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晚上我們依然接續上次的《易行品》「本願釋」略解。阿彌陀佛因地發了四十八願,祂本願中的根本願可以說就是第十八願,這第十八願是怎樣的內涵呢?在談到內涵之前,我們應知佛經所說的法如果沒有善知識的解釋,就會免不了眾說紛紜了,尤其是我們愚痴無智,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因此我們不依自己的解釋,我們應依祖師,依菩薩,還有高僧大德的解釋,然而菩薩高僧大德也很多,我們還必須要進一步有所抉擇,我們最後所抉擇的就是依據龍樹菩薩的《易行品》,以及曇鸞、道綽、善導大師這個法脈的解說,因為只有這個法脈的解說才是純正淨土宗的解說。
這幾位祖師當中,在次序上,龍樹菩薩是第一位,龍樹菩薩的著作很多,所講的法方方面面都有,所以每個宗派都依各自的需要,而自龍樹菩薩的著作中擷取相關的內容,作為各自宗派立論的依據。在龍樹菩薩的著作當中,因為只有《易行品》才有談到第十八願的殊勝,而且也是以《易行品》作為判別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所以我們取《易行品》。概略來講,《易行品》所談,主要就是「易行道」跟「難行道」,而易行道之所以為易,在於阿彌陀佛本願的易行,這個是根源。所以我在此再次叮嚀也希望大家利用時間去看我們出版的《講演集》第一集之中的龍樹菩薩《易行品》「難易二道判」(91—155頁),不看的話就不能了解,就太可惜了。
教理就是法,我們為法而來,這是我們齊聚在象山的目的;法也是我們學佛人的生命,就是所謂的法身慧命,如果沒有法的話,我們這個身心都是空殼子,身是空殼子,心呢?是三毒、妄想雜念。所以我們的肉身固然須以飲食來滋養,而精神則要以法來滋養,若沒有法,我們就等於是行屍走肉了。
我們這套書很多,將近四十本,大家要利用時間一本一本去看,當然一開始沒有時間一下子看那麼多,那就依重點,有次序步驟的閱讀,像剛剛所講的「難易二道判」就可以優先看一遍。
現在我們接續上一次的,上一次講到:
念我稱名──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這二段話共十四個字,在解釋之前,我們先將龍樹菩薩《易行品》「本願釋」的釋文三十六個字恭念一遍,請合掌: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請放掌。
在本願釋三十六個字當中有「念我稱名」,「念我」與「稱名」其實是同一個含義,念我就是稱名,稱名就是念我,這個「我」指阿彌陀佛。每尊佛有法身、報身、化身,每一尊佛的功德都是巍巍高深不可思議的,尤其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的阿彌陀佛,祂的功德更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祂的不可思議功德是無形的,而且祂的不可思議功德是唯有佛才能了解,菩薩以下都沒有能力推測,既然如此,那我們要如何才能念阿彌陀佛呢?最簡單、方便又殊勝的就是稱名,稱名就是念阿彌陀佛,如果捨去稱名的話就不能完整的念阿彌陀佛,就跟阿彌陀佛有所隔離,所以第十八願沒有講其他的法門,只有講「乃至十念」,就是念阿彌陀佛,就是稱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
念是屬意業的,它的範圍很廣,可以觀想上的,也可以觀像上的,也可以作實相上的,也可以作為參究上的,但是這一些都不是「念我」的本意,只有「稱名」,其他都跟本願了無關係,跟阿彌陀佛本身遙隔很遠。
接下來,為什麼念我稱名就是「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呢?這兩句十四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口稱成因由法德是說,我們只要假藉我們口業稱念這萬德洪名,就成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業因。
既要往生極樂世界,那麼極樂世界是怎樣一個世界呢?《無量壽經》對此有很多說明,善導大師在《法事讚》則用七個字扼要的顯明,就是「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是無為、涅槃的境界,所謂「無為」是不假藉任何作為的無為法,既然是無為就是無漏,「涅槃」就是不生不滅。所以極樂世界是無為而自然不生不滅的境界,也就是它沒有我們凡夫的見惑、思惑,以及聖者的塵沙惑跟無明惑,沒有品位階級的高低差別,若有高低差別,就不是平等一味,就有生有滅了,所以是佛的境界。但是這個境界跟一般佛的境界又不一樣,因為他是阿彌陀佛的淨土境界,阿彌陀佛是超勝十方諸佛的。
