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品》概說
【目錄】
壹、 前言
一、 《入楞伽經》懸記之文
二、 《易行品》別冊刊行
三、 《易行品》科判
四、 《易行品》第一
五、 《易行品》宗趣
六、 初地位之重要
七、 易行道之重要
八、 易行道之內容
九、 淨土宗之基柱
貳、 舉難請易
參、 呵問許說
肆、 判明二道
一、 總判二道,明舉苦樂,勸易捨難
二、 三番相對──「諸、久、墮」與「一、速、必」
三、 難行道之相狀
四、 易行道之相狀
伍、 《易行品》之歸趨
一、 二重相對
二、 龍樹菩薩本意
陸、 《易行品》之易行通局──橫向觀察(彌陀與諸佛之異)
一、 總讚別讚之異
二、 詳讚略讚之異
三、 能讚所讚之異
四、 能等所等之異
五、 本願有無之異
六、 常念有無之異
七、 往生有無之異
八、 願生有無之異
九、 信疑有無之異
十、 乘船有無之異
十一、 迴向有無之異
十二、 懸記有無之異
柒、 《易行品》之組織次第──豎向觀察(施、開、廢三義)
一、 「十方十佛章」
二、 「十方諸佛章」
三、 「西方一佛章」(彌陀章)
四、 「過未八佛章」
捌、 《易行品》之核心──「彌陀章」略解
一、 「稱名易行疾至」之偈
二、 「彌陀章」之本願取意文
三、 「現生不退」之偈
玖、 《易行品》於淨土宗之功績
一、 難易二道判
二、 本願稱名論
三、 現生不退論
拾、 《易行品》難易二道圖表
附錄:
壹、易行品
貳、十二禮
參、龍樹菩薩略傳
壹、前 言
一、《入楞伽經》懸記之文
龍樹菩薩被大乘佛教尊為八宗共祖,然其本意,唯在淨土宗,不在別宗。此若熟思其《易行品》與《十二禮偈》,便可頷首;尤其「楞伽懸記」之聖讖,更是不容置疑。《入楞伽經》卷九釋尊懸記之文說:
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二、《易行品》別冊刊行
《易行品》為龍樹菩薩所撰述《十住毘婆沙論》(daśa bhūmi vibhāśa śāstra)之第九品,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翻譯,收錄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十住毘婆沙論》是解釋《華嚴經.十地品》的註書,分量應該相當龐大,但現存的只有註釋《十地品》中之初地與二地的十七卷三十五品而已。
三十五品中,第一品是《序品》;從第二之《入初地品》到第二十七之《略行品》是解釋「初地」;從第二十八之《分別二地業道品》以下到第三十五之《戒報品》等八品是解釋「二地」。解釋「初地」中之《易行品》前面之三品──《發菩提心品》《調伏心品》《阿惟越致相品》在於說明難行的內容;接著於第九《易行品》則專說易行之內容。
古來對《十住論》並不看重,但卻特別重視其中之《易行品》。在古印度時,《易行品》已從《十住論》中抽出別冊刊行。梁朝天監年中(五○二~五一九)僧佑法師所著《出三藏記集》卷四有「《初發意菩薩易行法》一卷,出《十住論.易行品》」的記載。可知在我國六朝時代亦將《易行品》別冊刊行,則此《品》之受重視可見一斑。
三、《易行品》科判
四、《易行品》第一
有三個名詞:「第一、基礎、根源」。角度雖異,其意本同。《易行品》於淨土宗之教理有此第一、基礎、根源的不磨地位,十點以明。
(一)第一部淨土宗祖典
(二)第一次淨土宗教判
(三)第一次判定易行道
(四)第一次形容安樂道
(五)第一次比喻如乘船
(六)第一次顯易行疾至
(七)第一次本願取意文
(八)第一次舉彌陀本願
(九)第一次釋本願稱名
(十)第一次明現生不退
五、《易行品》宗趣
《易行品》將佛陀一代教法判為二道,即「難行道」與「易行道」。《易行品》既是「判教」,更是宣說「易行」之道,並且力勸捨難歸易,專修易行道;而易行之中,則以彌陀「本願稱名」之「易行」為宗,現生不退、往生成佛為趣。故此易行道,不單是易行,也是絕對性的殊勝之道。
此判教既開後來各宗判教的先河,也是淨土宗判教的嚆矢,更為淨土宗之「易行」與「殊勝」一錘定音,使淨土宗在大小顯密各宗之中,永居登峰造極、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地位。可知,《易行品》雖然文字不長,然其涵義甚廣,影響甚鉅。
六、初地之重要
《易行品》之目的,主要在於將一代佛教,總判而為「難易二道」,令儜弱怯劣之人並及一切眾生「捨難歸易」;而易之中則在於歸彌陀一佛之易行,以彌陀易行是易行之至極、無上之殊勝故。彌陀救度的對象極低──儜弱怯劣凡夫,而給予的功德極高──不退轉地之果位;儜弱怯劣凡夫,但能「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即時獲得不退轉的功德,《大經》謂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曇鸞大師謂之「不斷煩惱,得涅槃分」。雖是怯劣凡夫,而且人還在娑婆,尚未往生極樂,只要念佛,便預先獲此功德,因為必定往生極樂故。
學佛目的在於成佛,雖未成佛,若能進入必定成佛、絕不退轉之地位,則雖尚未成佛,亦無怖畏;因為不退故,假以時日,必定成佛。若未入不退轉地,則雖才高學博,勇猛精進,然將來於多生多劫中,猶不免有退墮之虞。是故,十地中最重要的地位即是「初地」(歡喜地、不退轉地),但能入此地位,則只有升進,絕無退轉,豈不成佛可期。
七、易行道之重要
凡是真心想達到某一目標,然仔細衡量,發現欲達此目標太難、太久、太危險,以致根本不可能;在此情形下,必然思惟:有否容易、快速、安全到達此一目標之方法?若無,只能絕望而泣;若有,自能歡喜雀躍。任何人皆如此,故此請問可謂深深地扣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弦。
幸好,菩薩道並非都是難行,還有著如同「水道乘船則樂」之易行。龍樹菩薩的回答無疑點亮了怯劣凡夫的心燈,乃至朗照了整個法界。
龍樹菩薩將「無量門」之佛法,總分為「難易二道」,並舉世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之喻說明;接著說「菩薩道亦如是」,也像世間道一樣:
第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並非只難沒易。
第二,如世間道,有苦有樂;並非唯苦無樂。
第三,如世間道,有自力(步行)有他力(乘船);並非只有自力沒有他力。
須要「勤行精進」才能到達阿惟越致的,是自力、難行、苦道;而「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的,則是他力、易行、樂道。
至此,龍樹菩薩大概地指出,修行菩薩道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道路可供選擇。自力不足者,完全可憑他力;不堪苦道者,另外備有樂道;恐畏難行者,自可選取易行。雖然尚未明確指呈易行道之內容,但已經讓我們受到鼓舞,看到了希望。
到了後面「彌陀章」將易行道之內容「本願稱名,現生不退」,徹底圓彰,和盤托出,則如光明遍照,令人歡喜雀躍,安心滿足。
八、易行道之內容
眾生根機萬差,故往不退轉地之法亦有多途,龍樹菩薩於此《易行品》中,將所有一切至不退轉地之法門大判為難行道與易行道二門。難行道是全靠自力,此即是指淨土宗之外各宗各派所有法門;而易行道則是全靠他力(此他力單指彌陀願力而言),不假自力。如人溺水,頭出頭沒,掙扎痛苦,既不會游泳,也無方便可到彼岸;忽蒙彌陀大悲願力,救度於願船中,乘此願船,安穩自在。此人既不用也沒錢付船票,同時也不用幫忙駕駛,安全快捷到彼岸。此即《易行品.彌陀章》中所言之彌陀「本願稱名,現生不退」。龍樹菩薩於此「彌陀章」言「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故龍樹菩薩將此「本願稱名」譬喻為「乘船」的法門,而其他一切難行道法門喻為「步行」。「乘船」乃是顯示自己儘管有力量,在此也無用武之地,也置於無用之地;何況就是因為毫無力量,才會墮落,才蒙救度。
