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帶三法數
──慧淨法師二○一九年十一月十日於「淨土宗三重分會」開示
淨仁法師、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所謂「三重分會」是因為我們這個分會是座落在新北市三重區,以地為名,所以名為「淨土宗三重分會」。
今天是「淨土宗三重分會」慶喜的日子,也是未來發展的里程碑,這都需要感恩大家的發心!短短二年多能夠發展到這樣的規模,一方面是仰蒙阿彌陀佛的加持,一方面也是大家的願心及努力。
剛剛淨仁法師說,一路走來都是感恩,除了感恩佛、祖師、善知識之外,就是感恩大眾。
首先,感恩林居士賢伉儷。三重分會起始,是因為林居士伉儷無私的提供出他們的住家,讓淨仁法師及蓮友們到家裡念佛、講法共修,而且提供餐點。家庭共修雖然無法永恆發展,但種子畢竟已扎根種下,終將發芽開花。
之後,隨著蓮友不斷增加,租下附近三樓作為道場,念佛會再繼續穩定成長。
不到一年的時間,又移來目前這個地方。能有這麼莊嚴的道場,要感恩蓮友發心買屋,並設計裝潢。除了感恩之外,還是感恩。
淨土法門是最重視感恩的法門,感彌陀的恩,感祖師的恩,感善知識的恩,感蓮友們的恩,而最重要的是,弘揚這個法門,才能達到真正的感恩──感佛恩,感眾生恩。所以善導大師說: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最終就是為了「自信教人信」,搬到這裡,就是希望能夠更有條件、更有力量的來「自信教人信」,一切都在於「自信教人信」。
要教人信,先要自信,沒有自信,是不可能教人信的;一旦有了自信之後,不教人信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的心情。
今天慶祝三重分會喬遷,我來說一點有關「三」與「三重」這兩個名詞與淨土宗的密切關係。
壹、十種三重
一、三重廢立
一、內外廢立。二、聖淨廢立。三、要弘(真假、正雜、助正、信疑)廢立。
三重廢立是三個層次的廢與立。「廢」是捨棄,「立」是建立。不過,佛法所說的「廢」並不是負面的廢棄,而是階段性的完成之後,再更上一層。所以「廢」是階段完成,「立」是昇華。
一件事物,如果前一個階段沒完成,就不可能再昇華。淨土宗的階段完成與昇華,是經過「三重廢立」而達純淨的:第一重「內外廢立」,第二重「聖淨廢立」,第三重「要弘廢立」。第三重的要弘廢立又稱「真假廢立」、「正雜廢立」、「助正廢立」、「信疑廢立」。
第一重,「內外廢立」。「內」就是內道,「外」就是外道。內道是佛教,佛教之外的所有宗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婆羅門教等,相對於佛教而言都是外道。我們要解脫輪迴,成就佛果,內外選擇的話,我們必須選擇「內」,就是佛教,不選擇其他的宗教,否則就不能離開輪迴,不能成佛了。
第二重,「聖淨廢立」。佛教裡面有聖道門、淨土門,我們要選淨土門。
第三重,「要弘廢立」。淨土門中,善導大師細分為「要門」與「弘願」。「要門」是「假」,「假」就是方便,「弘願」是「真」。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講「三福」、「十三定觀」,這是方便引導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要門」就是「定善」和「散善」,「弘願」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念佛。進入淨土門之後,還要再做選擇,有所廢立,要廢「要門」,進入「弘願」。
這裡所說的「真、假」,「假」不是虛假的意思。在佛教裡面,「假」是指假藉方便的意思,也就是說很重要的一個前行鋪陳,沒有這個鋪陳準備,沒有這個「假」,就不能入「真」。就好像從縣道或鄉道要上高速公路,總要有一個連接的引道,也就是交流道,車子才能開得上高速公路。我們不是一開始學佛就能夠進入「真」的,往往都要繞好幾圈,繞圈子就是方便,就是「假」。那繞圈子需要不需要?對一般人來講還是需要的,因為沒有繞這些圈子,就難以能進入「真」。
以我個人來說,以前學佛就繞了很多圈子。未出家前就已經早晚打坐,也念佛,也參禪,看禪宗語錄等等。出家之後,也到過尼泊爾,住喇嘛廟,認識密宗;也到泰國瞭解南傳的禪、內觀;之後,又回歸念佛,不過,剛開始並不是接觸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是一般的淨土法門,不分聖道、淨土,不分要門、弘願,不分自力、他力,都是融合在一起的,然後迴向往生。所以可以這麼說,沒有繞經「要門」的假,難以進入弘願的「真」。
「要弘」也叫作「正雜」,「要門」是「雜行」,「弘願」是「正行」。
「正行」有五種,五種正行當中又分為「助正」。最後就是擱置四種「助行」,專「正定業」。
「要弘」也叫作「信疑」,隨順佛教,信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名號,就是「弘願」;執於機情,不信(疑)彌陀的救度,滯於「要門」,還只是「假」(方便),還是「雜」。以上是「三重廢立」。
二、三重歸命
善導大師曾經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作了精要的解釋,就是有名的「六字釋」:
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南無者,即是歸命」,「南無」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有十九種,如「歸命」、「信從」、「救我」、「度我」、「禮敬」等,善導大師在此是以「歸命」為主要的譯意。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也就是說歸命之中是含有心願的,亦即不是為了其他的事歸命阿彌陀佛,是專為往生極樂世界而歸命阿彌陀佛的,因此歸命之中含有發願迴向。
所以,一開始是梵文、漢文相比對,接著就解釋歸命的含意。
「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彌陀佛」四字是往生極樂的正因正行。也就是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以名號作為眾生往生的功德。具有萬善、萬行、恆沙功德的這句名號,也就是阿彌陀佛的佛體,阿彌陀佛本身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中。只有稱念這句萬德洪名,才能生善滅罪、離苦得樂、往生淨土,不論智慧、學問、修行如何,只要稱念,必定往生,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之極致。
易修易行之極,即是念佛往生之法。
三重歸命
歸命有三重之意,就是「歸之命」、「歸於命」、「歸投命」。
一、「歸之命」:從阿彌陀佛那邊來講,是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所發出的「欲生我國」的呼喚。阿彌陀佛自從為我們發下四十八大願以後,就一直在呼喚我們歸順他的救度,所以從佛來講,是「歸之命」。
二、「歸於命」:從我們來講,是「歸於命」,也就是我們對於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我們不加反抗,而是信受隨順,阿彌陀佛說「欲生我國」,我們就「願生彼國」,這一種願生彼國的心,也就是歸命的心,就是歸順阿彌陀佛的呼喚。亦即「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之意,所以歸命有信與願之內涵。
三、「歸投命」:把我們的生命歸投阿彌陀佛的佛命。這種歸命,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歸命。因為天底下最貴重的就是生命,世間最悲慘的是殺生,能夠把自己貴重的生命歸給對方,所謂「盡形壽,獻身命」,當然是最貴重、最徹底的。
我們的生命是怎樣的生命呢?是無常的、污穢的、造惡的、流轉的、痛苦的;
彌陀的生命是怎樣的生命呢?是常住的、清淨的、生善的、永恆的、安樂的。
我們凡夫無常的生命,歸入阿彌陀佛無量的生命,我們的生命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清淨、安樂、自在。
歸命有這三重意義。
二種願行
順便解釋二種願行:彌陀願行、眾生願行
這裡所講的「亦是發願迴向之義」的「願」,「即是其行」的「行」,願、行,也有從佛那邊解釋,也有從眾生這邊解釋。
從阿彌陀佛那邊解釋,「發願迴向」是阿彌陀佛為眾生發四十八大願,同時把本身兆載永劫所積植的菩薩六度萬行,全部迴向給十方眾生。阿彌陀佛的願跟行在哪裡?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裡面。阿彌陀佛發大悲心將這四個字的萬行,迴向給歸命的眾生,使眾生一旦歸命,就能獲得「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全部功德。
阿彌陀佛發願修行以來,一直都在為眾生迴向,好像父母今天所賺的錢,一千兩千、一萬兩萬,都是為了這個獨子;去年今年所累積的,也是為了獨子;現在未來一切的奮鬥,也都是為了獨子。阿彌陀佛也是一樣,兆載永劫以來,時時刻刻、點點滴滴,都是在迴向十方眾生。
從眾生這邊來講,「願」是發願回轉欲生極樂,「行」是阿彌陀佛的行,可是他既然迴向給我們了,我們一旦歸命,就等於全部領受阿彌陀佛的行、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
