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淨土宗宗旨略說

       ──慧淨法師二○一四年三月九日於台南佛一開示(第六集)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研討淨土宗的宗旨,共分四個主題:第一,信受彌陀救度;第二,專稱彌陀佛名;第三,願生彌陀淨土;第四,廣度十方眾生。

 

一、信受彌陀救度

       「信受彌陀救度」,第一句就顯明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更顯示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慈」就是無緣大慈,無條件的愛心;「大悲」就是同體大悲,把眾生的苦當作是不分自他的一體苦難,同難共濟。所以,我們學淨土法門,首先要知道我們這個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救度的主人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就是你、我、他,所有的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都是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等覺菩薩若求生極樂世界,固然可以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極樂世界;阿鼻地獄的眾生,也可以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照攝,當然也可以讓阿彌陀佛的光明救度到極樂世界。

 

       既然稱為「救度的法門」,顧名思義,顯示往生極樂,解脫生死輪迴,完全不是靠我們眾生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說不是靠我們自己修持的功夫,也不是靠自己累積的功德,或是靠自己的學問、道德、身分,都不是。既然是「救度」,也可說是絕對性的──愛心,是沒條件;力量,是絕對能夠救度任何眾生。

 

       學習淨土法門若沒有了解這一點,即使平日如何精進念佛想往生極樂世界,但心中一定會忐忑不安,並且疑惑:以我這樣的情形,這種低微的身分哪有資格讓阿彌陀佛救?哪有資格進入極樂世界?或者會想:我功夫夠不夠?我功德夠不夠?臨終若無法正念現前,我一生的修持豈不是白費了?會產生類似這些疑惑。所以,若不知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雖然也念佛,可是心中還是不相信,不相信就會不安。

 

       因此,我們宗旨第一句就是顯明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樣來念佛,這一生才可以安穩,而且,顯示著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平生業成。在有生之年,還活著的時候,還未到臨終,甚至也沒看到阿彌陀佛,就可以肯定往生有分,必定往生,不再輪迴六道,已經是極樂世界聖眾之一,就可以這樣肯定。所以學淨土法門,要先了解這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這是非常重要的。

 

       宗旨第二句是「專稱彌陀佛名」,是顯明救度的方法。不管知不知這個道理,只要他專稱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憶佛念佛,念念不捨,念念相續,一生不變──若是這樣,了解道理而相信的人叫做「明信佛智」,不了解卻能這樣做的人就是「暗合道妙」。因為,「專稱彌陀佛名」就是蒙受彌陀救度的方法,就是往生的正因。

 

       宗旨第三句是「願生彌陀淨土」,顯明阿彌陀佛救度的目標。眾生若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就還在三界火宅、六道苦海,所以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到極樂世界;既然是念佛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也要隨順阿彌陀佛的願,願生極樂世界。所以,第三句是顯明救度的目標,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第四句是「廣度十方眾生」,顯明救度的目的。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是什麼?有兩種:一種是自利,一種是利他。「自利」就是讓我們離開六道輪迴這個痛苦,進一步能夠成佛,成佛就決定可以救度眾生,可以顯化到十方世界,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救度眾生就是「利他」。

 

       或許有人會想:我這麼愚痴,願力也沒有那麼廣大,我只要能夠往生就可以了,不敢想要救度眾生。其實不管我們想不想,一旦往生到極樂世界,自自然然就有那種願力,不用勉強,也不用學習,是天生自然、歡歡喜喜來救度眾生,而且好像在遊玩一樣,所以叫做「遊戲神通」。

 

       簡而言之,「信受彌陀救度」顯示我們這個法門是救度的法門,「專稱彌陀佛名」顯示我們這個救度的方法就是念佛,「願生彌陀淨土」顯示救度的目標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不是要貪戀人界或是天上;第四,「廣度十方眾生」是顯示救度的目的就是要自利,也是要利他。

 

       「信受彌陀救度」的「信受」,這兩句的來源是在那裡呢?《阿彌陀經》說:

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釋迦牟尼佛要舍利弗信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並且也要信受十方諸佛所證明、所讚歎、所勸信。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所說的,就是等於對我們說的,也是對所有眾生所說的。信受釋迦牟尼佛什麼話呢?釋迦牟尼佛說:「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必定蒙受彌陀的救度、接引,往生彌陀淨土,無有差錯」。阿彌陀佛在我們臨終的時候會現前來迎接我們,既然彌陀現前,必使我們心不顛倒而往生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這樣說,十方諸佛也這樣來作證明,因此,釋迦牟尼佛跟舍利弗說,這個道理你要相信,你要接受,不要懷疑,不要排斥拒絕。

 

       《阿彌陀經》最後兩句說:

信受歡喜,作禮而去。

 

       天人、阿修羅,乃至二千五百位的阿羅漢,以及文殊、彌勒、諸大菩薩,聽到釋迦牟尼佛講《阿彌陀經》,以及十方諸佛證明釋迦牟尼佛是如語者,是真語者、是實語者、是不虛語者、是不誑語者,大家聽了之後就很歡喜的相信接受,然後作禮而去──亦即依教奉行,將念佛作為他日常生活的實踐,使念佛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念佛。這就是《阿彌陀經》最後二句所說的「歡喜信受,作禮而去」。所以「信受」二字,是出自《阿彌陀經》。

 

       進一步說,「信」是什麼意思呢?「信」就是相信,不只是腦筋相信,而是內心深信,這種信非常的深刻、徹底,刻入我們的心底,沒有半點的懷疑。「受」就是接受,完全接受,徹底接受,沒有絲毫的猶豫或拒絕。

 

       「信受」也就是「依靠」的意思,徹徹底底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絕對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絲毫的懷疑,百分之百的依靠、沒有絲毫的保留。就好像一個生病的人,看了無數的醫生都治不好,這個時候遇到一個高明的醫生,任何疑難雜症只要幾帖藥就可以完全醫好,此時此刻,他必定完全依靠這個醫生,服用這個醫生所開的藥;又像跌入大海中的人,在海裡載浮載沉,就快沉入水底的時候,遇到有人伸手相救,此時一定會完全徹底的接受他的救度,因為這是與性命絕對相關的關鍵時刻,也是唯一機會,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信受」就是這種意思。

 

       其實,佛教本來就是救度的宗教,因為佛教的主旨、核心教理是「慈悲」,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若去除了「慈悲」,不僅修行人無法成佛,菩薩也不是菩薩,就沒有佛教了。因此,可說慈悲就是整個佛教的性命、佛教的整體、佛教的核心。因為有慈悲,而且慈悲達到究竟,這樣才可以成佛。

 

       慈悲有三種:「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

 

       「眾生緣慈」,藉由看到眾生的苦難,體會到眾生的苦難,而引起自己同情悲憫之心,如果不是藉由這個外境因緣,凡夫就無法產生這種悲憫之心,這就是「眾生緣慈」。

 

       「法緣慈」,菩薩無我執、無法執,已進入空性;既然進入空性,自然會感覺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都應該得到成佛涅槃之樂,只因被無明業障所迷,所以不斷造業、受苦,自然產生悲憫,非要救度眾生不可,這就是「法緣慈」。

 

       「無緣慈」,到了佛的境界,就無所謂說慈不慈悲,因為佛天生就是要救度眾生的,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來救度眾生,這就是佛的「無緣慈」。

 

       在大乘經典當中,處處都在說佛的慈悲,淨土宗是大乘中的最究竟大乘,所以更加強調阿彌陀佛慈悲的救度。淨土宗的三部正依經典,根本經典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從頭到尾文文句句都是在顯示阿彌陀佛對我們眾生無條件的救度,可謂字字放光,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阿彌陀佛的性命,每一字每一句也都是我們的性命,因為有《無量壽經》的內涵,才可以顯示阿彌陀佛的慈悲,有《無量壽經》才讓我們有生命解脫的依靠。所以《無量壽經》是阿彌陀佛的性命,也是我們的性命。

