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2018年3月24日講於淨土宗台南道場
各位法師,四位剃度者,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首先,恭喜四位佛子今日現出家相,可說是諸佛歡喜,龍天護法,是值得慶賀歡喜的。同時,也感恩大家前來觀禮、護持。
每一次剃度都會和大家講講話,這不只是針對剃度者,也是針對教團的出家眾以及蓮友們一種互相勉勵的語言。今天藉著幾位善男子、善女人的剃度之日,我簡要寫了幾段勉言。
- 為彌陀,為法門,為教團,
為常住,為眾生,為他人。
- 教團第一,自己第二;
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他人第一,自己第二。
- 新人生,新生活,新性情。
- 要相安,要和諧,要融洽。
- 相體諒,相包容,相接納。
- 不比較,不計較;
- 不抱怨,不批評;
- 不猜疑,不猜忌;
- 不爭理,不爭氣;
- 不情緒,不生氣;
- 不對立,不樹敵。
第一點:
為彌陀,為法門,為教團,為常住,為眾生,為他人。
出家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行,為什麼要修行?就是為了解脫生死輪迴之苦。
因為凡是六道的眾生都有輪迴之苦,因此必須假藉人身脫離這個輪迴之苦。而假藉人身脫離輪迴之苦,一般來講就是要專心修行,成為一個專業的修行人才比較容易;如果還在社會上,有家庭生活、士農工商、交際應酬……,那就比較沒有時間用功精進。因此要走上解脫之道往往是要出家修行。
在淨土法門出家,不只能使自己解脫,也能帶領大眾解脫。因為我們這個法門是講彌陀救度,講往生彌陀淨土的,否則在這五濁的末法時代,在任何法門出家都是不能解脫的。為什麼?因為那些都是自力、難行道的,教理雖然玄妙,但我們是修不來、達不到的。
唯有淨土法門是信受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的佛名,願生彌陀的淨土,將來倒駕慈航廣度十方眾生;而在還沒有往生之前,可以將這個法門弘揚出去,所謂「自信教人信」。這樣,在這個法門出家,不但自己解脫,也能讓他人解脫。
當然,只要是修學淨土法門,信受彌陀的救度,不管出家、在家,這一輩子都同樣能夠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苦,也未必非出家不可,只是說現出家相的話,一方面是過清淨、自在、無牽絆的生活,一方面也真正能夠專心、專業的踏上弘法、護教的成佛之道。
「三寶」就是「佛法僧」,佛法僧如果缺了一寶整個三寶就會消失,出家眾是僧寶,是維持佛法,住持佛法,傳承佛法,以佛法自修,也以佛法化人。出家眾之所以為三寶之一,是因為他有維持佛教存在、佛法不失的這種自然功能。因此不管是聖道門或淨土門,現出家相無形中就超越了在家眾──不是名聞利養的超越,是身分的提升與責任的加重。因此,在淨土法門出家,同樣能夠解脫,但又肩負著維持佛教不滅,弘揚彌陀救度於不失。所以,我們這個法門的出家眾一切都是為了彌陀的救度,為了淨土的法門。所以說「為彌陀,為法門,為教團,為常住」。
目前台灣弘揚彌陀救度法門的道場,是以我們教團為主,目前北中南寺院雖不多,但也有幾處。出家了,一切為教團、為常住;能夠為教團、為常住,就是為彌陀、為法門。因為教團、常住都是弘揚彌陀救度之法,我們現出家相一切都是為這個法門,以教團、以常住為主,因此凡事都要顧全大局,委屈求全。能夠這樣的話就是在「為眾生,為他人」。因為學佛本來就是一方面求解脫,一方面為了成佛;佛心就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的對象,就是所有一切眾生。
第二點:
教團第一,自己第二;
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他人第一,自己第二。
「教團第一,自己第二」,當自己跟教團有了衝突的時候,就是以教團為第一考量,自己擺在第二位;以教團為主,成全教團,圓滿教團,甚至一切都為教團,而不顧慮自己的利害得失。
「常住第一,自己第二」,所住的寺院就是我們的常住,以常住的光榮為光榮,以常住的發展為發展,不顧自己,甚至可以犧牲自己,一切為常住。
