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019年7月6日台北弘願念佛會第六屆志工研習開示
諸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淨土宗弘願念佛會「第六屆的志工研習班」第一天的開班。今天要跟大家研討的題目是「善導淨土教理特色」,這是我們淨土宗最根本、最基礎的教理。大家手上都有一張講義,可以帶回去溫習。因為內容是教理性的,會比較生澀些,如果年紀大的蓮友,也可以專一念佛就好。
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善導大師所傳承的法脈。善導大師傳承自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傳承自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傳承自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的《易行品》和《往生論》。而淨土宗正依經典,也就是「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所以淨土宗這個法脈的傳承,以淨土教理來講是完全純粹的,如果不是這一個傳承的話,恐怕就會有摻雜。
每一個法門,每一個宗派都有它固有的教理,也必定有跟其他宗派不一樣的地方,這個就是這個宗派的特色、特質,也就是特別跟其他教派不同的地方。善導大師這一宗門的淨土教理特色在哪裡呢?我在這裡舉出四點:一、念佛觀,二、眾生觀,三、佛身觀,四、佛土觀。
這四個綱領也可以歸納為三個:
第一,念佛觀。這是就法門來講的。
第二,眾生觀。這是就根機來講的。
第三、第四,佛身觀跟佛土觀。這是就果報上來講的。
佛的境界,他的身跟土是一體的,阿彌陀佛本身的正報,以及極樂世界莊嚴的依報,都是一體的。任何眾生只要專一念佛,就可以進入阿彌陀佛的境界,與阿彌陀佛共同享用他依報、正報的種種清淨莊嚴。
善導大師這一些教理特色有他深厚、深刻的宗教體驗,也有他對教理深入、細緻的理解,同時又加上他是經過道綽大師的指導。是有這樣一個純粹的傳承。
除了這些之外,又加上內、外宗教環境的淬鍊。內外宗教環境是指什麼呢?
外在的環境如何呢?善導大師修行,以及證入三昧一直到往生之間,弘化的地區大部分都在唐朝的首都,也就是長安;他修行是在終南山,終南山就是秦嶺的地方,也就是長安的南方,他大半輩子所弘化的區域又是以長安城為主。那個時代的長安,不論就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都達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人口有百萬人以上。因為它是自由的國度,因此不只是中國各地的人會集來到長安,乃至外國,譬如說印度、西域以及中東,有很多人都來到長安定居;同時也有其他的宗教,譬如景教、祅教、摩尼教、回教,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基督教或者是伊斯蘭教,都有在長安城蓋寺院,也有它們傳播的管道。
那教內的情況呢?那個時候,可以說是佛教的黃金時代,不僅修行人、出家人很多,高僧林立,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也是在那個時代(隋唐)所創建的。
這些教派當中,有一些大德們也都對淨土的教理,如《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做註解,表達他們的見解。但由於這些見解大部分都是站在自力,也就是聖道門難行的教理來解釋淨土經典,因此就不合乎淨土的精神。善導大師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弘揚這個法門,除了必須面對教內對淨土經典錯誤的解釋,也必須面對外來其他的宗教傳播。因此,善導大師五部九卷著作的呈現,都會對教內、教外提出自己對淨土教理的見解。善導大師能夠成為淨土宗的大成者,就是在這樣一個大時代淬鍊下所成就的。
所以,要談善導大師淨土宗的教理思想特色,當然要依據善導大師的著作「五部九卷」;而且,這「五部九卷」的著作是善導大師經過對教理的深入、最純粹的傳承,還有宗教的體驗,以及當時教內教外的淬鍊所呈現的,因此不能單單只就文字表面去理解,也不能單純地就教理層面來理解,而是必須就剛剛所講的這幾個方面去完整的理解。
現在我們開始解釋。
一、念佛觀──定善、散善、稱名。
「念佛觀」是就實踐上來講的。佛教可以說是理論的宗教,因為它在講宇宙人生的真理,講解脫輪迴、成就佛果之道。
在講教理之外,佛教更注重於實踐。教理是「解」,實踐是「行」,可以說佛教是解行並重的。以淨土教來講,尤其「行」比「解」還要重視。
所謂「行由解起,行起解絕」,「行」之前如果沒有了解教理,就像盲者往前直走,是很危險的;但如果眼光明亮,可是不前進,一直停在原地,有眼睛也等於沒有。所以,「念佛觀」是行、是實踐,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所謂「正因」就是直接的原因,只要有這個因,必定直接的往生極樂世界。
那善導大師對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是什麼看法?