所以,如果我們要進入這樣的境界,光靠我們自己的修行是不可能的,因為凡夫的修行頂多就是五戒十善,或者成就禪定,具足五種神通,但是這一些功行只能成為再度生而為人,或者上升天界的因,而不能成為往生淨土的因,因為他連三界都還沒有超脫,死了之後還是繼續的六道輪迴,永無休止。所以那種因,連脫離三界六道輪迴都不可能了,何況進入佛的淨土,何況進入阿彌陀佛高超的報土呢?曇鸞大師說:「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假,是故名不實功德」。
我們凡夫所修的皆是顛倒的、虛假的、不是真實的功德,以這種虛假的因怎麼能獲得真實涅槃的果報呢?即使我們斷了見惑思惑,就是獲得了阿羅漢果也不能進入無上涅槃的境界,因為那只是阿羅漢果而已,而阿彌陀佛的涅槃境界是佛的境界,二者因果不相吻合;即使是菩薩斷了塵沙惑,甚至斷了一品無明進入初住,能夠在一百個世界顯化作佛說法度眾,也不能進入到阿彌陀佛涅槃的境界,因為他只是斷了一品無明,往後還有四十品無明,所以也不能進入阿彌陀佛的涅槃境界,要進入那個境界通通必須要靠阿彌陀佛功德,而阿彌陀佛的功德在哪裡?就是在這一句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一句名號在經典上處處都說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它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想像得到的利益功德。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講信受,講仰信彌陀救度,不說理由,為什麼?因為如果要去追究的話,我們就信不來了。由於我們凡夫的智慧達不到、推測不來,所以阿彌陀佛要救度十方眾生就以這句名號來讓十方眾生口稱,單只須稱念這句彌陀名號,就具足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功德,往生涅槃無為的極樂世界,所以說「口稱成因由法德」。
我們是貪瞋痴的凡夫,一點煩惱都沒有斷除,甚至降伏,只單單依靠稱念六字洪名就能往生無為的涅槃極樂報土,那絕不是我們有什麼稱名功夫,也不是我們有何種修行力量,都不是假藉我們這一些,都是由於法的功德,這個法就是指阿彌陀佛。有什麼法德呢?在上次我們引用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所講的念佛具有勝易的功能那一篇文章當中,法然上人就有談到說這一句彌陀名號具有內證跟外用的功德,「內證」就是佛所證悟到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外用」的功德就是佛本身的相好光明以及說法度生,所以佛的功德就是內證跟外用統統包涵了。
所謂內證的三身就是佛的法身、報身、化身,祂的八識,就是前五識及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就轉為四種智慧,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前眼、耳、鼻、舌、身五種識則轉為成所作智。須得先轉識成智才能顯現三身(法、報、化三身),有了三身自然具足佛的十力跟四無畏的功能。
阿彌陀佛跟其他的佛不一樣,因為祂因地所發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以致於祂的法、報、化三身,法身固然諸佛所證,平等一如,但是報身卻是殊勝無比,那化身就功能無量,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十方諸佛就沒有那種功能,因為因地的願行都不如阿彌陀佛;就四智來講,固然阿賴耶識與末那識所轉成的大圓鏡智與平等性智,是佛佛道同,也是平等一味的,但是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就有所不同,雖然可以度十方眾生,但阿彌陀佛有能力度諸佛不能度的眾生,就有這種功能力用之別;若就阿彌陀佛外相來講,固然十方諸佛同樣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但是阿彌陀佛的光明也是其他諸佛所不能及的,有一首讚佛偈就說「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阿彌陀佛相好跟光明是十方諸佛不能相比的,所以說「無等倫」,十方諸佛同樣有相好光明,可是跟阿彌陀佛不能相比的,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那麼這一些法德在那裡呢?