曇鸞大師形容彌陀本願船謂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誠然,一旦乘此風航,即得不退;不用步行,速到彼岸;雖無自力,易得佛果。是大乘中簡而又簡、捷而又捷、圓頓至極之法,此皆是彌陀願力,亦是本願稱名現生不退,此即《易行品》之宗旨。
九、淨土宗之基柱
此品不只是龍樹菩薩淨土教思想的典據,也是影響廣大淨土思想形成的基柱。
先有《易行品》的肇端,難易苦樂二道之判,本願稱名現生不退之理,成為淨土宗思想屹立不搖的基柱。後有天親菩薩《往生論》的延續,淨土宗的教理更為圓臻。
南北朝之曇鸞大師於其《往生論註》冠頭開宗明義之處即單獨引用《易行品》之難易二道判,凸顯他力,明示念佛之易行;而卷尾之結論也引用經文作為他力之論證,勸導念佛之信心。前後呼應,使難易二道的分辨更加明確,淨土教的宗旨為之確定,其影響力更成為決定性。
後之道綽大師繼承鸞大師思想,立聖道、淨土二門,更使淨土教理朗然獨照,方針不紊。其弟子善導大師在此基礎之上,更從廣度及深度兩方面進一步展開,立二藏、二教、二門、二行、二業等淨土教理,使得淨土一宗之教判呈現完備、嚴整之體系,而大成淨土宗。因此,善導大師被尊為淨土宗的開宗祖師。
如是,聖道淨土、自力他力、難行易行、正行雜行等「二門、二力、二道、二行、二業」之理論整然齊備,無不以《易行品》為其根基。
《易行品》作為淨土宗尊崇的第一部祖典,對於淨土宗的教理建設,是根本性、基礎性、標準性、權威性的。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修學淨土法門,有否依《易行品》,其淨土教理必有差異,可謂依《易行品》則是純正的淨土宗,不依《易行品》則非純正的淨土宗,足見其地位之重要。
此品文字不長,故凡有志於淨土之行者,應該閱讀,知其要義。
貳、舉難請易
《易行品》內容分為「序說段」與「正說段」之二段,並由兩個問答所成立。
初,「序說段」之第一問答,舉出大乘菩薩至阿惟越致地(不退轉地)有「諸、久、墮」之三難,因而希望聽聞易行之道,其文說:
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
是故,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
意謂:菩薩到達不退位,要經過長久時間修行諸種難行之法,其難實是極為艱難困苦,而且有墮落聲聞緣覺之怖畏。此即「諸、久、墮」之三難,亦即行諸難行之「行體之難」、經歷長久始能獲得之「時劫之難」、修行中途或墮二乘之「退墮之難」,而生大怖畏。因此,若有「易行道」,而又能快速到達不退之位,無有墮落之虞(「一、速、必」之三易),希望為我講說。
參、呵問許說
對此《易行品》言「如汝所說,是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幹之言」「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於此二乘人,億倍應精進」「是法甚難,久乃可得」。所謂「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幹」,儜弱即非丈夫,怯劣即非志幹。「儜弱怯劣」,即是《觀經》釋尊為韋提希夫人所說「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之意。「丈夫志幹」,本《論》第八品解釋說:「志幹者,所謂威德勢力。若有人能修集善法,除滅惡法,於此事中有力,名為志幹。雖復身若天王,光如日月,若不能修集善法、除滅惡法者,名為無志幹也。雖復身色醜陋,形如餓鬼,能修善除惡,乃名為志幹耳。」
然而此種說相,並非鼓勵難行道,否則所說之易行道則成多餘。
此種說相,反而正是肯定、呼應對方所言難行道之「大衰患」,進而增其對易行道謙敬之信心。畢竟如「舉三千大千世界」之難事,絕非常人所能;既然不能,現前即有大衰患。既有同樣能至不退轉位之法,而且「易行疾至、永無險難、不苦而樂」,則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宣說易行道,正是龍樹菩薩的本懷。何以故?縱觀《易行品》之行文次第,及其與前後品之承啟關係,則知龍樹菩薩「藉問說法」「藉難顯易」,舉出有名的難易二道判,力說阿彌陀佛之慈悲救度,極顯易行道之無上殊勝,給予「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幹」之博地凡夫無上的安心、獲救的希望;並且吐露自己至心歸命的真情。從字裡行間,明確顯示問者便是自己;從行文次第,儼然表白自己不惜身命、艱苦求道、由難入易的心路歷程。故知《易行品》即是龍樹菩薩以過來人的長者身份現身說法,引導後之行者捨難歸易,不受大衰患。菩薩悲心,感人至深,令人五體投地,永懷恩澤。
故繼之而言:
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
肆、判明二道
次,「正說段」首先總判一代佛教為「難行道」與「易行道」之二道,接著詳述易行之道,這是本書名為《易行品》之原由。易行之中雖含諸佛菩薩之易行,然以彌陀「本願稱名」之易行為其歸趨、核心、宗旨,因此,《易行品》亦是淨土宗正依之聖教。
「難行道」之語義:「難」者艱難,「行」者行業,「道」者因道。故「難行道」意即難行之道,以修持艱難行業之因道名為難行道。《易行品》之初言「行諸難行」,上之「行」是能行,下之「行」是所行,因此,「難行」之語,意即艱難之行業。
「易行道」之語意:「易」者平易,故「易行道」意即易行之道,以修持平易之行業為因道,名為易行道。如「易行道」之文言「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一、總判二道,明舉苦樂,勸易捨難
承前「舉難請易」之問,繼之「呵問許說」回答而言「菩薩到達不退之位,有難行道與易行道之二道」。「難易二道判」之文說: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此是將一代佛教(總指釋尊一生之中所說之法,舉凡大小、權實、偏圓、頓漸、顯密、難易等,莫不總括)分類,總判而為難行道與易行道二種,並顯示苦樂相對,難易之道各有多類,難則苦,易則樂。亦即對於難行道的「陸道步行則苦」,舉出易行道「水道乘船則樂」,「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之故。
難行道如陸路步行,艱苦難成;易行道如水上乘船,任運而至。故釋尊於諸經之中,處處廣讚念佛功德,特別宣說淨土三經,彰顯易行疾至之道,普惠群萌真實之利。
此「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之譬喻,詞僅二句,意義深遠;文字雖短,筆力萬鈞。猶如南針,指出正確方向;更似救主,給人得救希望。
此喻正顯龍樹菩薩勸導捨難歸易、專念佛名之悲心,殷切之情,躍然紙上。
此喻亦顯龍樹菩薩,開闡釋尊本懷,以念佛法門救度一切儜弱怯劣群萌。
明知,《易行品》之受眾,即是儜弱怯劣凡夫,因為若無易行道,既無出離之緣,亦不能疾至不退轉地。
亦知,此易行道之正機,即是罪惡生死凡夫,要法即是專稱彌陀佛名,譬喻即是水道乘船則樂。
以乘船譬喻,顯示其根機毫無力量,然而能度彼岸,完全是船力,非凡夫自己之力。
一切凡夫,只要乘此願船,不但自度,亦能度人,如「彌陀章」第二十八偈所說:
