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興念佛會來訪談話(摘)
淨土法門是所有眾生的希望,為什麼?
根本原因在於只要有人就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六道輪迴的生死,所以說「生死事大」。所謂生死,棺材不是只裝死人,人隨時隨處都有可能死亡,所謂「無常念念至」,可以說無常跟我們是常在一起的。有一句話說:「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往往都是無常先到,等不到明天,因此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所以,有人就有生死的問題,有無常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單靠我們自己有限的修行力量是沒辦法解決的,其實我們哪有什麼力量呢?靠自己修行,若要有真正的力量,起碼必須在禪定上要達到「初禪」;即使達不到初禪,也要達到欲界最頂端的「未到地定」,在那樣的境界當中開發無漏的智慧斷煩惱。但是,我們根本做不到。
再者,假設入了禪定,譬如說四禪定,或者是四空定,但是沒有開發智慧的話,那麼這個定同樣也不管用;即便入定了得有五種神通,依然還是在生死輪迴之中。所以,想了脫生死輪迴,就要具足「戒、定、慧」。「戒」其實我們都是不清淨的,「定」則連影子都沒有,更何況是「慧」呢?
佛法傳到我們中國到現在,兩千多年來能夠以自力斷除煩惱,不再於生死海中輪迴的,也就是證得阿羅漢果的,可以說如同鳳毛麟角。我們聽到的尊者羅漢,都是正法時代跟隨在佛陀身邊的那一些阿羅漢弟子。簡而言之,末法眾生想靠自己的修行了脫生死是不可能的。
此外,平常研究學問,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其實這種智慧大多是觀念性的智慧,不是無漏智,不能了脫生死。即使大徹大悟了也還要「悟後起修」, 修到一定的程度,斷了煩惱。所以了生脫死都不是靠知識學問有辦法做到的。深入經藏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的世間學問,譬如:儒家、道家、哲學上的學問,或者自己人格、道德的修為,同樣依靠不上,依然不能了脫生死。末法眾生能了脫生死的唯有仰賴這一句佛號,那不正說明了我們這個淨土法門就是一切眾生的唯一希望嗎?
世界上有八十幾億的人口,但是信仰佛教的比例少之又少,只有幾億而已;而即使學佛信佛,但契入淨土法門、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又有多少呢?
有人就有生死問題,有生死問題就需要我們這一個法門,所以淨土法門在這世上、在所有眾生當中,就顯得特別珍貴。因此,能夠信受淨土法門的念佛人,釋迦牟尼佛特別讚歎地說他是「芬陀利華」,善導大師解釋說:念佛人是人中的「好人」,好人還難以完全形容,所以再加一句「妙好人」,妙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為什麼?雖然煩惱還在,但是能不受輪迴,不就是不可思議嗎?
就一般情形來說,有煩惱就一定是要輪迴的,離開輪迴的人都是斷了煩惱的人。可是我們的煩惱一絲一毫都沒斷,也斷不了,可是照樣不輪迴,照樣到極樂世界成佛,這是「妙不可言」的,所以說是妙好人;這一種妙好人是世間的「上上人」,比國王還超越;這一種上上人也是世界上最稀有最殊勝的,所以是「稀有人」、「殊勝人」。善導大師以這「五種嘉譽」解說「芬陀利華」,也以此讚歎念佛人。
十方諸佛雖然很多,可是只有阿彌陀佛能夠讓我們依靠,所以十方諸佛當中,我只選擇阿彌陀佛,只有把目光集中投注於阿彌陀佛一佛,心無旁騖,因此,我專信彌陀救度。
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我只選擇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專稱彌陀佛名。因為我很清楚,其他我都做不到,即使做得到,也不能了生死。所以我只能老老實實的走這一條白道,這一條白道才是我能力能夠做得到的。這一條白道就是阿彌陀佛願力之白道,是他的願力──也就是大悲心、大願力所釋放出來的。不管任何人,只要走上這一條白道,就在阿彌陀佛的保護攝取當中。阿彌陀佛保證、呼喚說:你一心正念直來,我能保護你、攝取你,從現在一直到臨終,從臨終一直到命終接引到極樂世界成佛,都跟你在一起,不會受任何障礙,一直保護到底。「白道」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很容易稱念,我們做得到,而且很尊貴、很殊勝。
