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今天晚上我們依然接續上個月的講題:「第十八願善導釋」。
(補充講義文)
稱我名號──略信示行,以明「本願之體」即是「稱名念佛」。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解釋非常多,本次講義只是引用善導大師的三段本願取意文,來解釋第十八願。第一段是: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經四帖疏》〈玄義分〉)
第二段是: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念法門》)
第三段是: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往生禮讚》)
不管是第一段的「稱我名號」也好,或第二段的「稱我名字」也好,意思都是一樣的。
第十八願願文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但是粗看善導大師這三段本願取意文,似乎對「至心信樂」四個字沒有解釋,尤其是在第二段《觀念法門》的取意文中,以「稱我名字」來代替「至心信樂」;並將「欲生我國」解釋為「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解釋為「下至十聲」。
在這裡為什麼略掉「至心信樂」,直接以「稱我名字」來解釋呢?
將「至心信樂」這個「信」省略,以「行」來顯示,這個就是「略信示行」。表示信,就是信這句名號,信「專稱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彌陀淨土」,這是「略信示行」的涵義。同時也顯明第十八願的核心本體就是「稱名念佛」。
如上一堂課所講的「三心在於信稱名必生,故大師不舉三心,唯舉稱名,以顯信相,並示願體」,「以顯信相」就是顯示所信的內容是信「稱我名字」,所以信的相貌就是「稱我名字」。
如果善導大師沒有舉出「稱我名字」,恐怕後人就會模糊,不曉得「信」到底是信什麼?因為所信若不同的話,所行也就不同;如今善導大師直接舉出所行的內容,這樣信的內容就很明確。
若就第十八願的願文來說,並沒有「稱我名字」這個詞句,雖然有「乃至十念」之文,可是後來的人對「十念」解釋也各自不同,未必是解釋為「稱名」。不過以《無量壽經》幾段重要的經文來看,就能很明顯的顯示第十八願中的「念」是指「稱名」,不是指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或者是其他的十念、六念、三念,或者念其他十方諸佛、菩薩、咒語,而是指專一的稱念彌陀佛名。
譬如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諸佛稱名願」就說: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這裡就有「咨嗟」、「稱名」。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發願要使十方諸佛都一致的、主動的稱揚、讚歎「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給十方眾生來聽聞、信受,之後一向專稱這一句彌陀佛名,來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獲得一生成佛的利益。
十方諸佛既然咨嗟稱名來引導眾生,那十方諸佛也必然以身作則,所以第十七願的「稱我名者」,既可以解釋為十方諸佛都稱揚、讚歎阿彌陀佛,同時也可以解釋為十方諸佛也都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好像父母要引導小孩,自己也必須做出那個模樣,小孩才能夠學習一樣。
那第十七願也好,或四十八願的每一願、每一願也好,如果有一願不能成就,阿彌陀佛就不能成佛;阿彌陀佛既然已經成佛了,表示第十七願的功能也已經成就了,所以必定能夠兌現;既然能夠兌現,豈不顯示:現在不只阿彌陀佛在十萬億佛土的極樂世界說法,十方諸佛現在也都在十方世界、十方淨土,一致的在說專稱彌陀佛名的念佛往生的法門。因此,第十七願的內涵,也是要十方眾生稱名──稱念彌陀佛名。
又如「第十八願成就偈」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裡也有名號。雖然說「聞名」,不過聞名只是初步,目的是讓十方眾生聽聞到這一句名號之後,就一向專稱,以這一句彌陀名號做為他的生命、作為他的本命元神,行、住、坐、臥,時、處、諸、緣,日日夜夜都稱念這一句名號,完全任憑名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來脫離三界輪迴,往生極樂世界。
「皆悉到彼國」,不管是出家、在家、善人、惡人,男女、老幼,任何眾生都能夠到極樂世界,而且自自然然的,不假功能的進入一生補處的不退轉果位。所以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尤其是整部《無量壽經》的結論,也就是「流通之文」,更是獨舉稱名的無上功德。流通文言: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可以看出,這一段流通文獨舉彌陀洪名,顯示歡喜踴躍的稱名,當下即已獲得真實之利,即已獲得無上功德。所以,也是在顯示第十八願稱念彌陀佛名絕對真實的利益。
因此,整部《無量壽經》在說什麼?在說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所以曇鸞大師於《論註》就說「《無量壽經》以名號為體」。在彌陀來講就是名號,在眾生來講就是稱念彌陀名號。