 

       每一部經都可分作三大部分:「序分」「正信分」「流通分」。「序分」又分「證信序」和「發起序」。「證信序」是:佛在何時、何地,向什麼人,講什麼法,由什麼人流傳下來,亦即說明「聞、信、時、主、處、眾」等六事(稱為六成就)。證明這部經的內容確確實實是佛對大眾所說的,有時間、有地點、有聽眾等為證,不是虛假偽造的。

 

       「發起序」是:這部經的發起因緣,也就是這部經是為了怎麼而說的。「證信序」是所有經典序分所通有者(又稱「通序」),「發起序」就有個別的不同。每部經的發起序,也就是開宗明義的地方,就會先說出這部經的宗旨、內涵。《無量壽經》有上下兩卷,上卷中「發起序」的經文也叫做「釋迦出世本懷文」,所謂「本懷文」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心中最想要講、一定要講的法,也就是釋尊之所以要出現在這世間的目的,這個叫做「釋迦本懷文」。經文如下: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
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在這裡,「如來」是指誰呢?當然是指釋迦牟尼佛。但是,諸佛出世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救度十方眾生,而只有一個法可以輕易救度十方眾生──不只是聖人可以得到利益,凡夫也可以得到利益;不只是善人可以領受利益,惡人也可以領受利益;不只是天上人間可以得到利益,甚至三惡道眾生也可以得到利益。這樣,這個法就是佛唯一非講不可的法。所以,從近的來說,這裡所說的如來是指在娑婆世界,二千五百年前出現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遠的來說呢,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意思。

 

       「無盡大悲」,佛出現在世間,都是抱著無限、無邊、無量、無上的大悲,要為十方眾生──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來設想。

 

       「矜哀三界」,「矜哀」就是憐愍、同情,「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包含欲界的六天,阿修羅道、人間,以及地獄、餓鬼、畜生。也就是說,三界全都是十方諸佛無盡大悲所矜憫、憐憫、悲憫、同情、體貼要救度的對象。

 

       有人或者會疑惑:三惡道的眾生當然要救度,惡人、凡夫也要救度,苦惱的人也要救度,可是已經上生天堂,乃至在色界天、無色界天,已進入甚深的禪定,難道也需要佛來同情悲憫救度嗎?確實如此,都需要。因為,不管是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仍是凡夫,不是聖人,那些天人之樂,禪定之樂,只不過是暫時的、有限的,不是徹底、究竟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還在輪迴當中,天壽盡時,一樣會隨著過去的業再墮落,或墮落到人間,或墮落到三惡道;天壽一盡,又出世在天上的,是非常非常少的。若是墮落,就受痛苦了。所以三界眾生,都是佛要救度的對象。

 

       以欲界天來說,要十善才能出生在天上;若生色界天,必須要有禪定和四無量心;生無色界天,要有更深的禪定。可是即使這樣,天上的業報盡時,也可能墮落三惡道中,這樣說來,豈不是善和惡是在一起的?善不是真善,惡也不是真惡,來來去去,就好像到隔壁轉個身,又過來了。所以說三界的善惡,都不是究竟的,都需要佛的悲憫。佛出現在世間,就是因為矜哀三界,所以「光闡道教」。光闡道教意即非常寬闊的來講說八萬四千法門;講這些法門的目的是什麼?──「欲拯濟群萌」,要救度三界苦海的群萌。

 

       「群萌」就是眾生的意思,「群」就是群眾,非常多的意思;「萌」,就好像園裡的草萌芽,一整片。所以「群萌」就是迷惑的眾生、受苦惱的眾生;三界的眾生都是群萌,雖然地獄、餓鬼道的眾生是苦惱的群萌,人界、天界的眾生,無論色界、無色界,也是苦惱的群萌,都需要佛無盡大悲的救度,所以說「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在光闡八萬四千法門之中,要有利益三界群萌的法,而且是要使他們得到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就是成佛,意思就是說,不只是救度而已,而且要讓他們成佛。

 

       「拯濟」以現代話來說就是「救度」,什麼樣是救度呢?經文說「矜哀三界」。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猶如火宅,無論是三惡道也好,人間、欲界天也好、色界天也好、無色界天也好,都像火宅。譬如房子失火了,火焰非常旺,所有能夠逃生的出口都被火封起來了,根本無路可逃,而且外面的消防人員也進不來,在可說沒有一絲活命的希望,這時候,突然從空中降下了雲梯把我們救出,使得我們離開充滿火焰的房子,才得以活命。也好像一個人溺水,在水中浮沉、呼叫,經過很久的時間,卻都沒人聽到,雖然他也會游泳,但這時已全身無力,眼見就要沒頂了,在千鈞一髮之際,忽然駛來一艘大船,有救生艇,又有救生人員,伸出手將我們拉起來,這時候他不可能拒絕救生員,一定會隨順對方,讓他救到船上。這就是「救度」的意思。

 

       我們凡夫都是群萌,在三界火宅裡面,受「生、老、病、死」之火的燃燒,受「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之火的燃燒,受在六道來來去去、無窮無盡的輪迴、無窮無盡的造業之火的燃燒。現在,佛降下雲梯將我們救出火宅,曠劫以來我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在六道苦海浮沉至今,非常痛苦,非常悲慘,現在阿彌陀佛用他的大悲願船,將我們從六道苦海救起來,這就是「救度」「拯濟」的意思。

 

       「惠以真實之利」,「惠」就是恩惠,惠賜的意思,也就是白白得到他人的東西。譬如,有一個人去上班,他每月支領薪水,這是很自然的,因為是他勞心勞力付出所應得的,無所謂恩惠不恩惠;可是,有一天這個人身染重病,不只無法上班,而且還需住院接受昂貴的醫療,他一生的積蓄也不夠繳納醫藥費。幸運的,他過去的老闆很有錢,又很有愛心,他親自帶著禮物來醫院探望這位員工,並且跟他說:「你雖然沒有來上班,我照常付你同樣的薪水,你在這裡所欠的醫藥費,我完全替你支付,甚至你以後若無法上班領薪水,你的家庭經濟我都完全照顧。」也就是說,他一生生活中的一切需要,這位老闆都完全負責,這個就是惠賜。

 

       阿彌陀佛惠賜功德給我們這些十方造罪、造業、受苦惱的群萌,讓我們可以離開苦海,而且往生淨土而成佛,這叫做「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真實之利」,真實和方便是相對待的,不是方便善巧的利益,而是究竟、徹底、最高的利益,簡要來說,就是成佛。從凡夫初發心精進修行到達成佛有五十一個階層──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每一階層都不同,除非是到達妙覺菩薩,也就是成佛,這樣才是真正的究竟與真實,否則都還在中途、方便之中。

 

       現在,阿彌陀佛惠賜我們的是真實利益,不是方便利益,是最上、最究竟的利益,也就是成佛,這樣的內容在《無量壽經》就已經明白的顯示出來了。《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之中,最根本的就是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意思就是說,法藏若成佛,他要以這句名號來救度眾生,眾生只要真心地相信、歡喜接受,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而「欲生我國」,這樣「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就是乃至臨終的時候,念十句的阿彌陀佛,甚至「乃至一念」,也可以當下往生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流通分的地方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大利」就是「具足無上功德」,這種大利,就是剛剛本懷文所說的「真實之利」,所以這個「大利」,不是大小的大,而是「無上功德」的大,無上功德就是「佛」的意思。所以阿彌陀佛惠賜給我們的是成佛的利益,不只讓我們離現在的苦,得往生天堂的樂,或者離三界六道的苦,得到聲聞緣覺的樂,或者是在菩薩階層之中的樂而已,如果是這樣,都不是無上功德,不是大利,不是真實之利。

 