完全在這一句彌陀名號,所以說口稱成因是由於法的德能,如果沒有法的德能怎麼能夠讓我們具足貪瞋痴的凡夫,不但脫離三界六道輪迴,而且還往生高超的極樂淨土呢?所以,就在於法德,完全靠阿彌陀佛。簡而言之,我們的目標是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報土,方法是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不假藉其他方法,假藉其他方法的話,很顯然的就落入自力,而欲以聖道、難行的法門做為往生的方法,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要門」,這樣就跟阿彌陀佛根本願不吻合了。可是如果迴向的話,阿彌陀佛在第十九願有發願要來接引他,所以第十九願就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雖然他沒有完全隨順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可是阿彌陀佛也發願要救度他,這就是阿彌陀佛的悲心。
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是經過五劫的思惟觀察了二百一十億剎土的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所以才選擇了第十八願的,直截的說,第十八願只有稱名念佛,其他不是稱名念佛的話,就一定是聖道法門之假藉自力種種功行來迴向往生,這個就通通包涵在第十九願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也就是《觀經》所講的十三定觀以及三福九品,然後迴向往生,那他的果位就在九品階位當中。
接下來一句:「全德成名令口稱」,以佛德來講,佛德是無相的,沒有聲音語言,也沒有符號文字,是聲聞、緣覺、菩薩所難以思惟的,但是阿彌陀佛把這實相無相的全部功德化成為一句有相的、有聲音語言、有文字符號的「南無阿彌陀佛」,讓我們凡夫用眼睛可以看,用耳朵可以聽,用嘴巴可以稱念,這就是阿彌陀佛所選擇的本願,也因為有這本願的稱名,才能救度十方眾生,所以十方眾生只要稱名就好,方法上很容易,效果上很殊勝,能夠使稱名者皆往生極樂報土,而且在還沒有往生之前,就已經入必定了。所以龍樹菩薩說阿彌陀佛本願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所以「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我們稱名的目的在那裡?在歸命,就是身心性命投入彌陀的懷抱,投入彌陀的救度,就是願生極樂世界的意思,如果我們從出生就專稱彌陀佛名一直到老死,可是不願生極樂世界,那就跟本願就不相應了。所以龍樹菩薩在這裏接著就說「稱名自歸」,這也就是第十八願所講的「欲生我國」,成就文所講的「至心迴向願生彼國」,所以自歸就是歸命,歸命於彌陀的救度。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講了這段文之後,就用三十二首偈子來讚歎阿彌陀佛的巍巍功德,也表明他願生極樂世界歸命彌陀救度的願心,在這些偈子當中,處處都有「我歸命」的文字。以稱名歸命為因,所獲得的果是什麼?即入必定,當下就進入正定聚,住正定聚者往生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悟涅槃成就佛果。
接下來:
本願之對象──不論何人:聖凡善惡,男女老少,緇素賢愚,皆總包含。
因為龍樹菩薩在這裡所講的「若人」是指任何人,也就是包含聖人凡夫、善人惡人、男女、老少,緇素、賢愚,全部都是,緇是出家眾,素是在家眾,賢是上根利智,愚就是下根愚鈍的人,通通都包含在「若人」這兩個字之中。「若人」顯示出阿彌陀佛本願所救度的對象,這是從根機來講。
其次:
本願之方法──念我稱名自歸
稱念彌陀佛名與歸命彌陀救度兩者都稱為歸命,這是就法來講。
其次:
本願之利益──現當二益(現生必定,往生證果)。
