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第四十一、下品下生的重要
前面所研討的兩個主題,是下品上生與下品中生的內涵,接下來要研討下品下生的經文意義,以及文字背後所彰顯的深義。在研討下品下生之前,先說明下品下生的重要性。
就整部《觀經》來講,下品下生的經文是非常重要的;就整個淨土宗來講,《觀經》下品下生也是淨土宗的精華,也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終極意義。下品下生的經文非常短,但是意義非常深遠、非常殊勝、非常令人法喜充滿、歡喜無量。
可是一般學佛念佛或是研究教理的人,大多不曉得下品下生的經文教理對淨土法門的重要性,甚至全然不知此段經文是整部《觀經》最切要的地方。導致他們在講述九品往生時,由於認為下品下生在品位上是最低的、在根機上是最劣的——不但沒有學佛修行,反而是造業深重——因此就忽略了下品下生這段經文背後其實是另有甚深含義,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這段經文的重要性,關係到阿彌陀佛的成佛、眾生的往生,乃至整個淨土宗的建立基柱。
我們應該知道,就是因為下品下生的人是造惡造罪最重,是最沒有善根的眾生,這樣的眾生也能被救而永遠脫離三惡道,超出六道輪迴而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後也能夠成佛,這樣更能顯示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之所在,顯示出阿彌陀佛超發無上殊勝之四十八大願,其中根本願——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正覺的自然功能。如果沒有下品下生這種根機的話,就很難顯示出阿彌陀佛在十方諸佛當中愛心是最絕對的,力量是最超絕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下品下生,就沒辦法顯示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就好像如果沒有最嚴重、最難治的病人,就沒辦法顯示出這位醫生崇高的醫德、超世的醫術一樣。
總之,唯有下品下生才能顯示出阿彌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十方眾生沒有一個在阿彌陀佛的救度之外。因此,有了下品下生,就給所有的念佛人、修行人最後、最大的希望。
可是,「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如果沒有人開顯的話,我們根本不知道原來下品下生對一個想脫離輪迴的修行人、想往生淨土的念佛人來說是這麼親切、這麼重要,而且在淨土三部經當中佔有這麼大的分量。
以上是就下品下生的重要性先做一個概略的說明。
第四十二、下品下生的文意
接下來,我們先從字面上來解釋《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也就是所謂的「消釋經文」。經文說:
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我們就經文字面的意思來解釋。
「或有眾生」:所謂「眾生」,簡要來講,分為聖人和凡夫這兩種。聖人包括佛、菩薩、聲聞、緣覺,就是四聖;凡夫就是六道輪迴的眾生,包括天、人、阿修羅以及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就人道來講,人包含善人和惡人,善人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惡人也有重惡和輕惡之別。那這裏的「或有眾生」是指什麼樣的眾生呢?是指惡人。
「作不善業」,他到底做了哪些不善業呢?
「五逆十惡」:所有惡業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五逆」。「五逆」是什麼樣的罪業呢?就是五種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叫五逆,五種極其嚴重、必墮無間地獄的重罪。一切罪業當中,殺生最重;殺生當中,殺人最重;殺人當中,殺害恩養自己的親生父母是大逆不道,罪大惡極,因此叫作逆罪。父母養兒愛兒,不但心甘情願付出一生心血,甚至視若自己,以身相代。身為子女,不知感恩報恩、孝養孝順,反而視為仇人,瞋心加害,可見這個人的無明煩惱特別厚重。此外,連修行成就、德高日月、超凡入聖的出世間聖人阿羅漢與佛也加以謀害。又破和合僧,分裂僧團,障礙修行人,這些罪業,也是罪大惡極、大逆不道,通稱五逆重罪。「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欲、瞋恚、愚癡。一切罪業當中,最重的罪他都造了、犯了。
「具諸不善」:「具」是具備,「諸」是很多。除了五逆十惡之外,還做了其他很多不善。其中譬如「謗法」,什麼叫謗法?譭謗佛法正知正見,認為沒有善惡報應、沒有三世因果、沒有六道輪迴。也就是說,一切的世間法、出世間法的惡,他通通造遍了。他一生作惡多端,可以說「無惡不作、無作不惡」,是世間最大的惡人、最卑劣的眾生。
這樣的眾生,在人群中是被眾人所拋棄、嫌厭、避之唯恐不及的。他雖然有人的形象,但不是一個人,是披著人皮的野獸。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要受最嚴厲的法律制裁的,在因果當中是要直接墮落阿鼻地獄永難出離的。可以說,所有的惡沒有比下品下生這種根機所造的惡業更惡了。
經文說「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因為造了惡因,自然就會墮落惡道。是怎樣的「惡道」呢?是「經歷多劫,受苦無窮」的惡道。經典上說,犯五逆當中的一逆,就要墮落地獄受一劫的苦,犯二逆就要受二劫的苦,犯五逆就要在地獄之中受五劫的苦,何況他是五逆、十惡,乃至謗法,種種的惡業都造了,所以必定要經歷很多的時劫,受盡無窮的痛苦。
經文說「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臨命終時」就是將死但還沒有死,奄奄一息的狀態,或者是深度昏迷的狀態,快要斷氣但還沒有斷氣。這樣的愚人,在臨命終、即將墮入阿鼻地獄的千鈞一髮之際,可謂百千萬劫難遭遇,他遇到了善知識。在他臨命終的時候,如果沒有遇到善知識的話,當下就要墮入地獄。剛好,他遇到了善知識。一生造惡,臨終遇到善知識,不但不會墮落,而且能夠超脫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人必須是他過去世累積過善根福德,跟阿彌陀佛有緣分,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說,千百萬人當中難得一人有這種福報。
這個愚人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善知識種種安慰,為他說法。不但是說法,而且所說的是「妙法」。這個善知識有可能是出家人,也有可能是學佛見識很廣的在家人。所以,各位蓮友!一個人將臨終了,我們去幫他助念,為他開示彌陀慈悲、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那我們就是他的善知識。
我們可以想像,這個臨命終的人,一生造惡多端,這個時候肯定是非常痛苦。是什麼樣的痛苦呢?一個人要斷氣的時候,身體上所謂地水火風即將分崩離析,那種痛苦是所有痛苦當中最為痛苦的,古人就形容說,如同「活龜脫殼、刀風解體,其苦難忍」。同時又有精神上的痛苦。精神上的什麼痛苦呢?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了他腳底下,閻羅王所派的鬼卒拿著手銬、腳鐐來到他面前,要鎖拿他了。那種慌張、恐懼,是語言文字沒辦法形容的。