       所以我們學習淨土法門,要了解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法門,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的「序分」開宗明義就已經顯明出來了,而整部經中,文文句句,處處都在顯示阿彌陀佛對我們無條件的救度,要惠賜我們真實之利。

 

       這個救度的法門不是哪個宗派或祖師所獨創,而是依據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慈悲宣說的。《無量壽經》講救度法語的地方很多,譬如在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之後,另外以三種願來包含這四十八大願,光耀這四十八大願,作為四十八大願的結願,這三個願又叫重誓偈: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超世願」,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願;「等覺」就是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十方三世諸佛都有發願要救度眾生,譬如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藥師佛十二大願,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等等,十方諸佛都是根據自己所發的願而艱辛修行,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達到願行圓滿才成佛。但是其中唯有阿彌陀佛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可以救度十方諸佛所救不起的眾生,所以在四十八大願之後,再說此重誓偈來顯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超世願。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阿彌陀佛的願是救度眾生的,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靠自己本身的根機或修行功夫,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而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乃至十劫以後的無量劫,都要成為布施的功德主,成為一位救濟的主人。「普濟」就是普遍救度,範圍很廣大,包含十方眾生都要救度。「貧苦」,在佛教中所說的「貧」不是沒有錢的意思,是指福報、智慧而言。《法華經》就說:

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六道眾生全都是貧,全都是苦,為什麼貧苦呢?因為無福、無慧,無福就貧,無慧就苦。阿彌陀佛就是要救度我們這些在六道輪迴的無福無慧眾生,使我們快速離開三界六道,得到福和慧,使我們能夠「福慧圓滿」、「福慧具足」,使我們「福慧兩足尊」──成佛。

 

       所以淨土法門是完全依靠彌陀救度的法門,依眾生的身分來說,《大經》是說「三輩」(上輩、中輩、下輩),《觀無量壽經》是說「九品」(上品、中品、下品),可是不管是三輩或九品,根機高或低,只要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全部都靠阿彌陀佛,不是靠自己。我們依靠阿彌陀佛是靠阿彌陀佛的什麼力呢?當然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功德力。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阿彌陀佛要救度眾生,方法顯示在哪裡呢?顯示在這句名號,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是阿彌陀佛的本體,是阿彌陀佛佛力、願力與功德力聚集之所在。阿彌陀佛就是名號,名號就是阿彌陀佛,名體一如,名體不離,名體相即,名就是體,體就是名,所以說「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要讓三世十方的眾生不論身在何方,都能聽到這句名號,而念佛願生極樂世界,否則他就不成正覺,這明確顯示阿彌陀佛就是以名號來救度眾生。

 

       以我們凡夫而言,我們沒有脫離六道苦海、三界火宅的力量,如果說我們也有力量,有的只是業力而已。《地藏經》說: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

 

       又說:

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我們曠劫以來,生生世世、世世生生,輪迴之中,每一世、每一生所累積的業非常多、非常大、非常強,《地藏經》說超過須彌山,而且比大海更加深;這些業障礙著我們脫離三界六道輪迴,障礙著我們離苦得樂、超凡入聖,所以說「能障聖道」。這樣說起來,我們哪有什麼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之力呢?所以必須要靠佛力。

 

       《大寶積經如來會》(《無量壽經》的異譯本)就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這段經文和「重誓偈」的第二段內容是相同的內涵,只是因為翻譯的人不同,所以文字就有不同,但是內涵卻是一致的。「心或不堪常行施」,如果阿彌陀佛沒有那種布施眾生福慧,使眾生離苦得樂的慈悲心,他就無法成為救度世間的法王。他必須要有這種心,而且廣濟十方沒有福慧的眾生,能夠使十方眾生離開三界六道輪迴的苦海,降伏進而斷除煩惱,消除十方眾生的業障,免除十方眾生的果報,使十方眾生離開三惡道、離開火宅,而且成佛得到徹底地安穩和快樂,;如果他不能達到這種地步,他就不成為「救世之法王」。

 

       法王就是佛,阿彌陀佛是救度十方眾生的法王,顯示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而且是確實真正的救度,因為是救度我們離開三界六道苦海,救度我們離苦得樂,使我們超凡入聖,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一樣,這種的救度不是其他的救度所能比擬的。

 

       《莊嚴經》也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這也是在顯示阿彌陀佛他力的救度。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一直在呼喚我們「輪迴諸趣眾生類」,無論輪迴在天道的天人之類,輪迴在人間的人間之類,甚至墮落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之類,阿彌陀佛都在呼喚,呼喚他們趕緊要讓他救到極樂世界。而且「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連阿鼻地獄之五逆、十惡、謗法的眾生,阿彌陀佛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要救他。顯示這個法門是救度的法門,而且是任何眾生都可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這裡就說「拔有情」,「拔」是比救度更加深刻的語氣,拔度阿鼻地獄的有情眾生。

 

       《無量壽經》也說: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顯示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修行,並將這個法藏──成佛的功德寶海,布施、惠賜給我們,這也就是「惠以真實之利」的意思,所以就說「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以清白的法惠賜給我們,使我們能夠離苦得樂、超凡入聖,能夠得到成佛的這個利益。唯有清白之法才是成佛之法,否則都是有污染、有缺陷的。以菩薩而言,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性,入一分寂光土,無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證,證到最後,如果還有一分的無明未破,就還不是究竟的佛,就還不是清白之法。阿彌陀佛專求清白之法──也就是成佛的法,來惠賜利益我們十方眾生,所以說「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使我們十方眾生能夠成就成佛的功德。《無量壽經》也說: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阿彌陀佛沒受我們的拜託、請求,主動地來擔我們的重擔,我們有甚麼重擔?當然就是罪業,我們生生世世以來罪業非常多、非常重,我們沒辦法承擔,但是阿彌陀佛一肩承擔,完全為我們負責,償還我們的罪業,使我們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叫做「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類」和本懷文所說的「群萌」是同樣的意思。

 

       又說: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以不請之法」,這個「法」道理非常深奧,只有佛與佛才能了解,菩薩、聲聞、緣覺都還無法了解,比如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不知道如何請問,所以這個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不問自說的,所以說是「不請之法」。這個「不請之法」道理深奧,難以相信,但是事上簡易,只要念佛就能夠往生。所謂難以相信,一方面是道理深信不來,一方面是這麼深奧的法,卻這麼輕易就能夠得到這樣大的利益,所以使人難以相信,因此說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也是「難說之法」。釋迦牟尼佛所顯示的就是這個難信、難說的「不請之法」。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阿彌陀佛將我們眾生看做是他自己。佛的慈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眾生的苦就是阿彌陀佛的苦,我們的業就是阿彌陀佛的業,我們的輪迴就是阿彌陀佛的輪迴,阿彌陀佛為我們負起全部的責任來解決我們輪迴的債。

 

       既然阿彌陀佛為我們承擔所有的業,而且成佛至今已經十劫,應該是十劫前阿彌陀佛成佛的同時,十方的眾生也應該都同時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了,為什麼現在我們還在輪迴呢?《阿彌陀經》說「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已發願」就已往生;如果是「今發願」,就今生往生;如果是「當發願」,未來才知道,未來才念佛,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未來往生。

 

       十劫以來,或者我們未遇到這個法,或者遇到而不相信,所以說「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一直到現在。所以現在我們就要把握這殊勝的機遇,生生世世輪迴到今生今世就劃下休止符,不要再輪迴,將來在極樂世界是要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和諸上善人攜手同伴來救度十方眾生。

 

       不只是《無量壽經》處處顯示救度的內涵,其他經典也是。譬如《法華經》,釋迦牟尼佛就顯明說: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佈畏,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

 

       意思是說,三界是火宅,充滿著很多的痛苦和驚恐,這個三界不是別人的,三界是我(釋迦牟尼佛)的,三界中的所有眾生,全都是我(釋迦牟尼佛)的孩子。孩子所住的這個三界,充滿著種種的患難、痛苦、驚恐,好像火在燒,好像水在淹,「唯我一人能為救護」,唯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能夠救度他,能夠保護他。這段經文也是顯示救度意涵。

