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節錄自2008年10月19日弘願寺護法聯誼會之開示
【目錄】
壹、宗旨與特色
貳、釋宗旨
一、總釋
二、信受彌陀救度
1、彌陀救度
(1)救度之特質
(2)救度之經證
(3)救度之祖證(救度的法門 救度的佛)
2、信受
三、專稱彌陀佛名
1、專稱之相——專稱即是一向
2、專稱之益——專稱即蒙救度
3、專稱之由——專稱是佛本願
四、願生彌陀淨土
五、廣度十方眾生
六、鄰王救護之喻
七、總結
參、釋特色
【內文】
壹、宗旨與特色
佛教之各宗各派,都必有其「宗旨」,若無宗旨,即不能成為一宗一派。
一宗一派之宗旨,都必有其「特色」,若無特色,即不能超出各宗各派。
淨土宗「宗旨」是: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淨土宗「特色」是: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貳、釋宗旨
一、總釋
「宗旨」共有四句二十四個字。第一句「信受彌陀救度」是開宗明義,顯示本宗是救度的法門;第二句「專稱彌陀佛名」指出救度的方法,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即蒙彌陀的救度,即是領受彌陀的功德;第三句「願生彌陀淨土」是救度的目標,念佛始終以往生彌陀淨土為唯一目標;第四句「廣度十方眾生」顯示淨土宗是大乘無上的法門,念佛成佛,自利利他,廣度眾生。
二、信受彌陀救度
1.彌陀救度
(1)救度之特質
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就是信受彌陀的救度。既然講救度,就表示解脫不是靠我們自己的能力,也不是我們有能力解脫的。因為我們沒有能力達到,所以能力或力量的本身是在另一方,在哪一方?在彌陀那一方,我們眾生的解脫是全靠彌陀救度的。
既然是救度,必需對方有絕對的愛心、絕對的力量才談得上,譬如要去救濟貧困的人,若沒有愛心,就會見死不救;雖有愛心想救度他,也必需有能力,不然救度不了。有絕對的愛心、絕對的力量,這個就是所謂的大慈悲、大願力。
「大慈悲」是絕對的平等,沒有任何差別觀念,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冤親平等、自他一體的,所以,大慈悲就是大慈大悲,就是絕對的愛心。至於,所謂絕對的力量,就是不管被救的對象是怎樣的根機,都能夠救得了,如果有的眾生救得了,有的救不了,那就不是絕對力量的救度了。
(2)救度之經證
有人說在佛教當中很少使用「救度」這樣的文字。其實在經文之中,倒是不乏用「救」和「度」這個字,即使沒有用「救」或「度」,相同含意的卻是非常的多。
《無量壽經》的另一部譯本《大寶積經如來會》就說:
能救一切諸世間,生老病死眾苦惱。
意思是說,佛福慧圓滿,具足智慧和福德,能救一切世間所有眾生生的苦、老的苦、病的苦、死的苦,也就是能救眾生的四苦、八苦、三界六道輪迴的分段生死苦,甚至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苦,這裡很明確就用救,救度的「救」。
又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阿彌陀佛發願,不但要除掉我們的貧窮,也要給我們富貴,亦即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如果祂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就「不成救世之法王」,祂就捨棄救度眾生的法王之身。這裡也是用「救」,而且說是救世的法王。天主教和基督教通常都說「救世主」,在佛教,阿彌陀佛在兆載永劫之前就已發願說祂要成為救世的法王,尤其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法王就是佛,所以在這裡就明確提出救度的「救」。
在《大集月藏經》說:
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也就是說唯有佛,是眾生的父親,菩薩還不是。我們這個娑婆世間的父親再怎麼樣的愛我們都是有限的,往往也不是有智慧的,而且疼愛我們也只是一世而已,隔世就互相不認識了。況且,這一世會成為父子,若不是因報恩而來,就是報冤而來,不是還債而來,就是討債而來,都是彼此六道裡面生死輪迴,互相報恩或報怨來還債的。所以世間的父親雖說也是父親,可是我們要曉得這不是究竟的,是有漏的,因此要互相引導來接受彌陀的救度,彼此解脫生死輪迴。
「唯佛獨是眾生父」,唯有佛是我們獨一的、眾生的父親,所以我們一切眾生的父親就是佛。
「於煩惱火而救拔」,我們眾生都是受煩惱火的燃燒,佛就是要把我們從煩惱之中救拔出來,救度我們、拔濟我們,所以說「救拔」,在這裡也很明確的就用「救」。
經典中即使沒有用「救」,也是用別的字眼,因為中國字字源豐富,意義廣涵,很多很深,而且字也都很美。像《無量壽經》開宗明義就指出,諸佛如來出生於世間都為了宣說彌陀的救度,所以說: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如來」當然現在就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目的是「欲拯群萌」,就是為了拯救我們煩惱眾生。「惠以真實之利」,開示我們真實之利的彌陀救度法門。真實和權假是相對的,表示其他的法門是權假的。權假的意思不是虛假,而是暫時的方便引導。因為沒有權假就不能進入真實,所以權假是進入真實的門戶。
