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於淨宗書院「法義班」課程開示(一)
(大眾合掌三稱佛號)
這個課程的進行,我希望以自由地、自在地、親切地、活潑地方式進行,不要像大共修都是我一個人在談。在這個課程中,所有法義的問題,都可以提出來互相討論、切磋,大家都是平等、同等的地位,我們先以這種方式進行看看。
為了讓看書的人能很快掌握一本書的內容,幾乎每一本書的序文都會先將這本書的宗旨談出來,我們今天的講義就是摘自於《善導大師全集》的編者序。
《善導大師全集》的序文,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核心思想所在,因此我才將這篇序文的名稱定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八個字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說是旗幟、指標。自古以來,直接提出這八個字而做為法門核心的還沒有看到,雖然古來尚沒有這樣的說法,但這並不是我的創作,而是在經論的文義上,都有這種名相和思想。「本願」這二個字不論在經典上或是祖師的論釋上都有,而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還特別設立問答解釋「凡夫入報」的原理。所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些字都有佛金口所說,以及菩薩所傳承,是有很實在、很堅實的根據。
本願,當然是指第十八願。本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每一願都可以稱為本願,為什麼說「本願」是指第十八願呢?這必須從「本」這個字來解釋。所謂「本」,有從「因本」來講,有從「根本」來講。從「因本」上來講是「因果相對」,從「根本」來講是「本末相對」。所謂「因果相對」是指每一位成佛的佛,祂在成佛之前所發每一條願(所發的菩薩願及菩薩行)都是本願。由於因地有發這些願,實踐這些願,願和行都圓滿了、具足了,才會成就祂的佛果,所以從這裡來說是指「因本」。可是在祂所發的願當中,一定有一條是祂最根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也可以說是所有願當中最主要的,這就是根本願。有了這個根本願,才能使其他的願有目的和意義,這就是「本末相對」──一個是根本願,其他的是枝末願。
我們這裡所談的「本願」,都是指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一談到本願,就是指第十八願。我們這個法門是本願的法門,也就是彌陀本願的法門,也就是彌陀本願救度的法門,也就是彌陀本願救度稱名的法門。不過,本願這兩個字,有時候須視環境來提及,因為現在已被污名化了。怎麼說呢?
本願這二個字不只我們這個法門在運用,在台灣有親鸞會的人運用,也有淨土真宗在運用,這兩個團體的思想也都有傳播到香港、大陸,因為他們所傳播的思想有偏差,以致於受到一些人的駁斥,甚至攻擊。譬如○○法師在演講中曾提到,本願法門是日本真宗底下的一派,這個法門的思想是邪知邪見、偏頗的,因為這個法門只談一個「信」字,不談念佛、不談修行、不談持戒行善,他們認為只要有「信」,就是往生的正因,此後就不用再念佛行善,也不用再修行,甚至其他的壞事也可以做。
○○法師這種評論流傳到大陸內地,令一些佛教團體產生恐慌,佛教協會就直接行文給各寺院要他們注意這個法門,不可以學習,這就是污名化。因此有些不明瞭的人,一聽到「本願」就聯想到他們那樣的信仰內容,對我們就有批評與攻擊。我們自修化他、弘法佈教也必須知己知彼,知道這樣的現況才能就機、就緣,適當的提「本願」兩個字。
(講義文)
淨土經論所闡明之淨宗宗旨及思想,一言蔽之,即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八字。亦即:
善惡凡夫,得生報土,唯依本願,稱名念佛
等於這八個字就涵蓋整個淨土宗了。因為淨土經論就是整個淨土宗的依據,「淨土經」就是指《淨土三經》,「論」就是指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龍樹菩薩的《易行品》,以及善導大師、道綽大師等祖師的論著。這些著作不管是經典或論典,所闡明的宗旨都是一貫的、一致的、沒有兩樣的,這些一致的、沒有兩樣的思想,用一句話來涵蓋,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八個字。
可能有人覺得奇怪,淨土法門的經論很多,阿彌陀佛的願行很深廣,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威神功德之力不可思議的,怎麼用八個字就能涵蓋呢?如果詳細了解,當下就可以肯定淨土法門就如這八個字所講的。這裡所解釋的是「善惡凡夫,得生報土,唯依本願,稱名念佛」,意思是善惡凡夫只要依本願稱名念佛,當他斷氣後,就立即往生進入彌陀的極樂報土。