 

       《大集經》也說:

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唯有佛是眾生的父母,要救拔深陷煩惱火的眾生;眾生的煩惱火如果消除,佛性自然就顯露,自然就成佛,這段經文也是在顯示救度的意涵。

 

       《念佛圓通章》也說:

十方如來,愍念眾生,如母憶子。

 

       十方諸佛如來想念眾生,疼惜眾生,要保護救度眾生,就好像母親之於嬰孩一般,母親保護孩子、養育孩子,可以說是全心全意,孩子如果有危險,也要以自己的性命來保護這個孩子,甚至用自己的性命來換孩子的性命。母親的慈愛之心尚且如此,何況是佛呢?所以在《無量壽經》中就進一步說:

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佛哀愍三界的眾生,超過父母愛護子女、想念子女。這二段經文都是顯示佛對三界眾生無微不至的愛護、保護、救度。

 

       《涅槃經》也說:

如來等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適七子中一人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

 

       佛視所有眾生一體同仁,看所有的眾生都好像自己的獨子一樣。好比一對夫妻有七個子女,這七個子女當中,有一個身體特別不好,也特別笨愚痴拙,為人父母的,自然會多照顧這個小孩。這並不是父母的心不平等,其實父母對待每個小孩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這個小孩生病,所以就特別比較關心。佛也是一樣,對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對犯罪眾生就比較關心、在意、想念,為什麼?若以聖人、凡夫來比較,聖人已脫出三界,不受輪迴之苦,因此佛對他們就比較不用擔心;但是對於尚未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凡夫眾生,因為還在造業、造罪,佛就要趕緊用種種善巧的方便來救度他,引導他出離三界六道輪迴。

 

       再細說,三界眾生有善人、有惡人,善人出生在天界,享受著天福、天樂,當下不受苦迫,所以佛暫時可以對他們放心。但是如今正在人間造罪、造業,將來會墮落三惡道的眾生,佛就要趕緊引導他們、救度他們。因此,佛對眾生是一視同仁,一味平等,是沒有親疏怨憎這些差別對待的;佛的心是空的,無是非、善惡、好壞的看法和計較,他只是一味要救度眾生,沒有其他的念頭。但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輕重緩急」,比較急難的,要趕緊去救;不是急難,只是貧窮,還可以慢慢來,有這些不同。但論本體來說是一昧平等的,只要有需要,佛就要救度。《維摩經》也說: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癒。

 

       意思是說,有一位長者,這位長者只有一個兒子,假使這個兒子生病了,父母也好像自己生病一樣,為他擔憂,為他苦惱,一心想著要如何才能治療兒子的病;如果兒子的病好了,父母也就沒有擔憂了。說起來,孩子的病是身體病痛而已,而為人父母則是疼痛在心。所以為人子女者一定要孝順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要好好的保養身體,不使父母擔心,這也是一種孝。

 

       做這個比喻之後,進一步說: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哀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則癒。

 

       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達到願行圓滿才能成佛,所以菩薩在因地時,對十方眾生的愛護、疼惜、懷念就像是對他的孩子一樣;眾生病了,菩薩同樣生病,眾生病若好了,菩薩的病也好了。其實菩薩沒有什麼病,也沒有什麼煩惱,但因為心中不忍眾生的苦,所以就好像也和眾生同樣生病了,所以說「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

 

       《觀佛三昧經》也說:

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緣,緣苦眾生,
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呢?就是大慈悲;大慈悲的對象是誰呢?是苦惱的眾生。佛看到眾生受苦惱,就好像射箭入心,要趕緊將箭拔除,以解除這個苦一樣。也就是說,我們眾生的這個苦對於佛來說就好像一支箭射入佛的心,佛比我們還要痛苦。

 

       《梵網經》也說:

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更甚於善人。

 

       菩薩對造惡的人所起的愛心、慈悲心,比對善人還要深重。為什麼,因為惡人是因為無明才會去造業造罪,如果他有智慧,一定也是行善、精進學佛的。所以佛菩薩不是喜歡眾生造惡,而是憐憫、同情造惡的眾生。佛菩薩捨不得眾生,同情悲念眾生的痛苦,才急切的要救度我們,所以對佛菩薩來說,是「不喜其罪,而不捨其人」。尤其《華嚴經》說: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我願保護一切眾生,終不捨棄。

 

       這裡明明白白就說是為了要救度一切眾生,才發起菩提心。又說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菩薩為了要救度我們,代替我們去受苦,或者入地獄道,或者入餓鬼道,或者入畜生道,替我們入惡道,使我們離開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又說: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意思就是說,如果眾生要是造墮落地獄的罪,應該要墮落地獄,這時佛菩薩就替我們落地獄受那種苦,讓我們能夠不墮落地獄,所以進一步就說: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佛代替我們進入地獄當人質,以此為條件,來救贖我們墮落三惡道的罪業,進而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是救贖的法門。

 

彼諸眾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獨無侶。

 

       意思是說,所有的眾生都無法依自己的力量來救度自己,當然也無法救度他人,唯有發願的佛菩薩才能夠救度十方眾生。這尊菩薩的志願,是其他菩薩無法相比的,因為他的願特別深徹。這些都是在形容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生生世世、世世生生為了救度十方眾生,為十方眾生發願、修行,替十方眾生擔重擔,以自身來救贖我們的罪業。

 

       在《雜譬喻經》就比喻說:

積大善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阿彌陀佛為了救度眾生,為我們眾生做布施。布施有分「外布施」和「內布施」,外布施就是布施金錢物質,內布施就是布施身體。曠劫以來,阿彌陀佛為了我們眾生行布施,要他的頭,就給頭;要他的眼睛,就給眼睛;要他的肝臟,要他的腎臟,要他的骨髓……,只要對方有求、有需要,不管是外布施、內布施,阿彌陀佛全都布施。

 

       阿彌陀佛這樣的積功累德是為了我們十方眾生──為你、為我、為他;阿彌陀佛這些功德在那裡呢?全都容納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裡面,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叫做「萬德洪名」,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全都在這句名號裡面。阿彌陀佛生生世世、兆載永劫所累積的菩薩萬行,布施啦、持戒啦、忍辱啦、精進啦、禪定啦、智慧啦、慈悲啦、願力啦、神通啦,全都在這句名號裡面,甚至一代藏經、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也都在這個名號裡面,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包括一代藏經,完全具足、無所缺少,簡而言之,一代藏經都是念佛法門的內容與註解。

 

 

二、專稱彌陀佛名

       接下來我們也是完全依據經典來說明彌陀救度的方法──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淨土宗宗旨的第二句。

 

       往生的正因就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就是專一、唯一的意思;一心、一意、一行、一業叫作專。一心一意靠阿彌陀佛,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夾雜、混雜,這樣自自然然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他的原理在哪裡呢?在阿彌陀佛的本願裡,在釋迦牟尼佛的宣揚保證裡,也在十方諸佛共同證明的勸化裡。

 

       首先,依淨土三部經的根本經──《無量壽經》來解釋。

 

       《無量壽經》主要在說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救度眾生的法,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是阿彌陀佛的誓願(本願),但其中有一願是最為根本的,所謂最根本的意思是說,這一願可以包攝所有的願,所有的願都包含在這一願裡面。這一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三十六字,主要在說什麼?──在說「信願行」。

 

       「信」:至心信樂;
       「願」:欲生我國;
       「行」:乃至十念。

 