至於「度」,在經典中引用的就更廣泛了。
《莊嚴經》言: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為彼群生大導師,度脫老死令安穩。
說: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也就說,阿彌陀佛不是十劫以前才成佛,也不是兆載永劫以前才發願修行,而是無始以來就已經成佛了,只因為祂無窮無盡的悲心,因此現在還在極樂世界要救度十方眾生,所以說「酬願度生」而顯「現在西方」。
《無量壽經》也說: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阿彌陀佛悲愍十方苦難眾生,要度脫十方苦難眾生到極樂世界,使他們得到清淨安穩,沒有煩惱惑、塵沙惑、無明惑,這就是清淨安穩。
所以《大經》說:
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
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
勸導我們十方眾生,即使三千大千的火海在面前,我們也要衝過去聽聞彌陀救度的法門,這樣就能「廣度生死流」,就能自利利他,彼此都度脫生死輪迴,往生成佛。如果我們不衝過這個火海,將來也會墮落地獄的火海。意思就是,再怎麼樣的艱苦,我們都要不惜辛苦的去追尋這一個救度的法門。
唐宋之後的中國佛教有「跑江湖」的典故,意思是,視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修行人,一聽到在江西有善知識在宣講解脫的法門,就立即行動趕到江西求法;或聽到湖南有善知識在開示成佛的法門,就立刻趕到湖南參訪,為 了解脫生死大事,不惜身命,四方遊歷,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為了生死事,隨緣度春秋」,辛不辛苦?辛苦,但總比衝過火海輕鬆。所以印光大師就說:
如來拯濟無方,廣度眾生須度我;
吾輩竛竮沒寄,不念彌陀更念誰。
以上是有關「度」的說明。
(3)救度之祖證
淨土宗是救度的法門,「救度」這兩個字不但有經典的依據,也有祖師的傳承。宗祖善導大師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我們在六道之中沉淪,偶而伸出頭,馬上又沈沒下去,也就是說,在六道輪迴中,我們偶而生而為人,呼吸一下為人的空氣,接著又沉淪三惡道,受到極大的痛苦,我們這樣的眾生是阿彌陀佛迫切要救度的。至於已經超凡入聖的阿羅漢,有救沒救都還不迫切,所以說「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就用這個「救」。他沉在水中要趕快救他,慢一點就來不及了。「苦者」、「常沒眾生」、「溺水之人」,急切需要救度,必須加以救度,而且要特別偏重地去救度。善導大師在此開示我們,淨土法門是救度的法門,而且是「急救」、「偏救」的法門。
善導大師又說阿彌陀佛就是救度的佛,住立空中,目的是為了「舉足救迷」。善導大師於《觀經疏》(善全第181頁)以問答解釋說:
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問曰:佛德尊高,不可輒然輕舉,既能不捨本願,來應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
答曰:此明如來別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詐親含笑,六賊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阿彌陀佛為了救度我們這些隨時會墮落三惡道火坑裏的眾生,而一直站著,以便隨時撥腳來救度,立即救到,立即帶回淨土。如果是端坐在那裏,只怕起身來救就來不及了,所以說「舉足救迷」、「立撮即行」、「不及端坐」。
2.信受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我們信受──相信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信受彌陀救度」的「信受」是引自《阿彌陀經》所言:
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信是相信,受是受持。所以《阿彌陀經》又說:
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信受釋迦牟尼佛所開展的這個法門,以及十方諸佛所保證、所護念這個法門。阿彌陀佛的這個救度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所開展出來的,所以我們信受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就是相信、接受彌陀的救度。