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
自度亦度彼,我禮自在者。
彌陀佛名即是八正道,一切儜弱怯劣凡夫,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即是乘彼八道船,不但自己能度自力難以度脫的六道苦海,也能廣度眾生,同出六道苦海,往生彌陀淨土。
二、三番相對— —「諸、久、墮」與「一、速、必」
若依難行道,則有「諸、久、墮」之險難,如前所言;若依易行道,則有「一、速、必」之安穩,亦即不退之位現生於娑婆世界便可得之,「易行道」之文說: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
此等「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即入必定」「即時入必定」之文,清楚顯明易行道之特色,亦即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稱名自歸」),則「現生」於「娑婆世界」即得「不退轉位」,非俟他生他土。此亦是淨土宗「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特色的典據。
三、難行道之相狀:
「難行道」之文言:
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由此可知,難行道之難有「行難」「時難」「險難」三義。「行難」即「行諸難行」,「時難」即「久乃可得」,「險難」即「或墮二乘」,此稱為「諸、久、墮」三難。
「諸」者,「行體之難」,所謂「行諸難行」,有三:一行諸行,二行難行,三行苦行。「諸」之言非一,亦即須修行無量難行苦行之法,諸如捨頭目腦髓等難捨能捨、難忍能忍之六度萬行。如是眾行,既多且難,故曰「諸難」。
此外亦有「行緣之難」,即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冠頭所舉之「五難」。
「久」者,「時劫之難」,所謂「久乃可得」,必須多劫之間,久修無量難行之法。經言:初地須經一大阿僧祇劫,成佛須三大阿僧祇劫,乃至無量時劫。
「墮」者,「退墮之難」,所謂「或墮聲聞」,舉出難行之失及其大衰患。以難行、諸行、苦行、久行,故墮二乘凡夫。若墮於此,是名菩薩死,畢竟難成佛。此即難行道之最大衰患,故《華嚴經》云:
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
所以於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以此可知,上求佛道者,若墮於二乘,比墮地獄還要可怕。
有此三難,故名難行道。「諸、久、墮」為難行道所以難之根本,三者次第為因:因諸而難,因難而久,因「諸、難、久」而「苦」而「墮」。若能於此深生大怖畏,自然期望別有易行之法,既速至不退,且永不墮落。
四、易行道之相狀:
若是易行道,不但沒有以上「諸、久、墮」之三險難,反得「一、速、必」之三安易。
易行道之「易」是平易之意,申而言之,即有簡而不繁之「簡易」、淺而不深之「容易」、樂而不苦之「安易」之意。故龍樹菩薩以「水道乘船則樂」作為譬喻。
「易行道」有「行體之易」與「行相之易」。行體之易即是「易之行」,行相之易即是「行之易」。
「行體之易」「易之行」:此指所行,即是容易修持之行,所行不難。
「行相之易」「行之易」:此指能行,即是修持甚為容易,無人不能。
《易行品》言: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聞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人一心稱其名號,即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
觀此諸文,修易行道至不退位之因,即是「聞名、信受、一心、憶念、稱名」,意即:聞信佛名之威德而一心憶念,稱其名號者,便能速疾得至不退之位。因此,可謂易行之行體與行相,即是「稱念佛名」。故此等諸文之前,龍樹菩薩先以偈頌而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
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亦即只要以恭敬心稱名念佛,便能快速得至不退之位,故名易行道。
尤其〈彌陀章〉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應憶念。
此文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取意之文,亦是《易行品》「彌陀章」三十二偈頌的總敘,更是《易行品》所明易行道之眼目、歸趨、核心、精髓。龍樹菩薩特別以三十二偈,廣讚彌陀慈悲之救度,盛讚極樂無量之功德,並吐露自己至心歸命、願生極樂之真情,同時以此自行化他,廣勸捨難歸易,引導怯劣凡夫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
此文與「諸、久、墮」之三難對比,充分顯明「一、速、必」之三易。除了〈彌陀章〉,其他沒有。
「一」者一行,無「行體之難」。只要專稱彌陀一佛名號,不須修持諸行、難行、苦行,如「彌陀章」言:「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速」者速疾,無「時劫之難」。現生即入必定,來生往生成佛,如「彌陀章」言「即入必定」「即時入必定」,此「即」是顯明當生,不經多生多劫或無量時劫。
「必」者必定,無「退墮之難」。稱名自歸之人,此生即入必定,不經來世多生,無退墮之難。
有此三益,淨土宗易行道「以信方便、易行疾至」之妙理一目瞭然。
也唯有此易行道,能讓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幹之人,不但得出六道輪迴,而且速至不退果位。
〈彌陀章〉第四偈言: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此偈充分讚歎淨土門「一、速、必」之易行與殊勝的特色。
伍、易行品之歸趨
《易行品》初明十方十佛之易行道(此名十佛章),次述十方諸佛之易行道(此名諸佛章),次詳阿彌陀佛之易行道(此名彌陀章),次說過未八佛、東方八佛、三世諸佛、諸大菩薩等易行。如此廣泛並列諸佛諸菩薩之易行道,乍讀之下,以為未必是以阿彌陀佛之易行道為宗;然而若再詳加研讀,仔細比較彌陀易行與諸佛易行之不同,便知龍樹菩薩乃以巧妙之筆法,將諸佛諸菩薩之易行道歸於彌陀之易行道,以顯彌陀易行即是易行中之至極易行,並示彌陀易行即是《易行品》之中心所在。此若觀下列之「二重相對」與「龍樹本意」,便可一目瞭然。
一、二重相對
(一)難行易行相對
若與難行道相對,則十方十佛之易行法或其他諸佛之易行法,都屬於易行道,列舉此等多佛之易行道以應群機,各人可暫依自己所好之易行道而選擇之。在此,則阿彌陀佛之易行道是此等易行道之一,未占特殊地位。
(二)易行通別相對
諸佛之易行道,與難行道相對,可謂易行道;若更再往探究《易行品》之內容,可知龍樹菩薩之本意在於光顯阿彌陀佛之易行道。亦即:通而言之,易行道含諸佛易行與彌陀易行之二種:別而言之,《易行品》之目的在於彌陀之易行。
此理可從橫向與豎向來看,可一目瞭然。
「橫向」即是易行之通局,將「彌陀章」與「十佛章」「諸佛章」之相異對照。
「豎向」即是此《易行品》之組織次第,以「施、開、廢」引導群機趨入彌陀之易行。
二、龍樹菩薩本意
