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2017年5月15日講於圓光佛學院
教務長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我們學院不時都會邀請外面的專家或學者來跟大家上課,讓大家增廣見聞,這是很好、很難得的機會。我去年第一次來的時候,院長就交代,希望我能夠跟大家講講有關念佛的方法與要領,並留一些時間讓大家提問題。當時,我就隱約的體會到院長對大家的慈悲與關愛。為什麼?
各位都知道,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解脫一切眾生的生死輪迴之苦,不論小乘、大乘,都要走向解脫之道、成佛之道,所以發出離心是最根本的。只不過小乘是以個人的解脫為主,大乘則是幫助所有眾生同樣走向解脫之道,乃至得證涅槃的佛果。所以,大乘就是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是大、小乘都有一個基本的共同目標,就是解脫生死輪迴。凡是眾生,都有一個根本的苦,就是生死輪迴的苦,生死是苦的根本;生死沒有解決,苦就永遠沒有解決。在浩瀚無涯的佛法當中,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還是淨土宗最方便、最簡易、也最究竟。因此院長就希望我利用機會跟大家談一談有關念佛的要領,這是院長慈悲、關愛的地方。
學佛修行講「解行並重」,「解」就像眼睛,「行」就像雙腳,有眼睛、有雙腳才能達到正確的目的地,有眼睛沒有雙腳,即使有目標,也達不到目標;有雙腳沒有眼睛,則茫茫然,不知所往,甚至走錯路。所以解行並重是很重要的,是不可偏廢的,可是到最後,還是要落實於行,也就是「實踐」。
有一句話說「行由解起,行起解絕」,修行從了解理論開始,可是進入修行的時候,就要放下理論了。也就是說,不了解沒辦法起行,一旦起行的話,就可以將理論擱在一邊了。因為理論預先已經懂、融會貫通了,所以最後落實在實踐上。因此,學佛不能停留在理論的階段,如果一直停留在理論思維階段的話,那就不是學佛了,而是等同哲學性或文學性的探討了。
今天,我還是講淨土法門,因為我本身是學淨土的,我們也出版了一系列有關淨土方面的叢書。今天要跟大家研討的,是我們出版的一本隨身書《淨土宗教章》裡面的一篇附錄文章--〈往生極樂的條件〉。
〈往生極樂的條件〉都是白話文,大家細細地看個一兩遍,即使沒有解說,也都能夠理解。今天是就裡面一些比較微細的地方稍作解釋。
「往生」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人聽到往生就聯想到死亡,好像「往生」這兩個字是死亡的代名詞,也兼著聯想到陰森、恐怖,不吉利,讓人害怕、忌諱,甚至連「往生」這兩個字也忌諱。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往生」這兩個字其實是很美好的、很神聖的,很讓人家讚歎嚮往的。為什麼?這個往生不是來自於世俗的語言,而是來自於經典,好多部經典都談到往生這兩個字。
那「往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往」就是捨此往彼,「生」就是蓮花化生,「捨此」就是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因為三界如火宅,六道似苦海,我們當然必須儘快離開這個火宅,才不會永遠在火宅當中被燒烤;當然必須儘快離開這個苦海,不然的話在洶湧大海中就會被滅頂。
所以經典上,佛陀很多地方要我們「捨此往彼」,「捨此」是捨離目前這個火宅、苦海。「往彼」,「彼」是哪裡呢?就是彼國,就是極樂世界、彌陀的淨土。「生」是蓮花化生,意謂著是解脫生死輪迴,超凡入聖,必定成佛。
既然往生的涵義這麼神聖、美好,我們對往生這兩個字就應該以正面的心態來看待它、嚮往它。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學佛的人不想超凡入聖,不想解脫自己的貪瞋癡煩惱跟無窮盡的輪迴,往生之日,就是成佛之時,直捷的講,往生就是成佛。所以「往生」這兩個字自然是我們所嚮往的。
尤其淨土宗,淨土宗的究竟目標在哪裡?就是以往生彌陀淨土為宗旨、為目標。當然經典上提到的「淨土」有很多種,有彌陀淨土、彌勒淨土、東方淨土、靈山淨土、眾香淨土……等等十方淨土,可是現在「淨土」這兩個字就只有志求往生彌陀淨土的這個念佛法門在使用。為什麼呢?因為其他的淨土法門在理論上大都不很完備,在提倡上又不如彌陀淨土這麼廣泛,所以自古以來,凡是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大部分都是以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為主。因此提到淨土宗,現在大都就是專指定義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來講。
