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大家手上都有這份「第十八願善導釋」講義,同時另外有將近六張的「補充講稿」,對講義皆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即使大家不聽我的講解,僅僅看補充講稿,也能掌握到這張講義的意義。現在我先將講義念一遍:
第十八願善導釋(講義)
淨土宗根源之第十八願(本願),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有很簡明扼要的解釋(稱為「本願取意文」),此解釋是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原則、標準的解釋,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茲列本願文及三段取意文於下:
第十八願之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本願取意文」(善全五一頁):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本願取意文」(善全三五四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本願取意文」(善全五三九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願與〈玄義分〉、《觀念法門》、《往生禮讚》「取意文」對照表:
故知: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即是乘佛願力,必生彌陀淨土。
是故淨土宗「宗旨」即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當信而行之。
法然上人云(法全六一九頁):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現在我們逐句來稍作解釋。
淨土宗根源之第十八願(本願)
佛法自從印度傳到中國,已經超過了二千年,中國古代的祖師大德,根據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的法,建立了八個宗派,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甚深的教理,以及攝受的對象。我們這個法門是屬於八個宗派之中的淨土宗,不是其它的宗派,我們這一宗的傳承完全依據善導大師的法脈、流派。
淨土宗之所以成為淨土宗,它有個根本、有個起源。它的起源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為十方眾生廣發誓必救度的四十八大願;它的根本就是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
四十八願的內涵概略為三方面,亦即四十八願三成就:
一、成就淨土:成就清淨莊嚴、殊勝無比的極樂淨土,作為將來救度十方眾生的歸趨成佛之所。
二、成就往生:成就十方眾生必定往生的功德資糧。
三、成就佛身:既已成就眾生往生功德,自然成就了「佛中之王、光中極尊」的「南無阿彌陀佛」,有實際的力量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往生淨土、快速成佛。
這當中有一個根本的、主要的願,就是第十八願,所以稱為「本願」。
因為,雖然願願都是為了眾生,但如果眾生不能往生,那麼其他的願即使圓滿了,極樂世界再怎麼樣的殊勝莊嚴,阿彌陀佛再怎麼樣的徹底慈悲,那麼四十八願就沒有了意義,所成就的極樂世界也就沒有意義。第十八願就是使十方眾生都能往生,若沒有第十八願,十方眾生就未必能夠往生。
因為阿彌陀佛的每一個願,都是為了使十方眾生能到極樂世界去成就佛果的。那怎麼樣使十方眾生到他的極樂世界呢?四十八願當中有三個願,叫做「攝生三願」──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其中之第十八願、第十九願是「當機願」,是今生必定往生的願。至於只是結緣而對方並沒有要往生,阿彌陀佛也勢必要攝取他,跟隨著他,等待機緣成熟,就救他到極樂世界;總之,只要跟阿彌陀佛結過了緣,阿彌陀佛就永不放棄他、加持他、攝取他,這個願就是第二十願,所以第二十願叫「結緣願」,跟阿彌陀佛結緣,總有一天會等到他。有一句話說:「總有一天等到你!」。就好像大海的魚上了鉤,即使還沒有被拉上岸,可是,既然上了鉤就跑不掉,總有一天會把他拉上來。所以,凡是跟阿彌陀佛結過緣的,阿彌陀佛說:「要快速的,二、三世或幾世之間,就要把他救到極樂世界。」
當機願的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當中,哪一願是根本、主要的願,是阿彌陀佛的本懷呢?就是第十八願。為什麼呢?第十八願總共有三十六個字,其中有兩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只有第十八願有,其他的願並沒有,由這八個字可知眾生的往生跟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綁在一起的,是同時成就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如果成佛,眾生也就能夠往生;能夠使眾生往生,阿彌陀佛也才能夠成佛。至於第十九願並不是這樣的願,第十九願的對象是能「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人,是依對方能夠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根性與立場,來為他發這個願,引導他迴向他的功德來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保證在他臨終的時候,現前來迎接他。以這一種臨終來迎的保證方式,引導種種根性的眾生歸入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只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就必使他往生。第十八願所講的這一種往生方法,可以說完全是阿彌陀佛的佛心的流露,對眾生來講是包含上、中、下任何根器,因為這當中幾乎是沒有什麼條件,它的門檻非常的低,低到幾乎沒有門檻,使得能發菩提心、不能發菩提心,能修諸功德、不能修諸功德,都能夠往生,徹底顯露佛平等的慈悲,徹底彰顯佛偉大的力量,這都在第十八願當中。
