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首先,祝賀五位新剃度者,從今日起成為佛陀出家弟子,住持佛法,傳承佛法。從今身分改變,生活改變;從今要過著安分守己,安貧樂道,自信教人信、自行化他的生活。這是諸佛讚歎,龍天歡喜的事情,值得慶賀!但是出家容易,修行困難,乃至扮好出家人的角色,顧好出家人的形象也不容易。希望你們能夠安分守己,想到自己已經是三寶之一,身口意的行為都要儘量合乎佛陀的戒規,以身作則。在不說法之中,以我們的袈裟形象,也能讓人對佛教產生好感而嚮往,進而學佛、念佛。至少要能扮好這樣的角色,方不虧損佛門,不愧為佛門弟子。否則,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不過,眾生煩惱深重,業力強大,即使現身出家,有心要做好出家人的形象,但是談何容易?唯有自己歸投彌陀的救度,以煩惱罪業之身,也能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並且自信教人信,使一切眾生也能出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話,就非常的有意義、非常值得。再怎麼樣,也能夠脫離六道,成就佛果。所以,在淨土門的出家,不但能夠以煩惱之身,解脫生死輪迴,也能夠以煩惱之身引導人家解脫輪迴,往生極樂世界。

       在剃度儀軌當中,首先有引用一首出家偈,這一首內容非常的真實,非常的殊勝,值得我們把它背下來,思惟它的涵意。

       現在,我就針對這一首出家的偈頌,以四點道理來說明,然後引用五件故事,來證明。

       一、出家偈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我們之所以曠劫以來在三界六道中輪迴,雖有時候生而為人,但往往是下地獄、餓鬼、畜生的多;即使偶生天上,也是少之又少,而且天壽盡了又墮落三惡道。這就是佛陀所講的「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又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無始劫來,為什麼我們一直流轉三界,沒辦法脫離這個三界的大網絡?一個原因,就是愚癡的執著這個世間的污染與虛假的恩愛等等所導致。

       人生只不過是因緣和合──父母、夫妻、兒女、家眷,都是短時間的因緣和合,每一個人在命終之後,由於過去、現在各自不同的業,所以將來投胎轉世就很難再相聚;即使再度相聚,往往也互不認識,所謂「常伴親友還離別」。所以人生很可憐,家眷本應永遠的恩恩愛愛,可是這樣的恩愛,卻又是輪迴造業與不斷受苦的根本。

       如果瞭解世間的恩愛只是暫時的,而且會導致永遠的三界輪迴,若能夠超越它,然後學佛,甚至出家,所謂「棄恩入無為」,才是真實報恩。不然今生為父母兒女,那下一輩子呢?六道茫茫無定趣,一別永分離。

       所以子女跟父母的關係,如果歸納來講的話,不外乎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當然三世因果是錯綜複雜的,十方國土絕大多數的眾生因為不知道宿命,也就是不曉得過去的自己,所以做出很多荒唐、顛倒的事情。如果我們有了宿命通,就可以瞭解眾生在六道輪迴之中受苦受難,就會生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的悲心與智慧。

       二、佛陀與釋迦族王子的出家

       佛陀還沒有出家之前是一位太子,名叫悉達多,他曾經經過了東門、西門、南門,分別見到了老人、病人、死人,因而領悟到一切眾生都有四苦、八苦、無盡輪迴的苦;之後在北門見到一位安詳的修行人,領悟到人生的目標與價值,是在世俗五欲生活之外解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

       佛陀這樣思維:「我在此世間所做的,即使再怎麼樣的大事,也只不過是五十年或一百年肉體的五欲生活,我不可以為了即將逝滅的肉體,而失去未來永劫安樂的大事。如果一輩子做這樣的事,我的一生必將空過而終,後悔莫及,求道之事急切,一刻也不能緩慢。」因此,悉達多就半夜逃離皇城,入山修行。

       這是佛陀積極求道的動機。這個動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解決生死輪迴之苦,證悟涅槃自在之樂。

