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慧淨法師2008年6月10日於台北念佛會為澳門蓮友開示(五)
各位蓮友,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昨天講到「落成法語」中的「此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意也。」接下來:
「本願稱名」之義,善導大師《觀經疏》結論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是就「本願稱名」四個字提出的經論依據。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之一,往生的方法,也就是「本願稱名」。這四個字從哪裡來呢?這裡就簡要引用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最後的結論「望佛本願」,所以這裡有「本願」兩個字;「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有「稱名」兩個字,就是一向專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萬德洪名。所以「本願稱名」這四個字,不是我們憑空想像、製造出來的,是有很明確的根據以及傳承的。
當然,善導大師也不是自己憑空這麼講,也是有依據的。我們昨天曾講到,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此處就已點出了「本願」兩個字。龍樹菩薩解釋第十八願時也直接點明「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本願」兩個字出來了,「若人念我稱名」,「稱名」兩個字也出來了。當然「稱名」也不是龍樹菩薩自己的創見,也是依據《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就講「乃至十念」的念佛。
或許有人會有這樣的困惑,念佛到底是意業上的觀想念佛呢?還是口業上的稱名念佛呢?這方面如果我們對照《觀無量壽經》,就可以曉得是「稱名」念佛。為什麼?《觀無量壽經》言:「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這裡所講的「具足十念」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的「十念」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說「稱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個「念」是稱名的念佛,意義很顯明。
像這種引經據論、以經解經的解釋,如果沒有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道綽、善導大師這一個法脈的傳承,我們看不出來,也解釋不出來。可惜的是,這個法脈在唐朝末年之後就消失於中國而發揚光大於日本了,一直到清末民初才又回歸我們中國本土。導致在唐朝末年以後,歷代解說淨土法門的其他祖師大德,因為未能看到善導流這一法脈的闡釋,所以沒辦法作出這樣純粹淨土宗義的解釋。
唐朝之後就是宋朝,北宋時代解釋淨土教義的大部份都是天台宗的祖師,如知禮大師、慈雲大師,他們解釋淨土宗也都是以天台的教理來解釋,跟善導流的解釋可說是天差地別,完全不一樣。他們是以自力、止觀的自力方式來解釋他力的淨土法門。善導大師就不一樣,善導大師上承著曇鸞、道綽,而曇鸞、道綽是承繼著龍樹、天親。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是印度當時屬一、屬二的高僧大德,他們的解釋是最契合佛心、佛意的,也是最有權威的。可惜北宋之後,眾生的根機已經不如上一代,沒有智慧看出這種純正的淨土教理,也沒有福德因緣看到祖師傳承的精純著作,所以這個法門就這樣失傳於中國了。
如此說來,我們生逢此時,身處此地,卻能夠看到善導流的精純原著,比起宋朝之後學這個法門的高僧大德或念佛者都還有福報!因為我們接觸到了這個百千萬劫難遇到的法門,可是他們長期以來卻一直都沒有因緣接觸。我們因為接觸到了,所以才能夠提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兩句話。如果有興趣去研究淨土宗的教理史,自然會發現,從北宋之後,從來沒有人提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一種教理思想,乃至現在,如果不是學我們這一個法門的,他也提不出來,甚至於看到「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兩句話,也仍因誤會而加以批判,這是很遺憾、很可惜的。
《觀經》〈正宗分〉的整個內容都是在講「定善」和「散善」,定善、散善可以說是第十九願的內容。但是因為本願在講念佛,所以從定善、散善來看念佛,這個叫「望佛本願」,整句就是:「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以上這段話是解釋《觀經》的〈流通分〉,在〈流通分〉中釋迦牟尼佛主動告訴阿難尊者:「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持無量壽佛名」就是「持名」。善導大師對這一段經文是作這樣解釋的。
《觀經》上、下兩卷,從一開頭到最後都是在講定善和散善,也就是十三觀和三福九品,為什麼最後釋迦牟尼佛卻付囑阿難尊者「持名」而不是觀佛?善導大師解釋:是「望佛本願」來看的。
釋迦牟尼佛望阿彌陀佛,《觀經》望《大經》,定善散善望第十八願的念佛,這叫作「望」。從這裡來看那裡,才曉得阿彌陀佛的本意、本心、本懷、本願,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是要眾生迴向定善、散善;而釋迦牟尼佛廣說這部《觀經》的本意,也是「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就定善來講,方法困難,功德不高,就念佛來講,方法容易,功德高超。不過,並不是說有定的功夫,能觀想出依正二報這樣的功夫不高,其實有定的功夫境界都是很高的,能夠觀想出依正二報,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是如果跟念佛相比,功德就不如稱名念佛。
