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金刀剃下娘生髮 除卻塵勞不淨身
圓頂方袍僧相現 法王座下又添孫
首先,恭喜你們,在觀世音菩薩得道的紀念日獻身佛門,成為三寶之一。
能夠捨棄五欲,進入佛門,過清淨無染自利利人的出家生活,這是超然的、可貴的、可敬的,是三寶之一,令大眾尊敬。
為什麼?五欲是罪惡的、污染的,增長生死輪迴的;五欲是一般人所執著,不容易遠離的,世俗人一輩子就是以五欲為他的生命,為他的所求,始於五欲,也終於五欲,因此長劫以來,生生世世永在六道苦海浮沉不能解脫,現在能夠遠離五欲過清淨的生活,是多麼的可貴,可說諸佛歡喜,龍天讚歎。
出家人就是僧,也就是三寶之一,三寶的功能,就佛法來講,可以真諦與俗諦來解說。
所謂真諦,就是宣講宇宙人生的真理,開展解脫輪迴之苦的大道,這是就真理來講。
所謂俗諦,就是匡正世道人心,淑世利人,彌補法律政治的不足,這是佛法的功能。
至於出家人,也就是僧,僧是住持佛法,傳承佛法,弘揚佛法,以佛法自修,也以佛法化人,領導世人歸依三寶,脫出三界的火宅。
因此,出家人就是佛教的代表,弘法者的主體。佛教之能否健康成長,發揚光大,完全維繫在出家者的身上,可說出家者是光榮的、可敬的,但也是難能的、任重道遠的
因此,今天在此,我就以三句話,互相勉勵。
第一,瞭解教義。
第二,端正行為。
第三,奉獻力量。
第一,瞭解教義。出家人既然是三寶之一,代表佛教,弘法的主體者,對於教義如果不瞭解,或不正確瞭解,那如何代表三寶?如何代表佛教弘揚佛法呢?所以,至少對於佛教的教理,最基本的、概論性的,必定要了解。同時對於一個僧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應該具備的種種內涵也都應該瞭解。再來,我們是淨土法門,也可說是淨土宗的代表者,因此對於淨土教理更是要瞭解,不但要瞭解,而且要透徹的瞭解、廣泛的瞭解。這樣將來無論是踏在布教線上,能夠辯才無礙,同時在引導信眾念佛上也能夠契理契機。所以對基本的佛教教理要熟悉,對淨土的整個內涵更要透徹。這是第一點。
第二,端正行為。出家人既是三寶之一,也可說是人天的師範,他的位置、價值超越所有人之上。達到人天師範這樣的頂端位置,這樣的身分,他的身口意是必須要怎樣的端正?怎樣的完美?當然我們是凡夫僧,不能以菩薩或聖者比擬,但畢竟是三寶之一,不同於世俗之人。因此,以前種種的個性脾氣,種種的世俗行為,有負面的、不良的,現在已經進入佛門,成為僧寶,所謂「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所以在身口意三業之上都必須要合乎律儀。在宗風俗諦對於我們的三業有很好的指標,都必須深入去理解。譬如宗風裡面講到:「生活簡單樸素,語言誠懇和藹,威儀安詳穩重」,這幾句話,我們如果時常作為鏡子來反照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樣至少能夠使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比較不會有缺失,也起碼能夠扮好一個出家人的角色。否則,出家人是人天師表,引導芸芸眾生來歸依佛門,來理解法義、修行解脫,如果三業不端整,如何負得起這樣的重責大任呢?因此在生活上要簡單樸素,也就是像佛陀所講的,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三衣一缽」,三衣一缽這個名詞所代表的就是簡單、樸實、樸素。也就是說,只要是我們應該用的,我們就具備,如果我們用不到的,就是身外之物,一點也不留著,這個是簡單樸實。
語言要誠懇和藹親切,出家人要內懷慈柔,外現親切,對於任何人,都要用一種慈柔的心、呵護的心來對待他們;同時在言語上遠離戲論,沒有嘻嘻哈哈,而且要很穩重,很得體。
所謂威儀舉止安詳穩重,作一個出家人,行有行相,立有立相,坐有坐相,臥有臥相。這些都必須去學習培養。
能夠三業端正,才能堪為人師,而引導眾人。這是第二點。
第三,要奉獻力量。如果是已經年長的僧眾,我們希望他能安養頤年,將來順利安然往生,也就是希望他「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念佛」,他的職責就是好好念佛。如果年紀還輕,同時有教理基礎,善講樂講的,那就奉獻演講在布教線上;假設能夠辦事,有能力,希望他能擔當佛門的種種庶務;假設能夠當維那領導大眾共修,舉辦超薦等等,也希望他能盡力盡心的奉獻他這方面的才能。
出家人,所謂君子不器,敲打唱念,三刀六槌,既要演講又要領眾,既要辦事又要開解信眾的煩惱等等,因此出家人所要學的就很多,所以希望在解門上、行門上盡量付出自己的力量。
以上三點,互相勉勵。
對於常住,要把教團、常住當作是我們新的家,要對這個常住有歸屬感,常住的所有目標要能夠肯定,有認同感;常住的所有一切要覺得是我們的,有親切感,既是去使用它,也是去維護它。
對於師兄弟,要相尊重不相輕視;相親近不相疏遠;相體諒不相論斷;相協助不相袖手。
在此先簡短的跟大家互勉。事後還會發給大家歷次以來剃度所講的話,希望大家利用時間閱覽,同時《觸光柔軟》這本書,也希望大家時不時的複習,期盼能扮演好一個出家人,今天就簡單講到這裡。
(2018年7月31日,農曆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