「現生必定」顯示在即入必定,即入必定就是即時入必定,這等一下會解說到;「往生證果」就是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報土,當下就證入涅槃,這就是所謂的「入佛境界同佛受用」。阿彌陀佛的正報、依報是一體的,我們進入這樣的境界跟阿彌陀佛所獲得的、所受用的,都是一樣的、平等的,所以入佛境界同佛受用,阿彌陀佛是無量光,我們也是無量光,阿彌陀佛無量壽,我們也無量壽,阿彌陀佛的智慧慈悲無量,我們的智慧慈悲也無量,所以往生證果,是證這樣的果報。
比喻來說,就好像一隻昆蟲,昆蟲很卑微,隨時都可能被人捏死,這昆蟲有智慧嗎?有學問嗎?有像人的能力嗎?一點也談不上!可是他的果報若將來是應該下地獄的,那麼到地獄就受地獄果報,應該升而為人的就受人的果報,有人的相貌、功能,受人的教育,受當地環境薰陶;如果他應該上升天界的話,一到天界立刻得天人巍巍之身,而且有天人的光明跟五種神通,那都是業果感成的,不必假藉種種修持自然就顯現的。人與天之間當然相差很大,因為人沒有五種神通,若要得五種神通,至少要有能力入定,定的深淺又顯示出神通的高低,可是天人的話,他的五種神通不是來自於修持,是報通,所謂報通是業報自然而有的,就好像我們生而為人有眼睛就能看,有耳朵能聽,有嘴巴就能講人的語言;那如果生而為鳥的話,他固然有眼睛、有嘴巴,但是不能跟我們一樣講人話。
同理可知,往生極樂世界不是憑我們的業,我們的業不論善業、惡業都是虛假的業,不是真實的業,我們能往生極樂世界是靠阿彌陀佛的功德,是阿彌陀佛將祂全部佛的功德歸攝在這一句名號來送給十方的眾生,使十方眾生容易聽聞、容易稱念,所以方法很簡易,成就很高超,就像印光大師所講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其次:
本願之呼喚──呼喚眾生「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這一段本願釋的最後一句就是「常應憶念」。因為既有這麼大的利益,所以我們要時常來憶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憶念兩個字也很單純,沒有其他的解釋,就是前面所講的「念我稱名」的「稱名」,平常我們就稱名,不方便的時空環境下,那就是心中想佛的名號,這就是憶念。
所以阿彌陀佛本願的功能,所救度的「對象」、「方法」以及所獲的無上「利益」,在這裡都已清楚的顯示出來了。對象就是「機」,方法就是「法」,利益就是「益」,所以說:「口稱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稱」。
藕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有一句說得很好,他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是萬德洪名,這個萬不是指百千萬數目的萬,這個萬是全部圓滿的意思,阿彌陀佛全部圓滿的功德通通在這六字名號裡面,因此這六字名號,看來是六個字,聽來是一個聲音,可是其深無底,其廣無邊,所以說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以這六字洪名來招感阿彌陀佛的德,那就罄無不盡,沒有阿彌陀佛任何一個功德、功能不在六字名號裡面的,只要一稱彌陀佛名當下就完全領受彌陀所有的功德,彌陀佛名完全包含彌陀所有的功德,沒有一個功德不在名號裡面,所以一稱佛名阿彌陀佛的功德就通通現前了。大師又說「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名號亦不可思議」,因為阿彌陀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因此這一句名號也是不可思議的,就好像什麼?我們世間上的黃金是很貴重的東西,用黃金所打造的器具,器具的本身也是很貴重的,因為這器具不論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是黃金,所以這個器具等同他所有黃金的價值。
龍樹菩薩這一段「本願釋」也叫「本願取意文」。我們看講稿:
本願取意文──如明燈,照亮行者前程,指出目的與方法,明示安身立命之處。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這一段話很淺明,本願取意文如明燈,在黑暗的房子裡面,在黑天幕地當中,如果沒有光明,我們就無法明辦方向,看不出好壞。同樣的,第十八願是佛所說,成就文也是佛所說,我們愚痴的眾生,就像黑暗一樣看不出十八願以及成就文的內涵,因為有了龍樹菩薩這「本願釋」、「本願取意文」,使我們容易的了解原來第十八願在講什麼,好像有了光明協助我們可以正確的看出眼前之物是什麼東西,是青黃或黑白。自古以來也有很多學者就第十八願以及成就文,作其他種種的解說,但是都沒有龍樹菩薩與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那麼簡明,一目了然,有的解釋的很深奧,甚至談玄說妙,但越解釋越遠離本願內涵。