念佛有分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在這幾種念佛當中,善導大師認為哪一個才是正因呢?小標後面有說「定善、散善、稱名」,也就是定善、散善、稱名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不過從結論來講,「定善、散善」是屬於自力、難行道,必須迴向;「稱名」是屬於他力、易行道,是往生的正因,不必迴向,也如是因如是果的必然往生彌陀淨土。所以善導大師最終認定是「稱名」,這後面還會再解釋。
善導大師認定往生正因是「稱名」並不是他個人的獨創,也不是因為他喜好稱名,是有教理依據,有傳承,更有他宗教的體驗。
善導以《大經》核心教理解釋《觀》《小》二經的行門,並做要弘、正雜、助正的廢立。
對於淨土三經,善導大師在五部九卷當中雖然也有註解《阿彌陀經》,不過已經遺失,只有註解的《觀無量壽經疏》一直流傳到現今,同時五部九卷當中,也以《觀無量壽經疏》為核心。善導大師雖然沒有註解《無量壽經》,可是對《無量壽經》的教理非常的深入,有正確的掌握,也有他本身的體驗。善導大師在註解《觀無量壽經》當中,其實也是以《無量壽經》的精神來註解《觀無量壽經》;如同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經》也是以阿彌陀佛的願心、願力來講《觀無量壽經》的。因此,《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可以說是一體的經典。
《無量壽經》是淨土三經的根本經典,阿彌陀佛如何發願?發什麼願?發了願之後如何修行?經過多久的修行?願行圓滿成為阿彌陀佛之後,阿彌陀佛他的正報是什麼?依報是什麼?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方法是什麼?所救度的根機有哪些?這些內容都在《無量壽經》當中。
《觀無量壽經》則是以《無量壽經》為基礎,開展出阿彌陀佛救度的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阿彌陀佛救度的法是什麼樣的法?所以《觀無量壽經》是《無量壽經》的另一種開展。
至於《小經》(阿彌陀經),則是總結性、結論性的,《阿彌陀經》經文很短,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個字,全經只講執持名號,以及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證明,只要專一念佛就必定往生。
善導大師是以《大經》的核心教理解釋《觀》《小》 二經的行門,同時也做了 「要弘」「正雜」「助正」等教判上的廢立。
「要弘」就是「要門、弘願門」;「正雜」就是五種正行與五種正行之外的所有雜行;「助正」就是五種正行當中,除了念佛之外,其他是助成念佛的,所以念佛是正業,其他四種是助業,唯有念佛是正定業,是往生的正因。
《大經》核心教理即是第十八願、願成就文、流通文、願成就偈。
第十八願的內涵概括為「信願行」,「信願行」是阿彌陀佛功德所流露的;第十八願也在講阿彌陀佛跟我們眾生「機法一體」的關係;第十八願也是整個淨土法門的核心、基礎、根源,如果沒有第十八願那就沒有《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可以說,如果沒有第十八願,釋迦牟尼佛就等於沒有講這一個法門,就沒有淨土教理,沒有淨土法門,沒有淨土宗。而解釋第十八願的內涵,必須以「願成就文」來做解釋比較有權威性,也比較正確,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直接對阿彌陀佛根本願第十八願的解釋。「流通文」「願成就偈」也一樣,也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對第十八願的解釋。
因此,我們要了解《無量壽經》,其他理解不來沒關係,但是對於這四段經文一定要正確地理解它;喜好教理的人,也可以把這四段經文背下來,思維它的內涵,會使自己信心更加的堅定、歡喜。
接下來是善導大師對念佛的看法。
善導念佛觀即是以第十八願為本,導引聖道門自力難行的定散諸機,入淨土門弘願(本願)念佛之一行。
善導大師是以第十八願為根本,同時也導引聖道門的自力難行的定善諸機,進入淨土門的他力易行的弘願念佛,而在《觀經疏.玄義分》作了「要弘二門判」
《觀經疏.玄義分》說: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淨土宗聖教集》459頁)
這一段法語是在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玄義分》的前面,這一段文很重要,可說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只要掌握了大意,就能夠掌握整部《觀無量壽經》的重點在講什麼。而《觀無量壽經》的大意也等於是整個淨土宗的大意。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這是指《觀無量壽經》的起因。
為什麼會有《觀無量壽經》這一部經?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會開展「要門」?這是因為「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娑婆化主」是指娑婆世界教化的主人釋迦牟尼佛,因為韋提希夫人請求釋迦牟尼佛教她觀想極樂世界,因此釋迦牟尼佛就依韋提希夫人的請求,滿她的願,而講了十三種觀想極樂世界的方法,叫做「十三種定觀」。這必須要心寂靜,達到定而不亂才能夠觀想,可是欲界眾生能夠入定觀想的少之又少。因此,釋迦牟尼佛再針對普遍不能入定的凡夫開展了三種福門,也就是「三福九品」。所以說「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安樂」就是安樂世界,也就是極樂世界;「能人」就是能夠救度十方眾生的人。這個人是誰呢,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能人」。因為他能夠救度你我他,能夠救度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眾生。
正當娑婆化主釋迦牟尼佛在開展淨土要門的時候,安樂能人阿彌陀佛主動的、假藉機緣顯彰「別意之弘願」──有別於十方諸佛救度眾生的方法,因他有這種弘廣的願力能夠救度所有的眾生,所以叫做「弘願」。