       不論是信、是願、是行,都要至心,至心就是真心,不是虛假的,也就是說,如果他的念佛不是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是要追求現世的福樂,或者來生要再來做人或是生天啦,這就不是「至心」,是要真正的願生彌陀淨土。當然,一個念佛的人,他若是真心虔誠的念佛,沒另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沒另求事業發達,事業自然發達;沒另求消災免難、遇難呈祥,自然可以消災免難、遇難呈祥。所以說,這個「信樂」也好,「欲生我國」也好,「乃至十念」也好,都要「至心」。

 

       「信樂(ㄌㄜˋ)」是相信、快樂、歡喜的意思。這個信樂,也可以念作信樂(ーㄠˋ)。但是信樂(ㄌㄜˋ)是比信樂(ㄧㄠˋ)更加進一步,信樂(ㄧㄠˋ)是相信,然後羨慕、好樂(ㄧㄠˋ)、喜好、喜愛;信樂(ㄌㄜˋ)則是所喜愛的已經得到了,所以安心、安穩、有歡喜,這叫做「信樂(ㄌㄜˋ)」。

 

       就我們這個法門來說,因為是平生業成,所以就念作信樂(ㄌㄜˋ),也就是說,我們願生極樂淨土的願望,現生就可以得到,所以有安心、有歡喜,因此叫做信樂(ㄌㄜˋ)。

 

       要怎樣現生得到呢?只要是願生彌陀淨土,此後,專稱彌陀佛名,自然蒙受彌陀光明的攝取不捨,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不必等到臨終。我們的往生,完全是靠彌陀的攝取不捨,不需看臨終有沒有功夫?有沒有正念現前?是清醒或是昏迷、病痛,不是這樣。是因為平生就會蒙受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捨,這叫做「平生業成」。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有歡喜,歡喜就會有安慰,所以說「信樂(ㄌㄜˋ)」。若是讀信樂(ㄧㄠˋ),意思則是所願望的尚未得到,將來或可以得到,或無法得到,現在還不知道。

 

       讀信樂(ㄌㄜˋ)的根據在哪裡呢?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有三十六字,這段成就文有四十字,意思都差不多,這二段經文的文句可說兩兩相對。成就文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第十八願說「信樂(ㄌㄜˋ)」,成就文解釋「信」是信心,「樂(ㄌㄜˋ)」是歡喜,所以就讀作「樂(ㄌㄜˋ)」。意思是說,即使是一個將臨終的人(臨終之機),他在臨終的時候才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救度,當下相信、歡喜,即便只是「一念的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這樣也當下「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即得不退轉」。

 

       如果平生就念佛的人(平生之機),自然這乃至一念就顯為乃至十念、乃至一日若一日、乃至二日若二日、乃至七日若七日、乃至一輩子,他就都專念這句彌陀名號。這樣,他就平生業成,「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意思是說臨終的根機就乃至十念,或者乃至一聲一念;若是平生的根機就乃至一輩子念佛。所以,「乃至十念」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的意思。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可稱為「本願」,但第十八願可說是本願中的根本願,這有什麼根據呢?在《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在四十八大願之中,說稱名念佛的願就在第十八願,稱名念佛的願既然稱為本願,那第十八願就是根本願,所以說「其佛本願力」。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佛力、功德力),聽到阿彌陀佛這個六字洪名,也願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而且自然就是一位不退轉的菩薩,所以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這個「不退轉」,是指我們凡夫在娑婆世界還未斷氣、還未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可以預先得到不退轉的利益。我們煩惱都還沒斷除,身心的苦惱都還存在,這樣可以稱為這個不退轉的菩薩嗎?是,沒有錯,這叫做「凡夫菩薩格」,曇鸞大師就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本來必須要是斷除煩惱和破除無明才能證得涅槃,我們不但一分的無明都沒有斷除,連見思二惑也都沒降伏,怎麼有資格「得涅槃」呢?有這個資格,但這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功夫、功德,而是完全靠阿彌陀佛,因此我們強調佛力、他力。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也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就是龍樹菩薩對這第十八願的解釋,說明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就是根本願。「念我」就是心中念名號,「稱名」就是口中念名號,心心念念全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自歸」就是願生彌陀淨土,這樣就「即入必定」,當下就已經是入必定的菩薩,將來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正等正覺。

 

       所以,「稱名念佛」的第十八願,在《無量壽經》說本願,在龍樹菩薩的《易行品》也說本願,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也說本願。天親菩薩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天親菩薩這句偈語,可說是第十八願與第十八願成就文,以及第十八願流通文的總解釋。了解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遇到了阿彌陀佛的本願就不會白白空過,當下就可以得到利益,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呢?能夠滿足「功德大寶海」,這個「功德大寶海」,就是「成佛」的意思,而且很快就能夠達成,所以說「速滿足」。

 

       「速」,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當下便已離開三界六道輪迴,而快速成佛。

 

       「令」,外力推動使我們產生那種效能,這叫做「令」,也叫做「使」,使他這樣,讓他這樣,顯示是阿彌陀佛讓我們達到這種的境界,不是我們自己有這種力量,所以才用「令」。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最後的結論也說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曇鸞大師所建立的這種本願力理論,不是他個人獨創,是根據佛所說的,所以接下來,曇鸞大師就根據阿彌陀佛的三個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和第二十二願,來證明往生極樂世界,是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

 

       首先就舉出第十八願,因為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接下來提出第十一願,第十一願的願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願的意思是說,阿彌陀佛若是成佛,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天人,也就是極樂世界的聖眾,       如果沒有住定聚,入滅度,這樣他就不成佛。

 

       定聚就是不退轉。若依一般教理來說,有三種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若依淨土的教理來說,只有一種而已,就是不從佛的境界退轉下來,所以說「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滅度」就是成佛。所以,往生極樂世界都是不退轉,都在佛的境界裏。阿彌陀佛他說,如果這個願沒有成就他就不成佛,反之,他如果成佛的時候,這個願就同時成就。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每一願、每一願都已經成就了,所以,任何人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領受這個願的功能。

 

       第三引用第二十二願,第二十二願言: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二十二願的主要內容是說,往生極樂世界可以超越一般修行的過程。一般修行的次第,自發心開始,要經過一萬劫才進入初住果位,然後再由十住、十行、十迴向進入十地,之後才進入等覺、妙覺,所以說「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但是,我們若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可以直接橫超,不必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些過程與時間,這叫做「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現前就能以佛的身分和力量,倒駕慈航到十方世界顯化救度眾生。

 

       這裡的「普賢」二字,並不是指普賢菩薩。「普賢」有「事普賢」和「理普賢」。「理普賢」的意思是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事普賢」是說,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由初地、二地、……九地、十地,這叫做「事普賢」。這裡的普賢屬「理普賢」,已經證悟到佛性,因此可以依佛性顯化來廣度眾生,這叫做「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修習」這二字,不是還未達到果位,還在因地一步一步的前進、學習,不是這個意思。「修」是實行,「習」是習慣,已經成為習慣,若是佛,就會度眾生,因為已經成為習慣性了,不必勉強,自自然然就會救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當下,就可以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當下就可以修習普賢之德。所以,沒有往生便罷,只要往生就可以得到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就可以成佛度眾生。

 

       第十八願來說,就是念佛;釋迦牟尼佛的解釋,也是念佛;釋迦牟尼佛交代彌勒菩薩流通的,也是第十八願的念佛。因此第十八願流通文,同時也是《無量壽經》流通文所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段經文總共三十二字,是釋迦牟尼佛交代彌勒菩薩要將念佛這個法流通後世,不使斷絕。所以,將來末法萬年以後,也就是法滅時期,所有的經典全都消失,只有留著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留著這句名號存在世間救度眾生。那個時候,若有人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世尊在《無量壽經》最後所說的。

 