善惡凡夫範圍很廣,因為世人不是聖人就是凡夫,凡夫當中不是善人就是惡人,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是要救度在三界六道苦海的眾生,聖人已脫出三界六道,只有善人和惡人還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中需要救度,而彌陀救度的對象是不論善、不論惡,不論會修行、不會修行,一律平等。同時,讓善惡凡夫往生的這個「生」,是生到報土,而不是化土,更不是另外一個地方。所以依照本願稱名,每一個人的往生都是進入報土。
「報土」和「化土」是相對的,其實極樂世界沒有所謂的化土,整個都是報土,那為什麼會分「報」和「化」呢,那是用聖道法門的名相來解釋淨土法門。名相相同,但意義不同,極樂世界如果有化土的話,那是指《無量壽經》所講的「胎宮、邊地」,胎宮邊地是在報土之外嗎?不是,也是在報土裡面,只是因為本願稱名的人,一到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而有一類眾生往生之後卻是在花苞中不能當下見佛,那是怎樣的眾生呢?依照《無量壽經》的說法是,他也是修行人,也深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也在去惡行善,累積功德(修諸功德),求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對阿彌陀佛的佛智疑惑。這樣同樣可以往生淨土,只是往生後是在胎苞裡面,不能當下花開見佛,不能聞法、不能修供養,這個稱為「化土」,也稱為「邊地」。這一部份大家看《無量壽經》下卷的「胎化段」就能了解。
相對於疑惑佛智的就是相信佛智,信佛智往生後就是化生,當下見佛。什麼是疑惑佛智?什麼是相信佛智?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佛智」。佛的智慧在哪裡?在佛的慈悲與智慧,佛的慈悲與智慧功用是什麼呢?是救度十方眾生──救度所有善惡、乃至謗法闡提的眾生。有能力救度這樣的眾生表示慈悲是徹底的,智慧救度的力量是絕對的,諸佛當中,願力最深廣、威德最不可思議,在十方諸佛當中被形容為王,而且被讚歎為十方諸佛所不能及的只有阿彌陀佛。
所以,所謂「佛智」是指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力量,相信逆謗眾生迴心念佛也能往生,這個就是信佛智;而如果是相信有彌陀,有極樂,可以念佛求生,但也認為必須要怎樣的念佛、要達到怎樣的境界、要有怎樣的功夫,或者念佛之外還需要加上其他的諸善功德來輔助不然往生不定,而且認為即使決定往生,但是到那邊還要繼續修行。如果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抱持這樣的觀念就是疑惑佛智,往生後就在胎宮。
如果相信佛智、相信彌陀的救度,就會如善導大師所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從娑婆到極樂都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即使到極樂世界,要成佛、超越,也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所以「一向」是從現在到臨終,從臨終到極樂,乃至到極樂世界後的廣度十方眾生都包含在內。甚至對往生或是對現世福樂來講,也都專依靠彌陀名號,這個叫「一向」。
有人可能會疑惑,善人往生他能夠到報土,為什麼惡人沒有修行,甚至造惡多端,怎麼也和有修行的善人到同等的境界呢?第一,是依靠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六字洪名。「洪」指宏廣,表示所有的萬行、萬善、萬德、恒沙無量陀羅尼、三藏十二部法門,所有的功德都聚集在這一句名號裡面。要脫離三界六道的功德在名號中,要完成佛果的功德也在名號中,任何人只要稱這一句名號,就能從凡夫地到達佛的果位。
第二,所謂善、惡,它的本質是虛假的,面對這一句名號,這個虛假的本質產生不了作用,就好像光明一到,黑暗當下消除一般。善、惡是就六道輪迴來講的,可是六道輪迴不管是因也好,果也好,他本身是虛幻的、不實的,因為所有存在的都是因緣和合的,本身是空性的、無常的,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
我們看起來好像有善的內容、惡的內容,有善的因果,有惡的因果,可是這些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個主體,沒有一個本來的、固定的、永恒的、不變的,所以是虛假的。而這一句彌陀名號是從阿彌陀佛無我的、清淨的心所完成的,所以本身是真實而清淨,永恒而不變,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都是這樣。也就是說,只有這一句彌陀名號才是真正的業,所有的善業惡業都是虛假的,就好像鈔票有假鈔和真鈔,假鈔即使擁有再多一張也不能使用,只要是真鈔,每一張都可以使用,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是真鈔,而且是盡宇宙的功德都在這一句真鈔中,因此才稱為「萬德洪名」。其他的業,不管多或少都是虛假的,從這一點來講,善惡凡夫到極樂世界都平等平等。