另外,《無量壽經》下卷「三輩文」中,三輩共同一致的也是「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三輩涵蓋九品,涵蓋九九八十一品,也就是涵蓋所有眾生。因為上、中、下根機各自不同,有出家、有在家;有出家發菩提心廣修功德的,有雖不能出家但卻一樣發菩提心廣修功德的;但也有不能出家、不能廣修功德的。可是,不管是上輩、中輩或下輩,不管他根機如何,要往生極樂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所謂「一向」就是不兼含其他,顯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正因,其他不是正因。也就是說,其他的都能夠增減,甚至連一個都沒有也沒關係,但是一向專念彌陀佛名卻不能沒有。
由這幾段重要的經文就可以知道,第十八願所講的「十念」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就是稱名念佛。
如果再就《觀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來講的話,《觀無量壽經》的歸趨是什麼呢?也是「持名念佛」。《觀經》「流通分」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很明確可以看出釋尊的付囑是「持名」,不是「觀像」;不是十三觀的觀,而是持念彌陀佛名的持名,當然也不是三福九品。所以就《觀經》來講也是持名。
《阿彌陀經》的宗旨就唯一無二,獨顯「執持名號」。經中很明確而簡要不繁地顯示「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除了「執持名號」,以其他的法門要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統統是少善根、少福德。
所以就淨土三經來講,無論是《大經》、《觀經》、《小經》,其核心、根本都是「稱名」,也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因此,善導大師就「略信示行」,以經解經而說「稱我名字」,不過,善導大師這樣的釋義不是自己獨創,而是有傳承的。
從龍樹、天親、曇鸞、道綽以來的淨土宗傳承的法脈都是講「稱名」,都是以第十八願為「稱名念佛往生願」,同時也以第十八願的稱名作為淨土宗的宗旨,也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
比如,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就是專以第十八願為核心而開展的,龍樹菩薩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顯明「念我、稱名、自歸」就是第十八願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稱我名號。
又如天親菩薩《往生論》說:
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要往生極樂世界或者快速成就佛果,若修其他法門來迴向的話,都不是如實的修行;那什麼是如實修行呢?就是「稱彼如來名」。所以我們要擁有如實的修行並不困難,反而是很簡單,只要「稱彼如來名」──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曇鸞大師也說:
以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這裡「十念念佛」也是指「稱名念佛」。
道綽大師對第十八願則解釋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
臨命終時,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幾段法語都是本宗祖師的傳承。因此,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略信示行,既依經文,也依傳承。
淨土宗正依的經典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以及《阿彌陀經》,這三部經稱為「淨土三經」。
三經中,《無量壽經》是根源,講述阿彌陀佛成佛的因果與眾生往生的因果。也就是說,講阿彌陀佛為何發願?怎麼發願?發了什麼願?然後怎麼修行?經過多久的修行成佛,完成、成就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境界?如何救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到了極樂世界又會成為什麼樣?這一些在《無量壽經》中都有說明。所以《無量壽經》是《觀經》、《小經》的根本。
《無量壽經》主要就是四十八願,而四十八願的根本就是在第十八願,第十八願的核心就是稱名,也就是專稱彌陀佛名。這樣講的話,「稱我名字」、「稱我名號」就是淨土三經的核心、根本,因此也成為淨土宗的核心、根本與宗旨。
其實不只是淨土宗,這句名號也可說是三藏十二部經的核心、根本、宗旨。所以古人說:「三藏十二部都是六字洪名的註腳」,也就是說三藏十二部經都是在解釋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功德的廣大、宏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有一首偈說:
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佛、法、僧是佛教的全部,我們這一輩子要深入了解全部的佛教是不可能的,可是阿彌陀三字,已具足佛、法、僧,所以我們只要專念彌陀名號,相信阿彌陀佛必定能夠救度我,這樣,不但能使貪瞋強盛、業障深重、煩惱具足的我們,離開三界六道無窮無盡的輪迴,更能夠讓我們往生到無為涅槃的極樂世界,獲得一生補處的身分。能夠這樣相信,可以說就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佛法可分為兩種,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以世間法來跟出世間法比較,世間法不如出世間法,為什麼?世間法是有漏的,無法解脫生死輪迴。出世間法有分「小乘」跟「大乘」,大乘又分「權教」(方便教)跟「實教」(真實教)。四諦、十二因緣,這是小乘;三學、六度萬行,這是大乘。小乘跟大乘來比的話,小乘不如大乘;大乘之中的權教(方便教)跟實教(真實教)相比的話,權教方便不如真實。
