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2015年12月21日彌陀誕講於虎尾智覺寺)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世間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回教。我們信仰的是佛教,對佛教徒來講,什麼是佛教呢?佛教的根本教理是什麼?佛教的出發點是什麼?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識,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入瞭解它的內涵,就會發現其實這些也是佛教最究竟的道理。
首先就「佛教」分三個方向來解釋:
第一, 佛教就是「釋迦牟尼佛之教」,
第二, 佛教就是「佛之教」;
第三, 佛教就是「成佛之教」。
第一,佛教就是「釋迦牟尼佛之教」。
釋迦牟尼佛出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是釋迦族的王子。他看到世間有生、老、病、死之苦,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之苦,有六道生死輪迴之苦,為了追求離苦得樂的生命真諦,不但自己能離苦得樂,也令他的親人乃至所有的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因此,他捨棄了王子之位,歷經眾多苦行,最後成佛。成佛之後,一方面向有緣的眾生宣說宇宙人生的真理,一方面教導大家離苦得樂的方法。
歷史上所記載的開悟成佛者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位,也就是說十方三世眾多的諸佛菩薩大多不是歷史上的人物,而是透過釋迦牟尼佛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後,為我們宣說,我們才知道宇宙是無窮無盡,有此方世界,也有他方世界,更有十方無量世界,十方諸佛菩薩都各在十方世界中講法度眾生。比如:阿彌陀佛、藥師佛、阿閦鞞佛,乃至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所以佛教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之教」,而此教的基本教義是以「解脫輪迴」為出發點的。也就是說,佛教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之教,因此,說法者若不是站在解脫生死輪迴為出發點,即使把道理說得非常深入,也不能說是佛教,因為已經離開佛教最根本的出發點了。
生老病死也好,六道輪迴也好,這些都是存在的事實,都是無可否認的現象,而且其本質都是苦,不是樂;這個苦可以經由如實依佛教所說教法修行而解脫與拔除,得到永恆自在的安樂。所以佛教基本上就是使眾生脫離六道輪迴的宗教。
佛之教法分為兩種:第一,解脫道;第二,菩薩道。
解脫道是屬小乘教法,菩薩道屬大乘教法。中國所傳布的佛教是屬於菩薩道的大乘教法。那解脫道和菩薩道所修學的內容,以及最後的結果有什麼差別呢?
解脫道的修行,主要是依據「四聖諦、十二緣起」為中心;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十二緣起是釋迦牟尼佛依十二個次第來解釋我們從過去世到現在世,現在世到未來世生死輪迴的起因與過程。解脫道必需依靠修行種種戒律為基礎,亦即五戒、十善、十重戒、比丘戒等等;還要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及「禪觀」──心寂靜,不起妄想雜念的觀照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觀察三界的本質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必須捨離,不執著三界。以此來斷除對三界執著,然後脫離三界輪迴,證得四果阿羅漢。這是解脫道修行內容及過程的簡單說明。
解脫道雖是屬於小乘,卻也是「難行道」。譬如要證悟四果阿羅漢,自古以來能證得的可說少之又少,所以有一句話說:「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這是事實。
不要說證得第四果的阿羅漢果,就以初果而言,《大涅槃經》說:「須陀洹人(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縱廣猶如四十里。」斷見惑就如以人力去阻斷四十里流水一般,四十里的流水是很強大的,洪水來時,再怎樣強壯的人都會被大水沖走,更何況是四十里流的強水呢?又有一個譬喻說,修行就像是「一人與萬人敵」,一般,一個人和一萬個人打鬥,是誰贏?當然是一萬個人贏。我們曠劫以來的貪、瞋、癡、習氣、業力像是一萬個人,以我們今生再怎樣刻苦修行,要來和曠劫以來的無明煩惱和習氣對抗,是非常艱難的。
小乘修行者斷見惑便證了初果,就時間來講,利根也要三生,鈍根需要六十劫。然而我們曠劫以來都曾學佛修行,但無量劫以來直到今生,我們還在輪迴,可知我們是鈍根中的鈍根,不曾斷過見惑。以上是就解脫道而言。
若就菩薩道來說,境界更高超,不但要斷見惑、思惑,更要向上斷塵沙惑及四十一品無明惑,所修的行更多、更艱難、時間更久。內容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六度萬行」。
菩薩道以「六度」與「四攝」為主,「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攝」就是以四種善巧方便來親近眾生、教化眾生、救拔眾生之法,內容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人與人能夠親切甚至親密,首先都要先行「布施」。要使對方願意接受我們,對我們有好感,就必須先對他布施,對他有好處,對他有恩惠。他缺什麼,就給予他什麼,如此一來,彼此自然就有這個「恩惠之緣」。布施不只限於物質方面,言語、行為、精神上各方面的關照、幫助,這些都屬於布施的範圍。所以不管四攝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置於最前面。
