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親戚送來一盤土豆,看著這盤土豆,想起了外國的一部電影,叫《土豆一樣的信仰》。該片講了南非的一位佈道家兼農民,在有一年乾旱的時候,不顧眾人勸阻,毅然播種土豆,最終大獲豐收的事。其實我們的信仰,也像這個土豆一樣,是真實的,實實在在的。
跟老媽說了這些話的時候,她說:「我們觀音菩薩也是一樣,我要吃菠菜的時候她給我送來菠菜,要一把紫色雨傘的時候她給我一把紫色雨傘(我買的),連頭髮絲一樣細小的事情都給我滿願了。」
平時聽她講起大大小小的感應的時候,多少會有些厭煩,畢竟學佛不應過多追求感應這方面的事情。但轉念一想,對於心思細密的人來講,這正說明她對佛恩的體會比較細。
師父有篇文章,叫做《小事為何容易感動人》。從這個標題可以看出,菩薩發心,多從身邊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以此來滿眾生的心願。恰恰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最解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心意,倘若真談那些改天換地的大事,反顯空洞,而與我們不相應了。
所以我們看《阿彌陀經》《普門品》的時候,會發現裡面很少談無我空性這樣的大命題,而是談很多衣食住行、無病無災、少煩少惱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頭髮絲一樣的事情」。在很多修行人眼裡,這或許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在佛菩薩眼裡,這就是大事。佛以眾生心為心,一個凡夫日常所關心的就是這樣的小事,故而佛菩薩要解決的就是這樣的小事,由此方顯佛的慈悲。
《觀經·勢至觀》中說:
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
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
一個人哪怕只體會到菩薩一根頭髮絲般細小的恩德,他就能體會到十方法界一切佛菩薩全部的慈悲和救度。
《華嚴經·參觀自在菩薩章》中說:
善男子,我修習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令離諸怖。
所謂願一切眾生離險道怖、離熱惱怖、離迷惑怖、離繫縛怖、離殺害怖、離王官怖、離貧窮怖、離不活怖、離惡名怖、離於死怖、離諸病怖、離懈怠怖、離黑暗怖、離遷移怖、離愛別怖、離怨會怖、離逼迫身怖、離逼迫心怖、離憂悲愁嘆怖、離所求不得怖、離大眾威德怖、離流轉惡趣怖。
復作是願: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恐怖,滅除障難,正念現前。
佛菩薩將我們內心的每一個角落都打掃了個遍,哪怕是像頭髮絲一般細小的陰暗恐懼都觀照到了,可以說是細緻入微。
淨宗師父說過:
「說一個人死腦筋,往往說他喜歡鑽牛角尖。但我們的心何止是一個牛角尖,簡直有比蜂窩還多的迷宮一樣無窮無盡無明暗窟。菩薩為度眾生,要鑽進這無量牛角尖中一一打掃乾淨,洗磨刮垢,而後此眾生才漸漸心地調柔,信心清淨。這實在是不可想像的巨大工作量。」
《觀經·真身觀》中說:
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
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彌陀光明無量無邊,如頭髮絲一般,就滲透在我們的肌膚毛孔裡、血液裡、我們的呼吸當中,就這樣呵護著每一個念佛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