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最後要流通持名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也就是說彌陀的本願之意是要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因此釋迦牟尼佛宣講《觀經》之意,是要引導定散二善歸入專稱彌陀佛名,所以就要阿難流通「持無量壽佛名」,而不是流通「觀無量壽佛像」。總之,「望佛本願」就是這個含意。
「一向專稱」,「一向」是就時間來講的。也就是從我們信受這個法門開始,一直到臨終往生,都是專一念佛,無二無雜,沒有半途而改變,也不夾雜其他的佛號、咒語,或是摻學其他法門,這個叫「一向」。宗風所說的「三不疑雜」: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就是「一向」的意思。接下來:
「凡夫入報」之義,善導大師《觀經疏》以問答釋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這一段問答是「凡夫入報」的根據與來源。
所以「凡夫入報」──凡夫能夠進入彌陀的報土,這也不是我某某人自創的,而是善導大師所講的;當然善導大師也不是憑空這樣講,也是依據道綽、曇鸞,以及天親、龍樹這一個傳承而來的;天親、龍樹也不是自創的,也是依據《無量壽經》而來的。現在我們接著來看凡夫入報問答的解釋: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凡夫入報問答」(善全五一、五五頁)言: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
答曰:是報非化。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極樂世界就是報土,這一段是善導大師的解釋。為什麼極樂世界是報土?當然善導大師也有引用,只是這裡把說明簡略了。在講義的第二頁也有解釋什麼是報土?什麼是化土?,內容很淺顯,大家回去可以自己看。現在主要解釋凡夫入報問答。其實講義的文字都很淺顯,大家細看也能體會,在這裡只是帶領大家念一遍。然後一方面念,一方面消文解義。
此問答者,既許報土之義,或疑能生之機,故設此問答,以決判「凡夫入報」之理,並「楷定古今」之誤。
「既許報土之義,或疑能生之機,故設此問答」。第一個問答已顯明斷定極樂世界是報土不是化土,既然是報土,有的人就會產生懷疑:像我這一種貪瞋癡具足的博地凡夫怎麼能夠往生報土呢?因為報土是大乘聖人的境界,是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進入的,我們連小聖的見思二惑與塵沙惑都還沒有降伏,更何況是初地以上的聖者境界呢?因此,善導大師再設第二個問答來顯明:極樂世界是報土,並且是超越十方諸佛的報土,而且十方眾生也能夠往生。本來以我們垢障眾生來說,當然是不能往生那種高妙境界的報土,可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作為我們的增上緣,所以能夠往生。因此善導大師就設第二個問答來判決凡夫可以往生報土。
「以決判『凡夫入報』之理」,「凡夫入報」的原理在哪裡呢?在以阿彌陀佛的本願為增上緣,道理就在這裡。
「並『楷定古今』之誤」,並且糾正古今對極樂世界錯誤的解釋。「楷」就是楷正,「定」就是判定,把歪的導正過來,然後判定它,使人不再有懷疑。「古」是指善導大師以前的一些學者的錯誤見解,「今」是指善導大師當代的學者的錯誤見解,將這些錯解都糾正過來,然後下正確的定論,這個叫「楷定古今」。
問中有四:
一、明報身報土之義--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如前所引教證理證甚明,所謂(善全五一頁):
如《大乘同性經》(卷下)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第一個問答有四種解釋。第一段說「彼佛及土既言報者」,顯明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極樂國土是報身土。當然善導大師在這之前有引經據論,在《善導大師全集》第五一頁說:「如《大乘同性經》(卷下)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直接引用其他的經典來證明阿彌陀佛是報佛,極樂世界是報土,這就是經典教理的證明。
接下來引用淨土正依經典《無量壽經》來作證明:
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無量壽經》說,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行菩薩道的時候,發下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說:十方眾生只要稱我名號,願生我的極樂國土。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念。這樣的話,如果不能往生,祂就不成佛。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可知這一尊佛是「酬因之身」所得到的「果報佛」,當然就是報佛,所成就的淨土也是祂因地願行成就而有的「果報土」,當然就是報土。
善導大師就是舉出這個「因願」--因地的願行,來顯現出現在成佛,以及現在成佛,當然是因地願行成就所獲得的果報的佛,所以叫作報佛;土也是果報的土,所以叫作報土。這是第一段。
接下來,第二段:
二、顯報法高妙之理--彌陀超世願行所成殊妙報土,高出地前菩薩之外,故云高妙。
其實,只要是佛所成就的報土,都是高妙的,是一般的小聖沒辦法往生的,必須是地上菩薩才能夠往生的。更何況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報土又是特別的殊勝,比一般諸佛的報土還要超越,超越的證明在哪裡呢?接下來引用經論:
《大經》「讚佛偈」(一九頁)言: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
這幾句話非常的好。
