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
歸去來讚
此偈出於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1]第二(水)觀:「西方寂靜無為樂,畢竟逍遙離有無,大悲薰心遊法界,分身利物等無殊。」之後的第三〈讚云〉。
按,定善十三觀,第一、第二觀是觀想世間的日與水,是假觀;「日想觀」觀想日沒:看日落想起西方淨土,看覆蓋的黑雲,想起心中罪惡,看太陽之顯赫,想起淨土光明。「水想觀」是觀想水的清平,想起淨土的大地有如明鏡的平整,接想水之透明,擬於淨土琉璃大地之清淨。[2]娑婆闇宅、人心無明,唯日光能照明之;而日落歸西,如死於娑婆而生在淨土;其次,藉世間之水與琉璃,想像極樂寶地之清平透亮,即是厭娑婆而欣淨土。
而《觀經》開宗明義,發起序之4.厭苦緣、5.欣淨緣有二重廢立:「厭穢欣淨」乃淨土門特有的心行,而「捨通取別」之捨十方、取極樂,因《大經》說,久遠劫前,法藏比丘攝取諸佛淨土之精妙而發四十八大願建設西方淨土,最極殊勝;故有今日(觀經)韋提希夫人在釋尊的加持、啟發下,於十方淨土獨具隻眼的選擇了最勝最易彌陀的淨土。《觀》《大》二經皆是釋尊之開示,前後呼應。
因此,就《觀經》「發起序」來看《四帖疏》〈歸去來〉讚,可有兩層含義:
兩層含義
1、(心境、信願—依)厭苦欣淨:求出離(離苦、娑婆、客旅)、得歸宿(得樂、淨土、本家)
2、(行持、稱名—正)捨聖歸淨:捨自力(難行、五乘、我執)、歸他力(易行、一乘、佛命)
心境上是厭穢(娑婆之苦)而欣淨(淨土之樂),而決定出離三界,歸向極樂—–這是意業的行動;在具體行持(法門)上,則是捨(繞過、擱置、放下)聖道門之自力修行,而取(直趨、信受、歸命)淨土門之他力救度。這兩層含義就是《觀經》與《四帖疏》的宗旨。
《觀經》發起序
為何念佛?為何求生淨土?《觀經》的緣起:舍衛國政變(提婆達多[3]之教唆),頻婆娑羅王[4]被兒子阿闍世[5]關押(討債、報仇),韋提希夫人厭苦欣淨[6],致請佛陀而宣說的(其事件之過程,詳見《觀經》)。
《觀經》云:「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徧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7]。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觀經.靈芝疏》云:「諸經緣起,隨事不同。今經乃以殺逆為發起者,略有二意:一、欲彰此界眾生,極可厭惡,親生膝下,尚敢危害,況於餘人。意令末世欣樂淨土故。二、為表此方機緣,非遭極苦,不念脫離求往生故。故下韋提希云:「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等。……初標忻厭,二敘可厭,三立誓遠離,此之三節,即示末世修行要術,若不爾者,則徒修淨業,定不往生。……娑婆五濁,人間天上,皆有憂惱,唯佛淨土,依正俱勝,但受諸樂,寧有憂乎。……五濁三界,五逆十惡[8],皆是惡聲,其中眾生,造如是業,盡號惡人。極樂世界,尚無惡道名,即無惡聲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即無惡人也。」
唐.法照大師《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卷下:「阿闍太子在王城,興逆徒囚父母形;韋提悲泣歸依佛,求願不聞諸苦名,深心不樂閻浮界,實為多諸鬼畜生;唯願慈悲力指授,他方淨土誓經行!」
《淨土宗精要法語解》云:「韋提希夫人遇家庭變故,憂愁悲戚,不樂娑婆,易被認為否定人生的厭世觀;佛法在此展現不可思議的力量。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顯現極樂淨土,韋提希夫人當下心得歡喜,曉得人生安樂的歸處。淨土行人,在厭離娑婆的同時欣慕極樂,感受佛陀的溫暖,人生更積極,更珍惜有緣眾生。是積極、是救世,而非悲觀、厭棄人生。」
善導大師據此闡述如下,《四帖疏》云:
言起化處者即有其二。一謂闍王起惡。即有禁父母之緣。因禁則厭此娑婆。願託無憂之世界。二則如來赴請。光變為臺影現靈儀。夫人即求生安樂。
夫人真心徹到,厭苦娑婆,欣樂無為,永歸常樂。但無為之境,不可輕爾即階;苦惱娑婆,無由輒然得離。自非發金剛之志,永絕生死之元;若不親從慈尊,何能免斯長嘆。
如來欲為夫人及未來等,顯觀方便,注想西方。捨厭娑婆。貪欣極樂。
既能厭穢欣淨,若為安心注想,得生清淨處也。
就「厭苦緣」中,即有其四;就「欣淨緣」中,即有其八……。上來雖有八句不同,廣明「欣淨緣」。
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
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畢命為期,捨此穢身,即證彼法性之常樂。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觀念法門》云:厭患生死,畏三塗苦,畢此一形,誓生淨土彌陀佛國。
《法事讚》[9]云:總勸厭此人天樂,無常八苦火燒人……從佛逍遙入寶國,畢竟永絕愁憂聲。
《般舟讚》[10]云:大眾同心厭此界,願往生;乘佛願力見彌陀,無量樂。
厭捨娑婆求佛國 願往生 即現極樂莊嚴界 無量樂