真實教就是指華嚴、天台、禪、密、淨土,那「《華嚴》奧藏、《法華》祕髓」在哪裡呢?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說:
《華嚴》奧藏,《法華》祕髓,
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
皆不出於此矣。
也就是說,不管是修「華嚴」或者學「法華」,最的高利益和最終的目的都是導歸極樂。
若就這一點來講,華嚴、法華就是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九願;可是第十九願不是彌陀本懷,因第十九願是自力,是難行道,是一機一緣的法門;而第十八願完全是靠彌陀的力量,是易行道,是普攝群機的,是普緣普機的法門。所以十九願不如十八願。因此,可說第十八願是一代佛教的登峰造極,是真實中最真實,圓頓中極圓頓。
這樣講起來,稱念彌陀佛名──也就是「稱我名字」或者「稱我名號」,可以說就是整個佛法的歸趨、整個佛法的目的。因此,歸根結底來講,學佛在於念佛,如果學佛可是最終不念佛,那麼他只是結個緣而已,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之利,甚至難以說他是在學佛。可能有人認為這樣說太武斷了,可是大家想想:佛教的目的是什麼?佛教的目的,遠程來講就是成佛,近程的來講,就是今生今世脫離三界輪迴。若不念佛,怎麼能夠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呢?三界輪迴不能脫離,何況成佛?所以整個佛教來講就是念佛,念佛成佛才是佛教。
印光大師也說:
一句彌陀念得熟,成佛有餘。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得純熟,也就是專念這一句彌陀佛名,成佛都綽綽有餘,除了將來能夠成佛之外,今生也有無邊的利益,所以說成佛有餘。
(補充講義文)
下至十聲──以惡人、臨終、十念亦生,顯示善人、平生、多念,即已「平生業成」之義,以啟「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之信心。
「下至十聲」是指什麼樣的眾生呢? 如果看道綽大師的本願取意文,就可以曉得是「惡人、臨終、十念」的「下至十聲」。
道綽大師說:「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惡人),臨命終時(臨終),稱我名字,下至十聲(念佛十聲)。」他一輩子都在造惡,沒有行善積德,也沒有學佛修行,到了臨終就快要斷氣了,遇到善知識跟他勸言,要他迴心念佛。他在臨終、身心兼受痛苦的情況下,跟著善知識念了十句佛號,當下就斷氣了。這樣也能離開三惡道,甚至脫離三界六道而往生極樂世界,也同樣獲得一生補處。
由「惡人、臨終、十念」,顯示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往生,何況是善人平生能夠盡形壽的念佛,豈不是更往生有份?所以叫做「平生業成」。以惡人含攝善人,以臨終涵蓋平生,以十念來包含多念。
那我們是善人嗎?大家都專心在學佛、看經書,也隨緣、隨分、隨力在做佈施,這樣不稱為善人難道是惡人嗎?可是,佛陀說我們是五濁惡世的眾生,五濁惡世的眾生都充滿貪、瞋、癡、慢、疑、邪見六種根本煩惱,起心動念都離不開貪瞋癡,這樣說來,我們又怎麼可能是善人呢?其實我們是惡多善少,而且實質上是惡不是善,為什麼?因為所修的善都不是真實的善,如同曇鸞大師所說的: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
這樣的顛倒、虛假,當然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善。所以很無奈,也很難過、慚愧,我們是惡人。但是我們這樣的惡人將來卻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受惡報,表示這個惡人的背後有大福報、大功德──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是多善根、多福德。因此釋迦牟尼佛不得不稱我們是「善男子、善女人」。
但是,我們之所以被稱為「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因為我們善,是因為我們成為一個念佛人。憑彌陀的功德,在彌陀的庇蔭之下,我們才被釋迦牟尼佛稱為善男子、善女人。雖然我們貪瞋癡煩惱未斷,還在娑婆,可是這一輩子是最後的一生,下一輩子就是極樂世界的一生補處,因此這個善還不是普通的善,是高級菩薩的善。
剛才有發給大家一張資料,也就是「下品下生之深義」的第十五點內容──「顯以惡人臨終十念攝善人平生多念」,我陪大家看一遍:
第十五點,顯以「惡人、臨終、十念」,攝「善人、平生、多念」
由下品下生的經文就可以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以:第一、惡人,第二、臨終,第三、十念,來包含「善人、平生、多念」更能往生。
下品下生之人,論他的根機,是個惡人,不是善人;論他念佛的時節,是臨終才開始念佛,不像我們現在就開始念佛了;論他所念的數目,頂多就是十句,可是我們奉公守法,行善積德,雖有罪業,不至五逆,而且從現在就「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一生所念的佛何止十句呢?百千萬億都有了。那麼,像這樣的「惡人、臨終、十念」都能夠往生了,何況是「善人、平生、多念」呢?
