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概說(續)
──2015年3月15日慧淨法師於佛一法會開示(第九次)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本次佛一法會的開示內容,是延續上次(第八次)的主題,也就是《無量壽經》概說。
所謂「概說」,並不是將經文做逐文逐句的解說,也不是將經文的宗旨核心作發揮,而是將整部《無量壽經》作整體性的概略介紹與說明。
上一次我們將《無量壽經》的概要,分成十段解說:
第一、如來出世本懷經。意思是說這部《無量壽經》所講的內容,就是十方如來出世的本懷,所以叫做「如來出世本懷經」。
第二、彌陀因地之發願。第三、彌陀因地之修行。第四、彌陀果地之莊嚴。這三段在於說明阿彌陀佛因地的發願與修行,以及果地所成就的種種莊嚴。
第五、眾生往生之因果。主要在講十方眾生是依據什麼「因」來往生極樂?以及往生之後所得到的是什麼樣的「果」?
第六、釋尊勸誡惡行善。在下卷的地方,釋迦牟尼佛非常殷切的勸導十方眾生要去惡行善。
第七、釋尊誡信疑得失。在下卷的後段,釋迦牟尼佛解釋了「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與「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這兩種心態的利弊得失,而勸我們對彌陀的救度不要懷疑,要明信彌陀的救度。
第八、釋尊勸往生彼國。在釋迦牟尼佛快講完《無量壽經》的時候,他殷切的勸導十方眾生都要往生極樂世界。
第九、釋尊囑流通念佛。在「流通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咐囑彌勒菩薩,要將這部《無量壽經》的念佛法門在這世間持誦說行,不使斷滅。
第十、釋尊使此經獨留。《無量壽經》結束之前,釋迦牟尼佛說,即使在法滅的時候,他也要以慈悲、願力,將這部《無量壽經》的念佛之法,永遠的留存在這個世間。
這十段《無量壽經》的概說,上次說到第五段「眾生往生之因果」。在這段文中,我有引用《無量壽經》下卷一開始就提到的「第十八願成就文」。
「第十八願成就文」總共四十個字: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段成就文是釋迦牟尼佛在解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的意義。在這段文中,說到眾生往生之「因」,以及往生後所得之「果」。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諸有眾生」就是指所有的眾生,不論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的眾生,都包含在裡面。當這些眾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生起相信、歡喜、難遭遇的心, 這樣的人,即使已經是臨命終了才遇到這個法,才起一念念佛、才願生彼國,當下也能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得到不退轉的果位。因此,「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的念佛人,都可以當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所以,「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乃至一念」,就包含二種眾生:
第一種是臨終才聽到這個法的眾生,雖然才一念而已,也可以往生,所以是指「乃至臨終一念」的一念。
第二種是平生的眾生,也就是「乃至一念」的「乃至」。這一生中,不管什麼時間,當他聽到這個法之後就開始念佛,且願意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樣也能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像這樣的眾生,雖然還未到臨終,但是他現在就念佛,而且念念不捨、相續不斷,一直到臨終都不改變。因此當他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得到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功能,也就是說現在就已經往生有分、肯定往生,和已經往生的人一樣,得到不退轉的身分、不退轉的果位。以「乃至一念」都能「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顯示平生念念不捨之念佛人,已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的身分。
這也是淨土宗之特色「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經文根據。接著,釋迦牟尼佛繼續依據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的意義來說明,凡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當下就可以得到一生補處的果位,就可以顯化到十方世界,也就是倒駕慈航去救度眾生,為眾生拔苦與樂。