只要念佛的信心一決定永不改變,那就是往生決定,往生決定就是所謂的「平生業成」。淨土宗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平生業成」,任何宗派、任何法門,沒有所謂「平生業成」的,除非是初果羅漢,斷了見惑,入了須陀洹果,永不再墮落三惡道,再經過七次人天往返之後才能徹底離開六道輪迴。但他還不敢說「平生業成」。
必須是四果阿羅漢,才敢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的生死輪迴到現在這一輩子劃下了休止符,因為我「戒、定、慧」已經成就了,我不再受著下一輩子五蘊身的六道輪迴了。所以證四果阿羅漢才真正是「平生業成」。
阿羅漢的「平生業成」是斷了煩惱,我們煩惱沒有斷;阿羅漢離開了五蘊之身,就進入空性,我們則離開了色身,就到極樂世界去證悟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是什麼相貌,我們也跟著什麼相貌,阿彌陀佛有什麼智慧、慈悲、願力、神通、辯才,我們也統統擁有,就像經典上所說:「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所以只有我們這個法門是所有眾生所需要的,而且是所有眾生都做得來的,既容易、又殊勝。就像印光大師所講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這個仰信彌陀救度的淨土法門在佛教當中是屬於特別的法門,各宗各派都叫做一般的法門。這個特別的法門,就是所謂「淨土門、他力、易行道」,一般的法門就是「聖道門、自力、難行道」。
修行,首先要就時代以及根機來看,這樣就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如果不瞭解我們目前的時代性,不清楚自己的根機,就會模模糊糊,不曉得哪一個法門才適合自己。就好像,如果不曉得自己的病症是什麼,面對林林總總的藥,就會茫然無措,不曉得要吃哪一味藥。因此,善導大師強調「機法兩種深信」的重要,在選擇法門之前要先瞭解根機,瞭解根機了,才能選擇契機的法。這個時代,契機的法就是彌陀救度之法。
我們有幸遇到能夠讓自己解脫的法門,等同《金剛經》所講的:「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為阿彌陀佛這個念佛法門,是最方便最容易又最殊勝的法門,是阿彌陀佛悲心平等救度的法門,因此不論有善根、沒善根,只要遇到了,你肯信受,那就是你的。所以,這一個法很容易,又是眾生所需要,可是有那麼多眾生還不知道,因此我們就有責任要把這個法門傳播出去,讓大家都知道。
佛法是萬古常新的,從兩千五六百年前一直流傳到現在,都沒有變。所以我常常講,學淨土法門不要東張西望,好聽新奇的,或是聽一些以前沒有聽過的,反而要聽常常聽到的,進而要百聽不厭,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百念不厭,越念越喜歡。
不瞭解的人,或許會覺得念這一句佛號沒有味道,老是一句而已,還不如人家持很多的咒或誦很多的經。他不曉得這一句佛號是「總包含」的、是「總功德」的,十方諸佛的功德都包含在這一句佛號裡面,十方諸菩薩的功德也在這一句佛號裡面,八萬四千法門也都在這一句佛號裡面,所有宇宙人生的功德,這一句佛號統統包含,因此這一句佛號也叫做「總持」。
一般佛門的晚課,單日是誦《阿彌陀經》,雙日是拜《大懺悔文》,主要是拜八十八佛。八十八佛最後又特別加了一尊佛,叫做「法界藏身阿彌陀佛」,顯示八十八佛的功德以及所有法界的功德──五戒的功德、十善的功德、菩薩戒的功德、定的功德、慧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裡面,因此經典上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所以我們的法師凡是講經說法,都離不開彌陀救度的法門,都是講阿彌陀佛慈悲、阿彌陀佛悲愍我們、救度我們,這樣的教理百講、百聽不厭。如果淨土宗的講經離開這一些內容,就不是淨土宗了。因此我們聽來聽去,只要聽懂這個就好,不然聽經一輩子,到最後還是沒有依靠,不曉得生命要依靠誰,人生的歸宿在哪裡。
