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慧淨法師2008年6月8日於台北念佛會為澳門蓮友開示(三)
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早上要為大家講述的主題是「厭穢欣淨,切願往生」。大家手上的這一份講義,內容是節錄自佛教經典以及歷代祖師大德的法語,等一下我們就順著講義的內容一起來研討。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五濁惡世的穢污痛苦,就會迷戀而不曉得要離開;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極樂世界的清淨安樂、無有眾苦,就不曉得欣慕而願生淨土。所以,早上先為大家闡述有關六道輪迴的痛苦與不究竟,晚上和明天的時間,再講解極樂世界的無為清淨、常住涅槃的究竟之樂。請大家看講義:
《大經》言: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這短短四句法語,已經徹底顯明了人生的實相。
「愛欲榮華」,有一句話說:「愛不重,不生娑婆」,我們既然投生到娑婆世界來,表示每個人都有很深重的愛欲和煩惱,因為貪求五欲,所以廣造殺、盜、淫、妄、酒等種種罪業。有關殺生,《楞嚴經》有一句法語說得很透底:「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就男女的情慾來講,則說:「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所以,一切眾生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迴,受苦不休,論其根本就是「愛欲」──貪愛追求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導致生生世世相互結冤、結怨,而輪迴無盡,受苦無窮。
生在這個世間上,每個人內心都充滿著愛欲,都是在追求榮華富貴,然而,「種種欲望求不得,縱使求得又如何」,求不得時固然苦,即使追求到了,最後都不可能常保。
「皆當別離,無可樂者」,再怎麼樣恩愛的骨肉,或者是夫妻,最後都一定要分離,古人說:「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再怎麼樣的擁有金銀財寶,最後一毛錢也帶不走。古人說:「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所以,現在的擁有,不是真正的擁有;現在的相守,最後也會分開,而難再相逢相聚,即便相逢也互不認識,再怎麼樣的富貴榮華,當他要死的時候,能夠右手握金,左手握銀,而歡喜滿足的帶著離開嗎?不可能!大部份情形是:貧賤的人反而能視死如解脫,所以能夠灑然而去,而一生富貴的人往往因為擁有嬌妻美眷、恩愛家人、金銀財寶,臨命終時難分難捨,痛苦比貧賤的人更熾盛。
人生的相聚,夫妻也好、父子母女也好、兄弟、六親眷屬,乃至同參道友、一般朋友、一般團體,或者是生存在這個社會、國家,甚至出生在這個地球上,無非都是緣。因為有了這個緣,才投生到地球來,投生到這個國家,投生到某一個家庭,如果沒有這個緣,是絕不可能投生到這個地方的。
怎麼樣的緣呢?祖師大德開示說,人生相聚,無非是「討債還債」,或者「報恩報怨」。所以,為了討債還債,為了報恩報怨,就出生在某個環境,出生為某對夫妻的兒女;身體強弱、腦力智愚、一生成敗、窮通貴賤,或者與誰結婚、生幾個兒女,這個都有他的緣,否則是不可能來這裡投胎轉世的。佛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如果這一輩子夫妻恩愛、子女孝順、家庭美滿、事業發達,就曉得過去世彼此都是曾經結過好因好緣,而且有積德行善,所以才能夠有這樣幸福的這一世;如果夫妻個性不同,說話不投機,彼此相看互不順眼,兒女又不孝順,家庭時常爭吵,事業總是虧本,人生種種都不順利,就表示過去世彼此沒有結好因好緣,少行善積德,所以這一輩子彼此相聚,就有這一些恩怨挫折。
過去的生生世世當然我們無從得知,可是檢討今生今世,追根究本,就曉得過去我們是播怎麼樣的種,才會導致現在的收成;儘管我們播種時無知,但是,最後就會曉得當初所播種的是什麼樣的種籽。就好像半夜我們到倉庫去,黑暗當中抓了一把種籽到外面播種,當時並不曉得是抓什麼種籽,可是總有一天會知道,當它開花結果的時候,就曉得當初抓的是怎麼樣的種籽了。
人生都是一個緣,不是報恩,就是報怨,不是討債就是還債,只要債還完了,業了了,就一定會離開這個世間;如果這個業債還沒有結清,要離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學佛者要認清這個事實,碰到逆境時,要知道這是我們過去自己播下的,不是上帝所安排,也不是閻羅王所判定,完全是我們自己安排、造作而來的,應該無怨無悔,不怨天、不尤人的甘心來承受,這樣才能夠還清這個債務;不然舊債未還,又加新殃,豈不是永遠都在結冤結怨?永遠都在冤冤相報?