所以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信願行三資糧通通具足,而且是信受領納佛願、佛行,成為眾生往生之願行,所以圓滿,無有缺少,必得往生。
《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無緣慈」就是無條件的愛心、無條件的救度,我們是什麼樣子,阿彌陀佛就以什麼樣子救度我們。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強眾生做什麼,只有長劫的呼喚、不捨的關懷、無私的給予、絕對的救度。
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真正平安、喜樂、希望的來源,在人世間有苦難,在佛懷中有平安。
三、三重念佛
三個層次的念佛:一、念佛。二、本願念佛。三、選擇本願念佛。
第一重,「念佛」。各宗各派也在念佛,自力也是念佛,他力也是念佛,這是第一層,還沒有分本願、非本願的念佛。
第二重,「本願念佛」。「本願念佛」就是「他力念佛」,靠阿彌陀佛根本願力的念佛,這種念佛屬於正定業,因是依彌陀本願的念佛,與彌陀的願力相應故。
第三重,「選擇本願念佛」。是指本願念佛是阿彌陀佛所選擇,不是他人所選擇。因為這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的時候,選取十方世界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之精華,結成四十八大願,而成就這句名號。
日本淨土宗地開宗祖師法然上人寫了一本開宗立教的根本教典,名為《選擇本願念佛集》,分為十六章。書名就是整部書的總標,大綱要,本集十六章之綱要全部攝在「選擇本願念佛」之六字書名,而這書名就顯示出三層次的念佛。
本集書名,有三重義;義雖三重,總成一意。
一、念佛。不知本願、非本願,未分別正、雜、助、定,屬萬行隨一之念佛,這是諸師(淨影、天台,乃至宋朝以後,諸宗融合之念佛)所立之「念佛」之義,亦即通途之念佛。
二、本願念佛。明辨本願、非本願,於萬行中分別正行、雜行(二行),於正行中細判助業、定業(二業)。其正定業,正是隨順彌陀本願之「稱名念佛」,故名「本願念佛」;是決定往生之業,故止雜行,專行念佛。這是善導大師傳自曇鸞、道綽所立之「本願念佛」之義,而此本願念佛之義貫串本集十六章。
三、選擇本願念佛。於本願義之上,更加「選擇」一義。這是法然上人依《大經》所立,意在顯明此之本願,乃是阿彌陀佛悲智深廣,為了容易普遍平等地救度一切善惡凡夫,乃從二百一十億諸佛願行之中所「選擇之本願」,亦即選捨聖道定散八萬之難行法門,唯獨選取「但念佛」之一行,作為眾生往生極樂淨土之「行門」,故名「選擇本願念佛」,以突顯本願念佛之「勝易二德」。一般以為,「不分道俗善惡都能實行之法,即是淺法,其功德劣,利智精進之人莫修之;若是難行之法,即是深法,功德殊勝,利智精進之人正可修之」。法然上人為了糾正此種謬見,是故依據《大經》彌陀之選擇,顯明本願念佛不但「易」,而且「勝」,以啟發我輩愚惡凡夫念佛之信心。
本願念佛,具勝易二德:「勝」,則現生入正定聚;「易」,則凡聖善惡都能行。可謂殊勝超越而又簡便易行,既普遍性救度任何眾生,也平等性使其皆證佛果,這是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大師又說「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又說「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總成一義者,此集書名,雖分三義,但三義相成,唯是一意:所謂念佛,不只念佛,乃是本願念佛;本願念佛不只本願念佛,乃是彌陀選擇之本願念佛。
凡談念佛,或指實相念佛,或指觀想、觀相之念佛,或其他通途之種種念佛,都名念佛;然而都非彌陀本願的念佛,為免相濫,故說「本願念佛」。
又,法然上人所說「選擇」,與善導大師所說「本願」,辭異義同。
四、三重選擇
一、選淨土門。二、選正行。三、選正定業。
三重選擇與前面的三重廢立及三重念佛的意義差不多,只是進一步加入教理上的解釋。
八百多年前,日本高僧法然上人,依據善導大師法脈,創建了日本的淨土宗,他寫了《選擇本願念佛集》,以這本書作為日本淨土宗的開宗立教,也以這本書建立淨土的教理。《選擇本願念佛集》共分十六章,每一章都引經據論來闡釋純粹的淨土宗教理。在第十六章最後,用四首偈來作總結:
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選擇本願念佛集》卷尾結勸之「三選文」四首偈,與卷首「標宗文」之「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前後遙相呼應,而作為本集之結論,也是本集之大綱。
此文敘述「三重選擇」之義,也就是在「二門、二行、二業」之中,「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簡言之,就是「選淨土,選正行,選正業」。現將此偈配當《選擇集》以說明之。
這四首偈中前三偈都有一「選」字──「選入淨土門、選應歸正行、選應專正定」。也就是從所有法門當中「選淨土門」,淨土門之中「選正行」,正行之中「選正定業」,這就是「三重選擇」。
本集十六章,重點在前三章;餘之十三章在於敷演此三章之義。
第一首,「擱聖道,選淨土」,是初重選擇,就是第一「聖淨二門章」之大綱。二門之中,選捨聖道,選取淨土。
我等十惡五逆、罪業深重、生死流轉之凡夫,在這末法之世,欲速離生死輪迴,若修聖道門三學六度之諸善萬行,以期在此娑婆超凡入聖、斷惑證真,我等無力,勢必不能。既無能無力,故且擱之,而選入淨土門,目的在於往生極樂淨土。因為在此成佛甚難,往生淨土容易之故。
第二首,「拋雜行,選正行」,是二重選擇,即是第二「正雜二行章」之大綱。二行之中,選捨雜行,選取正行。
根據此偈,則第一章所捨之聖道門之行法,在第二章名之為「雜行」,而組織於往生淨土之行體中。但是雜行畢竟非彌陀根本願,疏雜行之故,被善導大師誡飭為「若不迴向則不成往生因」,故應捨雜行而選取正行,以行正助二業。
第三、四首,「傍助業,選正定;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是第三重選擇,即是第三「本願念佛章」之大綱。二業之中,傍於助業,專正定業。
五種正行之中,讀誦等前三後一之行,都與阿彌陀佛有關,故名正行;但畢竟非彌陀本願之行,故名助業。唯有稱名念佛之一行,是彌陀本願之行,決定往生,故名正定業。讀誦等之助業,是給行者指出直達正定業之念佛一行的方向,其最終目的是要行者直取正定業。故若未知正定業之義,則須助業;若已知正定業之義,則應傍置助業,專行定業,只要專稱佛名,必得往生,順阿彌陀佛之本願故。
又,前面所說本願念佛具有勝易二德,道理何在?此第三「本願念佛章」將念佛一行與諸善萬行相比較,提出功德勝劣、修行難易,加以說明。亦即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中選擇念佛一行而選捨其他餘行,乃是念佛有「勝、易」二德,與之相反,諸行即是「難、劣」。
就「功德勝劣」而言,念佛之所以「勝」,乃因「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佛名是萬德之所歸、萬善之結晶;舉凡彌陀一切內證功德,一切外用功德,全部攝於名號之中。恰如屋舍「家」之一字,作為家的機能全部具備;與此相反,諸善萬行猶如棟樑椽柱,不過是家的一部分。名號功德是總體性,其他諸善萬行是部分性,兩者功德相差甚大。因此,彌陀名號具有諸善萬行所不能比較的殊勝功德,是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
就「修行難易」而言,念佛一法,易解易行,不論道俗善惡、貴賤智愚等上下之機,行住坐臥,時處諸緣,行之不難;若諸善萬行,則難解難行。因此,念佛一法具有諸善萬行所不能比較之易行功德。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
這第三章可說開顯了彌陀本願之結晶與目的。
以上三重選擇,目的在於導歸「本願念佛」,以必得往生。
此外,本集第八章強調念佛之信心。因為眾生之所以永在生死,「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一言以蔽之,在於不知或懷疑彌陀救度之「本願念佛」而無願生淨土之心。若不懷疑彌陀之救度,信「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而願生稱名者,即如善導大師於《往生禮讚》所說「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故念佛不是問題,往生也不是問題;只怕不信,因為若信則必安心念佛,而念佛易行,無一人不能,人人都能。
五、三重定業
也叫三重重業。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言:
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秤,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言「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塗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又,曠劫以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繫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繫業之義,復欲云何?