阿彌陀佛發願要成佛的時候,祂所發的願是非常的深遠、高超的,祂說祂所成就的國土是十方世界國土之中第一的,不論是聖眾也好,或者是聖眾所成就的也好,以及依報的種種莊嚴──黃金鋪地、七寶樓閣,還有八功德水、天雨妙花……種種都是第一。
「國土第一」,顯明「總求最勝」。是總的來講祂的極樂世界是殊勝而又超絕的。所以當阿彌陀佛成佛之後,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就說,極樂世界是「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之後就一點一點的顯明祂國土之第一。
「其眾奇妙」,顯明「聖眾第一」。也就是顯明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成為極樂世界的聖眾之後,就聖眾而言,是最第一的,跟十方諸佛的聖眾來比的話,是超絕無比的。
「道場超絕」,顯明「成佛第一」。「道場」是成佛的另一個名稱,所謂「坐道場」就是證佛果。怎樣的超絕呢?是超越時間性、品位性,不必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不必經過住、行、迴,以及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不必經過這些階層。一旦往生,就超越這一些階位、時間,而直接成佛,所以叫「道場超絕」。
「國如泥洹」,顯明「快樂第一」。「泥洹」就是涅槃的意思。本來涅槃是指正報的境界,也就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本來就常住,不經過造作、加行,不需累積功德、功夫,本來就是如此,而且如如不動,是不會消滅的,這個就是「泥洹」,這是指正報來講,可是依報的極樂世界也如同正報的涅槃。
涅槃本身是充滿不可思議的快樂,所以「國如泥洹」的意思是,到了極樂世界是如同《阿彌陀經》所講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國如泥洹」就是快樂第一的意思。我們昨天有講到,佛的樂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是法界當中最高的快樂,以我們善惡凡夫來說,最高的樂是什麼?所謂食色性也;以修行來講,入第三禪是勝過世間的五欲之樂。可是如果跟佛來比,這種樂是不究竟的,是會變動的,只有涅槃才是最高、最妙、最究竟的樂。
「而無等雙」,顯明「總結最勝」。總結的來顯示,無論正報、依報,方方面面,極樂世界的殊勝都不是十方淨土所能比擬的,所以說「而無等雙」。善導大師讚言:「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顯明「攝生最廣」。阿彌陀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憐憫十方眾生,而發願要度脫十方一切眾生,這一句顯明攝生願心最廣,也顯示建立國土第一之本懷在於廣度十方一切眾生。
「十方來生」,顯明「生者最多」。以十方淨土來講,顯示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最多。
「心悅清淨」,顯明「信心最純」。心中對彌陀的信順是無疑惑雜染的,這裡顯明信心最純;也顯明往生極樂世界是歡喜的要往生,不是勉強的,所以說「心悅清淨」。
「已至我國,快樂安穩」,顯明「獲益最勝」。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獲得涅槃之樂,因為涅槃之樂是「安穩」的。所謂安穩就是常住不變、不動,我們在現世生活中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樂,我們的快樂究竟而言,可以說是苦的,叫作「壞苦」。樂過去,或樂變動了,就轉為苦了。即使天人之樂,報盡了仍要墮落人間或者三惡道,所以身處六道中的那一種快樂是會變動的,而且那一種快樂是小樂不是大樂、最勝之樂。
《大經》「聖眾果德」(五二頁)言: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極樂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呢?「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也就是前面說的「國如泥洹」。「次」就是「如」,等同無為涅槃的境界。
所以極樂世界也說是安樂世界,就是「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清淨沒有污染而又常住不變不動,這個叫「清淨安穩」。「微妙」就是難以想像,難以想像的快樂是什麼快樂呢?就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既然難以想像的話,當然是不可能以世間文字形容出來,也不可能述說正確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在形容微妙快樂的涅槃的境界。
極樂國土雖然是依報,可是等同正報的涅槃境界,正報的涅槃境界是什麼呢?就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本來常住,不經過造作的。可是極樂世界是有始無終,是由於阿彌陀佛因地的無量願無量行所成就的,並不是空寂無相,而是有相狀的淨土。雖然是有相狀,可是等同涅槃無相狀那樣的清淨、安穩、不變動、沒有污染,因此說「次於無為,涅槃之道」。所以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根本是不能想像的。經典說極樂世界黃金鋪地、七寶樓閣,雖然這樣的述說、形容,但這其實是以我們凡夫可以理解的來講,真正的景象必須要等我們到了之後才能正確的了解。
《往生論》言:
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無量壽佛的國土,他的莊嚴是怎麼樣莊嚴呢,是「第一義諦」。第一義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他的意思是真空的境界。真空的境界是所有境界之中最高、最超越,沒有任何境界能夠超過真空的境界,所以叫作「第一」;他的意義很深廣,而又真實不虛,所以叫作「第一義諦」,也叫作「第一義空」,也就是所謂的「真如實相第一義空」。