所以,就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來講, 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隨自意而發,第十九願是隨他意所發。
同時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帶有第十八願的內涵,因為每一願都是讓眾生產生欣慕心、嚮往心,嚮往極樂世界的沒有三惡道,嚮往極樂世界的眾生都能夠獲得六種神通,都能夠住不退轉,都能夠快速證入涅槃,都能夠發大乘心,廣度十方眾生;欣慕每一願每一願的內容,嚮往極樂世界,最後他就會念佛往生。所以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引導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綜合言之,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根本願,第十八願也是我們淨土宗的根源。
第十八願的三十六個字,文字是很簡短,但它背後的內涵卻很深廣,因為充滿著佛廣大的慈悲與智慧,也因此,自古以來,對第十八願的解釋就有很多,而且各有不同。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我們今天看經、研教,以自己有限的智慧很難正確的掌握經文教理的內涵,必須要透過祖師大德的著作。
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有很簡明扼要的解釋(稱為「本願取意文」)
自古以來,淨土經論,尤其是第十八願,不乏祖師大德的解釋。在這些祖師大德當中,我們要依據哪一位祖師?哪一位大德?對我們淨土宗來講,我們是依據善導大師的解釋,所以這裡就說:「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有很簡明扼要的解釋(稱為「本願取意文」)」。
善導大師的教理思想,必須看他的《五部九卷》著作,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可以說都是在顯揚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都是以第十八願來闡釋發揮的。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非常多,我們所編的《善導大師語錄》,第一篇就是「本願篇」,把有關第十八願最明顯的解釋編輯在一起,總共十六條。這篇講義取了其中三條取意文作為第十八願的解釋。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都是簡單而不複雜,明朗而不模糊,都扼要的抓住核心點,而非不著邊際,所以說「簡明扼要」。
此解釋是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原則、標準的解釋。
接下來,就「彌陀示現」以及「原則、標準」等名相,依「補充講義」稍作解釋。
1.彌陀示現
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有什麼根據呢?在這裡列舉相關的證文:
唐朝文諗、少康共纂《瑞應傳》言:「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唐朝文諗大師跟少康大師,他們兩位的時代離善導大師並不是很久,尤其是少康大師有「後善導」的稱譽,也就是善導大師專依淨土教典,專修淨土念佛,達到一聲佛號一道光明;少康大師仰慕、效法善導大師的芳蹤,也達到一聲佛號一尊佛像。文諗與少康他們兩位大師共同編《瑞應傳》,全名是《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是將《往生傳》及《高僧傳》當中選出四十八位真實可靠,而又瑞相殊勝、真誠感人、能顯佛力不可思議的事跡,彙整成冊,給已經信受的人信心更加堅固,也讓還沒信受的人,能因閱讀此書而啟發信心。其中第十二位就是善導大師的往生事跡,最後的一段話:「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是對善導大師至高無比的讚歎。
佛法從東漢末年傳到中國,一直到少康大師那個時代,沒有像善導大師那樣的巍巍高盛的德行。這一句話在佛教界當中,可以說是最高的讚歎。隋唐時代是佛法鼎盛的黃金時代,寺院多、出家眾多、修行人多、高僧大德多,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都是成立在那個時代。可是,不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的祖師大德,論盛德來講都不如善導大師。不論世間的修身養性也好,或者是佛法出世的修行證果也好,都是在講德行。如果修行人沒有德行,當然就不能稱為修行人;修行人最重視的就是有德無德,如果是被讚揚、肯定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出家修行,才有意義。像對善導大師這樣的推崇:「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豈不是至高無上的讚歎嗎?這一種讚歎等於是說所有宗派的祖師大德,他們的德行,他們的證果,雖然也是巍巍高盛,可是,善導大師在這當中,是更為高盛的,是個中翹楚,所以說:「未有禪師之盛德矣!」這種讚歎,可以說是佛教界當中最高、最崇敬的讚歎。