這樣的道理內涵,釋迦牟尼佛在下卷的地方都有詳細的解說。當然,釋迦牟尼佛所解說的,完全都沒有離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因為不管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是如何的清淨、光明(極樂淨土的莊嚴);或者阿彌陀佛成佛以後,所成就的這句名體一如的萬德洪名,有什麼樣的不可思議功德(名體一如的佛號);或者眾生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果報(眾生念佛的因果),釋迦牟尼佛完全都是依據四十八願所成就的內容來解說的。
因為,阿彌陀佛也好,西方淨土也好,眾生念佛也好,它的根源都是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有阿彌陀佛的修行,有阿彌陀佛的成佛證果,才會有極樂世界,才會有這句名號,才有我們念佛就可以往生成佛的因果。
在這段經文裡,釋迦牟尼佛也很清楚的介紹最早往生極樂世界的二位聖者──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這二尊菩薩是最早往生極樂世界的聖者。接著又說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當下都具足同佛一樣的三十二相,智慧、慈悲、神通、光明,都和阿彌陀佛同樣的圓滿、自在無礙,而且也可以依自己的心願到十方世界去廣度眾生。
所以,這段「眾生往生之因果」的經文,也可分為五段來說明:
一、一生補處之德;
二、供養諸佛之德;
三、聞法供養之德;
四、說法自在之德;
五、自利利他之德。
究實而言,我們眾生並不是無緣無故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也不是忽然間就可以得到成佛的果報。所以,在說明這段眾生往生彌陀淨土的原因,及所得到的果報之時,必須要和前面第二、三、四段文,也就是「彌陀因地的發願」及「彌陀因地的修行」和「彌陀果地的莊嚴」,這三段文互相結合來看、來理解,這樣才會清楚。因為這四段文的義理、內涵是互有關係的。
眾生往生之正因,和往生後所得的果報,都不是我們眾生可以依自己修行的力量來得到的,而是完全要依靠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的行、阿彌陀佛果地不可思議的力量,才能夠圓滿眾生往生的因,讓我們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得到成佛的果。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開宗明義就指出: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結論的地方也說: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莫不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意思就是說我們眾生可以往生,可以在極樂世界成佛,以及能擁有與佛無異的慈悲、智慧、願力,可以到十方世界去救度眾生,這些都不是眾生的德能,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佛力。
因此,阿彌陀佛的佛力、願力、功德力,和我們眾生的往生是一體兩面、無法分開的。因為這樣,所以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願、所修的行,以及果地所得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的莊嚴,和我們十方眾生有絕對的關係。是什麼關係呢?就是阿彌陀佛的成佛是為我們眾生而成佛的,阿彌陀佛所建設的極樂世界也是為我們眾生所建設的,是要送給我們來往生、成佛的地方。
所以,阿彌陀佛的成佛,他的本身,他的存在,就是要救度我們十方眾生;阿彌陀佛是為了要救度我們而存在的佛;若不是要救度我們十方眾生,阿彌陀佛就不會如此示現。所以阿彌陀佛的存在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要救度十方眾生。
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存在和我們眾生的往生有關係嗎?有絕對的關係,非常親密的關係。因為阿彌陀佛的存在,就是要救我們;我們可以得救,就必須要靠阿彌陀佛的存在。
因此,阿彌陀佛和我們等同是生命共同體、一體不分、一體不二,有這樣親密的關係。因而善導大師說:「念佛的人和阿彌陀佛有親緣」,有這樣的親和這樣的緣,這個「親」字,在我們淨土宗有很深的內涵,很深的意義。對世間人而言,最深的親就是父母子女的親,因為子女是父精母血的結合而生成的,所以子女和父母有很親密的關係。但是阿彌陀佛和我們十方眾生的親,更超越父母和子女的親,阿彌陀佛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若沒有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他就不成佛。等於說,阿彌陀佛就是以他的願、他的行、他所成就的佛果,使我們十方眾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有這個果,才有我們眾生的往生;沒有這個果,就沒有我們眾生的往生,我們眾生的往生都要靠阿彌陀佛成就的果。同時,阿彌陀佛的成佛,也立足在眾生的往生之上,若不能使十方眾生往生,則阿彌陀佛不能存在。所以,阿彌陀佛與念佛的眾生一體不離,同體共生。
所以,阿彌陀佛和我們念佛的眾生,比父母子女的親還親,這已經是進入彼此一體、不能分、不能離的境界了。對於這一個事實,一個念佛的人應該要先知道,他和阿彌陀佛永遠不會分開,和阿彌陀佛永遠在一起,所以說:「與佛同在」。