人有生必有死,就像作夢,終有醒來的時候。所以身體再怎麼健康長壽,彼此再怎麼恩愛,最後還是會轉變、會離開,不是究竟的,因此《無量壽經》明顯的開示我們人生的實相:「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接下來: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請問大家,我們孤獨不孤獨?(眾答:孤獨。)那有結婚的人,有先生、有太太、有兒女、有眷屬,現在又有同參道友,怎麼會是孤獨呢?是不是將來死了,各自隨業受報去,所以才孤獨呢?其實不是。
凡夫都有貪、瞋、癡、慢、疑,因此一定有各自的煩惱與執著,既然這樣,就不可能徹底的體諒對方、包容對方、憐惜對方,彼此也就不敢傾訴心中的種種煩惱。夫妻再怎麼恩愛,兒女再怎麼孝順,再怎麼樣的相聚一堂,內心還是孤獨。台灣有句俗語說:「心事誰人知」,誰敢把內心全部掏出來跟人傾訴呢?又有誰能夠互相理解而相互包容呢?所以再怎麼樣恩愛的夫妻,也很難盡情的傾訴心中的苦悶、煩惱與秘密。一個人的時候固然孤獨,家親眷屬相聚一堂,也還是孤獨的,所以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徹底而言,如果我們的起心動念像電視或電腦的螢幕,不需要我們訴說,自然就會隨時呈現出來,我們無法選擇、控制,大家都能夠看得到,這樣我們還敢出門嗎?我想大家都不敢出門了,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妄想、雜念、煩惱,也都有不可告人之事。但是鬼神就有他心通,佛菩薩也有他心通,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都在他們的視線與聽聞所及之範圍內,他們都看得到、聽得到。
愛欲煩惱不重就不會出生在這個五濁惡世之中,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彼此體諒包容。五濁惡世的眾生都是惡人,都是一丘之貉,所以要彼此同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既然如此,別人也是一樣;別人會那麼做,表示我也會,只是今天我們沒有碰到那樣的因緣而已,如果和他相同的因緣,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所以要彼此同情、彼此體諒。有一句話:「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憫有情,凡夫互相譴責。」這一句話很具悲憫,又通情達理。如果大家把這一句話時刻謹記在腦海裏,吟詠在心中,自然會逐漸轉化個性氣質,也會給自己帶來溫暖和諧的生活空間。
在宇宙之中,真正瞭解我們、包容我們、體諒我們、不嫌厭我們,甚至不惜污染,親自跳進五濁惡世的苦海抱住我們,救我們到岸上的,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阿彌陀佛智慧無量、慈悲無盡,我們的苦,我們的業力、身不由己,祂都看到了,都聽到了,都知道了。祂是佛,沒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冤親平等,自他一體,把我們每個人都看成祂的獨生兒女、看成祂自己。像我們這樣煩惱強盛、業障深重,心性剛強、難調難伏的眾生,無人可救,無處可歸,慶幸有彌陀主動、平等地救度,又建設極樂世界讓我們眾生有歸依處。不管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到了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所有的煩惱,就會完全被融化;就像路面上的水,不管清淨的、骯髒的,一旦進了大海,立刻跟大海的水一樣;再怎麼樣的破銅爛鐵,一旦投入大冶烘爐,就立刻變鐵成金,轉凡成聖。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人在世間有些事情別人可以替代,可是往往重要的事情反而別人無法替代,譬如說飲食,別人能夠替代嗎?大小便溺旁人可以替代嗎?還有最重要的:老邁、生病、死亡、隨業流轉,他人能夠替代嗎?所以說「無有代者」。