「其『要門』者」 ,所謂「要門」是指什麼內涵呢?善導大師說就是「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就是這一部《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定善、散善的法門。
「『定』即息慮以凝心」,息慮凝心才算是定,如果不能息慮凝心,就不是定。
「『散』即廢惡以修善」,沒有惡念,沒有惡言,沒有惡行。如果有惡的心思言行,就不是善。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有了定散兩種善的功德,把這兩種功德迴向求願往生極樂世界。反之,如果沒有定的善,也沒有散的善,那就沒有東西可以迴向;沒有東西可以迴向,就不能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善導大師說,所謂的「弘願門」 是如《大經》所講的:「所有一切善凡夫、惡凡夫,他們要往生極樂世界都必須要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定善也好,散善也好,乃至念佛也好,都必須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只不過,「要門」必須靠自己的定善、散善再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如果就「弘願」來講,只要他念佛,信佛救度,專念佛名,當下就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
善導大師這裡解釋「弘願」,他只是說「如《大經》說」,並沒有指出是《大經》中的哪一段經文,不過在《觀無量壽經》的最後,也就是《流通分》的「付囑文」,善導大師有做出解釋。從結論上來講,就是以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來解釋這裡的「弘願」。
也就是說,所謂「弘願」就是第十八願的念佛,釋迦牟尼佛講「要門」(定善、散善)目的不是在定善、散善,而是要引導他們進入「弘願」,也就是進入「弘願門」, 引導他們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
《觀無量壽經》這種含義,以我們凡夫淺短的智慧是看不出來的。所以學佛必須要有善知識,當然更需要有傳承。我們這一個法門的善知識、傳承就是善導大師這一個法脈。
《觀經》「正宗分」並說觀佛、念佛,而「流通分付囑文」(709、710頁)則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正宗分」是這一部經典主要的地方。
「並說觀佛、念佛」,意思是,在講「觀佛」的同時也有講到「念佛」。當然這裡的「觀佛」是涵蓋這個「散善」;也就是說,《觀無量壽經》的大意就是在講「定善」「散善」跟「念佛」,所以有「要門」(定善、散善)跟「弘願門」(念佛),可是到最後,釋尊卻引導「定善、散善」進入「念佛」。引導的經文在哪裡呢?就是在「流通分付囑文」。
釋迦牟尼佛講完一部經,最後都會再歸納這一部經的重點,然後把重點交代流通,這個就叫做「付囑文」,所以每一部經都有「流通分付囑文」。所付囑的,當然就是這一部經的核心、綱要、重點,以這一部經來講,叫做「宗」──經宗。
《觀無量壽經》的經宗可以說就是在這一段經文。釋迦牟尼佛殷切的付囑阿難尊者,你要專一地念這一句話。哪一句話呢?就是「持無量壽佛名」。也就是說,《觀無量壽經》從開始到最後,釋迦牟尼佛用很長的經文講十三種定觀(定善)以及三福九品(散善),可是到最後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是流通在「定善、散善」當中所談到的「念佛」;而且把這個「念佛」提出來做為唯一的核心來流通。
經文說「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不只是告訴阿難,也等於是告訴當時正法時代的所有眾生,乃至像法、末法時代的眾生;也涵蓋末法萬年之後法滅之後的眾生。
善導大師他對這一段經文非常的重視,他看出這一段經文是整部《觀無量壽經》最核心的地方,可說如「千里來龍,到頭結穴」,這部經的「穴」,就是在這一段「流通分付囑文」,所以善導大師對這一段「付囑文」下了兩段法語的定論解釋。他這個定論解釋可說是一錘定音,定下了整個淨土宗的宗旨。
善導大師科判說︰「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其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善導大師首先對釋迦牟尼佛「付囑文」作了科判說:「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主要在顯明釋迦牟尼佛付囑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萬德洪名,讓它流通、傳播、廣宣流布到像法時代、末法時代,乃至法滅無量的時代。等於是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貫通三世,救度三世所有眾生。
之後又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意思是說,從一開始到最後雖然講了十三種定觀與三福九品,可是釋迦牟尼佛從阿彌陀佛本願──第十八願為基礎來看,講這一部《觀無量壽經》的本意不在定散這兩門的利益,而是在於希望眾生都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為什麼?如果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也在定善跟散善,那他流通的付囑文除了「稱無量壽佛名」之外,應該也必須要再流通「觀無量壽佛像」或「發菩提心」等等內涵,可是這一些都沒有,而只有流通念佛。從這一點來看,釋迦牟尼佛最後流通的,就與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前後呼應,始終一體。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下了定案說:釋迦牟尼佛說這一部觀經的本意在於十方眾生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不二向,表示就時間上來講、空間上來講、行住坐臥上來講,都專一念佛,而不心向其他的法門。