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極樂常居。
夫人遇自身苦,覺世非常,六道同然,無有安心之地;此聞佛說淨土無生,願捨穢身,證彼無為之樂。
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
大眾同心厭三界……三塗永絕願無名……三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這說明了《觀經》是以韋提希夫人「厭苦、欣淨」為說法之緣起。善導大師對此做了完整深刻的闡述,印光大師:「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善導大師略傳〉云:
長安之道俗男女,受(大師)感化而歸向淨土者甚眾,且在大師「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的殷勤教化之下,受到熱烈感化而「捨身往生」的信者,時有所聞。……令人想到《觀經疏.定善義》言:「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大師對時代之濁惡與人心之罪障,在極其深邃的洞察之後而吐露出這樣的痛烈心情。
厭(苦)欣(淨)緣
如上所述,厭苦欣淨乃《觀經》的發起序,這是事相因緣;若置於《觀經》及淨土法門的實踐上,其作用及後續如何?日本淨土宗鎮西派[11]以「厭欣心、菩提心」為總安心,而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為別安心。雪盧居士云:
禪宗講究不著相,而欣厭是著相,怎麼著相呢?「欣」是對事情希望,心裡喜歡……凡是極樂世界的事情沒有一條不好的,羨慕到這個樣子。「厭」呢?除了極樂世界,外頭這一些都討厭,都不愛它,即使是當了全球大總統,……蛆有生死,大總統也得生死。欣厭到這個樣子,這就成功了,……叫總安心。而十六觀經說的至誠心、深心、回向心,是別安心。……具三心有二句「真心決信,願行既成。」[12]
《般舟讚》:「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諸有智者,應知。」先是心理上厭捨娑婆之苦、欣取極樂之樂,進而為了離苦得樂,發起「菩提心」[13]及「三心」[14](總、別二安心),更由發心而起行,信知「本願不虛,稱名必生」而一向專念,而恭敬.無餘.無間.長時修(作業四修),命終必得往生淨土。如《彌陀經》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是三心具足之念佛。法然上人云:
下智愚鈍之族、田夫野客之輩,猶暗三心名義;然而信「稱彌陀名號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
所謂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稱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往生」之想念中。
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總別二安心
(總安心)厭欣心→菩提心(願生:成佛、度眾)→(別安心)三心(深信「稱名、必生」)→(起行)一向專念→(作業)四修
其中的關鍵是「一向專修之念佛」,以行立信而具足三心與四修;而其發心與動力(《觀經》發起序)則是厭欣心。所謂「安心」,就是讓此心安住於「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也就是由總安心(厭欣)故「一心專念」,而別安心(三心)亦在其中。慧淨法師云:
淨土宗「安心」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三心」,……就是「一心」,……就是「深心」;……就是「真實信心」,……就是「機法二種深信」,這個信就是安心,……「信心決定」;而這個信的體就是〈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八個字的結論—–「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對此無一念之疑,這就是安心。
他力三心之「深心」(機法二信),也可說是厭欣心,「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厭;「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欣。《四帖疏》又云:
若深信生死苦者,罪業畢竟不重犯;若深信淨土無為樂者,善心一發永無退失也。……已上諸善似亦無功,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
若真切信解「娑婆」生死之苦及「淨土」無為之樂,而發起一念「厭苦欣樂」之心,不只舊業永不再犯,且善心永不退失,以此清淨心而念佛,乘佛願力往生淨土,速得成佛,廣度眾生。就其前心後心的相續開展,欣厭心亦是菩提心也,合稱「總安心」。而總安心與別安心,亦可說是表裡粗細的厭欣心。如此總別一義之心,既是聖道門戒定慧的基礎,更是淨土門信願行的發起。法然上人云「雖言三心,總而言之,唯一願生心」,也就是「厭穢欣淨,切願往生」而已。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亦將「厭欣心」歸於信願行之「願」云:
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
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又將厭欣二門,連結於四諦、四弘願,而於成佛之道得不退轉;
厭(捨):苦、集—–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欣(取):滅、道—–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雖然,凡夫的厭欣之心較近於《大智度論》的發心菩提「在無量生死之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心」,但在淨土宗「從果向因」的法門特色,由「厭欣」發起而展開的三心、四修,攝歸「專稱佛名」而必生淨土,成佛度眾,亦稱得上「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蕅益大師之所以如此重視「厭欣」二門的功能,或如所言,末法凡夫處「眾生濁」中,順其業力習性故,堪忍於娑婆共業之依正,以此為人生的場域,價值的實現,因而「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須有欣厭之行,乃能得度。
厭欣→取捨
若廣義言之,厭欣心可有多種多層次:厭舊喜新、厭下欣上[15]、厭苦欣樂、厭穢欣淨……,這種(厭)捨(欣)取之心,通於一切凡夫、外道及(聖道門)小乘人[16],若依淨土宗,專指厭(娑婆穢土)苦、欣(彌陀淨土)樂----以凡夫之念佛往生為主,盡此一報身,娑婆死而淨土生;且從始至終就是指方立相、住心取境,而多重選擇(取捨、廢立、擱入、拋歸),也就是於「二門、二行、二業」之中,「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17]。其實,厭(穢)欣(淨)就是「取捨」,如《彌陀要解》云:
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鈔》云: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
印光大師亦云:
未證妙覺,誰離取捨。三祇煉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斷惑證真,何一非取捨之事乎。須知如來欲令一切眾生速證法身,及與寂光,所以特勸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究竟無取無捨,乃成佛已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捨東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若參禪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取捨皆是。以一屬專究自心,一屬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門之所以然,而妄以參禪之法破念佛,則是誤用其意。彼無取捨,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捨,則便成毒藥矣。
就是說,欣厭取捨,是淨土宗有別於聖道門的特色,其中另有深意,不須委屈、避諱,念佛人應就此立定腳跟、端正心念,於祖師所教之厭欣取捨之中,至誠決定,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渾然不顧水火二河,無疑無怯的踏上白道,一心無回的直往彼岸。成時法師:《淨土十要.流通序》:「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獄囚,奔托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是故萬緣之唾不食,眾苦之悲莫回。高置身於蓮花,便訂盟於芬利。蛆蠅糞壤,可煞驚慚。」智隨法師《阿彌陀經要解》略註云:「多障凡夫,唯依取捨之道成就法身慧命。……古今祖師,深知此要,故莫不取捨至極,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小乘、大乘、淨土宗
有人認為:若只談厭欣心,或似落於小乘自利?大安法師云:「厭欣心表面看來似乎有小乘自了漢的味道,社會人士亦或將念佛求生淨土譏之為消極避世。剋實而論,淨宗厭欣心含攝著大乘佛教的精髓,具足大乘菩薩四弘誓願。」[18]此有兩答:
1.凡夫、外道之厭欣,或求其獨樂自了,亦無可厚非。而淨土門乃大乘法[19],《往生論》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前引「總安心」是厭欣心+菩提心,而淨土門的菩提心,即「願生心」,《往生論註》:「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國,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生也。」此乃乘佛本願的他力菩提心,是凡夫所能的易行道。而別安心的「他力三心」,亦有兩種迴向發願心[20],其往相是(第十八願成就文):「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及《四帖疏》「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還相是(二十二願)「為眾生故,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及《往生論》園林遊戲地門[21]「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四帖疏》「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依此迴願心,往生彌陀淨土,快速的斷煩惱、證佛果,並遍至十方世界,廣度一切眾生。
2.念佛人若信若行「本願稱名」,縱然生前未(不曾、來不及)發菩提心,但為自己求安樂,亦不礙其往生;且一切極惡至劣的凡夫,往生之後,於彼無為涅槃界(依),受阿彌陀佛與諸上善人(正)的熏習,「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主伴、依正同一涅槃,自然發起如佛的慈悲與智慧,一時具足無上菩提心,而回入娑婆度有情:「智慧高明,神通洞達」「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由此引申兩點言之:(一)有些人厭苦而求生、或欣樂而願生,看似終身未發菩提心,但平生或臨終至心念佛而得往生;到彼極樂國,依(無為涅槃)、正(諸上善人)薰習,自然生起作佛度眾之心也。(二)淨土宗的菩提心:生前—–自信教人信,生後—–成佛度生,《四帖疏》: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者,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總結上述之言,難得今生為人,又遇淨土法門,要把握千載難逢的機緣,「厭穢、欣淨」,將此心安於極樂,心有歸宿則安定。因此,《觀經》於「勸厭穢欣淨」之後,就「勵聞法起行」,「安心」就能「起行、作業」—–由三心、五念、四修,而歸於念佛三昧的「專稱佛名」,確定得生彼國。
註釋:
[1]以下簡稱《四帖疏》
[2]《釋論》云:「前文尚可就世間實地觀,如坐水邊觀日,即可實習。……日定方所,水奠國基。蓮邦以水德為最勝,融則表八種功德,結則成七寶琉璃,止則水流同澄,觀則心華並絢。」
[3]提婆達多的種種逆行,皆為彰顯如來大智功德;又因出佛身血、害佛不成,反而生身立即陷入阿鼻地獄,示現因緣果報絲毫不爽。然提婆達多是一位大悲大願的逆行菩薩!《妙法蓮華經》卷4〈12提婆達多品〉:『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4]頻毘娑羅(前558年-前491年),又譯為頻婆娑羅、瓶沙王,摩竭陀國訶黎王朝的國王,王舍城的建立者。與夫人均歸依釋尊,深信佛法。在釋尊證道之前,王曾祈請釋尊於得道後先至王舍城受其供養,釋尊默許之。後釋尊證得佛果,即先至王舍城説法,王亦於迦蘭陀建竹林精舍,供佛弟子止住,供養僧伽,護持佛教,為最初之外護者。
[5]【四帖疏】昔日因緣,故有此名。《四分律》卷4:「時瓶沙王無子,…….婆羅門占相言:「此少壯夫人當生子,而是王怨。」王聞是語已,於其夜與此夫人交會,即便有娠。後生男,顏容端正,……名未生怨。」阿闍世王受提婆達多之慫恿,將父王監禁在獄中餓死。奪取王位後,擴張領土,在國內消除異己,殺害舊臣,並助提婆達多迫害佛陀及僧團和合,是有名的惡王。但後來皈依佛教,而成為歷史明君,資助第一次經典結集,成為佛教史上的大護法。北傳《長阿含》說「已拔重咎」,《增壹阿含》說「得無根之信」。」
[6]頻婆娑羅王勸說仙人自殺,以求(提前)得子,得聞佛法而證三果;韋提希女身,不能自主,隨順丈夫之意而謀害兒子,其後夫妻被囚禁而向佛怨訴:「夫人自惟罪重,請佛加哀……今既見佛,愧恥情深。」……「夫人既自障深,不識宿因,今被兒害,謂是橫來。」善良、慈愛,有菩薩性,見佛得忍,往生極樂。
[7]信願法師,〈韋提希夫人選西方佛國的三層含義〉:凡夫易往生、極樂最精妙、佛願超十方。
[8]《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云:此濁惡處,即指世間,郡邑民居,親族會處,其間心行萬差,三惡盈滿,皆不善聚。又濁惡處,即指我等眾生,現前識心,無始至今,三業所造,無邊業種,日用所起,三惡道行,不可窮數。
[9]本書是依準於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轉經行道之儀則,書中援引《賢愚經》、《華嚴經》、《觀佛三昧經》、《地獄經》等所敘述之地獄相,以激發行者厭穢之情;又以對《阿彌陀經》之轉讀讚揚,來發起行者欣淨之心。
