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慧淨法師2015年8月19日講於高雄永明寺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我們淨土宗的宗風包含「真諦」跟「俗諦」。如果能掌握「真諦」,往生就已經確定了,所謂「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如果能掌握「俗諦」,一生中,個人能夠安樂,團體能夠和諧,不管在任何的環境,都能過著安心念佛與歡喜無憂的和樂生活。
因此,對於淨土宗的宗風,大家要時時加以溫習。
真諦第一條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阿彌陀佛的佛名具有宇宙的能量,具有佛性的全部功德,能夠救度一切眾生。以佛陀教法而言,佛以四種法來教化眾生,所謂「身業、口業、意業及願力」。
「身業」,是以相好度眾生;
「口業」,是以說法度眾生;
「意業」,是以神通度眾生;
「願力」,是以名號度眾生。
「相好度眾生」,佛相好光明無等倫,佛有無量相、無量好、無量光明,能夠讓人觀想、思維而消業障,增福慧,甚至斷除煩惱。
「說法度眾生」,佛陀一生說法,集結成為三藏十二部,能讓後世人依教奉行而修行成佛。
「神通度眾生」,所謂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或顯現男眾、女眾、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乃至顯現山河大地、橋樑、樹木等來度眾生。
「名號度眾生」,每尊佛都有本體與名號,本體也好,名號也好,對佛本身來講都是一體的,也就是佛體的本身跟他的佛名是一如不二的。因此,佛本身所有的功德、能力,在他的名號中全部具足,毫無欠缺。而佛的慈悲、智慧、願力也在這句名號裡完全具足圓滿。
所以,佛的名號,有佛的心、佛的眼、佛的耳、佛的神通變化在裡面。一稱佛名,佛的本身就會應聲而現,聞聲救苦。尤其「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它本身與念佛人是結合在一起的,所謂「與佛同在」。念佛之人永遠在阿彌陀佛光明的攝護當中,阿彌陀佛也永遠在念佛人的身心之內,所謂佛入我心,我入佛心,佛生相融,一體不離。所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都與佛同在,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甚至不會受到冤家債主的討債,也不會受到鬼神、天魔、外道的障礙與妨難。為什麼?因為念佛人蒙佛光明攝取,又仰仗佛號功德,就容易與冤家債主化解冤結,乃至超度無形的冤家債主;同時念佛人時時沐浴在佛光當中,不可能會受鬼神或天魔外道的妨難障礙。
佛的名號與本體合而為一,這對我們來講是難以想像的。
因為就凡夫的有限思維,認為名號只是用來稱呼本體的方便施設,它不是真實的。名稱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哪能像本體這樣有實質的內涵與功德作用呢?這是一般的想法。
當然,以世間法來講,任何事物都是不真實的。不只是有形的文字、符號,乃至無形的聲音、思想、認知等,都只是因緣的聚合,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雖然如此,就世間人而言,我們還是需要以各種語言、文字、符號來做為彼此溝通的橋樑或學習認知的一種方便施設。
但是,就佛而言,他的名號與我們在世間所認知的聲音、符號是不一樣的。佛的名號是「以名召德」,佛本身有什麼樣的德能、功德,就以什麼樣的名號來形容、稱呼。佛所展現的種種現象種種境界,與其本體是一體的,即所謂「四無礙」的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只有佛本身才能達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
「事法界」,所謂「事」是指有形的事相,這是由本體所起的宇宙森羅萬象的作用,是生滅紛紜,千差萬別的現象界,屬於凡夫俗子的境界。可以看到、聽到、摸到,可以想像的,這是事法界。
「理法界」,這是就本體、真理來講的。是指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的本體界,已超出凡夫的思慮和言詮。「理」的本身我們凡夫也都具備,而且是不會消失的。曠劫以來我們在六道輪迴,即使墮落地獄、餓鬼、畜生、或者是生而為人,煩惱強盛,業障深重,可是我們的真我、本性、自性、佛性(理)永遠都不會消失、不會改變。只因被煩惱業障蓋住,所以「理」的功能顯現不出來而已。
「理事無礙法界」,是指差別事相與本體界之間,相即相入的關係。
「事事無礙法界」,是指本體界顯現的諸法融通無礙。
對佛來說,「理法界」與「事法界」是一體的,融通無礙的。佛本身是理,名號是事,十法界對佛來講,都是融通無礙。因此我們人道的凡夫,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為什麼?因為佛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此外,念佛方法很單純、很簡單、很容易,不論任何根機,都能夠念佛,乃至動物,譬如會說話的鳥,牠模仿人依樣畫葫蘆的念佛,也都具有同樣的功德。因此念佛本身有二種特色:
一、簡單。稱念這句名號最容易、最方便;一般人都能做到。
二、殊勝。佛的名號即是佛的本體,因此,只要念佛就可以具足這句名號佛所有的功德。
阿彌陀佛發願以名號救度眾生,這樣的經證文句充分顯現於淨土三經之中。雖然經有三部,但它們的宗旨都一致地在講佛的本願是以名號來救度眾生,稱念名號之人必定往生。所以說,念佛人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因此,淨土宗的宗旨是: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特色是: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