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師有寫十首〈醒世歌〉,這十首〈醒世歌〉對人心、人情、世間都有很委婉的顯明,這十首〈醒世歌〉已刊登在「淨土宗網站」上,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上網瀏覽。其中有一首說:「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這首偈語說盡了人生的實相與歸結。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一切都是宿世所造,瞭解這個道理,逆境來時,就當還債想,對世間的種種順逆得失,要有隨緣想,不要妄份追求。
有句話說:「一飲一啄,無非前定」,喝多少、吃多少,在你出生落地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所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生在世要安份守己,不要做非份之想,命中有的,只要正當、如理的去經營,自然就會獲得;命中沒有的,再怎麼樣的費盡百般心機、豪取強奪,也得不到。縱然勉強得到,以後的禍害將會更大。
當然,命運不是不能轉變,所謂「命由心造,命隨心轉」,只要常存好心,常說好話,常行好事,安份守己,不妄份追求,命就會轉變。尤其是,我們徹底的依靠彌陀,以這句萬德洪名做為生命以及生活的依托,這樣就有彌陀的加持,就會業障消除,福慧增長,命運自然能夠轉變,也就是所謂的「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尤其是學佛的人,除了安份守己,安貧樂道之外,更要盡量結善緣,盡量對眾生行布施,盡量的服務、奉獻。像最近的四川地震、或者是緬甸風災,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學佛大悲心,以悲憫之心來布施、援助,而對於自己的生活,反而應盡量簡單、樸素,不要奢華。生活上真正需要的才擁有,如果只是想滿足欲望,實際上是用不到的,就盡量不要,因為世上貧窮困苦、需要援助的人太多太多了。
有一故事:一位旅行家旅遊到某個地方,就特地去拜訪當地一位哲學家,他到哲學家的處所,看到他家除了幾本書、幾件生活必用物品之外,幾乎看不到什麼傢俱。這個旅行家就問:「你家怎麼沒有傢俱啊?」這個哲學家反而問對方說:「那你的傢俱呢?」他回答說:「我是一個過客,所以沒有傢俱。」哲學家也跟著說:「是啊!我也是過客。」
「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不要去經營、追求帶不去的東西,應把多餘的用來布施、奉獻給需要的人,所以一個學佛修行的人是「安貧樂道」,不是「安富樂道」,為什麼?他富不起來,他是以「道」為富,只要有多餘的,他就會布施奉獻出去。所以家裡的東西夠用而且可用就好了,夠用之外,有多一點,就應該布施出去;可用之外,如果還追求高貴,也要捨離。所以學佛者家庭的佈置,盡量簡潔、整齊就好,盡量不要擁有身外之物,那些只有增加罪業。我們要廣施仁慈,「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把多餘之物,盡量尋找需要的人來布施給他。
第二段,《地藏經》言: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意思是說,不要看輕小小的過失,或者是小小的罪業,以為它無關緊要,就去做了,可是積小惡會成大惡,而且點點滴滴死後都有報應,一絲一毫都逃不掉,自己都要去承受這個果報,別人無法代替,也不肯代替,即使父子那麼樣的骨肉親緣,也是業緣各自不同,縱然相遇了,也無肯互相代受,為什麼?這個業的痛苦,是非常悲慘無法忍受的,自己都難以承受了,何況願意代替別人呢?所以人生最終的結局就是「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那要怎麼辦呢?就是念佛。