這一種空,不是我們凡夫觀念上的什麼都沒有的那種「頑空」,這一種空能生妙有,所以這一種空叫作「真空」。真空能生妙有,所以接下來的「妙境界相」就是妙有,「境界相」就是有,所以是「妙有」。
因此:「第一義諦」是空有不二之空,謂之「真空」,故稱「第一」。「妙境界相」是空有不二之有,謂之「妙有」,故說「妙境」。
這樣講的話,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跟涅槃的真空沒有差別,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是涅槃的真空所顯現出來的,所以極樂世界的報土不但高妙,而且超勝十方淨土。接下來,第三段:
三、舉小聖尚且難生之義--言小聖者,大乘賢位,小乘聖位,並攝此中。報法高妙,非登地菩薩,則不能至;斯等下位,咸皆不及,故云難階。
階者梯也,登堂之道也,亦所乘以升屋者。指報法高妙,小聖下位,難階而升,故不得而至。
說明問之中的「小聖難階」的意涵。「小聖」就是大乘菩薩的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就屬大聖),以及小乘之中的聖位──阿羅漢,因為小聖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裡的小聖是指阿羅漢。「並攝此中」都涵蓋在「小聖」這兩個字裡面。
「報法高妙,非登地菩薩,則不能至;斯等下位,咸皆不及,故云難階」,小聖難階,為什麼難階呢?因為報法(報土的境界)是非常高超而不可思議的,如果不是已經登地的大菩薩就沒辦法進入,像這種小聖的下位通通望塵莫及,所以說「難階」。
「階者梯也,登堂之道也,亦所乘以升屋者」,所謂「階」就是階梯、樓梯,有樓梯才能爬樓梯而上,甚至爬樓梯到二樓、三樓、四樓的屋子裡面。
「指報法高妙,小聖下位,難階而升,故不得而至」,所以說難階而進入。接下來,第四段:
四、言小聖尚且不及,況底下機,更當絕望。
也就是問之中的「垢障凡夫,云何得入?」高妙的報土境界必須大聖才能進入,連小聖都沒辦法進入了,何況我們又是垢障凡夫,遠遠比不上小聖,當然更不能夠進入了,所以說「云何得入?」這樣豈不是永遠絕望了?也就是說,想往生到一般的淨土中,就我們根機條件而言是沒有份的,是絕望的。何況阿彌陀佛的高妙報土,更是絕對不可能往生;然而如果全靠彌陀的願力,則不論聖凡善惡,都可容易往生,而且都是平等往生。我們來看善導大師怎麼回答。
答中有二:
回答有兩段意義。
一、順問難且許垢障凡夫難生--垢者三垢貪瞋癡,障者三障惑業苦,欣趣者欣求趣入。
在回答的部分,善導大師一開始順這個問難說:「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你問的沒有錯,像我們這一種具足貪瞋癡的薄地凡夫是沒辦法進去的,想都不敢想,何況產生欣慕能夠進去呢?姑且認同問者說垢障凡夫沒辦法往生。
什麼叫作「垢障」呢?「垢者三垢貪瞋癡,障者三障惑業苦」,「欣趣者欣求趣入」,這些說明都很淺顯容易了解。
二、明正由佛願之強緣,小聖凡夫,皆悉往生高妙報土,是全託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別意超世本願之力故也。
接下來這兩句話:「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就顯明由於有阿彌陀佛本願力的增上緣,使得小聖以及我們這種還具足貪瞋癡,有惑業苦的煩惱凡夫,通通能夠往生高妙的報土。這是由於完全依靠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的緣故。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不可稱,沒辦法來形容;不可說,沒辦法來解說;不可思議,沒辦法來想像,想像不到的。
「別意超世」,別意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別意之弘願」。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別於十方諸佛的願,所以叫作「別意之弘願」。超世就是《無量壽經》所講的「我建超世願」。法藏菩薩說,祂所發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所以說「別意超世本願之力故也」。接下來:
順問者意,且從通報,云實難欣趣;正由以下約別報,答五乘齊入之由。
回答有四句話,前面二句是順問者意,姑且從「通報」──一般高妙的報土來說,我們這一種垢障凡夫是沒辦法往生的;後兩句法語「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是約別報──說極樂世界的報土。極樂世界的殊勝是十方淨土所難及的,原因就是剛剛前面所引用《大經》和《往生論》所講的。
「答五乘齊入之由」,回答五乘也能夠往生的緣由,是什麼緣由呢?就是「託佛願以作強緣」,因為託佛願,所以五乘才能夠同樣的往生極樂世界。什麼是五乘?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就是十法界當中,除了佛法界以外的所有法界。這裡雖說五乘,那有沒有包含阿修羅道,乃至地獄、餓鬼、畜生道呢?當然是有的。因為阿彌陀佛的超世弘願本來就包含要救度地獄、餓鬼、畜生界的眾生。接下來:
五乘自善,非入報因;唯以託願,為其正因,故云「正由」。
如果以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自己所修的功夫,所累積的善德要往生彌陀的報土是不可能的,因為那些都不是往生彌陀報土的正因,只有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才是往生的正因,「故云『正由』」。
知實難欣趣,是信機也;託佛願齊入,是信法也。
善導大師設立這個問答,也含蓋了「信機」跟「信法」的內涵。
「機法兩種深信」是我們這個法門的基礎,信機──信自己是個垢障凡夫,不但不能往生任何佛土,甚至不可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的自覺、意識就是「信機」。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我們之所以能夠往生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為增上緣,既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為增上緣則我們必定能夠往生,這就是信受彌陀的救度,也就是「信法」。