《易行品》分判難易二道,而廣泛開示易行道;此中龍樹菩薩本懷,在何教法?若論龍樹菩薩之本意,正在彌陀易行;若是難行道及諸佛易行等,唯是隨他之方便施設。釋尊於《楞伽經》懸記而言「證歡喜地生安樂」,既然有此聖讖,則龍樹菩薩之本意,唯在彌陀易行,不在別法。又,熟思彌陀章之文意,可知不謬。何況特造《十二禮偈》,吐露歸命彌陀願生安樂之真心,與《楞伽》聖讖符節相應,更無所疑。
陸、《易行品》易行之通局— —橫向觀察(彌陀與諸佛之異)
古來大德釋此易行之通局,或舉出六異,或舉出八異,乃至十六異。在此融會歸納為十二異,以明《易行品》乃是以彌陀之易行為其宗旨。
一、總讚別讚之異
從《易行品》文面來看,讚歎諸佛易行,是將其綜合並列在一起而總讚之;然而讚歎阿彌陀佛之易行時,則特別設立一章,此章唯一專門讚歎阿彌陀佛一佛,無有別佛。
二、詳讚略讚之異
讚歎諸佛,以偈而言,僅不過二偈,然而讚歎阿彌陀一佛,則多達三十二偈一百二十八句之讚歌。又,「十佛章」之善德佛雖比其他諸佛有較多且具體之讚歎,然將其偈頌與長行合而計之,共四百一十字,而「彌陀章」則有六百七十六字之多,可知詳略之異。
三、能讚所讚之異
彌陀是所讚,諸佛是能讚,並非等同,「諸佛章」結文及「彌陀章」偈頌言:
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
十方現在佛,以種種因緣,讚彼佛功德,我今歸命禮。
諸佛無量劫,讚揚其功德,猶尚未能盡,歸命清淨人。
依此明知,阿彌陀佛為所讚所歸之佛。
四、能等所等之異
讀此品之「諸佛章」或其次的《除業品》,出現「阿彌陀等諸佛」之句,舉出阿彌陀佛為諸佛之代表,故知以彌陀為能等(代表佛格),諸佛為所等(被代表佛格)。
五、本願有無之異
亦即稱名本願有無之異。易行之文雖通於諸佛,然而意在彌陀,以稱名念佛,是彌陀本願故。〈彌陀章〉開頭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接著舉出第十八願(取意)說: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更以偈頌舉出成就文(取意):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因願有「念我稱名」,且偈頌之成就文亦舉出念佛而言:「念無量力功德(名號)」,而其直接之利益是「即時入必定」,且歸結為「是故我常念」。
易行道之行體即是「稱念佛名」,然而餘佛菩薩之易行中,沒有稱名之本願,唯〈彌陀章〉有,可知《易行品》之目的在於獨顯彌陀之易行,在於導入彌陀本願之稱名。
六、常念有無之異
十佛易行、諸佛易行等,自歸勸他,皆無「常念」之言,獨有〈彌陀章〉言之,此是顯示龍樹菩薩一心歸命彌陀,願生極樂淨土,長時繫念無間,專在彌陀一佛。如〈彌陀章〉第四偈言: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此常念之文,意義深重,生佛不相捨離故。
更願佛之常恒憶念,如〈彌陀章〉第三十偈言:
我今亦如是,稱讚無量德,以是福因緣,願佛常念我。
此二偈,「我常念佛」與「佛常念我」,顯示「生佛不離」「機法一體」的內涵。
不止自行,亦勸他使長時無間而言:
常應憶念。
明知:難易廢立之正意、自行化他之本懷,唯在彌陀之本願稱名。
七、往生有無之異
其他各章只說不退的利益,但「彌陀章」除了說不退的利益之外還說往生的利益。如〈彌陀章〉第三偈言:
若人命終時,得生彼國者,即具無量德,是故我歸命。
念佛能得現當二益,《易行品》除了現生不退的利益之外,還說往生的利益,即此偈所明。此偈總讚往生極樂之德,不論何人,但生極樂,不假功行,自然具足佛之無量功德。龍樹菩薩自行化他,勸導往生極樂之情,於此偈表露無遺。
此偈亦在於顯示捨此往彼(捨娑婆生極樂)之淨土宗宗旨。
八、願生無有之異
「彌陀章」第三十一偈言:
我於今先世,福德若大小,願我於佛所,心常得清淨。
此是龍樹菩薩表露願生之心。「佛所」者指極樂淨土,故「於佛所心常得清淨」,即顯示願生極樂淨土之旨趣。
九、信疑有無之異
「彌陀章」第十八偈言:
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
說明易行之內容時,有「信方便易行」之信心的說明,則唯有〈彌陀章〉,此外別無。
故知:可謂之「信方便易行」的,即在於〈彌陀章〉。
十、乘船有無之異
「彌陀章」第二十八偈言:
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自度亦度彼,我禮自在者。
《易行品》開頭總判難易二道之處,以乘船譬喻易行道;然始自「十佛章」,以至各章,均無此譬喻,唯「彌陀章」有「乘彼八道船,能度難度海」之譬喻。「八道船」譬喻彌陀萬德之洪名,「乘彼八道船」即是稱念彌陀佛名。彌陀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功德,舉凡佛法中之所有功德,如三學、六度、三十七道品,乃至無量陀羅尼,阿彌陀佛一佛名號全體具足,舉一全收,無欠無餘。
於此明知:易行之所以為易行,全在於「彌陀章」。
十一、迴向有無之異
只有「彌陀章」在偈頌之結語有迴向之文而言:
以此福因緣,所獲上妙德,願諸眾生類,皆亦悉當得。
其他諸佛、菩薩章沒有迴向句。此是龍樹菩薩表明自己願生彌陀淨土,其自行化他即在此彌陀之易行。
十二、懸記有無之異
釋尊在《楞伽經》卷九,即已懸記龍樹菩薩以證得初地之聖位往生彌陀極樂淨土而言:
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顯示龍樹菩薩於十方諸佛十方淨土之中,獨選彌陀易行及極樂淨土為其歸趨,則《易行品》以彌陀易行為其所宗不言可知;亦知往生彌陀之極樂淨土不只易行,而且殊勝。
綜觀上述諸異,明知龍樹菩薩撰述《易行品》的目的在於顯明彌陀之易行,並吐露自己之歸趨;而同時並列諸佛菩薩之易行,意在對照比較彼此之不同,以凸顯彌陀易行乃是所有易行中之至極易行,使後之淨土行者有所遵循,並以此引導聖道諸機進入彌陀易行。
柒、《易行品》之組織次第— —豎向觀察(施、開、廢三義)
《易行品》可分為七章:「十方十佛章」(十佛章),「十方諸佛章」(諸佛章),「西方一佛章」(彌陀章),「過未八佛章」,「東方八佛章」,「三世諸佛章」,「諸大菩薩章」。其中,前之三章有「施、開、廢」三義,即「為蓮故花,花開蓮現,花落蓮成」,亦即「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
此《十住論》在於註解《華嚴經.十地品》,故以聖道門「此土入聖」之三學六度萬行之難行道為其行因,以此立場而註釋之;然其目的在於引導群機趨入彌陀之易行,故其解說採取逐步引導、漸進開顯的方式,猶如《法華經》「施、開、廢」之過程,這從整部《易行品》行文次第之組織乃至前後品之接續上,便可看出。
一、「十方十佛章」
此章未出彌陀名,似蓮實包於花中,如「為蓮故花」之貌,有「為實施權」之意。
二、「十方諸佛章」
此章出彌陀之名,並為諸佛之代表,如「花開蓮現」之貌,有「開權顯實」之意。
三、「西方一佛章」(彌陀章)
此章不言不讚諸佛,唯廣泛讚歎彌陀一佛,如「花落蓮成」之貌,有「廢權立實」之意。
四、「過未八佛章」
此後四章,是承上啟下,為與以下之《除業品》相連繫故。
捌、《易行品》之核心— —「彌陀章」略解
如前《易行品》宗趣所言:「《易行品》既是『判教』,更為宣說『易行』之道,並且力勸捨難歸易,專修易行道;而易行之中,則以彌陀『本願稱名』之易行為宗,『現生不退,往生成佛』為趣。故此易行道不單是易行,也是絕對性的殊勝之道。」
所謂「彌陀『本願稱名』之易行為宗」,即是本品之「彌陀章」。「彌陀章」是《易行品》的骨髓、核心,《易行品》之靈魂所在。因此本文專就「彌陀章」略作解釋,分為三段:一、先引釋「稱名易行疾至」之偈;二、正釋「彌陀章」之文;三、後引釋「現生不退」之偈。