這個就是剛剛講的「廢立」。也就是說,大篇敘述的「定善」跟「散善」沒有被建立使用,最後所用的就是「念佛」──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就是「廢立」。
這也顯示出「定善」跟「散善」是階段性、引導性的,也可以說是基礎性的;好像要登高望遠上最頂樓,必須從一層、二層、三層起步,經過了第一層要上第二層,必須離開第一層,到了第三層必須離開第二層,這就是「廢立」。所廢的,就是已經階段性完成了,進入另一個階段,可說「廣開淨土之要門」是為了導入「弘願」,導入之後就沒有要門,而只有「弘願」一門,而稱「弘願門」。
也就是,善導大師在繼承曇鸞大師的難行道和易行道,道綽大師的聖道門和淨土門等教判的基礎上,根據《觀經》在他自己的著作《觀經疏》中,將淨土門細判為要門、弘願門。
因為聖道、淨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法門,聖道門是靠自力修行斷惑證真,這是很困難的;淨土門是靠佛力往生淨土成佛,這是很容易的。那麼,從自力到佛力,必須設立一個進入的階梯,善導大師根據《觀經》這部經典,將淨土門細判為要門、弘願門,為修行者提供了一個進入淨土弘願門的階梯,一個接引的方便。由要門,聖道門的行者就可以進入弘願門,從而容易往生彌陀淨土。
「一向專稱」這四個字,可謂通明透徹,這就是善導大師念佛觀,「稱名念佛」的念佛觀經文理論依據就是從這裡來的。當然,經文依據不只是《觀無量壽經》的流通文,它是涵蓋著《無量壽經》的第十八願,所以在「要弘二門判」一開始講《觀無量壽經》大意的時候就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那《大經》是在哪一個地方呢?這裡就有說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望佛本願。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節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9年7月6日台北弘願念佛會第六屆志工研習開示(下)
諸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南無阿彌陀佛
第一堂談到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對《觀無量壽經》所作的大意,也就是「要弘二門判」當中說到「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那在《觀無量壽經》當中,安樂能人(阿彌陀佛)在哪個地方顯彰別意之弘願呢?當然後面有說「弘願者,如《大經》說」,但是既然釋迦牟尼佛在講「定善」的時候阿彌陀佛有在當中顯彰別意弘願,應該在經文當中出現才對,這些地方是哪裡呢?
「顯彰」就是把不明顯的顯示出來,讓人家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能夠正確的看清楚,而不會模模糊糊、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認識。在《觀無量壽經》中顯彰別意之弘願的地方可說有三處:第一個地方在第七觀「華座觀」一開頭的地方,而且是最指標性的。釋迦牟尼佛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
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釋迦牟尼佛殷重地告訴阿難尊者及韋提希夫人,說「我要為妳講解消除苦惱的方法」,你們要把這個除苦惱法傳播下去,不使它斷絕。話一說完,阿彌陀佛突然帶著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顯現在空中,韋提希夫人看到後,當下獲得了信心而歡喜。
釋迦牟尼佛講十三種定觀,從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一直講到寶樹觀、寶樓觀,進入第七觀寶華觀的時候,為什麼會突然講除苦惱法呢?因為本來韋提希夫人是請求釋迦牟尼佛為她講解觀想極樂世界的方法,所以釋迦牟尼佛就隨順著韋提希夫人的請求,從日觀、水觀、地觀……一直講到第六觀結束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發現到韋提希夫人起了苦惱,同時也知道顯揚阿彌陀佛主動、平等、無條件的救度,機緣已經到了。
為什麼?韋提希夫人是一國的第一夫人,她在王宮當中享受著榮華富貴,未必曉得民間疾苦,也毫無修行的觀念與經驗,之所以要求生一個清淨、安樂的地方,是因為她的兒子阿闍世太子叛逆篡位,甚至把他的父王關在七重大牢裡面,而且又要殺害她,身為父母者,心中肯定非常痛苦。同時也認識到,這個世間是一個無常、造罪造業、彼此痛苦的地方,可以說在這場宮廷政變當中,讓她深刻體會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世間是無常、苦,最後終將成空,沒有一個固定永遠存在的。再恩愛的親人、再富貴權勢,只不過是一時的現象,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真實,而且都在造罪造業、受苦受難。所以韋提希夫人才請求釋迦牟尼佛告訴她一個清淨、光明、安樂,不會造惡,聽不到惡聲,見不到惡人的地方。
釋迦牟尼佛把全法界的淨土顯現給韋提希夫人選擇,同時加持韋提希夫人,讓韋提希夫人有智慧看到極樂世界的清淨光明而選擇極樂世界;韋提希夫人因此請求釋迦牟尼佛教她思維極樂世界,觀想極樂世界,以便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因此釋迦牟尼佛才從散善三福,然後再從日想觀、水想觀……一直講;韋提希夫人聽釋迦牟尼佛所講,她深刻領悟到自己一點也做不到,不只入定觀想做不到,即使三福當中的世間之福──「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她也做不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更是做不來。所以一直聽到第六觀寶樓觀結束之後,韋提希夫人絕望了,因為這些她一點都做不到,這樣的話怎麼到極樂世界?不能到極樂世界,就永遠在這樣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中,跟惡人見面、常聽到惡聲、看到惡事,這樣的苦惱逐漸的湧上心頭。這一種苦惱,可以說是一種解脫的絕望。