「愛語」,所說的話都是讚歎的話,都能適合對方的需要,讓對方喜愛聽;言語中沒有批評、發牢騷、起情緒。如此自然拉近彼此的距離,不會有衝突及排斥,所以布施、愛語,之後是「同事」與「利行」。
「同事」,站在對方的立場,和他一樣的身份、一樣的工作,這樣才方便引導、勸化他。
「利行」,即是對他人有利益、有好處的種種善行。
大乘行者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六度」「四攝」的智慧與福德,以「福慧兩足」來利益眾生,自利利他,自己解脫,也有能力度化眾生解脫,最後才得以圓滿佛果。菩薩行是「因」,成佛為「果」,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這就是「菩薩道」。
所以佛教基本教義是從解脫輪迴為出發點,解脫輪迴之教義與方法,就是這兩大項──「解脫道」與「菩薩道」。
大乘法門是以「菩薩道」為主,也就是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目標;至於「解脫道」則是成就阿羅漢果,他如果沒有迴小向大,就直接進入涅槃,沒有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去累積福德智慧,行六度萬行來利益眾生。
再者,佛教的基本教義為「四法印」、「十二因緣」及「四聖諦」。「四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靜」。如果「一切皆苦」不納入的話,就叫做「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什麼叫「法印」?「法」是佛教基本教理;「印」就像在社會上的印鑑,文件蓋上印鑑之後即可證明,沒蓋印鑑就無法證明一樣。同樣的,「三法印」就像是佛教的印章,舉凡符合這三法印道理的就是「佛教」,就是正確的「佛法」,如果背離了三法印的道理,就非佛教,非佛法。
所以「三法印」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是佛教的不共特色。其實三法印也是宇宙之人生的真理,因為真理只有一種,沒有二種、三種,真理是「唯一不二」的。
所謂「諸行無常」,「常」就是固定不變,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永遠都是如此,才能稱之為「常」。反之,若是「無常」就是會起變化、會消失,所以才說「諸行無常」。
凡是存在的必定是無常的,它的過程都會變化,最後都會滅亡、消失。過去存在的現在已經變化,甚至滅亡、不存在了;現在存在的,未來也會變化、滅亡、消失,不可能永遠存在,也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不變化,所以說「諸行無常」。
天地萬物、森羅萬象,舉凡存在的都是無常的。人的身體是無常的,所謂生、老、病、死,細胞也時時刻刻都在生滅變異;而在生滅過程中,並不是愈生滅愈強壯,也不是愈生滅愈長壽,過一年就增長一年壽命,並不是這樣。而是身體時時刻刻都在變弱,壽命時時刻刻都在減少,而且減少了,就無法從其他地方來彌補。想要反老還童、青春永駐,是不可能的事,這就是人的宿命。
人類之外的動物也是一樣,植物──樹木、花草也是一樣;甚至礦物──石頭、牆壁、大地也是一樣;即便太陽、月亮,所有的星宿也都是一樣,都在變化之中。
依照天文學家的說法,太陽的壽命已經超過五十億年,未來還有五十億年,再過五十億年之後,太陽就會爆炸,連帶整個太陽系也會爆炸。如此種種即釋迦牟尼佛所說「生、住、異、滅」,現在存在者為「住」,「異」即為變化,最後會消滅,此一過程就是「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為什麼「諸行無常」呢?因為諸法無我。
凡是存在的,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皆稱之為「法」。肉體是有形的,屬於「法」,思想是無形的,也是屬於「法」。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這張佛桌,上面所供的花,外面舉凡眼睛看得到的種種景物,耳朵聽得到的種種聲音,心思、念頭都是屬於「法」,所以「法」非常非常的多,總稱為「諸法」。
「諸法無我」,「無我」的意思是說,它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本體,目前一切呈現出來的,皆是藉由種種條件來和合、累積、形成的,也稱為「因緣假合」,佛教稱之為「緣起論」。
也就是說,凡是存在的都是藉由種種因緣才能產生、才能存在。譬如:我們的肉體是過去的「業識」,藉由父精母血而成,所以這個肉體本身是「地、水、火、風」之色加上宿世的業識,所謂「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成的。
而此「五蘊」並非永遠固定,而是時時刻刻都在改變,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因緣具足就產生,因緣分散就消滅,所以說「緣聚即生,緣散即滅」,沒有一個固定的本體。所以凡是存在的皆是「無常、無我」。因為「無常、無我」,才能了解原來一切都是「緣起」的,是藉由種種的因緣所產生的。
「緣」,釋迦牟尼佛是依「十二因緣(亦稱十二緣起)」來解釋的。「十二因緣」的內容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一切眾生依過去的「無明」和「行」,有了「業識」才來現世投胎;現世投胎之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面的六塵(色、身、香、味、觸、法)而出現「感受」;有了好的感受,就會生貪、起愛,執「取」追求,若是追求不到,內心就會產生不平不滿;若遭遇阻礙,就會瞋恨、氣憤,這就是「愛、取、有」。
「取」就是因貪欲或瞋恨,而生起執取,因之而作出的行為都名為「業」,也就是《地藏經》所說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種「業」是污穢的、罪惡的,故「無不是罪」。今生有了「愛、取、有」,「業」就會留在阿賴耶識成為種子,這種子稱為識,肉體死亡之後,業「識」再去投胎轉世,繼續生、老死的無盡輪迴。