如果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是以「善人、平生、多念」為標準的話,那我們能往生嗎?不能!況且就「善人」而言,誰敢說自己是善人?就「平生」而言,到底是從什麼時候算起?以幾歲為標準?就「多念」而言,到底是以多大的數目為標準?如果我們念不到那個數目,豈不是不能往生了?
所以,阿彌陀佛的標準是以「下品下生」的「惡人、臨終、十念」算起的,意思就表示:標準很低,幾乎沒有門檻,所有的人都能夠念佛,所有的人都能夠被救,所有的人都能夠往生,沒有一個眾生是會被捨棄的。所以,任何人、任何時、任何處,都有獲救的希望與機會。
如果沒有下品下生經文彰顯的話,我們對往生就沒有信心,內心會懷疑:「像我這種罪人,念佛又沒有達到某種功夫,恐怕不能往生,恐怕沒有達到阿彌陀佛的要求吧?」可是由於有下品下生的經文,令我們內心感到安慰。因為我們即使有貪瞋癡,即使有惡念,但比之下品下生的人,多少善良一些。下品下生的眾生也是彌陀所救度的對象,而且阿彌陀佛絕對有能力救度他。這樣的根機都能念佛往生,就表示我們也一定能念佛往生。
凡夫起心動念,不是善就是惡,而且惡多善少。以大乘來說,起心動念就犯戒了——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有沒有犯過錯?有沒有殺生、害命、吃肉?有沒有欠錢借物不還,或未經同意而取用?有沒有做生意抬高價?(蓮友答:有。)這樣都算是殺生、偷盜。有沒有起念邪淫過?有沒有妄語過?有沒有說過人家的是非?(蓮友答:有。)所以我們都是惡多善少的人。
人生在世,有善多惡少,有惡多善少,有善惡俱多,有善惡俱少,有唯惡無善,但沒有人是唯善無惡的,除非是阿羅漢。
我們都是凡夫,都有貪瞋癡、妄想雜念,再怎麼樣都有惡念,都會做壞事。但是不管惡多善少、善多惡少、是善是惡,只要我們「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人人都能夠往生。
善導大師說: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
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以佛願力:
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所以,由下品下生「惡人」、「臨終」、「十念」的往生,來顯示我們任何眾生都能往生。
接下來,請看講義。
(補充講義文)
出聲與默念──法然上人「十二問答」(法全五七七頁)言:
問:念佛之人,有出聲念,有默念記數,何者為宜?
答:口稱是稱名號,心念亦是念名號,皆成往生之業。然,佛之本願是稱名本願,故宜出聲。是故《觀無量壽經》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讚》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
這一段文是《法然上人全集》中〈十二問答〉中的其中一則問答。
問的意思是說:念佛的聲音歸納為兩種,就是出聲跟默念,那哪一種比較好、比較合適呢?
這則問與答就念佛來講,都是屬於技術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只要隨著個人的根機去念佛就好,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或框框,甚至沒有一個標準,因為只要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不過,就細節來講,念佛有四種聲音: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以及默念;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都有聲相,所以歸納起來是有聲念跟無聲念。那這兩種哪一種比較合適呢?