淨土宗只講念佛是往生的正因,離開念佛就不是淨土宗的法門,不講專稱阿彌陀佛佛名,就不是純粹的淨土宗。
此外,淨土宗的祖師,像龍樹菩薩《易行品》、天親菩薩《往生論》、曇鸞大師《往生論註》、道綽大師《安樂集》、善導大師《五部九卷》,都傳承於淨土三經,也都在講念佛才是往生正因,念佛必定往生。尤其善導大師,他是彌陀化身,著疏楷定古今,集淨土宗之大成,開創淨土宗。善導大師通達彌陀本懷,他將淨土三經做一總結,而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因此,「本願稱名」不只是淨土三經的核心,也是三經一致的結論,更是整個佛教的歸宗結頂之處。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出現在世間,目的就是要廣度十方眾生,要以什麼法才能廣度十方眾生呢?就是讓眾生專稱彌陀佛名。因此,善導大師才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我們學佛之人,即便不能了解整部《大藏經》的意涵,而達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境界,甚至因為不認識字,也無法誦經。但是只要明白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的目的,就是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並且依教奉行的話,那三藏十二部的核心可以說就已經掌握到了,也達到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更圓滿了我們生而為人的目的。
我們學佛也好,修行也好,乃至出家也好,無非都是為了解決人生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解脫六道生死輪迴。而要解脫六道輪迴,必須假藉人身,因為不能生而為人,就無法修學佛法,就不能了解彌陀的慈悲,那要如何依靠佛法、仰仗阿彌陀佛來救度呢?所以,生而為人的最高目標、最終極的目的,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
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不成佛則已,只要成佛,一定要讓十方世界恒沙諸佛,通通都來讚歎他、稱揚他。因而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又再重發三個願,其中第三願說: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他成佛的時候,希望他的名聲能讓全宇宙所有的眾生都能聽聞到,都來讚歎他,並且時時刻刻稱念他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功德已經到達極點才能發這種願,我們敢發這樣願嗎?(不敢)。
阿彌陀佛廣發希望十方世界、恒沙諸佛都來稱揚讚歎他名號的願,這完全不是為了好名。因為阿羅漢以上就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了,也就是說沒有我、人、眾生、壽者 ,這種對立差別的觀念,怎麼還會希望十方諸佛都來讚歎他,為他歌功頌德呢?而且還要十方眾生都了解有阿彌陀佛,而自願去想他、念他呢?阿彌陀佛這樣做,完全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要救度十方眾生。
剛才說過,佛以四種因緣、四種方便法來度眾生。
第一種,相好光明度眾生;
第二種,說法度眾生;
第三種,神通度眾生;
第四種,名號度眾生。
前面三種,佛是以他的身、口、意三業來度眾生;而名號度眾生,則是以功德願力來度眾生。在這四種法之中,阿彌陀佛如果用身業的相好來度眾生的話,我們凡夫想像不來。因為我們妄念紛飛,而且佛的相好又極其微妙莊嚴,我們根本想像不來。此外,阿彌陀佛如果以說法度眾生,我們也難以依教奉行。為什麼?譬如持戒,即使佛以最基本的五戒十善來規範我們,我們做得到嗎?做不到。最基本的都做不到了,更何況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的內容第一項就是「四念處」,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做得來嗎?三十七道品我們也做不來,其他的三福、六度、十念法呢?我們同樣也做不好。再者,阿彌陀佛如果以意業救度眾生,其他外道也有種種神通,因此,若不是在很特殊稀有的情況下,佛不會隨便運用神通來度眾生的。
總之,只有名號最方便,以名號救度眾生最容易又沒有副作用,而且大家都做得到。在整個大宇宙裡有十方世界十方眾生,而十方世界也各有十方諸佛顯化說法,因此阿彌陀佛必需要讓十方諸佛都來讚歎、宣揚他救度眾生的慈悲願力,方能使得十方眾生都能經由十方諸佛的勸化、引導而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所以,才必須發這個讓十方諸佛都來稱揚讚歎他的第十七願。第十七願願文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接著,又發第十八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第十七願是諸佛稱揚願;第十八願是念佛往生願。也就是要十方眾生對於諸佛所弘揚的彌陀救度法門,都能歡喜信受,然後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所以十七願、十八願是有前後次序的關係,也可以說是一體不分的。
第十七願成就之後,十方諸佛都來弘揚彌陀名號,而釋迦牟尼佛是十方諸佛之一,所以他示現在這世間,當然就會以弘揚彌陀名號作為出世的目的,所謂「出世本懷」。因此,這部弘揚彌陀名號的《無量壽經》,又被稱為「出世本懷經」。