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的過程,釋迦牟尼佛以十二因緣來作解釋。如果這十二種條件有一項斷除的話,這十二種就全部都斷了,也就是說,只要其中一項斷除,我們就可以解脫「生死輪迴」。
比如:沒有「取」就不會有「有」的「業」;要沒有「取」,就要沒有「愛」,沒有感覺好,也沒有感覺不好,凡事皆以平淡的心對待。但這對我們眾生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們眾生的本質即是「貪、瞋、癡」、「分別」與「執著」,若無「貪、瞋、癡」與「分別」「執著」,眾生即已脫離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迴了。
我們的本質既然是「分別」與「執著」,就不可能看見、聽見、接觸而沒有一點感覺。有人可能會想:那就不要「觸」就好,但是那也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一個人一旦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父母、兄弟、眷屬,也一定會和其他人接觸、互動,在接觸互動當中,就一直在「造業」了。這是相當無奈的事。
因為眾生的本質是具足「貪、瞋、癡」「執著」「分別」,面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真實現象時,也是看不破、放不下,因此就產生了「苦」,所以說「一切皆苦」。現在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之苦,未來是無窮無盡的輪迴,更是苦上加苦。因為有過去世的善惡業因,致使現在有生、老、病、死的報應之果;現在的生、老、病、死生活中又造了種種善惡業因,引起未來世無窮無盡的六道輪迴之苦。這就是所謂的「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人生本質便是如此。
因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才看得出凡是存在的都是「因緣假合」,假合就難免聚散無常,所以凡有執取,最後皆是「苦」,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最初所說的法即是「苦、集、滅、道」之「四聖締」。
無論在人道還是天道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皆是「苦」。並不是說三惡道才是苦,人生則苦樂參半,天界眾生皆為樂,並非如此。
三惡道是苦,人間也是苦,欲界的天人,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也是苦。為什麼?因為天人的壽命有時而盡,一旦命盡,就會墮落而不可能再重新昇華,因為天的境界是享受果報,不像在人間可以修行。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就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無安」即是恐怖,三界是怎樣的恐怖呢?釋迦牟尼佛以大火燒屋來形容。身在起火的房屋中,怎麼可能安穩呢?眾生若沒有脫出輪迴,將來業緣一到一定會墮入三惡道。經言:「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也就是說,雖然他現在持五戒、十善、四無量心,而且禪定深高,達到四禪天,甚至是無色界最高之境界,有八萬四千大劫的生命,但天壽一盡,照常墮入三惡道中。
三惡道不只是投胎做畜生而已,也會墮入地獄(道)、墮入餓鬼(道)。地獄之苦根本無法形容,用火燒來形容是最為貼切的。因此釋迦牟尼佛就用「火宅」來譬喻。
「苦」:四聖諦中,首先將「苦」排在最前面。佛教說:「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果」。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苦是果,那苦的因是什麼呢?
「集」:苦的因就是「集」,收集、聚集、集合,集合「貪、瞋、癡、慢、疑、邪見」,集合種種妄想、分別、執著,集合種種善業、惡業,才引起輪迴之苦。
「滅」:是滅苦得樂,滅除煩惱之苦、證得涅槃之樂。簡化來說,「滅」就是「涅槃」,就是寂靜、清涼的意思。
「道」:滅苦得樂必須要有方法,就是要修「道」,也就是修習「八正道」,以「八正道」的內容、步驟來修行,直到斷苦而離苦得樂。
佛教的基本教義即「三法印、十二因緣、四聖諦」,菩薩道的大乘教法也是依「三法印」開展出來的,所以佛教的最基本教義都是以「解脫六道輪迴」為出發點。
第二,佛教就是「佛之教」。
這是依「本體論」而言,是指佛陀的親證的涅槃實相。
「佛」,什麼叫做「佛」?「佛」又可稱為「覺」「覺悟」「覺者」。從另一角度來說,覺是「不迷」,因已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也稱「不迷」;覺又可分為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自覺」,是指已證解脫道四果的「阿羅漢」,亦即四聖諦──苦、集、滅、道的「滅」,滅就是徹底滅除煩惱,徹底滅除煩惱之因,就能不再承受苦果;能做到「滅」,就是「覺」,就達到涅槃的境界。「涅槃」的定義是「不生不滅」,無生無死已經離開「生」與「死」的輪迴,生命是永遠的存在,而且是安樂自在的存在,回復本體,進入「涅槃寂靜」的境界。
「覺他」,則是指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不只自覺,而且進一步覺他。菩薩又可分為「聖者」與「凡夫」,只要發菩提心,實踐四弘誓願,即可稱為菩薩。不過,這只是就教理上來說,實際上,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人相當多,但是不論在家、出家,其實目前沒有哪一個人真正能行菩薩道。
所以末法時代的大乘菩薩道中,只有「教理」,沒有修行的人,也沒有證果的人。教理(三藏十二部經)有佛學院在研究,也有佈教師在講法,表面上看起來很興盛,但實際上都是當成學問在研究。一旦真正要起步修行的時候,就無法再前進了,都是退步的多。
