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在緣、在決定
──慧淨法師2014年2月3日(大年初四)於弘願念佛會開示
今天晚上我們引用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裡面的一段法語來解說:「為什麼只要念佛,就能夠消除曠劫以來所造的無量無邊罪業?」它的原理是什麼?
《往生論註》是我們淨土宗這一個法脈傳承當中很重要的一部著作。我們這一個法脈的傳承祖師是印度的兩位菩薩──龍樹菩薩、天親菩薩,加上我們中國的三位祖師──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尤其因為有曇鸞大師繼承龍樹、天親兩位菩薩的淨土教理精華,寫了一部《往生論註》,才開啟了北傳大乘佛教彌陀救度的淨土法門。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曇鸞大師,就沒有純正的淨土法門;如果沒有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就沒有道綽大師的《安樂集》,也沒有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由此可知,曇鸞大師可說是淨土法門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承繼著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的淨土教理,開啟了道綽大師、善導大師淨土法門的脈絡。
曇鸞大師的著作《往生論註》關係著淨土法門的純與不純,同樣都是弘揚淨土法門,同樣都是念彌陀名號,但是有沒有依據《往生論註》來弘揚實踐,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弘揚淨土法門如果有依據《往生論註》,他的淨土法門肯定很純粹、很正確的;反之,如果沒有依據《往生論註》來闡述,則其所開展的淨土法門恐怕就不純粹,乃至不正確了。這樣講或許有人會覺得太過武斷、偏頗,但是任何人只要對《往生論註》有深入的研究,一定會認同這個說法。
《往生論註》分為上下二卷,可說處處都是重點,處處都是要義,所謂「字字珠璣」,句句都是寶藏。上卷開宗明義的地方就標出「自力」跟「他力」,同時說明淨土法門是「他力」。所謂「他力」是「佛力」,完全靠佛力的話,就容易往生極樂世界,脫離三界輪迴,因此淨土法門是他力法門,是易行的法門,而且易的本身又具足殊勝的功德,並不因為它容易功德就渺小,所以曇鸞大師說淨土法門是「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上衍之極致」,衍是摩訶衍的簡稱,也就是大乘,也就是說,淨土法門是大乘之中登峰造極的法門;「不退之風航」,淨土法門是不退轉的法門當中最快速的法門,能夠讓我們最快速達到不退轉。
這個不退轉跟通途所講的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不一樣的,而是《阿彌陀經》所講的:「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說,這個不退是超越「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而到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不從佛的境界退轉下來,能夠快速的達到佛果,這叫作「不退之風航」。這是上卷之初,開宗明義所說的。上卷最後以「八番問答」來顯明淨土法門所攝受的眾生是屬於什麼樣的根機?什麼樣的人能夠獲得這樣的利益?同時顯明:為什麼只要念佛就能夠斷除六道生死輪迴,乃至能夠消除十惡、五逆謗法等深重罪業。
《論註》下卷的開始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下卷一開始就說明這一句彌陀名號就是光明,這個光明既是無量光,也是無礙光。因為無量,因此能夠救度任何時代任何的眾生,也能夠救度任何地方、任何世界的眾生;因為無礙,所以任何的眾生都能夠輕而易舉的被阿彌陀佛救度。所謂「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同時顯明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如實修行」,就是「不行而行」,這是下卷之初。下卷之末舉出只要念佛就能夠快速往生極樂,快速成就佛果的原理,也是整部《往生論註》的結論。
在《論註》的最後,曇鸞大師建立了「他力」的理論。建立一個理論必須要有根據,如果沒有根據的話,則此理論未必能夠讓人相信,進而信從、信行。由於我們信仰的是佛教,因此所有的理論再怎麼樣的創見,都不可以離開佛所說的經典,既然有佛所說的經典為根據,那所建立的理論就不是他所創造的,只不過是發現佛經的微言奧義,然後將其有組織、有架構、有邏輯、有條理的闡述而已。