釋迦牟尼佛有他心通,了解韋提希夫人的苦惱──其實這個苦惱不只是韋提希夫人一個人的,也是所有眾生的。佛陀出現世間,本來就是要救度所有眾生當生能夠脫離六道輪迴,得到不生不滅的涅槃之樂;而能夠達成這個目的的法門,就只有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救度,沒有第二個法門。可是要講出這樣的一個法門,也必須等待機緣,不是隨時面對任何人都能夠講的。假設對方不是那樣的根機,時候未到,所講的不但對方聽不進去,反而會遭來對方的反駁,乃至誹謗。
所以釋迦牟尼佛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開展三百餘會的法座,目的就是在做基礎教育,以便眾生機緣成熟而開講彌陀救度的法門。那機緣在這個時候到了,所以《觀無量壽經》的經文就說,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露出微笑,為什麼?因為內心歡喜,歡喜佛出世的本懷要完成了,要圓滿了,要開展他本懷的法門了,所以才微笑。
所以第七觀開始,看似釋迦牟尼佛突然間說「我要為妳講解出苦惱法」,其實是因為釋迦牟尼佛曉得韋提希夫人她絕望了、苦惱了;她的絕望苦惱也是屬於眾生的絕望苦惱,而這個絕望苦惱的解除就在於阿彌陀佛身上。所以當釋迦牟尼佛跟阿難尊者以及韋提希夫人說「你們要專一、寂靜地諦聽,我現在要跟你們講的是很重要的」。當講了這一些話之後,似乎釋迦牟尼佛就暫時隱避休息了,接下來主場就讓給阿彌陀佛──此時,阿彌陀佛就出現在空中。韋提希夫人沒有想到阿彌陀佛會出現,乍然一見,立刻五體投地感恩頂禮。顯示「除苦惱法」,不在三福,不在十三種定觀,不在其他任何宗派、任何經典,而是在阿彌陀佛本身。
所以《觀經》第九觀就說「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因為看到阿彌陀佛,就曉得阿彌陀佛的心。那佛心是什麼呢?「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所謂佛心,就是以平等的慈悲、不講條件的慈悲來普遍救度任何人。所以韋提希夫人看到阿彌陀佛就曉得彌陀救度的悲心,這個就是「見佛得喜」,看到了阿彌陀佛得到了信心歡喜、信心決定,也就是被阿彌陀佛救到了。這是在佛陀的時代,現在我們就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這是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講的。
因為第十八願已經成就了,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阿彌陀佛成佛之後是以這一句名號來救度眾生,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願力,統統在這一句名號當中,所以這一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的「願」跟「行」所有功德的結晶,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充滿彌陀的悲心,也充滿彌陀的靈力。這句名號不只是白紙黑字六個字而已,不只是一個聲音,他有眼睛,有耳朵,有心肝,有三明六通,所以我們聽到了這一句名號的來龍去脈,曉得這一句名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十方眾生所完成的,是要救度我們十方眾生的,所有離開六道輪迴必須具備的功德,這一句名號都有;能夠從離開六道輪迴到極樂世界的所有功德,這一句名號都有;在極樂世界讓我們斷除煩惱、斷除無明,進入佛的涅槃境界,這一句名號的功能也統統具足。聽到了這些內容之後,就會「信心歡喜」,也就是獲得救度。
所以「聞其名號,信心歡喜」「聞其名號,歡喜踴躍」,就跟韋提希夫人一樣被佛救度。
這是彰顯弘願的第一個地方。是阿彌陀佛主動顯示的。
彰顯弘願的第二個地方是在第九觀的一段經文: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所放出的光明遍滿法界,不受任何障礙,目的就是要救度念佛的眾生。
「攝取」的意思就是救度、保護,平生保護我們,臨終接引我們,讓我們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極樂成佛。「攝取」是古文,白話就是保護、救度的意思,這是彌陀佛名自然的功能,所以也是阿彌陀佛主動地顯示弘願。
彰顯弘願的第三個地方,是九品往生段「下品上生」的地方。
下品上生是一個造惡多端的人,如是因,如是果,這樣的人臨終的時候,地獄之火必定燃燒到他的面前,這時候他非常的驚怕、恐慌,可是因為宿世跟阿彌陀佛有結過佛緣,所以在他驚怕、恐慌的時候,遇到了善知識來為他講解十二部的經名,讓他除去了一千劫的大罪,但如此還不至於讓他離開輪迴;那個時候善知識就教他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下品上生的惡人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斷氣了,當下就看到阿彌陀佛帶著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主動、歡喜地來迎接他,而且讚歎說:「善男子,因為你念佛的緣故,你的罪統統消滅了,我來迎接你到極樂世界。」
他只是念了一聲佛,就消了生死之罪;他是一個平生作惡多端的人,毫無一件善事,可是這個時候,阿彌陀佛也讚歎他是善男子,可見真正的善就是念佛。這也是阿彌陀佛主動顯示他弘廣大願的地方。
當然,釋迦牟尼佛在「正宗分」的定善、散善當中也有談到念佛,不過這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並不是阿彌陀佛主動親自顯明的,所以那些就不是安樂能人顯彰別意弘願的地方。
有人可能會疑問說,既然釋迦牟尼佛「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直接講稱名念佛就好,而繞了一大圈?既講散善,又講定善,可是最後卻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那前面所講的不就是多餘的嗎?