       為什麼悉達多太子決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因為他看到世俗的生活充滿了牽絆,而且違緣重重,不容易專心修行。所以,真正想要解脫生死,通達涅槃,出家是最好的方式。

       在《中部經》就記載了悉達多太子是怎麼樣做出這一種決定的:

       悉達多太子他心想:「在家的生活雜亂不潔、不清淨,出家的生活寬廣無羈、自由自在。在家要修出如同光輝珍珠一般的圓滿清淨的梵行,談何容易啊!是不可能的,我何不剃除鬚髮,身著袈裟,出家修行,過無家的生活呢?」因此悉達多,就毅然決然的出家了。

       悉達多成佛之後,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國,在佛陀種種的善巧引導之下,釋迦族除了釋迦牟尼佛之外,就有七位王子捨棄虛幻的王子尊榮,歸投到佛陀的座下出家,最後都解脫生死輪迴。這七位當中,有四位是我們最熟悉的,也就是在《阿彌陀經》當中,十六位大阿羅漢當中的難陀、阿難陀、羅睺羅、還有最後一位阿(少免)樓馱。他們都是釋迦族的王子,其中難陀是佛陀同父異母的親弟弟,阿難陀和阿(少免)樓馱是佛陀的堂弟,而羅睺羅則是佛陀的兒子。

       三、佛陀勸耶輸陀羅讓子出家

       耶輸陀羅是佛陀還沒有出家之前的太太,羅睺羅是佛陀的兒子。佛陀出家成道之後,他最掛念的就是他的親人,尤其是他的兒子。

       在《未曾有因緣經》中,有一段關於耶輸陀羅和羅睺羅母子之情糾纏難捨的描述,它的因緣是這樣:

       佛陀成道不久之後,就派遣目連尊者回到迦毗羅衛國的皇宮去慰問他的父皇淨飯王,還有他的姨媽、叔父,同時也安慰耶輸陀羅,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耶輸陀羅能夠讓羅睺羅出家,跟隨佛陀修行。理由是什麼?佛陀說:

母子恩愛,歡樂須臾,死墮地獄,母之與子,各不相知,
窈窈冥冥,永相離別,受苦萬端,後悔無及。
得道,當還度母,永絕生老病死根本,得至涅槃,如我今也。

       佛陀說的這一段話非常真實,對我們來講非常深刻,幾乎所有人、所有家庭、所有眷親,都是這樣的現象,都是這樣的過程。

       為什麼佛陀說母子恩愛,死後會墮入地獄呢?

       「母子恩愛」不一定是直接地獄的因。但是如果母子恩愛而互相牽纏,不修行解脫輪迴,就有可能會造下地獄的罪業。

       因為,不修行就不能脫離生死輪迴,也不能究竟止惡行善。而生死是輪迴的因,如果修十善,就是生天的因,造十惡是地獄的因。在生天的因與地獄的因當中,我們最容易犯的就是地獄的因,而人在富貴之中,很容易因為享樂而造下了地獄的惡因。由於耶輸陀羅跟羅睺羅,他們都生活在皇宮裡面,享受著安逸奢華的生活,這就很容易造下地獄的因。

       再說,「男女恩愛」、「父母恩情」的糾纏,在不知因果,沒有皈依三寶,也沒有受持五戒的話,父母為了子女就會造惡業,兒女為了父母也會造惡業,所造的惡業往往會是地獄的惡因。

       就如《心地觀經》所說:

世人為子造諸罪,墮在三塗長受苦,男女非聖無神通,不見輪迴難可報。
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或為父母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

       就是這一種情況。

       何況,如果不修行脫出六道輪迴,也會在某一世某一生墮落地獄。同時,眾生都是隨各自的業力而投胎轉世到別的地方,不能相聚。一經過投胎轉世,就會有隔陰之迷,前世的種種都會忘記,即使相逢也不相識。而且彼此造罪造業,承受著無邊無盡的痛苦,這時才懊悔當時沒有用心於修行,但已經來不及了。

       如《無量壽經》所說: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地藏經》也說: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俗話說:

王侯將相,於今不在;榮華富貴,到此成空。
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
是非成敗轉頭空,恩怨情仇瞬眼矇;綠水青山依舊在,人生幾度夕陽紅。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人生誰都是過客,相守百年也是夢;世上萬般帶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

       這一些法語、格言,很深刻的說出人生的真實相。

       四、超越生死

       佛教屢談輪迴業報,細述生死之苦。超越生死,是佛教生死觀乃至是佛教全部教義的立足點和核心。佛教明確將「了生死」作為自家的標幟。

       佛教生死觀的基本思想,可以歸結為由於畏懼生死、正視生死而超脫生死。畏懼生死、戰勝生死、超出生死,可謂佛教的出發點。極度正視死亡,將對生死的解決,當做人生的頭等大事,是佛教的突出特徵。

       自從無始以來,我們眾生被業力驅迫,沒有休止地輪迴在六道之中,如果不是修行超出三界,這一個輪迴的過程就永遠不會結束。在《雜阿含經》中,佛說:「每一位眾生在無始生死長夜的流轉,劫數不可算計,可說積骨成山,髓血成流,所出身血、所飲母乳,多過恆河水,死此生彼,無有窮盡,不可限量,無有邊際,無有出期。

       佛陀又說:「無盡輪迴中,生於人道者,少如佛指甲上的土;而生於非人者、邊地者、不知佛法者、不持戒者、從地獄餓鬼命終還再生地獄者、人中沒生三惡道者、從天上命終生三惡道者,多如大地土。

       意思是說,無論我們怎麼樣的出生輪迴投胎,都是在三惡道的多,多如大地之土,而出生為人好像指甲上的土,生在天上,那少之又少。

       經典常說,眾生輪迴生死是「無義利」的,也就是沒有意義和沒有價值。佛教將如實觀察人生諸苦,如實觀察生死輪迴之可怕、無義利,列為佛教徒修行的重要內容。

       深觀生死輪迴之可怕、無義利,目的在於厭離生死,力求超出生死,證得「常樂我淨」的涅槃,這是佛教生死觀的精髓。

       解脫生死輪迴,這才是出生為人非常難得而易失的人生之意義和價值之所在。如果缺乏對自身存在的理性審視,不謀求超越自己存在的生死,那麼佛陀就說,這一種人「與畜生同死,自投黑暗」(《大智度論》),佛陀斥責這一種眾生是未出動物界的「人身牛」(《大智度論》),也就是雖然是人身,但像動物一樣。能夠思考生死問題而追求超越解脫,是人跟動物之間的一大區別。

       在佛陀看來,了脫生死,應當作為最重要、最急切的大事,爭取利用這寶貴的人生,乘坐彌陀大願船,渡過生死大苦海。

       《雜阿含經》中,佛陀反覆告誡弟子們說:

頭衣燒燃,尚可暫忘,無常盛火當盡斷。

       佛陀告訴我們,應該把渡過生死流看作比頭和衣服著火更為急迫,因為人身難得,人命無常,今生如果不能獲得解脫,死後墮入輪迴,那麼要再得人身、再遇到佛法,就非常不容易了。

       五、怨親顛倒的故事

       接下來引用五件故事來證明剛剛所講的幾個道理。

       (一)一念恩愛,耽誤九十一劫(《付法藏因緣傳.卷六》)

       在古印度時代,有一位阿羅漢叫做闍夜多尊者,有一天尊者帶了幾位弟子到外面,看到了一隻烏鴉,這一位尊者不禁微笑。旁邊的弟子覺得很驚訝,師父怎麼會笑呢?就問原因。這位尊者才很不捨的說:這是過去九十一劫,在毗婆尸佛的時候,我那個時候是作為一個長者的兒子,但是我不貪圖五欲,想出家精進修行,如果我在那個時候跟隨毗婆尸佛出家的話,就會斷除煩惱,離開輪迴,得到阿羅漢。可是那個時候我的父母不讓我出家,要我結婚之後再說。之後,我結婚了,想出家,我的父母說,你結婚目的就是要傳宗接代,你要為我生一個孫子。當我生了兒子,兒子六歲了,我想出家,可是我的父母教我的兒子說:「如果爸爸要出家,你就抱著爸爸的腿,跟爸爸說,爸爸!你要捨棄我,不愛我,你要離家,那就把我殺死,你再離家去吧。」那時候的我聽到六歲的孩子這樣的啼哭、這樣心疼的語言,我一時不忍產生悲念,就跟孩子說:「好,為了你,我不離家,我跟你在一起。」由於這樣的緣故,沒有出家,沒有得道,九十一劫以來,都流轉在生死之中。