三、專稱彌陀佛名
那要怎麼樣的信受呢?是怎麼樣的心理狀態,怎麼樣的行為才是信受彌陀救度呢?非常簡單,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接下來就說「專稱彌陀佛名」。
佛度眾生有種種方便,有用「神通」度眾生,有用「光明」度眾生,也有用「名號」度眾生,阿彌陀佛是用「名號」度眾生,所以我們就以「專稱彌陀佛名」來信受彌陀救度。在《大集月藏經》也說:
諸佛如來有無量名號,繫心稱念,皆生佛前,即是名號度眾生。
《鼓音王經》就說:
受持彼佛名號,其心堅固,憶念不忘。
意思是說,我們眾生要持受彌陀名號,而且永遠不變,堅固不退,同時時刻憶念不忘。因此善導大師才說: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我們的宗旨「信受彌陀救度」,接下來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這一句就是依據善導大師的法語而列出。
1.專稱之相──專稱即是一向
「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意思,「一向」就是從早到晚,從現在到臨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為了什麼事情,都是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一向」。不是早課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晚課才誦《阿彌陀經》、或拜《八十八佛》,不是這樣的,即使是早課也是只專稱彌陀佛名,晚課也是只專稱彌陀佛名。我們要往生彌陀淨土固然是專稱彌陀佛名,要超度祖先、幫助他人往生極樂世界也還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說超度就誦《地藏經》、《金剛經》或者拜什麼懺修什麼法,不論什麼因緣,全部都是專稱彌陀佛名;要求消災延壽,也是專稱彌陀佛名,不是去誦〈藥師咒〉或其他咒;要求家庭平安、事業順利、福慧增長,還是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就是「一向」。一者不二,從現在到未來,叫做「一向」,所以我們的宗旨就是「專稱彌陀佛名」。
2.專稱之益──專稱即蒙救度
「稱名」是彌陀的本願,是彌陀對我們的要求、規定,對我們來講這種要求可以說毫無壓力,讓我們知道並沒有門檻。再者,由於名跟體是一如的,稱名的本身就是跟阿彌陀佛的本體相接觸,所以依第十八願所說,稱名時就跟阿彌陀佛「機法一體」了。「機」指眾生,「法」指彌陀,「機法一體」就是說念佛的眾生跟救度的彌陀是一體的,因為「你若不能往生我誓不成佛,我若成佛你必定得往生」。這個就是阿彌陀佛和眾生的關係。
同時由於這一句名號是「光明名號」,名號就是光明,光明就是名號,只不過名號是有聲音,是可以解釋的,而光明是沒有聲音而不可思議的。因此,我們專稱彌陀佛名的人,自自然然就蒙受彌陀的「光明」「攝取不捨」。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不知道,也不祈求,可是自自然然就在彌陀的光明之中。好像我們這個念佛堂,電燈打開就充滿光明,同樣的道理,我們念佛就能獲得彌陀的照耀和溫暖。「攝取不捨」就是現生保護我們、照顧我們,讓我們業障消除,福慧增長,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消災免難,一直到臨終都不離開我們,不嫌厭我們,不捨棄我們,我們臨終的時候,祂就現身親自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因為有這一種含意,所以阿彌陀佛才稱為南無阿彌陀佛。因此,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本身就是已獲得彌陀的救度,就是已接受彌陀全部的功德。
有關彌陀「光明名號攝取不捨」的功能,善導大師有一段法語: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也就是說,凡是念佛眾生就已在阿彌陀佛無量、無礙的光明之中保護著,永遠不會離開,一直到臨終接引他到極樂世界。有這樣自然的功能、功德才叫作阿彌陀,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定義。所以這一句光明名號的功能、力用就是在尋找、傾聽念佛的人而加以攝取不捨的。
總之,我們這個法門所謂靠他力、佛力、願力、功德力,因為名號的本身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有佛力;名號的本身是彌陀的願力所成就,所以就是佛的願力;名號的本身是佛功德所成就,所以名號有功德力:我們是「自」,而名號是「他」,我們的法身慧命是靠彌陀名號的力量得救度,所以是靠「他力」,因此我們專稱彌陀佛名時就是領受佛的功德,蒙受佛的救度。
3.專稱之由──專稱是佛本願