「覺行圓滿」,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印度話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自覺覺他已經達到圓滿而成佛。
其實,眾生真實的生命(佛性)並非因緣結合,它是本來就存在,就空間而言是普遍存在,以時間來說是永遠存在。因為不是經過種種因緣的假合,所以它本身原就超越了過去、現在、未來,超越時間性,是永遠不變的;而且「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總之無大無小、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它本身是清淨的,所以無善也無惡,是超越善惡;它本身是平等的,無高無低;它本身是自他一體,沒有人與我、親與疏、愛與恨的分別,這就是「涅槃」的境界。
這種涅槃境界就是我們的佛性,一切眾生、有生之物,皆有佛性,而且佛性的本質彼此都是平等無差別的,只是我們凡夫的佛性被貪、瞋、癡蓋住,為業所覆,受分別、執著所牽絆,所以本有的功能無法顯現。如果我們能夠息滅貪、瞋、癡,離開妄想、分別和執著,自然能證得涅槃境界,恢復本來人。
涅槃、佛性也稱為「實相」或「法性」;「實相」是「真實之相」,「法性」是「真實之性」,不是我們的肉體之心、煩惱之心,以現代的名詞來說就是「真理」。「真理」只有一種、沒有兩種,《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這就是在說明「涅槃」、「實相」、「法性」、「真理」,在說明我們的「佛性」。
大乘就是「一乘」,因為大乘是闡述「佛性」的宗教,是以證悟「佛性」為目的之宗教。唯有大乘一乘的法,沒有其他的,所以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真實,若有二種、三種、四種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因為真的只有一種,除了這個,其他都是假的。
所以佛之教就「本體」而言,就是在講「佛性」、「法性」、「涅槃」、「實相」、「真理」。
三,佛教即「成佛之教」。
這是就「方法論」而言,也就是所謂的成佛之道。
「四聖諦」之「苦、集、滅、道」之道就是修行。以小乘教來講。就是依戒定慧三學斷除煩惱之集,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證得涅槃解脫之樂。大乘則是依戒定慧三學開展成六度四攝,比小乘更加深徹、超越、圓滿。
佛為了要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轉迷為覺,開示了八萬四千種法門,這些法門,都可以讓我們依個人的根機去修學,而達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傳到中國之後,祖師大德們將此八萬四千法門加以分析、歸納,成為八大宗派──「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禪宗」「律宗」、「密宗」以及「淨土宗」。可以說,展開起來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即為八大宗派。
在這八大宗派中,我們要選哪一宗來修呢?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中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就文字而言《大集經》中並沒有這幾句文字,但是雖無其文,卻有其理,所以祖師們,將之歸納為此一句話來作說明,讓一般信仰者,不需多費眼力再去看經文,就能明瞭經中意趣。
佛教分為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現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機屬於下劣的根機,誠如《地藏經》所言:「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在此末法時代,有什麼法可以使這樣的根機得以解脫生死輪迴呢?釋迦牟尼佛說:「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唯有依靠念佛,才能夠在今生今世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而且念佛進入極樂世界,就能快速成佛。因此「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真實不虛。
有人說,不管末法也好、像法也好、正法也好,就根機而言,根機高者,即使在末法也好像身處正法時代一樣,看到經文宛如親自聞佛說法,一樣能悟道證果;根機下劣者,即使身處正法時代親自聽聞佛陀說法,也無法解脫。但事實並非如此。
隨著時代演進,不論外在的環境也好,或者人的心地也好,與正法時代皆相差甚遠,可以說每下愈況。若以現今眾生的根機,即使遇到佛也不一定能夠解脫;更何況現今是身處五濁之世無佛之時?之所以會有上述那種說法,其實是對自身根機還不了解。
尤其是現代短短幾十年間的變化,可說超越了中國歷史的五、六千年。
我是民國三十九年(1950)出生在南部的鄉下,在孩童時代沒有電燈,都是點油燈;到外面挑水;用柴火煮飯炒菜;用雙手洗衣;買東西到傳統柑仔店。那個時代,電影才剛剛起步,也沒有電視,看戲只有野台戲。十幾歲之後才有電話,社會也從農業時代逐漸進入工業時代、商業時代。到如今是什麼時代呢?是電器化時代,是網際網絡時代。
現在全是電子爐、瓦斯爐;全是日光燈、LED燈;全是自來水、過濾水;全是洗衣機,從半自動,發展到全自動;交通工具是搭飛機、搭高鐵;聯絡多是用手機,連手機都是用3G、4G,幾乎沒有人要用2G的了;現在又有Line、有微信,已很少人在傳簡訊了,買東西已逐漸利用網購。如此種種,都是時代物質文明進步的證明。科技發達一日千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不過,相對的,心性的汙染卻如江河日下。
在過去純樸的時代,沒有目前這些花花世界的污染,大多數人都可以平靜地好好打坐修行;但現在無論到哪個深山叢林都不太可能平靜,因為都有路相通有車到達,有人會來去進出干擾。尤其現代的小孩是如何長大的呢?是看電視、打電腦和滑手機長大的,這要如何修行呢?