因此,這已經不是到臨終時才來說可以往生、不可以往生的問題了。因為,現在就已經和阿彌陀佛一體不離,和阿彌陀佛分不開了。所以,不管什麼時候臨終,都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不管臨終時是病痛無法念佛,還是昏迷不知念佛,或者因意外死亡,譬如遭遇空難、水難、火難,或者車禍等意外而當下死亡,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一個念佛的眾生,他永遠都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之中,生時是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之中,最後臨終斷氣就會進入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土,也還是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之中。
所以在十劫以前成佛的阿彌陀佛,和十劫以後的我們十方眾生,都有這樣密切的關係。知道的人,他就會完全徹底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此後也會專一不二,永不改變的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若是不知道的人,或者是修其他的法門的人,或是雖然修淨土宗,不過沒有專一念佛,而是雜修雜行,然後將自己所修的功德用來迴向求生極樂世界的人,這些都是還不知道阿彌陀佛的成佛和我們有什麼密切關係,也就是說他不知道佛心。所以,知道這個道理是很重要的。
極樂世界是我們歸屬的地方,是我們快樂安穩的故鄉,是我們成佛的道場,也是我們顯化到十方世界救度眾生的基地。所以,就阿彌陀佛本身來說,就極樂世界而言,和我們眾生都有一體不可分離的關係。
也就是說,極樂世界不是用我們的功德去成就的,要往生極樂世界,也不是我們有功德、有功夫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完全是由阿彌陀佛所成就、所建立的,是阿彌陀佛用來賜給我們,讓我們可以因為念佛,就可以一方面消除業障,同時又能擁有往生的正因、正行,並依此來往生的。
所以,我們眾生往生的因和所得的果報,論它的根源,都是來自阿彌陀佛因地的願、行,以及果地的功德。是因為阿彌陀佛成就了這些功德,我們眾生往生因果的內涵也才能圓滿。換句話說,因為有第二、三、四段所說的,彌陀因地的願、行,以及果地的莊嚴,有這樣圓滿的功行,才有第五段,眾生往生之因果的成就。
第六、釋尊勸誡惡行善
這段的經文比較長,從《淨土宗聖教集》一○四頁,也就是《無量壽經》下卷,自「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開始,一直到一百二十五頁第七行,「受佛重誨,不敢違失!」這句經文為止。這一段經文很長,叫做「三毒五惡」段,是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十方眾生要戒惡行善的經文。
「惡」就是壞事,壞的念頭、壞的語言、壞的行為,我們要警惕,要警戒,要禁止、不要去做,這就是戒惡。「善」就是好的念頭、好的言語、好的行為,可以利益眾生的事情要儘量去做,也就是所謂「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意思。
在這段經文中,釋迦牟尼佛說出貪、瞋、癡三毒,與五惡、五痛、五燒的惡因惡果。這段「三毒五惡」的經文,就是釋迦牟尼佛勸我們眾生要戒惡行善的內涵。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說,我們詳細觀察娑婆世界的狀態:即使有田園、家宅、財物的人,他也會為此而常懷憂惱;若沒有田宅,沒有財產的人,同樣也是會為了追求這些而痛苦。因為,擁有的人會怕失去而煩惱,沒有的人也會為追求而痛苦。而且,我們也常會聽到某個地方有啼哭的聲音,為什麼哭呢?比如說:父母死亡,或者兒女死亡、眷屬死亡,因此會聽到啼哭聲。而在另一些地方也常會聽到悲嘆的聲音,因為發生了盜賊、兵災、水災、火災、地震、土石流、海嘯……等等天災人禍。經典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天災、地變的悲慘相狀,從來不曾間斷過,而且,相互鬥爭、殘殺的悲劇,也永遠沒有止息。
如實而言,我們就是生活在種種惡業交雜的世界中,所以眾苦充滿。因此釋迦牟尼佛顯現在這世間,就是要勸導我們要趕快厭離這樣恐怖、悲慘、無安的世界;要願生清淨、光明、安樂的彌陀淨土、極樂世界。
不過,因為我們壽命未盡,身體還活在這世間,所以在未捨報之前,為了能安穩過日子,就不要去造殺、盜、淫、妄的罪業,就必須要勤行仁慈、博愛的善事,要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要謙卑、柔和,這樣才可以使家庭和樂,社會和諧,國家安定。畢竟我們目前居住的地方是娑婆世界,不是極樂世界,所以釋迦牟尼佛就這樣的勸導我們念佛人。這也顯示這部《無量壽經》的內涵,是包含著「真諦門」和「俗諦門」,是「真諦」和「俗諦」互相圓滿的一部經典。
「真諦」就是指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脫離六道生死輪迴,到極樂世界成佛,「俗諦」就是說我們還活在這世間,要如何過世俗的生活,釋迦牟尼佛在這段「誡惡行善」的經文中,都在為我們做開示,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無量壽經》圓融地含攝了「真諦門」與「俗諦門」。
第七、釋尊誡信疑得失