有句法語說:「世間眷屬,緣盡則離,圖久聚者,當結佛緣,同念彌陀,同生極樂。」世間上再怎麼樣的恩愛美滿的家親眷屬,一旦業緣盡了就各自分開,隨各自的業去不同的地方投胎轉世輪迴,不可能永遠的美滿、恩愛的相聚,如果想永遠的相聚,應該怎麼辦呢?要彼此都學佛,建立佛化家庭,進一步同修淨土法門,同信、同願、同行、同生極樂,這樣的話就能夠永遠相聚。
《阿彌陀經》說:「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但彼此不會分開,而且都能夠互成諸上善人,而不結冤結怨。有一首詩偈說:「普願有情皆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我覺得這一首偈非常的好,所說的是每一個人的願望,有誰不希望恩愛的眷屬永遠團聚呢?有誰不希望沒有死亡,壽命永遠存在,同時又自由自在,不病不老呢?那要怎樣才可以達到這樣的願望呢?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能達成這樣美滿殊勝的緣。
所以剛剛那兩句法語很好,「世間眷屬,緣盡則離,圖久聚者,當結佛緣,同念彌陀,同生極樂。」因此「普願有情皆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光就是光明,壽就是壽命,往生極樂世界,我們身上的光明以及壽命就跟大願王一樣。大願王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是超世願,所以叫做大願王。如果是靠我們自己修行要成為大願王是絕不可能的,想都不敢想,因為十方諸佛都不及阿彌陀佛了,何況我們是薄地凡夫?可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超世願,再怎麼苦惱罪惡的凡夫,只要他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臨終必定往生彌陀淨土,就跟彌陀光壽一如,就能夠廣度十方眾生。所以生而為人,得聞佛法,又遇到彌陀救度的無上大法,真是宿世的善緣!真是最大的福報!所以我們應該要慶喜、珍惜,同時自信教人信。
第三段,《法華經》第二卷言: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指地獄、餓鬼、畜生,還有人道、阿修羅道、以及欲界天的天道,都屬於欲界。色界是指欲界天以上的四禪天;無色界是指色界天以上的四空天。欲界,就是有飲食欲及男女欲,從欲界天一直到地獄,都有男女、飲食、以及求名、求利、求權位這一些欲望。色界,所謂「無欲有禪具色身」,色界天是修禪而降伏飲食男女的種種欲望,不過還有色身,所以沒有欲望,而具有禪定的,就會出生在四禪天。無色界天,就是已無形相,只有神識,不但沒有男女、五欲,而且也沒有身體,只有很微細的心念。
可是佛陀開示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固然地獄、餓鬼、畜生純粹都是痛苦的,而人間是苦多樂少,天界是樂多苦少,但最後還是苦,因為那些樂都是短暫的,時間一到仍是墮落輪迴。苦,有所謂「生、老、病、死」四種苦,又加上「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共八種苦。也有所謂的三苦,當下受身心逼迫的苦是「苦苦」;當下享樂,最後樂極生悲,樂盡苦來叫做「壞苦」;那即使當下不覺得苦,不覺得樂,可是微細的心念像水一直在流轉,那也是一種苦,叫做「行苦」,細說起來,其實有無量無邊,種種微細的苦。
在人世間有天災、有人禍。天災,所謂的地水火風,有地震、有水災、火災、風災,有海嘯也有空難,也有自然的瘟疫流行病,不管住在山上、平地、海邊或者是空中,都難免有這些災難。又有人禍,人跟人之間彼此爭鬥、或者國與國之間互相戰爭、或者恐怖事件(如美國九一一),或者搶劫、殺害、種種社會或政治的迫害……等。
