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二)三心的相互關係
有關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心之間的相互關係,就深心來講,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中解釋深心說「深心即是真實信心」;就迴向發願心來講,大師在《觀經疏》說「真實深信心中迴向」,又說「真實心迴向願,作得生想」,顯明這三心並非各自區隔,而是互相包含,三即一,一即三,三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三心。
首先,就至誠心而言,至誠心是深心、迴向發願心的體,離這二心,就不能顯出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二心都真實,所以叫作至誠心。
因此,深心就是真實深信,迴向發願心就是真實迴向發願心。取這二心的真實性,名為真實心,並非在深心、迴向發願心之外別有一個至誠心。
換而言之,在真實的深信、真實的迴向發願之中,取它真實的一面,就是至誠心。
但是,這真實心如上所述,是不論何種宗教都必不可少的,信徒不論是對教主還是對自己,都必須真實。所謂虛偽的信心、疑惑的信仰是不存在的。淨土宗也是如此,《觀經》所說的「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在最初便舉出至誠心,說明了至誠心的重要性,同時也是為了顯明這至誠心乃是淨土信仰的基本心。淨土宗之意是,以凡夫所起內外相應的真實心,作為信心的基本。
接著,就「深心」而言,三心雖說為三種心,但三心之要在於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但深信又分為信機與信法的二種深信,關於這兩種深信前後關係是,先信自己是個罪惡生死凡夫、沒有出離之緣的根機,然後信知阿彌陀佛本願救度,佛之本願救度不說在前而說在後。這是因為所謂信阿彌陀佛成就四十八願,救度眾生,首先要通過信知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然後才可能信知佛的本願救度。因此,先說信機,之後才說信法。
這「深心」與「迴向發願心」又有何關係?當然迴向發願的心,這個心如果不真,這個心如果有懷疑,就不成為迴向發願心。
也就是在具足至誠心與深心的基礎之上而發起的心,就是迴向發願心。
可知,迴向發願心的體,就是前面二心,至誠心與深心,以這二心為體(基盤)所發起的心就是迴向發願心。
原本,深信的「信」是指信救度罪惡生死凡夫的阿彌陀佛本願,因為有這個信心,而生起願生淨土的心。如果不信自己的罪障,也不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這樣的眾生是無法生起願生彌陀淨土的願生心的。正是因為深信自己的罪障,同時也深信彌陀的本願,才會生起願生彌陀淨土的心。
可見,迴向發願心是以深心為基礎,接著深心之後所生起的。所以這三心到了迴向發願心是最頂點了。《觀經》之所以列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是因為至誠心就是真實心,是共通於任何宗教的、最基本的心理狀態,所以最先舉出;深心是淨土信仰的中心與基礎,所以次說;迴向發願心是通過深信而發起的歸結之心,所以置於最後。三心的配列順序是不能混亂的。
這也說明信仰淨土宗,應該直到能夠發起迴向發願心為最終點。
也就是三心之要,在於願生心,願生淨土不虛偽,就是至誠心;對於佛的救度不懷疑,就是深心;願生淨土之心就是迴向發願心,將三心收攝於迴向發願心。這說明深心所強調的二種機法深信,信自己的罪障與信佛的本願,其目的在於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就這點來講,三心之要在於最終生起迴向發願心。
關於這三心相互之間的關係,有所謂橫三心與豎三心,就是:
橫三心,以上三心,並不是三心各各獨立、有三種不同的心,而是真實的信佛救度願生淨土的這一個心,從不同側面的表述。所以是一心具足三心,是橫三心。前面所解釋的,都是就橫三心作解釋。
豎三心,三心各別,就是《觀經》所說的:「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這「一者、二者、三者」的次序排列,就是豎三心。
因為,學淨土教理,如果懷虛假心,就會障礙往生,所以佛說「一者至誠心」,就是排除虛假心,而具足至誠心。接著又說「二者深心」,就是排除疑心,而具足深心。再接著又說「三者迴向發願心」,就是排除不迴向心,而具足迴向發願心,這樣才正是三心具足的念佛人。