「唐朝《實際寺主懷惲大法師碑銘》全名是《大唐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言:「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梨。」
《善導大師全集》八三一頁的〈善導大師略傳〉有引用這個碑銘的片段,其中就讚歎說:「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梨。」意思就是說,懷惲大法師的剃度師父,就是親證三昧的大德善導闍梨,以「親證三昧大德」這六個字來形容、讚歎善導大師。親證三昧就是入禪定之中,悠遊淨土,親見彌陀,不但可以面見彌陀,而且還可以跟彌陀彼此對話,這叫做親證三昧。這一種工夫、境界,不論是淨土法門,或是其他法門,自古以來就很少有人達到,即使是被推崇為淨土宗的十三位歷代祖師當中,親證三昧的也沒有幾位。廬山的慧遠大師是在臨終的時候,才有三次在觀想佛當中見到佛。一個人專修有德,往往在臨終的時候,會蒙佛示現來指示他往生的日期。法照大師也曾經在念佛中蒙佛攝受到過極樂世界。至於近代印光大師有沒有證得三昧,我們不知道,不過他有寫《念佛三昧摸象記》,既是摸象,就表示並不是開眼看到象的全貌。而善導大師的親證三昧,是在他年輕的時候。由此可見,「親證三昧大德」六個字,是非常崇高的在讚歎善導大師。
懷惲大法師本來是個世爵子弟,也就是王公大臣的兒子,這樣的身分發心出家,他的剃度師父不可能是泛泛之輩,一定是找一個無論是學問、智慧、修行、道行,都必須是備受公認的,所以他禮請善導大師當他的闍梨。阿闍梨有種種的內容,其中就有剃度的阿闍梨,也就是幫他剃度的師父。幫他剃度之後,當然就是教授他佛法的教理,引導他修行的方法以及生活的規範。善導大師的信眾很多,徒弟中最有名的是懷感大師,還有就是這位懷惲大師,再來就是淨業大師。古代的出家眾是不隨便稱為法師的,必須是他真正深入三藏、修行有成,真有其德,才能被恭稱為法師,不過現在已經是一種通俗的稱呼。懷惲大師被皇帝敕贈「隆闡大法師」的名號,如果是一般人尊稱他,或許還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是由皇帝來敕贈的,這個就非常的不容易,如果不是真正修行有德,實至名歸,經過種種的考核,是不可能受皇帝的贈誥的。當然,在這裡主要是提出「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梨。」
法然《選擇集》(法全一一七頁)言:「大唐相傳云:善導是彌陀化身也。」
北宋慈雲《西方略傳》、擇瑛《修證儀》、用欽《白蓮記》皆言:「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明朝蓮池《往生集》言:「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
民國印光大師言:「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又以偈讚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
前面的兩段典故還沒有點出善導是彌陀化身,然而在法然上人《選擇集》的最後跋文就非常的恭敬讚歎善導大師,讚稱大師是從大唐時代以來就一直傳誦他是彌陀化身。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他是日本淨土宗的開宗祖師,他以這一種口氣,這一種崇敬心,來稱述善導大師,是從大唐時代到現代,就已經被傳誦是彌陀化身的。
接下來是北宋的慈雲大師,他跟天臺宗知禮大師齊名,慈雲大師的本名是遵式,慈雲也是宋朝皇帝敕封給他的法號,也叫慈雲尊者,他有一本《西方略傳》(全名是《往生西方淨土略傳》),裡面就有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擇瑛也是北宋時代的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他寫了一本《淨土修證儀》,裡面同樣談到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
用欽大師也是宋朝時代的一位大師,他也有好幾本著作,其中有一本《白蓮記》(全名是《觀經疏白蓮記》)裡面也談到:「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明朝蓮池大師編輯了一本《往生集》,裡面搜集了比較殊勝的往生事蹟,有出家眾、有在家眾、有國王、有大臣、有一般百姓,甚至有動物往生,其中當然少不了善導大師的往生事蹟。蓮池大師在《往生集》的每一個事蹟後面,幾乎都有按語,他在集中對善導大師讚歎的說:「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蓮池大師是明朝數一數二的高僧,也是淨土宗第八位的祖師,他這樣的讚歎,當然不是隨便的。
近代印光大師也非常崇仰、極為讚歎的說:「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意思就是說,善導大師就是彌陀所顯化的,所以他在世的時候,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又以偈讚言:「世傳師是彌陀現,所說當作佛說看。」意思是說,自古以來,相傳善導大師是彌陀所示現化身,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著作,而要當作是佛所說一般,是佛經。印光大師在近代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高僧,他也是淨土宗的第十三位祖師,他所講的,他所讚歎的,可說是不隨便、不含糊,必須有他的證量,透過智慧思惟之後才敢這樣講的。不然,所講出來的如果太過輕率,或者是無本可據,豈不是自損人格。由以上的幾位祖師大德的證言,更能顯現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的份量。
我們今天要來瞭解第十八願的內涵,與其依循其他祖師大德的解釋,何不以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的解釋作為原則標準呢?