淨土法門是最重感恩的法門,為什麼?主要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恩。同時知道,原來我們念佛人一生的順、逆、得、失,背後都有阿彌陀佛安排著。如果要求成功,結果失敗;要求福報,結果遭殃;要趨吉,反而遇凶,我們就曉得有阿彌陀佛的安排,為什麼?我們這樣業障深重冥頑不悟的人,順境容易讓我們沉溺,只有逆境才能讓我們覺悟。所以,人生當中,不論是非成敗、得失利害、吉凶禍福,都要感佛恩,因為背後肯定有阿彌陀佛的巧妙安排。何況遇到逆境剛好就是重報輕受消除業障,遇到順境感恩彌陀、感恩眾緣的和合;「是」也南無阿彌陀佛,「非」也南無阿彌陀佛,「成」也南無阿彌陀佛,「敗」也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話,我們的人生就是感恩生活的人生。
人生在這個世間所遇到的都離不開「八風」,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不管是稱譏毀譽或利衰苦樂,也是南無阿彌陀佛。行住坐臥、舉手投足也都是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生命,就是我們的歸宿,就是我們的依靠,就是我們的所有,就是我們的一切,所以我們一開口就是阿彌陀佛,連吃飯也要先感恩──(感恩偈)「仰蒙彌陀恩,惠賜此佳餚,謹以感恩心,恭敬歡喜受。」
有關感恩偈,說個趣事。有一次用餐,大家就先念感恩偈,之後飯菜才陸續端出。旁邊的人就說,哎呀!菜都還沒有端來,怎麼曉得是佳餚呢?這當然是趣談。對我們來說,即使三菜一個清湯,也是佳餚,也要感恩。
所以,我們是感受到能夠往生──不是我能往生,是讓我往生。誰讓我往生?是阿彌陀佛。如果我有力量能夠往生,我自己解脫生死的問題就好了,但是我完全沒有力量,所以是阿彌陀佛讓我們往生。
我們沒有力量──修行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學問的力量,這一些都不是解脫生死的力量,更不是往生淨土的力量,況且我們的心污穢不清淨,要到清淨的國土根本不相應,但是阿彌陀佛大悲心、大願力,為我們建設完成極樂世界,又成就萬德洪名賜給我們,所以是阿彌陀佛讓我們往生,因此我們都是歸功於佛,事實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不講「自力」,也不講「自他二力」,我們講「純粹他力、完全他力、全憑他力」。有關「自他二力」的錯解,可以用一個比喻。
譬如兒子上學去了,慈愛的母親,辛辛苦苦的買了兒子喜歡吃的東西,辛苦的料理色香味俱全的餐飯。兒子下課回來了,豐富的晚餐就擺在桌上,兒子只要舉起筷子夾上菜,往嘴巴一放,媽媽的愛心就成為他身體的養分。媽媽只盼望兒子平安、健康長大。假設這個兒子說:「媽媽!雖然你辛苦準備了滿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可是如果沒有我拿起筷子、夾起菜來咀嚼的話,你也是白做的;所以我也是有付出力量的。」當然母親不以為意,因為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小孩子還無知,母親就說:「好啦!好啦!對的!對的!你快吃、你快吃,健康長大。」但是追根究本,都來自於媽媽的養育之恩。同樣地,我們的往生,追根究本都來自於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為我們修行,為我們計畫如何善導善引讓我們信願歡喜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在極樂世界快速的成佛。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主動的,不是我們拜託他的,我們也只是信受而憶佛念佛而已。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完全來自於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沒有差別的無條件救度,是全憑他力的。
(以下略)
民國113年(2024)10月30日彰化市和美鎮德興念佛會來訪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