法然上人的回答內容,可分為四種:(一)總答,判定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二)舉出第十八願稱名,顯示應該出聲;(三)以經論做為證明;(四)結論。
法然上人首先就回答:
口稱是稱名號,心念亦是念名號,皆成往生之業。
這是總的回答。判定不管出聲或不出聲,都不離開名號,都是依彌陀名號的功德,都是往生之業,沒有差別。這是回答的第一個內容。
接下來就說:
然,佛之本願是稱名本願,故宜出聲。
從出聲跟默念來講,阿彌陀佛的本願是稱名,所以應該出聲念佛,這是回答的第二個內容。
第三個,就用經典和祖論來作證明。
是故《觀無量壽經》言:「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這是以經為證。
善導和尚之《往生禮讚》釋為:「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這是以祖論為證。
第四個,結論:
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
只要自己聽得到,都算是出聲念佛,甚至是大聲念佛。
其實,出聲跟默念是一樣的,「出聲是有聲之聲,默念是無聲之聲」。這裡說:「但使耳中聞之,皆是高聲念佛。」耳聞主要是在自己能夠聽得到,耳聞在心,心中佛號清楚,如果心中佛號不清楚,表示聽而不聞,聽而不聞就等於沒有聽到。所以重點在心,只要心虔誠,都是大聲念佛。
有一句話說「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竊竊小聲的交談,但是天上神明覺得像打雷那麼大聲;暗室沒有燈光,伸手不見五指,可是所做的事,雖然人看不到,但是鬼神卻看得很清楚,像在大燈照亮之下一樣。
也有一句話說「人間所做事,居心之邪正,以為沒人知,冥冥有記錄」。人世間所做的不管是善或惡,甚至暗室虧心,乃至心中所想的,儘管別人看不出來,但是冥冥中,點點滴滴都會被記載下來。
這些古語對我們都深具警惕,也顯示,既然如此,我們如果轉念來念佛,豈不是每一聲、每一句,阿彌陀佛都聽到了,十方諸佛都護念了,護法龍天都歡喜、讚歎了,鬼神都深心敬服了。
下面要講的這則故事──「心念彌陀,身有光明」,編在《念佛感應錄》第一集,故事文字很簡短,但是內容很不可思議,令人歡喜讚歎,而想念佛。
心念彌陀 身有光明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問何以知之?曰:「見汝身有光明故。」
村民不識一字,瞥爾顧念,尚使鬼敬,況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這一段是從明朝末年,淨土宗的第八位祖師蓮池大師所寫的一本書,叫作《竹窗隨筆》所摘錄出來的。
海昌村就是一個村莊,民某就是這個村莊的老百姓,到底是男眾還是女眾,是年輕或是年老,並沒有說清楚,只說有一個人。這個村中有一個老太婆死了,這個老太婆雖然死了,但依然存在。怎麼存在呢?她的神識會附在她的家人身上來講平生事,講這個老太婆所知道,而其他人不知道的這一些平生的事情,同時講陰府報應的事情,而且講得很詳細。
陰間的報應我們哪能夠知道呢?我們還沒到陰間去啊!又沒有天眼通能夠看到陰間的人物跟所做的事情;也沒有天耳通能夠聽到陰間眾生所受苦的聲音。如果有陰間的人能夠回來附身說話,我們就能夠了解陰間的事情。有一本《玉曆寶鈔》就是專門講陰間事物的。
「家人環而聽之」,家裡面的人環繞在四周聽她講平生事,講陰間的報應。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我們所不了解,同時卻跟我們可能有切身關係的,那我們就更會好奇,同時重視這件事,想去了解,所以家人環而聽之。
「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那一個人在大眾之中,當下突然專心念佛,攝心就是專心。「攝」就像《楞嚴經》〈念佛圓通章〉所講的「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攝心的內涵。這裡的攝心表示是專心,不妄想雜念,因為他還是跟大家在一起,還是有看到被附身的人,聽到被附身時所講的話,不過內心卻很虔誠專心的在念佛。