       這一世,我出家得道,今天以神通來觀看這一隻烏鴉,竟然就是九十一劫以前的兒子。所以看到這一隻烏鴉,想到那個時候的兒子愚癡,而自己也沒有果決,所以一直在生死輪迴當中,因此不覺苦笑。

       由這一件故事,我們就曉得佛陀所說的「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之所以流轉三界,永在六道,是因為恩愛而不能脫離;假設那時候他棄恩,然後修行、證果,那時他就能廣度眾生了。

       一小劫有一千六百多萬年,九十一劫以來,彼此都在六道輪迴,只有他一直到今生知道修行才得解脫。而這一隻烏鴉,因為阻礙他爸爸出家修行,所以九十一劫以來,都在畜生道。以凡夫來講,父子投胎轉世,相見也不互相認識,但由於尊者已得道,知道烏鴉是他九十一劫以前的兒子,可是這一隻烏鴉不曉得這位尊者是九十一劫以前的父親。雖然尊者知道這一隻烏鴉是他過去的兒子,但也沒有能力度他,這就是如同善導大師所說的:

父母妻兒百千萬,非是菩提增上緣,
念念相纏入惡道,分身受報不相知。

       第二個故事:

       (二)父親投生家中白狗(節錄《鸚鵡經》,中阿含170經)

       有一天,佛陀到外面托缽,經過了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的主人叫做鸚鵡摩納都提子,他家養了一隻白狗,全家大小都很愛護這一隻小狗。尤其是鸚鵡摩納對這一隻白狗,更是像寵愛人一樣的寵愛牠,讓白狗吃最好的東西,也用柔軟的床舖讓白狗睡覺,可以說對這隻白狗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

       佛陀經過這個家庭時,鸚鵡摩納不在家,白狗在床上黃金的盤中吃東西,看到佛陀來,因為是陌生人,所以就很不高興的「汪汪汪」吠叫著。佛陀就過去跟牠說:「你不要這樣的吠叫,你以前是會說話的,也會罵人的,但是現在只會汪汪叫。」這隻白狗一聽就非常的懊喪,轉身躺在附近的地面上,好像很傷心、很憂鬱的樣子。

       主人鸚鵡摩納回來之後,看到他可愛的白狗,悶悶不樂,就問家人:「誰欺負我的愛狗?」家人回答:「我們沒有人欺負白狗,是因為有個修行人過來,跟牠講了幾句話,導致白狗很不快樂。」鸚鵡摩納一聽,就很生氣的到給孤獨園去找佛陀,質問佛陀說:「你到底跟我那隻狗說了什麼話?」佛陀回答:「我跟你的愛狗說,你以前會說話、會罵人,可是現在只會汪汪的吠叫。」鸚鵡摩納就問佛陀:「這一隻白狗前世,難道跟我有什麼關係嗎?」佛陀告訴他:「有,這一隻白狗,前世就是你的父親,名叫做都提。」鸚鵡摩納一聽更加的生氣,說:「我父親生前常常布施,而且供奉神明也很虔誠。死了,該是生在天上,怎麼會投生在下賤的狗身呢?」佛陀就告訴他:「你的父親雖然布施、虔誠供奉神明,但因為增上慢,所以才投生在這下賤的畜生之中。」佛陀就說了一首偈子:

梵志增上慢,此終六處生:雞狗豬及豺狼,驢、地獄。

       增上慢的人會投生到這六個地方去。

       佛陀跟鸚鵡摩納說:「你如果不相信的話,回去跟你的愛狗說:『你前世是不是我的父親啊?如果是我的父親,就到床舖上去。』再問說:『你前世是不是我的父親啊?如果是我的父親,你就繼續吃東西,不要不吃。』『你前世如果是我的父親,那就告訴我,你所收藏的金、銀、水晶、珍寶放在哪裡?』」

       鸚鵡摩納回去就照佛陀所講的問他的白狗。結果白狗完全依照鸚鵡摩納所講的,到床舖上去,也到金盤子中吃東西,也到他以前的房間,在一處用腳挖著土,鸚鵡摩納從那處挖下去,果然有很多金銀財寶。此時,鸚鵡摩納才真正相信佛陀真是一位得道者,所以雙膝跪地,向著佛陀的地方禮拜,三聲稱讚說:「佛陀所說不虛,佛陀所說是真諦,佛陀所說如實。」讚歎完了,就到佛陀的地方,請佛陀為他講解因果報應的道理。

       由這一件故事,我們就曉得,人跟人的認識見面,乃至成為家親眷屬,都是過去世的因緣;而人跟動物的相遇,也不是巧合的,也是跟過去世有關。許多動物跟主人之間的緣分,有時候不只是這一輩子,甚至是多生累世的家親眷屬。令人驚奇的是,有些動物也能夠清楚的記得過去世的經歷,就像這一隻白狗。可以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這一篇「白狗與主人」的經文典故,白狗還記得牠前世是人,而且是這一家的主人。這一隻白狗有三個特點:(一)平時布施善行很多,可是因為有增上慢心,最後轉世成為兒子的愛犬。(二)雖然生為畜生,但是因為前世布施,所以有寵物的福報。(三)能夠知道宿命。

       由這則故事,我們就有一個警惕:平日要行善積德,但是內心要謙卑。不認為有富貴,有在做大布施,就起貢高我慢。

       增上慢就是貢高我慢,自高自大;沒有到那個境界而說自己到那個境界,這樣的話就很可惜。好不容易這一輩子行善積德那麼多,是可以再度生而為人或是在天上的,只因為一個慢心,結果就墮落畜生道了,同時也有可能墮落地獄。這就是佛陀剛剛所講的,會到六個地方去投生。

       淨土宗的宗風俗諦有十條,其中對「謙」就特別的重視──謙虛、謙卑、謙柔、謙和。譬如宗風裡面就說「凡事感恩、凡事恭敬」、「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奉行謙敬,不起驕慢」、「恩慈體貼、謙卑柔和」、「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等等這一些法語。所以修行人要培養「謙卑」的德行。

       (三)父親投生盲孩被兒打(節錄《佛說越難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在中印度波羅奈國,有一個名叫越難的富翁,他雖然擁有很多的珍奇珠寶,很多的牛馬,很多的田地跟房子,可是為人慳貪又嫉妒,他不相信因果,所以從來沒有布施行善。每到傍晚,他就吩咐人把門關上,免得乞丐來乞食。他有一個兒子,叫做栴檀。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栴檀也是非常的慳貪、吝嗇。

       後來,這個富翁越難死了,投胎當一個瞎眼婦女的兒子。這位瞎眼的婦女是被他的丈夫遺棄,她生下了這個兒子,也是一出生眼睛就看不到,所以盲母親跟盲兒子相依為命,過著討飯的生活。

       這個孩子七歲的時候,瞎眼的媽媽就教他討飯的方法。有一天,這個盲子走到栴檀的家,也就他以前的家,正好守門的人有事出去了一下,這個盲子眼睛也看不見,就摸索著走進了庭院去。他過去世的兒子也就栴檀,看見一個陌生人進來,又是一個乞丐,就很生氣責問守門的人,這個守門的人怕主人責備,馬上把這個失明的小孩推撲到門外,結果小孩撞傷了頭、又折斷了手臂,大聲的哭叫媽媽。瞎眼的媽媽一聽見,就走過來也哭叫著說:「是誰這麼沒有良心,這麼沒有人性!我的兒子還這麼小,而且兩眼都看不見,他有什麼過錯,你們要這樣的對待他呢?」附近很多人也圍觀過來,聲音也很吵雜。