       《無量壽經》雖然有講到第十九願、第二十願,也有說到三輩的根機和身分,但是,他的中心就是第十八願。因此《無量壽經》最後流通分的地方,是流通第十八願的念佛,並沒有流通第十九願或二十願。這樣說起來三輩──上輩、中輩、下輩,無論是什麼樣的身分、根機,同樣都是念佛。不論是出家的上輩,他要往生極樂世界,也要念佛,靠這句名號的功德;或者未能出家,但是有錢又有心可以布施的中輩,他也是要完全靠這句名號往生極樂世界;無機緣可以出家,也沒有錢可以廣造功德的人,他要往生,也是念佛,靠這句彌陀名號的功德。

 

       所以,在《無量壽經》三輩段的內容就顯示,雖然身分根機各個不同,但同樣都說「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宗祖善導大師對此就解釋說: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從這段解釋的法語當中,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雖然根性各個不同,但是佛都勸他們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身分不同,但是往生的法全都相同。所以,不管是三輩也好,九品也好,八十一品也好,無量品、無量根機也好,相同的就是念佛。這樣,就都平等的往生極樂世界;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全都花開見佛,不在花苞裡面。

 

       曇鸞大師也說: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本來有三輩九品,但是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就都沒有差別了,九品就成為一品,既然是一品,就無所謂輩品了。

 

       如果不是完全靠阿彌陀佛,是靠個己的身分與修持法門功德迴向往生,那結果是怎麼樣呢?就往生在花苞裡面。《無量壽經》說:「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

 

       「五百」是一個形容詞,並不一定剛剛好五百。雖然說是在花苞當中五百年,但若懺悔自己當時沒有完全靠佛──沒有完全靠佛,就是沒有完全信佛,沒完全信佛,就是對佛有所疑惑,這樣就是「疑惑佛智」。如果他懺悔,在懺悔的當下就離開花胎,即時見佛聞法。

 

       對於疑惑佛智者,《無量壽經》是說在花胎,時間五百歲;在《觀無量壽經》是說九品,時間有長也有短,或者經過一夜見佛,或者經過一日一夜,或者經過七日七夜,或者經過六劫、十二大劫,雖然用詞不同,但與五百的意思是相同的。

 

       由這些經文就知道,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有專稱彌陀佛名的因,就可以得到往生成佛的果。《莊嚴經》就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具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意思是說,他不成佛便罷,他若是成佛,他的名號就叫作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佛是梵音,翻譯成中文就是無量壽佛,也叫做無量光佛。因此,法藏菩薩他若成佛,就是要成為無量壽和無量光的阿彌陀佛,凡是眾生──不管聖人、凡夫、善人、惡人,聽到這句阿彌陀佛的萬德宏名,願生極樂世界,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往生之後都和阿彌陀佛一樣,外相是金色之身,無量相、無量好、無量光明,全都和阿彌陀佛一樣;內心也和阿彌陀佛一樣,以大慈大悲之心去救度所有的眾生,使眾生可以離苦得樂,往生極樂世界,得到成佛的這個利益,這叫做「利益諸群品」,也就是「出世本懷文」所說的「惠以真實之利」。只要讓阿彌陀佛救度到極樂世界,我們就可以和阿彌陀佛一樣,再來救度十方眾生。由這段文也可以顯明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是在這句名號。

 

       所以善導大師解釋四十八大願,並不是就每一願不同的文字內容去解釋,而是了解意義之後,每一願都解釋為念佛往生願。因此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就解釋說:「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依文字來看,四十八願每一願都不同,譬如第一願是「無三惡趣願」,第二願是「不更惡趣願」,第三願是「悉皆金色願」,第四願是「無有好醜願」,第五願到第十願是六種神通的願,第十一願是成佛的願,第十二願、第十三願是阿彌陀佛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的願。這樣說來,不是四十八願,願願都不同嗎?為什麼善導大師會解釋說「每一願、每一願都叫我們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呢?

 

       初就文義來看,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好像違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四十八大願;可是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應該不會錯才對呀!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仔細一想,就知道善導大師的解釋非常巧妙。每一願每一願都是要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說每一願每一願都在顯示極樂世界的殊勝,顯示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廣大,顯示這句名號的威神之力,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比如:第一願「無三惡道願」,我們若聽到娑婆世界有三惡道,非常恐怖,就想要到沒有三惡道的極樂世界,因此就要念佛。所以是以無三惡道願來引誘我們念佛往生。第二願,第三願,第四願,以及其他的願都一樣,是以這麼殊勝的願來使我們欣慕,使我們念佛願生極樂世界。所以說,每一願每一願都在說念佛。

 

       因為不論極樂世界再如何殊勝莊嚴,如果沒有人往生,那極樂世界就沒有意義了;阿彌陀佛成就極樂世界的目的就是要使十方眾生往生,離開生死輪迴,每一願的目的都是這樣,所以願願都很殊勝。但是,如果沒有第十八願,眾生就無法完全往生,這樣每一願即使再殊勝就都沒意義了,所以,可以「往生」才是最根本的;而往生之後可以成佛,也達到了人生的目的、學佛的目的。

 

       所以,簡要來說,四十八願內容各個不同,但是若依念佛往生,這樣就全都包含在裡面了,所以說「一一願言」,每一願每一願都在說「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在《玄義分》所解釋。

 

       在《定善義》第九觀的地方,善導大師就解釋說: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大願,唯一在顯明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又說:

《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淨土三經的結經(結論之經)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沒有說其他的法,只說念佛──執持名號;解釋「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必定往生極樂。

 

       善導大師進一步又說:

此《經》(觀無量壽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意思就是說,《觀無量壽經》雖然有說十三種入定觀想以及三福九品的內容,但是主要就是要標出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觀無量壽經》最後「流通分」的地方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觀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是流通「執持名號」,不是流通十三種定觀或者三福九品;持無量壽佛名就是持名念佛,不是觀無量壽佛像。由這段經文就可以顯明《觀無量壽經》的目標、宗旨是在說「持無量壽佛名」。

 

       既然這樣,為什麼《觀經》前面一大段的經文都在解釋十三種觀和三福九品呢?可以就兩方面來解釋:一,是要引導聖道門的行者歸入淨土他力的法門,所以用這麼多的內容來鋪排;二,是顯明持名念佛方法簡單,不像入定觀想,一般人做不到。不說觀想,就「三福」(世福、戒福、行福)來說,一般人也做不到,可是念佛人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且可以脫出三界六道、往生成佛。因此,若與定善、散善來和念佛比較,就方法而言,念佛較簡單;就功德而言,念佛較殊勝。所以,《觀經》在說定善、散善之後,才說念佛,是要定善、散善最後歸入念佛。

 

       因此,善導大師對《觀經》的總結論就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無量壽經》從頭到尾,都在說定善與散善,所以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但是呢,「望佛本願」,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釋迦牟尼佛說定善、散善的本意是希望眾生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就是「念念相續,畢命為期」,遇到這個法門開始到臨終都不改變,所以說「不假方便,自得往生,自得心開成佛」。

 

       因此,就淨土三經來說,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在說持名念佛──這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的結論,也是《阿彌陀經》的結論;是善導大師的結論,也是整個佛教的結論。也就說,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釋尊應化娑婆世間,就是希望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

 

       《觀佛三昧經》有一位菩薩,叫作跋陀和菩薩,他在入定當中看到阿彌陀佛,他就問阿彌陀佛:「十方眾生要怎樣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對他說:

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則得來生。

 

       釋迦牟尼佛介紹這個故事的時候,當時就做一個結論,說「專念故得往生」,因為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大集經》就說: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現在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眾生,即使多麼的苦修苦行,要脫離三界都不可能,何況說成佛?所以說「罕一得道」,連有一人得道也很罕有,意思是一個人也沒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唯有依靠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就斷除生死輪迴。

 

       有關「專稱彌陀佛名」,就講到這裡。

 

 