這個鬼魂當下就讚歎的說:「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你如果能夠常常這樣的話,不怕不會成佛。對方經這麼一問,覺得很訝異,怎麼這個鬼魂對我這麼樣崇高的讚歎?就問她為什麼這麼說。
這個鬼魂就說了:「汝心念阿彌陀佛故」,因為你心中念阿彌陀佛的緣故啊!也就是說,只要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必定成佛。
「問何以知之?曰:見汝身有光明故」,你怎麼知道呢?他就回答:因為我看到你身上有光明。
其實一切眾生都有光明,乃至植物都有光明,只是各不一樣。善人有善人的光,惡人有惡人的光,當下起什麼樣的念頭就有什麼樣的光。同樣地,誦經有誦經的光,持咒有持咒的光,念菩薩有菩薩的光,那麼他身上的光是什麼光啊!是佛光。因為他是念阿彌陀佛才顯現出來的光明,如果他不念佛的話,就只有他本身心性的光,當下起心動念的光。
「村民不識一字」,蓮池大師就說,這個村民沒有讀過書,是一字不識的鄉巴佬,表示這個人當然不能讀經,不能深入經藏,所以說「不識一字」。
「瞥爾顧念」,「瞥爾」就是當下、短時間的;「顧念」就是想念、思念、眷念的意思。也就是說,心中專念這句佛號。
「尚使鬼敬」,尚且能夠使這個鬼那樣的讚歎、恭敬。
「況久修者乎」,何況已經念佛很久、很多的人呢?不但是鬼敬而已,天地神明都會來讚歎、恭敬。
「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有什麼樣的功德?功德有多大?我們凡夫不可能想像得來,既然不可能想像得來的話,當然也讚歎不出來,也說明不出來。
這個典故不長,但是對我們念佛人來講,能啟發信心、增長智慧,而主動的念佛。
念佛所顯現的光當然是佛光,那佛光的作用是什麼呢?經典上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作用就是在攝取不捨念佛眾生。「攝」就是攝護、保護──平生保護;「取」就是迎接──臨終來迎。
也就是說,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不管出家、在家,有修行、沒修行,不管是善人、惡人,不管是深入經藏有學問、有智慧的,或者是不識一字,甚至是愚鈍的,乃至是鬼道的眾生,或者是畜生道的眾生,一概不論。不論身分,不論資格,只要念佛,當下他都有佛光,不只是善人的光明,也不只是天人的光明,不只是菩薩的光明,而是跟佛相感通的光明。
也不論他信不信、淨不淨、知不知、求不求──就是說,不管他有信仰或沒信仰,有信受這個法門或沒信受這個法門,也不管他有沒有斷除煩惱或降伏煩惱,也不管他心是清淨或者污穢,也不管他知不知道念佛必定有光明,也不管他有沒有求希望念佛能夠有光明,這些都不管,只要念佛,都必定有光明。
因為念佛是因,光明是果,乃是天性自然,可說不藉勉強,不求自得。這一種天性、自然的道理,若以世間的現象來比喻的話,譬如煮飯,飯必定會熟;燒水,水必定會開;吃飯,必定會飽;喝水必定會解渴;穿衣必定會溫暖;打開開關,燈就會亮;坐飛機,就會上升天空;坐輪船,就會到達彼岸。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是一種天性自然。
在世間,我們播下種子,若要獲得收成,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性;可是念佛而有光明卻是當下的、立即的,對人而言是這樣,對畜生來說也是這樣。譬如鸚鵡鳥只是無心、慣性的隨人念佛,牠身上也有佛光,雖然我們人看不到,可是鬼,就像那位老人家一樣,必定看得到;那鬼都看得到了,何況天神、何況菩薩?更何況具足三明六通的阿彌陀佛,哪能不看到、不聽到、不知道呢?
甚至,中陰身念佛,當下身體、境界也會改變。怎麼改變?境界會成為極樂世界的境界,身體會成為極樂世界菩薩的身體。不過,既落入中陰身的話,會主動念佛的機率恐怕比較少,因他若平生已習慣於念佛,將不至於落入中陰身。
但是,第二十願有講「植諸德本」,他生前曾經薰習到這一句彌陀名號,雖然不是一向專稱,但畢竟阿賴耶識裡面有這句佛號,所以在中陰身轉換的過程當中,佛號若浮現的話,當下境界就改變了;境界改變,命運就改變了。所以中陰身念佛當然有佛光。
佛光跟佛名是一體的,佛名又離不開佛體,而佛的本體充滿了無等無倫最上最勝的功德在裡面,豈不是一切眾生──包括中陰身,念念稱名(包含心中念佛)當中都跟阿彌陀佛交融在一起,當下獲得阿彌陀佛的攝取而往生!