如明燈照亮行者前程,什麼前程呢?就是目標跟方法。目標在那裡?方法是什麼?目標是極樂淨土的報土,不是化土,是涅槃的境界不是品位階級的境界,這是目的;而方法很簡單,只要稱名。指出目的與方法的用意在於明示安身立命之處,身心安立在那裡?安立在專稱彌陀佛名,從此就不再懷疑也不夾雜,也不間斷,既不雜餘佛,也不雜餘行,所以身心性命都安頓下來了,對於其他人講的種種學說,種種方法就不會好奇了。那如果不能夠在這裡安身立命的話,就必然會動搖,甚至於半途而廢,因為人都會好奇的。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就很平常的、很平凡的、很平實的、很平淡的專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不能安於平凡、平淡,那就表示他還不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容易,若去喜好玄妙的,追求高深的,那就偏離這個法門了。所以在宗風裡面,我們特別的指出「不好玄奇而平實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其實,淨土法門在佛法中是極平常又極高深的法門,為什麼是極平常而又極高深的呢?高深在於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唯佛與佛獨明了,二乘非所測,所以很高深;平常在那裡?在於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很平常沒有奇特的。但在平常的背後有不平常,在沒有奇特的當中卻有非常奇特,有別於其他聖道、難行、自力的種種法門。所以如果不安於稱名,認為稱名太單調了,老是那一句彌陀名號,這是因為他涉獵的還不多,體驗的還不深,而又不信順善知識的言教,所以才會好奇,才會好這個好那個。
我出家三十年,未出家之前就在打坐、念佛,一有時間就專看佛書,沒有其他的嗜好,也不會跟人家閒言雜語,在上班的場所也有很多時間看佛書,因為那時候我當倉庫管理,很多事情都是會計小姐在幫我處理,甚至我到偏僻的地方去打坐或是看佛書,她都能夠體諒幫我出貨、入貨,所以方方面面的佛書我涉獵的倒不少,後來又到尼泊爾,又到日本,也參訪了台灣各地的寺院及行者,所以很多書、很多理論、很多方法,一到我的眼前,我就能當下明辨,這是正還是邪,是膚淺的還是真正深奧正確的,大多能看出來。
因此我在訂這個宗風的時候,我就預先提到了「不尚體驗,不好玄奇,不求高深」,尤其是如果不是同見同行的同門師兄弟的話最好是不要親近,一旦親近,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學識不足,我們的心還很浮動,就容易被引導而走偏了。所以定宗風一開始就說「一向專稱」與「三不疑雜」,所謂一向就時間上來講,從一學佛進入這個法門,就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畢命為期,無有退轉;在空間上來講,不管到那裡或者有什麼需要性,也都是專稱彌陀佛名,這叫做一向,時間上、空間上任何的所需都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要消業障能消業障;要獲得福慧能獲得福慧;要出三界能出三界;要生淨土能生淨土,要進報土能進報土;要快速成佛果就能快速成佛果,這個都在一向專稱當中。三不疑雜就是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不夾雜餘佛,不夾雜餘行)。
因此我們這個團體是有宗派性質的團體,我們團體裡面的每一位成員能夠稱得上同修的,那就是同見同行,如果失去了同見同行,那就非同修,就不共住,就稱為一般信眾,不然的話這個團體裡面就不和合一味,不清純而有雜染。
所以本願取意文如明燈照亮行者前程,指出目的與方法,明示安身立命之處,「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這也是我們宗風的四句法語。