以我們凡夫來看有善有惡,譬如五逆謗法是極重的罪惡,果報就是五無間獄,以善來說,五戒十善生在欲界天,禪定更是善,生在色界天,更深的禪定生在無色界天。以凡夫來講有這些差別,以佛的眼光來講,都是不究竟、都是可憐愍的,為什麼?因為壽命到時又將隨業流轉,即使生在無色界天,八萬大劫壽命到時,還是隨業流轉,如果因緣和合有可能墮入地獄。從地獄的果報來說,因緣和合,善業的緣到了,或許也升天上。
所以,以我們凡夫來說善就是善,惡就是惡,但從佛的眼光來講,八萬大劫的善不是真正的善,墮落阿鼻地獄的惡不是真正的惡。不過,雖說如此,還是要儘量去惡行善,因為去惡行善是人的本份,現在一般所強調的人間淨土(淨化人心、淨化社會),也都必需要固守、實踐,但從究竟上來說,他不是真實的。
法然上人有一個黃金的譬喻:「如以錦鏽包黃金,與以蒿苞包黃金,同是黃金也。」意思是說用一個高貴漂亮的盒子裝黃金,和用破布包黃金,對於黃金的本質來說,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善惡凡夫同稱這一句彌陀名號,不是靠我們的善惡來往生,對往生來說,善不增,惡不減,都是依靠彌陀名號到淨土。到淨土之後,就拋開善惡凡夫的業,而完全領受這一句名號的功德。
像最近我常比喻形容的,現在我們是人,甚至是皇帝,可是下輩子如果應墮落為豬的話,立刻就從豬胎出來,就是豬的模樣、豬的性情,愚癡的以餿水為食,因為那是牠的果報。往生到極樂世界,出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都是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都是自然虛無之身,無為之體。因為有什麼因就導致什麼樣的果,我們是以這一句名號為因,當然就獲得成佛為果,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善,也不是因為我們的惡,所以往生來說,不是靠我們的善,也不是靠我們的惡。上師有一句話形容的很貼切,「人性差不多,好人和壞人的差別就如同一千萬零九毛和一千萬零一毛。」
(講義文)
本願稱名:本願即是四十八願中之根本願──第十八願,此願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一句再加上「唯除五逆,毀謗正法」總共三十六個字,這就是第十八願,也就是我們這個法門的大根大本,希望大家都能滾瓜爛熟的將第十八願背下來。在座的同修希望都能儘量將本宗的經論,以及祖師重要的論釋的文句都背下來。
(講義文)
此本願大意是:
十方眾生,願生極樂,乃至十念,必定往生。
「十方眾生」即是「一切善惡凡夫」。「乃至十念」即是「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稱名念佛」,長命之機則上盡一形之念佛,短命之機則十聲一聲一念之念佛。
「乃至十念」有幾家不同的解釋,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就是這裡所寫的「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稱名念佛」。也就是說,都是遇到十八願的救度,但個人的根機各有不同,有的年輕時就遇到了,此後他就一輩子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假藉其他方法,也不假藉修諸功德迴向往生;有的則是臨終只有十聲乃至一念的時間才遇到這個法門,他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當下也能夠往生,這是善導大師對「乃至十念」的解釋(善導大師對「乃至一念」也是這樣的解釋)。
淨土真宗的解釋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在一生的念頭當中,只要有一念對彌陀的信順,當下就往生決定了,此後的念佛,多念少念,有念沒念都沒關係,因為那不是往生決定的因。這是與善導大師解釋不一樣的地方。以這點來說,淨土真宗這種解釋是從三業當中的「意業」來解釋,善導大師是從三業當中的「口業」來解釋。當然口業不離意業,口之所以稱名也是從意業流出的。但是,淨土真宗的這種解釋會有很多再解釋的空間,所以日本淨土真宗本身就有分十派,當中最大的是西本願寺派,東本願寺派次之。
西本願寺派到明治時代前後,下面就有十五派的學派(研究這一派的學問,稱為宗學)。不過因為日本各宗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將天皇視為神的信心崩潰,日本傳統的信仰也整個崩潰,間接的,對傳統的孝道以及佛教的信仰也都崩潰了。加上日本明治維新,一味的學習歐美,甚至也以歐美研究學術的方法來研究佛學,把佛學當哲學來研究,因此屬於宗教的信仰情操就愈來愈淡薄了。現在我們到日本各地參訪,很多寺院都關門,西本願寺、東本願寺的大殿非常大,他們一年有兩次大法會,法會的盛況已不復在,而且參加的多是老一輩的,很少看到年輕人,可以說已經沒落了。以西本願寺以前有十五個學派來說,現在也只剩下幾派了。
以前西本願寺的十五個學派,他們對自己法門的解釋也各有不同,以對最根本的第十八願的解釋至少就有六家以上的不同,這是屬於西本願寺的情形。東本願寺和西本願寺有一些地方是對立的,包括思想上也是對立的。東本願寺對西本願寺這幾個學派的解釋是從根本上來否定,認為他們的解釋是錯誤的。第十八願是往生正因的願,往生是靠這一個願,解釋一定只有一個,但現在對這個願卻有種種不同的解說,連最核心的第十八願每家解釋都不同,信仰的人到底要依哪一家?