欲界是如此,色界也是一樣,無色界也是一樣。因為色界、無色界的眾生,只要壽命一到,還是隨業流轉,該墮落地獄道的就下地獄、該墮餓鬼道的就墮餓鬼道中,該墮畜生道的就墮入畜生道中,所以這三界六道都充滿了無盡大火在燃燒,已經被燃燒到的是苦,還沒有被燃燒的也終是苦,因為最後還是會被燃燒。所以說「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因此,我們要認清三界六道有無量無邊的苦,知苦才能離苦。
佛陀一開始講經說法,就先說苦,把苦擺在前面,這並不是在嚇唬我們,而是要我們認清這世間的事實,唯有認清事實、面對事實,這樣才能解決事情、突破它、超越它,最後獲得解脫。就好像一隻兇猛的狗正在吠你、想咬你,這時如果你背對著牠而逃跑,反而會被牠咬,如果正面面對著牠,牠反而就嚇跑了。面對這「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的眾苦、六道輪迴的眾苦,我們要面對它,面對,就會去尋求脫苦的方法。「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我們虔誠的追求,總有一天就會追求到解決的妙方。反之,如果不知苦、不曉得離苦,那就要永遠受無窮無盡的苦了。為什麼?因為人生最多也只不過數十寒暑,再怎麼樣的苦樂禍福,也只是這幾十年而已,可是這一期的生命結束,並非就一了百了,等待我們的,是無窮盡的六道輪迴,那豈不是由這短暫的苦,轉而進入更廣更大更長的苦?解決這三界六道的苦,其實不在天上,而是在我們人間,所以我們要把握有限的人生,追求永恆的解脫。
第四段,《涅槃經》第三十八卷言: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獅子、虎豹、豺狼、象、馬、牛、驢。
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富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
這段法語顯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包括統治天下的轉輪聖王,最後的結局,都是有苦無樂的。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梵天就是色界的初禪天。色界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就是無色界的最高境界。「命終還墮三惡道中」,他們的壽命很長,都處在禪定當中,能顯現五種神通,可是命終之後還是要隨業流轉,應該墮落地獄道的就墮落地獄道,該墮落餓鬼道的就墮落餓鬼道,該墮落畜生道的就墮落畜生道,並不因為禪定功深、具有五種神通能飛行變化就能避免輪轉三惡道的業果,不可能!都是隨業流轉。
想想看,一個修行人的禪定功夫深厚到能夠生於色界天,乃至無色界天,可見他是怎麼樣的根機,是怎麼樣的精進修行!以目前整個地球上來說,學佛修行的人非常多,但有誰具有四禪天的功夫?能夠入定,功夫到達初禪的梵天,乃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呢?如果有的話,他就能夠飛行、變化、具足五種神通,大家一定會仰慕他、去參訪他、要跟他學,可是即使是這樣的禪定功深,這樣的因,所獲得的果不管是色界天還是無色界天,結局一樣是會墮落三惡道,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可見生天跟墮落惡道是一樣的事情。
所以,學佛修行,應該要有正確的知見,不可以因為仰慕功夫高深而跟他學習,可以仰慕,但可敬而不可學,為什麼?因為曉得那只是暫時的,不是究竟的;既然為了生死而修行,就要追求究竟的,他不究竟而且我們的根機也做不到,所以只可敬而不可學,甚至也未必可敬,未必可學。可敬可學的就是十方諸佛所讚歎的淨土法門,因為一個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人,一旦業緣盡,就往生成佛,不但不墮三惡道,而且永不在六道輪迴,還能夠「還來娑婆度人天」,所以念佛的法門才是可敬可學的。