其實不是,這個是一個鋪路的過程,如果沒有經過這些鋪路,就沒辦法繼續往前。因為眾生的根機、習性就是這樣,一開始就能接受彌陀救度的這種根機其實並不多,都是要繞了一圈,自己去體驗,碰撞一番,這也碰釘子,那也碰釘子,千門萬法都走不通了,才曉得「門餘大道」──八萬四千法門之外有一個宏廣大道,就是彌陀的弘願救度。
《觀經疏.散善義》「五正行」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653頁)
這一段文跟善導大師所解釋的「流通付囑文」是互相呼應的。
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裡所講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解釋。
怎樣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怎樣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就是不管行住坐臥,不管時節久近,也就是不管什麼地方、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都儘量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而念念不捨,這就是「正定之業」;「正定之業」就是指正因,直接的因。如是因,百分之百就得如是果,不會有偏差的。表示只要念佛,將來必定往生。
善導大師在這裡有講一個原因,就是「順彼佛願故」。也就是說,因為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跟阿彌陀佛的願力感應道交;那如果不是念佛,就不是順彼佛願,就沒有靠上阿彌陀佛的願力,那就不是正定之業,就往生不定。
《往生禮讚》說(意)︰「專修專念,百即百生;雜行雜修,千中三五。」(861頁)
意思就是剛剛講的,念念不捨的念佛,十個十個往生,一百個一百個往生。所謂「萬修萬人去」,是決定性,沒有或然率,也沒有不定的;那假設是雜行雜修的話,則「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這也顯示專稱彌陀佛名就是「正定之業」。
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484頁)
這是對第十八願簡明扼要的解釋,同時也以第十八願涵蓋其他四十七願。也就是說,其他四十七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指向第十八願,要稱我名號,要願生我國。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615頁)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這三段法語揭示淨土三經同一宗旨,就是淨土三經有一個共同中心: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也就是說,不只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唯一在說明要專念彌陀名號就必定百分之百的往生,《觀經》也是一樣,不論是定善文中、散善文中,也是在唯一標示專念彌陀名號就百分之百往生。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觀念法門》835頁)
《無量壽經》有說到上輩、中輩、下輩,這是《無量壽經》以三輩來含蓋九品乃至無量品的千差萬別的十方眾生,十方眾生無論上中下,都要念佛,都要以念佛為唯一往生彌陀淨土的正因。這無量種的根機,依他們各個根機、依他們各個崗位、身分去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這樣的話,不論何人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主動、歡喜的跟二大菩薩、清淨海眾來迎接他,統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往生禮讚》905頁)
這是淨土宗的「讚佛偈」,揭示淨土三經的正義,三經正義即是:唯有專念彌陀佛名,必蒙彌陀光攝,必生彌陀淨土,必證十地願行,何以故?彌陀本願故。也就是顯明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光明都在專念彌陀名號當中,所以說「唯有念佛蒙光攝」、「專稱名號至西方」、「十地願行自然彰」。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法事讚》775頁)
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境界?是涅槃的境界、報土的境界,報土當然也涵蓋法身土。極樂世界既然是涅槃的境界,以我們凡夫所修行的定善、散善,或任何法門的修行都難以往生;也不是不能往生,而是要迴向。但由於這一些法門很難,做得到才能迴向,做不到怎麼迴向?所以說「恐難生」。因此釋尊就為眾生「選要法」,選擇一個必定往生的方法。「要」就是扼要、正因的地方,就是教念彌陀、專念彌陀,唯一、無二、無雜。生命跟彌陀名號結成一體,這就是「專復專」,要一路專到底。
接下來,看第二個主題「眾生觀」。
二、眾生觀--九品皆凡,凡夫入報。
善導大師淨土教理思想的另一基礎,即是在於對眾生的觀點,這從五部九卷所流露的心境就可以很明白的看出來。
善導大師是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凡夫,是罪業生死凡夫,乃至是常沒眾生的凡夫。同時,進一步主張凡夫念佛往生彌陀報土,這就是「凡夫入報」。
第一個主題,是善導大師的「念佛觀」,也就是「本願稱名」。
第二個主題,是善導大師的「眾生觀」,也就是「凡夫入報」。
這兩個,是善導大師思想的核心,這兩個拿掉其中一個,就沒有善導大師的思想,也就沒有善導大師的思想特色。「本願稱名」是善導大師盡他的生命在強調提倡的;「凡夫入報」也是善導大師聲嘶力竭在糾正錯誤解釋《觀無量壽經》的地方。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是傳承於道綽、曇鸞、龍樹、天親,乃至淨土三經一貫的法脈,又加上他對教理的深入,以及自己的宗教修行的見證體驗,同時又加上當時內外教界的背景所淬鍊出來的思想,這個思想其實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所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就是善導大師教理思想的核心、根本,也是特色的地方,是善導大師盡一輩子專一而積極在弘揚的。所以前面這兩個主題──「念佛觀」、「眾生觀」是善導大師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們眾生命脈的地方。也就是說,我們是什麼樣的眾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這樣的我們、這樣的人,要怎麼離開苦惱世界?要怎樣往生彌陀報土?這些都是善導大師最根本要顯明的。