為什麼專稱彌陀佛名呢?是因為彌陀願力。第十八願只有說「乃至十念」,而《觀無量壽經》的〈流通分〉也只有說「持無量壽佛名」,而不是說觀無量壽佛相,所以淨土三經的結論之經《阿彌陀經》只講「執持名號」,不講三學、六度、萬行、各宗各派其他法門。「執持名號」就是「執持稱名號」,所以龍樹菩薩說: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執持名號」就是「稱念彌陀佛名」。龍樹菩薩解釋「執持」兩個字就是「稱」,所以說「執持稱名號」。
四、願生彌陀淨土
稱名的目標就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善導大師以第十八願的精神解釋《觀無量壽經》,並以此總顯淨土三經的宗旨而說:
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也就是說,以專稱彌陀佛名為「方法」,以往生彌陀淨土為「目標」,所以我們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個都是依照善導大師的法脈。
以念佛三昧為宗,「宗」是指方法;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就是目的地。所以「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念佛為宗」;「願生彌陀淨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我們始終都是為了度自己也是為了度他人,所以到了極樂世界自然就能夠倒駕慈航的來「廣度十方眾生」。
我們「專稱彌陀佛名」目標是為了「願生彌陀淨土」,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所以「信受彌陀救度」之後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接下來就是「願生彌陀淨土」,前後有這種連帶關係。再者彌陀淨土是我們的目標,同時願生彌陀淨土兼有一個偉大的目的,就是「廣度十方眾生」。不只能夠脫貧,而且能夠致富;不僅能夠致富,而且能夠成為大佈施的長者。
五、廣度十方眾生
所以,第一句「信受彌陀救度」是開宗明義,顯現我們這個法門是「救度」的法門,是靠佛力救度的法門。我們沒有任何出離解脫的力量,但儘管沒有力量,可是因為接受彌陀的救度,沒有力量就變成有力量,沒有功德就變成有功德,就能夠脫貧致富,還能夠佈施。那怎樣接受彌陀的救度呢?方法在第二句,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第三句是目標「願生彌陀淨土」,目的是第四句,到那裡之後我們便有絕對愛心絕對力量「廣度十方眾生」。
可能有人會說,我到極樂世界享受就好,至於廣度十方眾生的大事業讓給別人做好了。(眾笑)不是這樣的,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到那裡,這種卑劣的心態就完全沒有了,我們的心態自自然然就會廣大起來,是歡歡喜喜的,有大慈悲、有大願力去廣度十方眾生的,這是自自然然,不必勉強,不必造作的。就好像出生為飛禽,牠自自然然就會飛;出生為魚,自自然然就會游泳;生在天界,他不需透過修行,當下就具足五種神通;同樣的,往生極樂世界,不需經過長時的加工用行,自自然然就跟阿彌陀佛的內心外相都一樣,如《莊嚴經》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到了極樂世界一切都是現有的,都是自然的。所以各宗各派的行者最後大多歸向極樂世界,因為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讓他永離六道輪迴,快速證得佛果。
我們自我檢討,我們是怎樣的人呢?我們是一個充滿貪瞋癡、充滿業力的凡夫,所以善導大師說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這樣的生死凡夫,如果不蒙受彌陀的救度,只有墮入地獄的份;即使今生有幸生而為人,離了人身,來生還是會墮落。所以每一位眾生都必須信受彌陀的救度,因此每一位念佛人都是蒙受佛恩的人。
六、鄰王救護之義
《大方便佛報恩經》有這樣的比喻:「有一位老百姓得罪了國王,因此國王要抓他去殺頭,他要求救,要跟誰求救?他得罪的是國王,國王不可能救他,全國之人也無人能救他,所以只好去向鄰國的國王求救,幸好鄰國的國王心地非常慈悲,就跟他說,好,我保護你,你只要不離開我的國家,遵守我的法令,你就能一輩子平安無事。」他本來是一個死刑犯,是隨時會被抓去砍頭的,可是因為他投靠鄰國,所以不但不會被砍頭,而且一生平安。以我們眾生來說,只要我們貪瞋癡未斷、煩惱未伏,就是得罪三界六道的魔王,我們有沒有得罪三界六道的魔王?(眾答:有!)所以魔王要抓我們去殺頭,怎麼殺呢?墮落地獄道就是殺頭,墮落餓鬼道就是殺頭,墮落畜生道就是殺頭,在六道頭出頭沒就是殺頭,永無脫離三界的機緣,這個就是根本的殺頭。所以,三界六道的凡夫,沒有一位不需要彌陀的救度。