尤其到現代,在昭和三、四十年代,高森顯徹(生於昭和十四年,為西本願寺底下一間寺院住持的子嗣)創立淨土真宗親鸞會,高森顯徹對「乃至十念」和「乃至一念」的解釋,與東派、西派或其他派又完全不同,當然他也強調信心,也強調一念,可是他把一念解釋為某一種體驗的一念,而那種體驗當然是以他的體驗為標準。以我們來說,我們完全不以那些為標準,而是完全依循善導大師的著作,不依循其他。所以我們對於第十八願,乃至第十八願成就文的解釋,都緊緊的扣著善導大師的思想,依循善導大師的腳步,而不作其他的解釋,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念」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講義文)
總之:不論何人,願生極樂,只要念佛,則乘佛願力,必得往生。簡言之,即是「念佛乘佛願,必生極樂國」。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念佛的本身就已經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了,就像坐船,只要上了船就必定到彼岸,因為這一條船的目標就是直通涅槃城,而且是不受障礙、萬無一失、必然會到達的。所以念佛之所以能夠往生是依靠彌陀的願力,而四十八願中是依靠哪一願呢?就是第十八願。因為念佛必生是在第十八願所講的,阿彌陀佛已成佛,願願已成就,我們依照第十八願的方法去做,就是依靠第十八願的願力。第十八願講什麼?講三件事情:信心、念佛、往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信心,「乃至十念」是念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往生。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我們只要信彌陀的救度,願生極樂而念佛,就必定往生。
以十八願的願文來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可以說是「信、願、行」的內容。至心信樂──信,欲生我國──願,乃至十念──行。信願行具足就獲得往生。在這裡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至心」是貫穿信樂、欲生和念佛的。至心就是真心,在人世間來往互動都需要有真心,如果彼此心不真,就是虛假的,沒有存在的意義,人世間尚且如此,更何況要往生極樂世界、脫離六道輪迴,怎麼可以不真心呢,所以真心就置在最前面貫穿下面的信願行。
關於「至心」,○○○宗的解釋是,「至心」不是我們凡夫的心,而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心,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心迴向給我們,作為我們的信心。不過,從字面或內涵來看,「至心」不僅可以從佛來講,也可以從凡夫來講,佛的「至心」當然是清淨心,沒有雜染,沒有貪瞋癡、妄想雜念,祂真心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又真心救度我們,過去、現在、永遠的未來都不變,這是彌陀的真心;以我們凡夫來講,對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信受,於極樂世界是不是真的願生,對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是不是全身心靈的依靠投入,這是我們凡夫的真心,也就是說,我們真的厭離娑婆,真的欣求極樂。○○○宗只作一方面的解釋,而我們是作兩方面的解釋。
善導大師在《般舟讚》說:「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隔則六道因亡,輪迴之果自滅;因果既亡,則形名頓絕也。」這一句話非常的好。善導大師在這裡所談的就是「欣」和「厭」。也就是說,欣和厭是我們凡夫可以做得到的,能夠這樣的話,就是「平生業成」。這一句話不僅說凡夫要有欣厭之心,同時更說明這個法門是平生業成的,只要這樣(有欣厭之心)就往生決定,不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已是極樂聖眾之一了。為什麼?「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能厭離娑婆,娑婆就永遠隔離,不再六道輪迴了;能真的欣慕極樂,從現在盡未來際我們都常居淨土。這一句話鏗鏘有力,毫不模糊,說明我們這個法門是「平生業成」。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一般傳統的淨土宗幾乎不這樣講,我們這樣講是因為將這個法門的教理系統的歸納,提出精華,而舉出這八個字。
問:入報土是淄澠一味,可是報土中是不是仍有一些差異?舉例說,我們在場的人都是信佛智,一向專稱,這樣往生到極樂世界後,我和上人的果報會一樣嗎?