曇鸞大師建立淨土法門的他力論,他所根據的是什麼呢?當然是佛所說的經典。淨土法門離不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因此曇鸞大師以四十八大願中的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來建立起念佛能夠快速往生、快速成佛的原理;同時說明從往生到極樂世界(往生之因),以及到極樂世界之後倒駕慈航來廣度十方眾生(往生之果),都是靠著阿彌陀佛的力量而成就的。因此曇鸞大師最後就說: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原理:往生、成佛、度生的三個原理。
三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
第十八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總的來講共有四十八大願,若就別的來講只有一個根本願就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只要念佛就必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就跳脫三界六道輪迴,豈不是能夠快速解脫,這是第十八願必定往生的根據。
第十一願:到了極樂世界就當下必定成佛,根據在哪裡?在第十一願,第十一願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意思就是說,他不成佛則已,一旦成佛,凡是往生到我極樂世界的任何眾生,當下都要進入不退轉,當下都要進入涅槃。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有?成佛了。既然成佛,四十八大願每一個願、每一個願就都完成了;既然完成,我們到極樂世界就必定能領受阿彌陀佛完成的所有功德,當然包括第十一願「必至滅度」的功德。四十八願之中若有一願未成就,阿彌陀佛就不能成佛。因此,如果第十一願還沒有成就的話,阿彌陀佛也不可能成佛,我們也不能夠往生,當然也就沒有極樂世界,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所以,往生之因是第十八願,成佛之因是第十一願,那由第十一願成就佛果,倒駕慈航成為一生補處的菩薩到十方世界救度眾生,根據在哪裡呢?在阿彌陀佛的第二十二願。
第二十二願:「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所以曇鸞大師在四十八願當中舉出這三個核心的願,來證明凡是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第十八願,到了極樂世界能夠當下成佛也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第十一願,成了佛後能夠到十方世界以大悲心救度眾生也是靠阿彌陀佛的促成──第二十二願。
平生業成:彌陀名號就是光明,《觀經》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彌陀以其光明攝取念佛的眾生,這就是光明存在的目的。既然念佛的眾生被光明所攝取,那念佛的眾生就是「平生業成」,必定往生,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是攝取不捨的。
現生不退:從因說果,到了極樂世界就不退轉於佛果,那豈不是說從現在開始我們已不是六道輪迴的生死凡夫,而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而且不久的將來必定成佛,這就是「現生不退」。
所以,淨土法門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法門,淨土法門給我們非常深厚的安慰跟法喜。
今天晚上要講的是《往生論註》上卷最後八番問答當中的第六個問答。原文是:
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秤,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言「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塗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
又,曠劫以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繫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繫業之義,復欲云何?
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繫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繫在三界者,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云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眾生生;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