近代有名的廣欽老和尚,他年輕時所處的那個時代生活純樸,在深山修行可以入定,換成現代人,怎麼有可能入定呢?因為沒有那種深山,也沒有那種環境了。
因此,末法時代,物質文明愈是一日千里,社會的風氣愈益澆薄,修行有心無力,證果遙遙無期,這是教界當今的現象,可說觸目皆是。從物質方面而言,厚生利用之術一日千里,然而斷惑證真之道如江河日下,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故佛陀預先斷言「末法時中,罕一得道」。因此八萬四千法門中,除了念佛之外,我們根本不可能修得起,所以佛陀才說「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有一句法語說:「八萬四千法門,六字全收。」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經典、法門、修行方法、所證得的果位功德,全都收納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當中,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雖然只有六字,這六字當中完全具足所有的功德。
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去修各種法門才能夠得到所需功德;相反的,只要「念佛」,所得的功德更大。更何況以我們的根機來說,念佛念得來,修其他法門則修不來。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很忙,生活壓力很大,苦惱非常多,想要修習其他法門哪有可能?唯有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無論何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在哪種情況下都能念佛,所以就功德而言,它收納、具足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就方法而言,只有六字而已,非常單純。因為單純所以簡單,因為簡單所以容易,簡單容易,人人都可做得到,所以才說:「八萬四千法門,六字全收」。
又有一句法語說:「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將八萬四千法門全部統皆收攝、包含:亦即「天臺」「華嚴」「三論」「唯識」「禪宗」「密宗」,只要念佛,全部都統攝、全部包含,皆無缺少。
「一門即是普門」,念佛法門就是世間所有人都能「普」皆做到的法門,也是「普」遍含攝六度萬行的法門。就好像我們要出門購物,本來是要帶著一千元、五百元、一百元,甚至有時也得備有五十元、十元銅板在身上,可是如果有一張信用卡,就不用帶這麼多不同面額的鈔票了,出門就可以通行無阻,這張信用卡就等於是所有的鈔票,這是一種比喻。
另有一句法語說:「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該羅」是總包含之意,「八教」是天台宗的「判教」,天台宗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之法,分為八種「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這些道理非常深奧,對於一般人而言,若非頭腦聰穎、記憶力高強、對學問很有興趣者,恐怕是研究不來。但是相反的,一個人雖然不識字,若如果他肯「念佛」,則天台宗所說的「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通通都包含,沒有缺少,甚至超越。
所謂「判教」都是各自站在本宗之立場來和其他教派或其他法門來做比較,經由比較,來凸顯本宗教理之殊勝。以天台宗所判,本身之教稱為「頓教」,也稱為「圓教」。但是「頓教」也好、「圓教」也好,都沒離開念佛法門,這「念佛法門」就是「圓頓教」、而且是「圓頓教之中最極圓頓之教」,沒有任何法門比念佛法門更為圓滿、更為頓速。
「圓攝五宗」,「圓」即是「圓滿」之意,「攝」即是「包含、收攝、統攝」。禪宗講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修行不依靠三藏十二部經,靠參悟而明心見性,所以稱為「教外別傳」。除了禪宗之外的五宗──「天臺」、「華嚴」、「唯識」與「三論宗」、「律宗」,都需根據「教理」。「律宗」則是無分什麼宗、什麼教。因為「律」是每一位修行者、各宗各派只要是存在世間、與人接觸,都必須要持守、實踐的。
又有一句話說,念佛就是「萬法總持,總持法門」。萬法就是八萬四千法門,萬法的所有修行、方法、功德全部都在念佛裡面,盡攝無餘,所以念佛就是「總持法門」。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曾經以一段法語來讚歎淨土法門,他說:
華嚴奧藏,法華祕髓,
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
皆不出於此。
「華嚴奧藏」,《華嚴經》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內容浩瀚,非常豐富,所以有「富貴華嚴」之說。俗話說「好酒沉甕底」,那華嚴之甕底好酒是沉在哪裡呢?就是在普賢菩薩以十大願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此即華嚴宗好酒沉甕底之處,也就是華嚴宗最終極之目的。普賢菩薩迴向而求往生極樂,就是在說往生極樂之法,亦即求生極樂世界就是華嚴宗的核心、目的,也就是歸宗結頂之處。
但是,依普賢菩薩十大願迴向極樂世界仍屬自力修行範圍,畢竟自己再怎麼會修行,功德總是非常有限的,與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怎麼能作比較呢?根本無從比較。世間有形的東西,高、低可以拿來作比較,泰山與喜馬拉雅山的高度可以比較,地球上的任何事物皆可以作比較;但是地球上的事物要如何與天作比較呢?根本無從比較。因為十大願王求生極樂世界,仍不如專一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皆不出於此」,都沒有超出念佛的範圍。