佛陀一生說法之中,談論到有關阿彌陀佛以及彌陀淨土的經典很多,有兩百多部,其中淨土三部經的根本經典《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就介紹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當中有一個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是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慈悲呼喚,呼喚十方眾生要往生我的極樂世界。
十方眾生涵蓋怎樣的眾生呢?是上含等覺菩薩,下含阿鼻地獄的眾生。十法界的眾生,除了佛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之外,其他的眾生都還必須前進、昇華,尤其是六道的眾生,更需要解脫六道的輪迴。也就是不分三聖(聲聞、緣覺、菩薩)或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都必須要往生極樂世界。
以六凡來講,一旦往生極樂世界,當下生死輪迴就脫離了,而且很快就能夠證悟佛果;以三聖來講,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不僅聲聞、緣覺能迴小向大,同時也能與菩薩眾同步快速成佛。所以阿彌陀佛面向十方世界九法界的眾生呼喚「欲生我國」;另一方面,阿彌陀佛的成佛跟我們的往生又是綁在一起的,而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眾生是一體性的,即所謂的「生命共同體」。十方諸佛當中,跟十方眾生有生命共同體這種密切關係的佛只有一個──就是阿彌陀佛。
以凡夫眾生來講,我們彼此之間是沒有生命共同體這種關係的,為什麼?因為大家相互間,彼此都是因緣和合,所謂「緣生則聚,緣盡則散」,就像《地藏經》所講的: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又如《無量壽經》所講的: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現在父子母女、夫妻家眷恩愛的在一起,可是總有一天都會各自分開。所謂「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所以人世間並沒有真正的生命共同體。當然菩薩如果證悟空性,也會生起大悲心,但是不完整,必須達到佛的境界才真正的圓滿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把一切眾生看成他身體的一部分──將眾生看成他的手、腳、眼睛、耳朵、鼻子、五臟六腑,跟他是一體、沒有分開的。
雖然十方都有佛,可是十方諸佛當中,唯有阿彌陀佛為我們發了一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其他諸佛並沒有。所以進一步講,唯有阿彌陀佛跟我們十方眾生才是真正的生命共同體。為什麼呢?在經文上、在他的第十八願當中,就很具體的說出這樣一個願的內涵。了解這個道理的話,就會覺得跟阿彌陀佛很親近──既親又近,既近又親。
「親」是指心靈上的心心相印、融通一體;「近」是指身體上的如影隨形,沒有分開,沒有距離。我們跟阿彌陀佛是這樣的既親又近。
在世間上,有親而不近,有近而不親,有既親又近,有不親不近。父母兒女是既親又近,但如果兒女長大各自分開,就親而不近;同事之間天天坐在同一個空間內辦公,可以說是近而不親;如果一般人的話,是不親也不近。
所以,永遠跟我們既親又近的,就是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心中時時刻刻都想著我們十方眾生,念佛人的心中也是時時刻刻存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心之中有我(念佛人),我(念佛人)心之中也有阿彌陀佛;佛跟我、我跟佛一體不離;佛入我心,我入佛心。從這一點來講,我們跟阿彌陀佛的關係已經不是說親、說近所能夠形容的了。
從經典上了解,阿彌陀佛內心不斷地呼喚、要求、拜託著我們讓他救到極樂世界,否則他的存在就幾乎沒有意義了。因為他的成佛、他之所以辛勤建設極樂世界,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十方眾生的往生,他把十方眾生看成他自己。所以在《無量壽經》就說: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現在阿彌陀佛還在呼喚著我們:
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一直呼喚,呼喚到娑婆世界,呼喚到我們圓光佛學院,大家有沒有聽到?