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緣。
云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
較量三義,十念者重,重者先牽,能出三有。兩經一義
這個問大意有兩點。
第一點:下品下生的根機是一個罪人,而且是世間上所謂滔天大罪的罪人,他造作了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可以說一輩子無惡不作,無作不惡,罪惡多端,像這樣的眾生臨命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已燃燒到面前,一旦命終就要墮落到阿鼻地獄,長劫承受無量的痛苦了,可是居然在臨命終千鈞一髮,短短的幾個念頭當中,遇到善知識跟他講阿彌陀佛的救度,教導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對方隨著善知識的教導,至誠懇切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但也只不過是乃至具足十念而已,就斷氣了,當下就離開了三界六道輪迴,往生安樂淨土,進入大乘正定聚的不退轉位,這樣不是違背了因果的道理嗎?因為就世間因果來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世的時候,如果善業重的話,死了就投胎到善的地方,譬如說出生為人或上生天界;如果是惡業重的話,死的時候,就要先墮落畜生道啦、餓鬼道啦,或者是地獄道。就像秤,重的沈落下去,輕的就高上來,所以如果以業道的理論來講的話,來世的升沈,就會像秤一樣,重的會先墜落下去。
這個人一輩子造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論罪業的輕重度來講,它非常的重,臨終的時候只是念幾秒鐘的佛號,或者是一兩分鐘,恐怕一分鐘都不到,時間很短,而且念佛的數目也不過是十句而已。因為臨命終的人,他可以說恐怖到了極點,所以一旦有救度的方法,他自然就會迫不及待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他會念的很快,所以就時間來講,恐怕半分鐘都不到就斷氣了,以數目來講只不過是十句左右而已,這樣子跟一輩子造罪的時間不能比,跟他深重的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更不能比,這樣也能往生淨土,不受果報,乍看起來,這和「業道如秤,重者先牽」應是相違的,這個道理要怎麼解釋?這是第一個問。
第二點:我們凡夫不只是這一輩子在造罪,曠劫以來生生世世、世世生生輪迴到今生、今日,每個時間都不停的在造罪造業,那一些罪業可說多得沒辦法細數,像《華嚴經》所講的:「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地藏經》也講:「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 能深巨海 能障聖道。」何況我們即使有行善積德,那一些善也不是真實之善,都是有漏之善。曇鸞大師說:「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虛偽,皆是顛倒,是故名不實功德。」
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凡夫,凡夫的本質是什麼?──貪瞋癡。所修所為,不管是善,不管是惡,都是有漏的,因為跟法性相違背,不順法性。所做的善事不是真實的善,是有漏的善,而所造的惡更是多如大地微塵。像這樣從曠劫以來造了種種的罪業,應該是被三界六道所綁住,關在三界六道的牢籠裡面,怎麼能夠只是當下念了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就立刻脫出了三界六道的輪迴?那這樣經典之中所講的隨業浮沈,會被業力繫縛在六道,這一種教理又要怎麼說呢?
以上是這個問的二個重點,接下來我們看曇鸞大師的回答。
曇鸞大師回答說:「唉呀!你所說的五逆十惡,這個惡業很重,而《觀經》下下品生的人才十念念佛而已,十念很輕,所以應該被罪所牽,先到地獄去,被綁在三界,這樣才符合因果,是不是?對於這個疑問,我用一個道理來顯明。」曇鸞大師就說:
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
所謂善跟惡的輕重,是從心、從緣、從決定上來講的,不是從時間的長久或短促來講的,也不是從你所做的是多、是少來講的,必須依據「心、緣、決定」才能看出它是輕或是重。接下來,曇鸞大師就舉出什麼叫作「在心」?什麼叫作「在緣」?什麼叫作「在決定」?這一段文的內容說得非常好,讓人心開意解,一看就覺得很舒爽,可說是字字放光。《往生論註》很多地方都是在閃爍著般若智慧的光華。