三、願生彌陀淨土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的主要目的在哪裡?在「願生彌陀淨土」。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希望十方眾生都往生他的彌陀淨土,如果念佛了,但還在三界六道輪迴,這樣等於沒有讓阿彌陀佛救到,也不是阿彌陀佛的願望。凡是佛都要建設淨土,讓眾生往生那個淨土,和他共同成佛,這就是佛救度眾生的精神。經典就說「成就淨土,攝受眾生」「淨佛國土,利樂有情」,建設淨土來使眾生往生,這就是諸佛成佛的目的。

 

       不過,諸佛所建設的淨土,唯有十地菩薩才能夠進入;但是彌陀淨土不只是十地菩薩,乃至聲聞、緣覺,只要迴向也能夠往生,六道凡夫只要念佛也能夠平等往生,這叫做「五乘齊入」。「五乘」就是指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這五種階層的眾生都能夠平等靠著阿彌陀佛的力量進入阿彌陀佛的淨土,平等地和阿彌陀佛共同受用。共同受用的意思是,阿彌陀佛所受用的是無量光明、無量壽命、身心自在、依四十八大願救度眾生、有無量的慈悲、智慧、願力、神通,這是阿彌陀佛的受用。我們如果往生極樂世界,也同樣和阿彌陀佛一樣,能有這種功能與力量,這就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特色。

 

       所以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佛的目的,就是要希望十方眾生願生他的彌陀淨土,釋迦牟尼佛講述《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的目的、以及《阿彌陀經》的目的,也是希望我們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目的、本懷,以及我們人生的目的、學佛的目的、修行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要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願生彌陀淨土」是我們人生的目的,學佛的目的,念佛的目的,也是淨土宗的目標。我們今生今世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不再等待來世,否則還有無量劫的六道輪迴。

 

       《莊嚴經》就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這就是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的呼喚,呼喚輪迴天道、人道、尤其是地獄、餓鬼、畜生道的眾生,趕緊往生他的極樂淨土,才能夠得到安穩與快樂。又說: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三惡道中,無論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全都往生極樂世界,受阿彌陀佛的教化,不久就能成就正等正覺。所以,阿彌陀佛是願十方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不希望還有一人留在六道輪迴。因此,無論第十八願願文也好、成就文也好、流通文也好、或是成就偈也好,字字句句全都是勸導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成就文說「願生彼國」,成就偈說「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流通文說「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也就是成佛的功德。所以《無量壽經》經文處處都苦勸、勉勵、引導十方眾生一定要在今生今世往生極樂世界。

 

       《觀無量壽經》也一樣,釋迦牟尼佛放光,照耀十方世界無量的佛土,將十方世界無量的佛土顯示在頂上給韋提希夫人看,讓韋提希夫人選擇,韋提希夫人詳細看了十方國土之後,就告訴釋迦牟尼佛說「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意思是說,十方佛土雖然都是清淨光明,但是我想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可以說,釋迦牟尼佛以他的威神之力,使韋提希夫人選擇了極樂世界,所以韋提夫人選擇極樂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意思,韋提夫人選擇極樂世界也等於替我們十方眾生選擇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是淨土三部經結論的經典,本經首先介紹依報的莊嚴,說明極樂眾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無有眾苦」就是說無三界六道的輪迴之苦,當然就是無生、老、病、死的苦,也沒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的苦;同時也沒有菩薩不如意的苦,菩薩的苦是指下階層的菩薩想要進入上階層境界的那種心境之苦。這樣說起來,這個「無有眾苦」就是無六道輪迴生死之苦,也沒有菩薩從下階層上升上階層,從這個時間經過那個時間的過程之苦,所以「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就是進入佛的境界,受著佛境界的樂,叫做「但受諸樂」,也就是說阿羅漢的樂,菩薩的樂,以及佛的樂,全都可以得到,這叫做「但受諸樂」,這樣說起來,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成佛。

 

       釋尊先說依報、正報的清淨光明、安穩快樂來使眾生欣慕,隨著眾生欣慕的心,再進一步勸導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就是《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在三個地方,三次勸我們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一次不足,再說第二次,第二次不夠,再說第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可說是不間斷、藉著種種機緣來勸導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三次的勸「願」,就是無量次的勸「願」,就是時常勸「願」,顯示出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就是要勸導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釋迦牟尼佛三次勸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十方諸佛也不約而同、異口同聲、歡喜主動來為釋迦牟尼佛證明,說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真理、正確的,眾生應該要依教奉行。所以「願生彌陀淨土」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心,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也是十方諸佛的願心和本懷,當然也是我們學佛人、修行人、念佛人的人生之目的與本懷。

 

       其實不只是學佛的人,無論是人道,還是地獄、餓鬼、畜生,乃至天人,都應求生極樂世界;亞洲的人要求生極樂世界,歐洲、美洲、澳洲,凡是有生之物,都要求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都會輪迴,都會投胎轉世,都會造業造罪、受苦受難;一切眾生都有生老病死的過程,有輪迴的過程,因此,一切眾生都必須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徹底斷除六道輪迴。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樣豈不是凡有生之物,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要如何往生呢?就是要念佛,要信受彌陀的救度。

 

       《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也說娑婆世界過去已經有六十七億不退轉大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此外,往生的小菩薩其數無量無邊,難以計數,以這些數目來鼓勵我們往生;又說其他十三個佛國,也有無量無數的眾生、菩薩往生極樂世界;又說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往生極樂世界者,甚多無數,不可稱計。十方佛國、十方眾生無量無數已經往生了,還未往生的也要求往生,我們為什麼不求往生呢?

 

       即使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他們也求生極樂世界。在《觀佛三昧經》就引用文殊菩薩願生偈說:

願我臨終時,淨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即生安樂剎。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他也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願生偈和文殊菩薩也很相似,普賢菩薩說:

願我臨終時,淨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兩位菩薩的願都一樣,希望臨終時,能夠仰靠佛的威神功德,消除往生極樂世界的障礙,順利安然地見到阿彌陀佛。

 

       這兩位大菩薩他們不僅以身作則引導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而且一有機緣,就勸眾生往生極樂世界。譬如,唐朝有一位國師,叫做法照國師,就是受到文殊、普賢菩薩的勸導,才專信念佛、願生彌陀淨土,這件典故已收錄在《念佛成佛是佛教》的隨身書中。

 

       又如觀世音菩薩也勸同樣是生在唐朝的一位國師,叫做慈愍國師,也就是慧日三藏往生極樂世界。

 

       慈愍國師在未成為國師以前,叫做慧日法師,他到印度去取經,來回共十八年的時間,非常辛苦。那個時候,他就想:「為了學佛、修行,確實非常艱難,今天他有因緣能夠來到印度取經了解真正的佛法,但是並不是其他的眾生都能夠和他一樣,也對娑婆世界的輪迴、無常、苦、空有同樣深徹的領悟。因此,他就想,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今生今世就脫離輪迴,不要等到下一世再來修行。」於是,他凡每到一個地方,他就請教當地的善知識:「佛法真的很深奧,法門又很多,到底哪個法可以簡單、容易,在今生今世就脫離輪迴、甚至快速成佛呢?」凡到一個地方,他就這樣請教遇到的善知識,對方都回答他:「只有念阿彌陀佛,一方面容易簡單,一方面不但脫離六道輪迴,也能夠快速成佛。」

 

        後來,慧日法師遊歷完印度要返回中國的時候,經過了北印度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有一個山頂,供養一尊觀世音菩薩,這尊觀世音菩薩非常靈驗,只要有人虔誠祈求,往往都能夠滿願。慧日法師也把握這個機緣向觀世音菩薩祈禱,為了顯示自己至誠、恭敬,他斷食七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觀世音菩薩能夠現身來向他開示今生今世能速得解脫輪迴、速得成佛的法門。果然,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在第七天的夜晚,觀世音菩薩顯示在空中向他摩頂,給他安慰,告訴他說:「今生今世想要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就要稱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要真心發願,願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之後,不但能夠看到阿彌陀佛,也能夠看到我,互相在一起,同時能夠得到無上的利益。你要知道,唯有淨土法門是超過其他任何的法門,是所有法門之中最殊勝、最簡單的法門。」這些話說完之後,觀世音菩薩就消失了。慧日法師七日不食,甚至也沒睡,日夜在祈禱,可以說到了第七天身心已經很疲憊了,不過,經過觀世音菩薩的示現摩頂,以光明來照耀他,並對他開示之後,慧日法師非常的激動、歡喜、振奮,所有的疲勞當下消失。回到了長安城之後,他一生就都弘揚淨土念佛的法門。