一、「稱名易行疾至」之偈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此偈開顯「信方便」之具體內容,亦即「易行道」所言「易行疾至」之法,即是「執持稱名號」。稱名即是「易行」,若非稱名即非易行;稱名即得「疾至」,若非稱名即非疾至。稱名,既容易,又殊勝。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若人」指六道中之人道,一切善惡凡夫。「欲」是希求、願望之意。「疾至不退轉」顯明非一萬劫或一大劫,非多生多劫無量生死;亦非他土不退,乃此土此生不退,此由下文之「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越惟致地」可知。《大經》言「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易行品》「彌陀章」釋言「即入必定」「即時入必定」,明知「即」是「同時即」,非「異時即」,顯示「現生不退」。何以故?「本願稱名」故,「攝取不捨」故,「臨終來迎」故。至簡至易,極頓極圓。
「應以恭敬心」,「應」是勸勉之辭。「恭敬」,謙下自身,崇敬佛德,名為恭敬。《大智度論》三十卷言:「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指內心謙恭,外相崇敬。虔誠恭敬,至誠懇切。徹底放下,全身靠倒。
所尊所重唯彌陀,唯歸彌陀一佛。萬德洪名,萬善總體,無欠無餘。
《大經》言:「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此是機法二種深信之相。
《大經》言:「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此指自力行者,憍慢無謙敬心,不能信此法。
「執持稱名號」,「執持」即是「稱名號」。如《阿彌陀經》所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之意。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但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念十方諸佛」,反顯法。以「念十方諸佛」反顯「專念彌陀一佛」。念彌陀一佛容易,念十方諸佛困難。彌陀是「諸佛之王」,念彌陀即念十方諸佛。
《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此是「直接法」,唯舉彌陀一佛攝取不捨,非舉十方諸佛。
念彌陀,彌陀攝取不捨;念彌陀,彌陀臨終來迎。
二、「彌陀章」之本願取意文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此文名為「本願取意文」。此文是整部《易行品》的精髓、核心,亦是「彌陀章」三十二偈頌的總敘。此文合採淨土三經核心之文,以彰「本願稱名易行殊勝」之極致,包括:《大經》之本願文(第十八願)及其成就文與成就偈,《觀經》之「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之文,《小經》「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之文。合採以上五段經文,而取其意以造文,故名為「本願取意文」。茲列表以明,並引其文以證。
龍樹菩薩本願取意文 |
第十八願文 |
第十八願成就文 |
若人 |
十方眾生 |
諸有眾生 |
念我 |
至心信樂 |
聞其名號,信心歡喜 |
稱名 |
乃至十念 |
乃至一念 |
自歸 |
欲生我國 |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
即入必定 |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
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成就偈: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莊嚴經》亦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阿彌陀佛本願」即是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此願名為「念佛往生願」。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之根本願,此根本願是整部《無量壽經》的根源,是淨土三經的根源,也是整個淨土宗的根源。若無彌陀本願,則無淨土宗,亦無淨土三經,更無阿彌陀佛,可知彌陀本願之重要。《無量壽經》中釋尊已親言「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此偈又名為「本願成就偈」,亦即解釋第十八願之念佛功能,可知,釋尊獨稱第十八願為本願。本願在講「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此意證之前面所引四段經文便可瞭然。
故龍樹菩薩直承之而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應憶念。
此後代代相承之祖師亦以此「本願稱名」作為淨土宗之「心法」。
如天親菩薩《往生論》以「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為核心。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開宗明義便說:「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最後之結論也前後呼應地說「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又說:「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善導大師《觀經疏》之結論也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又於《往生禮讚》說:「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法照大師《五會法事讚》也說:「彌陀本願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眾生皆度脫,稱名即得罪消除。」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標起。先舉教理之根源,發起後面之因行果益。
「本願」:直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第十九、二十及其餘諸願皆非根本願,為使眾生欣慕極樂淨土而歸此願,故餘四十七願謂之「欣慕願」。「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故應掌握根本。
「本願如是」:「如是」者,下之「念我稱名,自歸必定」之二句,非此則非彌陀本願。有具體內容,亦即方法、目標、利益。清楚明朗,一目瞭然。
只要「念我稱名自歸」,自然便能「即入必定」,此是彌陀本願力之自然功能,不用眾生造作,亦不假藉他因,全是彌陀本願之力,故言「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願文之「十方眾生」,成就文之「諸有眾生」。然十方眾生通指十法界之中佛法界以外九法界眾生,而此「若人」唯指六凡之人道,以六道中人道之善惡凡夫為主,顯示第十八願「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旨。凡夫之中,人道為本,餘趣為旁。蓋,天人正樂,修羅方瞋,三惡愚苦,唯人道苦樂互具,易生厭穢欣淨、離苦得樂之願行。