云何在心?這是從造罪業的心跟念佛的心來做比較。這個人以前一輩子都是一個造罪造業的人,他造罪造業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呢?曇鸞大師說是「虛妄顛倒的心」,我們凡夫有兩種心:真心跟妄心。真心就是佛性,可是我們凡夫的佛性被妄心蓋住顯現不出來,若是佛性能顯現,則再任何時空境緣之中,任運都不會造惡,而所行之善,也絲毫無執著之心。因此我們這一輩子所做的不論是善、是惡,都是妄心,都是虛假的。乃至從曠劫以來,生生世世、世世生生輪迴到現在,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都是虛假的,都是顛倒的。所以曇鸞大師就說了,他造罪的時候,是虛妄顛倒見所生起的心,可是最後臨終的那十念卻是真實的。為什麼?因為他那十念是從善知識的教導、安慰,隨著善知識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跟著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這樣產生的。而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真實的了。為什麼?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身,阿彌陀佛會是假的嗎?阿彌陀佛永遠存在,無處不在,永不消失,而且阿彌陀佛本身具有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能夠消除我們眾生無量無邊虛假污穢的罪業。所以曇鸞大師就說:
一實一虛,豈得相比。
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假的,這兩個怎麼能夠比呢?不能夠比。假的鈔票再多,一張都不能使用,真的鈔票即使很少也能夠使用,何況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是萬德洪名。曇鸞大師又做了一個譬喻說:
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
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
譬如一間房間,很黑暗,它的黑暗不只是十年、一百年,而是千年以來都是黑濛濛的,沒有一線光明。有一天,光明一剎那照進來,千年暗室當下立刻一片光明,不可能說它黑暗已經一千年了,光明現在才進來,也要等到一千年之後,黑暗慢慢消失了房間才會慢慢光明,不是的,是當下明來暗去,暗去明來。
就好像作夢,夢是真的還是假的?以醒著的人來看,夢是假的,但夢中的人不曉得這個夢是假的,他做了一晚的夢,或是睡了好幾天,做了好幾天的夢,突然間被大鐘「鏗!」的醒過來了,「鏗!」的一聲也只不過是一秒,他就立刻醒過來了。我們人生如夢,而且生死輪迴是大夢,這個大夢是只要我們一覺悟,立刻就醒過來了,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六趣在哪裡?連大千、三界、六道都沒有,這是一個譬喻。
自力修行的法門很注重懺悔,一般懺悔往往是拜懺或者念懺悔文:「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往昔所造的無量無邊的罪業,現在要對佛前懺悔的話,那要懺悔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清淨呢?一切唯心所造,要回歸源頭,回歸到我們的心,從心上解決,才是根本的懺悔。
還有一首偈,就是實相懺:「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那心如果不滅的話,罪永遠都還在,心如果滅的話,罪也沒有了。既然罪沒有的話,也沒有罪,也沒有心,兩俱空,這樣才是真正的懺悔。也就是說以前所造的諸罪業是假的,現在真實的心生,那些罪業就統統沒了。以前睡了一百年、一千年的覺,做了百年、千年的夢,現在突然間被洪鐘一叩,剎時醒了過來,啊!這一千年的夢到哪裡去了?你說夢到哪裡去了?它沒有來去,它是唯心所現。
所以《普賢觀經》就說:「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們往昔所造的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的罪業,這無量無邊的罪業就好像早晨的露水,陽光一出,露水就消失了;如果陽光不出來,露水永遠都是露水,還有可能越積越多。這就說明了罪是假的,假的真不了,我們的真心才是真的,真的永遠假不了,也不會消失。好像細菌,細菌在那裡都能夠生長,尤其是陰濕的地方,可是在大火裡面能夠生長嗎?不能,立刻被火消滅掉。任何東西也是一樣,在烈火當中無法存在,所以真的就是真的,假不了。假的就是假的,有一天被識破,就會消失。
念佛人的心是容納什麼?是容納這一句真實名號,以名號為他的心,不是他自己妄想顛倒的心所產生的,這是從「心」來講。
云何在緣?「緣」就是環境、外境、對象。剛剛是內心,現在是外境。從外境的對象來講,也可以說是以外境為心,因為這個造罪的人,一方面內心是依止妄想的心,一方面所造作的對象同樣都是煩惱、虛假的果報眾生。我們是虛假的,所做的一切,六根對六塵,六塵也是虛假的,因此被殺的人、被欺騙的人、被虧欠的人、被罵的人、被欺負的人,所有的對方也全部是虛假的。
