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2016年7月23日慧淨法師講於圓光佛學院假日佛學班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學員、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請放掌!
有關下品下生的啟示、下品下生的深義,我在《無條件的救度》這本書有列出三十段,請大家利用時間看。
這本書後面有列了幾段法語,很能顯出我們這個法門的深義和彌陀慈悲的廣大,我們一起來誦念一遍,請翻開296頁:
一、我溺大海,岸上眾人皆大呼:「努力往上游!游上來,游上來!」
唯有一人,躬身入海,救我於岸。
岸上眾人者,其他諸行也;
躬身入海者,彌陀一佛也。
二、凡夫罪重,較之佛力,猶如大海一滴。
石頭量重,投入大海必沉,投入大船必浮;
凡夫罪重,投入六道必墮,投入願船必度。
三、若靠彌陀,重罪尚滅,何況輕罪;
不靠彌陀,輕罪不滅,何況重罪。
一沙雖輕,直沈海底;重石乘船,可達彼岸。
四、眾生受大苦,悉是佛之苦,恆時欲利益,猶如一子故。
盲聾不見父,父母常見子;眾生雖不見,彌陀實在前。
五、煩惱具足的凡夫,猶如黑炭,再怎麼磨洗,也不能變白。
六、人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脫離輪迴;
唯靠彌陀救度,不但能離輪迴,而且速成佛道。
七、佛教的特色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拔苦與樂」,亦即是純淨平等的愛心。
佛教若無「大慈大悲」,不能「救苦救難,拔苦與樂」,即非佛教。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之中,能圓滿「救苦救難,拔苦與樂」的法門,即是「淨土法門」。
八、淨土法門講愛心,亦即講彌陀慈悲的愛心、彌陀慈悲的救度。
九、彌陀愛一切眾生,但願眾生皆往生,不願一人獨輪迴。
十、彌陀愛我們,彌陀為救度我們:
以五劫時間為我們發願,
以永劫時間為我們修行,
十劫之前終於為我們成就極樂世界,成就我們能夠往生成佛的功德,
此功德皆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光明名號中,使我們信心求念。
十一、彌陀愛我們,他若不慈悲,我們得救無望。
彌陀五劫所發的願為我們而發,
彌陀永劫所修的行為我們而行,
彌陀願行所成就的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淨土,
所成就的六字洪名是我們往生成佛的功德資糧。
十二、彌陀慈悲救度,主動積極而來,不因祈求拜託;不問對象,不講條件;與智慧無關,與學問無關,與修行無關,與道德無關,與善惡無關。
不論何人,只要相信,只要接受,即能得救。
得救之人,已是極樂聖數,已非凡數攝。
十三、彌陀是超越善惡,講求愛心。
我們如此之惡,佛仍然愛我們,
因為愛能接納一切,包容一切,遮蓋一切,赦免一切,所以救度超越一切。
十四、彌陀救度的愛心,超越一切,超越通途之因果、善惡、報應,超越世間之公平、公道、正義。
也因此,即使我們極惡,無有出緣,也能蒙救。
十五、救度的法門以愛心為原則,非以善惡、公平為原則。
當用愛心的原則,代替善惡、公平的原則。
十六、純正淨土法門乃超情離見之「不可思議」法門,是佛與佛的境界,於凡夫但能無條件的信受,絲毫不可擬議。
「不可思議」即是指彌陀的慈悲救度。
故欲入淨土門之人,應「信受彌陀救度」。
十七、雖是凡夫:
若信受彌陀救度,即是大福報、大智慧;
若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
若弘揚淨土法門,即是大慈悲、大願力。
十八、淨土法門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
五逆十惡極重罪人,應墮阿鼻,佛可以救;
若不信佛,佛不能救。
因為不信佛、不靠佛、不接受佛的救度之恩。
十九、淨土法門誰信受誰得救,誰不信誰沉淪。
二十、信彌陀救度即是真實功德,
疑彌陀救度即是無明顛倒;
信彌陀救度即是絕對之善,
疑彌陀救度即是最大之惡。
二十一、內面有信心,外面就有行為。
內面是什麼生命,外面就是怎麼樣的生活。
內面是佛的生命,外面就能過著慈悲愛心的生活。
二十二、信佛救度,自有德行。
生命中沒有佛,如何行出善來?