三界火宅,眾苦充滿,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釋迦牟尼佛形容三界就好像是火在燃燒的房子,我們住在火在燃燒的房子裡面會安穩嗎?不可能!一定是恐懼的不得了。三界就是六道,所以三界是火宅,六道是火宅,如果我們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沒有機緣脫離三界六道的話,我們能安穩過生活嗎?一分一秒都沒辦法!那種痛苦、那種悲傷是沒辦法形容的,我們依然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在永遠的悲傷中,依然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在永遠的生死長河當中無法脫離,註定永恆的輪迴。幸好我們的鄰國──極樂世界,雖然字面上說極樂世界遠在十萬億佛土的西方,但是釋迦牟尼佛也說「去此不遠」。我們鄰國的阿彌陀佛, 祂知道我們在火宅中痛苦交煎,不得出離,所以不等我們的拜託要求,就主動的幫我們準備極樂世界讓我們去歸入。阿彌陀佛還提醒我們,我們都得罪了六道的魔王,永遠會被砍頭,某某人!我就是為了你而準備極樂世界的,你要投靠極樂世界才能究竟得安樂,否則只有永恆的痛苦。所以《莊嚴經》就顯示阿彌陀佛長劫以來的呼喚: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而且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這個「拔」就是「救拔」,把他救度離開阿鼻地獄,離開六道而到達涅槃的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說你只要遵守法令──專稱彌陀佛名,只要不離開極樂世界──願生彌陀淨土,我就能讓你離開三界六道輪迴,而且獲得永恆的生命,獲得無量的光明,獲得和佛一樣的莊嚴妙相,還有度眾生的大悲願力。不但能讓我們脫貧,而且讓我們致富,使我們雍容華貴。
七、總 結
淨土法門一般是講「信、願、行」,就我們的宗旨而言,乍看起來好像順序是「信、行、願」,其實信願行或信行願,意思都是一樣的,只是就彌陀救度的方法來講,所以第二句就先提出稱名,而稱名不是為了人間天上的福報,他的目標是第三句──願生彌陀淨土。有的人不清楚淨土宗的宗旨,會質疑怎麼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只想到極樂世界享樂呢?不是這樣的。淨土宗也是大乘的法門,大乘的精神是自利利他的,但要利他之前先要成就自利,如果自己還在苦海中浮沉的話,怎麼能夠拯救苦海的人呢?一定必須要先上岸,進一步才來談有沒有力量救苦海中的人。宗旨的排列,同時又有押韻,第二句專稱彌陀佛名,第四句廣度十方眾生,「名」與「生」押韻,同時「願」排在第三,也是為了與第四目的相呼應,所以就做這樣的排列。
這四句宗旨,「信受彌陀救度」,顯示不是依靠其他諸佛菩薩的救度,而是專一信受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不雜稱其他諸佛菩薩的名號或咒語;「願生彌陀淨土」,十方淨土固然很多,可是我們所願生的就只是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目的就是成佛度眾生。這四句宗旨很淺顯,但也在淺顯中蘊含有這些廣博的連帶的關係。
參、釋特色
淨土宗「特色」是: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本願稱名」:專稱彌陀佛名是根據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是「本願稱名」,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有人會說,說「稱名」就可以了,為什麼必須加上「本願」二字?有本願二字也還不過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本願二字也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同樣是稱名,難道還有什麼差別嗎?不知道只有「本願」的稱名才是淨土宗的特色,沒有「本願」就沒有淨土宗的特色,不是淨土宗的稱名,就和一般的稱諸佛菩薩的名號,和一般各宗各派所修行的稱名沒有什麼差別,沒有特別超勝了。
為什麼呢?比如說諸佛菩薩的名號都有功德,稱念都能消災增福,但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不是一般的消災增福,而能直接往生極樂報土,這是因為阿彌陀佛發了「稱名必生」的本願,而諸佛菩薩並沒有這樣的本願,所以說「本願稱名」,有了「本願」二字就能顯示彌陀名號超勝諸佛的名號。雖然都是稱名,稱念彌陀本願所成就的名號,就和稱念一般諸佛菩薩的名號功能作用大不一樣。
又比如各宗各派的修行人,也都會稱念諸佛菩薩的名號,甚至也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求生極樂,但他們都是以各宗各派的理論來解釋稱名,或者認為:雖然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但如果不能清淨持戒,恐怕不能往生;或者認為,稱名而沒有達到禪定境界,不能往生;或者認為,稱名沒有開顯佛心智慧,不能往生。這些都是因為不瞭解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其實並沒有這些要求,而是不論何人,只要稱名願生,都統統往生的。所以各宗各派的稱名也就不是彌陀本願的稱名,不是「本願稱名,而是「持戒稱名」,或者「禪定稱名」,或者「智慧稱名」等等。