所以答「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這就是「信機」、「信法」。
我們有了這樣的理解、信心,就曉得我們雖是身為凡夫也一樣能夠進入報土,如果不了解這樣的教理,就很難理解「凡夫入報」,不相信因為有彌陀的本願力為增上緣,而能夠讓我們垢障凡夫往生報土。反過來講,若以為自己是那一種可以累積功夫、功德的根機,就是不信機;以為阿彌陀佛沒有大慈悲、大願力使我們能夠往生報土,就是懷疑法。所以能夠信機信法,就能夠肯定凡夫入報;肯定凡夫入報本身就是信機信法。
「託佛願」者,託依投義,依投佛之願力,同前所云「皆乘(託)彌陀大願業力(佛願)」。
善導大師將整個淨土宗的教判分為「要門」與「弘願」,前面所說就是善導大師顯明「要門」跟「弘願」的地方。有關「弘願」,善導大師說「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彌陀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所以「託佛願」就是前面所講的彌陀的大願。
前舉報身報土之因云:「一一願言稱我名號」等,攝諸願歸第十八願;今明生因,言「佛願」者,指第十八願,其義顯然。
這是我們講稿第一張所引用的,「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所以每一願每一願都在顯明要稱彌陀名號。
「攝諸願歸第十八願」,也就是把其他的四十七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歸入到第十八願來,等於是說每一願每一願都不講他本身的功能,每一願的功能都在顯明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昨天晚上也已解說過。
「今明生因,言『佛願』者,指第十八願,其義顯然」,現在說出往生的正因而說「佛願」這兩個字,所以佛願就是指第十八願,也就是剛剛講的「一一願言稱我名號」,因為唯有第十八願才有說「稱我名號」。
本願所成之彌陀,本願所成之極樂,本願力為強緣所生之凡夫、三乘聖者,五乘齊入,此皆佛願強緣使然。
阿彌陀佛以本願所成就的佛,所成就的極樂世界,以及以這一種本願之力作為增上緣,使我們凡夫、三乘、五乘都能夠進入極樂報土。也因為有彌陀的成佛,以及成就了極樂世界,所以才有那個力量使我們到極樂世界去,這都是由於有阿彌陀佛的佛願作為強緣。
「強緣」者,「增上緣」也,所謂(善全二二頁):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何謂「強緣」?「緣」是「助因成果」的外在條件,有弱緣,有強緣;弱緣助因未必成果,強緣助因則百分之百必定使因成果。強緣也稱「增上緣」,就是剛剛所講的「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人生在世的一切,之所以有所成就,都是靠增上緣,沒有增上緣怎麼能夠成就呢?譬如讀書,如果沒有老師的增上緣來教導我們,我們如何有學問的成就呢?又譬如種子,如果沒有肥料、水份、陽光、空氣這些增上緣,種子怎麼能夠開花結果呢?嬰兒如果沒有父母的養育,怎麼能夠長大呢?所以凡事之成就都必須要靠緣。
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沒有彌陀的願力,怎麼能夠往生呢?就像石頭,石頭如果要過大海,如果沒有船隻的話,怎麼能夠渡過大海呢?一放入水面就沈下去了。大的石頭固然會沈下去,小的石頭也會沈下去,除非不是石頭。
我們都是罪業的凡夫,一定會在六道的苦海裡面沈下去,因為我們有罪業,不管是大罪業或小罪業,只要有罪業就一定會在六道裡面輪迴。即使在無色界天,也是六道,也是苦海,必須要靠船才能夠度脫六道的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石頭如果沒有船的話,即使再小也會沈下去;如果有船,石頭即使再大,而且百顆、千顆、萬顆,也照樣能度脫六道的苦海而到達涅槃的彼岸。我們都是石頭,而且很大,同時很多顆,在這六道當中,不只是浮不起來,而且一定會沈下去,但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強緣、為增上緣,我們就百分之百能脫離六道苦海而到達涅槃彼岸,因此我們一定要靠增上緣。
世間萬物都要靠增上緣,以眼前的物品來說,今天要有這張桌子、這個麥克風、這隻杯子、時鐘,都要靠人工去製作,所以人工就是桌子、麥克風、杯子、時鐘的增上緣。靠我們凡夫的力量那只有墮落三惡道,靠彌陀的力量不但不會墮落三惡道,也不會輪迴,而且往生成佛。
「五乘齊入」、「莫不皆乘」,都由「佛願力」為「強緣」、「增上緣」也。
我們人跟天這種凡夫,聲聞、緣覺這種小聖,以及菩薩中的大小聖,能夠進入極樂世界,都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為我們的強緣、增上緣。
講到這個「緣」,如果就物質來講只要有兩個──「因緣」和「增上緣」就能夠開花結果。有種子,有陽光、肥料、水、空氣就能夠開花結果;如果是心法,以我們眾生來講,必須要有四種緣──「因緣」、「無間緣」、「所緣緣」以及最後的「增上緣」。因緣、無間緣、所緣緣都是指我們本身,我們本身有佛性,我們心心念念都有一個對象,就是極樂世界,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樣就具足因緣、無間緣和所緣緣。所以因緣是我們有佛性,往生就能夠成佛,所以我們想念佛往生這個就是因緣;接下來要念念相續、無間斷,如果今天念佛願生,可是明天改變了,這當然得不到那個果,所以要無間緣;念佛願生,願生哪裡?願生極樂世界,所以有對象,這是所緣緣。這樣的話能不能往生呢?這樣就能往生,原因在哪裡?在阿彌陀佛的力量、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阿彌陀佛的力量就是我們最後的增上緣。如果沒有增上緣,我們就無法往生。總之,如淨土宗宗旨所說:「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則四緣通通具足。