為非作歹,都因為沒有佛的生命在裏面(心中無佛)。
這幾段的內容很淺顯,容易明白,但有幾段如果沒有以正念來看待它,沒有正確了解淨土法門,就難免會誤會。所謂「知之為知之」,就是說我們能理解的話就理解,如果不能理解、有所疑問,那就可以放著,不要因為有疑問就加以批駁,這樣對我們不好,所以要抱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這種觀念。
剛剛講的下品下生經文是理證,當然也是事證,不過理證的部分比較多,接下來引用事證,請看「販雞惡人異香滿室」這個典故。我來念:
「販雞惡人異香滿室」,先來解釋這個標題。販雞就是殺雞賣雞的人,殺雞賣雞或者殺豬殺羊賣動物類的,以一般人來看,這個不算惡,因為那也是世間某種謀生職業。但是以佛法的標準來看,是惡不是善。在我們學佛修行當中,正命是八正道之一,這個命是指自己的職業,亦即養活自己生命的工作。正命就是善的職業,不是惡的職業。如果是以販賣動物、殺生,或者以販賣釣魚或殺生物的器具當職業,就是屬於邪命。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即使不能出家而在家的話,他所做的事業必須是正命,不可以是邪命。在佛教裡面賣雞殺雞都算是邪命,所以是惡人。「販雞惡人異香滿室」,這個販雞的惡人臨終的時候,居然異香滿室。異香就是很奇特的香味,唯有佛菩薩現前才會有這樣的香味,一般世間人聞不到,一個行善積德的人臨終也未必會有香味,為什麼反而殺雞的惡人臨終的時候有香味?難道是因為他是殺雞賣肉才有這個香味嗎?還是什麼原因呢?接著,我們請看內容。
「長安,張鍾馗,殺雞為業。命終見緋衣人驅群雞至,唱言啄啄,雞輒向上啄,兩目血流,痛不可忍。」意思就是說在是唐朝時代的帝都長安城,有一個人叫做張鍾馗,他的職業就是一輩子都殺雞賣雞,命終的時候,看到穿紅色衣服的人趕了一群雞來到他的面前,而且還大聲地呼喚這些雞,你們盡量去啄這個人的臉,所以這群雞就從四面八方擁上來啄張鍾馗,張鍾馗兩個眼睛都被啄得流血,痛不堪忍。
「有沙門弘道,見之,為設像,勸令念佛;忽覺香氣滿室,群雞散去,即端坐而化云。」(《佛祖統紀》卷二八、淨土聖賢錄)這件事情記載在《佛祖統紀》,《佛祖統紀》是宋朝時代所寫的。宋朝時代離唐朝雖然有幾百年了,但是這種殊勝的、難得的事蹟也一直留傳了下來。沙門弘道從那裡經過看到了這一景象,就幫他設立南無阿彌陀佛的像,然後勸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啊念的,當下紅衣人不見了,一群要啄他的雞也不見了,反而是香氣滿室,整個房間都有香味,大家都聞到了,在那當下,他就端坐著往生極樂世界了。
這個販雞惡人,他一輩子沒有行善積德,或許一方面販雞、一方面多少也在做些善事,但是最後導致群雞啄眼這個樣子,表示他的罪業是蠻重的。如果沒有遇到弘道沙門勸他念佛,他臨終時會一直很痛苦,死後就會到地獄去了。
可以說,人生有時看人要看下半生,前半生即使庸庸碌碌,甚至誤入歹途,但臨終只要能有善知識引導,就能夠脫離輪迴,往生極樂。在臨終短短的時刻,就能夠使得要墮落地獄的人,不但不墮落地獄,而且還脫出輪迴,這是很殊勝的一件事。所以臨終助念這一件事,可以說是大慈大悲的,同時又是非常容易做得到的,當然靠的是什麼呢?後面我們會另有解說。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典故:「殺牛屠士,紫雲繞家」,這兩個標題是要做對句的,前面是異香滿室,後面是紫雲繞家。
「汾州人,不得姓,殺牛為業。臨重病時,見數頭牛逼其身。告妻子曰『請僧救我』,請僧至。病人曰:『師誦佛經,如弟子重罪,還救得否?』師曰:『《觀經》中臨終十念尚得往生,佛豈妄言!』遂應聲念佛,忽爾異香滿室便終,眾人皆見異香瑞色,祥雲繞其宅上矣。」
這個典故是記載在《瑞應刪傳》,《瑞應刪傳》是誰寫的呢?就是少康大師跟文諗大師所寫的,它的年代離善導大師不久。它這裡所寫的是汾州人,不曉得姓名。從地圖來查,汾州是在山西省,離唐朝長安還有一段距離。