「念我稱名」:「念」者,願文之「至心信樂」;「我」者,南無阿彌陀佛。故「念我」即是意業之信佛憶佛,亦即信受彌陀救度、意念彌陀佛名。「稱名」者,願文之「乃至十念」,口業之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故「念我稱名」,要而言之,即是「專稱彌陀佛名」。
可知:願文「乃至十念」之「念」者,即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即是「稱念佛名」(故言「念我稱名」),即是四種念佛之中「稱名念佛」,非餘三種之念佛。此即顯示龍樹菩薩判定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為「稱名念佛」。
「乃至十念」,善導大師也解釋說「稱我名號,下至十聲」,此亦是稱名念佛之意。
淨土宗傳承祖師解釋本願文之「乃至十念」之「念」為「稱念」之念者,始自龍樹菩薩《易行品》。
彌陀名號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力用,其力用者何?如《觀經》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善導大師《往生禮讚》釋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自歸」:願文之「欲生我國」,成就文之「願生彼國」。「自」者自己,「歸」者歸命,如本品《讚彌陀偈》多言「是故我歸命」,亦如《往生論》天親菩薩自言「我一心歸命」。
不顧他人,我儘管一心歸命。自己的生死大事,豈可看人臉色而生顧慮,故應不慮他人,應自己勸勉策勵,誓畢此生專修淨土法門,專依彌陀本願,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小經》釋尊三次勸勉眾生願生,三勸即是常勸,顯示釋尊之本懷。是故善導《往生禮讚》言:「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此亦是自歸之意。
「念我稱名」即是「自歸」,自歸即是「南無歸命」。身心性命歸於彌陀,與佛一體,心心相印,函蓋相合;佛命生命,一體不離。
正覺之佛命,歸命之眾生,生佛一體;佛心有生,生心有佛。
「即入必定」:願文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成就文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成就偈之「自致不退轉」之意。
「必定」者,必定成佛之位,亦名正定聚,亦名不退轉。《大智度論》九十三卷言:「阿鞞跋致(不退)即是必定。必定者,必當作佛。」
「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此是「同時即」,如本《品》「彌陀章」「現生不退」之偈言「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此「即入必定」顯示「念我稱名自歸」之人,已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人;即時不退於佛格,往生剎那,頓超十地,快速成佛。
《小經》言:「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善導大師《觀經疏》釋言:「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曇鸞大師言:「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斷煩惱得涅槃分。」「不從一地至一地。」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小經》言:「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應憶念」:結勸。結歸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意。本願文及成就文所言「乃至十念、一念」之「乃至」,《小經》所言「若一日……若七日」之「若」,「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一念」之意。
此句不只是結勸,也是龍樹菩薩悲心顯露之處。只要稱名念佛,便能「即入必定」,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實是「方便易行疾至」。因此,菩薩悲心深切,勸導眾生常應憶念,以蒙「現生不退」必生淨土之無上大利。菩薩悲心,溢於言表。
善導大師《觀經疏》言:「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此文雖短,富含一宗主要內容,即是「機、教、行、益」,或「機、教、行、果」。機是凡夫,教是本願,行是稱名,益是不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此是教理;「若人念我稱名自歸」,此是行法;「即入必定」得菩提,此是利益。顯明「念我稱名自歸」為因,自有今生不退(必定)、來生成佛之果。一因具二果。今生得不退,往生成佛果。
簡言之,即是「本願稱名,現生不退」。「本願」是教,「稱名」是行,不退與成佛,是現當二益。淨土法門之教理、因行、果益,關係歷然分明;而稱名為因,成佛為果,更凸顯淨土宗「念佛成佛」一因一果之關係,非如聖道法門多因一果之「行諸難行,久乃可得」。則此易行道,不單是易行,亦是絕對性之殊勝道。
「念我、稱名、自歸、必定」,此是淨土宗之「宗旨」,亦是淨土宗之「特色」。
念我--信受--信受彌陀救度,
稱名--專稱--專稱彌陀佛名,
自歸--願生--願生彌陀淨土,
必定--度生--廣度十方眾生。
彌陀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自歸即入必定--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本願之對象--不論何人:聖凡善惡、男女老少、緇素賢愚,皆總包含。
本願之方法--念我稱名自歸。
本願之利益--現當二益(現生必定,往生證果)。
本願之呼喚--呼喚眾生「常應憶念」。
三、「現生不退」之偈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稱念彌陀佛名之意。彌陀佛名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如玄奘大師《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所言「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即時入必定」:如上所解「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意。
