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三、不可夾雜觀想念佛
我們只要專一稱念彌陀佛名,不用觀想佛像,如《觀經》十三種觀,或者觀想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或者觀想佛光、觀想蓮花,這些都不可以,只要專一稱名念佛。為什麼?一方面我們對道理不了解,萬一所出現的是怨家債主所顯現,而被牽引進去,怎麼辦?所謂「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我們念佛是為了這一輩子就解脫永恆的六道生死輪迴,如果這一輩子沒有解脫,失去了這個機緣,下下輩子怎麼辦?尤其著魔的話,那就被牽入三惡道了,所謂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危險之至。所以,寧可做一個實實在在的平凡平常平淡的念佛人,而不好奇特、好別異、好高遠。
稱名念佛本來就具足「勝易」功能:彌陀名號功德最勝,眾生稱念下手最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即便愚鈍、不堪義解之人,但能專稱佛名,必定往生,捨此稱名念佛法門,便非既殊勝又容易的易行道了。
釋尊雖在《觀經》說了十三種觀,但這是釋尊隨著韋提希夫人所問的回答,是隨他意而說,不是隨自意而說。再者亦如善導大師《觀經疏》所說:「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意思是說,釋尊所說十三觀的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莊嚴,目的是使人欣慕,而發願生極樂世界之心,目的不是使人觀想。由此可知釋尊說這十三觀,一是隨他意而說,二是要使人欣慕而願生。
十三觀是隨他意而說,那什麼是隨自意呢?釋尊隨自意而說的就是《觀經》〈流通分〉的「付囑文」:「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可知,《觀經》的核心是「持無量壽佛名」,不是觀無量壽佛像。所以善導大師《觀經疏》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釋尊雖然隨他意而說了十三種定觀以及三福九品這兩大門的利益,但目的是在引導所有眾生,通通進入阿彌陀佛本願稱名的法門,這就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意思。因為稱名念佛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正定業,也是易行道,任何人都能做得到,所以是既殊勝而又易行;若非本願稱名,則非彌陀本願,也非易行。
印光大師也說:
九品之觀,不過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與後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為作觀也。
觀心之法,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
觀不能作,稱即獲益。於此諦思,知持名一法,最為第一。
善導大師《觀經疏》〈定善義〉(《淨土宗聖教集》六一五頁)就說: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自餘眾行」:也就是除了念佛以外的其他行門。「自餘眾行」包含很廣,包含著除了念佛以外的釋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說的所有法門。釋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說的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再濃縮則為三學六度。三學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廣泛的來講可說是八萬四千無量法門。
如果再歸納的話,就如同《觀經》所說的十三種觀想的定善、三福九品的散善。所以,釋尊所講的一代教法,除了念佛法門以外,所有的法門都可以歸納為「定善」與「散善」。因此,善導大師這裏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這個「善」,就是定善跟散善,就涵蓋所有法門了。可是,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顯密、頓漸這些法門,「若比念佛者」,如果跟念佛法門來比較的話,善導大師說「全非比較也」。「全非比較」:就完全不能比較了,相差懸殊,可說天差地別,不能比較。
為什麼呢?如果要說原因的話,可有很多,如果從根本上來講的話,就是如善導大師所說的,念佛是彌陀本願,而且彌陀光明直接攝取不捨;若不念佛,而修其他萬善眾行,不是彌陀本願,彌陀光明不攝取,這是最根本的差別,從這個差別就已經顯現出彼此的勝劣懸殊了。
或許有人會認為:除了念佛以外,譬如說十三種定觀,入定觀佛,它的境界很高,這是屬於定善方面的;不然散善,三福九品,三福之中,「世福」所謂「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也是很可貴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等「戒福」,同樣也是很可尊敬的,尤其是「行福」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些也非常殊勝,難道都不如念佛嗎?
是的,不如念佛!為什麼?這些在阿彌陀佛當初發願救度眾生的過程當中,已經一一做為選擇對象了,怎麼選擇呢?這些都是難行道,沒辦法廣度十方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經過觀察二百一十億的世界,在這些世界當中,選捨這些方法,而選取念佛之法,以念佛做為彌陀本願、往生正因。所以,念佛是彌陀本願的念佛,由於本願的念佛是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所選擇的,它是必定往生的,它往生的功德是屬於絕對性;如果不是念佛的話,都是相對性。相對怎麼能夠跟絕對相比較呢?所以也是不能比較的。
何況,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我們。阿彌陀佛念我們,我們就已在阿彌陀佛佛心之中;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已在我們的身心之內。更何況念佛的人,阿彌陀佛的光明永遠攝取,永不捨離,永不嫌棄,這豈是自餘眾行,所能夠比較的呢?
念佛與佛心心相印,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裏肯定地、斷然地說「全非比較」。諸行雖妙雖貴,也是釋尊所讚歎;但「望佛本願」,念佛獨優,故說「全非比較」。
當然,善導大師在這裏主要是簡略地引用正依經典,來顯示「全非比較」的道理,如果以其他的教理來說明的話,也會很清楚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