何況不管顯教、密教、禪宗或者其他宗門,現在並沒有看到一位能夠入定或者有神通的人,所以有人因為好奇而到西藏、尼泊爾或其他地方去接受灌頂,以我們這個法門來講,那是不需要的。所以在宗風裡,我才特別說要:「不好玄奇而平實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因為那樣反而容易迷失。
「雖為四王」,四王就是四天王。四天王天是欲界天最低的一層,雖然是最低一層,可是跟人間相比的話,那是非常高超的,四天王天的壽命是五百歲,那裡的一天就是人間的五十年,假若我們長壽活了一百歲的話,也才不過兩天而已。四天王天的上一層就是忉利天,也就是所謂的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壽命是一千歲,那裡的一天是人間的一百年,我們長壽百歲,忉利天只不過是過了一天而已。所以如果我們往生忉利天,吃一頓飯再回到人間,就會看到原來是一個襁褓的嬰兒,現在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如果他過了一天、睡了一晚再回來,我們都已經輪迴去了。欲界的第三天是夜摩天,第四天是兜率天,第五天是化樂天,「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他化自在天身就是欲界的第六天,「乃至」當然包含第二天到第五天。
「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獅子、虎豹、豺狼、象、馬、牛、驢。」修十善以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才能夠生到欲界天,可是命終之後還是墮落畜生道中,或者是地獄餓鬼。以前是行十善,學慈悲喜捨,可是最後成為兇猛而又殘忍的獅子、豺狼、虎豹……,可見在這個世間持五戒、修十善、學禪定,生於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還是不究竟的,還是顛倒的,他的善跟其他人的惡,最後結局是一樣的,只是遇緣不同而循環不一樣而已,最後還是一樣會再六道輪迴。這讓我們曉得三界猶如糞坑一般,所以一定要厭離三界六道,而欣求極樂淨土。
「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轉輪聖王就是統治整個地球的國王。這樣的身份,可以說是豪貴自在了,可是壽命到、福報盡了,最後還是貧困、衣食不供。
經典上,從欲界天墮落為畜生道的例證,在我們所出版的隨身書《略談三皈依》裡面就有引用三則(第十七、十八、十九頁),還沒看過的人可以利用時間看一遍。
第五段,《正法念處經》第十四卷言:
無始生死中,業網覆世界,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無始」就是沒有一個開始,過去,是無窮無盡的過去,沒有所謂的開天闢地,或者耶和華以六天的時間創造天地跟萬物人類,無始都比這個還要早。
眾生無始以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流轉於六道之中,所造的罪業──不論善業或惡業,可以說無量無邊,充滿整個宇宙,覆蓋整個世界,製造了無色界以及色界、欲界天的善業,卻也造了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道的惡業。所以,這一些業在這六道當中都具足、都充滿,而且溢出了這個世界之外,把這個世界覆蓋住了。所以《華嚴經》說:「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如果眾生的業有形相的話,那窮盡整個宇宙都容納不下;但是業卻是無形相,而覆蓋整個宇宙。