這段文在《無量壽經》的下卷,也就是《淨土宗聖教集》一二五頁「佛告阿難:『汝起,更整衣服』開始,一直到第一三○頁第六行「明信諸佛無上智慧」為止,都是釋迦牟尼佛在警戒我們要相信彌陀的救度、不要有懷疑。
在前面「眾生往生之因」的經文中有說到,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有二種的方法,一種是念佛往生,另一種是諸行往生。因此,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的後面,就有提到「信」和「疑」的「得」和「失」,意思就是說,若是明信佛智,往生以後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果;若是疑惑佛智,雖然也可以諸行迴向往生,但是他的往生會是什麼相狀,都有詳細說明。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說,釋迦牟尼佛請阿難尊者站起來,面向西方合掌恭敬禮拜阿彌陀佛。於是阿難尊者就起立,誠心正意向著西方恭敬禮拜,並且請求能見到彌陀淨土,也就是極樂世界,以及能看到極樂世界的菩薩聲聞大眾。這些話一說完,阿彌陀佛立即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諸佛世界,阿難尊者和當時的大眾,都同時瞻仰到阿彌陀佛威德巍巍的相好莊嚴,以及見到極樂世界清淨、光明的微妙莊嚴景象。
這個時候,彌勒菩薩就請問釋迦牟尼佛:
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
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極樂世界的人民有胎生和化生的差別呢?釋迦牟尼佛就回答彌勒菩薩說:
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意思是說,有些眾生雖然他們相信有善惡因果的報應,但是他們不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他們自己一方面誦經持咒、行善積德,一方面將這些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這樣,雖然也可以往生,不過在五百歲之間,暫時不能見到佛,不能聽聞佛說法,也見不到極樂世界的聖眾,這種往生相狀叫做胎生。
接著,釋迦牟尼佛說:
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若是有人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這樣他往生極樂世界,就當下能在七寶華中,自然化生出來,他的身相光明,外相的莊嚴和內心的慈悲智慧,都和其他的大菩薩相同,圓滿具足。
釋迦牟尼佛又說:
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
意思是說,能夠在極樂世界化生,就顯示他的智慧超越;若是胎生就表示他沒有智慧,他對彌陀救度產生懷疑。
由這內涵來看,佛對有智慧、無智慧的定義,並不是以我們世間的見解來看。我們世間的見解認為對方有智慧,就表示他頭腦好、學問深、見識廣、有才能,叫做有智慧;若是愚笨、不識字、沒有文化,就是沒有智慧。佛並不以這個方式來分判,而是以他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有相信或沒有相信來做判斷:對阿彌陀佛的救度心存相信,沒有懷疑,釋迦牟尼佛就說他有智慧、智慧超越;若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心存懷疑,就說他沒有智慧。這是釋迦牟尼佛對念佛人的讚歎,也可以說是對念佛人的授記。所以釋迦牟尼佛就進一步對彌勒菩薩說:
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意思是說,彌勒菩薩,你要知道喔,若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懷疑,這樣會失去大利益,所以應該要相信阿彌陀佛,不要有任何懷疑。
這段經文是在解釋:「不了佛智」也就是不明白、不相信阿彌陀佛救度的人,他雖然能往生,不過是「胎生」。所以勸我們要相信阿彌陀佛的佛智,相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智慧。勸信誡疑是這一段經文的大意。
換句話說,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是「化生」,就立即得到成佛的大利益;若是修其他的法門迴向往生,等於就是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懷疑阿彌陀佛的佛智,這叫做「疑惑佛智」,這樣的狀況下雖然也能往生到極樂世界,但會在五百歲之間,暫時不能見佛聞法,這叫做「胎生」。
若是細論極樂世界,其實都是「化生」,並沒有誰是「胎生」的。所以,在這裡說「胎生」只不過是形容暫時無法見佛、聞法,好像嬰兒還在母親的體內還未出世。所以,《無量壽經》也叫它做「邊地」,在其他的經典也有叫做「懈慢國」或「化城」。因為是「化城」所以不是「寶所」,只是暫時休息的地方。
這樣什麼時候才可以見佛、聞法呢?時間是五百歲。這裡雖說胎生五百歲,但不一定要過完五百歲才可以見佛聞法,而是只要我們起一念懺悔的心,對阿彌陀佛的懷疑升起懺悔心,這樣自然就可以立即離開「胎生」,可以見佛、聞法。在《無量壽經》說五百歲,其實和《觀無量壽經》九品裡所說的時間差別內涵都是一樣的。
以上是「釋尊誡──信疑得失」的大意。
第八段、釋尊勸往生彼國