阿彌陀佛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顯示我們的往生是他成佛的條件。能夠使我們往生他就能夠成佛,不能夠使我們往生,他就不能夠成佛。顯示:他如果成佛的話,我們也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是報土,是涅槃的境界,受用是跟佛相等,這樣說來,豈不在十劫以前我們十方眾生都應該往生成佛呢?這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
確實是如此啊!那為什麼我們還在輪迴呢?在《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就已經給我們答案了。
釋迦牟尼佛說: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
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顯示:十劫以前,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我們如果曉得他已經成佛而接受他的呼喚,同意他的救度,這樣,十劫前我們早就已往生成佛去了,可是十劫以來我們都不知道。那現在知道了,如果現在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點頭同意他的救度,願意接受他的救度,那麼我們就「若今生」──今生今世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如果現在不了解,不曉得願生,將來才知道、才接受彌陀的救度,那將來發願,就「若當生」,將來往生。
這樣看起來,「往生極樂的條件」就很簡單。為什麼?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而阿彌陀佛成佛的目的,建設極樂世界的目的等同於要給我們,白白的給我們的。為什麼?因為他呼喚,呼喚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接受他的救度。他的呼喚,從十劫以來一直呼喚到現在,其實不只呼喚了十劫,當他發願的時候,乃至五劫思惟四十八願之後的兆載永劫,積植無量無上德行的那一段期間,無時無刻的在呼喚我們,拜託我們,要求我們、等待我們點頭答應接受他的救度。
所以,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作一個解釋。釋迦牟尼佛說:
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意思就是說,不論任何眾生──聖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惡人也好,只要願生彼國,就「即得往生」。「即」就是當下,當下就獲得了往生的身分,同時就「不退轉」,當下就擁有了、獲得了不退轉的身分。所以說:「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由佛來解釋另一佛所說是最正確的,比其他菩薩、祖師大德們的解說更有權威性。
以上是就《無量壽經》來講的。
《觀無量壽經》也強調往生。《觀無量壽經》的緣起是韋提希夫人感受到宮廷政變的苦惱,因此請佛來為她說法,由茲開啟了這一部經的開序幕。這顯示什麼呢?顯示「捨此往彼,蓮花化生」──厭此娑婆苦海,欣慕清淨的極樂世界。
經文中說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十方各種淨土,以佛力加持讓韋提希夫人選擇。韋提希夫人看了佛為她所示現的十方淨土之後說,十方淨土都是清淨的,都是光明的,但是第一的、最殊勝美好的是極樂世界,因此「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所以《觀無量壽經》開宗明義就點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捨娑婆,取淨土。
二是捨十方淨土,取彌陀淨土,也就是取極樂世界。
這種選擇與選取是很巧妙的,為什麼呢?因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雖沒直接馬上往生十方淨土但也等同往生十方淨土,這在《阿彌陀經》裡面就講的很清楚。
到了《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更是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的一再殷勤勸導,要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在《阿彌陀經》就有所謂的「三勸」,哪三勸呢?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釋迦牟尼佛的「三勸」就是「無量勸」,只怕我們不往生彌陀淨土,不怕我們統統往生彌陀淨土。因為往生彌陀淨土就統統離開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統統能夠成佛,這樣就圓滿了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出現在這世間的目的了。
佛,不是隨便出現在世間的,也不是隨便開金口的;佛之所以出現在世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使十方眾生了解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苦;同時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夠成佛,都應該走向成佛之道而成佛。
佛出現在世間,就是要讓眾生了解這兩點:有生死,應脫離;有佛性,能成佛。我們如果都往生極樂世界,那佛出現在世間的這兩個目的就一起達成了。因此釋迦牟尼佛才會在《阿彌陀經》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願生,就能夠往生,所以《阿彌陀經》就說: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也就是說,在阿彌陀佛的加持之下,能夠使念佛願生極樂世界的眾生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所以「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是因阿彌陀佛的加持。怎麼說呢?在這段經文之前就預先說: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所以是阿彌陀佛先率領了菩薩聖眾顯現在這個臨終人的面前,才使得臨終之人能夠心不顛倒;之所以這個人在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會現在其前,是因為這個人一生當中是念佛、願生極樂世界的,所以在他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會現前。這都是有因果關係的。要得果,先求其因。因就是念佛、願生彌陀淨土。
但是,念佛的人不是等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才會現在其前,是現在、這個時候阿彌陀佛就跟我們在一起了。《觀無量壽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遍照十方世界無所障礙的光明,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對於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所謂「攝取」,就是保護與接引──平生的時候看著我們、保護著我們、與我們同在;臨終的時候就立即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因此,阿彌陀佛跟念佛人是沒有一時一刻分開的,都是同在一起的。有人可能會想:「既然同在一起,我怎麼看不到呢?」這是因為我們凡夫的肉眼被煩惱的業障障住,所以看不到,可是阿彌陀佛並不因為我們看不到就不存在,還是時刻跟我們在一起,以比喻來說,「盲子不見父,父母常見子」,同樣的道理「眾生雖不見,實在彌陀前」,這就所謂的「一體不離、同體相即」。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說:
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
也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的眷屬,都是從阿彌陀佛正覺的蓮花所化生的。從阿彌陀佛正覺蓮花所化生的,當然也必定成正覺,就好像國王的獨子,怎麼可能不成為太子而將來登基呢?由於同樣的DNA基因,所以一出生就具有相同的本質──正覺的本質,身心內外都是正覺的。
到了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為什麼說化生呢?