這裡有幾段偈語: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456頁)
這是《觀經四帖疏》最前面「歸三寶偈」的文句。善導大師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之後就寫下了十四行的偈語,每一行四句,每一句五個字。「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是歸三寶偈最前面兩句。
善導大師呼喚道俗,所謂「道」就出家眾,出家眾包含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以及式叉摩那;「俗」就是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時眾」,當時的大眾。「道俗時眾等」就涵蓋那個時代的有修行、沒修行,以及現在到未來,乃至法滅之後的眾生統統包含在裡面。
「各發無上心」,「無上心」是大乘法門的基本,如果不發無上心就不是大乘法門。「無上心」就是菩提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有這個心,進一步行菩薩道,如果根機銳利,道業有進無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就能夠成佛。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利根,道業又退了的話,成佛就遙遙無期。
所以,不管聖道門或淨土門都要發無上心、成佛的心。菩提心歸納有二種:聖道門的菩提心與淨土門的菩提心。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願生極樂世界的心,因此淨土宗「迴向偈」就說「同發菩提心」。所以,雖然名相一樣,但是內涵不一樣。
淨土宗的菩提心不是自己發四弘誓願,自己經過三學六度、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不是這樣的。那是聖道門的自力難行道,我們即使有心也沒辦法做得到,所以我們就先到極樂世界,而剛好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斷除煩惱、破除無明、進入佛的境界;進入佛的境界自然就會有佛的智慧、慈悲跟願力,能夠主動的下化眾生。所以淨土門的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都在於「願生彌陀淨土」。
所以這兩句話當中,就顯示出眾生的根機。眾生的根機都是罪業深重的煩惱凡夫,因此都必須接受彌陀的救度,願生彌陀的淨土。
下面又說: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要我們這一種根機的眾生厭離生死、欣慕佛法而修行,是不可能的。所以接下來就說: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
我們凡夫哪有金剛志?接受彌陀的救度的這種願,就是「金剛志」。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金剛不變,我們接受彌陀的救度心也不改變,這就是「金剛志」,因此善導大師接著就說「橫超斷四流」。這個法門是橫超的,「斷四流」就是斷絕生死輪迴。橫超表示他力、佛力,佛力才能夠橫超。自力就是豎出,必須靠自己一層一層往上爬,先斷八十八品見惑,離開三惡道;然後斷八十一品思惑,斷前面的九品思惑,離開欲界,然後一品一品斷除,離開色界、無色界,才能完全脫離三界六道輪迴。淨土法門是橫超的,以信受彌陀救度,就能不斷煩惱而橫超三界六道,直入彌陀報土而成佛,這就是「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從這裡就可以更瞭解前面所講的「各發無上心」就是接受彌陀救度,「願入彌陀界」橫超的法門。顯示「道俗時眾等」都是罪惡生死凡夫,不是賢善精進的根機。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一開始這兩句,就已經顯明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
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457頁)
予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712頁)
這都是以自己第一人稱來說,而一即一切,也涵蓋所有的眾生都跟他一樣。
「愚癡身」,一切的罪惡跟痛苦都是來自於愚癡,因此曠劫流轉六道,到現在還沒有出離。這顯示他對自己清楚的認識。
學佛,要學什麼呢?學曉得自己的「本來人」。以禪宗來講,所謂「本來人」就是佛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如如、不動不變,沒有貪瞋癡,不會起惡念造惡事。可是我們的本來人是什麼?就是愚癡,就是罪惡。善導大師說:
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458頁)
以一般聖道門都講「心淨國土淨」,要在他的內心去尋找佛性,去成佛,去跨越煩惱、六道輪迴。但其實是做不到的。
善導大師很明白清楚的開示我們說,由於「垢障」,「垢」就是貪瞋癡三毒,「障」就是業障,曠劫以來我們垢障很深厚,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佛性沒辦法顯露出來,沒辦法產生它的功用。
如果以聖道門來講,必須顯照淨體,如果不顯照淨體的話就繼續輪迴。可是靠我們自己顯照淨體,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豈不是勢必要繼續輪迴?幸好有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指出我們的本性,警戒說: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
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645頁)
不要外面顯現是一個賢聖的根機,是一個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一個能夠精進修行的人。因為顯現出來的這些都是虛假的。
這個看起來像是顛覆佛教的觀念,因為佛教是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一般儒家要希賢希聖;而不管修什麼法門也都要精進不懈怠,可是善導大師為什麼說我們這個法門不在於顯現賢善精進?要認清自己是一個內懷虛假的人?