善導大師早就說過:「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稱名念佛是依據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是完全靠佛的功德、佛的願力直接往生極樂世界,若是以念佛之外的其他修行來迴向往生,則都是屬於第十九願。第十九願是行者自己「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以凡夫之心來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如: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以此來作迴向,全都屬於自力修行。這樣的功德非常少,與專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自然是無法比較的。
念佛是直接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所以不只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往生極樂世界的境界也相差很大。念佛往生是即時花開見佛,若非念佛往生,而是迴向往生就生在胎胞之中,若欲花開見佛,就要等待,時間長短不定,快慢不一。
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便是一生補處,若非念佛往生,則是隨著在娑婆世界的功行層次差異而有品位高低之分,花開時間也有長短之別。若正確深入淨土宗的教理,就會知道要直接往生極樂世界成佛的最好方法是「念佛」,念佛是「正因」;其他的行持,以淨土宗來講皆是屬於俗諦,也就是說我們活在此世間,過著家庭生活、社會生活,與他人接觸,應該怎麼就怎麼做,盡一己之做人本分。所以那些是盡本分的一個過程,並非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正因只有這一句名號。
彌陀本身與彌陀名號是一體的,是「相即不二」,二而不二,不二而一的,因為佛的境界是「體」與「名」是一如的。而且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本身也是「一體相即」二而不二,不二而一的,因為佛的境界是依報、正報是一體的。因此,我們若要進入極樂世界,當然是要念阿彌陀佛的佛名、靠阿彌陀佛的佛力。所以說「華嚴奧藏」沒有離開這一句彌陀名號。
「法華秘髓」,《法華經》的秘密、骨髓之處在哪裡?有兩點:
第一點,《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法華經》是闡述成佛之道的經典,所以稱之為「成佛法華」。這首偈語是說,不論在何種因緣下,只要曾念一句佛號,就種下一顆成佛種子,將來因緣會合時,自然會成佛。但成佛時間在未來因緣會合時,而非當下今生就成佛。
第二點:依照《法華經》修持,將來也是在菩薩圍繞的蓮花之中花開見佛。《法華經》第二十三,藥王本事品說:「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花中,寶座之上。」所以《法華經》也有提到念佛、成佛,也有提到念佛蓮花化生。這些都是在說明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狀況。《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其核心、骨髓、秘密就在往生極樂世界,但也都沒有超越念佛,也都不如念佛。
總之,眾生若沒有往生極樂世界,都仍繼續輪迴,若要離開輪迴,往生極樂,都要念佛。所以說「富貴華嚴」也好、「成佛法華」也好,其核心、骨髓都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一切諸佛之心要」,這裡所說的心要是指核心,十方三世所有諸佛的「心要」都在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念佛願生極樂世界,所有佛法都包含在其中,佛法的核心就全部都掌握到了,沒有缺少;諸佛出世的本懷、目的也都達成了,沒有遺憾。
「菩薩萬行之司南」,所有聖道法門的修持其實都不容易,而且都需要很長的時間,菩薩成佛需要勤修六度萬行,以數量來說六度萬行是相當多的,所以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以時間來說是相當長的。若菩薩們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快速圓滿菩提。所以菩薩萬行的司南指出什麼方向呢?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菩薩萬行」的方針所指之處,只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那麼菩薩所應該修持的六度萬行,皆包含在其中,就都掌握住了,沒有任何缺少。
蕅益大師另也讚歎念佛法門是:
方便中之第一方便,了義中之無上了義,圓頓中之最極圓頓。
「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方便有兩種含意:
第一,「善巧方便」「權巧方便」,依方便之法使我們得以進入更高層次的階段,這是一種說法。
第二,是犧牲自己、利益眾生,這也是一種方便。
在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中解釋「方便」二字,說:
正直曰「方」,外己曰「便」。
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
依外己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這是上述二種方便進一步說明,這裡所說的方便,就是指佛的慈悲眾生救度眾生而言,所以這種「方便」也只有佛才做得到。若以阿彌陀佛而言,阿彌陀佛憐愍一切眾生,阿彌陀佛依念佛之法來救度十方眾生,這是阿彌陀佛的方便,因為念佛方法最簡單,一切凡夫做得到;念佛功德最殊勝,一切凡夫能成佛。這種方便與剛才所說的權巧方便,或者一般世俗所說的某種方便手段是完全不同的內涵。阿彌陀佛度眾生的「方便」,是所有方便之中的第一方便,第一即無第二,是最高、最上、最高超之法。