在娑婆世界有四種生,所謂「胎、卵、濕、化」。比如:人、牛、馬都是胎生;鳥是卵生;一些微細的蟲是濕生;天上、地獄是化生。可是六道的「胎、卵、濕、化」都是煩惱的罪業果報,我們到極樂世界沒有「胎、卵、濕」這三種生,只有化生,而且不是我們罪業所感的,是彌陀正覺的功德所感的。
據一般的了解,生跟死是相對待的,有生就有死,有死又有生,因此生死無窮盡;而生死的本質是苦,這樣豈不是苦無窮盡,怎麼能夠說是極樂呢?差別在於,往生極樂的化「生」是「無生」的生,所以「往生」就是證「無生」,那無生又現生(現有這個身),表示他所現的身是法身所顯現的身。所以他看起來有形狀,可是是真如實相所顯現的,跟業力所顯現的人身、畜生身、餓鬼身、地獄身,或者是天界天人之身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經典上就說:「色相莊嚴即是法身」。
極樂世界莊嚴的身相等同於法身,到了極樂世界就人人平等。在娑婆世界固然有聖人、凡夫、出家、在家,根機也有上中下的差別,可是到了極樂世界就一律平等了。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本來在娑婆世界就有三輩、有九品、有無量品,可是如果大家都念佛(因),到極樂世界(果)就都相同,是平等、無生、現生。現生,就是法身顯現而生;所以往生就是「捨此往彼,蓮花化生,無中生有」,不假借其他功行,法身立即顯現。
這是有關「往生」這兩個字的涵義。
再來,什麼是「極樂」?
彌陀淨土的名稱有好幾種,有稱「極樂」,譬如《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都稱「極樂」;《無量壽經》稱為「安樂」或「安養」;也有稱為「妙樂」的,說明極樂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樂;在《大阿彌陀經》《平等性覺經》則說是「無量光明土」;在天親菩薩的《往生論》則說極樂世界是「蓮花藏世界」;善導大師說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界」。「無為涅槃」就是佛,所以極樂世界就是佛的境界。
為什麼會有這一些名稱呢?因為極樂世界意義很廣。因為意義很廣,功德無量,所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就有不同的名稱。不過概括來講就是這幾種。
這一節課,我們就先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所講的主題內容是「往生極樂的條件」,我先把這一篇念一遍:(《淨土宗教章》第五七頁)
往生極樂的條件
彌陀淨土再怎麼「極樂」「安樂」,如果不能令我們往生,等於畫餅充饑,毫無意義。
往生極樂的條件,依據第十八願所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此三十六字之中,「至心」「信樂」「欲生」「念佛」是往生極樂淨土的要素、條件,具備這四項條件,就能夠往生。
然而這四項條件,有學者解釋得很繁瑣、很駁雜,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領。其實它的道理很簡單,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彌陀救度」(信樂),真正地「願生彌陀淨土」(欲生),真正地「專稱彌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既簡單明瞭,又易解易行。
前提是信,極樂淨土既然那麼美好,誰不嚮往,誰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既已「至心」的「信」,自然就有「樂」,並且至心「欲生」,此後只要專一「念佛」便可。這便已具足「信、願、行」三資糧,而最後歸結在「行」,如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又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簡而言之,「至心信樂」是因真正相信,而心生歡喜;「欲生我國」是願生彌陀淨土,由於一旦往生,必至滅度,證入涅槃,這麼殊勝美好的淨土,當然令人喜樂願生;「乃至十念」是只要念佛,不夾餘法,簡單容易,故念佛往生的淨土法門,被讚為「易行道」。
有信就有樂,有樂就有欲生,有欲生就有念佛,有念佛就有往生;出發點在於信。
只要「信樂」「欲生」「念佛」,必定往生;彌陀大悲,一點都不為難任何眾生。往生彌陀淨土的條件,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容易,有條件等於沒條件;美好的極樂世界,白白地送給任何念佛眾生,可見彌陀的救度是「主動、平等、無條件」的。
往生極樂的條件,再約而言之,只有二項,一是「欲生」,願生極樂;二是「念佛」,上盡一形,下至臨終之十聲、五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
「欲生」與「念佛」的前提在信,信受彌陀救度,信受極樂殊勝,信受念佛必生。既然信受而「欲生」,則「念佛」根本不是問題,只要開口念佛,有誰不能?若是啞巴,或是病人,也可以心中念佛。念佛既不是問題,往生自然也就不是問題;既然都不是問題,即是簡單、容易、淺顯,不繁瑣、不困難、不深奧,不論何人都能做到,都能達成,都能無礙往生。
至於犯「五逆誹謗正法」者,除非至死不悔,才會不能往生。因為使逆者不逆,謗者不謗,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彌陀大慈大悲的目的。如《觀經》下品下生之五逆罪人,臨終至心念佛,當下眾罪消滅,往生極樂淨土。可見犯五逆罪,只要至心悔改而念佛,依然往生彌陀淨土。而誹謗正法者,也是如此。