我們行住坐臥都能夠念佛的話,那行住坐臥都在放光,都與佛同在。念佛有佛光就能夠消業障、增福慧,能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能夠保平安獲安康;同時我們四周若有怨懟、有冤家債主來討債,或者是有其他的鬼神,也能夠化解冤懟,甚至超度他們到極樂世界。
有一句話說「念佛無枉費之功」,念一句是一句的功德,念兩句是兩句的功德,所謂一念有一個無上功德,十念有十個無上功德,百千萬億念有百千萬億的無上功德,真正可說功不唐捐的就是念佛。如果不念佛的話,必定是念妄想雜念,妄想雜念使我們身心污濁、沉重,而念佛不僅不費神,如果攝心念佛,更能使身心輕安。行住坐臥、時處諸緣,只要不動腦筋,都可以念佛,更不用花半毛錢,當然,也不會虧本,可說是一本萬利,有百利而無一害。
《念佛感應錄》第一集有一五一則的念佛事蹟,大家知道第一則是什麼?第一則跟念佛無關,可是可以啟發念佛與不念佛的天壤之別。也就是說,念佛天神會來傾聽、護衛、恭敬;不念佛念妄想雜念,甚至說是是非非,起情緒煩惱,或者比較計較的話,則是天神離開、惡鬼吐痰,福消業增,引來災厄。
念佛與不念佛,善惡立判,罪福分明。五逆十惡,但能念佛,佛也歡喜讚歎地稱他為善男子。
有一句話說:「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所以應把念佛養成一種習慣,所謂「生活即念佛,念佛即生活」、「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補充講義文)
可知以稱為本之義,然老、病、死等,雖有稱念之心,而無稱念之聲,亦屬本願念佛,故是往生之業。
接下來,講一則「念念在定慧」的故事:
念念在定慧
歐陽公問一僧曰:「古之高僧,有去來翛然者,何今世之鮮也?」僧曰:「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而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而定?」公深然之。
此說卻是正理,如吾儒易簀結纓之類,皆是平日講貫得明,操守得定,涵養得熟,視生死如晝夜,故能如此不亂。
靜春先生劉子澄,朱文公高弟也。病革,周益公往拊之曰:「子澄澄其慮。」靜春開目微視曰:「無慮何澄?」言訖而逝。(摘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我早年看到這段典故就很警惕,也很受啟發;尤其是我又是一個出家人,當然也自勉要像個出家人,因此當初看這一段時,感受就很深刻。
歐陽公就是宋朝的歐陽修,他是宋朝的一位大儒、大學問家。歐陽公有一天問一個出家人說:「古之高僧,有去來翛然者」,「翛然」就是來去自如,也就是說鎮定、不恐懼、不慌亂的意思。為什麼這時代很少看到呢?
這個出家人就回答他說:「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而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而定?」你所問的古之高僧去來翛然者,因為他們都是念念在定慧,也就是起心動念很少妄想雜念,大多是正念。
所謂正念,隨對方所修的法而各有不同,如果是淨土法門的話,他念念在定慧的就是這一句名號,因為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沒有雜念,就是定;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清清楚楚就是慧,這就是念念在定慧。平生都念念在定慧了,當然臨終也就還是在定慧,就不會散亂、不會慌亂,甚至不會驚亂。今人念念在散亂,不在定慧,臨終怎麼能夠定呢?歐陽修聽到這麼回答,就深深的肯定,覺得很有道理。
念念在定慧,對修行人很重要,同樣對念佛人也很重要。雖然,我們願生彌陀淨土、專念彌陀佛名就必定往生,但如果平常念佛不多,妄想雜念很多,甚至動不動就鬧情緒、動不動就生煩惱、起無明,喜歡計較,屢屢不平、不滿,心中常不平和,這樣的話,恐怕往生就會不平順。不平順不是不能往生,阿彌陀佛依然會來迎接他,但是他就會有身心方面的病苦。
「此說卻是正理」,這個作者認為那位僧人的回答很有正確的道理,而自己也引用兩個實例來為這個道理作證明。
「如吾儒易簀結纓之類」,就好像儒家有「曾子易簀」跟「子路結纓」的典故。
曾子易簀這個典故記載在《禮記.檀弓》。曾子將死的時候,他知道所躺的這個草蓆是大夫的身份才可使用的,可是他本身不是大夫,如果他死在這個草蓆上面,豈不是他違背了禮嗎?所以現在要斷氣了,也必須把它換掉,因此曾子在臨終的時候,就跟他的兒子講,把這個草蓆換掉。他的兒子說:您現在到這個地步,最好不要動,如果能夠留一口氣,到明天再換吧!