我們可以自省:自己是不是內懷虛假?
善導大師說:
縱發清心,猶如畫水。
我們即使有一剎那清淨的心,但好像在水面上寫字畫畫──水面上寫字畫畫能成一個字體嗎?不可能。
「貪瞋邪偽,奸詐百端」,「貪」,喜歡順境的就是貪;「瞋」,凡事違背我們心意,跟我們觀點不一樣,就會對立衝突,就會起瞋;「邪」,我們內心都有邪思邪念,不合乎正義正理;「偽」,我們都做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行;「奸」,我們內心都很奸巧;「詐」,說話欺騙他人;「百端」,這樣的情況非常非常的多。
「惡性難侵」,曠劫以來被這樣不好的貪瞋邪偽習性薰染,這樣的業習已經很堅固,難以消除,只有持續增長、膨脹,很難減少,何況根本斷除。
「事同蛇蝎」,當我們情緒起來的時候,充滿著貪欲、瞋恨的惡性;內心虛假、奸詐、猜疑、忌妒、不平、不滿、執拗、剛硬、傲慢、尖刻、凶狠、毒辣……這一些心性跟情緒永遠沒有斷絕,難以停止,情緒一起,心如蛇蠍的狠毒。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我們都曾經有這樣的起心動念。
像這樣的人,外表顯現賢善精進,可說是言行不一,內外不符的。所以,要我們認清自己。
善導大師說: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不犯法,就不會進監牢。這個三界的牢籠,這個燃燒的火宅,我們曠劫以來都在裡面,為什麼?因為煩惱深重又善根薄少。我們可以說全身上下、心裡內外都是煩惱,除了煩惱,沒有其他的。我們的心就好像黑炭,再怎麼抹、怎麼洗都洗不白。如果我們能夠體認自己是這樣的人,是世界上的惡人、罪人,而且是罪人中的罪魁,這樣就能夠獲得彌陀的救度,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很少。
善導大師就說: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647頁)
我們就是這樣的罪惡生死凡夫,所以曠劫以來直到今生今世還在流轉。
有的人認為,雖然我曠劫以來流轉,但這一輩子或許有希望出離,這一輩子沒希望,下一輩子肯定有希望出離……。可是善導大師已經為我們下了一個定案:即使下輩子、下下輩子、永遠的未來,也「無有出離之緣」。可見我們是三千世界當中第一的罪人、惡人,才這樣的無有出離之緣。
而這樣的眾生,就是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所以認清自己的根機,很重要、很可貴。
善導大師就進一步說「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針對的就是我們這一種眾生,只要我們不懷疑、不躊躇、不顧慮,直接接受彌陀的救度,念他的名號,就是「乘彼願力」,百分之百能夠往生。
這個就是善導大師自己對自己,以及對所有眾生的看法。這樣的看法不是悲觀,也不是故意要跟佛陀唱反調(佛陀說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偏偏安於罪惡眾生),是為了顯示救度的妙方──如果不認清自己有這麼嚴重的病症,一顆靈丹妙藥在這裡,我們也不會願意接受。
因為時間的關係,接下來的第三大段「佛身觀」,第四大段「佛土觀」,請大家帶回去看。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講義】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一、念佛觀 二、眾生觀 三、佛身觀 四、佛土觀
一、念佛觀--定善、散善、稱名。
善導以《大經》核心教理解釋《觀》《小》二經的行門,並做要弘、正雜、助正的廢立。《大經》核心教理即是第十八願、願成就文、流通文、願成就偈。善導念佛觀即是以第十八願為本,導引聖道門自力難行的定散諸機,入淨土門弘願(本願)念佛之一行。《觀經疏.玄義分》說: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淨土宗聖教集》459頁)
《觀經》「正宗分」並說觀佛、念佛,而「流通分付囑文」(709、710頁)則說︰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科判說︰「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其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三處彌陀主動彰顯弘願:一、華座觀「住立空中」文;二、真身觀「光明遍照」文;三、下品上生「化佛讚歎」文。
一、華座觀「住立空中」(154、155頁)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
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
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160頁)
二、真身觀「光明遍照」文: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159頁)
三、下品上生「化佛讚歎」文:
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176頁)
《觀經疏.散善義》「五正行」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653頁)
《往生禮讚》說(意)︰「專修專念,百即百生;雜行雜修,千中三五。」(861)
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484頁)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615頁)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觀念法門》835頁)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905)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775)
二、眾生觀--九品皆凡,凡夫入報。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甚難欣。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456頁)
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457頁)
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淺短。(712頁)
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458頁)
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645頁)
縱發清心,猶如畫水。 (496頁)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往生禮讚》855頁)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647頁)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472頁)
三、佛身觀--阿彌陀佛是報佛
《觀經疏.玄義分》(484頁):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經》(卷下意)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
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四、佛土觀--極樂世界是報土
《觀經疏.玄義分》(487頁):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觀經疏.定善義》(606頁):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淨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
然法身無色,絕於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
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