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繫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繫在三界者,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云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眾生生;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緣。
云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
較量三義,十念者重,重者先牽,能出三有。兩經一義耳。
若依意樂(在心)、功德田(在緣)、恆所作(在決定),隨有一,即成決定,何況為三。稱佛一聲,三重定業皆具足。即雖一重,已是定業,何況三重具足;即以通途教理自力稱念諸佛名號也是定業,何況依彌陀別意之弘願念佛,故善導大師釋「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六、三重譬喻
這是以蓮花譬喻《觀經》「施、開、廢」三義。所謂「施、開、廢」就是:
一、為實施權,喻為為蓮故花;
二、開權顯實,喻為花開蓮現;
三、廢權立實,喻為花落蓮成。
淨土宗稱為蓮宗,即是以蓮花代表淨土宗的宗名。蓮花,外層是花瓣,裡面是蓮蓬。蓮花的生長過程分花苞、花開、花落這三個階段。
如果詳細研討《觀無量壽經》的內容,並且探討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的時節因緣,就曉得《觀無量壽經》跟《法華經》一樣,都有「從假入真」的「施、開、廢」三義。
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時,用蓮花成長過程的三個階段譬喻說明。《觀經》開顯的次第也同樣可以用這三重譬喻來說明。
一、為實施權(為蓮故花)──〈正宗分〉定散二善
二、開權顯實(花開蓮現)──〈正宗分〉定散二善之中說念佛
三、廢權立實(花落蓮成)──〈流通分〉廢定散二善而立念佛
一、為實施權(為蓮故花):《觀經》〈正宗分〉「定散」二善之文。
「為實施權」,也就是「為蓮故花」。這是在《觀經》〈正宗分〉所講的「定善」跟「散善」。
「為實施權」,「實」是指「弘願念佛」,「權」是指「定散二善」。為了弘願的念佛法門,而先施設權假方便的定散二善的八萬四千法門,這叫「為實施權」。
「為蓮故華」。「蓮」指蓮子,「花」是蓮花瓣。為了結成蓮蓬、收穫蓮子才長這朵蓮花。首先長蓮花,蓮花外面有花葉、花瓣,花葉、花瓣包著蓮子,目的不是為了蓮花好看,而是為了收成裡面的蓮子,為了收穫蓮子(蓮子才有效用),所以先有蓮花瓣,這叫「為蓮故花」。
也就是說,為了引導念佛(實),首先在《觀經》的〈正宗分〉,講十三種定觀與三福九品(權),這個叫做「為實施權,為蓮故花」。
二、開權顯實(華開蓮現):《觀經》〈正宗分〉「定散」之中說「念佛」之文。
當權假方便開顯出來的時候,同時也把真實一起顯現,這就是「開權顯實」,也就是「花開蓮現」。蓮花開了,裡面的蓮蓬也同時出現。
「為蓮故花」的時候,還是個花苞,蓮子看不見,這代表「為實施權」,蓮子代表成熟的果實、真實。為了這個真實教法,先施設權假方便。講定善、散善,就是蓮花的花葉;講念佛,就是裡邊的蓮子。開始講定善、散善,念佛還沒有講,大家看不見,不知道是講念佛,好像被蓮花包起來,裡面的蓮子沒有顯示出來,但目的是在裡面的蓮子。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要講念佛,但是一開始眾生的根機還沒有成熟,不能完全講出來,所以叫「為蓮故花」。
到這第二個階段就「花開蓮現」,蓮花綻開了,蓮子就顯現出來了,這就是在定善、散善文當中講到念佛了,比如定善第九觀有一段經文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這段經文是指弘願念佛的功能利益。也就是雖然是講定善的觀佛,但把念佛安插進去了——蓮子顯示出來了。在散善裡邊也講到念佛,如「稱無量壽佛名」、「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叫「花開蓮現」。這個時候,觀佛也有了,散善也有了,念佛也有了,蓮花、蓮子都顯現出來了。
《觀經》〈正宗分〉「定散」之中,至少有六段經文顯示「念佛」,這正是「開權顯實」的經文,也就是「花開蓮現」的譬喻。
三、廢權立實(華落蓮成):《觀經》〈流通分〉「廢定散,立念佛」之文。
「廢權立實」也就是「花落蓮成」。蓮花瓣打開之後,慢慢就凋謝了,最後蓮子成熟,蓮瓣脫落,就看不見花瓣了,獨獨將蓮子顯示出來,只看見蓮子獨立在那個地方,這就是「廢權立實」,譬喻為「花落蓮成」。
這在哪一段經文呢?在《觀無量壽經》〈流通分〉的「付囑文」。「付囑文」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只有流通「念佛」,也就是廢捨了權假的「定善」跟「散善」,只取真實也就是「念佛」,相應於「花落蓮成」。
《觀經》流通分的經文可分為兩段,一段是讚美念佛,一段是觀念廢立。
首先讚美念佛。經文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先讚歎念佛,念佛有兩種的果報,也就是「現當二益」。現在被釋迦牟尼佛稱讚為「人中芬陀利華」,而且觀世音、大勢至兩位等覺菩薩就是他的殊勝朋友。可以說平生業成的念佛人現在在這個娑婆世界就已跟等覺菩薩一樣,到了極樂世界就要進入妙覺,也就是成佛,所以接下來就說「當坐道場,生諸佛家」。這一段經文也可以說是《觀無量壽經》核心的經文。
念佛人現在得到的利益是什麼呢?是蒙受釋迦牟尼佛的讚美,說他是「人中芬陀利華」,而且身分就跟等覺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同等了,而未來就「當坐道場」,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成佛。
釋迦牟尼佛講完了這一段經文,接下來就付囑阿難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個就是「廢權立實」,「花落蓮成」的經文。
「正宗分」十六觀說完,進入「流通分付囑文」,世尊不付囑定觀,也不付囑散善。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受持眾戒等等都不付囑,唯獨提出「持無量壽佛名」的念佛,交代阿難:
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一句叫作一錘定音。「持是語」,不是持觀無量壽佛,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麼呢?就把真實的教法顯露出來,單提這句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這才是整部《觀經》的心髓和精要,這才是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最後的落腳點——持名,持名念佛,執持名號。
到這個時候,要門定善、散善的蓮花瓣通通凋落了,不講了,不付囑定善、散善,只留下弘願的「持無量壽佛名」,唯把「持無量壽佛名」付囑給阿難,這叫「廢權立實,花落蓮成」,到這個時候,念佛的教法完全獨立出來。
以上約略解釋蓮花譬喻《觀經》「施、開、廢」三義。
七、三重利益
念佛有三重大利益:
一、前生:滅除曠劫生死罪,不受六道輪迴苦。
二、今世:消災延壽增福慧,喜樂吉祥保平安。
三、來生:脫出輪迴生淨土,不生不滅證佛果。
一、前生:滅除曠劫生死罪,不受六道輪迴苦。
《觀經》說:「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此是經中明言念佛能消滅生生世世以來生死輪迴之重罪。
《莊嚴經》說:「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大智度論》說:「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
故知:誹謗正法之罪甚重,過於五逆;如此重罪,唯有念阿彌陀佛,方得消滅。
但念彌陀,重罪尚滅,何況輕罪;若不念佛,輕罪不滅,何況重罪。一沙雖輕,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達彼岸。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法事讚)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般舟讚)
二、今世:消災延壽增福慧,喜樂吉祥保平安。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往生禮讚)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稱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觀念法門 )
《觀經》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觀經疏》說:「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
《大悲經》說:「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大智度論》說:「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增一阿含經》說:「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搆牛乳頃 ,功德過上,不可思議。」
善導大師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蓮池大師說:「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矣。」「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澫益大師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
人多以為念佛乃僅求臨終往生,若為現世:治病則念藥師,救苦則念觀音,求慧則念文殊,消業障則念滅定業真言;乃至解冤度亡、袪除魍魎,則求之拜懺科儀。
如是錯解、曲解,皆由不知念佛人:身有佛光,眾聖守護;滅罪生福,離諸災厄;現世安穩,臨終往生。
三、來生:脫出輪迴生淨土,不生不滅證佛果。
《無量壽經》說: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
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八、三種因果
(一)自力因果。(二)他力因果。(三)佛力因果。
深信因果,有因必果,因果自然。自然:如火上水下,吃飽穿暖;春來時花開 ,花開時春來。夜間播種,雖不知種,終必知果。
(一)自力因果:自因自果,自作自受,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善惡自己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通三世,因有遲早,緣有強弱。
(二)他力因果:他因自果,他作我受;自因他果,我作他受。如父供子,祖留產;子供父,孫供祖;善人濟貧,行者迴向眾生。
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
若無他力因果,則無四弘誓願,無菩薩道,無大乘佛法。
(三)佛力因果:佛作生受:佛力功德,眾生領受擁有。
生做佛受:眾生罪惡,佛力承擔消除。
大乘佛法之極至,即是大慈大悲,即是阿彌陀佛之慈悲救度。
《無量壽經》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自然,念佛成佛是自然。
念佛必生,自然法爾,宇宙軌則,科學定律。
九、三種自然
(一)業力自然。(二)願力自然(他力自然)。(三)無為自然。
凡不必假藉人為的、人為不能改變的,就叫「自然」。自然即是法的自性。自然概分有三種:
(一)業力自然
業力自然是眾生自身的因果,也就是依善惡的業因,自然生起良窳苦樂的結果 。因地行善業,自自然然的,將來就得到善的果報;因地為惡,也必定、自然的,將來受痛苦的惡果,不可更改,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有二首偈說:
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這都在說善惡因果的報應,是眾生業力的自然。
(二)願力自然(他力自然)
願力自然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阿彌陀佛以五劫的時間思考出四十八大願, 又以兆載永劫的時間累積菩薩萬行,完成四十八願,使願願都有了功德力。比如眾生雖不修禪定神通,到極樂則自然具足六神通;雖不修身色相好,到極樂自然都是身皆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有好醜。這一切都是彌陀佛願力之自然。 其中,又以第十八願為本願之根本,願文說:「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是阿彌陀佛與十方眾生的約定:眾生以「乃至十念」的念佛之行,就能乘上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淨土;彌陀則以念佛眾生的必定往生為代價,酬答本願, 最終成佛。也就是說,阿彌陀佛依四十八願的根本願──第十八願之力而成就救度眾生的佛身,也依第十八願之力而得以救度十方眾生。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利、利他的功德力之源。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方眾生不論凡聖、善惡、智愚、賢不肖,凡是得以往生極樂淨土的,都是乘彌陀本願力而自然得生。