曾子當下就義正辭嚴地糾正說:「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也就是說,君子愛人是以德、以道來愛他,使他能夠成就這個道、這個德。如果是小人的話,不懂大體、不知分寸,同時如果是一般觀念的人,那就得過且過,就是姑息、放任。
接著曾子又說:「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我沒有什麼所求的,只要守正而死,那就可以了。曾子是一個大儒家,儒家就是學君子、學聖人,儒家的思想就是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曾子又是孔子底下最有名的弟子,對於修持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是非常純熟,而且非常重視,可以說堅守這個道至死不渝的,即使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也不違背四維禮義廉恥。這就是「曾子易簀」的典故。可見守禮守正的重要。
「子路結纓」的典故,出自《左傳》。子路的個性比較剛直,儒家講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忠擺在第一位,子路很重視忠,為了忠於他的主人,即使明知有可能會被謀害,也義不容辭地慷慨前往,從容赴義。當他被襲害時,他所戴的帽子歪斜了,雖然即將斷氣,他也要把帽子扶正,繩子綁好。這就是「子路結纓」的典故。
這表示什麼呢?底下就說了──「皆是平日講貫得明,操守得定,涵養得熟,視生死如晝夜」,他們能夠臨終守道,至死不渝,是因為「明定純熟」。也就是「平日講貫得明」,講貫就是講習,平日講習研究得很清楚很明白;「操守得定」,就是實踐得很實在;「涵養得熟」,對這一些已經做得很純熟了。「視生死如晝夜」,他們看生跟死就像晝跟夜,看得很開,很放得下,有白天就有晚上,所以有生必定有死,臨死的時候,他能夠理性的面對,坦然的接受,不會抗拒它,排斥它,留戀它,或者恐懼慌亂,所以「故能如此不亂」。
一個人死的時候,如果有懊悔啦!恐懼啦!留戀啦!那一定是慌亂,不得善終。《無量壽經》說:「大命將終,悔懼交至」,因為一般的人在死的時候有兩種心境,就是悔跟懼。
懊悔過去沒有行善積德,沒有修行,沒有先為臨終準備,現在臨終,已然來不及了。而離開這個世間之後,到底有沒有下輩子?如果有的話,到底是苦的還是樂的?到底會到哪裡去?就產生懼怕了。
當然,在過程當中,他會留戀,有的留戀家屬,有的留戀金錢,有的留戀名、利、地位、權勢,但最留戀的還是家人,比如恩愛的丈夫、妻子啦,或是子孫等等。如果學佛、念佛的人就不會這樣,為什麼呢?一方面他曉得,有生必有死,再恩愛的眷屬也不過是一時因緣的和合,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當眷屬的,同時,有一個極樂世界是我們安樂的歸處,我們到了極樂世界,將來就有能力引導子子孫孫到極樂世界再度團圓,並不是永遠離開。
所以念佛人,儘管他未斷煩惱,還有執著,但是面對臨終,取捨得很清楚,不會跟一般人一樣的懊悔、留戀、害怕、慌亂;同時他「操守得定」,也就是說,這一句名號他都時時在心,而且「涵養得熟」,所以臨終自然就會在這句佛號上,也就是「念念在定慧」,所以「臨終安得而亂」,就不會慌亂,不會驚怕。
平時是修鍊,臨時是考驗。平時貫鍊涵養的是什麼,當下反應展現的也是什麼。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尤其生死大事,更須預先準備,讓其熟練深固,一旦臨終,就能明定不驚,從容以對;否則,難免六神無主,驚慌失措,不得善終。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又說:「拳拳服膺而不失。」《論語》也說:「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這個道,孔門兩位大儒曾子與子路,他們確確實實地做到了,圓滿了,令人深為敬服。
《論語》又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無。」小時候讀《四書》,對這兩段話就深以為然,也深有印象。因為自己俗名叫杜俊信,由於有個信字,因此從小就期盼,將來自己能有一個信仰,而且這個信仰能夠讓自己堅守到臨終,能夠完成它而不改變。「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可以說,由這些因緣,導致後來我能夠學佛、出家,而且找一個法門來讓自己「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時間已晚了,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