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略釋淨土宗的幾個論題
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時間過得很快,五天的念佛即將結束。我利用幾分鐘跟大家研討淨土宗的幾個論題:
第一,「要門與弘願」。
第二,「念觀兩宗與念觀廢立」。
第三,「正行雜行與正定業」。
這幾個題目都是淨土宗重要的核心論題。一個宗派之所以能開宗立教,一定有它的教理組織架構。善導大師傳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的淨土思想,寫下一部曠古宏偉的著作——《觀經四帖疏》,有關淨土教理所依據的經典、判教、傳承,一個宗派所應有的組織架構都已具備,所以《觀經四帖疏》可以說是淨土宗開宗立教的論著。
《觀經四帖疏》,顧名思義是在解釋《觀無量壽經》。全書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玄義分」。「玄義分」共有七大點,第一個大點「序題門」,開宗明義就將整部《觀經》的內容、組織架構、權實方便等種種施設,都簡明扼要地顯露出來。善導大師說: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所謂「要門」,就是《觀經》中「息慮凝心」的十三種定觀,以及「廢惡修善」的三福九品,將所修的這兩種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善導大師筆鋒一轉,什麼是「弘願」呢?——「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意思是說,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他的往生既不是靠定善的功夫,也不是靠散善的功德,而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
如果不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不論行者定的功夫如何、散的功夫如何,都不能依本身功夫往生。有功夫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沒有功夫的惡凡夫呢!
所以,「要門」攝受的是善凡夫,也就是《觀經》中的上品生及中品生。
至於下品生的眾生,是三福無份,定善更是無份。可是這樣的眾生,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也一樣往生。
這就顯示:不管善凡夫有功德也好,惡凡夫無功德也好,只要有彌陀的大願業力,就能夠往生;如果沒有彌陀的大願業力,惡凡夫不能往生,善凡夫也不能往生。
既然都是仰靠彌陀大願業力,則善凡夫有功德並不加多,惡凡夫沒功德也不減少,一切眾生都一樣乘托彌陀佛力平等地進入彌陀淨土;到了彌陀淨土,都同時蛻脫善惡不實的假殼,現出真如實相的法身。
所以,往生成佛不是靠自己的功德、功夫,完全是靠彌陀的願力,因此我們應該調轉眼光,著眼於彌陀願力的救度,而不是檢討反問自力的功德資糧累積夠了沒有。
而且,將「要門」與「弘願」做比對,就可以瞭解,《觀經》是引導性的——引導其他法門完全進入專稱彌陀佛名,專依靠彌陀救度的本願之力,令所有的修行人歸向淨土宗。因此就衍生出第二個論題:「念觀兩宗」及「念觀廢立」。
有關「念觀兩宗」,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中的第三大題,也就是「宗旨門」,善導大師這樣解釋: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意思是說,這部《觀經》有兩個宗旨:觀佛三昧及念佛三昧。也可以說這兩個是方法,目的是往生極樂世界。在這裏,「宗」是方法,往生是目的。所以,從文面來看,《觀經》有兩宗:以觀佛三昧為宗,也以念佛三昧為宗,這叫做「一經兩宗」。
可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只有一個,怎麼會有兩個呢?釋迦牟尼佛講出這兩個方法,而祂的本意是在哪個方法呢?
雖然《觀經》上下兩卷幾乎都是講定善、散善,可是到了〈流通分〉時,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流通「觀佛三昧」,而是流通「念佛三昧」。〈流通分〉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段經文很短,只有二十一個字,可是幾乎是石破天驚!將整部《觀經》來了一個大翻轉。
《觀經》從開始到最後都在講「要門」,都在講十三觀的定善及三福九品的散善,照理來說最後流通的應該是定善的觀無量壽佛像或是散善的行持三福才是,可是釋迦牟尼佛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而是流通「持無量壽佛名」的「稱名念佛」,也就是所謂的「念佛三昧」。
為什麼結論是這樣呢?