《無量壽經》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又說: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
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三)無為自然
無為自然指「真如法性」。「有為法」皆出於因緣力的造作,而真如法性之理是離開這種造作而自然存在的,所以說「無為自然」。《無量壽經》中,世尊處處盛讚極樂世界的無為自然:
彼佛國土,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這裡所說的「自然」、「虛無」、「無極」,都是指真如法性的妙理,所謂「得至蓮華藏世界,即證真如法性身」。
《法事讚》卷下說:
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
又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
極樂世界是「無為自然的涅槃境界」,與真如法性的妙理一致,所有萬物是自然顯現,不經過造作。眾生一旦往生,即契入法性,不必假藉造作修為,自然證悟涅槃,究竟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憶念十方眾生,唯有信靠本願、專稱佛名之人,蒙佛心光攝取。眾生若能依靠願力自然,便能橫超業力自然,而證悟無為自然,變化十方,自在無礙 。
十、三種念佛
(一)萬行同一的念佛(「散善」的念佛)。
(二)萬行超越的念佛(「定善」的念佛)。
(三)自然法爾的念佛(「非定非散」的念佛)。
同樣是淨土法門,同樣是念佛願生極樂,但由於對淨土教理領解的不同,在心境上就有差異,因而概分為三種念佛。
(一)萬行同一的念佛:「散善」的念佛
雖念「南無阿彌陀佛」,願生極樂世界,但由於不瞭解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 也不瞭解彌陀名號的超絕功德,而把這一句佛號跟其他的佛名、咒語、法門等同並論,以為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只不過是跟念其他的咒語、誦其他的經典、 修其他的法門相同的功德而已,沒有什麼特殊。同時,認為往生極樂世界,除了念佛以外,還要修其他的法門功德來迴向,才能往生。這就是所謂的「雜修雜行」。他雖然也念佛,可是同時又另外依靠這個咒那個咒,誦這部經那部經,修習這個法、那個法,這稱做「萬行同一」的念佛,也就是把這句名號當成跟其他法門是一樣的,這是屬於「自力的雜行」,「散善」的念佛。
(二)萬行超越的念佛:「定善」的念佛
另一種是,他雖已不依靠種種雜行,知道這一句名號勝過其他法門 -- 所謂 「萬德洪名」,因此他就專依靠專念這句萬德洪名,可是也由於不瞭解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以為要往生,如果自己念佛沒有達到所謂的功夫成片,就不能往生。這一種當然比剛剛所講的「萬行隨一」更超越,所以稱之為「萬行超越」的念佛。也就是說,雖然他曉得這句名號超越其他的功德,因而專稱彌陀佛名,但是另一方面他卻不知道要完全信受彌陀救度,而把這句名號當作在累積自己的工夫的工具,以自己念佛的功夫作為往生的標準。這是屬於「自力的雜行」,「定善 」的念佛。
(三)自然法爾的念佛:「非定非散」的念佛
這如善導大師所說具足機法二種深信的人,信受彌陀救度,任運自然地專稱彌陀佛名,已蒙彌陀光明攝取不捨,已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又如曇鸞大師所說:「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又說:「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善導大師說:「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又於「二河白道喻」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
這就是信佛救度,任運自然法爾地專稱彌陀佛名,這已經超越前面二種,這是屬於「本願念佛」,也稱為「自然法爾」的念佛,是「非定非散」的念佛。
貳、其餘三數
接下來,我引用「三」,來解釋一些相關的名相,這些名相與純粹的淨土宗是很有關係的。
三寶、三經、三佛、三身、三願、三願的證、三念願力、三緣慈悲、三誓偈、三嚴、三心、三要、三妙、三信、三不、三信三不信、三勸願生、三願三生、三生果遂、三尊來迎、三不遠、三聚、三橫超、三福、三輩、三三之品、三忍、三緣、三遣、三不問、三三昧、三十二相、三品懺悔、三垢、三根本、三定死、三位三愛、三隨、臨終三大要、三途見光、三法滅盡。
三寶
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三寶是整個佛教的核心。學佛的人,不管修哪一個法門,目標是為了什麼,首先要皈依「三寶」。
佛寶:三寶的核心就是「佛寶」,十方國土有十方諸佛,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當中最尊、第一之王,所謂「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王在一個國家當中是最崇高、最尊貴的,所以,我們皈依三寶,只要能專稱彌陀佛名,整個三寶的功能就統統擁有了。所以在三寶核心的「佛寶」中,以阿彌陀佛為最尊第一。
法寶:佛教以法為核心,領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能夠明心見性,進而證悟成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有難行道、易行道,在這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一個所謂「門餘大道」的法,也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這是八萬四千法門中一個特別的法門。這個法,龍樹菩薩說是「易行道」;曇鸞大師說是「他力的法門」,靠彌陀力量而能夠脫離輪迴成佛;道綽大師說是「淨土門」,唯此是阿彌陀佛本願慈悲救度的法,其他法門都屬於「聖道門」,都要靠自己的力量。種種聖道法門,都是釋迦牟尼佛要引導學八萬四千法門的人,進入阿彌陀佛本願救度法門的前行方便。因為唯有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才能使十方眾生──聖人、凡夫、善人、惡人,都離開六道輪迴,快速成佛。
所以,以法來說,最殊勝、最容易的,就是善導大師這個純粹的淨土法門,因此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都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除了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自己發願往生之外,普賢菩薩也在《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勸導四十一位法身菩薩統統嚮往極樂世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可見這個法既殊勝又很容易,使得我們罪惡生死凡夫、常沒眾生,也能夠依靠彌陀的救度,專稱彌陀的佛名,而往生彌陀的淨土。
僧寶:各個宗派的出家人都是僧寶,只是因為我們是學淨土法門,當然淨土宗的師父會讓我們感覺特別親切。同時,在佛法當中,淨土宗的師父弘揚的淨土法門,能夠讓我們這輩子順利達成學佛的目的。
學佛的目的有二個:
一,近程──解脫。現生果報盡了,能夠離開六道輪迴。
二,遠程──成佛。也是最終的目的,往生淨土成佛。
淨土宗的師父,主要講解淨土法門的教理,引導我們解脫,推動我們成佛。就整個佛教來講,淨土宗的僧寶因為專弘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法,所以是特殊而可貴的。
以佛教歷程來說,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正法五百年之間,有教、有行、有證,也就是說,有教理的存在,也有修行人,也有證果的阿羅漢。像法一千年,有教、行存在,但證果的人就沒有了。到了末法一萬年,有教理的存在,但真正修行的人就沒有了,當然也沒有證果的人。這是「教、行、證」在正法、像法、末法三階段的現象。
淨土法門是超越正法、像法、末法的,為什麼?因為彌陀的救度是現成的,不管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任何眾生,當下信受彌陀的救度,當下就擁有解脫的功能,乃至成佛的功能。
三經
「淨土三經」即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每個宗派的成立,都有其根本依據的經典,以淨土宗來講,我們依據的經典就是這三經,因此這三經是淨土宗的「正依經典」。也有人提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與《普賢行願品》,不過這二部經不是正依的經典,是屬於旁依的經典。一個宗派有「正依經典」,有「旁依經典」,有這樣的認識,教義才不會模糊籠統。
三佛
就「淨土三經」來說,可以說有三佛。
《無量壽經》主要講阿彌陀佛發願的因、修行的果,當然也涵蓋我們眾生往生的因和成佛的果。
《觀無量壽經》主要是釋迦牟尼佛講「定善」和「散善」,引導進入彌陀的本願念佛。
《阿彌陀經》可以說是十方諸佛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法。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意思是說,若有人念佛一向不變,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在他命終的時候,就心不顛倒地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當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法的時候,十方諸佛同時、歡喜地、異口同聲地來證明。所以「三佛」是指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
三身
眾生成佛之時同時成就了三身,稱為三身佛,即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常住不滅,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人人本具的真性,是本來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開悟,開悟了就會見到自己本源自性清淨的法身佛。
法身清淨,不染一塵,故亦名素法身,不過我們眾生因迷而不能顯現,佛是開悟而又證悟,故能顯現。
眾生迷而不悟,所以有生死。然雖在六道輪迴,其性仍然不變,故又名佛性,因佛性在迷仍然不變,常隨眾生流轉生死,故說法身(佛性)流轉六道。
報身: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現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萬行,功德圓滿而顯現的。
報身佛不容易成就,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種種的苦行難行,乃至無善而不成,無德而不就,功德圓滿,才可成為報身佛。
報身又分自受用報身及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自受用報身無相,就是大菩薩也見不到。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地上菩薩說法而變現的佛身,大菩薩可以見到,只是所見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薩所見的是無量大身,其它菩薩所見的,或是千丈萬丈之身。
若以聖道門自力難行道而言,需大徹大悟,悟同諸佛,此時名信解。然而,只是解法身之理而已,法身還未出現,必須悟後起修,斷除煩惱,進而廣修六度萬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圓,一功未滿,法身也不現前。直待萬行已圓,萬德已滿,惑垢盡除,無明業空,法身才全體出現,這時才名為報身佛,
化身:又名應身、應化身,或變化身,是應眾生的機緣,隨緣教化,利益眾生而變現出來的佛身,所謂「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度之」。化身是以報身為本,所以化身佛又稱為跡佛,意謂從本垂跡。