2.原則標準──本願註解,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
「本願」就是指《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無量壽經》自從在中國翻譯出來以後,有好幾位古代大德為《無量壽經》做註解,而他們並非都是專修淨土的,乃至善導大師之後,在日本對《無量壽經》的註解,對第十八願的闡釋也非常的多。綜觀這一些解釋,可說是異義多端,各有不同,甚至彼此相反。在這當中,我們只可以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作為指針,作為原則,作為衡量的標準。也就是跟善導大師的解釋吻合,就是正確的,可以參考;不然的話,就不是正確的,不可以參考。不過,既然有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就不必再另外花費時間精神去看其他的解釋了。因為,既沒有人來引導,而我們又沒有能力去分辨正訛,看了之後,反而會在我們的腦海中起了分歧的見解,那就非常的不好。
這幾年來,我們對第十八願也有多次的研討,可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我們都是就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在闡釋的,再怎麼解釋都是回歸到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內涵。所以大家如果有機會遇到有人解釋《無量壽經》、解釋第十八願,解釋的人如果有引用善導大師的本願取意文,那或許能夠比較接近善導流的思想,甚至是屬於善導流的;如果他不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或者雖然引用了,可是卻加上另外的解釋,不直截了當的顯現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意涵,當然就不能採納。
譬如日本,自從法然上人開宗立教,建立淨土宗之後,底下也有各流各派。各流各派當中,對《無量壽經》也都有解釋,尤其是對第十八願,也都有充分廣泛的註解,這當中尤其是日本淨土真宗為多;可是,他們有關第十八願的解釋,都很少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而且另有發揮,如此異說紛紜,可能就會偏離善導大師的思想。所以說:「本願註解,異義多端,唯應以善導之釋為其指南。」那也因為善導大師的解釋,簡明、扼要、明瞭,一看就容易理解,而且容易默記,容易行持。它本來就很清楚很明白的,如果把它的幾個字發揮得很玄奧,令人摸不著邊際,那其實就已經偏頗了,因為它是一目了然,當下可以明瞭、掌握的,卻作過多玄奧的解釋,恐怕就會變成畫蛇添足,走向偏離。
凡淨土行人,應依此釋,信解之,實踐之。
不研究淨土教理則已,不專修淨土法門則已,凡是要專修淨土、研究淨土,就必須依善導大師本願取意文的解釋,去信受它、去明瞭它,進而依善導大師所解釋的去實踐。
茲列本願文及三段取意文於下:
現在這張講稿將《無量壽經》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的「本願文」以及善導大師的三段「取意文」,同時的併列在一起,一看就懂,一看就知道。
3.設我得佛──「設我得佛」是願,願者希求之意,希求成佛度生。
第十八願總共是三十六個字,第一句是「設我得佛」。「設我得佛」這四個字,是顯示阿彌陀佛因地之時,法藏菩薩的願。願就是志願、希求;自己志願將來成為怎麼樣的人物,要達到怎麼樣的功能,就是一般所講的立志。阿彌陀佛立志不是為了功成名就、大富大貴這種世間的志向,也不是只為了得到小乘的聲聞緣覺而已,而是要成為天上天下、唯一無二的佛,而且,這一尊佛是要能夠救度十方眾生的佛。所以「設我得佛」是法藏菩薩至高至偉、無以倫比的志願。
「不取正覺」是誓,誓者誓約之意,謂若眾生稱念,不得往生者,我絕不成佛,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則誓不取。
「『不取正覺』是『誓』」,有願未必是誓,因為發了願,這個願將來成與不成,並沒有另外賭注的約定;但是有了不取正覺這個誓約,就是有了打賭,也就是如果十方眾生稱念他的名號,而不能往生,他就絕對不成佛,因為有了這個約定,這就是誓。
「不得往生,而仍成佛,則誓不取。」如果不能使我們十方眾生往生,而他的福德智慧,已經圓滿能成佛了,他依然捨掉佛的身分。為什麼呢?一般佛是只要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夠成佛,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但是法藏菩薩不是因為這樣就要成佛,他是必須達到使十方眾生能夠往生的功能,他才取佛果、取正覺,不然的話,再怎麼樣他都不成佛的。所以「誓」跟「願」各有不同,也就是,誓必包含願,願則未必包含誓。
「設」與「若」同。異譯之《如來會》多言「若我成佛」,《莊嚴經》亦言:「我若成正覺」。故大師三段本願取意文,為易解故,皆言「若」。