善導大師說:「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我們只要念佛,生生世世的罪業就一刀兩斷,從現在開始就不再繼續輪迴了,所以說「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我們現在念佛,到臨命終時,自自然然阿彌陀佛就會帶領清淨大海眾菩薩來迎接我們,「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生生世世所累積的十惡五逆的業,還有天魔外道、冤家債主都不能障礙,這些都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力量。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力量作我們的增上緣,所以我們稱念就能夠除罪,臨終彌陀自然會來迎接,所有的邪魔外道、冤家債主都不能障礙我們往生,這都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為增上緣。
「致使五乘齊入」--初約機惡,且許難生;後約法德,正示齊入。
答中最初兩句說「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眾生根機──垢障罪惡無邊,要往生一般的淨土都困難了,何況是極樂世界這種淨土呢?故說「初約惡機,且許難生」,先就惡機,認同有貪瞋癡的人不能往生。可是「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接著就法德──阿彌陀佛的大願大力,使得我們能夠往生,所以說「正示齊入」。
此「齊」字有總別二意。
「總」者齊乘佛願之意--不論根機,不論聖凡,不論善惡,唯依佛願得入高妙報土。
這個「齊」有分總的和別的兩種意義。「總」的來說,不管聖人、凡夫、根器高低,通通不管,通通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而進入報土,這是就總的來講。
「別」者有二,齊上與齊下。
就別來講,也有兩種。一個是齊上,一個齊下。
「齊下」者--三乘之上機,同凡夫之下機往生。
「三乘根機」是已經斷除見思惑、塵沙惑,已經沒有生死輪迴,沒有分段的生死之苦,可是他們要往生極樂世界,還是跟我們有貪瞋癡、有垢障的薄地凡夫一樣,要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如果不是跟我們一樣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認為垢障凡夫才需要靠彌陀願力,至於他們已經是超凡入聖的聖者,所以不用靠彌陀願力,不是這樣,如同大石頭要乘船才能到彼岸,小石頭也同大石頭一樣,要乘船才能到彼岸。所以完全都是要依靠彌陀的願力,這個叫「齊下」。
「齊上」者--凡夫之下機,同十地之上機入報。
「齊上」,我們雖然是垢障凡夫,可是我們只要是依靠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就跟上機──十地以上一樣,同樣進入報土。並不因為他是聖人,所以他進入報土,而我們凡夫就還在報土裡面的蓮花,或者還需要在哪個地方溫養、等待、修學,像讀大學一樣,從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不是這樣。如同轉銀成金是金,轉鐵成金也是金;不論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同乘佛願往生極樂,都同時同樣成佛。所以叫作「齊」,齊有這樣殊勝的意義。
齊之言者,亦示他力一因一果,簡異自力多因多果。
這個齊也是在顯示他力──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是「一因一果」,我唯有依靠阿彌陀佛這一個本願力為增上緣,你也唯有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為增上緣,凡夫聖人都依靠阿彌陀佛這個本願力為增上緣。不是說我是凡夫,所以我另外找依靠,他是聖人,他又另外找依靠,這樣因就不同了,不是的。因此,都以同樣的一個因,就是「託彌陀願力為增上緣」,所以往生之後都同樣得到一個果報,聖者得到成佛的果報,我們也得到成佛的果報,這個叫一因一果,因為因同,果也同。
「簡異自力多因多果」,如果是自力的話,因就各不相同,累積的功夫有高低之別,累積的功德也有多寡之分,所以因各不一樣。由於因各不一樣,因此,若以自力往生的話,果就不一樣,這就會像九品所講的,功夫高的在上品,功夫低的在中品或下品,這就是「多因多果」;但乘佛願力不是這樣,都是一因,所以得到的是一果。
亦即五乘皆齊依託佛願,同一本願稱名念佛,即是一因。亦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言「同一念佛,無別道故」,即此義也。
這個容易了解。
齊入真報,同證無為涅槃法身,平等一相,即是一果,善導大師《法事讚》所言:「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我們都同樣專念彌陀佛名,這樣的話,五乘都同樣進入無為涅槃、清淨、常住的極樂世界,都同樣證得無為、常住、涅槃的法身,所以是「平等一相」,這個就是「一果」。因此善導大師又言:
「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即此意也。
淨土(極樂世界)是不生不滅、涅槃常住的,所以叫「無生」。「亦無別」,沒有差別相。到極樂世界都是成佛的境界,然後降下一級,補處佛位,所以沒有差別相,可說「究竟解脫金剛身」,解脫分段生死,解脫變易生死,解脫一切的苦惱不如意,而永遠不會變化,永遠不會消失,所以說「究竟解脫金剛身」。
得其齊者,佛願所為,毫非己功,故曰致使。
「致使」這兩個字顯明他力,表示我們不論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通通能夠往生,是佛的願力讓我們這樣的,一點一滴都不是靠我們各自不同的功夫,所以叫「致使五乘齊入」。
此問答亦顯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義也。
這一篇問答也在顯示我們這一個法門的特色,本願稱名為因,凡夫入報為果的道理,怎麼講呢?