眾生成佛時,三身佛同一時間完成,無分先後彼此。
簡略而言,悟後從性起修六度萬行,莊嚴「素法身」,修至功德圓滿,素法身成為萬德莊嚴的「報身」,報身又化成千百億「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間,隨意教化有緣眾生。
所謂:「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原來是一身。」法身是體,報身是相,化身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華嚴經》說:「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是指法身佛。
「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是指報身佛。
法身佛無相,萬佛一體,無有你我之異;也無過去、現在、未來佛之別;更無此土、他土、無量國土之佛的區分。萬佛一體,猶如虛空般的清淨,清淨是一體的,不能說這一邊的虛空清淨,那一邊的虛空不清淨。所以法身佛無男無女、無此無彼,聖凡兩亡、生佛俱泯,即是諸佛如來,同一法身,不二法門。
三願
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三願。
一、指第十八、十九、二十願,順次往生與順後往生。在淨土宗學裡,第十八念佛往生願,是乘託彌陀本願的生因之行,如此行者,順次往生;第十九的來迎接引願,是諸行的行者臨終前,佛聖來迎,使行者心不生亂,住於正念而順次往生;第二十願為順後往生願,所謂順後往生,不是今生命終後即得往生,而是隔生之後往生。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了眾生,其中這三個願,與我們眾生的關係最直接,阿彌陀佛以這三願來攝受三種根機的眾生,而目的是導歸第十八願,因為第十八願是根本願,也是正定業的願。
二、指第十二、十八、三十三願,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有三願之別。所說的十二為光體、十八為光名、三十三為光用。以此義故,若有稱名眾生,不離名體施與光用,攝取護念片時不捨。也就是說,第十二光明無量願和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以及第三十三觸光柔軟願,三願分別解釋為體、名、用,指出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其中所稱的「光名」是指第十八願的名號。
三、指第十八、十一、二十二願。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最後,對此三願解釋說:「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列舉了此三願,稱為「三願的證」。
三願的證
這個「的(ㄉㄧˊ)」字,意思是確實的、實在的。以三個願來證明,念佛必定往生、必定成佛、必定度眾生。「三願的證」出自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
曇鸞大師建立「他力論」,「他力論」的意思是說,我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由於彌陀的力量,乃至於在極樂世界成佛,以及到十方世界度眾生,都是阿彌陀佛使我們成就的。建立「他力論」,必須要有經典的依據,曇鸞大師引用的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當中的三個願: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來證明他所建立的「他力論」。
以第十八願來證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就已經離開六道輪迴,不是六道輪迴的凡夫,而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了。
又引用第十一願來證明,到了極樂世界必定成佛。第十一願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阿彌陀佛不成佛便罷,若成佛的話,極樂世界的聖眾就一定成為不退轉的菩薩,而且進入涅槃。
修行最關鍵在於退轉或不退轉,若退轉的話,成佛就遙遙無期了;若不退轉的話,則成佛指日可待。所以把「住定聚」(不退轉)擺在前面,然後入涅槃(滅度)。這樣說好像有次第,可是到極樂世界這二種是沒有前後的,都是當下證入的。
因為四十八願都已經成就了,第十一願當然也成就了;第十一願成就了,我們到了極樂世界,一定是領受第十一願的功能當下進入涅槃。因此,曇鸞大師就引用第十一願來證明,我們依第十八願的功能,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依第十一願的功能而成佛,之後就依阿彌陀佛的第二十二願,倒駕慈航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
曇鸞大師以這三個願來證明,我們之所以能離開輪迴,之所以能成佛,之所以能廣度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成就的,是阿彌陀佛讓我們能完成這些的。所以,這樣的證明很可貴!
三念願力
指眾生得到阿彌陀佛三種力的加念得以見佛之意。三種力的作用(力用)分別是大誓願力、三昧定力和本功德力,又作三念願力、三力、三事。善導大師把這三念願力稱為見佛三昧增上緣。其在《五種增上緣義》(《觀念法門》所收)中對《觀無量壽經》中所說之見佛做了說明:「此即是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經》所云:「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見佛。」
三緣慈悲
指三種慈悲,以無緣慈悲為至高無上之悲。
曇鸞大師在《論註》卷上「性功德成就偈」釋中說:「慈悲有三緣:一者眾生緣,是小悲;二者法緣,是中悲;三者無緣,是大悲」。並指出「安樂淨土,從此大悲生」。
因此,欲生安樂淨土,只要乘托彌陀悲願,任何眾生無不往生。
三誓偈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之後,阿彌陀佛又重新發了一次願,以偈文呈現,這個偈文稱為「重誓偈」,因為主要的偈文有三段,因此也叫「三誓偈」。「三誓偈」可說是將四十八願做了總結、歸納。
第一首: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第一首偈表明,四十八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
意思是說,我所發的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儘管很難達成,但我必定要達成,若不達成,誓不成等覺。
「等覺」有二種意思,一是「等覺菩薩」,也就是菩薩階位之第五十一品;第二是「等正覺」,指佛,也叫「平等覺」,到了佛,都是平等無差別,所以佛的階位,也叫「等覺」,也叫「妙覺」。「三誓偈」最後都有說「誓不成等覺」,意思就是不圓滿、不達成、不成就,就不成佛的意思。
第二首: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第二首偈表明,四十八大願都是要給十方眾生受用的。
就佛而言,他是大施主,就我們而言,是貧苦眾生。「貧」就是沒有智慧,也就是無明;「苦」就是六道輪迴。因為沒有智慧,所以「貧」,因為六道輪迴,所以「苦」。四十八願涵蓋了阿彌陀佛全部的功德,然後再把四十八願的所有功德布施給我們,使我們能夠消除無明、增長佛的智慧、脫離六道之苦。
「布施」是佛教名詞,以現代話來講是「給」,送給對方的意思。「給」或「送」都是不講條件的,如果講條件就不是「送」,就不是佛法的「給」。佛法的給或贈送,都是白白的、不講條件的。
這首偈也在顯明他力,亦即凡夫的往生淨土,以及在淨土成佛,都來自於阿彌陀佛因地的願力與果地的佛力使其成就,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相對於凡夫的自力,故說佛力是他力。再者,凡夫其實也沒有自力可出輪迴,何況成佛?之所以能夠出輪迴生淨土證佛果,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
我們一旦信佛念佛,就擁有了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功德、功能。有人說,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我們要跟他相應,所以我們也要發四十八大願,不是這樣的。我們只要信受──「信」就是相信不疑慮,「受」就是接受不拒絕,這樣就可以跟阿彌陀佛相應了。
第三首偈: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第三首偈表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以及因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最後所成就的功德,也就是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濃縮在這句名號當中。以現代來說,如同一部計算機就具備了很多功能,又好像一個小小的記憶卡,裡面就儲藏很多資料。
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就說,這一句名號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而名號和阿彌陀佛本身也是一體的,《無量壽經》就說「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所以這一句名號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
阿彌陀佛將所有功德成就為一句名號,所以名號是阿彌陀佛所有功德的結晶;再把這句名號送給眾生,讓我們能很方便地信受、稱念;而稱名的當下,就擁有了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修行的功德,就能夠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進入涅槃,也就是成佛。因此,「三誓偈」涵蓋了阿彌陀佛因地、果位,因願、還有果力等等所有本願力的功能、功德。
所以,《無量壽經》在講什麼?講這一句名號;《阿彌陀經》在講什麼?也是講這一句名號;《觀無量壽經》在講什麼?也是講這一句名號!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第十八願成就文說「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無量壽經》「流通文」說:「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都是在說名號,都是在說念佛。
第十八願成就偈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也是在講名號,講念佛。《無量壽經》同本異譯的《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也說「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也都是在說名號。
《觀無量壽經》雖然說了三福九品、十三種定觀,可是這是鋪路引導,最後還是在於專稱名號。所以《觀無量壽經》後面「流通分」結論的地方就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可知《觀經》的歸結是「持名」,不是「觀像」。因此,善導大師就做一個結論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都是導歸在「專稱彌陀佛名」。因為「專稱彌陀佛名」是阿彌陀佛的「願」,所以說「望佛本願」。
《阿彌陀經》也是「望佛本願」,也是從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出發,來講《阿彌陀經》的。
《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真聞就是真信,真的聽到了阿彌陀佛為我們成佛的來龍去脈的時候,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的生命,就進入到我們的心中了。當下我們就跟阿彌陀佛是機法一體,佛凡不離了,所以說「執持名號」,內心跟名號是執持在一起的,永不分離的;我們的生命之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生命之中有我們,念佛人整個骨髓、血液都跟阿彌陀佛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因此,即使一日,乃至七日,都會一生不變的跟阿彌陀佛在一起,永不分離。
三嚴
彌陀的極樂世界,分為三種莊嚴:國土的莊嚴、阿彌陀佛本身的莊嚴,還有往生到那裡的聖眾莊嚴。