「『設』與『若』同」,設我得佛的「設」,跟善導大師解釋「若我成佛」的「若」,意義是相同的。
「異譯之《如來會》多言『若我成佛』」:《無量壽經》總共有五本的翻譯,文字各不同,可是都在說阿彌陀佛成佛的因因果果,以及眾生往生的因因果果。其中一本叫做《如來會》也就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跟《無量壽經》是同樣內容不同樣的版本,又是不同樣的人所翻譯不同樣的文字,所以叫做「異譯」,它裡面的四十八大願,大部分都用「若我成佛」這四個字。
還有一部異譯的經典《莊嚴經》,也說:「我若成正覺」,也是用「若」這個字。
「故大師三段本願取意文,為易解故,皆言『若』。」所以善導大師這三段的本願取意文,為了讓一般淨土行者都能夠容易瞭解,所以也都用「若」這個字。
設與若皆不定之詞。何故置不定之詞?略有二意:
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剋難量,故且置不定之詞。
二者重願難成:所發乃十方諸佛未發之願,所度乃十方諸佛難度之機,如是本誓重願,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詞。
「設與若皆不定之詞。」就「設」與「若」的意義來講,是有不定的意涵;設是假設,若是如果的意思。「何故置不定之詞?」為什麼法藏菩薩當初發四十八願,一開始用這個不定之詞。「略有二意」大約有兩個原因:
「一者因位期果:尚在因位,果剋難量,故且置不定之詞。」第一點在因地的階段期盼未來的果報:還在因地的時候,能不能達成這個果報,因為未來變化多端,誰也都不敢驟下定論,所以暫且把不定之詞擺在前面。
「二者重願難成:所發乃十方諸佛未發之願,所度乃十方諸佛難度之機,如是本誓重願,非容易可成,故且置不定之詞。」第二點是最主要的原因,為什麼?法藏菩薩所發的這個願,是十方諸佛沒有發、不敢發的願,因為,這個願所要度的眾生,是十方諸佛難以救度的根機,最典型的說明就是《悲華經》言:「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眾生,都隨著因緣果報相聚,投生到娑婆世界的地方,十方諸佛難以救度,所以這一些眾生,都被千佛捨棄。」被千佛捨棄的眾生,唯有法藏菩薩為我們發下誓必救度,若不能救度,他就不能成佛的誓願。所以這樣的本誓重願,在因地所發的這個深重誓願,不是可以容易達成的,「故且置不定之詞」,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然誓言必得,故《大經》「讚佛偈」言:「堅正不卻」,願後之文亦言:「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然誓言必得」。雖然用假設、如果,這樣的口氣,但是法藏菩薩的內心,是誓言必定要使我們往生,救度我們離苦得樂,所以在《大經》「讚佛偈」法藏菩薩就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也就是說,他誓言必定成佛,必定依他的願來廣度一切的眾生,使他們離開輪迴的恐懼,獲得成就涅槃的大安穩、大安樂。又說:「堅正不卻」:「堅」是堅固,「正」是正直,「卻」是不退轉,也就是法藏菩薩的願心是堅固的,真實的,如同金剛不壞、不變、永不退轉的。
「願後之文亦言:『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所謂願後就是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法藏菩薩又特別歸納重新發了三個願,叫「重誓願」或「三誓願」,所謂: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之後,經文說:「法藏比丘,說此誦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 空中讚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意思就是說,當法藏菩薩發了這個願之後,當下十方世界諸佛國土的大地,顯現六種震動,而且那時天空降下了妙華,當中自然充滿了音樂,有聲音在空中讚歎的說:「法藏菩薩所發的願,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一定能完成,一定能取正覺。剛剛發願而已,都還沒有力行,他的得果是在怎麼樣遙遠的未來,都還不知道,當下發這個願,還沒有成就果報,可是,空中就已經預言,似乎是授記的說:「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一定成就佛果,印證了法藏菩薩的成佛,同時也預言印證了十方一切聖凡善惡眾生,只要願生稱名,都必定往生。
那空中這樣的讚歎,是誰來讚歎的呢?當然,六道的凡夫是不可能這樣的讚歎,小乘的聲聞緣覺也不可能這樣的讚歎,菩薩之三賢十聖也不能夠作這樣的讚歎;空中的讚歎可說是諸佛的讚歎。阿彌陀佛可以說是在這大宇宙,在這歷史的無盡的長河當中,不斷的示現修行、示現成佛、示現廣度眾生的。所以,這一種空中讚言可說也是阿彌陀佛不斷發願、不斷修行、不斷示現成佛度生的一種示現。
「我」者「法藏菩薩」自稱。「得佛」與「成佛」同意。