「大眾第一,自己第二」「他人第一,自己第二」,當自己與別人(大眾)有衝突的時候,就為大眾設想,為他人設想,大眾他人第一,不為自己設想,自己擺在後面,這就是佛心。學佛就是要學佛心,學佛的心是以眾生為念;佛的心是無我,沒有自己。我們都要這樣的學習。
所謂學習,是因為我們還是凡夫,不能像佛一樣地無我,不能像佛一樣地有大慈大悲,我們不但不能無我,而且我執堅固;我們不但沒有慈悲,而且心很硬很冷,那我們學佛,尤其是出家就是要學佛的慈悲,學降伏自己的我執,希望自己達到無我。不過這當然不可能,但是就是學習,學多少就成就多少,總比在原地踏步來得殊勝。
第三點:
新人生,新生活,新性情。
「新人生」,今天,你們的形象三百六十度完全地轉換了,從此過著新的人生。以前是穿在家服,現在穿出家服;以前是居士,現在是師父;以前是一般的人,現在是三寶之一。三寶是人天的師範,也就是人天的老師、模範,可以說人生是完全的轉變了,是新的人生。
「新生活」,以前在家是過著家庭的、世俗的、紅塵的交際應酬的生活,現在的生活是在三寶之中,是在清淨門地,過念佛修行、弘法利生的生活。
「新性情」,以前是習氣很多,污染很深,現在現出家相了,性情一定要改變。俗語說:「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如今是新的人生,新的人了,以前是舊人生、舊生活、舊性情,現在就必須是改性、改情,改頭換面、脫胎換骨,做一個具格的僧寶。從今之後,自己的心性一定要完全跟以往完全不一樣,這個意思並不是說要矯柔造作,詐現威儀,而是剛剛講的改性改情。以前的個性很驕慢,現在就要改為很謙卑;以前的個性很硬、很冷,現在就要改為很柔和;以前很固執,現在就要儘量放下我執。
也就是說,現出家相了,要儘量做一個沒有個性的人,如同「宗風.俗諦」所講的「謙卑柔和」。能夠謙卑柔和,才比較能夠對他人恩慈體貼。所以出了家,進入佛門,要把以前的負面的性情完全放下。
我們道場的出家眾可以說都很辛苦,平常要帶共修;共修結束了,有一點自己的時間還需要深入法義;同時不管白天夜晚,或晴天雨天,一旦需要助念,就放下一切立刻去助念,就如經典所講的:「自捨己事,先營他事,營他事時,不擇時節,終不顧慮,辛苦憂惱。」所以說,在我們這一個法門出家是很辛苦的。
但是,最辛苦的就是常住的住持與當家,往往處理常住眾的人事比弘法布教 ,比三更半夜去助念還要勞心勞力。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是凡夫,雖然出家了,往往還帶著以前的習氣進入佛門,因此十個人有十個個性、百種習氣,常有紛爭不和諧,那最苦、最累的就是住持、當家了,因為他們要去調解。
第四點:
要相安,要和諧,要融洽。
出家眾住在常住中,彼此的關係並不是父子母女,沒有血緣、親緣的這種親密關係,都是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知見,不同的個性。雖然這樣,但大家要體會我們都有相同的目標──求解脫,以我們這個法門來講,相同目標就是「自信教人信」;以這個相同的為主,擱置其他不相同的,所謂「求同存異」。因此必須至少能夠相安無事,彼此不煩惱,這樣就能夠過著順遂的一天。
當然,能進一步「和諧」就更好;再來,更進一步能夠「融洽」,那就好上加好。
團體大眾相處,不能融洽,至少要能夠和諧;不能和諧,至少要能夠相安無事。所以佛陀制定出家人的生活必須守持「六和敬」,六種和合而彼此尊重、恭敬對方的生活,所謂「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然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這就是講和,要和諧,要平等,要一致。
要達到和,就必須要「他人第一,自己第二」;有是非、紛爭就退讓自己,尊重他人,所謂「他人對,自己錯」。修行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這就是有了「敬」,所以「六和敬」很重要。
有了「六和敬」也就能夠「相安、和諧、融洽」,有了「六和敬」至少能夠相安無事。
第五點:
相體諒,相包容,相接納。
有不一樣的觀點,或利益上、人事上的衝突,應該抱持怎樣的態度呢?就是要體諒對方,也可以換位思考:假設我是對方的話,我會怎麼樣?