因為有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弘揚彌陀名號,此界的我們才能夠從經典中看到,或從善知識的說法中,聽聞到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功德名號。從此,我們才能「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夾雜稱念其他的諸佛的名號;也不夾雜修諸功德來迴向往生,而會持續專一的來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都是佛的悲願所致。
《無量壽經》下卷一開始,釋迦牟尼佛就講第十七願及第十八願的成就文。也就是說,在四十八願中,第十七、十八願不僅有前後關係;在解說成就文之時,第十七、十八願,也是前後合在一起說的。第十七願「成就文」說:
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所以講「不可思議」,就是說這句名號的威神功德能夠救度我們十方眾生,這是超越凡夫、聲聞、緣覺,乃至菩薩所能想像的境界。我們一般人對於日常生活經驗中,想像不到的事情都會說「哎呀!真是不可思議!」其實那都不是不可思議。比如科學家、哲學家所發現宇宙人生的種種現象,都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因為就凡夫來講雖是不可思議,但對二乘菩薩而言就不是不可思議的。
那麼真正的不可思議在哪裡?在阿彌陀佛的名號裡。彌陀佛名能夠救度像我們這樣的罪惡眾生,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為什麼?我們罪惡凡夫,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生生世世輪迴六道無法出離,除了阿彌陀佛,十方諸佛也難以救度我們。像這樣的眾生,居然能夠脫離三界,往生極樂,而且能快速成佛,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因此,我們所說的不可思議,是指阿彌陀佛的救度來講的,所以「不可思議」這四個字,是非常莊嚴、非常神聖、非常高超的。所以我們如果遇到事情隨口就說「不可思議啊!不可思議啊!」那豈不是貶低了阿彌陀佛救度的功德了。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顯現在能讓我們這樣的業障凡夫、地獄種子,只要稱名就可以出離地獄、超脫三界、往生極樂,而且能在極樂世界快速成佛,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其他的種種現象,再怎麼神奇都不算不可思議,這是第十七願成就文的意涵。
接著第十八願「成就文」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所以,《無量壽經》在講什麼?在講第十七願的諸佛稱揚名號,第十八願的念佛往生,因此講完第十七與第十八願的成就文之後,釋迦牟尼佛就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以這三十二個字作為《無量壽經》的總結,也就是說《無量壽經》上、下兩卷,雖然講了四十八願,又講三輩機類,以及三毒五惡段,但是它最根本的核心在講什麼?在講念佛的功德。念佛有什麼功德?就是能讓十方善惡凡夫「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也就是能「具足無上功德」,獲得成佛的「大利」。釋迦牟尼佛這麼講,就表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功德非常大,足以做《無量壽經》的結論。
其他像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所講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或者是繫念我國,植諸德本這些內涵,為什麼不被稱揚讚歎呢?換言之,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凡夫所做的,有為有漏的善法,這跟名號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我們無論怎樣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都是虛假,不真實的,都是有漏的,祖師說這都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阿彌陀佛的名號是真實的功德,我們所修的是虛假的,虛假如何能跟真實比?假的鈔票充滿整間倉庫,但是一張都不能用,真鈔只要一張,尤其是金融卡的話,有了這張金融卡走到那裡都通行無阻,所以最後《無量壽經》只說念佛功德,不說其他的功德。由此觀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就是四十八願的根本、核心,有了這個根本願,其他所有的願自然就都涵蓋在裡面,所以第十八願的念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這也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親自所解說的,釋迦牟尼佛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是最權威、最標準、最基礎的解釋。直接了當的說明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就是念佛,念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這聞名欲往生的願,就是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那豈不是說第十八願就是根本願,因為第十九願、第二十願都不是講稱名念佛。何況《無量壽經》的異譯本《莊嚴經》就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不論是「以經解經」,以淨土的經典來解釋、印證淨土的經典,或是以淨土的釋論來證明淨土的經文,都可以看出用名號來救度眾生,就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