「是故我常念」:「是故常應憶念」之意,亦即「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偈是淨土宗的心髓,也是龍樹菩薩的心聲,菩薩自我告白地說:「只要念佛,便能即時入必定,易行疾至莫過於此,因此我龍樹,恆常憶念南無阿彌陀佛。」此偈幾與《大經》「本願成就偈」同功,偈云:「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本願取意文」是《易行品》之骨髓、核心、歸趨,《易行品》目的在說此彌陀本願。易行中最極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方便非過程,非權說,非不了義,乃直達目標之方法、龍樹菩薩思想圓熟之所在,亦彼一生自行化他之歸趨與目的。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也說:「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此本願取意文如明燈,照亮行者前程,指出目的與方法,明示安身立命之處。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玖、《易行品》於淨土宗之功績
龍樹菩薩《易行品》於淨土宗有三大根本性的重大功勳。一、難易二道判;二、本願稱名論;三、現生不退論。
一、難易二道判
龍樹菩薩於淨土宗教義發揮之中,最有名的即是難易二道的教判。即將釋尊一代浩如淵海的教法,總判為難易二道,即「難行道」與「易行道」。再度引其文如次: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此難易二道的教判彰顯:勤行三學六度萬行,即是難行道;專一稱念彌陀佛名,即是易行道。並以譬喻顯明難易二道之優劣,而暗示捨難取易。即難行道如陸路步行,以步行顯示艱難、緩慢、困苦、風險,應當捨棄;易行道如水路乘船,以乘船顯示容易、快速、安樂、無虞,應當選取。
此難易二道之教判,奠定淨土宗「本願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之教理基柱,判定淨土宗是念佛之道、容易之道、快速之道、安樂之道、無虞之道、如他力乘船之道;除了淨土宗之外,其餘所有法門,都是諸行之道、艱難之道、緩慢之道、困苦之道、風險之道、如自力步行之道。
此難易二道之教判,為淨土宗之「易行」與「殊勝」,一錘定音,使淨土宗在大小顯密各宗之中,永居登峰造極、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地位。可知,《易行品》雖然文字不長,然其涵義甚廣,影響甚鉅。
此難易二道之教判,可謂開天闢地之壯舉,前無古人,後啟來者。此教判既開啟了後來各宗判教的先河,也是淨土宗判教的嚆矢,發起曇鸞大師自他二力、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善導大師要弘正雜助定之鴻判,從而廣引五乘群機,齊入本願稱名他力易行之淨土宗。
釋尊一代之教,浩瀚廣博,必有易行之道;群萌六識之心,愚痴暗鈍,全無擇法之眼。幸有龍樹菩薩慧眼見真,作難易二道之判,明苦樂二行之法,獨舉彌陀本願之稱名,標示現生不退之勝益,遙引末法之群萌,盡入極樂之蓮邦。若無龍樹菩薩難易二道之判,則罪惡生死之凡夫,廣大無邊之群萌,勢必曠劫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由此難易二道之鴻判,知龍樹菩薩悲心之深廣,恩澤之難喻。我等只有依教奉行,捨難就易,專稱佛名,往生淨土,方堪報恩。
二、本願稱名論
龍樹菩薩於淨土宗教義發揮之中,最有名的除了「難易二道判」之外,即是「本願稱名論」與「現生不退論」。
《易行品》不但在於說明易行道,更是尊崇高推易行道之易行與殊勝。而此易行與殊勝的內容,即是「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而「信方便、易行、疾至」的方法,即是「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而「稱名號」以阿彌陀佛的本願為根源。《易行品》中說阿彌陀佛「本願稱名」的,即是「彌陀章」龍樹菩薩所舉的「本願取意文」:「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此彌陀本願稱名,不但是淨土三經之根源,也是《大經》之根本,更是四十八願之願王;亦是十方眾生往生成佛的根本依據,也是淨土宗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典據。
由龍樹菩薩「本願取意文」,顯出淨土宗特色,明確淨土宗之教、理、行、果,機、教、行、益,奠定淨土宗根本教理之基礎,於淨土宗有不磨之功。
故此「本願取意文」,總括淨土宗一大法門,為淨土宗之核心、精髓、根本相承,等同淨土宗的遺傳基因。自龍樹菩薩始,「本願」即成為淨土宗的根本教理,「稱名」即成為淨土宗的根本行法。後繼之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無不圍繞「本願稱名」而展開宗義,大弘法化。故此本願取意文,有不可動搖的權威性,舉凡後世之弘揚淨土者,如果偏離龍樹菩薩的本願取意文,可知即非純正的淨土宗。
三、現生不退論
淨土宗特色「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平生與臨終相對,亦即不待臨終,於平生之間,往生之業已經成就,往生有分,必定往生,從因說果,現生已經預得不退轉之果位,此謂之「業成不退」。亦即現世已得安心,非至臨終來迎、彼土不退方才安心。
此教義龍樹菩薩於《易行品》之中屢屢言及,列舉十文如下:
⒈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
⒉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⒊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⒋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
⒌聞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⒍若人一心稱其名號,即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⒎其有稱名者,即得不退轉。
⒏其有聞名者,即得不退轉。
⒐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⒑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以上引文一至三之「疾」是快速的意思,乃相對於難行道之三大阿僧衹劫,顯明易行道相當快速(頓超之法故)。引文五至十之「即」,就是「當下」「立刻」,亦即顯明非但快速,乃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易行品》所言「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即入必定」「即時入必定」之文,清楚顯明淨土宗易行道之特色,亦即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則「現生」於「娑婆世界」即得「不退轉位」,非俟他生他土。此即是淨土宗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有關淨土宗特色之深廣內涵與巨大影響,茲引淨宗法師《淨土宗特色導讀》一文以明。
所謂「特色」,即事物特有的本質屬性。辨識事物,必須把握其特色,不然就會張冠李戴,產生錯誤;修學淨土,也必須掌握淨土宗的特色,不然就會聖淨不分,失去往生。