「能」跟「所」──能造作的心是假的,所造作的境也是假的。同時心、境是一體的,不起心便罷,一旦起心動念,必定有個對象,以那個對象為自己的心,不然心是產生不起來的,所以根與塵是一體的。除非破了我執、法執,像《心經》所講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根、塵、十八界統統沒有,這樣的話就恢復本來人,所以心跟境是互相依存的,它是一體的。你認為有境,就是把境當作內心,內心依附在境上,不然的話,當下彼此是空的。所以造罪的人,他所假藉的境也是虛假的。
念佛的人,他的心所念的是這一句名號,以這一句名號作為他的緣、作為他的外境,作為他依循的對象,曇鸞大師就說這一句名號是「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以這些過程來莊嚴出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十九種莊嚴,這是阿彌陀佛的一種善巧方便,如果不是佛不可能有這一種方便。
這裡的「方便」是真實的意思,跟權巧方便是不一樣的。權巧方便是暫時的,不是真實的,而善巧方便是佛的真實所顯露出來的。這一句名號是佛方便莊嚴所成就的,同時這一句名號又是真實不虛假的,是清淨不是罪業污染的,所以他本質是真實、不虛假,是清淨、不污穢,同時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自利利他都在這句名號裡面。
所以念佛的人,他以佛號為他的境,所以他的外境也是真實的、清淨的,而且是無量功德的。造罪的時候,他造罪的外境彼此都虛假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從心來講、從緣來講,以前是的都是假的,現在都是真的。曇鸞大師用一種譬喻,也就是說在戰爭當中,如果士兵被對方的箭射到,骨也裂了,筋也斷掉了。可是有一種鼓塗上一種藥能夠滅除所有的傷病的藥,不管刀傷、槍傷、什麼傷,一旦聽到這一種塗了藥的鼓所發出的鼓聲,當下刀傷、箭傷立刻拔出,疼痛立即消失,毒藥毒氣當下就消除了。
如果有菩薩摩訶薩進入了楞嚴三昧的話,那罪業生死凡夫聽到這個菩薩的名號,他的三毒罪業就能夠消除,更何況阿彌陀佛永遠在楞嚴三昧當中,他的名號自然能夠消除我們三毒的罪。所以,雖然我們貪瞋癡無量無邊,曠劫以來所造罪業也是無量無邊,可是一旦聽到彌陀的名號,當下就全消除了,以上是「在心」「在緣」的說明。
云何在決定?「在決定」是就時間上來講的。造善業或惡的人,在造善或惡之後,還有後心、有間心,因為他還沒死,隨後的心念有可能轉變,現在雖然是起心造罪,一直在計畫醞釀要怎麼做、要如何規劃謀略,但他做了之後,有可能心生反悔。有可能以前是惡的念頭,現在生起善的念頭,或以前造善的念頭,現在生起惡的念頭,這個就是有後心、有間心,善惡交雜。而下品下生的人,他十念完了就斷氣,往生極樂世界了,他沒有後面的心讓他夾雜其他的惡,所以說無後心、無間心,這樣的話,這件事情就決定下來了,這是就時間來說,好像最後的一錘定音。
所以曇鸞大師就說,善、惡的輕重不是在時間上的長短,也不是在本身善惡數量的多跟少,是在心、在緣、在決定。你的心是虛假的還是真實的?一真勝過百假、千假、萬假;剛好,他的心、緣都是真的,這一真就勝過他曠劫以來所有的假,而且之後他就往生了,就決定了,再也沒有第二個念頭讓他再反悔了,這就是在心、在緣、在決定。
這個很有意思啊!曇鸞大師很有智慧,能夠從這一方面來闡述,可以說是前無古人,道綽大師、善導大師就繼承曇鸞大師這一種思想,後繼的善導大師也說了一段意義相同的法語。善導大師說: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不管以前做的罪多少,或者善多少,也不管時間的長短,只要念佛,平生之機就上盡百年的一輩子念佛,臨終之機就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的念佛。意思就是說「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善導大師又說: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
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善導大師在《五部九卷》裡面有些地方也談到讚歎啦、懺悔啦、觀想啦、讀誦啦、禮拜啦,可是在楷定古今的《觀經四帖疏》最後,就把這一些所講的法組織歸納成為「雜行」與「正行」;「正行」當中,又分辨出「助業」跟「正定業」,說明唯有念念不捨的念佛才是往生的正定業。所以我們看善導大師《五部九卷》要有看經眼,不然看到善導大師也強調讀經,也強調觀想,也強調懺悔,到底是哪個是正定業?正定業只有一個,不可能兩個,但因為善導大師所開展的很廣,為了引導所有根機的眾生進入淨土法門,因此在引導的過程當中,不得不廣泛的講,等到引導進來的時候,就只強調「一向專稱彌陀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