諸經中釋尊降伏外道的事蹟比比皆是,外道多有謗法者,然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亦能入聖得果。何況五逆即含謗法,若不謗法,何來「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五逆謗法者,除非至死不悔,否則迴心皆往,不會因為一經犯逆犯謗,就永被捨棄,不蒙救度。因此《莊嚴經》言:「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善導大師《法事讚》亦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第十八願成就文說:「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往生」多麼容易,「住不退轉」多麼容易。「容易」是淨土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的真義所在,這是彌陀威神功德的最高表現,致使十方諸佛皆共讚歎。如《大經》下卷言: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
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歎。
「威神功德」即是彌陀救度眾生的力量,力量廣大,致使十方世界任何眾生往生容易,證果容易。如此容易,諸佛怎能不讚歎、不勸往?然而眾生仍然不信,可見罪業之深,業障之重。
有學者弘揚淨土法門,往往將易行道與難行道混為一談,把往生的條件講得很高、很難,使念佛人望洋興嘆,半途而退;不免上違彌陀發願的本懷,下誤眾生得救的機緣。其實,能使無力之人往生、絕望之人獲救,如下品下生的根機,只靠念佛,亦能遠離輪轉之鄉,還歸涅槃之界,才是彌陀佛為眾生發願的本懷,也是易行道的真正精神之所在。
第十一願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第三十九願說: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第十一願保證滅度,「滅度」是入涅槃,一入涅槃,則生死之苦消滅,而進入絕對安樂自在的境界,等於是成佛。
第三十九願保證滅度之前身心快樂,無憂無苦,毫無煩惱(漏盡)。
極樂聖眾有這兩項保證,這兩項保證就夠了,足夠滿足我們所能想像的最高希望。
四十八願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第十一願與第十八願。
第十一願保證,一旦往生極樂,全部都能成佛。
第十八願保證,十方世界任何眾生,只要願生稱名,必定往生。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極樂淨土,都是化生。《大經》下卷說明「胎生」「化生」。
胎生是:「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至心信樂」當然沒有「疑惑心」,也就是「明信佛智」,「佛智」即是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力量,任何眾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正是彌陀「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所在。「乃至十念」之念佛就是「作諸功德」,因念佛是無上功德故,而「信樂欲生」就是「信心迴向」。故相信念佛必得往生,而且念佛往生者都是化生而非胎生。
極樂世界的眾生,其身心相狀如何?以下三段經文,略可說明:
《大經》「依正涅槃」之文: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無量壽如來會》「無差別相」之文:
極樂國土,所有眾生,無差別相;順餘方俗,有天人名。
《大阿彌陀經》「同證涅槃」之文:
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諸生阿彌陀佛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便自然長大。亦無乳養之者,皆食自然之飲食。
其身體亦非世間人之身體,亦非天上人之身體;皆積眾善之德,悉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甚姝好無比。
這一篇文字很白話、很淺顯。不過,有幾個地方需要稍微解釋一下。
譬如,我們說極樂世界都是化生,沒有胎生,可是66頁倒數第5行就說: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極樂淨土,都是化生。
《大經》下卷說明「胎生」「化生」。
這裡所說的「胎生」只是譬喻,《無量壽經》下卷後面的「胎化段」,就有說明胎生與化生的因果。也就是說,如果是念佛──依第十八願的專一念佛,往生就都是化生,因為等同對阿彌陀佛沒有懷疑;如果不是專一念佛,而是要以自己所修的功德來迴向往生的話,那就是胎生。這裡所說的「胎生」並不是胎卵濕化的「胎」,而是譬喻。由於往生當下不能見佛、聞法、見諸菩薩,好像雖然已得人身,但是還留在母親的胎子裡面,還沒有生下來,尚無緣親見這個世間,因而形容為「胎」。所以「胎生」二字是一種譬喻,藉此譬喻讓念佛人能了解此中情境,進而導向專一念佛。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要講這一段,主要是要大家曉得有這樣的不同,要我們專念彌陀的名號。