眾生稱念為「因」(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
彌陀願力為「緣」(第十八願成就之「已取正覺」),
往生報土為「果」(第十八願成就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因緣和合故。
「眾生稱念為『因』」就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彌陀願力為緣就是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的力量;「往生報土為『果』」,就是第十八願成就文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有了因,有了緣,因緣和合就自然能夠獲得果,所以因就是親因,緣就是增上緣,自然能夠開花結果,成就往生成佛的果報。接下來一首偈子:
彌陀本願果報土,自力諸善不能至;
三乘聖人與凡夫,齊託佛力平等入。
這個偈很淺顯,容易了解。阿彌陀佛以祂本願所成就的果報的淨土,不管是凡夫也好,聖人也好,要以自己的力量所累積的種種善事功德而成就的種種高下不同的功夫,通通不能夠進入。那怎麼辦呢?不管是三乘的聖人,也不管善惡的凡夫,只要通通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就能夠通通的、平等的進入報土成佛,這個叫「凡夫入報」。
講到這裡已經十一點十五分了,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附:講稿原文
一、凡夫入報問答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凡夫入報問答」(《善導大師全集》第55頁)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此問答者,既許報土之義,或疑能生之機,故設此問答,以決判「凡夫入報」之理,並「楷定古今」之誤。
問中有四:
一、牒報身報土之義--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如前所引教證理證甚明,所謂(《善導大師全集》第51頁):
如《大乘同性經》(卷下)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二、領報法高妙之理--彌陀超世願行所成殊妙報土,高出地前教道之外,故云高妙。
《大經》「讚佛偈」(19頁)言: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至我國,快樂安穩。
《大經》「聖眾果德」(52頁)言: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往生論》言:
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三、舉小聖尚難生之義--言小聖者,大乘賢位,小乘聖位,並攝此中。報法高妙,非登地菩薩,則不能至;斯等下位,咸皆不及,故云難階。
階者梯也,登堂之道也,亦所乘以升屋者。指報法高妙,小聖下位,難階而升,故不得而至。
四、言小聖尚且不及,況底下機,更當絕望。
答中有二:
一、順問難且許垢障凡夫難生--垢者三垢貪瞋癡,障者三障惑業苦,欣趣者欣求趣入。
二、明正由佛願之強緣,小聖凡夫,皆悉往生高妙報土,是偏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別意超世本願之力故也。
順問者意,且從通報,云實難欣趣;正由以下約別報,答五乘齊入之由。
五乘自善,非入報因;唯以託願,為其正因,故云「正由」。
知實難欣趣,是信機也;託佛願齊入,是信法也。
「託佛願」者,託依投義,依投佛之願力,同前所云「皆乘(託)彌陀大願業力(佛願)」。前舉報身報土之因云:「一一願言稱我名號」等,攝諸願歸第十八願;今明生因,言「佛願」者,指第十八願,其義顯然。
本願所成之彌陀,本願所成之極樂,本願力為強緣所生之凡夫、三乘聖者,五乘齊入,此皆佛願強緣使然。
「強緣」者,「增上緣」也,所謂(《善導大師全集》第22頁):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五乘齊入」、「莫不皆乘」,都由「佛願力」為「強緣」、「增上緣」也。
「致使五乘齊入」--初約機惡,且許難生;後約法德,正示齊入。
此「齊」字有總別二意。
「總」者齊乘佛願之意--不論根機,不論聖凡,不論善惡,唯依佛願得入高妙報土。
「別」者有二,齊上與齊下。
「齊下」者--三乘之上機,同凡夫之下機往生。
「齊上」者--凡夫之下機,同十地之上機入報。
齊之言者,亦示他力一因一果,簡異自力多因多果。亦即五乘皆齊依託佛願,同一本願稱名念佛,即是一因。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言「同一念佛,無別道故」,即此義也。齊入真報,同證無為涅槃法身,平等一相,即是一果,善導大師《法事讚》所言:「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又言:「淨土無生亦無別,究竟解脫金剛身」,即此意也。
得其齊者,佛願所為,毫非己功,故曰致使。
此問答亦顯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義也。
眾生稱念為「因」(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彌陀願力為「緣」(第十八願之「已取正覺」),往生報土為「果」(第十八願成就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因緣和合故。
彌陀本願果報土,自力諸善不能至;
三乘聖人與凡夫,齊託佛力平等入。
二、何謂報土?何謂化土?