「設我得佛」的這個「我」,是法藏菩薩自己稱呼他自己,他是發願的主人翁,對象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所以在這裡顯示「能」跟「所」。「得佛」與「成佛」是同樣的意思。
「佛」者與通途自覺、覺他、覺滿之佛有別。此佛者別意弘願所成之「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之佛。
「佛者與通途自覺、覺他、覺滿之佛有別。」在這裡所說的設我得佛的「佛」,跟一般的佛一樣不一樣呢?一般的佛就是所謂的自覺、覺他,而且覺行已經圓滿,才能稱為佛。自覺是小乘的聲聞緣覺之悟道解脫,若進一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把正覺的方法,發心引導十方眾生,這個叫做覺他,也就是菩薩的範圍境界。到了覺行圓滿,就進了佛的境界。但是,阿彌陀佛發願所要成的這個佛,跟一般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是不一樣的。
「此佛者別意弘願所成之阿彌陀佛」,所謂願不同,行就不同,因地的願行不同,所得的果也就不同。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跟十方諸佛因地所發的願,是不同的,怎麼不同?剛剛所講的:「我建超世願」,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尤其是第十八願,是超越十方諸佛、是十方諸佛所未發的願。而且,阿彌陀佛的行,又是經過了兆載永劫的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不只是三大阿僧祇劫而已。因此,阿彌陀佛所成就的這個佛的正報、依報,自然跟十方諸佛所成就的有所不同。因此,成了佛之後,就稱為阿彌陀佛,這就是「別意弘願」。諸佛所發的願,有所謂總願,也有所謂別願,而阿彌陀佛所發的別願,又是諸佛別願中之別願,特別的弘廣深重,所以稱為「別意弘願」。
「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之佛」,所以阿彌陀佛成佛之後,被釋迦牟尼佛稱為諸佛之王,是諸佛光明中極為尊勝。因為,果從因而來,因如果不特別的殊勝,所得的果當然就沒有特別殊勝之處,既然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可見因地所發的「設我得佛」是特別的超越。大家所熟悉的《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就極為讚歎的說:阿彌陀佛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這都顯示「設我得佛」的這個佛之字意,另具有超勝於十方諸佛的內涵。
此佛即是救度眾生之佛,若非救度具足煩惱凡夫、罪惡生死凡夫、逆謗闡提凡夫,悉使往生,即不取正覺之佛。
「設我得佛」成了佛之後的這個佛是阿彌陀佛。而阿彌陀佛他對眾生來講,是救度眾生的佛,這個救度有特別的內涵。既然是談救度,就對象來講,就是平等而無差別的;就方法來講,幾乎是不講條件,幾乎是沒有門檻的,這個才能稱為平等救度。所以,救度必須是絕對性的,超越於講求種種對象、種種條件的相對救度。救度的愛心必須是徹底的、絕對性的、無窮盡的,它的能力也必須是徹底的、絕對的、無有不能的。這就好像世間良醫,他是只管醫治病人,他不去管病人是好人壞人、有罪無罪,只要他是病人,醫生就有這個義務,就有這個天職去醫治他;至於他有犯法沒犯法,有罪過沒罪過,那是警察、法官的事,是因果、閻羅王的事;對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是救度的佛,你是善人惡人、有沒有犯因果,阿彌陀佛不看這個,他只看你要不要回心接受我救度,若你要接受我的救度,我就救度你,不管你是善人惡人,不管你的身分條件,不管你有沒有智慧學問,不管你有修無修,這樣才是所謂救度眾生之佛。
我們都是具足煩惱的凡夫,我們都具足貪、瞋、癡、慢、疑、邪見的煩惱,而且很熾盛、很強烈,可說是罪惡深重,勢必永在生死輪迴。如同善導大師要我們去自覺機的深信,說我們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們是煩惱具足的凡夫,乃至逆謗闡提凡夫,犯了五逆、犯了謗法、斷了善根的凡夫,阿彌陀佛都要救他,而且也有能力都使他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否則的話就「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一尊佛。
故淨土宗「宗旨」首言「信受彌陀救度」。
所以,我們訂立淨土宗宗旨的四句法語,第一句就是:「信受彌陀救度」,顯現出淨土宗這一個法門,是講救度的法門,阿彌陀佛是一位救度的佛,我們必須這樣的理解,這樣的信受。
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0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