眾生傳遞著一個不容絲毫懷疑的真理:「你們這些在生死輪迴中漂泊不定的眾生,應當毫無保留地深信這部《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番話語,輕柔如同春日裡和煦的微風,拂過面頰,帶來無盡的溫暖與愜意;又彷彿夏日中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滋潤著心田,甘甜而沁人心脾。它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諸佛那廣博無垠的慈悲與深邃無邊的智慧,也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了信仰所蘊含的無窮力量與無比寶貴的價值。
我們堅信不移,只要我們緊緊持守著阿彌陀佛的神聖名號,那麼無論生命何時走到盡頭,我們都將得到諸佛的慈悲庇佑與智慧引領,踏上那條通往極樂國土的光明大道。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總是不厭其煩地引用《阿彌陀經》中諸佛證誠這段經文。在善導大師看來,諸佛的證誠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教誨,更是引領眾生走向解脫的堅實橋樑。每當誦讀到這段經文時,善導大師的心中都會湧起一股無比的崇敬與感慨。他明白,這些證誠是諸佛對世間眾生的深深悲憫與加持,是對阿彌陀佛弘願救度的無上讚歎。在善導大師的內心深處,他將這些證誠視為最珍貴的法寶,時刻提醒著自己和眾生,要堅定信念,勇猛精進,不斷向佛道邁進:
何故《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觀經疏・玄義分》
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的,是十方多如恆河沙一般的諸佛,他們各自安坐在廣袤無垠的佛國之中,展現出浩瀚無邊的舌相,絢爛如彩虹,遍灑光輝,覆蓋了整個遼闊的三千大千世界。他們以最為真摯、最為堅定的聲音,共同見證並殷切地勸勉著所有沉淪的凡夫俗子,指引我們深信不疑這部又被稱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的《阿彌陀經》。此經乃是諸佛智慧的璀璨結晶,是信仰者心靈之旅中不滅的明燈,照亮著我們前行的每一步,引領著我們穿越迷茫,走向光明的彼岸。
「護念」二字,宛若和煦溫暖的陽光,溫柔地灑落在每一位修行者的心田,給予我們無盡的慰藉與力量。
這「護念」二字向我們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只要我們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便能感受到諸佛無微不至的庇佑與深切的關懷。這份護念,既無私又永恆,凝聚了諸佛對我們最深切的期望與最美好的祝福,激勵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直至往生極樂世界。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觀經疏・散善義》
在《阿彌陀經》中諸佛證誠這莊嚴神聖的經文裡,十方如恆河沙數之多的諸佛,以他們浩瀚無垠的慈悲與超凡入聖的智慧,共同見證並深情地勸勉著每一個沉淪於世俗輪迴的凡夫俗子。他們向我們莊嚴宣告,只要我們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便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這絕非空洞的許諾,而是諸佛對我們無盡關愛與殷切期許的深刻體現。他們猶如慈愛無邊的父母,時刻關注著我們,以他們那不可思議的力量與深邃的智慧,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指引我們穿越生死的迷霧。
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觀經疏・散善義》
在遼闊無際、深不可測的佛法天宇之下,釋迦牟尼佛以他那浩瀚無邊的慈悲心懷,引領著沉溺於凡塵俗世中的一切眾生,殷切期望他們在生命旅程的終點,能夠安然步入那莊嚴神聖的極樂世界之門。這份深邃而溫暖的指引,不僅贏得了十方如恆河沙數之多的諸佛的共鳴與讚許,更激起了他們一致的勉勵與見證,共同繪製出一幅宏偉壯麗、震撼人心的佛法長卷。
究其根源,這一切深邃的奧義皆源自諸佛那同體大悲、心懷宇宙的宏大胸襟。在諸佛無礙的智慧之眼觀照下,一佛所慈悲化度的眾生,同樣也是萬佛心懷慈悲、意欲救度的眾生;而萬佛所廣泛化度的無邊眾生,亦無一不是每一尊佛傾心盡力、渴望引導至解脫之岸的眾生。這種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佛法精髓,在《阿彌陀經》中得到了最為生動鮮明、最為深刻透徹的展現。
在《阿彌陀經》中,釋迦佛不僅滿懷深情地歌頌了極樂世界的無盡莊嚴與美妙,更以懇切之心勉勵所有沉淪於生死苦海的凡夫俗子,告訴他們,無論修行的時日是長是短,無論罪福的積累是多是少,只要能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哪怕只是短短的一日或七日,也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隨後,十方各有如恆河沙數之多的諸佛,彷彿心有靈犀,共同展現出廣長舌相,其光輝遍照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以無比真誠、無比堅定的聲音,向所有眾生傳達了一個毋庸置疑的真理:
「你們這些眾生啊,都應當堅定不移地相信釋迦佛所說、所讚頌、所親證的一切。不論你們的修行境界達到何種程度,不論你們的罪福積累有多少,只要你們能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千真萬確、不容置疑的!」
這番話語,猶如春日細雨,悄然無聲地滋潤著我們久旱的心田,又似冬日裡的一縷溫暖陽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漫漫長路。通過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諸佛的慈悲與智慧,諸佛不僅為我們明確了修行的方向,更以他們的舒舌證誠為我們構築起了一座堅如磐石的信仰堡壘。
因此,我們應當堅定不移地信奉,一佛所宣示的教義,無一不是諸佛共同見證、共同肯定的至高無上的真理。
這份信仰,猶如夜空中最為璀璨的星辰,它不僅穿透了重重黑暗,更照亮了我們內心深處每一個隱秘的角落;同時,它也如同大地上最為堅固的基石,賦予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鼓舞著我們勇敢地邁開大步,堅定地走向那極樂世界的輝煌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