在《般舟三昧經》裡就提到,有一位菩薩,他在入定中看到極樂世界,也看到阿彌陀佛,他就請示阿彌陀佛,我們十方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應該要如何修行,要怎麼樣做?阿彌陀佛跟他說,只要相續不斷念他的名號,自然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只說要念佛,並沒有要求我們做其他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以專念故,易得往生」。因為專稱彌陀佛名的緣故,就容易地、必定地往生極樂淨土,因此,從淨土宗最根本的核心,最重要的經典來看,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就是稱名念佛。
此外,有關祖師的傳承,譬如龍樹菩薩的《易行品》,也只說念佛而不說其他。
《易行品》說: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又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說:
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又說: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有關這方面的法語,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講的非常多。
不僅《無量壽經》說念佛必定往生,《觀無量壽經》也在說念佛必定往生,尤其第九觀就斬釘截鐵的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只有念佛的眾生,阿彌陀佛的心光才攝取不捨,如果沒有念佛的眾生,跟阿彌陀佛沒有感應道交,不能受到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
此外,釋迦牟尼佛對念佛人讚歎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的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這是《觀無量壽經》的宗旨。
而在經文的最後,釋尊又以持名念佛做為結論: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因此,《觀無量壽經》的結論也是在稱名念佛,不是在散善的三福九品,也不是在定善的十三定觀。
《阿彌陀經》也只講念佛,不講其他。《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又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
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釋迦牟尼佛說執持名號的本身就是多善根,多福德。而一心不亂就是講專稱彌陀佛名,不動搖、不雜亂。所以淨土三經以及祖師的傳承論註,都是在講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這不僅是我們淨土宗的特色,也可說是我們的旗幟、標竿,更是我們義理的標準和保證。我們對外處理事務,只要親自簽名蓋章,就表示一種承諾和保證;而我們淨土宗,這顆印章所保證與承諾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特色,也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所以任何人,他所講的、所修的淨土法門,如果跟淨土宗的特色、義理不符合的話,那就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
淨土宗的宗旨,第一是講「信受彌陀救度」,也就是信受彌陀慈悲、愛心的救度,所以,淨土法門是講慈悲、講愛心的法門,不是講刻苦修行的法門。因此,我們的道場不是講管理,不講要求,不講嚴格規範大家。那我們講什麼呢?講愛心。住持、當家對常住眾要有愛心,常住眾彼此之間也都講愛心,能夠這樣的話,團體就能夠和樂。因為大眾有愛心就不會有對立,團體就會和諧無諍,不會令人恐懼,不令人恐懼,就能給人安心,給人歡喜。所以我們這個團體是給人安心歡喜的團體。
阿彌陀佛以愛、以慈悲來救度眾生,讓我們具足往生的資糧,所謂「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學習我們這個法門的人,如有感受到彌陀的慈悲與愛心,也必然會將這慈悲、愛心分享出去。因此,這個團體也必然充滿慈悲和愛的氣氛,即所謂「香光莊嚴」。因為有這種氣氛,所以在每個人的身、口、意中所展現、所流露出來的,就是有慈悲、有愛心的行為,所講的話,就會有愛心的內涵,有慈悲的內涵,而不會講對方的人我是非,也不會誹謗或分化對方,更不可能會對他人指指點點,或者去打罵別人。即使曾經聽到或看到對方的不好或缺失,他也不會記掛在心。為什麼?因為一方面它有愛心,一方面捫心自問,自己的缺點,自己的惡,自己的劣根性比起對方來更還嚴重,只不過自己還沒有遇到那樣的緣,如果遇到那種緣,自己所展現的,恐怕比對方還更激烈。