「給人安心」,真正的安心是什麼?如果不能確定離開輪迴,就永無安心之時,也許有人對世間種種苦都能解決,但解決了世間種種苦之後,心就安了嗎?不能!因為根本的苦在於輪迴。當然,輪迴有輪迴的因就是三毒,以聖道門來講,至少要斷見惑才能安心,但我們這個法門,不必如此!是不能也不需要,因為我們修的是他力法門,是仰憑彌陀救度的法門,是信順、信受、隨順彌陀救度的法門,為什麼?因為我們自覺愚惡,我們自覺貪瞋強盛,業障深重,如同善導大師所講的是罪惡生死凡夫,是無有出離之緣的人,如果要我們自力斷除見思二惑,才能離開三界輪迴,那我們就永無安心,也永無希望,永遠都在悲痛當中,能夠給我們安心的就是彌陀佛的救度,這才是大安心,沒有彌陀的救度我們毫無安心之可言。
阿彌陀佛發願之目的就是要給所有眾生得大安心,斷除一切恐懼,所以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就說:「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我們的恐懼太多了,但是有一個根本的恐懼就是輪迴,學佛人若沒有這個恐懼,就可以說他不是真正的在學佛,他就不會善用已經得到人身,已經聞到佛法的今生今世,積極的追尋解脫輪迴之道。所以有輪迴的恐懼就是獲得彌陀救度的前提,因此機深信與法深信二者,機排在前面,機的深信就是有輪迴的恐懼,這個恐懼要由彌陀來安,所以接著就是法的深信,給人安心,給人歡喜。
「給人歡喜」,世間上沒有真正的歡喜,只有獲得不退轉才有真歡喜,不退轉者即使當下還不是成佛之身,但是必定成佛,不再退墮於三界六道輪迴,或退墮於二乘之身,而且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我們要給人歡喜,就是要弘揚彌陀本願,像上師所講的「行有餘力要弘揚彌陀本願」,才是真正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的妙方。
「給人希望」,如果我們不能離苦得樂,不能脫離三界往生成佛,那一點希望都沒有。
「給人利益」呢?世間有種種利益,甚至官商勾結都是追求利益,我們給人的利益不是那一些污染的利益,罪業的利益,不是將來會受閻羅王割頭斬腳,剖肚抽腸,刀山劍樹,油湯火鍋的那些利益,是給人真實的利益,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惠以真實之利」,是給人「無上大利」,就如《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結論所講的:「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所以這個大利是無上功德的大利,也是《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所說:「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所以這個利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是釋迦牟尼佛以佛眼所見到的究竟成佛的利益。因此我們只要不改變本願法門,自行化他都以本願法門,這個就是給人利益,否則那個利益都不是無上的,而是有上的,不是大利,而是小利,不是真實,而是方便。
請再看講義:
「本願取意文」是《易行品》(十住論第九品)之骨髓、核心、歸趨,《易行品》目的在說此彌陀本願。易行中最極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方便非過程,乃直達目標之方法,龍樹菩薩思想圓熟之所在,亦彼一生自行化他之歸趨與目的。
「本願取意文」是《易行品》的骨髓,有了身體沒有骨髓,這個身體是虛假的殼子,不久就會枯萎,同樣的,《易行品》如果沒有這一段「本願取意文」,《易行品》就沒有了精神,沒有了骨髓,所以「本願取意文」是《易行品》的核心,是他的肝心,是他的中心,若沒有了核心,也就沒有生命了。所以讀一本經,看一篇文章,經文從頭到尾文字很長,講的也很深奧生動,可是我們如果沒有掌握到他的核心的話,等於沒有看到這部經。
自古以來學佛行者也好,學習淨土宗法門的也好,看到《易行品》的很少,因為如果不是我們這個法門的話,他不會注重《易行品》,即便看到《易行品》也會疏略而過,因為《易行品》從頭到尾講了很多,講十方諸佛的易行,還有講三世諸佛的易行,也有講其他菩薩的易行,所以如果沒有人指點的話,就會把彌陀的易行跟十方諸佛菩薩的易行等同並論了,那就擦肩而過,有看等於沒有看,所以掌握核心是最重要的,核心掌握了,就等於掌握了整部經文。