因此,即使現在生為天人,天人的果報一盡,還是墮地獄,因為業網是覆蓋整個世界的,如果有地獄、餓鬼、畜生的業,因緣到時,一樣會墮落而去受報。「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也就是說,天報盡了,接下來應該接受地獄的苦果,當下就會墮落地獄;而地獄的果報盡了,過去世的福報到了,應該接受天界的樂界,就會離開地獄而生到天界。可見生天也好,墮地獄也好,都是不定的,互相的、輪迴的,也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只有徹底的離開三界六道,才永不再輪迴。
我來說一件「從天生地獄」的事例,是佛陀的親弟弟難陀尊者的故事。佛陀的釋迦族當中,包括佛陀就有八位王子出家,除了佛陀,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阿彌陀經》中,十六位大阿羅漢當中的難陀、阿難陀、羅睺羅、還有最後一位阿(少/兔)樓馱,他們也都是王子。難陀是佛陀同父異母的親弟弟,阿難陀是佛陀的堂弟,羅睺羅是佛陀的兒子,阿(少/兔)樓馱也是佛陀的堂弟。
王子為什麼要捨離世間的榮華富貴,不追求五欲,而甘於孤獨的、寂寞的、清淡的出家生活呢?這是因為他們體會到在孤獨、寂寞、清淡當中,自有無量的、清淨的安穩跟喜樂。反而在五欲、榮華富貴的皇宮當中,沒有安穩可言,因為「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所以,學佛修行必需要能夠忍於孤獨,甘於寂寞,安於平淡,越是在人家覺得孤獨、寂寞、平淡當中,我們反而能夠喜歡這樣的生活境界,而在這樣的當中有法喜、有喜樂、有安穩,這樣就容易有成就。
本來,「真心本有,妄心本無」,我們的真心永遠存在,不會變化,不會消失,真心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一真法界、真如實相、第一義空。妄心是什麼呢?妄心就是愛欲榮華,貪瞋癡慢,種種煩惱,妄想雜念,這些就是妄心。妄心本來是沒有的,它是可以消失的;真心本有是永遠存在,消失不了的。貪愛、瞋恨、嫉妒、不平、不滿、貢高我慢,把這一些統統轉變,統統離開之後的當下,呈現出離不開的、消失不掉的,那個就是真心。在那個心境當中,當然是孤獨的、寂寞的、平淡的,然而孤獨卻不孤獨,它擁有無量清淨的法喜,所以它並不寂寞,唯有能夠安於孤獨,甘於寂寞,才能更接近我們的真如本性,這也是一種「厭穢欣淨」。那如果孤獨了、寂寞了,覺得難受,要去找一個東西來看,或者來聽,或者來思惟,那就是離本心、離我們的佛性就越來越遠。
當然要轉識成智或超凡入聖,以我們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同時我們這一個法門也不以這一種功夫做為追求的對象,而是依每一個人當下的根機去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你能不能忍於孤獨,甘於寂寞是另一回事,畢竟都是罪惡深重、煩惱熾盛的生死凡夫,要我們達到那個地步是不可能的,也因此我們唯有信受彌陀救度,專念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只要我們往生彌陀淨土,就能夠達到安於孤獨、甘於寂寞,而不覺得孤獨、不覺得寂寞,反而有無量的、清淨的法喜。
這幾位王子相繼出家是有因緣的。佛陀出家之後,就盡量想辦法要度祂的家人出家,解脫生死輪迴。有一天,佛陀觀察度脫難陀的機緣來了,就特意的到皇宮去托缽,難陀是佛陀的親弟弟,出生於皇宮,受宮廷的養育,他的氣質、才華出眾,佛陀有三十二相,難陀有三十相,只差佛陀二相而已,可見相貌是多麼的端美跟莊嚴,可說是一國的美男子,他的太太孫陀利也是一國的美女,俊男美女同在皇宮享受宮廷的欲樂,應是世間男女最大的盼望。