這是依據天親菩薩《往生論》來講的。天親菩薩《往生論》說,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有十七種,阿彌陀佛的莊嚴有八種,聖眾菩薩的莊嚴有四種,這三種領域的莊嚴加上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完全涵蓋了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成佛,成就「三嚴」,成就了極樂世界,成就了他本身,也成就了這一句名號來度脫十方眾生到極樂世界去成佛。然而,「三嚴」也好,阿彌陀佛也好,十方念佛眾生與極樂世界聖眾也好,都是一體的,都含攝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中。
三心
第十八願講到的「至心、信樂、欲生」,《觀無量壽經》講到「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個「三心」也是一致、一體的。當然《觀經》有「要門三心」與「弘願三心」,但目的在回歸「弘願三心」,「弘願三心」與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是吻合一致的。
四十八願當中的「攝生三願」──第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也都各自有三心。第十八願的三心是「至心、信樂、欲生」,第十九願的三心是「至心、發願、欲生」,第二十願的三心是「至心、迴向、欲生」。
三個願的「三心」內容各不一樣,第十八願純顯他力,是「他力三心」,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是導自力入「他力三心」。他力、自力分別在哪裡呢?在於是全靠彌陀的救度,還是想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念佛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所以說「本願念佛」、「本願稱名」。
三要:信願行
眾生因為有三毒──貪瞋癡,故有六道輪迴之苦。大乘佛教則是以解脫輪迴之苦為出發點,並以成佛為目標。
以整個大乘佛教教理來說,可以大分為二門:一個是通途法門,一個是特別法門。
通途法門又稱聖道門、自力、難行道,這是大乘佛教八大宗派除了淨土宗之外,七個宗派都名為聖道門,這七個宗派都是要依自力修行三學戒定慧為通軌,所謂「勤修戒定慧,斷除貪瞋癡」,而脫離六道輪迴之苦,進而完全斷除三惑──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而成就佛果。這便是「聖道門,自力,難行道」。
淨土門即是他力、易行道,所以淨土門不依這個自力、難行道的通軌,而是依信願行。
信願行也分為「他力」跟「他力中自力」。
所謂「他力中自力」,是信有彌陀,信有極樂,而願生極樂,進而精進念佛,累積功夫與功德,以迴向求生極樂,這是他力中的自力。
所謂「他力」是,不只信有彌陀、信有極樂,並且相信彌陀的根本願力,就是主動為我發願修行,成就極樂世界,並完成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亦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來迴向給十方眾生、救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只要信順、信受,亦即「信而不疑,順而不違,受而不拒」,當下便擁有阿彌陀佛迴向的功德,就獲得往生極樂世界的身分。此後,任運自然的來稱念彌陀佛名,也就是稱念彌陀本願力所成就的名號,所謂「本願稱名」。這即是淨土宗四句偈宗旨所說的「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佛淨土」;往生彌陀淨土成佛之後,便能「廣度十方眾生」。
這信願行,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信受彌陀救度,自然含有願生彌陀淨土之意,信後便會任運自然地專稱彌陀佛名。
這樣的念佛人,《無量壽經》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又說「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觀無量壽經》讚歎說:「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善導大師以「五種嘉譽」讚美說「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曇鸞大師說「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所謂「凡夫菩薩格」,因此淨土宗的特色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這就是「三要」信願行的真義。
三妙
念佛有三種妙。所謂「妙」,就是不可思議之意。以阿彌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故,致使信佛念佛有這三種妙。
一、「簡捷妙」:但念一句佛號,便得橫超三界,即是最簡單最快捷之妙。
二、「殊特妙」:但念一句佛號,便得超生淨土,即是最殊勝最特別之妙。
三、「圓頓妙」:但得往生淨土,便入一生補處,即是最圓滿最頓超之妙。
三信
一、信極樂是我的。阿彌陀佛建造了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再無生老病死,再無顛倒恐懼。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二、信念佛必往生。阿彌陀佛立下莊嚴誓願,接引一切眾生(我)到極樂世界,快速成佛。條件是被接引者(我)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三、信佛願不虛誑。因以上事實,若我念阿彌陀佛名號,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念法,阿彌陀佛必定履行誓願,接引我前往極樂世界。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三不
一、一向專稱不雜修。不必修那些數不清的行法,只需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任何門檻,不花錢,不費力,只要能念佛,最終都能往生。
二、一生成就不歷劫。不必經歷數不清的劫數,只此一生,臨終即被佛迎接,開開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三、一生補處不經位。初到極樂,便至等覺;不歷僧祇,即得佛果。不必擔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墮下來。
有這「三不」,士農工商,年老年少,智慧愚笨,忙人閒人……任何人,縱使不改變原有生活狀態的情況下,只要能隨緣隨力,開口念佛,都能輕鬆成佛。
三信三不信
這裡所說的「三信三不信」,是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下捲開頭所講的,內容如下:
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
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這一段法語非常好,在淨土宗的教理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一段法語是說,念佛能夠「破暗滿願」。
「破暗」就是破無明之闇,無明有二,癡無明與疑無明;
「滿願」就是滿所有之願,滿願也有二,往生願與一切願。
這裡的「破疑滿願」,主要是指破疑無明之闇,及滿往生成佛之願。只要無疑,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必破癡無明,也必滿一切願。
然而,念佛而不能破闇滿願,曇鸞大師說明,乃由於「二不知、三不信」,也就是這段法語所講的,不知阿彌陀佛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實相身是阿彌陀佛成正覺的實相,為物身是阿彌陀佛正覺的目的,也就是救度眾生。
阿彌陀佛既然已經成正覺(實相身),就百分之百能夠救度眾生(為物身),能信知彌陀實相為物之二身,即能破疑無明。由於不知,故有疑心,有疑心故不信,此之不信開展為「三不信」,就是:「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續。」若有此二知,即能信心淳、信心一、信心相續。故二知即有三信,三信即是一心,故天親菩薩《往生論》一開頭就表露自己對阿彌陀佛歸命的信心而說: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曇鸞大師這段法語有四個主題:也就是「破闇滿願」、「實相為物」、「三不三信」、「名體不離」。
也就是曇鸞大師解釋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含具的光明,是有「破闇滿願」的功能,破眾生無明之闇,滿眾生往生成佛之願。同時又闡釋這句光明名號是「實相身」也是「為物身」。勸勉我們要具足「三信」,也就是一個信──信受彌陀救度而不要懷疑。為什麼?因為「名即法」,也就是「名體相即不離」之故,阿彌陀佛本身所具足之所有功德與功能,全部在他的名號當中。因此,不管何人,但能專稱彌陀佛名,現生即能蒙佛光明保護,臨終即能蒙佛蓮花接迎,往生彌陀淨土而成佛。
三勸往生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當中,懇切慇勤的勸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前後有三次。經文說: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三次勸願,即是無量次勸願,即是常常勸願,顯示勸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是佛陀出世的本懷。因為往生極樂容易,只管念佛便可,一旦往生極樂,當下完全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同時獲得一生補處而快速成佛。既容易又殊勝,所以佛陀以弘揚念佛法門為其出世的本懷,常勸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三願三生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說: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顯示,任何時代,任何眾生,只要願生都能往生。過去願生,過去已經往生;今生願生,今生也必定往生;若是將來才願生,將來也必定往生。
顯示,不管任何眾生,只要願生,必定往生。而且願生之人,現生已經預先獲得不退轉的身分,不但永遠不受三界六道輪迴之苦,同時也已經在成佛之道上永不退轉。因此,淨土宗的特色之一就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三生果遂
這是指第二十願。第二十願是「三生果遂願」,第十九願、第十八願是「今生往生願」。「三生果遂願」是「結緣願」,也就是說,不是今生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因為跟阿彌陀佛結緣了,阿彌陀佛本來就是積極地要救度眾生,不結緣便罷,一旦結緣,阿彌陀佛就永不放棄。所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形容說,「如吞鉤之魚,在水不久」,一條魚已經被魚鉤釣到了,即使還在水中,時間也不會長久,總有一天就會被釣上岸來。阿彌陀佛就是以第二十願來「釣」所有的眾生,下一輩子或下下輩子一定要讓結緣的眾生往生,這個就是第二十願的功能。
三尊來迎
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極樂世界諸聖眾,自然會來迎接我們,不會讓我們孤單的、毫無頭緒的,不曉得往哪裡去。一般人臨命終時,有一個現象,就是六神無主、神識茫茫、沒有依靠,不曉得要往哪裡去才好。但是念佛人不會這樣。念佛的人現在就跟阿彌陀佛機法一體,三尊來迎只是一個迎接的儀式,其實念佛人都自然、必定往生的。
三不遠
指雖然阿彌陀佛的淨土在西方十萬億佛土之彼方,但是,彼淨土並不遙遠的三個說法。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中都說:「阿彌陀佛的淨土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的彼方」。但《觀無量壽經》說「淨土去此不遠」。三不遠正是對以上記載的解釋。
一、分齊不遠:十萬億雖然在遙遠的彼方,但是,與無量相比,就很近,故稱不遠;
二、往生不遠(道理不遠):十萬億雖然在遙遠的彼方,但是,一念往生,須臾之頃、一瞬之間即可到達,故稱不遠;
三、來現不遠(觀成不遠):只要眾生觀想見佛,因佛力加被,即可於定中見佛與淨土,故稱不遠。
三定聚
就是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對於我們淨土法門來講,信佛、念佛,必定離開輪迴、必定往生、必定成佛,這叫「正定聚」。