所以,「信受彌陀救度」,就是宗風所講的「學佛大悲心」,也就是「對彌陀恭敬信順」。因為是學佛大悲心,所以我們念佛人的心,就比較容易心平氣和,比較能夠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與大眾相處也比較能夠敬愛和睦、包容接納對方,同時也比較能夠讓美歸功,分怨共過。為什麼?因為我們觸動到了阿彌陀佛的大悲,我們在學習彌陀的大悲。所以,念佛人在團體中應該以愛為本,不說對方的不好,不指責、不批評對方,要包容、接納對方。儘管我們還是凡夫,也常有曠劫以來的習氣會展現,但是很快的我們就會察覺到,而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懺悔。因此,宗風也講「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阿彌陀佛的大悲,顯現在他對我們的包容,包容我們的罪惡,包容我們的貪、瞋、癡,包容我們的煩惱習氣。也顯現在對我們的接納,雖然我們是滿身污垢之人,但阿彌陀佛從不嫌棄我們,也從不捨離我們。更進一步,還要救度我們,把極樂世界送給我們,讓我們到極樂世界成佛。
想想看,像我們這樣的地獄種子、業障凡夫,罪業這麼深,煩惱這麼厚,習氣這麼重,下輩子一定是要墮入三惡道的。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不僅不嫌棄我們,還包容我們、接納我們、救度我們。所以,我們看看四周所有的人,有哪一個是不能被包容的?有哪一個是不能被接納的?能這樣思維,就不會跟他對立、生氣,也不會去嫌棄對方,排斥對方,批評對方,說對方的壞話了。
所以,我們往生的方法以及處世之道,都在於體會阿彌陀佛的慈悲愛心。能體會阿彌陀佛的慈悲愛心有多少,我們就會展現愛心多少。
一般而言,修行從哪裡開始?就是從這個嘴巴開始,從不講妄語開始,也就是不隨便講話。所謂「惜話如金」「守口如瓶」「沉默是金,雄辯是銀」「禍從口出」,這些都是在講口業。個人的修行、要守住功德,從口業下手是最容易的。但是口業無門最難遮,要造罪業也是最容易的。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他不隨便講話,也不講不實在的話,更不去講四眾過,不去講自讚毀他的話,他都不會這樣。
以聖道法門來講,一個人要學佛修行,首先就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因此就要有戒律的規範,這個規範能夠保護他,讓他減少修行障礙。因此,出家人受三壇大戒時,一定會受菩薩戒,在家居士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必須先受菩薩戒,因為如果沒有受戒,就沒有那一股防非止惡的力量。
在《梵網經》菩薩戒中就有十重四十八輕戒,有十條根本的重戒,而其中第六條重戒,是「說四眾過」的戒,第七條是「自讚毀他」的戒。因為這些戒,我們都很容易犯,所以佛陀不得不這樣規範我們,讓我們去注意、去避免,因為犯了這些戒,就會失去菩薩的資格。
「自讚毀他戒」是怎麼講呢?
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
如果這樣做的話,就犯了根本重戒,而失去了菩薩資格,進一步又說: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婆羅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斷頭,頭斷了就代表死,也就是說一旦犯這一條戒,就已經不是菩薩了,既然不是菩薩,那學佛成佛就永遠沒有希望了。
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應該要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不但不去毀辱眾生,而且當眾生被人毀辱、毀謗、而感到苦惱的時候,我們都還要去安慰、去承擔他所受的毀辱跟苦惱。當然我們就更不可以去毀謗對方,讓對方受辱,讓對方苦惱。反而要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如果能有這種存心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和合無諍的世界,也是一個安定和樂的社會,我們的家庭就是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所以要謹慎口業啊!像自讚毀他、說四眾過等,這些都是我們修行人必需要嚴格防範的。
念佛人,阿彌陀佛會來呵護我們、保護我們,讓我們離苦惱得安樂,就像父母,他深愛著他的兒女,保護他的兒女,為兒女來承受毀辱的苦惱,所以我們念佛人要信受、學習阿彌陀佛慈悲與愛心,而且要把阿彌陀佛的愛心,時常思維內化在自己的心中,所謂「融為骨髓,化成個性」,並且實踐、落實在生活上。能夠這樣,團體是和樂的,不會有紛爭的。
在四書的《大學》第九章裡有一句話講得很好:
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這一句話非常好,要把它背下來。「如保赤子」,好像慈愛的母親在保護他的嬰兒一樣,阿彌陀佛把我們十方眾生看成是他的嬰兒,這樣來愛護我們、呵護我們,深怕我們有不快樂、有苦惱。所以我們也應該要以如保赤子之心來對待他人,乃至所有眾生。母親保護嬰兒是多麼貼心,怕他飢、怕他寒,為他把屎把尿都忍苦耐勞無怨無悔。如果我們對待任何人,都能以如保赤子之心,去對待他的話,就不忍心去批評他,去指責他,去說他的壞話,而讓他受苦惱,受損傷,反而要去代替他苦惱。所以「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只要我們真心去做,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做到,但多多少少就能相應具備彌陀的愛心。
「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顯示這一切都是自然的,為什麼呢?當一個母親生下了孩子之後,自自然然就會有那一種愛心,去疼愛他的骨肉,這是天生自然,不用學習的。而我們的佛性裡,每個人也都有這種天生自然的愛與慈悲,可以說這是眾生固有的本性,所以我們要常常去培養開啟它,這樣就能帶來心境上的平和,也能帶來團體的和合無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