如果去探究釋迦牟尼的本意,就可以瞭解。
釋迦牟尼佛講「定善」十三觀是隨順韋提希夫人的請求,所以在「要弘二門判」的文字之前,善導大師就先說《觀經》的興起: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釋迦牟佛因韋提希夫人所求,光台現國,顯現十方諸佛的淨妙國土讓韋提希夫人選擇。韋提希夫人看過之後,很讚歎極樂世界,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請求釋迦牟尼佛教導她觀想極樂世界的方法,以作為她將來往生極樂世界的方便。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應韋提希夫人的請求而說了十三種定觀,這叫做「定善」;之後釋迦牟尼佛又開展了「散善」的九品。可是在定善及散善當中也隱隱地顯露出稱名念佛的殊勝,因此在〈流通分〉的「付囑文」之前,釋迦牟尼佛就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這段經文短短三十八個字,卻極讚念佛三昧的功能與功德殊勝超絕,在《觀經四帖疏》中,善導大師針對這段經文就解釋說:
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這幾句簡短的解釋,已是對念佛無比崇高的讚歎!顯示念佛三昧的功德力用是超絕性的。
「念佛三昧」是跟「觀佛三昧」相比較的。要觀佛,必需要有三昧的定功才能成就,無論是開始的「日想觀」「水想觀」,還是最後的「雜想觀」,都要有定的功夫,因此觀佛叫「觀佛三昧」。但是念佛不是定功,應該不屬於三昧,而善導大師在這裏卻以「三昧」來讚歎,也就是說,能念者——我們念佛的凡夫雖然心不能入定,沒有定的功夫,不能達到清淨心,但所念佛號的本身是有三昧的功能在裏面的,所以善導大師才說:「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
「超」是超越,「絕」是絕待。意思是,念佛的功德、功能是超越其他修行的功德、功能,而且是不能比較的,所以說超絕。超絕是絕對,不是相對;相對就能夠比較,就有高低,就不是「超」了。
善導大師說:「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這裏講的「雜善」,就是指定善及散善。佛教的修行,歸納起來離不開定善及散善,亦即:定善和散善涵蓋了佛教所有修行(也就是六度萬行)的功德。所以,「雜」是指「諸行」「萬行」,不是雜亂或鄙視的意思。因為念佛只是「專一、專念」彌陀佛名,其他的法門,不管定也好、散也好,就不只是專一地念一佛之名,而是千差萬別,且各有高低。
從「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及「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的經文來看,可見這個「念佛」不是觀無量壽佛像的「觀想念佛」或「觀像念佛」,而是「持無量壽佛名」的「稱名念佛」。同時,《觀經》〈流通分〉的法語跟《大經》〈流通分〉的法語幾乎是雷同的,《觀經》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芬陀利華是讚歎佛的,我們現在還是具足貪瞋癡的博地凡夫,只有罪業,哪有功德?但是只要我們念佛,就被釋迦牟尼讚歎為芬陀利華。
《大經》說: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若念佛者)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兩段經文的意思是一樣的。「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這四句就是「若念佛者」的意思。「當知此人」,《觀經》是說「則是人中芬陀利華」,《無量壽經》則是說「則是具足無上功德」,而無上功德就是佛的功德,也是被讚歎為佛的芬陀利華的功德。融合而言,就是:只要我們念佛,就擁有成佛的無上功德,而且被讚歎為芬陀利華。因此善導大師才說:「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並且於《觀經》〈流通分〉的最後做出總結論而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上來釋尊雖然廣開定散兩門的修行與利益,但是望向彌陀的本願,則釋尊的本意卻是要一切善惡凡夫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要夾雜其他法門;專靠彌陀救度,不靠自己功夫。
至此,淨土宗「要弘、念觀」廢立的教判,簡要明瞭地徹底顯露。
(摘錄自2010年12月22日,農曆11月17日,彌陀誕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