雖然念佛,可是靠自力,那就不一定往生,為什麼?因為自力很艱難,會導致心中無法百分之百的肯定一定能往生,這叫「不定聚」。
「邪定聚」的「邪」,意思不是邪惡,而是偏離,表示不學淨土法門,就與淨土法門無關,與往生極樂世界無關。
三橫超
三橫超是指信佛、念佛可以橫超三個很艱難的關卡。
第一個橫超:直接橫超六道輪迴,永脫苦難。要離開六道輪迴,必須斷見惑、破思惑。二千多年來,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一直到現在,修行者非常的多,可是真正斷煩惱,證得阿羅漢果,能夠脫離輪迴的,沒有一、二個。由此可知,脫離輪迴是一個很高峻、很艱難的關卡,可是我們只要信佛、念佛,就能夠橫超、跨越這個關卡。
第二個橫超:直接橫超聲聞緣覺,不滯小乘。聲聞、緣覺雖然離開了三惡道,卻永遠沒辦法成佛;縱使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要成佛,若沒有達到「正定聚」也仍舊會退轉。可是念佛到極樂世界,第十一願就說「住定聚」,到極樂世界就自然進入「正定聚」,輕易的跨越「正定聚」的關卡。
第三個橫超:直接橫超三不退轉(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直至涅槃。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往生極樂,就讓我們進入涅槃,不必熬經三個大阿僧祇劫,及歷經五十一個階位。
《無量壽經》下卷也說:「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升道無窮極。」
可知,淨土宗是橫超速證的法門,彌陀救度眾生有這三個三橫超。
這三橫超是直接的,同時的,立即的,不經劫,不經位。
這三橫超正是眾生自力斷惑證真的三道難關:脫離生死輪迴難、不滯小乘證入大乘不退轉位難、直趨大涅槃難。
彌陀深知凡夫業深障重,無力出離輪迴,何況成佛?因此以根本願使眾生念佛,直接脫離六道輪迴,往生彌陀淨土;並以此願使眾生超越小乘與大乘,而直至佛果,使眾生順利度過三關,此即橫超速證。
十方所有一切眾生,只要信佛念佛,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成佛必定廣度十方眾生。所以,淨土法門,就是橫超的法門,橫超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內容就是這三個橫超。
三福
「三福」是《觀經》「序分」所說三種福業,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謂福,是善根的異名。世間之善,如仁義禮智信等,稱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稱為戒福。特別以大乘殊勝之行善,稱為行福。
一、世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前兩句為敬上行,後兩句為慈下行。慈心不殺為十善之首,故特別提出。
二、戒福:「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歸依佛法僧三寶,稱為三歸。始從不信佛轉入信佛,捨邪歸正,稱為翻邪三歸。此後受大乘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為受戒而更歸三寶,稱為受戒三歸。總受持大小乘戒律,為具足眾戒。於持戒之上,慎護種種微細之行,如大乘八萬四千威儀,小乘三千威儀,而不毀犯,即是不犯威儀。
三、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聖道門與淨土門對菩提心的定義不同。聖道菩提心,願行皆在此土。淨土菩提心,此土發願,淨土修行。此處的行福菩提心通於聖道、淨土。三輩九品中所說菩提心,是以淨土門菩提心為主。深信因果,即總信一切六凡四聖因果。讀誦大乘,也通含聖道、淨土一切大乘經典。勸進行者,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諸善,一一迴向求生極樂,總為雜行。
三輩
《無量壽經》講「三輩」──上輩 、中輩、下輩,《觀無量壽經》講「三輩九品」。三輩九品是概略指出所有眾生的根機,眾生無量,所以根機也是無量,三輩展開即是九品,九品展開即是八十一品,乃至無量品。講三輩九品是為了引導所有一切眾生進入「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三忍
《觀無量壽經》中,韋提希夫人看到阿彌陀佛顯現空中,她當下就得到了「無生忍」,即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菩薩十地階位當中的七地以上階位。
「無生法忍」有聖者的「無生法忍」與凡夫的「無生法忍」。凡夫的「無生法忍」是指信受彌陀的救度,念佛人一旦信受彌陀的救度,自然有「無生法忍」的功能。為什麼?因為這個人一定往生極樂世界,離開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成佛,就能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也就是「無生法忍」,因此善導大師解釋這裡的「無生忍」為「三忍」。
「三忍」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是看到阿彌陀佛而歡喜,悟是領悟彌陀的救度,信是信受彌陀的救度。所以《觀無量壽經》所講的「無生忍」,對我們來說,就是這「三忍」。
三緣
善導大師說,只要念佛,就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如果沒有念佛,就無法蒙彌陀光明攝取,原因在哪裡?善導大師舉出三個緣──「親緣、近緣、增上緣」。因為念佛有這三緣,所以獨蒙彌陀攝取,沒有念佛,因為沒有這三緣,所以無法蒙彌陀攝取。
三遣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說,無論是阿彌陀佛也好,釋迦牟尼佛也好,十方諸佛也好,都對我們「三遣」──「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意思是要我們捨掉雜行,專念彌陀名號,往生彌陀淨土。
三不問
善導大師有念佛三不問。念佛人以往生為目的,往生之事重大,因此疑心多,顧慮也多,經常問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樣那樣的事情。善導大師說「不問罪福多少,不問時節久近,不問時處諸緣」,這叫三不問。善導大師說: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這三不問,我們學淨土法門的要加以瞭解,不問罪福多少,不問時節久近,不問時處諸緣。第一個指根機,第二個指時間,第三個指因緣。
三三昧
《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是住「空、無相、無願之法」,這三種三昧就是「三三昧」。「三昧」是印度話,也叫做「三摩地」,意譯就是「正定、正受、等至、等持」,止息雜念,心不散亂。是一切禪觀的通名。本來三昧是自力的功夫,由持戒,然後心靜、不散亂、進入寂靜、進入定境。
「念佛三昧」也分自力與他力。自力的「念佛三昧」就是靠念這一句名號來達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亂而入定;他力的「念佛三昧」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本身,每一句都是念佛三昧。所以《大集經》就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也就是說,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功能等同於無上禪定,因為無上禪定的功能、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面。所以凡夫也能得念佛三昧,只要信佛念佛就可以了。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就是成佛的相,我們到極樂世界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就佛來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這三十二相是指「應化身」來講的,但「應化身」不離「法身、報身」,三身是一體的。
三品懺悔
三品懺悔是自力的懺悔。自力的真正懺悔有三個層次:上品懺悔、中品懺悔、以及下品懺悔。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就說:「上品懺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懺悔。中品懺悔者:遍身熱汗從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懺悔。下品懺悔者:遍身徹熱,眼中淚出者,名下品懺悔。」
一般道場的「拜懺」就是懺悔,大家想想,那個時候我們是哪個品的懺悔啊?是上品?中品?還是下品?可以說是三品無份!但是能夠圓滿「三品懺悔」的就是信佛、念佛。信佛、念佛自然就擁有「三品懺悔」的功能。為什麼?善導大師說「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又說「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所以念佛就具足三品懺悔的功能了。
三根本(無常)
生命無常有三個根本:
第一,必定會死;第二,死期不定;第三,死時無助。
將死的時候,世間任何事物都沒有能力幫助。親人幫助不了,不能代替我們病苦、死亡與輪迴;權勢、地位、榮華富貴也不能幫助;我們本身再怎麼有能力也幫助不了,意思是說,即使這一輩子,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或者有人格、有道德、有修行,到死的時候,一點力量都沒有。因為離開輪迴不是靠這一些,是煩惱斷了沒有,只要煩惱還沒斷,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也好,或者禪定功高、功德巍巍也好,還是在生死輪迴當中,還是離不開閻羅王的手掌中。那念佛人呢?念佛人是直接超越輪迴,直接超越五十一個階位進入佛的境界。
三定死
「死」,一般人都不喜歡看到、聽到、想到,今天三重分會喬遷之喜,這個「死」對我們來講其實是很好的。(眾笑)
聖嚴法師曾提到「四個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對於死,我們要接受它,接受它之前要先面對它,要面對死,才能夠處理死。死像一個大麻煩,要面對這個大麻煩,不要讓這個大麻煩在我們的背後一直糾纏不清,無有了時。
「三定死」是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喻」所講的。「二河白道」是譬喻一個修學淨土法門的人的心路歷程。
「二河白道喻」有二個核心:第一個核心是行者的「三定死」,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第二個核心是彌陀的「呼喚聲」,阿彌陀佛呼喚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一個無常觀深厚的老實修行人,修行到最後才領悟到自己依然是煩惱深重的生死凡夫,他所修行的種種法門一點都不能讓他解脫,猶如善導大師「機深信」所說的:「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而現在正是生死存亡,進退維谷交關之際,唯有死之一路,沒有第二條路。這樣的面對死、凝視死,有了決定會死的覺悟,才開始看出一線曙光,讓他領悟出唯有念佛這一條路才是解脫之道。因此捨命西歸,真心徹到,這時才開始聽到釋迦牟尼佛的殷切發遣而說:「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與阿彌陀佛的呼喚保證而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而從此安心無懼地走上淨土之白道,一心念佛無疑無慮,在阿彌陀佛的攝取不捨之中,終於順利安然的往生淨土。可說在大死一番的當下,反而獲得大活現成。
順便一提,「二河白道喻」之中的「白道」是什麼意思呢?善導大師以「佛、凡」二方作為解釋。
所謂「佛」是指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謂「凡」是指念佛人的信心。
譬喻阿彌陀佛的願力之文,是在二河白道喻的後面說:「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意思是說,行走白道的這個念佛人,不用顧慮自己貪瞋的煩惱,應該行走阿彌陀佛願力的白道,勇往直前,不生退怯。
譬喻為念佛人的信心之文說:「眾生貪瞋煩惱中, 能生清淨願往生心。」眾生貪瞋的煩惱就是白道二邊的水火二河,是不清淨的心。
善導大師解釋白道,一方面說是念佛人的清淨信心,一方面說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之道,這就顯明阿彌陀佛的願力之道生起念佛人的清淨信心,念佛人的清淨信心,生自阿彌陀佛的願力之道。顯明念佛人的信心跟彌陀的願心是一體的,有「機法一體」、「佛凡不離」的含意。
因此,雖說是清淨之心,但也是阿彌陀佛的悲智願心,否則,凡夫只有貪瞋煩惱,何有清淨之心?