「長安,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牛數十來云『汝殺我』。善和告妻,急請僧,即為說《觀經》:『若有眾生,作不善業,應墮惡道;善友告令至心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善和大叫云『便入地獄也」!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撚香,轉身向西,厲聲念佛,未足十念,即云「佛來也,已與我寶座。』言訖而終。」(《佛祖統紀》卷二八.淨土聖賢錄)
這兩段記載,幾乎都是同一個人,因為內容都相同。只是前面說是汾州人,而且不曉得姓名,後面說是在長安,叫張善和,所以這一件事往往都是以張善和來說明這樣一個人。
這個張善和一輩子殺牛,死的時候,看到數十條牛,有的牛用牛角來挖他的眼睛,有的牛用腿來踢他的身體,這叫逼觸其身,像這種景象是非常恐怖、也非常痛苦的。張善和立刻跟他太太講,你去請師父來救我。師父到了,他就問:「師父!師父啊!你一輩子誦經,了解佛法,在經典當中,有沒有說到像弟子這種重罪的,能夠救得了的法,有沒有啊?」這個師父就跟他舉出《觀經》下品下生的人臨終十念也能往生淨土的例子,並對他說:『這是佛親口所說的,是可以相信的,所以你現在要臨終了,你一輩子雖然沒有十惡五逆,但同樣都是臨終眾苦逼迫,只要你念佛,就能夠解脫、就能夠救得了。』所以他就應聲念佛,後面所說的「厲聲念佛」就是大聲盡氣去念佛,念啊!念啊!突然間,聞到滿室的香味,死的時候,大家無意中發現屋頂上祥雲繞宅。
什麼祥雲呢?我們平常看的雲不是白色的就是黑色的,祥雲就是指其他的顏色,譬如說彩虹的顏色、或其他好幾種顏色,所以標題說「紫雲繞家」,這個紫雲表示有其他彩色的雲,環繞著他的家宅,顯示著他是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香味從哪裡來?從佛菩薩來,因為有香味往往是佛菩薩顯現。祥雲這是一種瑞象,證明他不是到痛苦的地方,而是到善的境界,這種境界肯定是極樂世界。
接下來我們看按語:「張鍾馗,販雞惡人,異香滿室;張善和,殺牛屠士,祥雲繞家。轉地獄火,乘寶蓮台,瑞應昭灼;皆憑最後善知識之開示助念也。」真的,這兩件故事就是最典型的轉地獄之火乘上寶蓮台,往生極樂世界,所謂火化紅蓮,而且瑞應昭灼,因為大家都看到、大家都聞到,鐵的事實擺在面前,很清楚。
這兩個人命終的苦報是花報,斷氣之後才是真正接受果報,果報就是在地獄,可是竟然轉地獄之火坐上寶蓮台,而且非常明顯,不是模模糊糊的或有或無。究竟憑靠著什麼呢?是憑靠善知識前來開示彌陀救度的道理,引導他稱念彌陀佛名,結果一念一念當中,念念都在消除他的億劫生死重罪。
所以在即將墮落地獄的千鈞一髮之際,遇到了善知識,就能夠乾坤大挪轉,這是非常殊勝,而且不可思議的事,各位蓮友,對不對?(對!)最後善知識是誰呢?各位是不是善知識?(是!)是啊!各位都是善知識啊!你們如果去幫人家助念,讓他往生極樂世界,那麼誰是他的善知識?就是您們!那您們做善知識容不容易?從這一點來講就容易。當然如果是登堂講經或者領眾共修,這種善知識容易不容易?那就不一定容易。但是要送人家去成佛、讓他離開六道輪迴,這種善知識容易不容易?容易!大家都可以做這樣的善知識。
阿難尊者曾經問釋迦牟尼佛說:「佛啊!佛啊!善知識是不是我們得道的一半因緣呢?」阿難尊者說善知識教導我們修行,我們一方面修行,一方面接受善知識的教導,我們就能夠證果、解脫,所以善知識就是我們得道的一半因緣。各位,善知識是不是一半的因緣?釋迦牟尼佛說不是,善知識是全部的因緣。釋迦牟尼佛這麼講,我們就覺得很奇怪,善知識是全因緣的話,難道我們就不用修行?如果從這個典故來看的話就不難明白,可以清楚的看出,臨終幫他助念的人便是他往生成佛的全部因緣。
他固然有念佛,但是他是隨著善知識的引導來念佛,所以善知識等於他的全部因緣。佛法講緣,緣只要缺少了一個,就不能結果,甚至整個都動不了,就像機器再怎麼高明,缺少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恐怕就運作不起來。所以善知識是得道成佛的最大因緣,也可以說是全部的因緣。