答:你和善導大師的果報是一樣的,而且是馬上。曇鸞大師說:「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澠一味,焉可思議!」
在娑婆來講有三三九品的差別,推而說之就是八十一品、無量品的差別,但是到極樂世界之後就沒有一二以及初地、二地、三地……的差別。以凡夫來說,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行善的人到善處,造惡的人到惡處,有種種高低品位的差別,怎麼會說都一樣呢。這是因為彌陀名號不可思議的力量,是無法以我們凡夫的智慧來臆測衡量的。善導大師於盛唐時期顯現的是一位高僧,慧淨本身於末法時期是一位庸劣的凡夫身,可是我們都依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本願力量,所以到極樂世界後,善導大師不增加,慧淨甚至其他人到了那裡也沒有減少。
因為佛的境界唯有佛才了解,所謂「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二乘都沒辦法了解了,更何況我們博地凡夫。也因為這樣,所以佛經中常用許多譬喻。如龍樹菩薩在《易行品》首先說明,所有的佛法整個歸納起來可以分「易行道」和「難行道」,什麼是易行?什麼是難行?這不好說明,所以龍樹菩薩就用「乘船」和「步行」來做譬喻。到曇鸞大師又以「自力」和「他力」來說明,難行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凡夫的力量,易行道是靠彌陀不可思議的力量,也用乘船和步行,甚至種種的譬喻,所以《往生論註》一書的譬喻就有十幾種。到了道綽大師,幾乎完全承襲曇鸞大師的思想,在其《安樂集》中,大概就有三十種譬喻。日本源信大師,在其《往生要集》中,除了繼承這些譬喻之外,自己也增加一些譬喻,所以有所謂的「他力十喻」或「他力七喻」。
最近我也在整理這些譬喻,因為有些譬喻能讓人很快了解何謂「他力」,否則單從教理有人不易理解。以整個佛教經典來說,譬喻是非常多的,像《觀經四帖疏》也有譬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河白道喻」。總之,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既是不可思議的力量,就不是我們能想像、能說明、能形容完整的,如果凡夫有辦法理解,就不能說是不可思議了。
問:如果二乘行人迴小向大,求生極樂世界,是否也是入報土?
答:應該這麼說,如果他是依靠本願的話,都是入報土。若論二乘,要迴小向大比較困難,若迴小向大,都是進入報土。我們說的疑惑佛智,是依凡夫所講的,因為唯有凡夫才有那些分別、計度……,阿羅漢以上,這些是比較少的,所以四十八願當中,所發願的對象都是指凡夫較多。尤其《莊嚴經》中所講的四十八願,幾乎都是指他方佛國所有眾生,像我們這裡所談的第二十二願是「他方國土諸菩薩眾」,我們一看時會覺得,哎呀!他是菩薩眾,是菩薩的果位往生才是那樣的。但若從《莊嚴經》來說就不是菩薩眾,而是凡夫眾生。也就是說,在這裡有菩薩、有眾生,但是到了極樂世界就都一樣了。
經典上所說,尤其是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都有談到往生極樂世界後,我們的六根對那裡的六塵,當下就悟道。也就是說,眼根看到那裡的景象、耳根聽到那裡的聲音、鼻根聞到那裡的種種味道、身體觸到那裡的東西,當下都能讓我們大徹大悟。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在未坐菩提座之前是凡夫,可是一旦坐上菩提座,夜睹明星,當下大徹大悟,大悟徹底,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立即現前。
以我們眾生來說,每個人都有佛性,佛性本就具足三明六通、具足百千陀羅尼;另外,任何善緣我們阿賴耶識的倉庫都有,所有的惡業我們也都做過,論善、論惡,我們的阿賴耶識中都有。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中,除了收錄有念佛感應的事蹟之外,另有三則並非念佛感應的故事,我之所以將它們收錄進去,一方面是要與念佛感應做對比,一方面也是為了說明只要尚未脫出六道輪迴,大家都一樣。其中一則故事是「曾為高僧,再度沉淪」,以前曾當過高僧、戒行僧,可是因為六道未出,貪瞋癡未除,所以逢善緣善境就行善積德,逢逆緣惡境就做惡多端,最後卻造下了殺人之罪,過去高僧的行誼,以及持戒的清白與堅定當下就不見了,從娑婆來講,當高僧時萬人景仰,但投胎轉世之後,萬人景仰的情景不再了,反而是萬夫所指,所以六道輪迴的種種都不可靠。以佛的眼光來看,六道種種都不究竟,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究竟,因此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說「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講義文)
這是彌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普救的弘誓本願力。
為什麼使得善惡凡夫往生都平等一味,都是靠阿彌陀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本願力。「無緣」就是不講條件的,如果講條件,善行高的到高的境界,善行低的到低的境界,這樣就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大慈悲是平等給予,沒有差別,不講條件的,就好像所有的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的孤兒,父母留給孤兒的一定是傳家之寶,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的獨子。「同體大悲」,阿彌陀佛把我們看成與祂一體,祂所有的我們也會有。因此唯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平等的普救,唯有平等普救,救度的願力才是真正的弘廣,所以才稱為「弘誓本願力」。
(講義文)
是故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以第十八願之義判言: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善凡夫、惡凡夫要往生,統統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為增上緣。「大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大業」是阿彌陀佛經過兆載永劫積植無量菩薩德行的行持,阿彌陀佛的業當然是清淨之業,而我們凡夫就如《地藏經》言:「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都是不清淨的。大願和大業統統圓滿具足了,他就成佛了,成佛就有佛力,就有力量救度眾生。如果只有願沒有業,就是空願,有業但尚未圓滿,力就不具足,既然是「大願業力」,表示阿彌陀佛的願行具足,有佛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緣。增上緣就是強緣,強緣就是助因,助因成果,增上緣就是必然的、毫不差失、百分之百,決定性的,有了增上緣一定往生成佛。