[10]此書所說的般舟三昧與《般舟三昧經》所說觀想或定心的念佛不同,而是說明地獄之相,使人產生畏懼厭離之心,同時依《觀經》顯示極樂淨土之莊嚴,使人興起欣慕願生之情,進而身、口、意三業無間地稱名念佛,命欲終時,佛自來迎,往生淨土。所謂:「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自勸勸他,廣讚淨土」,使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先勸行者厭穢欣淨,次示眾生迷悟之本末,後勸隨順釋迦、諸佛所勸之專念彌陀以得往生之大益,並以「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為結。
[11]《佛光電子大辭典》總別二義安心〔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一(良忠)、釋淨土二藏義卷十一(聖冏)〕天台宗所說「十乘觀法」中之「善巧安心止觀」,謂不區別修行者之種類差別,而一概以止、觀之法,令安住於法界諦理之中,稱為總安心;然若由於修行者根機有所差異,雖欲以止、觀之法令安住之,反令彼等愈增散亂,此時宜因應其各自不同之根機,或為之解說,或先令思惟,或令修「止」之一邊,或令修「觀」之一邊,各隨其宜,而安立其心,稱為別安心。
[12]李炳南老居士〈淨土安心法門〉,又淨宗法師〈安心之意義〉
[13]《往生論注》:「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14]「自力三心」(第十九願)與「他力三心」(第十八願)。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三心既具,無行不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第十八願之「至(誠)心、信樂(深心)、欲生我國(迴向發願心)」--「三心」的重點是「深信心」。深信我只能輪迴,不得出離;阿彌陀佛就為了救度我這樣的眾生。信受本願,稱名念佛,必得接引,往生極樂。略安心(唯信眾生稱念,必定往生,自然具足三心),以行立信、以行滿願--確立眾生對稱名念佛的信心(心理基礎),若不實行(念佛),亦無功效。三心歸一心,略安心:具足三心迴向,為乘佛願力,必得往生。三心即是「真實(至誠心)捨自歸佛(機法深信之深心)願往生心(迴向發願心)」故。三心以名號為體,三心全體即是名號。在佛邊為名號,眾生領納而稱三心,正是以果地覺(名號),為因地心(三心)。三心名號為體故,發得三心為契入名號之體,必有一向專稱佛名之用,以此之故說為乘佛願力,一句六字洪名,三心無缺,願行具足,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即是乘佛願力強緣,莫不超生報土。
[15]《往生論註》:「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以禪定力,攀緣上妙境,厭捨下劣境。【佛光大辭典】六行觀:三界分為九地,比較上地與下地,下地為粗、苦、障,故觀而厭之;上地為靜、妙、離,故觀而欣之。依此欣上厭下之力,可次第斷除下地之惑,故又稱欣厭觀。惟覺法師:「修四禪八定的方法是下厭上欣,……修淨土,也是討厭這個五濁惡世(苦、粗、障),要生到極樂世界(淨、妙、離)」。
[16]《五教儀開蒙》:「初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異大乘故,逐機設故,隨他語故。以明法數,一向差別,所謂揀邪正、辨聖凡、分欣厭、析因果也。」華嚴經五教,小乘教是逐機設教,以個人出離為目的。
[17]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以「捨、閉、擱、拋」四字,強調「一向專念」;「選擇」二字有取捨、廢立之義,往生彌陀淨土的正定之業,除了彌陀選擇之本願念佛,其他一切諸行都廢捨: 1.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2.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3.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18]大安法師,〈淨宗願門的本質內涵〉
[19]《器朴論》卷中:「上古賢哲,皆捨聖道,歸淨土,心在斯之。淨土法門,於六識麁動心心所,直契名號實相之本源,緬離情識位。但彌陀如來,轉六識得妙觀察智,故因縁令然,機感交通,何況六方證誠乎。小乘爭有斯事。……淨土一乘者,以五乘齊入爲名,《宗鏡録》曰:衆生皆乘故雲一乘。《阿彌陀經義疏》曰:一乘極唱終歸,咸指於樂邦;萬行之圓修最勝,獨推於果號。」
[20]慧淨法師云:「往相」者,「往生淨土證涅槃」也,此之功德資糧,已由彌陀所成就而迴向與十方眾生,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第十一願者是也;十方眾生但願生稱名,便全部領受之,即得往生,預入聖流,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也。「還相」者,「還來穢國度人天」也,此之功德力用,亦由彌陀所成就而迴向與極樂聖眾,彌陀之第二十二願者是也。
[21]慧淨法師云: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自然就會擁有阿彌陀佛的智慧、慈悲、願力、神通,就會發廣大悲心到十方世界,自在無礙的救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