       這時剛好佛陀和阿難尊者經過,佛陀就慈悲的用手撫摸這個孩子的頭,不可思議的,孩子的雙眼看得見了,而且受傷的地方也都好了。更不可思議的是,因為佛陀摸頂,這個孩子也知道了他的前生。所以佛陀就問:

       「你是前世的大富翁,是這一個家的主人,叫做越難,是嗎?」孩子就說「是的、是的」。

       佛陀就告訴阿難說:「你看,人在這個世間,非常的辛苦,非常的愚癡,一輩子的父子,可是現在居然不相認識了。」所以佛陀就說了一段法語,讓大家領悟這個道理。佛陀說:

人求子索財,於此二事中,甚憂勤苦痛,他人而得果。有身不能保,何況子與財?
譬如夏月暑,息止樹下涼,須臾當復去,世間無有常。

       這一首偈語,大意是說,這位富翁在生的時候為富不仁,吝嗇自私,不肯布施,以致死後投生為盲眼的乞丐。後來行乞討飯到前生的家門,卻遭到前生的兒子羞辱毆打。佛陀說這只不過是隔了一世而已,父子相逢,竟然就彼此不相識,甚至會傷害對方。

       佛陀說,世間的凡夫俗子很愚癡的,盡一輩子都在庸庸碌碌的追逐財富名利,以及求兒子,為了這兩件事,受盡了千辛萬苦,卻從沒有想到自己連自己的生命都沒辦法永遠保存,又怎麼能夠留得住財富和子孫呢?所謂名利財富以及子孫,就好像過客一般,在夏天炎熱的時候,躲在蔭涼的大樹下休息,過了一會兒就離開了。來來去去,從來誰也沒有曾經擁有過誰,這個就是世間無常。

       這個就是《無量壽經》所說的: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又如《地藏經》所說: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也如同俗話所說的:

父母恩深終須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眾生在六道中生死輪迴,有時是父子眷屬,有時是陌生路人,如果我們都能夠知道宿命,就曉得全世界的人都可說是自己的親人;對我們的親人,就會互相恩愛或幫助,不會互相仇視或袖手旁觀。

       (四)父雞母妻子羅剎(《法句喻經》)

       在舍衛國有一個婆羅門,他很富有,可是也很慳貪,一旦到吃飯的時候,就把房門關著,怕有人來討飯。有一天,他們煮了一隻雞,夫妻兩人一起享用著,中間夾著他的小兒子,這對夫妻常常拿雞肉餵兒子吃。

       有一天佛陀從這位富有的婆羅門家經過,因為佛陀有神通,曉得這一家人過去世曾經積有善根,度化的因緣已經成熟了。所以佛陀就應化成一個修行人來敲他的門。這位婆羅門開門,看到一位修行人進來,就非常的生氣,就說:「你這個修行人一點修持也沒有,居然進到別人家裡來。這是為什麼?」

       佛陀應化的修行人就說:「你真愚癡,你殺父親,娶你的母親,供養你的怨家,卻反而說我無恥,其實是你愚癡啊。」

       這個婆羅門聽到他所講的,感覺事有蹊蹺,就進一步問:「你為什麼這麼說?」

       這位修行人就跟他說:「你桌子上所放的雞肉,是你前輩子的父親,因為你父親前輩子慳貪,不肯布施,所以常常墮落在雞中。而你現在的妻子,是你以前的母親,因為你母親對你愛戀很深,所以也常做你的太太。你現在這個小兒子,是羅剎,以前你跟他們有結怨,所以他現在要來討債,要來害你們。因為你們過去世業力的關係,所以就互相牽纏。這一種輪轉,愚癡的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得道的修行人,才能夠清楚了解。」