經文說「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這裏所說的「妙法」,就是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門,因為唯有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才能給他安慰,讓他離開當下的苦境。離開什麼苦境呢?他就要墮落地獄了,阿彌陀佛不但能讓他不墮地獄,還能讓他脫出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快速成佛:這樣的法才堪稱妙法。
進而言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萬德洪名就是妙法。所以,善知識為他說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妙法之後,就要他念佛。
在這裏,「教令念佛」的這個「念佛」,是指心中思維阿彌陀佛救度的功德,以及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每一尊佛都有他各自成佛的內涵和意義,名號也是一樣。善知識本來是教這個臨命終的極重惡人在心中思維、憶念阿彌陀佛救度的功德。
可是經文接下來說:「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不遑」就是無暇、沒有時間、來不及、不可能的意思。這個即將臨終的五逆十惡的罪人,身心被種種痛苦所逼迫,非常的慌亂恐怖,根本不能穩定、專注,不能在心中思維、憶念阿彌陀佛是怎樣的慈悲,有怎樣的功德,又是怎樣的救度,這些他都思維不來,甚至也不能穩定、專注地在心中憶念佛名。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罪人死苦來逼,無由得念佛名。」
經文接下來說:「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善知識看到這種情形,就換了另一個方法,說:「你如果心中不能思維、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以口直接稱他的名號,喊他的名號;與其喊爹喊娘、喊『哎呀!可怕!救命啊!』不如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經文說「應稱無量壽佛」。「稱」就是嘴巴稱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叫做「應稱無量壽佛」。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善友知苦失念,轉教口稱彌陀名號。」
經文接下來又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善知識另外教的這種方法,這個人就能做的到了。他就以至誠懇切的心,讓嘴巴發出的聲音能夠相續不斷地「具足十念」,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了十聲——「十」是代表圓滿的數字,並非一定要念滿十聲,多一聲多餘,少一聲不足,不是的。這段經文是顯示臨終才知道念佛求生,只要念佛相續,阿彌陀佛就會應聲來迎,所以每一念每一念,念念都在消除生死輪迴的重罪,念念都有消滅生死罪的功能。
經文接下來又說:「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由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的緣故,每一念、每一念都能消除他曠劫以來生生世世所累積的種種罪業。這些原本會讓他永遠在六道當中生死輪轉的罪業,在他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聲中全部消除了。善導大師在《觀念法門》中解釋說: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
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大師在《般舟讚》也說:
聲聲連注滿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
稱念佛名,每一聲、每一聲都滅掉了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很多人喜歡誦經消業障。誦經當然能消業障,但是,如果跟念佛相比,誦經消的業障,就像螢火蟲的光明一樣;念佛消的業障,就像太陽的光明一樣,怎麼能比呢?
《觀經》下品上生的眾生,聞大乘十二部經典首題名字,這是代表誦經的法門,消除一千劫極重惡業;但是下品下生的眾生,念一聲佛,滅掉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從行法的難易與效果的勝劣來講,都無法相比。一者誦經難,念佛易;二者誦經滅罪遠遠不如念佛,可說誦經滅罪劣,念佛滅罪勝。誦一部《地藏經》至少一個半小時,除一千劫罪;如果以一個半小時來念佛,約念六千聲佛,滅四十八萬億劫罪。這樣比起來,念佛滅罪功效是誦《地藏經》的四百八十億倍。
這還只是講數量,其實不僅僅是數量,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了生死。誦經消除極重惡業,念佛消除生死罪業,直接脫離生死輪迴。很顯然,誦經雖然也能除罪,但還不能了生死;念佛既然能夠消除生死罪,就自然能夠了生死,也就是能夠消除生死輪迴的罪業,不再生死輪迴,且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從消業障、了生死、往生淨土來講,誦經都不如念佛;持咒也不如念佛,沒有比得上念佛的。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經文接下來又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他念了十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斷氣了。斷氣的時候,他看到一朵金色大蓮花,非常明亮,好像金光閃閃的太陽一樣,來迎接他。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解釋說:「臨終正念,即有金華來應。」
可說,不論何人、何時、何處、何緣,只要念佛,佛就聞聲救苦,應聲而現;如果臨終念佛,那正好蒙佛來迎往生極樂。
經文接下來又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在一剎那之間就坐著這朵金蓮花往生了。往生到哪裡?往生到極樂世界。
各位蓮友,真的不可思議!真的令人難以相信!
一個一生當中無惡不作、無作不惡的五逆十惡罪人,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了面前,因為善知識來給他安慰,為他說彌陀的救度,在他將斷氣的時候,教他稱念了十聲「南無阿彌陀佛」,立刻火焰化紅蓮,他就坐著這朵蓮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太殊勝,太不可思議,太令人難以相信!可是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的。而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散善義》中也解釋說:
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
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
又在《般舟讚》說: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又在《法事讚》說: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