像《無量壽經》有上下卷,如掌握了第十八願就掌握了《無量壽經》;《觀經》有十三定觀跟三福九品,內容很豐富,講的也很高超,可是我們如果掌握了流通分的那段文,也就是:「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掌握了這段文也就掌握整部《觀經》的精髓、核心了;《阿彌陀經》只要掌握了「執持名號」,就掌握了整部《阿彌陀經》。所以三經在講什麼,在講「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易行品》目的在說此彌陀本願,是知彌陀「本願取意文」是《易行品》的骨髓、核心、歸趨、目的,易行中最極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
八萬四千法每一法門都是修行的法門,但其中有艱難的,有容易的。本願稱名是所有法門當中容易的法門,而且是容易之中最極容易,沒有比這更容易的了,容易到即使五逆十惡的眾生,在臨命終獄火來燒,而極為痛苦惶恐的當下,遇到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稱佛名,他只要口中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當下八十億劫的生生死死,萬古以來的輪迴罪業就斷除了,這口氣一斷,不但就此免離了地獄的苦報,而且脫出三界的輪迴,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易行門中沒有比這更易行的了。
由此可知,此處是以五逆十惡的根機來顯示這句彌陀名號的既容易又殊勝,若是跟五逆十惡的眾生教以中品下生的行門,他不可能做得到,也來不及;中品中生,中品上生那更不用講了;那上品生的種種法門他更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也滅除不了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由此顯示定善的功德與散善的功德,都無法滅除凡夫的五逆十惡的罪,只有這一句彌陀名號才能容易的滅除我們的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能夠出生八十億劫的福慧功德,所以稱名是「易行中最極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
這裡的方便跟一般的不究竟的方便是不一樣的,這個方便就是方法,有了這個方法就能夠讓我們便利的快速的到達目的地,所以這裡的方便是所有方便的方法當中的第一方便,再也沒有比稱名念佛更方便的了,因為此方便不是過程,乃直達目標之方法。由此我們可以了解,一般所講的方便是在過程當中的方便,是暫時性的,是一種偏的、漸的,是在品位階級過程當中的方便,而彌陀本願所講的方便不是一般那種漸修權宜那個方便,而是直達目標之方法而言的方便。
龍樹菩薩著作最有名的就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還有《大智度論》,其他的著作也很多。龍樹菩薩經過種種修行體驗,深入所有的經藏,思想達到圓滿成熟的地步以後才曉得,唯有「念我稱名自歸」才是最高的利益,最快速的方法,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楞伽經》裡面,預先授記龍樹菩薩證了歡喜地之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本願取意文是龍樹菩薩思想圓熟之所在,亦彼一生自行化他之歸趨與目的」。自己修行自己嚮往歸趨是在極樂世界,那麼教化眾生也是如此,所以自行化他都是一致的。
接下來看講義:
藕益《阿彌陀經要解》言:「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藕益大師幾乎把佛法中最能形容讚歎的用辭都用來形容讚歎了。
「一切方便之中」就是一切修行法門當中。
「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這一句話把整個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中所有其他宗門教下種種法門通通都比下去了,也等於說大乘八宗當中所謂的華嚴、天台、禪宗、密宗都不如念佛求生淨土了,因為在所有這些各宗各派各修行法之中,只有念佛法門是最直接的,而且是最圓頓的。好像我們開車要從南到北,如果開上高速公路,那便是最直接、最直又最快速的方法了,就已超越了所有省道、縣道、民間道路,因為其他省道、縣道、民間道路、鄉間道路,紅燈多,人多,路又彎曲不直,所以不直接,不圓頓。止觀、參禪、參話頭、禪淨兼修,或者密宗的所謂三密相應,宗門教下所有的法門來比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都