       講完這一些話,佛陀就顯現神通,讓這個婆羅門曉得過去世。婆羅門知道了過去世的情形了,就向佛陀懺悔,也皈依受戒。佛陀就為他講經說法,這個婆羅門也得到了須陀洹果。

       因為佛有五眼六通,知道一切眾生過去世的因緣,知道這一輩子,父子也好,夫婦也好,兄弟也好,眷屬也好,都是由於過去世的因緣。可是這些因緣,都是怨懟的多,歡愛的比較少。

       可以說,凡是父母對於子女或者是對於所愛的人,為了他們不惜終身做牛馬,不惜犧牲自己,也希望對方能夠永遠幸福快樂。這往往是我們過去世欠了對方,所以這一輩子就為對方種種的辛苦,種種的犧牲,也在所不惜。

       而人間的眷屬往往都是這種因緣的結合,可是我們凡夫煩惱牽纏,我們欠債喜歡逃脫,不想還債;那麼人家欠了我們,我們喜歡討債,不肯放棄。

       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宿命通,知道我們現在的眷屬,是因為種種怨債而結合的,那麼這樣的話,家庭之中會怎麼樣,會安寧嗎?那不可能安寧的。可以說我們凡夫煩惱沒有宿命通,是一種業的障礙,可是也是一種維持這個濁惡世界的和合的一種消極方法。因為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宿命通的話,那我們怎麼相處呢?

       唯有信佛學佛,知道因緣和合、因果報應的道理。這樣的話,一方面雖然曉得眼前眷屬的相聚,是彼此的孽緣,也會彼此互相寬恕曉得要怨親平等,而欠債的要還,那人家欠我們我們就要捨棄,不一定要斤斤計較。這樣的話,在家就能夠和合眷屬,眷屬和合,如果要出家的話,也能割斷牽纏,比較不會留戀。

       (五)吃著父肉打母親

       古印度時代,有一位尊者去化緣,看到一位婦女懷抱著兒子,津津有味地吃著魚肉,並且用石頭打了一隻母狗,因為這一隻狗要來啃魚骨頭。尊者以神通觀察,發現這個女人所吃的魚,正是她死去的父親轉世的;她用石頭所打的那一隻母狗,是她前一輩子的母親投生的;而她懷抱的嬰兒,卻是過去的怨家債主投生,這輩子是來討債的。看了這一幕顛倒的景象,尊者就無限感慨地說了一首偈子說:

吃著父肉打母親,母親啃食父親骨,
懷抱殺己之仇人,輪迴之法誠稀有。

       也就是說,這一種輪迴投胎轉世的顛倒、愚癡實在很難想像,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神通,不了解。

       以上,就是「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的五個故事。其實這一種故事在經典中佛陀講得很多,在一般的因果叢書裡面,記載的也很多。

       前面有談到,家人的相聚因緣雖然錯綜複雜,但可以歸納為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我們如果能夠領悟到這個現象,而超越它,也就是「棄恩入無為」,「無為」就是出家修行、證佛果,這樣才是真正的報答父母的恩,才是真正的愛護兒女。因為我們解脫了,我們今生的父母兒女,乃至生生世世的父母兒女沒有解脫的話,我們就可以生生世世以各種方便來度化他們,互相報恩,所以說「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因此,只有「棄恩入無為」地出家成道,才能夠真正地報答這一輩子父母的恩,乃至報答生生世世生育我們、愛護我們的有情眾生的恩。

       可以知道「恩愛不能斷」,結果是永遠輪迴;如果「棄恩入無為」,就會成佛廣度眾生。

       乍聽之下,佛法這一種觀念跟世間好像是對立的,因為世間講什麼?講恩愛、講倫理、講道德,講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可是佛法卻不是這樣。不過,其實佛法是有更深一層的涵義的:生而為人,在這世俗的人間,是應該要家親恩愛,要敦倫盡份、要積功累德;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互相學佛,要相信有善惡報應,有三世因果,有三界六道的輪迴,然後互相解脫,不再流轉輪迴。能夠這樣的話,必須要人人信佛念佛,成為念佛人。

       最後,請大家合掌跟我念一首偈:

普願有情皆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
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

       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2023年8月30日,講於淨土宗台北念佛會)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