淨土宗有無特色?很顯然,若無特色,則淨土一宗不能成立。
淨土宗有何特色?當代淨土宗慧淨法師,根據淨土三經及相承祖釋,提煉為四句話、十六個字,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準確,簡練,系統,明瞭,獨顯彌陀救度,超勝餘佛淨土,不共聖道諸宗,至簡易,至高深,至穩當,至快捷,萬機不漏,一生速成;可謂握一宗咽喉,通法門幽關,除行人恐懼,暢往生達道。
前二句為根本綱宗,後二句明今生勝益;又前一句為因行,後三句為果益。根本自攝枝末,因行必招果益,故四句可收為二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又可收入一句「本願稱名」。
本願,明教理;稱名,明行法;凡夫,明攝機;入報,明果益。「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明淨土宗之「教、行、機、益」,即:造罪凡夫,以彌陀本願不虛故,稱名願生,皆得往生真實無漏極樂報土。而且是平生之時圓滿達成往生之業,不待臨終;於此世間即獲不退轉之果位,非至極樂。
本願稱名:聖道諸宗以眾生心性為體,悟明心性為宗;淨土一宗以本願名號為體,稱名往生為宗,故「本願稱名」為淨土宗不共聖道諸宗之特色。又餘佛淨土雖也勸往生,但未聞有稱名往生之本願,獨有彌陀一佛發稱名往生之本願,故「本願稱名」為淨土宗超勝餘佛淨土之特色。
凡夫入報:依聖道諸宗修習,必須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才能前至諸佛報土;他方淨土雖不乏高妙報土,然而一切決非罪障凡夫可至之處。今淨土一宗,凡夫稱名,仗阿彌陀佛願力,得生極樂最妙報土,證同彌陀,故此「凡夫入報」即為聖道諸宗所無、他方淨土未聞之特色。
平生業成:聖道修行,仗自力累積之功,有漸次斷證之位,初果聖人尚需七次往返天上人間,而後業成解脫,不受後有。今淨土宗,任何罪重之人,只此一生,決定往生,生死了辦,不再輪迴。然而如果必須累積一生勤行,直到臨終見佛來迎,方才往生業成,仍然不免聖道自力的色彩,往生存有不確定的因素。今說「平生業成」,不說「一生業成」,即是在平時一生之任何時候,皆是往生業成之時。因本願稱名,往生仗佛願力;佛願力成故,眾生往生之業已由佛邊完成;佛邊已成故,何時眾生信受稱名,即時乘佛願力,往生之業達成,不待臨終。唯有臨終才信受彌陀願力者,方是「臨終業成」,亦即臨終一念往生業成。可知平生業成從機邊含「臨終一念業成」與「平生念念業成」兩種狀況,而從法邊則是「彌陀願力業成」。任何人、任何時,信受稱名,往生之業當體成就,業成不壞故,自然念念稱名有相續之功,聲聲往生無不定之慮,故說「正定之業」「萬修萬人去」「遇無空過者」,獨成淨土宗之特色。
現生不退:於聖道修行,不退轉位乃是極艱、極難、極重、極要、極尊、極大之事,非敢率爾輕談、妄自期許,要須生生正見不失,勇猛精修,歷一大阿僧祇劫方可達致,何況長劫疲勞苦修過程中,退道者如大海水之多,進步者只毛滴水之少;舍利弗以六住菩薩之位,尚以乞眼因緣退心,餘者可知。今淨土宗,凡夫罪人,但以本願稱名一法,盡獲彌陀因中萬行果上萬德,圓滿成佛所需一切功德,於娑婆界登不退位,以煩惱身入聖眾數。如此教理,聖道諸宗所絕無,十方世界所僅有,獨成淨土宗之特色。
如上,開為四句,合為一句「本願稱名」。有此一句,自然流出三句。因為「本願稱名」,所以「凡夫入報」;因為「本願稱名」,所以「平生業成」;因為「本願稱名」,所以「現生不退」。
如此重要而鮮明之特色,本含於佛經祖釋之中,今將之系統歸納整理,鮮明提出,一一出示經文祖釋為證,普令見聞之人耳目開明。
拾、《易行品》難易二道圖表
淨土門是「信念佛」而非「修諸行」之教,是依靠信受彌陀「救度」之教,而非依靠自己修行「六度」萬行之教。
本來聖道門、淨土門皆有信,也皆有行。但相對地,對聖道門來說,縱然實相、佛性之理信得極真,但如不能落實於自身之修行,破我法二執,依然不出生死,因此,聖道門可說是「修行」之教。又,對淨土門來說,行不是問題,因為任何人都可以稱名,毫無艱難。但如此簡單易行之稱名,能使下劣凡夫往生成佛,一般人不能相信;因不信而不能專一稱名,最後失去往生。若有信心,則千人稱名千人往生,萬人念佛萬人成佛,所以淨土門可說是「信心」之教。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說: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
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善導大師《觀經疏》說:
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元照大師《彌陀經義疏》說:
此乃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世間甚難信也。
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說:
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
印光大師《文鈔》說:
淨土法門,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
能於此法深生信心,則雖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
純正的淨土法門即是易行道,在方法上容易,在境界上頓超。龍樹菩薩於《易行品》言「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阿惟越致地」即是「不退轉地」。疾至不退轉地之方法,龍樹菩薩言:「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故知: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必能疾至不退轉地,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極樂聖數,一旦命終,即生極樂,速證佛果。故「易行疾至」之「易行道」即是淨土宗之稱名念佛。
「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之念佛人,不假修持之造作,日常生活,唯任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便可。《大經》言「乃至一念」(短在一念);又言「乃至十念」(長在一生);《小經》言「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此等經文皆謂: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即「必生彌陀淨土」,聞信之後,則「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之念佛。善導大師言:「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此即顯示稱名念佛是易行道,以彌陀光明攝取不捨,故使念佛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真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人修萬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