 

       所以不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都勸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也是一樣,大勢至菩薩說: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他就是依念佛得證無生法忍,現在在娑婆世界接引念佛的人往生極樂世界。

 

       在釋迦牟尼佛佛法流傳當中,歷史上有幾位菩薩很有名,譬如龍樹菩薩和天親菩薩,兩位菩薩也都是求生極樂世界。

 

       在《楞嚴經》中,釋迦牟尼佛就預先授記龍樹菩薩,「楞伽懸記文」說:

於南天國中,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能破有無見,
為人說我乘,大乘無上法,證得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大約經過六、七百年,在南印度的地方有一位大德比丘,他的名字叫龍樹菩薩,能夠破除種種外道邪見,開展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證悟到初地的果位,因為發願往生,因此將來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顯示龍樹菩薩雖然已經證得初地的果位,還是要求生極樂世界,沒有因為證悟到初地,就不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如果沒往生極樂世界,雖然現在證得初地的果位,要達到成佛,也還要經過二大阿僧祇劫;那如果往生極樂世界,就不用再經過二大阿僧祇劫,當下就可以成佛。這也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要求生極樂世界的原因。

 

       天親菩薩也是一樣。天親菩薩寫《往生論》的願心就是要「願生安樂國」,而且要引導眾生都往生安樂國,所以一開始就說: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他說,世尊哪,我一心一意,無二心、無虛假地歸命無礙光如來,無礙光如來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經》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所以阿彌陀佛另一個名號也叫做無礙光佛,就是無礙光如來。「歸命」就是「南無」的意思,所以天親菩薩的願心就是一心南無阿彌陀佛,目的就是要「歸命阿彌陀佛」「願生安樂國」。

 

       《往生論》的偈頌文字非常優雅,內容非常殊勝,具有真、善、美的內涵。因為文文句句都是在說極樂世界淨土的莊嚴,說極樂世界佛菩薩的莊嚴,豈不是最真、最善、最美!其中有一句說「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心中所願望的都能得到滿足。我們心中所願望的,在那裡?就是成佛,成佛是我們學佛最高的願望。可是如果依聖道門來說,要先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後才有資格談將來的成佛,將來的成佛要多久?要經過三大阿僧衹劫。如果是淨土法門,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成佛,所以《往生論》偈頌說「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我願生彼,阿彌陀佛國」。往生極樂世界,就永無生老病死的身體之苦,既沒有見惑、思惑,也無塵沙惑、無明惑的心苦,唯有涅槃之樂永不間斷。因為這麼殊勝,所以我天親菩薩願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

 

       安樂國既然有這麼好、這麼殊勝的真善美境界,我們也應該與天親菩薩一樣,發願往生彼國。「故我慧淨願往生,阿彌陀佛安樂國」,「是故大眾願往生,阿彌陀佛安樂國」,對不對?

 

       淨土宗的另一位祖師曇鸞大師就引用《無量壽經》說:

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只要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管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因為往生極樂世界是靠阿彌陀佛的力,不是靠我們的力,我們只要念佛,專心一意、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現生就在阿彌陀佛的佛光光明攝取之中,將來阿彌陀佛就會顯現,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管將來臨終時有無病苦,能不能清醒念佛,還是遇到火災、水災、空難,甚至於當下突然間斷氣了,照常能讓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不捨,救度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曇鸞大師這二句八字主要是依第十八願成就文和成就偈而來。第十八願成就文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樣豈不是「願往生者,皆得往生」。成就偈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願意往生阿彌陀佛的彌陀淨土,這樣,自自然然都能夠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自自然然能夠得到不退轉,進入佛的境界。

 

       另外,龍樹菩薩的教說也提及:

阿彌陀佛的本願如是:若能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因此,「願往生者,皆得往生」這段話,是根據經文和祖論而提出的結論。而且,雖然肉體果報還在這個娑婆世界,還未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已經預先進入正定聚了,因為他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不會再輪迴,所以雖未斷除煩惱和習氣,但已經預先得到涅槃的身分,因此曇鸞大師說念佛人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

 

       經典中處處都在介紹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安穩快樂,引導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在一代經藏之中,說到極樂世界以及彌陀救度的經典大約有二百多部;而專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因此歷來都將此三部經列為淨土主要根據的經典,稱為「淨土三經」。

 

       淨土三經是我們的正依經典,而傳承的祖師與論著就是印度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以及中國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道綽大師的《安樂集》、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尤其善導大師,公認是彌陀所化身。善導大師解釋彌陀的本願文句非常多,而且鏗鏘有力,不是其他祖師能夠比擬的,在這裡我簡單引用幾句。善導大師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我們只要一心一意、無二心、專念、無雜念地稱念阿彌陀佛,就「定得往生」。這個「定」就是「決定」、「必定」、「百分之一百」。

 

       二種深信之文的「法深信」說: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無懷疑、無顧慮,依靠阿彌陀佛的佛力就必定往生、就決定往生。

 

       善導大師在四十八字願成釋說: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十方眾生,不管聖人、凡夫,不管善人、惡人,不管男眾、女眾,不管老人、小孩,不管有智慧、沒智慧,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

 

       又說: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眾生一輩子稱念阿彌陀佛,或臨終一日也好,甚至是十聲、乃至一聲、一念,都「必得往生」。「必」就是「必定」、「百分之一百」,不是六十分,也不是九十九分,是一百分,是絕對性的。

 

       所以「定得往生」也好、「必得往生」也好,文字很短,但是意思很清楚,而且鏗鏘有力。善導大師又說: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不管有功夫、沒功夫,不管有功德、沒功德,不管出家、在家、會修行、不會修行、有道德、沒道德,只要念佛,依阿彌陀佛的願力,都能夠容易往生極樂世界。

 

       「易得往生」是就佛的大慈大悲來講,並不是鼓勵我們不要累積功德、不用求功夫、可以為非作歹,不是這樣;「易得往生」是就往生的正因來說的,往生就是靠念佛,不靠自己有任何功夫、功德、身分。

 

       又說: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以上「定得往生,必得往生,易得往生,即得往生,盡得往生,皆得往生,莫不皆往,百即百生…」等文,反覆力說只要念佛必得往生,每一段文都非常明確,不模糊,不模陵兩可,而且鏗鏘有力。

 

       但是,我們是學佛的人,於俗諦來說,就要依個人的身分去圓滿自己的職責,是出家眾就要做好出家眾的職責,是在家眾學佛就要做好在家眾學佛的職責,做父母要做好父母的職責,做兒女要做好兒女的職責,也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四、廣度十方眾生

       淨土宗宗旨最後一句是「廣度十方眾生」。淨土宗是大乘法門,大乘的法門就是自利也要利他,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自然就會利他,倒駕慈航去救度十方眾生。在娑婆世界眾生根機各個不同,願心的廣闊或狹窄,也各自不同,但是到了極樂世界就都和佛一樣,有佛無量的慈悲、智慧、願力、神通,自然會到十方世界救度眾生。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成佛救度眾生,因此我們才要求生極樂世界,否則我們也可以求生彌勒菩薩的世界,或是藥師佛的世界。但是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和阿彌陀佛一樣,所以極樂世界比其他的淨土還要超越,也更加容易可以進入,因此我們「願生彌陀淨土」。

 

       由於時間的關係,淨土宗宗旨,略說到此。

 

       願大家: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