(講義文)
又於《觀經疏》之結文說明「念佛」即是「乘佛願力」,並以此作為《觀經》一部之結論,其文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到目前講的都是善導大師的詮釋,為什麼將善導大師的詮釋擺在前面呢?因為善導大師是我們的宗祖,其他是列祖,所以我們把宗祖的詮釋擺在前面作為開宗明義的說明。接下來開始引用龍樹菩薩以及曇鸞大師的說明。
(講義文)
「本願稱名」之義,龍樹菩薩於《易行品》釋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此之「本願」即是指第十八願,「稱名」即是第十八願所言之「乃至十念」,「自歸」即是第十八願所言之「欲生我國」,亦即「願生彼國」;如是之人,即時入必定(正定聚),故勸「常應憶念」。
第十八願中「乃至十念」的「十念」是指稱名念佛,這是根據哪裡而來的呢?第一位就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在這一段文中清楚地說明第十八願就是稱名,同時也指出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才是本願。龍樹菩薩這一段話,完完全全是引用第十八願來解釋,把「第十八願」定為「本願」,把「乃至十念」定為「稱名」。我們這個法門依據這個判定是非常有力量的,因為龍樹菩薩最權威,沒有人能夠否定,所以「本願稱名」這四個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顯露在這裡。當然,龍樹菩薩在這裡是把第十八願、第十一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融合在一起解釋的,甚至《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也揉合在這裡解釋。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是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若人念我」就是第十八願中的「信樂欲生我國」,「稱名」就是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同時也是下品下生所講的「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自歸」就是第十八願的「欲生我國」,也是成就文中的「願生彼國」;「即入必定」就是第十一願,第十一願叫作「住正定聚願」,也叫作「必至滅度願」,「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第十一願的涵義。
第十一願說,「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第十八願的因往生之後所得到的果是怎麼樣的呢?在這裡龍樹菩薩就將它解釋出來了,到那裡就入必定,進入涅槃。必定就是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滅度」就是「涅槃」。龍樹菩薩用短短的幾句話就很巧妙的把《無量壽經》的核心第十八願、《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以及《阿彌陀經》的核心統統融合在一起解釋了。
《阿彌陀經》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阿鞞跋致」就是「必定」、「正定聚」,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是已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正等正覺,只是還沒有佛位讓他繼承,如果哪裡有需要佛的話,他就去那裡成佛。因為還沒有佛位讓他繼承,所以「從果降因」成為菩薩的身份,但內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外相是菩薩,內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阿彌陀經》也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龍樹菩薩用幾句話就含蓋淨土三經,然後作一個結論就是「是故常應憶念」。「常應憶念」就是乃至十念的「乃至」,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上盡一形」,心中憶念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救度,口中稱念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救度力量在哪裡呢?在這一句彌陀名號,離開這一句彌陀名號,凡夫找不到彌陀的救度。
現在有人提倡憶佛、念佛,他們所講的憶佛念佛不是稱念名號,他們認為佛沒有形象、聲音、語言、文字、符號,所以真正的念佛不是稱名念佛,真正的念佛是念佛的本身、念佛的功德。可是我們不作這樣的解釋,因為這一句名號已含蓋阿彌陀佛所有因地的修行以及果地的功德,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統統在這一句名號當中,我們只要一向專稱彌陀名號,所有憶念的功德統統在裡面了。
如果我們凡夫不專稱彌陀佛名,而去做憶念佛的功夫,我們所憶念的功德,頂多是大海中的一滴而已。因為佛的境界我們怎麼有辦法去想像,甚至憶佛念佛呢?阿彌陀佛五劫思惟的四十八願、兆載永劫的修行、積植無量德本,我們怎麼有辦法去憶呢?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深廣慈悲,我們怎麼有辦法憶得來呢?所以我們以一向稱名來涵蓋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無量無邊的功德,這裡所講的「常應憶念」都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問:(1)有人認為往生後有九品的差別,這樣算不算是疑佛智?(2)有人認為佛智很多,不認為只要信「稱念名號」就能往生,所以憶佛念佛就是憶念佛智不可思議的力量。對於這樣的說法,本宗的看法是如何?