「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這三段法語是就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當中,分別就「教、理、行」這三法來講的。一部經是大乘經、小乘經,是了義教、不了義教,這是從教來講的;這部經所講的理是圓頓的還是偏漸的,這是就理來講的;修行方法是不是第一方便的,還是次等的,這是就行來講的。
這三句法語涵蓋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抉擇,稱名念佛便是所有方法之中,所有方便之中的第一方便,何故?略提四點:
第一「本願行故」:念佛本身是彌陀本願之行,是彌陀本願所選擇之方法,所有的法門,諸善萬行三學六度都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之行,只有稱名念佛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之行,所以是第一方便,其他法門不能比擬。
第二「果地法故」:念佛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法門,以阿彌陀佛果地上成就的功德完完全全,白白的送給我們因地凡夫,做為因地凡夫將來往生成佛的功德,因為我們因地的凡夫貪瞋痴具足,所修所學都是有為、有漏,但只要稱念佛名,就一切功德具足了,即使煩惱沒斷除,其他法門學不來,即使學得來,也不作為迴向。因為這是果地法門,而其他聖道、難行、自力、三學六度都是因地法門,從因一步一步向果的地方前進,要經過所謂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曇鸞大師說:「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三界繫業」是說,我們還有三界六道輪迴的罪業,貪瞋痴的罪業,種種的罪業,但即使有這些罪業,可是不會牽引於三界六道裡輪迴。「不斷煩惱得涅槃分」,即使煩惱絲毫未斷,但已經獲得涅槃的成分,往生極樂世界就如同明來暗去,當下獲得涅槃的所有光明,煩惱罪業的黑暗完全清除。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果地法門」。
第三「大利無上故」:我們這個法門是大利無上的法門,只要稱念佛名,「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如果不是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是大利功德,而是小利的,就是有上的,因為十方諸佛都不能跟阿彌陀佛比的,何況我們凡夫即使再怎樣的修行還是凡夫,即使悟道了還是沒有證道,即使證道了,可是跟阿彌陀佛來比的話簡直是天差地別不能相比,所以唯有專稱彌陀佛名,才是獲得大利無上功德。
第四「念念即佛故」:亦即念念即佛,不落三乘。我們專稱彌陀佛名,每一念每一念當下都是佛,不落三乘諸行。我們所念的所修的是佛,不是五戒十善人天虛假的功德,也不是阿羅漢的四聖諦,辟支佛的十二因緣,或者是菩薩的六度,因為衪是佛,念念當下都是擁有佛的果德。所以念佛是所有法門當中第一方便的修行方法。
「了義中無上了義」:這是就教方面來講的,所有的經教有了義有不了義之分,譬如說,五戒的法門跟十善來比的話,五戒是不了義,十善是了義;十善跟四諦來比的話,十善在這裡當然也兼指其他色界天的功德還有無色界天的功能,但若跟四諦來比的話,那麼十善是不了義,四諦是了義;可是四諦跟十二因緣比的話,四諦是不了義,十二因緣了義;十二因緣若跟六度比,十二因緣不了義,六度了義;六度跟這句彌陀名號來比,六度不了義,彌陀名號了義。所以藕益大師在這裡就說「了義中無上了義」。四諦是了義,十二因緣是了義,六度也是了義,因為這些都能獲得遠離三界六道輪迴,一步一步往佛的境界前進,但是都是有上的,不是無上的。
「圓頓中最極圓頓」,這是就理方面來講的,他的理是圓滿的,是頓超的,因為我們所念的是萬德洪名,念念都是佛,就不落入偏而不圓,漸而不頓的這些階級當中,所以說圓頓中最極圓頓。上師判釋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就說阿含、般若、禪、密、淨,淨土是在這一代教法阿含、般若、禪、密、淨當中方便的第一方便,了義中的無上了義,圓頓中的最極圓頓,所以淨土是登峰造極,是在阿含、般若、禪、密的最頂端。
講到這裡已經十點,接下來時間不夠就等待下次。南無阿彌陀佛!
(象山彌陀共修會第50課,講於200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