「報土」即是報身佛所居住,廣大無邊,純然無漏,清淨莊嚴之國土,此國土是酬報此佛因地所發大誓願、所修大功行而成就之淨土,謂之報土,亦即依彼佛因地之大願大行所成就真實狀態的淨土,在種種不同佛土之中屬於最高等最勝妙的淨土。
「化土」即是化身佛所居住,有大小種種限量之國土,具名「變化土」,又稱「應化土」。「化」是變化之義,適應對方根機所假現變化之佛土。此應化土亦有淨土與穢土之別,為教化未登地之菩薩所現之應化土屬於淨土,為教化聲聞、緣覺、凡夫所現之應化土屬於穢土。如釋尊於此世界教化二乘及善惡凡夫,故此世界即是穢土之應化土,應化土即是應身佛所住之土。
「極樂報土」是酬報彌陀因地超世願行所成就之果報土,故於十方諸佛報土之中,無倫無比,超勝諸佛報土。如《大經》所言:「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善導大師亦言:「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阿彌陀佛,是酬因報身;極樂淨土,是酬因報土;專稱彌陀佛名,必生彌陀淨土,此是彌陀本願。如是因,如是果。
善惡凡夫,依彌陀「本願稱名」所得生之土,即是極樂世界之報土,而非化土(應化淨土),亦非凡聖同居土(凡夫與聖人雜居之下等淨土)。其報土者,《往生論》所說二十九句之莊嚴功德,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即是其土。《平等覺經》名其土言:「無量光明土」,《往生論》說其土言:「蓮華藏世界」,又說其土相言:「究竟如虛空」;此皆真實報土之相,唯本願稱名所往生之淨土也。此乃本宗根本宗義,不可混淆,大師之「凡夫入報問答」,可謂簡明扼要,堅確不移。
「報土」亦云「受用土」,彌陀與極樂聖眾所共同受用法樂之高妙報土謂之「極樂報土」。
此高妙報土,乃是彌陀為十方眾生,經過五劫思惟,超發四十八大願,又經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經此願行圓滿,始得成此報土。此清淨報土,純然一味,無有品位階級。善惡凡夫,只要稱名念佛,即是託佛願力,必得生此高妙報土。彌陀名號,圓具萬行萬善萬德,是故念佛,能得大利無上功德,成佛之因無不圓滿,故得橫超品位階級,往生快速成佛。然有「內證」、「外相」之異。
論其「內證」,往生即得無上涅槃之妙果,與彌陀同得無量光壽,所謂「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論其「外相」,從佛位降下一級,成為菩薩,此是從果降因之「示現相」。何以故?若據《大經》下卷「眾生往生之果」的經文,便知乃是為行「聞法供養,說法度生」之事,故言有時集會講堂,聞佛說法;有時往詣十方,供養諸佛;有時列諸佛道場,利益眾生。此等行事,若以佛身,即不相應,故現菩薩之相。
外相雖現菩薩,內證乃是涅槃;故往生報土,皆得佛果。
分「內證」、「外相」,然亦皆平等:「內證平等,外相平等;內證無上,外相無上」。故《大經》「依正涅槃」之文言:「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此即是證悟同一涅槃之相,無二乘三乘之別,無上下階級之分。
故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最後之結論,以「的取三願」(十八願、十一願、二十二願)證明「往生報土,速成佛果」之義。亦即依第十八願之力,往生報土,依第十一願之力證入滅度(涅槃),依第二十二願之力,至一生補處,而遊諸佛國,開化眾生;當下「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引此三願,證明速得之理。
二十二願所言「超出常倫諸地之行」,顯示往生報土,當下直入一生補處,超越十地,不經一地至一地,故亦不經一劫二劫等,往生即超劫超地直至菩提。故龍樹菩薩言「往生不退至菩提」,善導大師亦言「同因同行至菩提」、「一入不退至菩提」。同以「本願稱名」為因行,是故往生即得不退,往生即至菩提。
又所言:「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此之「修習」,即前所言之從果降因,毫無所缺,行菩薩之事;非修因感果、從因修果之修,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