答:修習淨土法門、弘揚淨土法門的人,必須要把聖道門與淨土門的理論分開來。你談的那一種解釋是以聖道門的理論來解釋淨土門。我們這個法門完全是以淨土法門來解釋淨土法門,這一點很重要。
所有淨土法門中,我們善導流是最純、最專的。很多人都是以聖道法門的理論來解釋淨土法門,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呢?因為自宋朝以來解釋淨土的以天台宗和禪宗為多,但是他們都沒有接觸到善導大師的著作,所以都不是以淨土來解釋淨土。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完全是以淨土解釋淨土,天台智者大師也有註解《觀經疏》,不過是以天台及禪的教理來解釋;北宋非常有名的知禮大師也寫了一部《觀經疏妙宗鈔》來解釋智者大師的《觀經疏》,也是以天台的教理來解釋淨土,所以就把淨土信仰解釋成天台的思想了。還有,宋朝永明延壽大師是禪宗的行人,他認為禪不夠究竟,最後還是要回歸淨土,但是那個年代學禪的氣氛很濃厚,為了引導學禪的人進入淨土,所以就提倡禪淨雙修,這樣當然是以禪的教理來解釋淨土。這有時代性、契機性的方便,可是如果站在淨土法門來看,那些就不純了。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我們要強調「淨土門」與「聖道門」不同的原因,因為將它劃分開來才不會彼此模糊、混淆,甚至強調難行道、易行道,強調他力、自力,強調要門、弘願門,強調正行、雜行,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協、苟且,讓我們能夠明辨什麼才是真正的淨土之道,什麼是混雜不純的,讓我們很容易的正確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進入報土。
另外,胎生和九品到底是有關係還是沒關係呢?從經文來看是有關係的。譬如《無量壽經》講,在胎宮的時間是五百歲,所謂「五百」並不是固定的五百歲,「五百」在印度當時是用來形容多的數目,如五百商人、五百童子、五百侍女……等。九品也有時間性,上品中生經宿則開,七日不退,上品下生一日夜蓮華乃開;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經過七天,下品上生又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九品有時間性,胎宮也有時間性,兩者都是在花苞裡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所以有品位階級就表示還在胎宮中。以《無量壽經》的經文和九品的經文來比較有雷同的地方,既然胎宮是疑惑佛智,與九品就相表裡。
善導大師在整部《觀經疏》最後的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雖說的「雖」已下伏筆,表示說定與說散,但還有一個利益是不在這其中的,而且這利益反而是比定散的利益還大,所以「雖」是這一段文的字眼,然後才點出真正要講的是本願。從定善和散善的立場來看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意在哪裡?阿彌陀佛的本願意在於十方善惡凡夫統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這一段文雖然簡短,卻是千鈞萬力,鏗鏘有力,是整部《觀無量壽經》的指歸、心肝骨髓。自古以來研究講說《觀經》,如果沒有看到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是體會不到這個內涵的;即使看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可是沒有人指導,他看到這一段也是一略而過,所以要了解善導大師的《觀經疏》可以先看我編的〈觀經疏編序〉,序文中我就有將《觀經疏》的眼目、重點引出來,只要掌握這幾個地方,就掌握整部《觀經疏》的重點了,沒有掌握這幾個地方,即使將《觀經疏》的文句、精華列出來,也沒有多大意義。必須將核心引出來一再的強調,特別的凸顯,一再的反覆說明,因為這幾個地方很重要。
問:上人在《書信集》多次提到「念佛以無義為義」,請問上人什麼是「念佛以無義為義」?
答:這是從根本上、原則上來講的。意思是我們稱念這六字名號,只要儘管稱念就好,沒有什麼限定、規矩、要求,就如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都可以念佛,不是專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聲念就是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無義為義」就是指這個,沒有形式、規矩、條件,只要念佛就是了。不管心清不清淨,不管做什麼事情、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方式、什麼身份都不管。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這樣來講,我們每天在佛堂都是正身端坐閉目專心念佛,而且還強調「十念計數」,這豈不是「有義」嗎?(「有義」是指形象、規定)。我們剛才談的是從原則上來談的,正身端坐或十念計數是技巧性的,我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但從阿彌陀佛來講是「以無義為義」,我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難道是以這個來迴向往生嗎?不是的。是以技巧性的方法來讓我們更貼切的專一的融入在這一句名號當中。
問:上人的意思是不是說,念佛沒有條件、不論方式,只是很單純的念佛,這樣就不會有類似以凡濫聖的流弊出現?