所以《無量壽經》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因地之昔,要使十方眾生成就功德,有此功德,十方眾生便能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之苦,往生極樂世界獲證涅槃之樂。因此彌陀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意思是說,若不能使十方眾生往生極樂,自己就不成佛,如今彌陀成佛以來已經十劫,故能令眾生圓滿成佛功德。此功德即是阿彌陀佛的,也是十方眾生的,所以這一條白道既是佛的願力之道,也是眾生的清淨信心,眾生只有貪瞋煩惱,唯此願生的信心是清淨的,因為來自於阿彌陀佛的緣故。
三隨:臨終三隨──隨重、隨習、隨念
「臨終三隨」,就是人斷氣之後,投胎轉世所依隨的現象。「三隨」,就是隨重、隨習、隨念。
隨重:就是「隨重業」──一個人生前所做的,若是重的惡業,一斷氣,就實時墮入地獄,甚至還沒有斷氣,神識已經到地獄受刑罰。看起來他是躺在病床上,受病苦折磨而哀叫,其實神識已經在地獄接受刑罰了!如果這個人生時做很多善事,應該升天或再出世做人,享受富貴,一斷氣就上天或出生在人間,不經過中陰身
隨習:就是「隨習慣」──一個人平生沒有做特別重的善事或惡業,但是他平常有某種習慣,死後自然就隨著這種習慣去投胎轉世。
隨念:就是生時沒什麼重的善惡業,也沒有固定的習慣,但臨終之時特別想念著某種境界,那麼,他就會去那種境界投胎轉世。比如臨終時非常專一思惟善的道理,那麼他斷氣當下,就生天或繼續做人,來享受善的福報;若斷氣的時候,突然生起非常瞋恨的念頭,往往都會墮入三惡道,或是做毒蛇猛獸。如果一個人生時沒有學佛、修行,但臨終時有人為他助念,引起他念佛的心念,這樣他命終就往生極樂世界,而且阿彌陀佛也會率領著觀音、勢至等清淨海眾,來迎接他。
念佛人的「重業」
若論我們念佛人的「重業」,是什麼業呢?就是「念佛」。念佛本身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有阿彌佗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因為,我們將念佛當作我們的生命,將阿彌陀佛當做我們的依靠,所以我們的重業就是念佛的業。不管我們是在佛堂、在家裡或在工作,不管有空沒空,總之,行住坐臥、時處諸緣,我們的習慣就是念佛。等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會現前來迎。
所以不論是隨重業、隨習慣或隨念頭,我們都不離開「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平生是念佛人,臨終阿彌陀佛一定現身接引。因為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會捨棄我們;因為阿彌陀佛有大神通力,知道我們何時臨終,臨終會遭遇什麼境界,是昏迷還是病苦不能念佛,阿彌陀佛都知道,阿彌陀佛都會護佑。
所以我們現在負責念佛,將念佛做為我們的重業、習慣,臨終若能念佛,當然還是一心念佛;萬一因個人業緣的關係而昏迷,也要放心。因為雖然器官昏迷,但神識仍在,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我們一樣看得清清楚楚。臨終若因病苦不能念佛,但是心中明白時間一到,阿彌陀佛會來接我們,心中就會安穩、安慰、不驚慌,也不會六神無主。
三位三愛
是指「臨終三位」與「臨終三愛」,就是說人臨終的時候,心有三種現象:
第一、是「心明了位」。
第二、是「自體愛位」。
第三、是「心不明了位」。
首先「心明了位」,就是臨終還沒斷氣時,心還很清醒,眼睛還能看,耳朵還能聽,五官的作用還清清楚楚;慢慢地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四肢也不能動了,只剩下意識,這個時候就是「自體愛位」。
接著「自體愛位」就是執著自體,執著本身的肉體,也分為三種:就是「境界愛」「自體愛」「當生愛」。這個「愛」,就是「執著」的意思,這就是「臨終三愛」。
「境界愛」:先是對丈夫、太太、小孩這些眷屬的留戀,以及動產、不動產的執著,因為就要離開了,因此難分難捨,這就是「境界愛」。
「自體愛」:等到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四肢不能動,只剩下心念的時候,內心所執著的,就是自己的身體,雖然外在的眷屬不能保持,起碼這個身體還能夠保持,這就是「自體愛」。
「當生愛」:到了快斷氣的時候,中陰身漸漸顯現,他就執著中陰身,所以叫做「當生愛」。「當生」就是當來他接受生命的果報,執取當來果報的生命,叫做「當生愛」。
一般人不了解這種宇宙人生的因緣,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總是會產生執著── 對自身的執著,對外境、眷屬、動產、不動產、名位、地位的執著,而且非常強烈。學佛的人因為了解這個道理,到時候就會放下。
為什麼說到時會放下呢?因為我們都是凡夫,對世間種種,難免執著,包括對家庭的責任、對眷屬的留戀,以及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地位。學佛的人雖然過這樣的生活,但是他心裡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人生的本分,並不是人生最後的目標。尤其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現在念佛,當臨終要面臨選擇,他當然會選往生極樂世界,放下一切,不再執著,因為知道一切的執著留戀,到頭來還是成空。
如果對這一點不確定、不清楚,因執著而錯失往生的機會,這樣就會繼續墮落下去,不但不能和親友相聚,將來投胎轉世,彼此相遇也不相識。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給我們的功德福報,讓我們能夠庇蔭子孫;有阿彌陀佛給我們的神通道力,讓我們能夠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孫、六親眷屬。
念佛人心中了解這個道理,所以雖然在世俗的生活當中,跟一般人一樣,但最後要二選一的時候,他就會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最後「心不明了位」,是說人斷氣的時候,第六意識就離開了,會隨著阿賴耶識中過去的業,毫無抵抗力地去受報,不能自己做主。第六意識能讓我們做主,讓我們分辨事情的好壞,而且有意志力去做好事、捨壞事;斷氣的時候這種心就失去了,就會隨業輪迴。
該墮落地獄的,地獄景象就顯現;該墮落餓鬼道的,餓鬼道就顯現。當境界現前,心中會非常恐怖。而且業境一現,我們既不能抵抗,也不能分辨。比如說墮落刀山劍樹的人,當時所看到的,往往是美麗的花園景象,他一見歡喜就進入,結果墮落刀山劍樹,受刑罰了!若是墮落餓鬼道或其它地獄的,有時會看到天仙美女,一時產生貪戀跟隨而去,當下就墮落了!
臨終三大要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
「臨終三大要」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印光大師說:「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
《無量壽經》五惡段之第五說: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平生之時若不信佛念佛解決生死大事,臨終必流後悔之淚,過去之悔與後生之懼,二種痛苦心境交纏並生。
這個悔是悔甚麼?當要捨去一生所依靠的健康、妻兒、事業、財富等,方知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成為水泡,絲毫不能依靠,所謂為誰辛苦為誰忙?而從來未曾為自己修行,累積功德,沒有先為自己的臨終做準備,現在臨終,已是時不我與,切身後悔的念頭一時湧上心頭。
這個懼是懼甚麼?在自己毫無依恃、毫無防備之際,突然要獨自面對過去以來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百千罪業總決算的因果報應之後生,此時,身處眾苦縈纏,逼迫而來之境,心緒紛亂,六神無主,孤獨無伴,前程茫茫,因而徬徨無依,恐懼、顫慄於不知將往何處?
因此,若能依此「臨終三大要」,便能助人永離輪迴,往生淨土直至成佛。
今天大家在這裡慶祝三重分會喬遷,要能不忘記「自信教人信」,才是我們建立道場的根本目的。
最後,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二○一九年十一月十日於「淨土宗三重分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