那專念彌陀名號跟「信、疑」有什麼關係呢?「信」跟「專」是一體兩面,內心對阿彌陀佛的佛智相信,就會專念彌陀名號。阿彌陀佛的佛智是什麼意思呢?《無量壽經》有談到五個智: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乘智。這五種智歸納起來就是佛智。
佛的智慧就是般若,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這對我們凡夫來講怎麼理解?怎麼接受?怎麼相信呢?其實非常容易,我們只要相信阿彌陀佛能夠救我們到極樂世界成佛就可以了;相信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眾生──罪惡生死凡夫,即使出家學佛修行,沒有一個能夠斷煩惱的,更不用說破見惑,就連伏惑都很難。自古以來修行人如牛毛,修行人很多,但是證悟者、解脫者如麟角;更何況現在是末法時代,佛陀入滅已兩三千年了,隨著距離佛陀入滅的時間愈遙遠,世風如江河日下,人心愈加混濁複雜。以我們目前這樣的根機,要靠自己修行離開生死輪迴是不可能的,成佛更是遙遙無期。可是阿彌陀佛的佛智與力量,能夠很輕易的讓我們離開輪迴、往生成佛,我們這樣的相信就可以了。這就是阿彌陀佛的佛智所在。
所以,這個佛智顯現在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能力上。佛有所謂「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對這三種智,也可歸為根本智與後得智;一切智就是根本智,都是講空性的智慧,也就是一切法的自性本空,所以佛的根本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慈悲救度的力量叫做後得智(含括道種智與一切種智)。
佛的智慧顯在哪裡?顯現在慈悲的救度、光明的救度,佛的慈悲與光明都是佛智的顯現。智慧也好,慈悲也好,都是一體之兩面;而佛的智慧是體,佛的光明是佛智的外相,智慧也好,光明也好,體跟相也是一體的。所以佛智顯現在彌陀救度眾生的功能利用之上,我們相信佛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能成佛,這樣等同相信佛智;退一步說即使這樣的道理理解不來,但只要能夠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專念就等同相信,自然就「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了。
所以,信就不疑,信就會專;如果不完全靠阿彌陀佛,或者是一半靠阿彌陀佛,一半靠自己,那表示對阿彌陀佛還不夠相信,認為阿彌陀佛力量不夠,必須自己再加一把力,修這個、修那個來加以迴向,阿彌陀佛才救得起我,這樣就是等同疑惑佛智了。
如果真的相信阿彌陀佛,就會「全身靠倒,通身放下」,專念他的名號。為什麼?這一句名號跟世間的名號是不一樣的,世間都是「假名施設」的,但這一句名號跟阿彌陀佛是「名體一如」──名即是體,體即是名;阿彌陀佛的本體跟他的名號是一樣的。所以這一句名號具有阿彌陀佛因地所有修行的功德,以及果地成佛正覺的所有力量,因此「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也叫做「萬德洪名」。可以說,這六字是阿彌陀佛功德的結晶,名就是體,體就是名。
為什麼有這樣的功能呢?因為佛的境界能夠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有形無形一切萬物融通無礙,不相阻隔,所以這一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
離開這一句名號,我們去哪裡找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接觸呢?
阿彌陀佛如果沒有這一句名號,他怎麼能夠救度眾生?讓眾生能夠理解、讓眾生能夠接觸呢?
佛身是法身,法身無形象、不可思議、不可稱說、不可形容;但是要救度眾生必須要示現一個形象,以阿彌陀佛來講,分為法性法身與方便法身,法性法身是他的本體,方便法身就是這一句名號。這裡所說的「方便」與正直捨方便的「權巧方便」是不一樣的內涵,這裡所說的方便是就救度眾生來講的,所以這一句名號也是法身。因此,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接受彌陀的救度,等於接受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如果沒有佛的功德,怎麼能夠往生?怎麼能夠成佛呢?如果靠我們自己,老實講,我們會修行嗎?我們所修的行都是有漏的、雜毒的,曇鸞大師說: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人跟天的善惡因果,從佛的立場來看都是顛倒、虛偽、雜毒、有漏的。極樂世界是無量光明土,是阿彌陀佛的智慧之土,也是無為涅槃的境界,要進入那種境界,靠我們有漏、虛假不真的功德的迴向怎麼進去?都必須要靠阿彌陀佛的力量,這個叫做「明信佛智」,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
那麼第十八願講:「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這四個是積極的條件,而「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消極的限制。條件雖說有四,但其實就是一個念佛。念佛很簡單、很容易,有心就能夠念佛,阿彌陀佛並沒有規定我們要怎麼樣的念,也沒有說要念到怎麼樣,如果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還有一個門檻標準的話,這樣豈不顯示阿彌陀慈悲不夠,智慧不足?