答:也不完全是這樣。原則上是以無義為義,因為第十八願只說「十方眾生,乃至十念」,我們自我要求的念佛方式,是讓我們的身心更融入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因為要念佛、共修,所以就選一個方式,本來是靜靜的念佛就好,不過人都有妄想雜念,阿彌陀佛沒有要求我們不能有妄想雜念,但是我們可以自我要求儘量減少妄想雜念來念佛;要如何減少妄想雜念而念佛呢,可以利用十念計數。不過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對彌陀的救度、對往生淨土我們都不可以懷疑。
所以原則要掌握好,細節技巧則是隨人的根機不同而應用。如果過份強調技巧性而忘了原則也會偏失,會因為念佛達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惱,甚至懷疑往生,這樣反而不好。因此,雖然我們有技巧上的設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歸到第十八願──稱名必生,不顧慮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歸到稱名必生,因為稱名的本身就是乘彌陀願力,已是當生成就、往生決定了。
學習我們這個法門要清楚,只要稱名,現在就已經是往生決定的身份,是已經給阿彌陀佛救到的人了。我們現在念佛,是就我們這種根機、場合來做技術性的要求,不管做的好或做不好,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對往生來講都不增不減。以這點來講,等於是回歸到「信」,可以這麼說,但信的背後是什麼呢?是這一句名號,是因為我們稱名靠彌陀願力,所以在這方面強調信,就不是自己想像的信或自己體驗的信了。自己體驗的信往往是無形的,而且最後都會改變。所以學習這個法門,如果不回歸到善導大師的解釋都會半途而廢,善導大師說「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即使我們有某一種體會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緣即現,境過則遷,因為心境會改變,不是永恒的。永恒不變的是這一句彌陀名號,永恒不變的是依靠這一句名號,只要以每個人目前的根機去稱名念佛就可以了,我們的信要回歸到這樣的信,信這樣的內容。所以說「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問:上人曾談到「信心決定」,信心決定和決定信一樣嗎?另,上人在書信集的〈答十二問〉第一個答有談到:學人有疑,應決其疑,既已無疑,即是金剛信。這裡的「金剛信」是指什麼?第七個回答:此法聞而思,思而疑,時節因緣到時,即能觸境而悟,當下起信(此悟非明心見性之悟),所謂「一得此理,無復疑念」也。這裡的「當下起信」又是指什麼信?
答:這幾個地方談的都是一樣的。最近我再度提到「機法兩種深信」,有了機法兩種深信就是信心決定,就是金剛信,不會再改變。會改變,不是對機沒有深信,就是對法沒有深信;對機沒有深信,對法一定也沒有深信,對法沒有深信,對機也一定沒有深信。這兩個深信是一體的,有機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機而不信法,那不算信機,只是一般的「罪惡觀」。
「罪惡觀」淨土門有,聖道門也有,我們這個法門的機深信與一般的罪惡觀不同,我們是從信靠阿彌陀佛的本願來說他的罪惡觀是深信機。理解這兩個信內容,無非也是自覺憑自力無有出離之緣,八萬四千法門當中唯有彌陀本願這個法門才能使眾生有出離之緣,而且可以快速成佛。有機法這兩種信心就是有金剛信,不管是深、淺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
以我們凡夫來說,五戒都無法清淨,十善都無法圓滿了,更何況是脫離輪迴的出世間法?這樣想來,我們根本不可能出離生死,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這件事,他就會全心靈歸入彌陀的救度。上師有一句法語說「人生就像賭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輸了也無所謂。」我想上師的心就是這樣,因為,已經沒有可以賭的了。和五戒、十善賭打不贏他,而且贏了也沒有用;和五戒、十善賭都打不贏了,何況是四諦、十二因緣。這樣能夠打賭的就只有這個法門了,而和彌陀打賭,輸了也沒有怨言。
問:本宗的目的是入報土,上人剛才也談到不要高攀聖境,對於念佛也儘量回復到最單純,但在《感應錄》上對極樂淨土的勝境有描述一些,可能是借由助念或是在念佛中所見。因為往生淨土是我們的目的,對於描述的那些境界是可信的嗎?
答:那些只可做為啟信的參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種境界。而且境界是各個人不同,一般來說,各人所看到的阿彌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見每個人看到的阿彌陀佛各不一樣,所以每一個人當下看到的淨土也會不一樣。我們要了解淨土,應依據《無量壽經》以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真的了解淨土,是必須到極樂世界之後,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盡信,信要信聖言量。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既然不能盡信,為什麼我要寫,也編輯出書呢?那是為了在某一方面啟發我們,讓我們對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極樂世界的歸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現當二益有信心。不過,最後還是要回到信受彌陀的救度,那些內容只是某一種因緣性的而已。
今天我們暫先講到這裡,其他的下次再談。希望大家回去都先預習。
(講於2006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