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道場的靈魂
我們這裡是寺院,是道場,是修行的地方。道場,首要就是要有法,如果沒有法,外貌蓋得再莊嚴、再雄偉、壯觀都只是一個沒有精神的殼而已。所以,一間道場若要有精神、有內涵,就必須要有法。因此可以說,法就是道場的靈魂。
永明寺這個道場有沒有法?有,而且這個法是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最契理又契機的法,也就是能夠使我們眾生──每一位眾生,今生今世就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今生今世就可以了脫生死輪迴,就可以確定將來必定成佛,必定廣度眾生。我們永明寺有這個法。
大家如果能夠信受這個法,依照這個法去實踐,今生今世必定能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必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而且百分之百,沒有絲毫差錯。如果這個法不是這樣,那我這樣說就是打妄語,來生必定墮落地獄,永劫不能超生,我在這裡用這樣來保證我們所弘揚的這個法門的絕對性、真實性。
所以我們永明寺有法,當然我們所擁有的法是佛法。所謂佛法就是要有佛說的經典依據,還要有祖師的傳承;如果沒有經典依據,沒有祖師的傳承,那就不是佛法;進一步說,即使有經典依據,若沒有祖師傳承,那麼他所理解的法可能就會有錯誤。
我們的法有經典的依據,有祖師的傳承,而且法脈非常的清晰、具權威性。我們是淨土法門,根本的經典依據有所謂「正依經典」、「旁依經典」,若再細說有「正明正依經典」、「正明旁依經典」;也有「旁明正依」、「旁明旁依」的經典。
淨土三經是淨土宗「正明正依」的經典,因為這三部經從頭到尾都在說極樂世界,說阿彌陀佛的救度,說我們的往生,所以叫作「正明正依」。我們正明正依的經典就是「淨土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
一般也有加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普賢行願品》,成為「淨土五經」,但其實這兩部是旁明不是正明。因為我們採取正明正依的經典做為根本的依據,所以強調淨土三經,不強調淨土五經。對一個信仰淨土的念佛人來說,這種觀念首先必須要清楚了解,明確分辨的,不然如果只是籠統的認為這部經也講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部經也有講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所以就把它們都當做主要的經典,那就混雜不清了。對這觀念若認識不清、模稜兩可,在信仰上往往也就可能混淆不明,雖說念佛,卻不是純粹的淨土法門。
至於「旁明正依」的經論,就如《易行品》。
《易行品》不是專門講阿彌陀佛的救度、也不是專門講極樂世界,可是它是用一種迂迴引導的方式,讓人進入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因為它是從側面來顯明,所以是「旁明正依」。
歷代以來,各道場雖也各自立有淨土宗的教法,但若說專一、不旁雜、不歪曲的,唯有善導大師這個法脈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
善導大師傳承於道綽,道綽傳承於曇鸞,曇鸞傳承於龍樹與天親,這幾位祖師都有傳承的著作,淨土法門傳承的祖師及著作就是: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道綽大師的《安樂集》,以及彌陀化身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其中,尤其是我們中國三大祖師──曇鸞、道綽、善導,他們都是隋唐時代的高僧,深入淨土思想,一輩子專弘揚淨土法門。
隋唐,是佛法的黃金時代,也是佛法最鼎盛的時代。當時,從西域來的三藏法師非常多,也正是翻譯經典最鼎盛,修行人最多,高僧輩出的時代,八大宗派都是在那個時代建立起來的,所以那個時代,每一個宗派的法都比較純正。到了後來就不一樣了,所謂「法久弊生」。
北宋之後,淨土宗的教理就混淆了。弘揚淨土宗的大德們,知道往生淨土是最終的依歸,但對於淨土宗教理的理解都不是依善導大師這個法脈,而是以他們本身所修宗派的教理來理解淨土宗,也以他們的教理來解釋淨土宗,這樣的結果,導致淨土宗就摻雜了其他宗派的教理在裡面,各說各的,當然也就不純正了。
純正跟不純正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呢?
如果是純正的淨土法門,則任何念佛之人,今生今世必定能脫離輪迴,今生今世必定能毫無疑問的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未來快速成佛,廣度眾生,這就是純正的淨土法門──真正的淨土法門。
如果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會讓人家覺得修起來很困難,而且心中會存有不一定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不安。對於一個志求出離生死的人來說,這樣的結果是天差地別的,因為若沒有往生,就一定會再輪迴。
--摘錄自於永明寺之開示(201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