蕅益大師這裡所說的「方便中之第一方便」,完全契合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中的解釋。也就是說,並非站在眾生的立場修這個、修那個,再用所修的這些來作為功德迴向,請阿彌陀佛將來救度、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並非如此;而是直接領受阿彌陀佛的慈悲──阿彌陀佛將功德融入這句名號賞賜給眾生,讓眾生念佛,因為念佛就得以消除生生世世以來的業障,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而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我們就直接領受阿彌陀佛惠賜的功德就可以了。就這點而言,確實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了義中之無上了義」,了義就是圓滿究竟的教理,不是半教或小乘教。而念佛法門、念佛教理是了義教之中的登峰造極之教。
「圓頓中之最極圓頓」,與《華嚴經》做比較,念佛是最為圓融與圓滿之法;與《法華經》做比較,念佛是最為頓超與頓速之法。在所有圓滿頓超法門當中,只有「念佛」堪稱是最極圓頓之法。最極就是最頂尖,沒有比這個更為高超的了。
有一首偈說:
一句彌陀法中王,無邊妙義廣含藏,
念佛往生成正覺,還來苦海作津梁。
「一句彌陀法中王」,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乃法中之王,是八萬四千法門當中之王。一國之中,王只有一位,沒有兩位,王是最超越的,是萬人之上,地位最為崇高,沒有比他更高的了,也無人能與王相比。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是萬法之中,也是所有宗派所有法門之中最為高超的,就像王一般,無法能與之相比。
「無邊妙義廣含藏」,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可說是無上甚深微妙法,蘊藏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已說與未說的無量無邊、微妙深奧的佛理全都包含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中,因此稱之為「無邊妙義廣含藏」。
「念佛往生成正覺」,「成正覺」就是成佛的意思。無論何人,只要念佛即可往生,往生即可成佛。不論是聖人或者凡夫、善人或惡人、出家眾或在家眾、男或女、老人或少年、兒童,甚至是動物只要念佛即可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念佛即是與阿彌陀佛成為一體,我們的生命即進入彌陀法界之中。「南無阿彌陀佛」中的「南無」二字就是「歸命」之意,將我們有罪、污染、不圓滿的生命歸投依靠大悲、清淨、圓滿的阿彌陀佛,叫作「南無」,而「阿彌陀佛」即是「佛」本身。
我們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的主人,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也在阿彌陀佛的心中。因此,念佛人與阿彌陀佛不論何時何處都在一起,而且相即相入,成為佛凡一體不離。
《觀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光明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對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
「攝取不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現當二益」,現世中予以保護,使其生活平安、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臨終時接引往生至極樂世界,使其離苦得樂,即便眾生臨終因為病苦而念不出佛號來,或者因為陷入昏迷而無法念佛,阿彌陀佛照樣接引往生極樂。
阿彌陀佛是佛,擁有大神通,知道某某人平時有念佛,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因此不管某某人臨終時遭遇到什麼情況,阿彌陀佛照樣攝取不捨,不會失約,時間一到立即接引。
了解這個道理的人,就會終其一生安心念佛,以他目前的根機平平凡凡的念佛,一天可以念幾千、幾萬者,就念幾千幾萬聲;念佛時,心清淨者就清淨念佛,心有妄想雜念也沒有關係,反正就是盡個人的根機去念佛。若時間未到,阿彌陀佛會保護我們,若時間一到阿彌陀佛就會立即接引,因為念佛自然會往生,往生自然會成佛。
「還來苦海作津梁」,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自然會成佛,成佛之後自然有願力與神通,倒駕慈航示現娑婆苦海,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女、兄弟等六親眷屬。「津梁」就是橋樑,這一條河沒有橋樑,我們就造一條橋樑來渡河。亦即使一切眾生自娑婆世界之此岸渡到極樂世界之彼岸,了脫生死輪迴。
以上我們談到的是淨土念佛法門的簡易殊勝與圓頓,有其理必有其事,理與事雙契方稱圓融,因此接下來在此講述近期發生的兩件故事,以事顯理。
第一件故事。新北市有一位蓮友,女眾,今年三十三歲。二○○八年開始學佛以來,只知道持誦《普門品》及《大悲咒》。二○一四年開始轉誦《地藏經》,二○一五年五月底以前,改誦《阿彌陀經》,但都不曾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遇有放生、煙供、火供、藥懺以及三時繫念的超薦法會,如果有空,也都會去參加,並將此功德迴向與她有緣的累世冤親債主。
二○一五年五月底,由於她丈夫接觸淨土法門,也鼓勵她學習淨土法門,但她感覺單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很乏味,無聊、無趣,因此很難好好靜心念佛。
直到今年夏天,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下午三點,她下定決心要好好的坐下來念佛半小時。果然,她沈靜的念了二十五分鐘,剩下的五分鐘心想應該也會一樣,於是閉起眼睛繼續念佛。此時,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影像,一個男性穿著黑色涼鞋、灰色的棉麻短褲、白色棉polo衫上面有彩色條紋,質料看起來很舒服,分梳整齊的黑髮,白皙有彈性的皮膚,很年輕也很斯文。她看了這個人的全貌後,便念完佛號起身了。不過,對這個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沈思了好一陣子,才猛然想起:就是她已過世三十一年的父親!