也就是為了顯明彌陀名號超越一般諸佛名號的救度功能,以及淨土宗的稱名是人人可行,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稱名,所以提出「本願稱名」。提出本願,就能顯出淨土宗的稱名有「專」的要求,有「勝」、「易」的特點,專稱彌陀一佛,勝過稱念諸佛,易於諸宗之行。當然,這些都是教理上說明才必要的,一個「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人,即使不瞭解這些,也自自然然地念念稱名都契符本願救度之理,也就是本願的稱名。不過話說回來,一般人如果不瞭解彌陀本願,讓他信受彌陀救度可能信受不來,讓他專稱彌陀佛名也專不下來。
「凡夫入報」:所願生的彌陀淨土,是彌陀的報土,我們蒙受救度的人是凡夫,所以是「凡夫入報」。善導大師以問答說: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又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十方諸佛都有報淨土,但十方諸佛的報土凡夫不可能往生的。各宗各派的修行人最後大多迴向求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但他們也都以各宗的教理解釋彌陀的淨土,認為凡夫能往生的只是化土,或者說凡聖同居土。只有淨土宗說「凡夫稱念彌陀佛名,往生彌陀報土。」所謂「無為涅槃界」。為什麼?因為彌陀本願。所以說「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是淨土宗的特色。不是這樣就不是淨土宗,不是淨土宗就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往生就不定,往生也不能直入彌陀的報土。
「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平生」相對於臨終,「業成」就是往生淨業已經成就,功德已經圓滿,資糧已經具足。不等待臨終,也不等待修持到某種境界功夫,就是以凡夫現下的身份,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往生大事已經成辦,已經不是娑婆界中人,已經屬於極樂聖眾數,這叫「平生業成」。一般的觀念認為,一輩子念佛修行,往生都還沒有定,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就一直懸在那裏,一直到臨終見佛來迎,往生之業才決定下來,也就是「臨終業成」。但依淨土宗的修行,臨終念佛的人才是臨終業成,平生念佛的人即是平生業成。
「現生」相對於來生,現處於娑婆,還未到極樂;「不退」又名「必定」、「正定聚」,就是必定成佛之位,不會退轉下來。一般認為凡夫在此世界是退轉的,只有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才不退轉,也就是「來生不退」或「極樂不退」。但淨土宗的教理是說凡夫「現生不退」。
為什麼會「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因為彼佛本願。
《無量壽經》言:「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意思是要我們聞說阿彌陀佛名號之後,從此而後就專念這一句名號,念念當中都有一種至誠懇切迴轉向西方的願生心,佛陀就跟我們授記「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當下就擁有往生的身份,而且具足不退轉的功德,所以說「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因此曇鸞大師就解釋說「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這也就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曇鸞大師又說:「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所以我們這個法門也是不可思議的法門,「有凡夫人煩惱成就」,凡夫的定義就是煩惱成就,從上到下,從內到外,每一滴血都充滿了貪瞋癡,具足煩惱,這個就是凡夫,所以說有凡夫人煩惱成就。本來有煩惱是不能脫離三界的,何況往生淨土,可是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也能往生淨土,三界六道的業力綁他不得,豈不是不斷煩惱而得到涅槃的身分。所以曇鸞大師就說,唉呀,這不是我們此世界之凡夫所能想像得來的。
淨土宗特色有四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第一句「本願稱名」是根本,是總的因;後三句是果。因為本願稱名,所以凡夫入報,而且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