一問:得以往生的主因和助緣有哪一些?
答:往生的主因是什麼?在一句佛號中,主因、助緣統統包含在裡面了,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為什麼?根本願──第十八願只有講到念佛,沒有講到其他;所以我們只要專一念佛,百分之百必定往生。因為念佛往生是阿彌陀佛根本願,是釋迦牟尼佛保證的,也是祖師所肯定的,就結論來講是這樣。
至於背後的道理,可能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淨土教理,也就是所謂的「聞、思、修」。聽「聞」了教理之後,進一步必須如理如法深入「思」維,這樣經文才能入心,而成為信心;那「修」呢?在淨土門很簡單,就是念佛,而且沒有標準。彌陀要救的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怎麼可以有一個相同的標準呢?只要有個什麼標準,一定有的人達得到,有的人達不到;所以如果一定要有個標準,那佛就不能夠平等普度一切眾生,就不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
所以,主因與助緣,都在於「專稱彌陀佛名」。
四十年前,我初學佛時看很多經書,那時候我學兩門,一門是禪,早晚參禪打坐,一門是念佛。我當時是存著「偷心」,怎樣的偷心呢?我想:不開悟也往生,能往生又能開悟那更好,心想這樣就可以萬無一失了。但最後,還是捨掉禪,專歸淨土。這就好像在山上要抓兔子,心裡想兩隻都抓,也跑東、也跑西,這樣到最後恐怕會連一隻都抓不到。何況專修淨土的話,禪就在裡面了。
而且,老實說,開悟的人有幾個?再者,即使大徹大悟了,煩惱全都斷了嗎?煩惱只要還沒有完全斷盡,就不可能離開輪迴。所以歷代以來,就有不少大徹大悟,修得很好,卻又投胎轉世,而且一世不如一世的例子很多。永明延壽禪師的《四料簡》就說: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
不過,我當時的念佛還不是遵循善導大師的思想,而是一般所認為的,要有主修跟助緣,念佛是主修,但還是要兼帶累積其他功德為助緣為輔助來迴向。等於說念佛是正因,其他的功德是助業,而且這個正因還必須要有相當的禪定功夫,當初的理解都是這樣,主持佛七為別人講的時候也是強調這樣。其實,這完全是錯誤的解釋。
往生的正因只有一個,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有往生的功德都在六字名號裡面。因為如果念佛不能往生,彌陀他就不成正覺;彌陀十劫前已成正覺了,所以念佛就必定能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出廣長舌相保證的。
二問:有人說不可帶業往生,必須消業方可往生。請問您怎麼看?
答:消業往生或帶業往生這個問題,大概是在民國70年間(1980)的時候所引起的論諍。當時陳健民居士組織了一批學生查經,查出一個結論說往生淨土不是帶業往生,必須消業往生,而且也出書。這個論點一提出來就引起佛教界的反彈,認為如果要消業才能往生的話,那有誰能往生?所以必須是帶業往生。這個問題,當時異說紛紜,不過現在已沒有人再談這個問題了。
好,我們先就結論來回答,其實不是帶業往生,是消業往生。那業誰來消?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阿彌陀佛的佛智與悲願就能消我們的業,如前面所引用善導大師《法事讚》所說:「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此外善導大師《般舟讚》也說:「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由結論來講是這樣。
差別在於,那個時候一般所謂的消業,是認為必須靠自己修行的功德力量消業,也就是靠自己的修行達到業盡情空,如此高不可及的條件,當然佛教界就反彈了,因為我們肯定消不了自己的業障,那這樣都不能往生了。可是自古以來,譬如《淨土聖賢錄》所記載的往生事蹟一千多件,另外沒有記載的更多,他們難道沒有往生嗎?是消業往生,而不是帶業往生,業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消的,而不是念佛人靠自力消自己業的。因為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境界,如果不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弘願力與功德力消業,九法界一切眾生是無法往生的。
再者,業是真的還是假的?世人作夢,夢是真的還是假的?