在她二歲時父親去世,所以小時候她對父親並沒有什麼印象,只記得舊相簿裡的樣子,但眼前所見的父親卻比相簿裡的照片更年輕。
經過六天,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依舊在家念半小時的佛號,這次見到她父親盤腿端坐在一朵大蓮花上,面容慈祥、無比自在,又見兩隻孔雀交叉飛翔在父親身邊圍繞著,所到之處像灑著金粉一樣熠熠生輝,身後的背景則是一片晃耀又炫亮的金光。
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只要我們念佛,不知道、也無所求,自然就會超拔祖先、自然就會庇佑子孫。
這位蓮友三十三歲,她並不像他的丈夫那麼主動、虔誠、有心。而且她念佛才念兩次,前三十分鐘、後三十分鐘。她也不知道念佛可以迴向給祖先,也不明白念佛自然可以超渡祖先,因她不知道,所以既沒有迴向,也沒有祈求,但是自然就可超度祖先。為什麼?因為和我們最有緣的祖先、父母、眷屬都會跟隨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若是去道場聽經或者共修,也會讓我們祖先得到接觸佛法的機會;只要我們一念佛,阿彌陀佛就會應聲而現,阿彌陀佛一出現,自然我們的祖先也會看到、接觸到,進而領受到阿彌陀佛之功德,蒙受阿彌陀佛的接引。
這位蓮友只不過念了兩次,每次三十分鐘,而大家念佛何止超過兩次三十分鐘,那麼我們更可以超度祖先。所以我們若欲超度祖先,不需要去拜什麼懺,不用趕道場,只要虔誠念佛即可。
第二件故事。台南有一位年輕女眾,去年三月懷了第二胎,那時她非常歡喜,非常期待第二胎寶寶能夠平安落地。可惜到了去年六月,懷胎三個月時,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嬰兒在母體內沒有長大,沒有長大即表示已經走了,胎死腹中,這怎麼辦呢?只好開刀取出胎兒。
身為人母的她非常傷心、不捨,那段時間裡,她每天都非常悲痛的以淚來洗面,但只能期盼這無緣的孩子能到一個更好的地方。這是去年六月之事。
今年她公公住院,家人都要輪流照顧。就在今年四月一個晚上,輪到她去醫院照顧公公。由於隔壁床空著,所以整間病房只有她和公公兩人,空氣沉悶得令人感覺淒涼,更想不到的是到了半夜卻聽到隔床移動床腳的喀喀作響聲,除了驚訝,全身起雞皮疙瘩之外,更想起常聽人說:「醫院都會有死人,所以陰氣很重,而且無形的眾生很多……。」驚慌害怕中,憶起她婆婆曾告訴她:「念佛可以消災免難,也可以讓無形眾生得度。」所以一轉念趕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起佛號來。奇怪的是,念沒多久喀喀作響的聲音就完全消失了,她也在念佛中睡著了。
不可思議的是:「睡中她清晰的看到一道很強,但卻很柔和的光芒射過來,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她很努力的睜開眼睛想看看這是甚麼光?怎麼這麼強?又怎麼這般柔和?這時,她看到光中一隻掌心向上的大手垂下來,並且向她說:『我把妳無緣的孩子帶走了!』她一聽到這句話當下就覺得奇怪,怎麼會跟我說這些話呢?怎麼又知道我曾流產,導致一個無緣的孩子離開了呢?」
醒來之後,她就將這夢境告訴她婆婆,她婆婆一聽,立即拿一張彩雲佛給她看,問她是不是像這尊阿彌陀佛?她才驚訝的發現,原來睡中所看到的竟然是彩雲佛中阿彌陀佛垂手接引的手。
由此可知,那道光芒便是阿彌陀佛的光明,那隻大手便是阿彌陀佛垂手接引她那個才三個月大就離開的胎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即無量光,「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光明的名號,也就是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只是一個聲音、一句話,而且是「光明」,是佛的光,所以這句名號就是有聲的光明,也是有形的光明。平常阿彌陀佛的光明我們看不到,所以這句名號就是有聲音的光明,光明就是無聲音的名號。總的說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與這句名號的集合。所以那天晚上她虔誠的念佛,念到睡著,阿彌陀佛的光明就顯現將她的胎兒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
對當事人而言,她平常沒有念佛,也不知道念佛的好處,她是因為驚嚇恐怖才會念佛,然而在不知不求之中,阿彌陀佛已將胎兒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了。為什麼?因為不管祖先也好、胎兒也好、子女兒孫也好,過世的人多半會在我們身邊,希望我們給他功德,助他超拔。就像窮人沒得吃穿,於是紛紛跑去有錢人家門口,等待別人救濟。亦如平時沒有念佛的人沒有功德可以給人,等到他念佛時就有功德給人,念佛的功德可以令眾生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得到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之樂。所以當下念佛,當下即可超度祖先、超度流產的胎兒,甚至附近的亡靈。這是念佛「自然法爾」的功能。
「自然法爾」的意思是,不管你知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或者是有沒有這樣的心,自然就具有那種功能存在。比方說藥物,若將藥吃入體內,不管我們對藥物的原理是否了解?這顆藥物能夠治療什麼病症?不管我們是有心吃下、還是誤吃或是被強迫吃下,只要藥吃進我們的身體,藥效自然會在我們體內產生作用,這個就是「自然法爾」。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管我們有信心或沒信心,了解道理或不了解道理,是歡歡喜喜來念,還是勉勉強強來念,不管我們知道不知道,是否有在祈求,只要念佛,佛就有這種功能、力用,能夠讓我們開智慧、消業障、化解冤孽、超度亡者。當然,若要超度親人,只要自己念佛便可,方法簡單容易,效果立竿見影。
了解這種道理之後,就會領悟到我們人生的價值、生活的價值,人生的意義、生活的意義,就是過著念佛的生活。「念佛」即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最重要、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就是「念佛」,也就是「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