這就是體諒,體諒對方的不足,體諒彼此都是凡夫。理解他現在會這樣做,未必是他的本心,是因為他的習氣;而且他現在所做的,我們曠劫以來也都做過,而且比他更嚴重。就是這樣的來體貼、體諒對方。
同時,要想到每一個人都有優點與缺點,其實我們的缺點比別人更多、更深厚,所以,體諒並不是站在高位對下面的人,是彼此體諒,自己也有不足,自己生生世世以來一直都有過患,假設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種種負面的人事物,將來我們都會做。如果能這樣想,就能夠互相體諒。彼此如果不能夠互相體諒,一定會有爭端。
「相包容,相接納」,不能包容,也就不能接納;能夠包容,進一步要能夠接納。團體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包容、相接納──包容對方的不足,包容對方的缺陷,包容對方的種種煩惱而不去指責,不去計較,同時不排拒而能夠接納他。
我們都是凡夫,常常習氣一起來就忘記了這一些道理,但是這一些道理,如果記在腦中,儘量融為骨髓,化成個性的話,這樣遇境逢緣,往往就能夠有這一種的展現。即使不能成為自己的個性,但這樣的道理如果能夠理解到腦海之中,逢緣遇境的當下,也能夠很快的反觀自照,而立刻改變過來。
「宗風.俗諦」有一句話說:「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阿彌陀佛如何為我呢?阿彌陀佛體諒我們,不跟我們計較,我們貪瞋癡強盛,業障深重,阿彌陀佛也毫不計較地包容我們,阿彌陀佛如果不包容我們,我們只有墮三惡道,不可能往生極樂。因為阿彌陀佛包容我們、接納我們,將來要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而且預先建設極樂世界送給我們,所以我們要學佛的大悲心,阿彌陀佛體諒我們,我們也體諒別人;阿彌陀佛包容、接納我們,我們也包容、接納別人。如果我們不能包容別人,就表示沒有體會到阿彌陀佛的包容;不能包容別人的話,閻羅王肯定也不會包容我們。
第六點:
不比較,不計較。
如果凡事都心存利害得失,或者上下、高低、好壞這一些比較,那一定會有所計較。因為比較就容易有計較,一旦計較,種種紛爭就會衍生,所以我們要儘量不比較;即使無形中比較了,也不要去計較,儘量把好事讓給別人,壞事自己承攬。
第七點:
不抱怨,不批評。
抱怨,可以說是罪業的起端。一件事情不管輕重,往往因為抱怨而彼此不滿,因為抱怨而彼此懷恨,所以不要抱怨,也不要批評。發現到對方的過失,可以私底下善意、委婉的提醒對方。
第八當:
不猜疑,不猜忌。
我們眼睛所看到、耳朵所聽到的未必是真實,因此凡事要理性、客觀,要正面思維。再來,不要猜疑,疑心容易生暗鬼,容易杯弓蛇影;如果猜疑,接著就會猜忌,忌諱對方、計較對方、防範對方,這樣就不能相安、相處。
第九點:
不爭理,不爭氣。
宗風說:「凡事肯吃虧不計較」,一般人往往物質上可以吃虧,可是理上不容易吃虧,總是要爭一個理。修行人,不要爭理。為什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前面有講過,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讓對方佔便宜,這也是一種德行,一種修行。如果為了爭一口氣,總要釐清個我對你錯,這樣的話也不能相安。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不爭理、不爭氣的,明明對的事情,可是人家誤會我們,也不一定要去辯解,因為往往愈辯解愈引起對立。所以,要放下這一口氣,不去爭理,不去爭氣。
第十點:
不情緒,不生氣。
修行其實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情緒,不要有情緒。面對什麼樣的人事,面對什麼樣的繁瑣的事情,都能夠耐煩、穩重而不起情緒,遇到衝突的時候也不起情緒,不起情緒就不會生氣了。
第十一點:
不對立,不樹敵。
大家相處不可以對立,言語上、行為上的對立都不可以;凡事都要肯吃虧、不計較,一旦有對立,無形中就樹立了一個敵人,那今後怎麼能夠安然相處呢?
今天在這裡所講的,並不是說這些我都已經做到了,是互相勉勵,互相學習。
最後,還是恭喜新剃度者,希望新剃度者能夠放下自我而發心為教團、為彌陀、為法門、為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