佛陀這一天來到皇宮向難陀托缽,難陀一看到哥哥好不容易從僧團回來,就備了種種美好的飲食要來供養佛陀,當難陀將缽裝滿了美食要給佛陀時,佛陀卻沒有當下接受,轉身立刻向著精舍走去,難陀只好捧著缽跟隨在後面。這個時候,他的太太孫陀利一看深覺不妙,立刻慌張的呼喚:「難陀啊!你要快去快回,不要耽擱。」一到了精舍,佛陀立刻命人為難陀剃髮,要他披袈裟,在這裡修行。難陀當然反抗啊,可是哥哥的威嚴沒辦法拒絕,只好暫時勉強的接受,跟著大家過著僧團的生活。可是身在僧團,心在皇宮,日夜想念著國中第一美女的太太孫陀利,根本無心於修行,同時,時刻想辦法要偷偷的離開,趕快回到皇宮。
難陀曾有幾次利用佛陀不在的時候,偷偷的離開,可是每次都是到了半路就遇到了佛陀,而被佛陀帶回來。有一次,佛陀到遠方托缽,一些僧眾又不在附近,難陀心想這正是離開的最好機緣,就立刻拔腿而走,他刻意走小路、走山邊,忽然看見前面的山坡上一道光明顯現,一位端正安詳溫雅的人影出現,啊!原來是佛陀,又被佛陀遇到了。
佛陀一見難陀就問:「你是不是不堪於僧團的寂寞,思念著可愛的太太,想要回皇宮?」難陀就說:「是!是!」佛陀就帶領著難陀往山中走去,在山中看到了一隻老獼猴,既老、又禿頭、眼睛又瞎,可說醜陋無比,佛陀看到這隻老獼猴,就順口問難陀:「孫陀利跟這隻老獼猴比起來,誰比較漂亮?」難陀一聽心中真的很不舒服,心想:「哎呀!佛陀您真是跟我開玩笑,我太太孫陀利是一國的美女,一般女人都不能比了,何況是這隻瞎眼老獼猴。」正當難陀這樣想的時候,佛陀就以神通把難陀帶到忉利天,一看忉利天,哎呀!所住的都是七寶具足的宮殿樓閣,充滿奇花異草,可以說是仙樂飄飄、笙歌處處,它的殊勝美好,真的不是世間所能比較的,即使皇宮也根本不能比。尤其是天子跟天女互相在一起享受五欲的歡樂,令人非常的欣羨。
突然間,難陀發現有一個宮殿有很多天女守著,但這個宮殿並沒有主人。難陀就問其中一位天女,這位天女就以一種嬌美溫柔的聲音回答:「我們這個宮殿的主人,就是佛陀的弟弟難陀,他現在出家修行,以他的福報將來就會出生到這裡,跟我們廝守、享樂。」難陀一聽,可以說喜不自勝,巴不得趕快能夠出生到天界,到這裡來享樂。所以難陀回到人間之後,就精進修行,期盼早一天到天界去,而且一想到天上天女的美麗不是人間所能比擬,即使他的太太孫陀利一跟天女相比的話,就像那一隻老獼猴了。從此之後,他心心念念不是在念他的太太孫陀利,而是在念天上的天女。
又有一天,佛陀以神通帶難陀到地獄,去參觀地獄的苦境。到地獄一看,哎呀!那種悲慘真的無法形容,有刀山劍樹、火湯油鍋、種種刑具,被刑罰的地獄罪人,哀嚎之聲響徹天地,令人不忍聽聞。這時,難陀注意到在眾多的火湯油鍋當中,有一個油鍋特別大,火特別炎熱,可是卻沒有罪人在裡面受刑罰,他覺得奇怪,就問佛陀是什麼原因?佛陀就說:「你去問旁邊的獄卒看看。」難陀就去問旁邊的獄卒,獄卒回答說:「這個特別大的油鍋,裡面的油是所有油鍋當中最熱的,這是在等待佛陀的弟弟難陀,因為他出家之心不正,等他上生天界,天福一盡後,就會立刻墮落到這個大油鍋,接受這個果報。」難陀一聽,嚇得魂不附體,趕快央求佛陀帶他離開。
經過這一次之後,難陀一想到地獄,就心生恐懼,他的心境也轉變了,是真心為了斷除貪瞋癡,解脫六道輪迴而修行,再也不做生天的想法了。後來,他精進修行,斷除了貪瞋癡,證得了阿羅漢果。這就是「從天生地獄」的事例。
假若佛陀沒有帶難陀尊者到地獄參觀的話,他一心一意就想著天界的欲樂,不曉得要斷除煩惱,追求出離,儘管上生天界,可是最後還是要墮落地獄啊!這也顯示世間無常,人心無常,一切都是無常的。在還沒有看到天女之前,他心心念念所想的是他的太太,在他的觀念中,他的太太是最美麗的,他的心也是最愛著他太太的,想跟他的太太長相廝守著;可是,看到了天女之後,他不再認為他太太是最美麗的,反而是跟老獼猴一樣了,也不想念她而想念天女了,可見一切都是無常的。原來恩愛非常,可是境界一變,恩愛也就跟著變了。永遠不變、真實不虛的,就是極樂世界,所以我們應該厭離三界六道的污穢染著,而追求極樂世界的永恆自由,所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境界。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剩下的講稿內容,希望大家利用時間去閱讀、思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