這段經文在《淨土宗聖教集》一三○頁第八行,從「彌勒菩薩白佛言」開始,一直到一三二頁「略說之耳」這句經文為止。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結束前,指出我們娑婆世界有無量無數的大菩薩和小菩薩都往生極樂世界,又指出其他十三個佛國,也有無量無數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又說:
佛語彌勒:「不但此十四佛國中諸菩薩等,當往生也;十方世界無量佛國,其往生者復如是,甚多無數。」
這段文中,釋迦牟尼佛以十方世界、無量佛國有無數眾生都往生來做事證,目的就是勸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想想看,這麼多諸佛國土的菩薩,都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何況我們是娑婆世界的罪惡凡夫。難道我們能夠靠自己本事脫離六道輪迴嗎?既然無法脫離六道輪迴,為什麼不往生極樂世界呢?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這段經文的目的,就是勸我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
其實,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兩旁的侍者──文殊、普賢這二位等覺菩薩,也共同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文殊菩薩發願偈說:
願我臨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普賢菩薩也和文殊菩薩一樣,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都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了,何況是我們呢?當然更要往生極樂世界。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不僅自己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他們也勸十方眾生都要往生極樂世界。
唐朝時代,有一位國師叫做法照大師,也是淨土宗的祖師,他一生專修念佛、弘揚淨土,就是受到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勸誡引導,才來專修、專弘淨土念佛的法門。此外,唐朝時代另一位慈愍國師,也是受觀世音菩薩的勸化而專修、專弘淨土念佛法門往生極樂世界的,所以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都勸我們十方眾生要往生極樂世界。
第九段、釋尊囑流通念佛
這段文就是《無量壽經》的流通文,在《淨土宗聖教集》一三三頁,從「佛告彌勒,其有得聞」開始,一直到同一頁最後一行之「復生疑惑」這句經文為止。因為,這部《無量壽經》是救度十方眾生的經典,因此,釋迦牟尼佛交代彌勒菩薩要將這部經典,將這念佛法門,永遠流傳到後世。
經上說:
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是故彌勒!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
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這段經文叫做「彌勒菩薩付囑文」,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將這念佛法門,念佛的功德、利益交代給當來下生成佛的彌勒菩薩,流傳於未來世,不要使它消失。
第十段、釋尊使此經獨留
這段經文在《淨土宗聖教集》一三四頁,從「當來之世」開始,一直到最後一三五頁《無量壽經》最後一句經文「靡不歡喜」為止。
是指釋迦牟尼佛最後說,末法萬年以後,也就是法滅的期間,所有的經典法門都消失了,那時候沒有人能聽到三寶的名稱,五戒、十善,也沒有人在勸導,連善惡報應、三世因果的道理,也沒有人在說明、弘揚。
但是,釋迦牟尼佛說,為了悲憫眾生、救度眾生,所以,他特別以慈悲、神通、願力,讓《無量壽經》所說的念佛法門,在法滅時代也能夠流傳,讓那時候的眾生也有得度的因緣。
經文是這樣說的: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佛法有分三個時期:第一是正法時代,有五百年;第二是像法時代,有一千年;第三是末法時代,有一萬年。
現在是末法之初,到了末法一萬年以後,就是法滅時代,這時佛法會在世間消滅,佛法若消滅了,當然就沒有人知道佛法所說的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道理,也不知道有佛、法、僧三寶。不過,雖然這些道理沒有人在講,沒有人知道,但是,卻有人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原因就在於釋迦牟尼佛因悲愍眾生,以願力將這部《無量壽經》止住百歲,留存在這世間一百年。
這部《無量壽經》是說止住百歲,但是,在同本異譯的《如來會》中就說:「久住不滅」。意思是說永久存在世間,也就是不論有佛出世,或無佛出世,都有這部《無量壽經》念佛往生的道理存在,這也顯示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諸佛出現在世間的本懷,最終目的就是要講《無量壽經》的念佛法門,要將念佛法門流傳、安住在世間,不使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