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醒過來,夢中無論是苦或樂,百年的夢、千年的夢,一剎那間就全沒有了。那夢中的善業、惡業到哪裡去了?它沒有體性,本來就是空的嘛!其實時間也好,空間也好,都是我們凡夫的妄想;還有萬物,我們看萬物有差別相,那是因為我們凡夫的煩惱所顯現的,以佛的眼光來看的話,哪有所謂的萬物,一切都是一體的。
這個都有理論根據,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無法深入細談這部分,大家多看淨土宗的叢書就能明瞭。
三問:很多大德提倡持戒念佛,而且日本淨土宗則認為念佛無須持戒。請問您怎麼看?
答:就往生來講,往生的正因只有一個──念佛,不夾帶持戒念佛,也不夾帶禪修念佛或者教理念佛、定慧念佛、菩提念佛……,如果必須夾帶條件的話,阿彌陀佛如何平等救度十方眾生呢?
只是,這裡有一個誤區,有人誤解,認為:既然強調念佛,就表示不用持戒、不要禪定、不要深入經藏。怎麼會做這樣的解釋呢?如此解釋很離譜,好像除了念佛,其他都不用做了,如果這樣,那要不要吃飯?要不要穿衣服?其實彼此是沒有衝突的。
念佛是就往生來講的,而持戒是就每一個人應盡的本分來講的。譬如在家眾,如果受五戒、菩薩戒,那就要守他已受的戒;出家眾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也都應隨個人的本分而持戒。而且學佛的人本身都必然有一種向上、向善、向淨、去惡行善、修身養性的心,同時要淨化社會、服務人群,要發菩提心、勸進行者,這些跟往生根本是兩碼事。
簡而言之,念佛是就往生來講的,其他這一些是做人的本分來講的。所以不是強調念佛,就表示不持戒,甚至可以破戒,不是這樣的。而且念佛者更能體會佛的慈悲,阿彌陀佛如何愛我們,我們也就如何愛人;阿彌陀佛如何為我們,我們也如何為人。而且我們之所以求生極樂世界難道是因為逃避或者去那裡享樂嗎?都不是,是為了更有能力來救度眾生,所以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有一句話說:「不怕不會說法度眾生,只怕不成佛」,因為成佛就自然會說法度眾生;進一步說,不怕不成佛,只怕不往生淨土,因為一旦往生淨土就一定成佛。
四問:既然往生都是化生,怎麼解釋「九品」呢?
答: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沒有提到九品,第十八願內也沒有九品之說,但是《無量壽經》有說到「三輩」,《觀無量壽經》也有說到「九品」,但不管是三輩或九品,都是一樣的,約而言之是三輩,展開就是九品,再展開就是八十一品,再進一步展開就是無量品。
那為什麼會說三輩九品呢?是就兩方面:
一方面是就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根機來講輩品。譬如出家眾,以三輩來講就是在上輩;那在家眾分有能力跟沒能力的,就是在中輩跟下輩;再展開的話就有善、惡,所以就有九品、八十一品、無量品。這一些輩品,如果以他們的身分(根機)所修而迴向往生的話,就是胎生。所以三輩九品就是胎生。
那如果三輩九品這些種種身分,他們都專一念佛,就沒有輩品、沒有胎生,全部是化生了。也就是說,出家眾、在家眾,根機高、根機低,任何的人都專一念佛,都信靠阿彌陀佛的力量,這樣往生的話就像曇鸞大師所講的: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在娑婆世界本來有三輩、九品、無量品,到了極樂世界統統沒有這一些,連概念都沒有,都是平等的進入法身了。既已進入法身,連一品都沒有,哪還有什麼三輩、九品呢?
另一方面,三輩九品跟胎生是相對的,那為什麼說上品上生到那裡就花開見佛?其實上輩也是化生,只是時間長短差別而已。胎生說五百歲不見佛聞法,五百是一個數目的概念,那九品就有詳細的時間,有一宿花開,有一日一夜,有四十九天,有六劫、十二大劫……,這些數目跟五百都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概念數目而已。在經典上也常常有五百、五百……這一類敘述,「五」是一個數目,不多不少、大概的一個數目性,所以跟九品是一樣的內涵。
佛無定法可說,都是隨眾生的根機而說的,所以,說五百、說九品也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性質是都一樣的,目的是要引導三輩九品、無量品的眾生都來專念阿彌陀佛,這樣就沒有那一些輩品了;到了極樂世界統統化生,統統花開見佛,都能證無生。這是輩品所蘊含的深義。所以,所有都要回歸到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
簡單地講是這樣,但背後的理論根據有很多。由於時間的關係,不能一一引經據論,這一節就講到這裡。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