可知,為了對治虛假心,而說真實心;為了對治疑心,而說深心;為了對治不迴向心,而說迴向發願心。概而言之,為了除去虛假心、疑心與不迴向發願心,次第具足一者、二者、三者,就是豎三心。
(三)三心具足的相狀
如上面所說明的念佛人心理狀態的三心,以這三心為念佛行者必具的心。而關於獲得這信心(三心)的機緣,日本的法然上人常常說:
聞名不信如不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名。
意思是,如果聽聞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名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因緣,就必須信受,不要懷疑拒絕,如果不信就等同於不聞。聽聞名號,信受不疑,就必須稱念佛名,如果不稱念則等同於不信,因此,唯有稱念佛名是最為重要的。這說明通過聽聞名號的意義而生起信心,生起信心則應該念佛,所以可以看出「唯常念佛」的前提是「聞」與「信」。也就是說念佛是經過聞、信、行的次第而念佛的。
這也就是大師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大師這段法語說明了不論行住坐臥,不論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任何環境因緣,都可念佛,都應念佛。
又關於聞法而生起的信心,有智具三心、行具三心與仰信三心。其中智具三心與行具三心是法然上人所說的,而仰信三心是後世學習淨土宗的人所總結。
法然上人在《東大寺十問答》中說:
三心有智具三心,有行具三心。
智具三心者,修學諸宗之人,以本宗之智難起信故,出經論之文,以解其義,而起念佛之信。
行具三心者,一向歸投者至誠心也,無疑心者深心也,願往生者迴向心也。如是一向念佛、無疑念、願往生者,行具三心也。
五念、四修者,一向信念之人,自然具足也。
「智具三心」,就是信解三心的內容。通過了解淨土宗的經論疏釋的意義與內容而獲得的信心,就是所謂「信解」的信心。也就是由智慧理解淨土教理與三心文句的意義,而發起三心,稱為智具三心。
「行具三心」,不知道三心的文句,也不知道三心的意義,一向念佛之中,自然具足三心。如法然上人所說的「一向念佛無疑念」,在一向相續念佛的過程中自然具足三心,就是通過對念佛的薰修而生起的信心。
「仰信三心」,就是由於聽聞人格高尚的人,也就是善知識的說法,而直接生起「很難得很可貴」的信心,這種信心名為仰信三心。這是因為遇到被稱為善知識者的人格高尚,通過聽聞善知識的教導,即使還沒有充分的理解念佛的教理,也還沒有常念佛,只是因為被善知識高尚的人格所打動,心有所感而感動感激,而生起難得的信心。
這樣,以仰信三心為機緣,不斷聞法,並且通過對經釋的解讀理解三心的內容,從理論的角度理解三心,在心中建立起堅固的信念,這便是智具三心;而不斷聞法,並且在相續念佛的過程中,通過體驗最終在心中建立起堅固的信念,這便是行具三心。就是以仰信的三心為機緣,而或者具足智具三心,或者具足行具三心,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根性不同而產生的兩種不同的信心具足的形態。但是,不論是智具三心還是行具三心,在還沒具足三心之前,必須通過聞法,發起仰信的三心。因此,可以說這仰信三心是淨土宗入門的初心。
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一所說: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若人心中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可說信是佛教入門的初心,如果不能從一開始就生起信心,便不能入佛教之門。淨土宗也與這相同,信是入門的初心,這初心是以聞法為契機所生起的,這就是仰信三心。這仰信三心又進一步因為每個人根性的不同而進一步發展為智具三心或行具三心。但是,仰信三心、智具三心與行具三心,並非個別不同,而是互相有關聯的,智具三心之中包含行具三心與仰信三心,而行具三心之中也包含智具三心與仰信三心。這三者之間的區別僅在於因為根性的不同,每個人所具足的信心的側重點也會產生差別而已。
又關於這三心具足的念佛人的心境與生活方式是怎樣呢?我曾寫一首偈語說明:
生則安心念佛,死則往生淨土。
輪迴既然斷除,此生便無憂苦。
所謂「此生無憂苦」的生,是指雖然還處於生死的世界,還有四苦八苦的現象,但已經是不執著於生,也不執著於死,無畏生死,安心立命的心境與人生了。
又,這是歡喜信受彌陀救度的心境,也是常懷慚愧仰謝佛恩的人生。
這樣,「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的信佛念佛,便是安心立命的生活方式。