用一個譬喻。石頭丟入水中一定會沉下去,對不對?石頭如果沒有讓它浮起水面的緣,它一定是沉下去的。那麼它能夠浮起來,是它的力量嗎?(不是!)是讓它浮起來的那個緣。浮起來的緣是一半,另一半是靠石頭嗎?當然不是,全部都靠浮起來的緣。所以我們說往生極樂世界是絕對的他力,完全靠彌陀的力量,道理就在這裡。
因為我們能從娑婆到極樂世界,是因為坐上彌陀的大願船,是靠大願船的力量。我們固然要深信、切願、力行,但總結來說,只不過是隨順著阿彌陀佛的呼喚,老老實實地坐在船上而已。而且所謂「深信、切願、力行」,信是信什麼?如果信錯的話,就不能往生;切願的話,我們凡夫只有凡夫的至誠懇切心,哪能夠跟佛的願一樣呢?譬如佛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四弘誓偈我們是不是常常在念?但是我們有真的做到嗎?所以我們的願不是真切的。至於說力行,我們一天念佛能念多少?頂多幾萬句,念念當中也是水火交參,妄想紛飛,所以完全都要靠善知識。
譬如我們跟一個人走,這個人往西邊,我們就會往西走,這個人往東邊,我們就會往東走。意思就是說,我們跟沒有純正信仰的人走,將來就會墮落地獄;我們跟有純正信仰的善知識走,就會成佛。所以善知識像針,我們像線,針帶著線走,針在繞路,線也跟著繞路,針所達不到的地方,線也絕對達不到。這表示我們要選擇能夠讓我們解脫的善知識,就淨土法門來講,他必須是真的懂得純正淨土法門的善知識,才能夠讓我們這一輩子百分之百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就顯示出善導大師所講的自信教人信,唯有他自己信受這個法門、懂得這個法門、了解這個法門,他才能夠教導人家相信、行走這個法門,如果沒有遇到淨土法門的善知識,那就不能解脫。好像張鍾馗跟張善和這兩個人,他們如果沒有遇到這樣的善知識的話,恐怕他們就要墮落地獄了。因為不是遇到念佛往生的善知識,不可能跟他講念佛往生的道理跟引導的方法,剛好,他們遇到的都是念佛的法師。也顯示出在那個時代,念佛的出家人很多,所以才能立刻就遇到念佛的出家人,同時也顯示出念佛的在家人更多,因為出家和在家相比,出家總是少之又少的。這個也可以從「家家彌陀、戶戶觀音」、「滿城斷肉」的說法來證明。
在《大悲經》裡面就說:「若能輾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勸一個人念佛,那一個人再去勸另外一個人,一傳十、十傳百,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叫做行大悲人。
本來只有佛才有「大慈大悲」,菩薩還不是大慈大悲。但即使我們是凡夫,假設能夠勸人家念佛,也等同佛的大慈大悲。如果能夠自己念佛往生,等於是自己在行大悲;能夠勸人家往生,等於是化他的大悲。所以唯有念佛才是真正的大悲,能夠行這一種大悲,才是真正的知恩報恩,才是真正的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能夠解脫生死輪迴。
所以八萬四千法門裡面,只有這一個法才能讓自己行大悲,才能弘化他人,輾轉行大悲,如果不是這一個法門,就都談不上了。印光大師就說:「成就一眾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這樣的功德真的很不可思議,一方面是本來要墮落了,反而讓他成佛,這怎麼可思議呢?不可思議。他成佛之後,此後不在六道裡面輪迴,就不會殺生、吃肉、造罪、造業,就不會使自己痛苦、也不會使他人痛苦,反而成佛之後,就能夠廣度眾生。
廣度眾生會從有緣的先度,誰最有緣呢?我們的父母兄弟、六親眷屬跟我們最有緣,那麼生生世世以來,我們的父母兄弟、六親眷屬何等多啊!可以說遍滿整個虛空法界,因此推究起來,只有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才能談得到孝,才能談得到知恩報德、慎終追遠。
由於時間關係,這一節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